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陳鳳台的鳳台文化
陳鳳台,名輝,號鳳台,宋朝進士、官拜諫議大夫,兒子七人中有四人中進士、三人為秀才,號稱「一門五進士」、「七子流芳」。在陳鳳台的族裔和後裔中,有明代被稱為「一代大儒」、「嶺南一人」的陳白沙,有清光緒年間高中文科探花的陳伯陶,還有輔仁大學校長、被毛澤東主席譽為「國寶」的陳垣等。
2004年,位於清遠市清新縣天塘山上的陳鳳台墓被後人重新發現。隨之清遠市陳鳳台歷史文化研究會成立,對陳鳳台本人及其家教文化的研究開始風生水起。
舉家南遷緣起「胡妃事件」?
800多年前的一天。南宋王朝末年的清遠縣城外,一大隊人馬漸行漸近。車上家當豐雍、主人衣著華麗,顯赫身份可見一斑。
中間一輛馬車上的男主人,臉上分明有幾分疲憊、失落和沮喪。也許是擔憂政壇的風雲變化、君王的喜怒無常、乃至即將來臨的國破家亡。他從附近的南雄州(今韶關境內)趕來,帶著七個兒子,子侄28人,首次遷徙到清遠縣城,以躲避國難。准備休整後,再往南遷。
此時,鐵木真的鐵蹄正橫掃大江南北。
這位年近花甲的男主人,就是南宋進士、官拜諫議大夫的陳鳳台。
有關陳鳳台的舉家南遷,一直存在兩種說法。其中一種認為,因宋末元軍的大舉入侵,陳家躲避國難,遷徙至此,陳鳳台墓所在的清新縣禾雲鎮沙河桂湖村(古稱清遠蒙里驛),正是溝通中原與嶺南的重要驛站。陳鳳台被認為是抗元的英雄。另一種說法,是來源於陳氏族譜上的一句話,「本族因胡妃事件而南遷」。
「胡妃事件」是怎麼回事?據相關記載,宋度宗咸淳八年(1272年),胡妃得罪了皇帝,逃出京城臨安,為商人黃貯萬所得,攜歸南雄珠璣巷。後黃知她是貴妃,不敢收留,復令逃出,為強暴欺凌而死。
胡妃出走不久,皇帝思念她,密令兵部尚書張英貴查訪。南雄人訛傳因胡妃已死,朝廷將加罪於珠璣巷。故珠璣巷居民紛紛南逃,散居於南方海濱各地。
然而,研究者認為這一傳說未必可信。在宋代史書中,並未有貴妃出逃的記載,而各姓氏族譜對胡妃事件發生年代的記載出入很大,相差竟有100多年。流傳至今的文本中,所使用的官銜和地名是明代的,顯然為後人根據傳聞所記。更重要的是,宋度宗咸淳八年時,元軍橫掃宋軍於中原大地,兵臨南宋都城,皇帝還有心思去管一個妃子嗎?
更多的研究者認為,陳鳳台舉家南遷,與當時元兵南下有很大關聯。
悲憤憂國的抗元民族英雄
經考證,陳鳳台的家族是從曾祖父開始遷入南雄州珠璣巷的,此前是居住在北宋京城開封附近的祥符縣。宋朝廷被迫南遷時,這里的人跟隨南遷,有部分人越過粵北梅嶺,立足於當時的南雄州。
在陳鳳台長子陳謨撰寫的族譜《謨翁遺牒》中,對陳鳳台舉家南遷的原因有這樣的記載:「三子英,進士,為廣宣議大夫,因差撫外夷不行,將家屬貶,同父輝葬在清遠縣蒙里驛九龍潭。」「撫夷不行」,字面意思是與元朝簽訂的合約沒有成功,這道出了陳家被貶南遷的真實原因。
有研究者猜測,南宋末年,金國與南宋都已經腐朽勢微,而蒙古強大起來,當時蒙古提議與南宋聯合起來消滅金國,南宋皇帝接受了這一提議,准備借蒙古之手滅掉宿敵金國,可沒想到的是,最後卻將禍水南引,把南宋的江山斷送了。而當時陳家父子在朝廷為官,又與皇帝結著姻親,在對元政策上肯定提出過自己的意見,是不是因某種意見最終惹怒皇帝而被貶呢?答案不得而知。
族譜記錄了當年逃離故鄉的悲慘境地,當年從珠璣巷南遷各地時,「兄弟七人,子侄二十八人,攜族人三十餘人」,說明當時七兄弟均健在。「有登舟而往,有步陸而行」。大部分已到了台山、新會、東莞、鶴山等地,陳鳳台隨第六子陳圖定居清遠城,三子陳英因「扶夷不行」累及家人而深感內疚,因此在全家遷到偏遠的台山安頓好之後,又回到父親身邊,服侍年邁的父親終老。
陳鳳台是一個有民族氣節的諫議大夫和文人學士,相傳他到濱江山區考察時,被當地熱情的瑤胞所挽留,同意教授瑤胞子弟讀書識字。為了保境安民,他指導瑤胞在山上修築城牆,安營紮寨,並由他和陳英出面收編南下難民,與當地的瑤、漢、壯等族人組成民軍,共同抵抗元兵。
在敵我力量懸殊的情況下,陳鳳台父子兵敗殉國,瑤王悲痛萬分,將陳鳳台父子妥善安葬在清遠蒙里驛,也就是今天的桂湖村。從此,陳鳳台、陳英父子二人被譽為「抗元英雄」。
有關陳氏父子抗元的說法,多出自後人的講述,在古籍中少有記載。但有史料記載的是,在南宋末年的抗元崖山保衛戰中,陳鳳台第七子陳仁的後裔陳仁輔、陳英輔兄弟,毅然捐糧幾千石,運到崖山支援宋軍。當時的丞相陸秀夫請皇帝降旨,表彰陳氏兄弟的功勛。
如今的天塘山上,還保存有古代瑤胞的遺址石崗城門,城門前山石環拱,嶙峋陡峭,古跡斑駁。而離陳鳳台古墓不遠的山上,至今還保留著一座古廟。據說始建於南宋末年,是抗元義軍用來聯絡和交流情報的地方。抗元義軍失敗後,古廟多次被毀,現存的這座廟宇,為1945年重建,至今保存完好。
有關陳鳳台後半生的境況,以及為何埋葬在天塘山,研究者也有多種其它推測:有人認為,是陳鳳台跟隨其子在清遠居住一段時間後病死,隨後安葬在天塘山。有種說法是,陳在清遠的後人,發現天塘山是塊風水寶地,將他的遺骨移葬至此。還有人認為,天塘山地處偏僻之處,可能是為了躲避戰亂,陳鳳台在此隱居,安度晚年。
據《陳族世譜》記載,陳鳳台的第三子陳英,也安葬在天塘山上,但目前還沒有找到確切的位置。隨著後人對「鳳台文化」的深入研究,將破解更多的歷史謎團。
後人組團尋根挖掘鳳台文化
陳鳳台本人是宋朝進士、官拜諫議大夫,長子陳謨是進士、授刑部侍郎,次子陳宣是進士,三子陳英是進士、宣議大夫,四子陳愷是進士、宣議大夫,五子陳潤、六子陳圖、七子陳仁皆為邑庠生(秀才)。
據後人查閱陳氏和鄺氏的族譜,陳鳳台元配妻子是南雄珠璣巷大尹公鄺愈平之女,而鄺氏夫人的姐姐鄺淑麗,於1168年被宋孝宗冊封為皇妃,也就是說陳鳳台是當朝皇妃的妹夫。
在100多年前,廣東七十二縣陳氏家族捐款修建廣州陳家祠時,一並對地處偏遠的陳鳳台古墓進行了重修,並繪有詳細墓圖,上面注有從陳家祠到天塘山的拜祭路線,以及約定三年一拜祭的家規。可見陳鳳台當時在陳氏族人中有相當大的影響。
人們在拜祭陳鳳台的時候,可能很少考慮到他的「抗元」愛國成分,而更多地是對這個家族深厚的傳統文化以及良好的書香家教的嚮往。2006年歲末,美國紐約陳潁川堂「尋根團」一行130多人回清遠尋根訪問,受到廣東省僑聯、清遠市政府以及清新縣政府的熱情接待。在這些遊子心目中,清遠,早已是一塊令人神往的「福地」了。
陳鳳台第26代傳人、省歸國華僑聯合會榮譽主席陳毓錚認為,「鳳台文化」首先是孝,以血緣親情為基礎,滲透到整個氏族。其次是把讀書和功名放在首位。在古代,讀書和考取功名的目的十分明確,就是為了做官。縱觀陳鳳台的後裔,其子弟大都以讀書為主,積極參加科舉考試。在當時的背景環境下,讀書當官便是實現了人生價值,受後人景仰。
在陳鳳台墓前的華表上,就鐫刻著道光至光緒年間,陳氏家族中高中文武功名的優秀人才的名字。
在近代陳鳳台的後裔中,有清末民初中山大學文學院詞學教授、著名詩詞家陳洵;輔仁大學校長、被毛澤東主席譽為「國寶」的陳垣;當選為巴布亞紐幾內亞兩屆政府總理陳仲民等。在族裔中,有明代被稱為「一代大儒」、「嶺南一人」的陳白沙;咸豐欽點翰林院庶吉士、清朝首任使美大臣的陳蘭彬;光緒欽點探花陳伯陶等。
「鳳台文化」的另一個特徵是精忠報國、愛國愛家。南宋滅亡後,陳鳳台的後裔告誡子孫,不要與元朝統治者合作,所以在元朝統治的90年裡,居住在鶴山的陳氏沒有一人願意出來當官。
■史跡遺存
天塘山上埋忠骨
天塘山位於清新縣沙河鎮桂湖村,縱橫20多公里,海拔1000多米,為清新縣第二高峰,雄偉而陡峭,登頂下望有「一覽眾山小」的感覺。縱深看去,有無數矮小的山丘,草木叢生,常年翠綠,是一個地理位置極佳的風水寶地。
2000年,桂湖村民偶然發現了陳鳳台的墓葬,並為此奔走。此後的幾年間,時有陳家的後人以及文史專家前來憑吊或考證。
墓地除了墓碑和拜桌之外,極少人工修造的東西,在一片原始生態的大自然風景之中顯得十分和諧。
離陳鳳台墓約100米的位置,墓道上的四支華表庄嚴矗立,上面的石獅已被人破壞。華表用大理石雕刻而成,高六米,重約三噸,記錄了清朝年間陳氏後人的功名。
令人稱奇的是,墓地處在近千米的高山之巔,墓前竟有一眼100多平方米的天然水塘,當地人稱此水塘為狀元湖。每年春天,碧水盈盈。彷彿是鑲嵌在天塘山上的一塊碧玉。
■研究者說
陳鳳台墓的重修
清光緒十八年(1892年),廣州陳家祠中軸線的建築物即將完工的時候,恰逢廣東東莞的陳伯陶在殿試中高中探花。喜訊傳來,陳氏族人認為是建祠風水顯靈,是祖宗的福蔭。於是,到光緒二十年(1894年),陳家祠已經建好後,陳氏族人為了慎終追遠,弘揚祖恩祖德,光宗耀祖,便組織了重修陳鳳台墓。
這次重修,對原來的墓地進行了整修,但沒有大的變動,基本保留原來面貌。同時,陳氏族人還定下了三年一祭的規定。另外,為紀念這次維修,陳氏族人還專門在墓前的水塘旁邊立了四支華表,華表用建陳家祠時同一種麻石做成,每支高兩米半,上面刻著陳氏後人在清朝道光、咸豐、同治、光緒年間受朝廷欽點的文武官員的名單。
其中,陳伯陶是光緒欽點的探花,被授予翰林書院編修,江寧提學使,廣東教育總長等職務。後來,李鴻章和陳伯陶代表清政府與英國戈登將軍簽署了《拓展香港新址專條》。這也成為我國收回香港主權的證據之一。陳伯陶一生都有忠君愛國之心,但在那飽受外國列強欺凌的時代也只能「剜肉醫瘡謀國計」(摘自陳伯陶詩詞)。
陳鳳台墓的四支華表(當地人叫探花柱)成對稱排列,彷彿是四名威武的將士,日夜守衛著陳鳳台古墓,這也是陳鳳台後裔心繫祖先,崇文愛武的象徵。
2. 安徽在歷史上一直都是個什麼地方 三國時期有沒有
安徽概況
安徽歷史悠久,早在二、三十萬年以前就有人類生活在這塊土地上。原始社會晚期,生活在今皖中、皖西和皖北的居民屬夷族系統,皖南大部分地區為越族棲息地,大別山以南靠湖北、江西長江沿岸屬三苗族。
夏商見於史籍的有塗山、南巢、六、英、虎方、林方、人方。西周王朝在今皖西北分封一些小國,如焦、夷、沈、胡等,而以東仍是分散的氏族部落方國。春秋大國爭霸,這些封國和方國先後淪為吳、越、楚所有。戰國後期,安徽全境並歸強楚,楚畏秦逼,亦由湖北輾轉遷都至今壽縣。秦滅六國,推行郡縣制,涉及今安徽的有九江郡、泗水郡、碭郡、潁川郡、會稽(吳)郡,可考的縣有25個。西漢初,郡縣制與封國制並行,安徽郡縣分隸淮南、荊、淮陽、梁等國。景帝為加強中央集權,眾建諸侯而小其國,王侯食邑略如郡縣。武帝設十三部刺史,安徽分屬揚、豫、徐三州。揚州轄丹陽、九江、廬江3郡和六安國,徐州轄臨淮郡、楚國,豫州轄沛、汝南兩郡和梁國,共74縣。東漢沿襲西漢舊制,稍作調整而已,揚州轄丹陽、九江、廬江3郡,豫州轄汝南郡、陳國、沛國、梁國,徐州轄彭城國、下邳國,共69縣。
三國時期,安徽為魏、吳分割。魏屬豫州轄安豐、汝南、譙3郡和梁國、沛國,徐州轄下邳郡、彭城國,揚州轄廬江、淮南兩郡,置39縣。吳屬揚州轄丹陽、新都、廬江3郡,置19縣。西晉安徽仍屬揚、徐、豫三州。揚州轄淮南、廬江、丹陽、宣城、新安5郡;徐州轄臨淮郡、彭城國、下邳國;豫州轄汝陰、安豐兩郡和沛國、譙國、梁國。共設74縣。東晉南北朝時期,政權更替頻繁,建制置廢無常,地方歸屬不定,加之僑置郡縣,因此安徽區劃比較混亂。
隋罷郡為州,以州統縣,先後設潁、亳、宋、陳、徐、仁、壽、廬、熙、和、濠、滁、揚、蔣、宣、歙等17州,轄55縣。大業初,復漢制,安徽分屬揚、豫、徐三州。徐州領彭城、下邳2郡,豫州領梁、譙、汝陰、淮陽4郡,揚州領淮南、廬江、同安、歷陽、江都、鍾離、丹陽、宣城、新安9郡。共56縣。唐貞觀元年,實行道、州(郡)、縣三級管理,安徽為河南、淮南、江南三道分領。其中,河南道轄潁、亳、宋、徐、泗5州,淮南道轄濠、揚、滁、和、廬、壽、舒7州,江南道轄宣、歙2州。共設44縣。中唐時期,道成為正式行政區劃,安徽分屬河南、淮南、江南東、江南西四道。河南道領潁、亳、宋、徐、泗5州,淮南道領揚、滁、濠、壽、廬、和、舒7州,江南東道先後領歙、日升2州,江南西道先後領宣、池2州。共55縣,1軍。晚唐藩鎮林立,安徽境內有4個節鎮。宣武軍治宋州,領亳、潁、宋3州;武寧軍轄徐、宿、濠、泗4州;淮南節度使撫有揚、滁、壽、廬、和、舒、光、黃8州;寧國軍有宣、歙、池3州。
五代十國時期,淮北地區先後為後梁、後唐、後晉、後漢、後周所據,江淮、江南地區先後為吳國、南唐所據,行政區劃制度仍循唐末藩鎮、州、縣制。北宋立國,實行路、府(州)、縣(軍、監)三級制,安徽分屬5個路。京東西路轄單、徐2州,京西北路轄潁州,淮南東路轄亳、宿、泗、揚、滁5州,淮南西路轄廬、和、舒、濠4州和六安、無為2軍及壽春1府,江南東路轄宣、歙(徽)、池、太平4州和廣德1軍。共計62縣,2監。南宋在淮河以南設淮南東、淮南西、江南西3個道,領3府8州7軍,轄51縣2監。金國在淮河以北安徽境內設南京路、山東西路,領7州16縣。
元朝實行省、路(府、直隸州)、散州(軍)、縣四級制,行政區劃繁復,隸屬關系混亂多變。安徽分屬3個行省:中書省領濟寧路,轄境內1縣;河南行省領歸德府(轄徐、宿、亳3州)、汝寧府(轄潁州)、廬州路(轄無為、六安、和州3州)、安豐路(轄濠州)、安慶路(直管6縣)、揚州路(轄滁州)、淮安路(轄泗州);江浙行省領寧國路(直管6縣)、徽州路(直管5縣和婺源州)、太平路(直管3縣)、池州路(直管6縣)、廣德路(直管2縣)。共計60個縣。
明朝實行三級區劃,南北直隸和布政使司為一級區劃,府、直隸州(廳)為二級區劃,散州、縣(廳)為三級區劃。安徽屬南直隸西部地區,設鳳陽、廬州、安慶、太平、池州、寧國、徽州7府,及徐州、滁州、和州、廣德4直隸州。共置49個縣,7個散州。清朝初期,改南直隸為江南省,二、三級區劃仍襲明制。清順治十八年(1661),江南省劃為左、右兩藩分片治理。康熙四年(1665),調整左、右藩轄區,奠定了安徽、江蘇兩省的疆域。康熙六年(1667)正式建省,取安慶府和徽州府首字合成為省名。乾隆二十五年(1760),定安慶為省垣,健全了省級三司衙門。
同治四年(1865),析為三道:鳳潁六泗道領2府2直隸州,共19縣(州)。鳳陽府轄鳳陽縣、懷遠縣、定遠縣、鳳台縣、壽州、宿州(領靈璧縣),潁州府轄阜陽縣、潁上縣、霍邱縣、渦陽縣、亳州、太和縣、蒙城縣,六安直隸州轄霍山縣、英山縣(今屬湖北省),泗州直隸州轄天長縣、五河縣、盱眙縣(今屬江蘇省)。安廬滁和道領2府2直隸州,共14縣(州)。安慶府轄懷寧縣、桐城縣、潛山縣、太湖縣、宿松縣、望江縣,廬州府轄合肥縣、舒城縣、廬江縣、巢縣、無為州,滁州(直隸州),轄全椒縣、來安縣,和州直隸州轄含山縣。徽寧池太道領4府1直隸州,共22縣。徽州府轄歙縣、休寧縣、祁門縣、黟縣、績溪縣、婺源縣(今屬江西省),寧國府轄宣城縣、寧國縣、涇縣、太平縣、旌德縣、南陵縣,池州府轄貴池縣、青陽縣、銅陵縣、石埭縣、建德縣、東流縣,太平府轄當塗縣、蕪湖縣、繁昌縣,廣德直隸州轄建平縣。與現今安徽轄區比較,少碭山縣、蕭縣,屬江蘇省淮徐道,多婺源縣、盱眙縣、英山縣,基本與今安徽境域同。
中華民國北京政府時期,實行省、道、縣三級制。安慶道轄懷寧、桐城、太湖、潛山、宿松、望江、合肥、廬江、舒城、巢縣、無為、和縣、含山、六安、霍山、英山等16縣,蕪湖道轄蕪湖、繁昌、當塗、宣城、南陵、涇縣、太平、旌德、寧國、歙縣、休寧、祁門、績溪、貴池、銅陵、石埭、東流、至德、青陽、廣德、黟縣、婺源等22縣,淮泗道轄鳳陽、定遠、鳳台、懷遠、靈璧、壽縣、宿縣、阜陽、潁上、太和、霍邱、蒙城、渦陽、亳縣、泗縣、五河、盱眙、天長、滁縣、全椒、來安等21縣。共59縣。今碭山縣、蕭縣屬江蘇省徐海道。
國民黨統治安徽後,於1928年改行省、縣兩級制,設60縣。1932年,推行行政督察專員制,為省的派出機構,所轄區稱為專區。安徽全省劃為10個專區。1945年,第一專區轄懷寧、桐城、潛山、宿松、望江、太湖、岳西等7縣,第二專區轄六安、立煌、舒城、霍山、霍邱等5縣,第三專區轄阜陽、亳縣、臨泉、潁上、太和、渦陽等6縣,第四專區轄宿縣、蒙城、靈璧、五河、泗縣等5縣,第五專區轄嘉山、鳳陽、滁縣、來安、天長、盱眙(今屬江蘇省)等6縣,第六專區轄蕪湖、宣城、涇縣、廣德、當塗、南陵、郎溪、繁昌等8縣,第七專區轄休寧、歙縣、祁門、黟縣、績溪、寧國、旌德、婺源(今屬江西省)等8縣,第八專區轄貴池、至德、太平、東流、石埭、青陽、銅陵等7縣,第九專區轄巢縣、全椒、和縣、含山、無為、廬江等6縣,第十專區轄壽縣、合肥、定遠、懷遠、鳳台等5縣。1947年元旦,正式成立蚌埠市。至此,安徽省轄1市63縣,碭山縣、蕭縣仍屬江蘇省。
1949年5月,中共成立皖北人民行政公署和皖南人民行政公署。建國後,1952年8月,撤銷皖北、皖南行署,成立安徽省人民政府,省會設在合肥。
3. 大武漢九鳳台的歷史
復查不到
歷史:漢語制詞語,含義有三:
1.記載和解釋作為一系列人類進程歷史事件的一門學科。
2.沿革,來歷。
3.過去的事實。
歷史,簡稱史,一般指人類社會歷史,它是記載和解釋一系列人類活動進程的歷史事件的一門學科,多數時候也是對當下時代的映射。如果僅僅只是總結和映射,那麼,歷史作為一個存在,就應該消失。歷史的問題在於不斷發現真的過去,在於用材料說話,讓人如何在現實中可能成為可以討論的問題。[1] 歷史是延伸的。歷史是文化的傳承,積累和擴展,是人類文明的軌跡。
4. 褚鳳台有這個人歷史人物嗎
有可能會有這個歷史人物,你可以到一些相關的一些事跡歷史的,實際上來查看一下他有沒有這個人。
5. 鳳台小戲的起源
鳳台小戲源於明末清初,是一個劇目短小精悍、音樂清脆明快、表演細膩雅緻、服飾道具輕便的小劇種。它產生於太行山脊和順縣鳳台村,活躍在晉中東部山區,距今已有 300餘年的歷史。
鳳台村(古名扒頭),位居縣城西 4公里,北倚鳳凰山,南傍梁余河,村東有元建「青崗寺」名勝古跡,村中「榆和路」東西貫穿,這里風景秀麗,有「鳳台異形」之稱,為和順十景之一。 1914年重修《和順縣志》載贊「鳳台異形」詩:
迭樟回巒漳水湄,崇岡一似鳳來儀。
風松乍作蕭韶奏,露草還吟萋萋詩。
天半朱霞增壯采,雲扶旭日望中移。
臨鄧舊有求鳳操,西去長天不可思。
鳳台村不僅景物宜人,而且有絢麗多姿的戲劇藝術、音韻優美的道教音樂和豐富多彩的刺、塑、雜耍等漢族民間工藝,遐邇聞名,如此的自然與文化環境,為小戲的發展提供了優越條件,小戲的繁榮又為鳳台人展示才華提供了場所,爭得了榮譽。
鳳台小戲因形成於山西省和順縣鳳台村而得名。
據資料記載,「鳳台小戲」是由說唱「西廂曲」發展而來的。傳說在明末清初,一個陳姓商人由南方來到和順縣以賣筆墨紙為生,後來娶妻生子在鳳台村落戶,在閑暇時間,他常常給村裡人說唱「西廂曲」。所用的曲調都是江南民歌小調牞起初僅有銀紐絲,茉莉花,張生和鶯鶯等南方地區漢族民間曲調和片段詞曲,主要以口頭說唱為主,形式和音樂也很簡單。當地老藝人追憶:在民國初年,當地有一個叫盧德芳的藝人家裡有一本麻紙的鳳台小戲的手抄本,上有鳳台小戲劇目30餘個,後來遺失。
民國初期,鳳台小戲已經形成,一是有了成熟的劇目,故事形成了完整的情節;二是行當已形成,有了生、旦、醜行,而且生又分出了老生、小生和須生,旦分出了老旦和小旦,也有青衣和丑旦;三是演出形式多樣,有本戲、折戲,也有歌舞表演。有的一劇一曲,有的一劇多曲;四是出現了業余班社,尤其是自樂班活動十分踴躍,如清末民初的「扒頭山小紅火班」,每年冬天教戲,春天演出,年年都要組織活動,鳳台村周圍的村子每年都要請他們到村裡演出。
6. 鳳台縣在哪個市
鳳台縣,隸屬於安徽省淮南市,古稱州來,又謂下蔡,位於淮河中游,淮北平內原南緣,北鄰亳州容市蒙城縣,西北接亳州市利辛縣,西連阜陽市潁上縣,隔淮河南望淮南市壽縣,東連淮南市區。縣域呈東南、西北斜形,南北長50千米,東西寬約42千米,總面積894平方千米。
(6)鳳台在歷史上哪裡擴展閱讀:
2013年末,鳳台縣面積894平方千米,人口64.2萬人,轄8個鎮、8個鄉、1個經濟開發區,36個社區,213個行政村(含經濟開發區、李沖回族鄉數據)。毛集實驗區面積201平方千米,人口12.93萬人,轄毛集鎮、夏集鎮、焦崗湖鎮,5個社區、38個行政村
2014年12月26日,正式撤銷丁集鄉,設立丁集鎮。2015年7月1日,將八公山區的李沖回族鄉、鳳台經濟開發區及管理的社區正式劃歸鳳台縣管轄(淮[2015]66號)。
2015年10月9日,經安徽省人民政府同意,撤銷鳳台縣劉集鄉設立劉集鎮,鎮政府仍駐劉集村。
7. 鳳台哪個地方的大白菜歷史悠久
關店鄉宋圩村
8. 闞疃鎮和鳳台縣及利辛縣的歷史淵源、
利辛縣闞疃鎮歷史悠久,源遠流長,距今已有2500多年。據《左傳》記載:闞疃古名「房回鍾答」,北宋時稱「闞團」,後改為「闞疃」。1733年,闞疃隸屬於鳳台縣豐和鄉;1806年設闞疃巡防外委;1948年設立闞疃縣,下轄1個鎮7個區;1961年設立闞疃區,下轄4個人民公社;1992年被阜陽市批准為副縣級建制鎮;1997年被11部委批准為國家級綜合改革試點鎮;1999年經上級批准增加4個居委會;2003年被省政府批准為中心建設鎮。
闞疃物華天寶,商賈雲集。古有九關十八寨的古會,後有七十二座廟、七十二眼井的繁榮景象;上世紀七十年代闞疃人走南闖北,販糧買布,秉承商蘊,傳遞商譽;八十年代闞疃服裝業迅速崛起,服裝一度遠銷到14個省、市,鎮內外投資辦廠絡繹不絕;老大街百貨批發市場吸聚方圓幾十里的小商小販,熱鬧氣息多年不衰,「淮北小上海」的美譽也由此而得。
9. 鳳台縣的自然資源
鳳台蘊藏著豐富的礦產資源,現已探明有煤、磷礦石、石灰石、紫砂土、耐火土等多種礦藏,尤以煤的儲量為最,可開采量達120億噸;磷礦儲藏量為180萬噸;紫砂石境內儲藏量為70萬噸;高嶺土境內儲藏量為3000萬噸。境內已建成新集、張集、顧橋等煤礦,「亞洲第一大深井煤礦」——顧北大型煤礦也已經建設完成並投入開采;鳳台電廠建設如火如荼。鳳台已成為安徽「火力三峽」的重要基地和全國深井採煤第一大縣。
鳳台縣地表水總量239.2億立方米,可利用量為4.36億立方米。降水及徑流量自北向南遞增,隨降水量多少而產生豐水年或枯水年。據縣水文資料統計,年平均降水量905.2毫米,年平均徑流量深296毫米,徑流總量為3.22億立方米。儲於河、溝、塘、渠之中約1億立方米,可供利用。
鳳台縣屬淮河水系。流徑縣境的有淮河、茨淮新河、西淝河三大河流,另有港河、架河、泥河、黑河、永幸新河5條小河。有焦崗湖、姬溝湖、城北湖、花家湖4個湖泊,面積為46.33平方公里。有大溝25條,總長207.99公里;中溝363條,總長773.6公里;乾渠750條,支渠10000條,總長723公里。全縣總計水面16.76萬畝,占總面積的10.8%。境內小型河、塘、湖、溝、渠縱橫交錯,形成水利排灌網路。 境內地處淮北平原南緣,具有典型的暖溫帶和北亞熱帶過渡性生物氣候特徵。地帶性植被類型為落葉闊葉林,相應形成的葉帶土壤為棕壤和黃棕壤。由於全縣大部分地區為沖積平原,地勢平坦,地下水位高,因而地下水能參與土壤的形成過程,同時,土地開發利用歷史悠久,人為經濟活動頻繁。加之歷代黃泛、淮泛,對於平原地區的古老土壤進行侵蝕和覆蓋,故縣境土壤類型比較復雜。在淮河以南李沖回族、大山兩鄉的低丘坡地分布著石灰(岩)土、紫色土、黃棕壤3個土類,面積為32548畝,佔全縣耕作土壤面積的2.25%(非耕地面積未計)。沿河灣地為河流兩岸的河漫灘及沿河湖窪地,大部分受歷次黃泛影響,大量泥沙掩埋著原耕地土壤,形成了潮土土類、黃潮亞類,分為淤土、沙土、兩合土和飛沙土4個土層,共16個土種。包括沿淮、淝河在內,全縣面積為155315畝,佔全縣耕地面積10.7%。沿淮、淝、港河谷平原中的近河階地,自西南部的淝北村沿堤經白塘、錢廟、楊村一帶,包括城郊、桂集、馬店以及毛集的大部分和丁集部分地區,分布著潮棕壤,地下水位較砂礓黑土和潮土都低,局部地區因漂洗作用,土體石灰質淋溶徹底,無砂礓,無石灰性。土壤呈微酸性至中性反應。僅有白黃土、坡黃土、淤坡黃土3個土屬,16個土種,面積為267408畝,佔全縣耕地面積的18.5%。靠西北的河間淺窪平原中分布著砂礓黑土類和普通砂礓黑土亞類,分為黑土、黃土、青白土3個土屬,8個土種,面積為681531畝,佔全縣耕地面積的47.0%。
西淝河近河階地上分布著水稻土,一般是潮棕壤和砂礓黑土,經過長期種植水稻後發育而成的。包括瀦育型和側漂型兩個亞類,坡黃土田和砂礓黃土田、黃白土田3個土屬。面積為312344畝,佔全縣耕地面積的21.6%,其中瀦育型46727畝,占這種土類的15%;側漂型265617畝,佔85%。
全縣耕作土壤19個土屬,以黃土、坡黃土、白黃土、淤土、黑土、青白土田、淤坡黃土等為主,共佔全縣耕作土壤的89.9%;其中黃土面積最大,為610945畝,佔42.8%。較好的土種有坡黃土田、老城坡黃土、油黑土、青白土、白黃土田、兩合土、淤坡黃土、淤心兩合土、容淤白黃土、砂礓黃土田、淤土等,佔全縣耕作土壤的25%。多分布在城郊、桂集、顧橋、馬店、丁集、張集、毛集等鄉。較差的土種有飛沙土、蒙沙兩合土、壤心淤礓黃土、沙心淤底兩合土、沙土、沙身淤、新積黃土、淤身兩合土等,面積為69864畝,佔全縣耕作土壤面積的4.9%。
縣境屬於落葉闊葉林帶,長期以來由於人工開發利用等因素,一些早期的古老原始植被已很難見到。現今所見到的多為人工植被,大部分以落葉闊葉樹種為主。縣境地處北亞熱帶向暖溫帶過渡的濕潤地區,有利於植物生長。但經長期不合理砍伐,到建國初期,境內只有少數小塊次森林和零星古老的單株樹木生長,覆蓋率為7.99%。解放後,大興植樹造林,以針葉樹和落葉闊葉樹為主。落葉闊葉樹種有山槐、刺槐、谷種楊樹、苦楝、川楝、白榆、泡桐等50餘種。針葉樹主要有馬尾松、黑松、火炬松、池杉、側柏、千頭松等20餘種。常見的風景觀賞樹種有雪松、龍柏、廣玉蘭、白玉蘭、黃楊、桂花等10種。經濟林有14科、16屬,主要有銀杏、桃、李、桑、棗、荊條、紫穗槐等60餘種。河湖灘地以蘆葦群落為主,分布在沿河兩岸、湖泊低窪地。水生植被常見的有金色藻、黑藻及菱、藕、芡實、浮萍、紫萍等浮水植物。
1985年,全縣有農林場5個,共有森林地面積2432畝,其中用材林1190畝,立木蓄積量4976立方米;四旁植樹面積18326畝,立木蓄積量23779立方米,其中經濟林4792畝。淮河大堤、西淝河大堤和鳳利、鳳蒙、鳳潁公路,初成林帶。區、鄉、村路渠樹配套,已形成千畝大方。1800餘條大、中、小溝,530餘條鄉、村大道,環抱農田,樹木交織成網。1985年,森林面積為29.9萬畝,森林覆蓋率由1976年的2.14%,提高到19%。成片造林19萬畝,堤、溝、渠、路和四旁植樹919萬株,立木蓄積量57萬立米,達到平原綠化縣標准,成為全國平原綠化先進縣之一。
10. 鳳台縣真的有古代的嗎
1、春秋為州來邑。公元前493年蔡昭侯自新蔡遷此,稱下蔡。西漢置下蔡縣,版屬沛郡。東漢改屬權九江郡。三國屬魏郡。西晉屬淮南郡。
明朝時期的下蔡鎮
2、隋屬汝陰郡。唐屬潁州。五代周世宗遷壽州治此。北宋政和末為壽春府治。金仍為壽州治。元屬安豐路。明洪武中並入壽州。
清朝時期的鳳台縣
3、清雍正十一年(1733年)析壽州置鳳台縣,同治四年(1865年)遷今城關鎮,屬鳳陽府。1914年屬淮泗道,1927年直屬安徽省。1949年屬皖北行署區阜陽專區。1952年屬安徽省阜陽專區。1971年屬阜陽地區,1977年屬淮南市。
二、地名來歷
《清一統志》:「縣有鳳凰台……相傳曾有鳳凰至,因名」嘉慶《鳳台縣志》卷1:「以縣北之鳳凰山名縣,曰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