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三國時期的零陵是哪裡呢
零陵縣包括現在的湖南省永州市零陵區、永州市冷水灘區及祁陽縣、祁東縣、東安專縣及雙牌縣北屬部;1969年後零陵縣與今天的永州市區完全吻合。
零陵縣,前221年--1984年,為中國最古老的縣名之一。589年改泉陵縣改為零陵縣,原零陵縣被撤銷並入湘源縣。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統一中國後實行郡縣制,設長沙郡,置零陵縣,也有紀念舜帝之意。
(1)歷史上吳三桂在永州零陵哪裡擴展閱讀:
歷史沿革
西漢漢武帝元鼎六年即前111年增設零陵郡,此零陵縣治亦為郡治;隋文帝開皇九年即589年撤消此零陵縣並入湘源縣,今廣西全州鹹水--零陵縣共存在了810年(前221-589年)。
東漢光武帝建武元年即25年,零陵郡治遷至泉陵侯國,並改泉陵侯國為泉陵縣,隋文帝開皇九年即589年改泉陵縣改為零陵縣,此後「零陵縣」一直沿用到1984年6月,前後沿用了1395年所以今永州市零陵區已經有(前124--2012)2136年的建縣制歷史。
還有一個是在湖南慈利白公城。隋開皇九年(589),改零陽縣為零陵縣。開皇十八年(598),改零陵縣為慈利縣。屬崇州。
② 湖南永州有哪些歷史名人
1、黃蓋
黃蓋(生卒年不詳),字公覆,零陵泉陵(今湖南省永州市零陵區)人。東漢末年名將,歷仕孫堅、孫策、孫權三任,為人嚴肅,善於訓練士卒,每每征討,他的部隊皆勇猛善戰。
早年為郡吏,後追隨孫堅走南闖北。孫權即位,諸山越不賓,黃蓋活躍在鎮撫山越的一線,前後九縣,所在悉平,遷丹楊都尉。
③ 湖南永州姬姓改吳氏族譜,祖上曾任吳三桂家將
過年祭祖,看家譜,祖上吳襄總兵之子,吳三桂等風雲人物後代,與清朝康熙戰斗失敗,隱姓埋名於大山深處,,,
④ 三國時零陵在哪
零陵縣包括現在的湖南省永州市零陵區、永州市冷水灘區及祁陽縣、祁東縣、東內安縣及雙牌縣北部;1969年後零陵縣與今容天的永州市區完全吻合。
零陵縣,前221年--1984年,為中國最古老的縣名之一。589年改泉陵縣改為零陵縣,原零陵縣被撤銷並入湘源縣。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統一中國後實行郡縣制,設長沙郡,置零陵縣,也有紀念舜帝之意。
(4)歷史上吳三桂在永州零陵哪裡擴展閱讀:
歷史沿革
西漢漢武帝元鼎六年即前111年增設零陵郡,此零陵縣治亦為郡治;隋文帝開皇九年即589年撤消此零陵縣並入湘源縣,今廣西全州鹹水--零陵縣共存在了810年(前221-589年)。
東漢光武帝建武元年即25年,零陵郡治遷至泉陵侯國,並改泉陵侯國為泉陵縣,隋文帝開皇九年即589年改泉陵縣改為零陵縣,此後「零陵縣」一直沿用到1984年6月,前後沿用了1395年所以今永州市零陵區已經有(前124--2012)2136年的建縣制歷史。
還有一個是在湖南慈利白公城。隋開皇九年(589),改零陽縣為零陵縣。開皇十八年(598),改零陵縣為慈利縣。屬崇州。
⑤ 永州的古代名人有哪些
永州物華天寶,人傑地靈,在歷史上人才輩出。翻開《永州府志》,縱觀《二十四史》,歷朝歷代,永州都有文臣武將,哲人才子,活躍在中華民族的歷史舞台上,為中華民族的發展,為中國疆域的形成,為中國社會的進步,為中國文化的繁榮,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後漢三國時期,零陵郡的蔣琬、劉巴、劉先,為名重一時的政治家;黃蓋、劉敏、楊懷,系叱吒風雲的著名將領。唐宋時期,延唐是今兩湖兩廣地區的第一個狀元;生於零陵,長於零陵,圓寂於零陵的懷素,為中國歷史上著名的草書大師;著名史學家路振、理學開山鼻祖周敦頤、南宋抗金兵馬大元帥陳遘,都是永州山水孕育的傑出歷史人物。明清時期,在永州這塊土地上,又誕生了朝廷重臣陳薦、周希聖、陳大受、何凌漢,抗法名將王德榜、歐陽利見,著名書法家何紹基,以及天地會著名首領朱洪英,著名瑤族起義首領趙金龍等。進入晚清和民國時期,在推翻清王朝的封建統治中,在北伐戰爭中,在抵抗日本侵略軍的斗爭中,在推翻國民黨統治的斗爭中,永州這塊土地上,又出現了大批著名人物,如中國共產黨的創始人李達,北伐名將蔣先雲,國民黨高級將領唐生智,無產階級革命家陶鑄等。他們是中華民族的驕傲,他們是永州人民的驕傲。在永州山水哺育大批本地歷史名人的同時,永州山水也哺育了元結、柳宗元等歷史名人。這些在永州土地上生活過的著名人物,都對古代永州經濟文化的發展和繁榮起過重要作用,他們在永州發展史上所作的貢獻是永遠不會泯滅的。
⑥ 清初湖廣永州零陵縣豐樂鄉澹臺里在今什麼地方
應該是「湖廣填四川」。
在今天的四川漢族地區,如果你去訪問一些老人,問他祖籍何在,十有八九會是同樣的回答:"我家祖輩是湖廣填四川遷進來的。"如再問從何處遷來往往仍是同樣的回答:"湖北麻城孝感鄉。"如繼續問:"你是否知道為什麼你們的祖輩會有湖廣填四川的行動呢"往往還是同樣的回答:"八大王剿四川嘛!"由是可知,大多四川人都認為境內的漢族人的祖輩都不是四川土著,而是從湖廣遷入的。而遷入的原因又是因為八大王即明末農民戰爭時張獻忠(張獻忠起義不久,即以八大王為稱)剿四川。這種說法的影響很廣很深。
"湖廣填四川"這一歷史過程確實是存在過的,這是在元代末年、明代初年、清代初年連續進行的長期的移民運動。民間的有關傳說較之歷史的真實有明顯的擴大與渲染,也有一定的偏差。"張獻忠剿四川"這一歷史事件也是發生過的,民間的傳說較之歷史事實有失誤,也有一些歪曲。參見袁庭棟:《張獻忠論傳》,四川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如果把這些偏差或失誤排開,就可見到所謂"湖廣填四川"原來是連續進行了多年的人口與文化的大融合,對巴蜀歷史的發展具有重大的影響。
唐代的巴蜀地區在全國經濟文化的發展中居於最前列。到了宋代,其經濟文化的發展仍在全國處於先進行列之中,特別是南宋時期,巴蜀地區的人口占整個南宋的23.2%,可是其財賦收入卻占整個南宋1/3,供應的軍糧也佔1/3,是南宋堅持抗戰的主要經濟基地,乃至有"蜀亡則宋亡"之嘆。
可是,在巴蜀軍民盡最大努力堅持了長期的抗金戰爭,終於取得了使金兵未能進入四川盆地的巨大勝利之後,又堅持了長達半個世紀的抗蒙戰爭。這場戰爭基本上是在盆地內部進行的。蒙古軍先後曾三入成都,而蒙古大汗蒙哥也被擊傷而於釣魚城下。長期的拉鋸戰使人民的生命財產受到極大的損失。從整個四川地區來看,以至有"蜀人受禍慘甚,傷殆盡,千百不存一二"(虞集:《史氏程夫人墓誌銘》,見《道園學古錄》卷二〇)的記載。這些文字難免有某些渲染誇張的成分,但經濟極度殘破,人口急劇銳減則是無可懷疑的事實。因為在近50年的拉鋸戰中,除了戰火的破壞,還有長期戰事帶來的農業生產的凋殘而嚴重缺糧,"沃野千里,盪然無民,離居四方,靡有定所,耕疇不辟,堰務不修,秋不得收,春不得種"(見上引吳昌裔疏),這是當時必然存在的現實。此外,宋朝官軍中也有不少軍隊在戰亂中趁火打劫,殘害百姓,或"剽掠於民財",或"焚毀於仕族",以至"騷動慘於敵禍,……故田裡有內敵甚於外敵之謠,此害非一日矣"(吳昌裔:《論救蜀四事疏》)。這些記載都出於當時的蜀人筆下,應當是可信的。由於以上種種原因,元代巴蜀地區的人口銳減到不足南宋時期的十分之一,具體數字見前《民族與人口》一章。
面對宋元之際巴蜀地區如此嚴重的殘破局面,元代的統治者除了實行屯田用以保證軍糧的基本需求之外,沒有採取由官方出面組織移民的措施。沒有勞動力,生產就不可能恢復。所以,在元代的將近100年間,巴蜀的經濟一直未能得到較明顯的恢復。根據梁方仲《中國歷代戶口、田地、田賦統計》一書的統計材料,四川行省在元代向中央政府所上交的賦稅收入,在全國10個非少數民族省區中居於倒數第三,僅佔全國歲入的0.96%。此外,據《元史·食貨志》的資料,四川行省在各省區之中,酒稅占倒數第三,醋稅占倒數第一,商稅占倒數第三。這種情況較之南宋時期占整個南宋王朝歲入大約三分之一的地位,簡直是降到不能再降了。
元代末年,紅巾軍農民大起義的烈火四處燃燒,原來屬於徐壽輝部下的明玉珍率軍攻入巴蜀,以後在重慶自稱隴蜀王,再改元稱帝。明玉珍是湖廣隨州(今湖北隨縣)人,他的軍隊也基本上是湖北地區的農民。明玉珍不僅帶來十幾萬軍隊,也有大量少田缺地的農民隨之進入人少地廣的巴蜀地區開墾務農。這應是著名的"湖廣填四川"的開始。如吳寬在《劉氏族譜序》中所說:"元季大亂,湖湘之人往往相攜入蜀"(見《匏翁家藏集》卷四)。明玉珍的"大夏"政權只存在了兩世9年,就被朱元璋建立的明朝所統一。明代初年,湖廣地區的移民繼續大量入川,到明太祖洪武十四年(1381年),四川人口就上升到146萬,外地移民,特別是湖廣移民佔了這一時期所增加人口的主要部分。正如光緒《潼川府志》卷五所載明人王維賢《九賢祠記》所說:"元法,軍所至,但有發一矢相格者,必盡屠之。蜀人如余玠、楊立諸公堅守不下,故川中受禍獨慘。明初,中江縣開設,土著人戶業七八家,余皆自別省流來者。"這些移民,不久也就成為四川人。
康熙七年(1668年),四川巡撫張德地曾在一篇奏疏中記錄了蜀中父老的一段回顧:"查川省孑遺,祖籍多系湖廣人氏。訪問鄉老,俱言川中自昔每遭劫難,亦必至有土無人,無奈遷外省人民填實地方。"(《明清史料丙編》第十本康熙七年十一月十六日《戶部題本》)所謂"湖廣填四川"這一大規模的移民運動,就是這樣開始,而在元末明初進入了第一個高潮。
所謂"湖廣",包括今湖北與湖南,而湖北的麻城與孝感縣籍的又占第一位,估計這一地區是清初大規模移民入川時的重要的中轉站(我的祖父對我說過,我家也是從"麻城縣孝感鄉"遷來的。在蜀中老人口中與民間文學中,幾乎都將麻城與孝感二縣誤為"麻城縣孝感鄉",這是一個很奇怪的現象)。胡昭曦根據部分地方誌和家譜中所載的716戶人家的有關資料統計,元末以前即已居於蜀中的只有65家,僅佔9%。在清代以前遷入的220家中,湖廣籍就有171家,佔77.7%。其中湖北麻城又有151家,占湖廣籍的88.3%。在清代以前遷入的移民中,大多是元末明初遷入的,如從現存家譜的資料統計,清以前遷入者共58家,其中在元末明初遷入的有40家,佔69%。見胡昭曦:《張獻忠屠蜀考辨-兼析湖廣填四川》,四川人民出版社1980年版。多年來,我曾注意過明清時期若干知名人士的祖籍,如明代著名文學家楊慎,明代著名詩人張佳胤,清代著名經學家廖平,自貢鹽業界最大的鹽業經營者王三畏、李四友,五通橋鹽業界最大的鹽業經營者吳金三等,他們的先輩都是在元末明初"湖廣填四川"過程中舉家入蜀的。
元末明初大量移民入蜀,又可以分為四類:
1.紅巾軍農民大起義開始之後,湖北地區若幹家資較豐者(包括一些蒙古族)紛紛"避難入蜀"。
2.如上所述,明玉珍率領大批湖北軍民入蜀。當朱元璋的軍隊攻佔湖北之時與之後,若干原來紅巾軍舊部或與紅巾軍有聯系的人,為了逃避朱元璋部下的打擊,也紛紛逃奔巴蜀境內的明氏"大夏"政權,求得保護。
3.朱元璋派湯和率大軍由湖北攻入巴蜀,派傅友德由陝西攻入巴蜀,以後駐在四川也就成了巴蜀人。
4.明代初年,為了控制巴蜀局勢,若干官兵被留居巴蜀。鑒於巴蜀地區人少地多,急待墾殖,所以明中央有意安排鄰近巴蜀的湖廣移民入蜀,這是整個元末明初"湖廣填四川"中的主要部分,所以在現存的很多家譜族譜中,都記載著先世在明初洪武年間是如何"奉旨入蜀"的經歷。
以上,就是元末明初"湖廣填四川"的大致情況。
由於元末明初的"湖廣填四川",由於明代前期人民生活比較安定,所以經濟有一定的恢復,人口也有所增加,然而,明代的巴蜀經濟還未完全復甦,又進入了一個比宋元之際時期更長、情況更烈的戰亂與殘破時期,巴蜀人民遭到了歷史上最殘酷的一場浩劫。對於這場浩劫的存在,古今均無異詞。但這場浩劫的原因,看法卻各有不同。
在清代的史書中,多認為這場浩劫是因為"張獻忠屠蜀",或者說"八大王剿四川"。
另一種意見認為,張獻忠農民軍在巴蜀與明軍作戰,與地主武裝作戰,以後又與清軍作戰。幾年的拼戰斗中,當然要殺人;為了鞏固新建的政權,鎮壓反抗者,當然也要殺人。但張獻忠在巴蜀活動不到四年,在巴蜀地區長達80年的戰亂中只佔一個很短的時期,對於巴蜀地區人口銳減與生產殘破,張獻忠農民軍不可能是主要原因。今天的史學家大多持這種看法。
明初清初巴蜀地區人口銳減的原因,既有天災,又有人禍。
先說天災。在明代最後的70年中,有大旱,有大水,有蝗災,有瘟疫。如"大旱、蝗,至冬大飢,人相食,草木俱盡,道殣相望"(谷應泰:《明史紀事本末》卷七五);川南大水,"民登州堂及高阜者得免,余盡沒"(《明史·五行志》)。清初又有大疫,江津地區不少地方"全村皆"(嘉慶《江津縣志》卷五)。這類記載,比比皆是。
所謂人禍,主要的不是指戰場上兩軍的殺傷,而是指在戰亂中對平民直接的屠殺和劫掠。早在明萬曆年間,就有土司楊應龍的叛亂,天啟、崇禎年間,又有土司奢崇明的叛亂,當時"圍城百日,大肆屠掠,所稱沃野,已半沒於荒煙茂草中矣"(康熙《成都府志》卷三五)。明末農民大起義爆發後,李自成、張獻忠軍曾幾度入川,最後張獻忠在成都建國,農民軍要鎮壓"鄉紳"、"官員"和各種反抗者,明軍要鎮壓各地"喜於從賊者",雙方拉鋸般作戰十幾年,也就是十幾年的糧荒。張獻忠摧毀了明代各級權力機構,但並未能有效地建立起新的統治秩序。在張獻忠犧牲,農民軍退走雲貴之後,全省出現了十幾年的權力真空,呈現出空前的無序狀態,用當時人的記載,是"四方烏合之眾雲集成都,……互相吞並者指不勝屈。孑遺無幾之民復見斃於群氛,田園荒蕪,飢饉頻仍,父子流離而人相食"(同上)。張獻忠部退出的同時,清軍又進川來。清軍與殘餘明軍和抗清武裝的戰火尚未完全熄滅,吳三桂叛軍又與清軍在四川大戰,一直到康熙二十年(1680年)以後,巴蜀的戰火才基本停熄。
巴蜀地區就是這樣地經過了約80年的戰亂加天災,造成了人口的急劇下降,生產的極度荒殘。作為歷次戰火中心的成都平原情況尤為惡劣,原來的繁華城市竟有虎豹棲息,以至清初的四川巡撫不能進駐成都,而駐在川北的保寧(今閬中),順治十八年才入駐成都。至於有的縣城,則到康熙年間才修造縣衙。
面對四川人煙如此稀少,經濟如此殘破的局面,清政府不得不採取了若干相應的措施。一方面,將明代所設州縣大量裁撤合並,就以過去最繁榮的成都、重慶兩府為例,成都府裁撤了雙流、彭縣、崇寧、華陽;重慶府裁撤了大足、安居、璧山、銅梁、定遠、武隆。這些縣,直至康熙末年、雍正初年才陸續恢復。另一方面,就是利用行政手段,盡可能從外省移民入川。
清初的移民入川,規模大,時間長(從順治末年開始,實際上結束於乾隆中葉,共約100年),官方措施具體。順治十年,清政府尚未控制全川時,就宣布四川無主荒地聽憑墾種,永占為業,免田賦5年,官府還設法支援耕牛種子。本省逃亡在外省,准予回籍。外省移民四川者,准予入籍。以後又以種種措施鼓勵地方官招撫流民,州縣官凡安插300戶者,現任官提升一級,候補官授以實職。在種種措施之下,清初從今湖北、湖南、江西、福建、廣東、陝西等省招來了大量移民,因為仍是以湖廣地區為主,所以一般都稱為"湖廣填四川",這是繼明代初年的移民入川之後,更大規模的"湖廣填四川"。為了組織移民入川,順治和康熙年間兩度在湖廣和四川地區只設一個總督,時稱川湖總督,先駐湖北荊州,後駐四川重慶。
清代初年的"湖廣填四川"究竟有多少人移民入川,這個數字很難估計。但從若乾材料分析,在清代人口中,移民多於土著是毫無疑問的。如乾隆年間竇啟瑛在《四川通志·序》中說:"其民則鮮土著,率多湖廣、陝西、江西、廣東等處遷居之人,以及四方之商賈,俗尚不同,情性亦異。"當然,各縣州的比例不一,成都及川西平原各縣又比其他地區為高,最高者可達90%以上。如康熙《成都府志·序》說:成都府;"百十秦、晉、楚、豫中,土著僅一二人焉。"清末人傅崇榘《成都通覽·成都之成都人》說:"國初亂平,各省客民相率入川,插站地土,故現今之成都人,原籍皆外省也。外省人以湖廣占其多數,陝西人次之。"嘉慶年間,六對山人在《錦城竹枝詞》中描繪更為形象:"大姨嫁陝二姨蘇,大嫂江西二嫂湖。戚友初逢問原籍,現無十世老成都。"從全省情況估計,外鄉移民約占總人口的70%左右。
這樣多人從外省進入四川,大量墾殖荒地,促進經濟復甦,這是必然的。我們更要看到的是這樣多的"士、農、工、賈、技術、胥役之類"(沈荀蔚:《蜀難敘略》)的外地人入蜀,必然將各地的生產技術、各地的先進文化帶入四川。例如,在今天四川糧食作物中占很重要地位的紅苕(即甘薯),就是那時從福建、廣東傳入的。嘉慶《資州志》卷八載:"(紅苕)瘠土沙土皆可種。先是資民自閩粵來者始嗜之,今則土人多種以備荒。"又如四川的主要經濟作物煙葉,也是清初傳入的。如川大圖書館藏《重修傅氏宗譜》載:江西瑞金人傅沐榮於雍正時遷入四川金堂,"廣種煙草,時蜀中未諳煙法,而滿蒙八旗弁兵所必須,故一時傅姓煙草重於錦城"。我們在本書中專門論述過的今天"川味正宗"中最受贊揚的三絕:川菜、川酒、川劇,也都是在清代融合外地傳入的多種成分之後發展起來的。
以上,就是巴蜀歷史上著名的"湖廣填四川"的大致情況。通過上面的論述,應當得出這樣的結論:"湖廣填四川",是由於四川地區幾度人口銳減之後,從明代初年開始的,在清代初年達到高潮的大規模移民入川的一個歷史過程。其結果是使四川地區接納了大量的外地移民,其總數超過了四川本地的土著。大量移民入川既是人口的融合,也是文化的融合。這種融合促進了四川地區經濟文化的發展,也使得四川地區清代以來經濟文化的復甦和發展更加具有兼容並蓄、匯納百川的顯著特點。
⑦ 零陵又稱永州,它在三國時期屬於哪裡
荊州,荊襄九郡裡麵包括零陵郡。
⑧ 湖廣填四川時,.永州府,零陵縣在如今的什麼地方
是什麼時候的事啊。年代也沒說,我覺得應該是現在的零陵區菱角塘鎮周圍那邊,因為零陵遷四川去的時候基本都是那一帶的。
⑨ 永州市零陵在哪
零陵是個區啊!就在永州市坐落於永州市西部,自己看看地圖就知道了,不知道你是不是故意問的問題
⑩ 古代的永州在那個地方啊
古代的永州在湖南省南部、瀟湘二水匯合處
永州,雅稱「瀟湘」,湖南省地級市,位於湖南省南部,瀟、湘二水匯合處,自公元前124年始置泉陵侯國以來,永州已有2100多年的建制史。2016年12月26日,國務院將永州市列為國家歷史文化名城。
永州是國家森林城市、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永州境內通過湘江北上可抵長江,南下經靈渠可通珠江水系,自古代便是重要的交通要塞,是湖南通往廣西、海南、粵西及西南各地的門戶。
(10)歷史上吳三桂在永州零陵哪裡擴展閱讀:
永州是懷素、黃蓋、周敦頤、李達、陶鑄等歷史名人的故鄉。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柳宗元被被貶至永州時,留下了《永州八記》,在文學史上影響重大。
唐宋二代是永州文化教育繁榮發達時期,中唐元結兩任道州刺史,寫下《舂陵行》、《賊退示官吏》等作,卸任後開辟了浯溪碑林。柳宗元謫居永州10年,寫下「永州八記」和《捕蛇者說》等名作。
受元、柳影響,唐以後大批名人或貶官寓居。北宋周敦頤(道縣人)少時悟道於道州月岩,後來著過《太極圖說》和《通書》,成為宋明理學創始人。
唐代名僧懷素少時出家永州綠天庵,以焦葉代紙習書,成為著名書法家,其《自敘》、《苦筍》等帖對後世書法影響深遠。江永縣上江圩一帶至今流傳世界上唯一的由女性專用的文字女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