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揭竿而起的主要人物是誰
是陳勝、吳廣
附錄:
來歷:
趙高、二世准備安葬秦始皇,從各地征調幾十萬囚犯、奴隸和民夫修理秦始皇在世時已在驪(lí)山下開辟的墳地,把銅化了灌下去鑄成地基,上面修蓋石室、墓道和墓穴,挖出江河大海的樣子,灌上水銀,還有別的花樣說也說不完。大墳里埋著無數的珍珠、玉石、黃金和不少宮女。為防盜墳,墓穴里安了好些殺人機關,完工後把所有做墳的工匠全都封死在墓道里。
二世胡亥葬了他父親以後,怕篡奪皇位的事泄露,屠殺了全部十多個哥哥、十來個公主,殺光難對付的大臣,下令建造秦始皇在世時就開始造的阿房(ē páng)宮。
那時,中原的人口不過兩千萬,被征發去造大墳、修阿房宮、築長城、守嶺南的差不多就有二百萬人。北方的地區很大,除了駐扎軍隊還得押送大批貧苦農民去防守。
公元前209年七月,陽城(今河南登封東南)的地方官派了兩名軍官,押著強征來的九百名貧民壯丁,動身到漁陽(今北京密雲西南)去。有一個叫陳勝、一個叫吳廣的貧苦農民也在里頭。
陳勝年輕時,跟別的雇農一塊兒給地主耕地。一天,大夥兒在地頭上休息,陳勝對大家說:「咱們將來富貴了,大夥兒可別忘了老朋友!」
大夥兒笑著說:「你給人家扛活耕地,哪兒來的富貴?」
陳勝說:「唉!你們怎麼知道有志向的人呢!」
現在軍官督促這一批壯丁往北趕路。他們到了大澤鄉(今安徽宿州東南)正趕上下大雨,沒法走,但誤了日期,就得殺頭。陳勝偷偷地跟吳廣說:「這兒離漁陽還有幾千里地。就算雨馬上就停,怎麼也趕不上日期,這不是白白地去送死嗎?咱去也是死,起來造反失敗了也是死,一樣的死,還不如借著楚將項燕的名義號召天下,起來造反。」
吳廣也情願跟著陳勝一塊兒干。第二天,陳勝替伙夫去買魚,伙夫剖魚從魚的肚子里剖出了一塊綢子,上面有「陳勝王」三個字。大夥兒仨(sā)一群兒,倆一夥兒地咬著耳朵聊著。半夜裡,大夥兒聽到野外有狐狸叫:「大楚興,陳勝王!」那是吳廣在荒郊破祠堂里,學著狐狸叫的。誰知道呢!大家就對陳勝指指點點。
時機到了!早晨,陳勝叫了吳廣一起去見凶惡的軍官,大夥兒也一齊跟了去。兩個人進了營帳,對軍官說:「天下雨,誤了期,就要殺頭,還是讓我們回去種地吧。」
那兩個軍官,一個拔出寶劍就向吳廣砍去。陳勝手疾眼快,一個飛腿,啪的一聲,把那把寶劍踢下來,連忙揀起,順手把他殺了。吳廣奪過另一個軍官砍來的刀,把他的腦袋劈開了。就這么著,外面的人也都擁進了營帳。
陳勝、吳廣大聲對眾人說:「弟兄們!咱們要活命,就得造反了!」
大夥兒大聲喊叫:「咱們殺出去!」
陳勝叫弟兄們做了一面大旗,旗上寫了斗大的一個「楚」字。大夥兒對天起誓,同心協力,替楚將項燕報仇,大夥公推陳勝、吳廣做首領。陳勝就自己稱為將軍,稱吳廣為都尉。九百條好漢一下子就把大澤鄉佔領了。
大澤鄉的農民一聽到陳勝、吳廣出來反抗秦朝,都拿出糧食來慰勞他們。青年子弟紛紛拿著鋤頭、鐵耙、扁擔什麼的,到陳勝、吳廣的營里來投軍。人多了,一下子要這么多的刀槍哪兒來呢?他們就砍了許多木棍做刀槍,砍了許多竹子,梢兒上留著枝子,當作旗子。陳勝、吳廣帶領著這么一支農民起義軍揭竿而起,浩浩盪盪出發去打縣城。「揭竿而起」的成語說的就是這件事。
起義軍打下了陳縣(今河南淮陽),陳勝召集陳縣的父老共同商議大事。陳縣的父老一見陳勝的軍隊不搶東西,不傷害老百姓,個個喜歡。他們說:「將軍替天下百姓報仇,征伐暴虐的秦二世,我們請將軍做楚王。」
於是,陳勝就稱了王,國號「張楚」。陳勝派吳廣帶領一部分人馬去打滎(xíng)陽(今河南鄭州西),派周文帶領另一部分人馬往西去打京城咸陽,又派了幾路人馬去接應各地的起義。
陳勝派到各地去的軍隊都得到當地農民的擁護,原來舊六國的地盤大部分都給起義軍佔領,起義軍沒到的地方也紛紛起兵響應,秦朝的統治眼看就給起義軍推翻了。
起義軍節節勝利,佔領了大片的地方,可戰線越拉越長,號令不能統一,有好多地方反倒給舊六國貴族分子霸佔了。陳勝起兵不到三個月,趙國、齊國、燕國、魏國都有人自立為王,不去支援吳廣和周文他們。後來吳廣在滎陽碰上了秦國的大將李由,周文碰上了秦國的大將章邯(hán),抵擋不住,打了敗仗,都死了。最後,這位首先起義、為天下除害的張楚王陳勝給叛徒殺害了。
陳勝、吳廣雖然死了,由他們點起來的反抗秦朝殘暴統治的那把火越燒越厲害,尤其是在會稽、在沛縣,出了不少英雄好漢。
2. 揭竿而起的故事是,和人物
秦朝的陳勝吳廣,他們領導了中國歷史上第一次農民起義。
3. 揭竿而起這個詞語有關的人物是誰
揭竿而起復
【拼音】:制jiē gān ér qǐ
【解釋】:揭:高舉;竿:竹竿,代旗幟。砍了樹干當武器,舉起竹竿當旗幟,進行反抗。指人民起義。
【出處】:漢·賈誼《過秦論》:「斬木為兵,揭竿為旗。」
【示例】:一時各路人馬,~,不分晝夜,兼水路紛紛入鄂。 ★白先勇《梁父吟》
【近義詞】:逼上樑山
【反義詞】:忍辱偷生
【歇後語】:陳勝扯旗
【語法】:作謂語、定語;指造反
【成語故事】:公元前209年,陽城地方官派官差押送900多名壯丁去漁陽守邊,官差選陳勝、吳廣管理壯丁,走到大澤鄉遇到大雨,不能按期到達,按秦律規定這些人得全部處死,陳勝、吳廣迫不得已,只好舉起竹桿當義旗,進行起義
4. 揭竿而起出自哪一個歷史故事
揭竿而起 出自陳勝吳廣起義
問鼎中原 傳說古代夏禹鑄造九鼎,代表九州,作內為國家權力的象徵容。夏、商、周三代以九鼎為傳國重器,為得天下者所據有。
朝秦暮楚 戰國時期,秦楚兩個諸侯大國相互對立,經常作戰。有的諸 侯小國為了自身的利益與安全,時而傾向秦,時而傾向楚。
鑽木取火 出自燧人氏發明鑽木取火
聞雞起舞 出自祖逖聽見雞叫起來習劍最終成為大將軍的故事
約法三章 出自說得是劉邦入咸陽。秦王子嬰投降。公元前206年,劉邦 率領大軍攻入關中
破釜沉舟 出自項羽巨鹿之戰
5. 揭竿而起出自哪個歷史事件
揭竿而起出自來秦末"陳勝吳廣起義".
〝揭源竿而起〞是一個漢語成語,讀音:jiē gān ér qǐ ,釋義:揭,高舉;竿,竹竿,代旗幟。寓意砍了樹干當武器,舉起竹竿當旗幟,進行反抗。泛指人民起義。
大澤鄉起義又稱"陳勝吳廣起義",是秦末農民戰爭的一部分,沉重打擊了秦朝,揭開了秦末農民起義的序幕,是中國歷史上第一次大規模的平民起義。
秦二世元年(前209年)秋,秦朝廷征發閭左貧民屯戍漁陽,陳勝、吳廣等900餘名戍卒被征發前往漁陽戍邊,途中在蘄縣大澤鄉(今宿州)為大雨所阻,不能如期到達目的地,情急之下,陳勝、吳廣領導戍卒殺死押解戍卒的軍官,發動兵變。起義軍推舉陳勝為將軍,吳廣為都尉。連克大澤鄉和蘄縣,並在陳縣(今河南淮陽)建立張楚政權,各地紛紛響應。
大澤鄉起義因為陳勝得勢後驕傲,加上秦將章邯率秦軍鎮壓而失利。
6. 古代有哪些人揭竿而起起義名稱
秦末農民起義
陳勝、吳廣公元前209年(秦二世元年)7月 大澤鄉(今安徽宿縣東南) ① 公元前209年7月,陳勝、吳廣在大澤鄉起義。攻佔陳縣,陳勝自立為王,建立張楚政權。12月,陳勝被叛徒庄賈殺害。
西漢末年農民起義
王匡、王鳳 公元17年(天鳳五年) 綠林山(今屬湖北大洪山)
① 公元17年,王匡、王鳳在湖北綠林山起義;18年,樊崇領導赤眉軍在山東成昌大敗王莽軍。
② 23年,農民起義軍舂陵軍的領袖劉秀為救綠林軍在昆陽以八九千人擊潰號稱百萬的王莽軍。使得綠林軍可以攻入長安,推翻王莽政權。
樊崇 公元18年(天鳳五年) 莒縣(今屬山東)
③ 25年,農民起義軍舂陵軍和銅馬軍的首領劉秀建立了東漢政權。
東漢黃巾軍起義
張角 184年(靈帝中平元年)2月 洛陽
① 張角創立了「太平道」,利用「太平道」把幾十萬農民組織成三十六「方」。宣傳「蒼天已死,黃天當立;歲在甲子,天下大吉」。張角和弟子秘密約定在甲子年(184年)三月五日,各地同時起義。由於叛徒告密,提前於當年二月起義。
② 起義迅速攻佔河北許多郡縣,黃河南北和長江流域,人民紛紛起義響應。起義軍包圍洛陽,屢次打敗東漢官軍。起義軍頭包黃色頭巾,故稱「黃巾軍」。
③ 起義軍多次打敗敵人進攻,不幸張角病死。在東漢官軍和各地豪強地主武裝聯合鎮壓下,經過幾個月戰斗,主力黃巾軍失敗,但各地起義軍仍堅持戰斗三十多年。在黃巾起義打擊下,東漢政權瓦解了。
西晉末年流民起義
李特 301年(惠帝永寧元年) 綿竹(今屬四川) ① 流民推舉巴氐人李特為首領,在四川綿竹起義,屢敗官兵,各地流民起義紛紛響應。
張昌 303年(惠帝太安二年) 安陸石岩山(今屬湖北安陸) ② 李特犧牲後,各地流民起義延續了幾十年,這些起義先後被鎮壓。但西晉統治階級也在流民起義打擊下搖搖欲墜。
東晉農民起義
孫恩 399年(東晉安帝隆安三年) 海島 ① 孫恩在海島領導起義,攻破上虞(今浙江上虞),殺縣令,聲勢大振。八郡農民紛紛響應。孫恩自稱征東大將軍,率起義三次渡海登陸,與東晉軍作戰,最後一次不幸失利,孫恩投海自殺。
② 孫恩起義失敗後,余眾數千人由其妹夫盧循率領繼續戰斗。攻佔番禺,自稱平西將軍,建立農民政權。
盧循 403年(東晉安帝元興二年) 海島
③ 起義軍趁劉裕北伐南燕之機,分兩路北伐,打敗晉軍,直逼建康(南京西北),劉裕滅燕後,急速回援建康,後盧循為劉裕所敗,赴水而死,農民起義失敗,這次起義堅持斗爭12年,遍及東晉全境,基本上動搖了東晉統治。
北魏北方各族人民大起義
破六韓拔陵 523年(孝明帝正光四年) 沃野鎮(今內蒙古五原東北) ① 匈奴人破六韓拔陵領導北部邊鎮軍民在沃野鎮起義,屢敗官軍。兩年後,由於寡不敵眾,起義失敗。
葛榮 525年(孝明帝孝昌元年) 定州左人城 ② 525年,河北各族人民在上谷(今北京延慶)起義。528年後,逐漸集中在葛榮領導下,發展到幾十萬人,由於領導輕敵,兵力分散,起義慘遭失敗,葛榮被俘犧牲。但起義沉重打擊了鮮卑貴族,掃盪了漢族地主勢力,動搖了北魏統治,在戰斗中加深了各族人民了解,促進了各民族的大融合。
隋末農民起義
王薄翟讓李密竇建德杜伏威
611年(隋煬帝大業七年) 長白山(今山東章丘境內) ① 611年,王薄在山東長白山起義,各地響應,匯成三支:李密、翟讓的瓦崗軍;竇建德的河北起義軍和杜伏威的江淮起義軍。
② 616年,瓦崗軍在滎陽大敗隋軍,第二年,佔領興洛倉,開倉散糧,擴大隊伍。
③ 618年3月,隋煬帝在江都被部下宇文化及殺死,隋滅亡。
④ 618年5月,李淵奪取農民起義勝利果實,在長安建立唐朝。
唐末農民起義
裘甫 859年(宣宗大中十三年) 浙東 ① 859年,浙江裘甫領導起義,起義軍以剡縣為中心,建立農民政權,歷時8個月,起義失敗。
龐勛 868年(懿宗咸通九年) 桂林 ② 868年,龐勛領導的桂林戍兵起義,隊伍發展到20萬人。勝利的形勢使龐勛驕傲起來,影響了軍心,削弱了力量,再加上唐軍三面進攻和內部將領叛變投唐,龐勛壯烈戰死,起義軍被鎮壓下去。
王仙芝 875年(僖宗乾符元年)初 長垣(今屬河南) ③ 875年初,王仙芝在河南長垣起義,878年2月王仙芝兵敗被殺。
黃巢 875年(僖宗乾符元年)6月 冤句(今屬山東曹縣) ④ 875年6月,黃巢率眾在冤句響應起義,起義軍採取「避實擊虛」的方針,展開流動作戰,入安徽、浙江,攻佔廣州。後又渡過長江、淮河,轉戰各地,攻佔洛陽,長安建立「大齊」國,鎮壓大貴族、大官僚。
唐僖宗逃到四川,集中殘軍和地方武裝反撲。黃巢部將投敵,884年6月,黃巢在泰山兵敗自殺,余部繼續戰斗多年後,才最後失敗。
北宋農民起義
王小波 993年(太宗淳化四年)春 青城(四川灌縣南) ① 993年,王小波、李順在四川青城起義,提出「均貧富」口號;第二年,佔領成都,建立大蜀政權,控制四川部分地區,堅持斗爭到995年春,最後失敗。
李順 993年(太宗淳化四年)12月 青城
宋江 1119年(宣和元年) 梁山泊(今山東梁山) ② 1119年,宋江在北方領導人民起義,起義軍在河北、山東、河南一帶沉重打擊了北宋軍隊,由於北宋統治階級殘酷鎮壓,1121年夏,起義軍失敗。
方臘 1120年(徽宗宣和二年)10月9日睦州青溪(今浙江淳安) ③ 1120年10月,方臘在浙江睦州起義。起義連破浙江、安徽、江西一帶六州五十二縣,殺死貪官污吏。後由於糧食和武器缺乏,退到睦州青溪縣的岩洞,最後失敗。
南宋農民起義
鍾相、楊幺 1130年(高宗建炎四年)2月17日 湖南洞庭湖一帶 鍾相、楊幺1130年2月在湖南洞庭湖一帶起義,提出「等貴賤,均貧富」的口號,建立「大楚」政權,1135年6月楊幺被俘,慘遭殺害,起義失敗。
7. 下面寫戰爭的成語都與哪些歷史人物有關 破釜沉舟—— 揭竿而
破釜沉舟寫的是項羽,揭竿而起指的是陳勝,吳廣。
8. 一字之師,東山再起,圖窮匕見,揭竿而起,老當益壯,投筆從戎,有關歷史人物分別是誰
一字之師的有關人物鄭谷,東山再起的有關人物是謝安,是圖窮匕現出自荊柯刺秦王的故事,揭竿而起出自史記中記載陳勝吳廣起義的故事,老當益壯是出自王勃的滕王閣序,投筆從戎是班固(還是班超?)的故事
9. 」揭竿而起」寫的是什麼人的故事
揭竿而起
揭竿而起 ( jiē gān ér qǐ )
解 釋 揭:舉;竿:竹竿,指旗幟。舉起竹竿當旗幟。借指武裝起義。
出 處 漢·賈誼《過秦論》:「將數百之眾,轉而攻秦,斬木為兵,揭竿為旗。」
用 法 偏正式;作謂語、定語;含褒義
示 例 魯迅《而已集·談激烈》:「憤激便有~的可能,而'可嘆也夫'則瘟頭瘟腦。」
近義詞 逼上樑山
反義詞 忍辱偷生
燈 謎 跳高;等到魚兒上鉤時
典故
秦朝統治時期,全國人口不過二千萬,但是被征發築長城、守衛開發南方、修築奢華的阿房宮、造秦始皇大墓等等勞役,合起來共用了二三百萬人之多,耗費了不知多少人力財力。百姓們的負擔太重了,生活得很苦很慘。
公元前二零九年陽城(河南省登封縣東南)的地方官派了兩名軍官押送九百名民工到漁陽(北京市密雲縣西南)去防守。他們每天都急著趕路,怕誤了日期。因為秦朝的法令很嚴酷,誤了期限,就要被殺頭。
這些人走到大澤鄉(安徽省宿縣東南)時,趕上連日大雨,路被淹沒,無法通行。他們只好停下等待,眼看著時間一天天過去了。
民工中有一個叫陳涉的,他和他的朋友吳廣偷偷商量:「這里離漁陽有幾千里遠,怎麼走也趕不上期限了,難道我們白白去送死嗎?」吳廣說:「咱們逃跑吧。」陳涉說:「不行,逃走被抓回來也是死,反正都是死,不如起來造反,就是死了也比白送死強,百姓們吃秦朝的苦也吃夠了。聽說秦二世是小兒子,該當皇帝的是他哥哥扶蘇。還有楚國的大將項燕是條好漢,咱們打著扶蘇和項燕的名義,號召天下人去打二世,楚國的人一定會來幫助我們的。」
於是陳涉把大家召集起來說:「男子漢不能白白去送死,死要死出個名堂。王侯將相,難道是命中註定的嗎?」
大家贊成,一致推選陳涉、吳廣為首領,九百人一下子把大澤鄉佔領了,他們打起了「楚國」的旗號。臨近的農民聽到消息紛紛響應,沒有武器,他們就砍木棒做刀槍,削了竹子做旗竿,隊伍很快壯大起來,歷史上把這叫做「揭竿而起」。
這支起義軍打下了陳縣(河南省淮陽),陳涉被擁戴為「王」,國號叫「張楚」。
在這支起義軍的帶動下,各地百姓紛紛殺了官吏,響應起義,風暴席捲了大半個中國。
但是因為起義軍的戰線太長,號令不統一,在秦軍的猛烈反擊又孤立無援的情況下,僅維持了三個月就失敗了,陳涉也被叛徒殺害了。但是由他們點起的反秦烈火到處燃燒起來,導致了秦朝的滅亡。
10. 揭竿而起的人物和事件
陳勝吳廣起義
秦朝統治時期,全國人口不過二千萬,但是被征發築長城、守衛開發南方、修築奢華的阿房宮、造秦始皇大墓等等勞役,合起來共用了二三百萬人之多,耗費了不知多少人力財力。賦稅.兵役.徭役.刑法也很重,百姓們的負擔太重了,生活得很苦很苦。
陳勝、吳廣起義
公元前二零九年陽城(河南省登封縣東南)的地方官派了兩名軍官押送九百名民工到漁陽(北京市密雲縣西南)去防守。他們每天都急著趕路,怕誤了日期。因為秦朝的法令很嚴酷,誤了期限,就要被殺頭。
這些人走到大澤鄉(安徽省宿縣東南)時,趕上連日大雨,路被淹沒,無法通行。他們只好停下等待,眼看著時間一天天過去了。
民工中有一個叫陳勝的,他和他的朋友吳廣偷偷商量:「這里離漁陽有幾千里遠,怎麼走也趕不上期限了,難道我們白白去送死嗎?」吳廣說:「咱們逃跑吧。」陳勝說:「不行,逃走被抓回來也是死,反正都是死,不如起來造反,就是死了也比白送死強,百姓們吃秦朝的苦也吃夠了。聽說秦二世是小兒子,該當皇帝的是他哥哥扶蘇。還有楚國的大將項燕是條好漢,咱們打著扶蘇和項燕的名義,號召天下人去打二世,楚國的人一定會來幫助我們的。」
於是陳勝把大家召集起來說:「男子漢不能白白去送死,死要死出個名堂。王侯將相,難道是命中註定的嗎?」
大家贊成,一致推選陳勝、吳廣為首領,九百人一下子把大澤鄉佔領了,他們打起了「楚國」的旗號。臨
近的農民聽到消息紛紛響應,沒有武器,他們就砍木棒做刀槍,削了竹子做旗竿,隊伍很快壯大起來,歷史上把這叫做「揭竿而起」。
這支起義軍打下了陳縣(河南省淮陽),陳勝被擁戴為「王」,國號叫「張楚」。
在這支起義軍的帶動下,各地百姓紛紛殺了官吏,響應起義,風暴席捲了大半個中國。
但是因為起義軍的戰線太長,號令不統一,在秦軍的猛烈反擊又孤立無援的情況下,僅維持了三個月,陳勝、吳廣起義失敗後,項羽和劉邦領導的農民軍繼續進行反秦斗爭。公元前207年,項羽以少勝多,在巨鹿大敗秦軍主力。於此同時,劉邦率兵直逼咸陽。秦朝統治者向劉邦投降,秦朝滅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