『壹』 秦朝河西在現在什麼地方
今山西、陝西兩省間黃河南段以西地區。
河西之戰是中國戰國時代,魏國與秦國為爭奪關中河西地區發生的大規模戰爭,前後反復交戰數次,秦經過商鞅變法國力大增,恰逢魏國精銳喪失殆盡國力大損,最終秦收復河西。
公元前341年,魏10萬大軍在馬陵之戰被齊全殲,秦乘機於次年進攻河西,大敗魏軍,誘俘魏主將公子卬。公元前339年,秦軍再由龐城渡河進攻,於岸門(今山西省河津縣南)擊敗魏援軍,俘主將魏錯。同年,秦孝公死,秦惠文王繼位,殺商鞅,重用魏人公孫衍。
公元前332年,秦惠王派軍攻魏上郡重地雕陰(今陝西甘泉南)。魏防守河西的主將龍賈,集中兵力迎戰。經2年激戰,至三十九年(公元前330年),全殲魏軍,斬首4.5萬並俘虜了龍賈。魏被迫於次年將河西郡歸還秦國。至此,秦全部收復了被魏奪占的河西地區。
(1)歷史上的河西是哪裡擴展閱讀:
秦國收復河西地區之後並未因此停止攻魏。公元前329年,秦兩路出兵,北路以河西為基地,渡河攻魏河東,佔領汾陰(今山西省萬榮縣西)、皮氏(今山西省河津縣西);南路以陰晉(今陝西省華陰縣東)為基地,沿黃河南岸原桃林塞通道。
攻佔曲沃(今河南省三門峽市西南)及焦(今河南省三門峽市西),直抵魏崤山長城。次年,秦軍繼續攻河東,又占蒲陽(今山西省隰縣)。魏求和,將上郡15縣全部獻秦,黃河以西全為秦有。
『貳』 歷史上的河東、河西和關中分別在現在的哪裡啊
關中
關中,來或關中平原,指中國陝源西秦嶺北麓渭河沖積平原,平均海拔約500米,又稱關中盆地,其北部為陝北黃土高原,向南則是陝南山地、秦巴山脈,為陝西的工、農業發達,人口密集地區,富庶之地,號稱"八百里秦川"。
所指范圍不一,古人習慣上將函谷關以西地區稱為關中。《鴻門宴》:「沛公欲王關中,使子嬰為相。」《過秦論》:「始皇之心,自以為關中之固。」
關中,只因西有大散關,東有函谷關,北有崤關,南有武關,為四塞之國,故稱關中。在冷兵器時代,這四關堪稱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真乃固若金湯 。更令古人看重的是,這里氣候溫和濕潤,涇、渭、灃、澇、滻、灞、高、橘縱橫。
河東為山西(此時黃河南下),
河西為陝西北部
『叄』 中國古代的河東河西是什麼地方
在古代河東指山西西南部,位於秦晉大峽谷中黃河段乾坤灣,壺口瀑布及禹門口(古龍門)至鸛雀樓以東的地區。河東地區是中華民族的主要發源地之一,是華夏文明的搖籃,上古堯舜禹時代的都城皆在河東。
秋戰國時期,河西地區指黃河運城段以西、涇水以東的地區。春秋時晉國和秦國、戰國時魏國和秦國為爭斗此地區進行了三百多年的戰爭,大小戰役數百次。戰爭以公元前345年,秦惠文王盡占河西地區為結束。
漢武帝在河西之戰中戰勝匈奴後,西漢王朝完全占據了河西走廊地區,打開了通往西域的道路。唐玄宗時置河西節度使管轄甘肅及河西走廊。
它東起烏鞘嶺,西接新疆,北連大漠,是一個東西長達1000公里,南北寬僅40~100公里的狹長地帶。它包括酒泉、張掖、武威、金昌、嘉峪關5地級市和永昌、金川、肅州、玉門、金塔、瓜州、敦煌、肅北、阿克塞、張掖、山丹、民樂、臨澤、高台、肅南、天祝、民勤、古浪、武威等19個縣、市、區,總人口337萬。
河東地區歷代名臣良將輩出。戰國時代著名的政治家張儀、名將李牧、水利家李冰,漢代名將衛青、霍去病、霍光、關羽、張遼、徐晃,東晉著名女書法家衛鑠(衛夫人),唐代名將尉遲恭、薛仁貴、郭子儀、名相裴度(出自河東裴氏),宋代名相司馬光。
『肆』 歷史上的河西是指哪裡
是河西走廊吧?
河西走廊:
介於祁連山脈和北山山脈(包括龍首山、合黎山等)之間回的狹長答低地,東西長約1200公里。走廊底部海拔多在1200—1500米之間,以敦煌一帶地勢最低。因其位於黃河以西,故被稱為河西走廊。河西走廊內部起伏較大,不少地方都有乾燥剝蝕的丘陵、山地突出於平原之上。走廊中間是2—3公里寬的沖積平原,它們又被突出其間的丘陵、山地分割為武威平原、張掖—酒泉平原、疏勒河平原。每個平原的中部多是綠洲區,溝渠交錯,耕地如織。綠洲之間貫穿有戈壁、沙漠。河西走廊是歷史上中西交通要道,是從古都長安通往西域的必經之路。舉世聞名的「絲綢之路」,就是從這里一直向西延伸。
『伍』 古籍中常說的「河東、河西、河內、河套」指的都是哪些地方
上次說了「關」――古籍中常說的「關內、關外、關中、關東」指的都是哪些地方?,這次我們來說說「河」。其實在先前小編的這篇文章兩山,兩河,兩湖,兩廣中的「山河湖廣」分別指的是什麼當中已經講到了一點兒,這次把它拿出來單說。
河,在古代一般特指黃河,而其他的江河一般都稱之為水,例如渭水、漳水等。
黃河
河東、河西
對比河南、河北,簡單的理解也就是泛指黃河以東、西。但它們的意思在古代有過變化。
河東,恐怕各位第一想到的就是「河東獅吼」吧,因為這個故事的女主人公姓柳,而河東正是柳氏的郡望,所以以此代稱。這就和韓愈被稱作「韓昌黎」是一個道理。
電影《河東獅吼》劇照
秦漢時期指河東郡地,在今山西運城、臨汾一帶。唐代以後泛指山西。明朝學者顧炎武在《日知錄》第三十一卷稱:「河東,山西一地也??」,例如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柳宗元出生在山西,所以世人又稱之為「柳河東」、「河東先生」。
河東郡
河西,在春秋戰國時,指的是今山西、陝西兩省間黃河南段以西地區,約在今天的陝西省的韓城、合陽、大荔一帶。
漢、唐時多指甘肅、青海兩省黃河以西的地區。唐玄宗時期在涼州設置的河西節度使管轄就是這一片區域。
河西郡
另外在歷史或地理書上我們經常能看到的一個詞――河西走廊。
河西走廊
它是中國內地通往西域的要道,甘肅省西北部狹長堆積平原,位於祁連山以東,合黎山以西,烏鞘嶺以北,甘肅新疆邊界以南,長約1000公里,寬數公里至近二百公里,自古以來就是富足之地,兵家重地。
河內
這個河內當然不是越南那個城市,越南的河指的是中越兩國的跨境水系紅河。
在司馬遷《史記?貨殖列傳》中記載:「昔唐人都河東,殷人都河內,周人都河南。夫三河在天下之中,若鼎足,王者所更居也,建國各數百千歲。」所以河東、河南、河南並稱「三河」,為天下之中,亦是「中原」的代名詞。
「三河」地區
當然,「三河」都有廣義狹義之分。河內在廣義上泛指黃河中游北面的地區,約相當於今豫北地區。狹義則專指河內郡(今沁陽)。
另外補充一點:在我國古代,陰陽可以用來指代方位,山南水北謂之陽,反之為陰。比如沁陽,即沁水之北。
原因是在黃河中游一帶在北回歸線以北,終年都不會有太陽直射,陽光只會從南面照射過來,所以山的南面有陽光為陽;而北面則為陰。
山陽與山陰
水是因為由於地球引力和地勢的關系,河水水流的侵徹力使得南岸容易被侵蝕,變得相對「潮濕」,所以水的南邊被稱為陰。這一說法後來逐漸傳開擴大到個整個中國。這也反映了古人對溫度和濕度的認知。
河套
始於明代,指的是被黃河呈「幾」字形套入其中的整個鄂爾多斯高原和部分黃土高原。因其地歷代均以水草豐美著稱,故有民諺「黃河百害,唯富一套」,《明史》對其的描述是「地可二千里。大河三面環之。」
河套地區
『陸』 南京的「河西」是具體指哪一塊區域
南京的「河西」區域是南京的河西新城,具體指南京市主城西南部的各重點功能園區,面積為94平方公里(其中,陸地56平方公里)。
河西新城位於南京主城西南,北起三汊河,南接秦淮新河,西臨長江夾江,東至外秦淮河、南河,總面積約94平方公里,其中,陸地面積56平方公里,江心洲、潛洲及江面38平方公里。
河西新城以河西中央商務區、南京新城科技園、江東中央活動區、新加坡·南京生態科技島等重點功能園區為主體。
(6)歷史上的河西是哪裡擴展閱讀:
河西新城區規劃劃分為北部、中部、南部以及西部江心洲四個地區。
1、北部地區
位於緯七路以北,20平方公里,為基本建成地區。以居住區和科技園區為主體功能,主要是完善配套,改善環境,提高整體環境質量和綜合服務水平。
2、中部地區
位於緯七路以南、繞城公路以北,21 平方公里,是河西建設的重點地區,逐步形成新區現代服務業聚集區、中高標准居住區、濱江休閑地與都市產業園。
3、南部地區
位於南京繞城公路、江山大街以南,15平方公里,是規劃預留的現代化居住、工作、休閑等設施用地,是「十一五」期間河西建設重點區域。
4、江心洲
位於新城西部,隔長江夾江與濱江風光帶相望,定位為「以綠色開敞空間為主體,以休閑農業和特色旅遊為主要職能」,重點突出「農」和「水」為主要特色的農業休閑觀光旅遊。
『柒』 歷史上的河東,河西和關中分別在現在的哪裡
河東在古代指山西西南部,位於秦晉大峽谷中黃河段乾坤灣,壺口瀑布及禹門口(古龍門)至鸛雀樓以東的地區 ,是華夏文明的搖籃。
河西泛指黃河以西之地,其意在古代有過變化。
『捌』 河套、河西地區是指哪裡
河套:
位於北緯37度線以北,包括寧夏平原和鄂爾多斯高原、黃土高原的部分地區,今屬寧夏、內蒙古、陝西三省區。在漢代為朔方郡、五原郡、雲中郡、定襄郡,以及北地、上郡的北部和西河郡的河西部分,統屬朔方刺史部。因為黃河在這里流了半個回環,故稱「河套」,套內之地則稱「河南」。
秦漢以前,主要是匈奴人在這里活動。秦統一之後,派蒙恬率lO萬大軍將匈奴逐出河套,「徙謫戍以充之」,但泰祚短促,秦末天下大亂,移民皆返還家鄉,河套復為匈奴所有。①漢武帝反擊匈奴,佔領河套。由於路途遙遠,交通不便,糧餉運輸極為困難,於是西漢中央作出開發河套的重大決策,並取得了世所公認的成就。在中國封建社會歷史上,由政府全力以赴、深入持久地全面介入一個地區的經濟開發,這是第一次,也是最成功的一次,可以說是中央政府開發邊疆的典範。然而此後近2 000年的環境變遷,昔日的輝煌已湮沒於漫漫黃沙。
河西走廊:
介於祁連山脈和北山山脈(包括龍首山、合黎山等)之間的狹長低地,東西長約1200公里。走廊底部海拔多在1200—1500米之間,以敦煌一帶地勢最低。因其位於黃河以西,故被稱為河西走廊。河西走廊內部起伏較大,不少地方都有乾燥剝蝕的丘陵、山地突出於平原之上。走廊中間是2—3公里寬的沖積平原,它們又被突出其間的丘陵、山地分割為武威平原、張掖—酒泉平原、疏勒河平原。每個平原的中部多是綠洲區,溝渠交錯,耕地如織。綠洲之間貫穿有戈壁、沙漠。河西走廊是歷史上中西交通要道,是從古都長安通往西域的必經之路。舉世聞名的「絲綢之路」,就是從這里一直向西延伸。
『玖』 北宋年間的河東,河西是現在的什麼省
河東、河西中的河,都是指黃河。
顧炎武《日知錄》中說:'河東,山西一地也,唐之京師在關中,而其東則河,故謂之河東。」
所以說,河東首先是個地域的概念名稱,指山西西南部。
有了這塊地域,自然就會有相應的行政區劃。
秦朝是設河東郡,轄縣20,安邑、聞喜、猗氏、大陽、河北、蒲坂、汾陰、皮氏、絳邑、臨汾、襄陵、楊縣、平陽、永安、北屈、蒲子、端氏、獲澤、東垣、解縣,基本上都在今天運城境內。所以,今天運城也稱河東。
唐朝貞觀元年,天下設十道(玄宗時增為十五道),河東道為其中之一,領太原府和蒲、晉、絳、慈、隰、汾、沁、遼、嵐、 石、忻、代、雲、朔、蔚、潞、澤,共18府州。基本地域在今山西省和河北省西北部。由此,山西常稱為河東。
宋朝改道為路,初期為13路,後漸增至23路,河東路為其中之一,轄潞、晉、絳、澤、代、忻、汾、遼、憲、嵐、石、隰、麟、府、豐十五州和咸勝、平定、苛嵐、寧化、火山、保德六軍。
綜上,河東小則指運城,大則指山西。
補充一下:若以指稱山西或者運城的河東而言,在歷史上並無相對應的「河西」。歷史上所指的河西,一般而言,指甘肅、青海黃河以西的地區。唐玄宗時曾設河西節度使,管轄甘肅和河西走廊。
與河東相對應的,應為「西河」,具體而言,指戰國時魏奪秦之西河,即晉陝分界黃河右岸的地區。魏曾置西河郡。
後來歷代一直到唐,都設有西河郡,然後地域所轄,已經不在故魏西河,與河東也沒有了地理上呼應的關系。
『拾』 河西走廊是今天的哪裡它在歷史上有多重要
河西走廊在今天的甘肅,古時屬於雍州和涼州,是一條狹長的堆積平原,後來的絲綢之路,重要的必經之地,無論是戰略意義還是經濟價值都非常重要,可以決定一國之興衰。
在經濟價值方面,絲綢之路最重要的關卡就是河西走廊,向東就是繁華的中原,向西就是西域諸國,在絲綢之路最發達的時候,往來的商人絡繹不絕,大量的物資在此流轉,可以收取高額的賦稅,大大減輕國家的財政壓力,能夠促進經貿文化的交流和傳播,很多先進的技術和思想也通過河西走廊進入中國,讓中國優秀的文化也通過河西走廊走向世界,所以河西走廊的重要性不下於當今的大型深水港口。古代的朝代掌握河西走廊就能夠興盛發達,失去了河西走廊就會衰落,連號稱盛世的大唐都不能免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