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中國文物最多的省是哪兒
河南地下文物全抄國第一,地上文物全國第二(地上文物陝西第一),所以說:知中原者知中華。
自1990年我國開始評選年度十大考古發現以來,地處中原的河南省已有24項名列其中,幾乎每年都有一至兩項考古發現入選,充分顯示了河南文物大省的地位。
有著「中國歷史天然博物館」之稱的河南省,是中華民族文化的主要發祥地之一。夏商到宋金時期,河南長期處於中國政治、經濟、文化的中心地帶,先後有20多個王朝在這里建都,是中國歷史上建都朝代最多、時間最長的省份,中國八大古都中,河南有其四。河南省文物部門不久前對全省文物資源進行的調查顯示,其地下埋藏的文物數量居中國之首,館藏文物高達140萬件,將近佔到全中國館藏文物的十分之一,並擁有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近百處。
2. 歷史文物最多的國家是哪個
中國。不過從清朝開始很多文物流失到了國外
3. 中國文物最多的省是哪兒
中國文物最多的省份到目前為止是山西省,山西是中華民族發祥地之一,山西有文字記載的歷史達三千年,被譽為「華夏文明搖籃」,素有「中國古代文化博物館」之稱。
舉數例說明
一、晉侯墓地玉器——迄今發現西周等級最高的玉器
出土於曲沃縣北趙村晉侯墓地的玉器種類繁多,裝飾華美,是迄今為止所發現西周時期等級最高的玉器。長達58厘米由細膩的黃玉琢成的大玉戈,從頸部直到腹部的四珩四璜 聯珠玉佩等,均是我國古玉中的極品。晉侯墓地玉器的發現,為研究西周墓葬玉器組配的發展演變規律和男女用玉制度的等級差異提供了最完整的資料。
二、刖人守囿挽車——西周最有代表性的青銅作品之一
這是一具有兩個大輪、四個小輪,既可挽環牽引,又可手推轉動的挽車。車的頂蓋上一隻蹲猴神氣活現,周邊布列4隻候鳥,車身周圍虎、熊奔竄,車前擋部位一「刖人」守護囿門,准確地反映了「域養禽獸」的苑囿之景。這件青銅器上能活動的地方達15處之多,是西周時期在青銅鑄造工藝和機械製造水平方面最具代表性的作品。聞喜縣出土。
三、鑊鼎——春秋時期最大的鼎
太原南郊金勝村的晉國趙卿墓,是迄今為止所見春秋時期等級最高、規模最大、隨葬品最豐富、資料最完整的晉國的高級貴族墓葬。在這座積石積炭的墓葬當中,出有一件高近1米,口徑1.04米的鑊鼎。圜底形的深腹下面,接有三條粗壯的獸蹄足,足根飾高浮雕的獸面紋,腹飾夔龍、夔鳳和蟠螭紋。器形碩大雄偉,造型古樸渾厚,鼎腹足可盛一肥牛,是迄今所見春秋時期最大的鼎。
四、太原婁睿墓壁畫——北齊繪畫最具代表性的作品
婁睿墓由地面封土、墓道、甬道及墓室組成。墓內滿繪壁畫,現存200平方米。所繪內容為墓主人生前豪華顯赫的生活場面及死後飛升天界的空幻境界。該作品完全擺脫了秦漢以來壁畫墓的刻板程式,採用寫實主義的創作手法,添補了我國美術史上北齊繪畫的空白。
五、太原隋代虞弘墓——東西方文化交流最珍貴的資料
1999年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之一。這是我國第一座經過科學發掘、有準確紀年、並有著完整豐富中亞圖像資料的墓葬。其漢白玉石槨上雕刻圖案中的人物服飾、器皿、樂器、舞蹈內容以及花草樹木,均取材於波斯和中亞諸國,有些畫面有明顯的襖教內容,是我國目前發現的反映中亞古國和東西文化交流最集中、最豐富、最珍貴的實物資料。
4. 我國的歷史文物有哪些
歷史文物,簡要地說,文物就是歷史文化的遺存。從《文物保護法》的內回容來看,可以把答文物分為兩大體系,一是文物保護單位;一是散存文物。
文物保護單位,是指不能移動的文物。包括:①革命遺址和革命紀念建築物;②古代遺址;③古代墓葬;④古建築以及歷史紀念建築物;⑤石窟等;⑥石刻及其他。
散存文物,是指可以移動的文物。包括:①革命文物:指我國舊民主主義革命時期(1840年至1919年)和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1919至1949年)以及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以來的有關遺物;②歷史文物:歷代的石器、玉器、陶器、瓷器、銅器、鐵器、金屬器、骨角器、漆器和磚瓦、石刻、織綉、璽印、書畫、輿圖、貨幣、徽章、文獻、拓片以及紙筆墨硯、鍾表、眼鏡、景泰藍、下班器皿、名遺照片等;③民族文物:指近現代國內少數民族文物。1840年以前的古代少數民族文物歸入歷史文物類;④外國文物:指古代、近代和現代由外國傳入中國有歷史、藝術、科學價值的文物。
5. 我國文物最多的省(自治區、直轄市)是哪個
樓主,你後面補充的很對。之前陝西一直是以全國文物最多的省份專自居,後來官方公布結果:山屬西省文物數量居全國首位。陝西又以地下文物居全國之首作為對外宣傳;不幸的是南水北調工程實施以來,國家經過多方面的考察、統計,確定結果:河南省地下文物居全國之首,陝西省於是又對世人宣傳:陝西省墓葬文物居全國之首。估計這次應當無其他省份能及了,畢竟西安作為歷代朝代首都無論從建都朝代數量、建都時間上都是屈指可數的(僅次於洛陽),尤其是西漢繁盛及隋唐盛世,官宦、人民生活相對富庶,自然陪葬物品相應就多起來了。以下是全國各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前十位排名:
1、山西省(270處)
2、河南省(189處)
3、河北省(163處)
4、陝西省(138處)
5、浙江省(130處)
6、四川省(127處)
7、江蘇省(119處)
8、北京市( 98處)
9、山東省( 95處)
10、湖北省(91處)
6. 中國哪個省最多歷史文物古跡
河南地下文物全國第一,地上文物全國第二(地上文物陝西第一)
所以說:知中原者知中華
自1990年我國開始評選年度十大考古發現以來,地處中原的河南省已有24項名列其中,幾乎每年都有一至兩項考古發現入選,充分顯示了河南文物大省的地位。
有著「中國歷史天然博物館」之稱的河南省,是中華民族文化的主要發祥地之一。夏商到宋金時期,河南長期處於中國政治、經濟、文化的中心地帶,先後有20多個王朝在這里建都,是中國歷史上建都朝代最多、時間最長的省份,中國八大古都中,河南有其四。河南省文物部門不久前對全省文物資源進行的調查顯示,其地下埋藏的文物數量居中國之首,館藏文物高達140萬件,將近佔到全中國館藏文物的十分之一,並擁有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近百處。
河南在全國各省、市、自治區中是各類文物遺存最多的省份之一。全省現存有價值的不可移動文物點30000餘處。全省現已查明的有價值的古遺址、古墓葬、古建築、石窟造像等不可移動文物3萬余處,國有文物收藏單位收藏的各類可移動文物140多萬件。全省有1處世界文化遺產(即洛陽龍門石窟)、97處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624處省級文物保護單位、5000餘處市縣級文物保護單位;有8座全國歷史文化名城和20座河南省歷史文化名城(鎮)。在中國八大古都中,河南占洛陽、開封、安陽、鄭州四座。河南文物數量多、分布廣、品類全、價值高、歷史跨度長,奠定了全國文物大省的堅實地位。
一、河南地下文物居全國之冠
河南地處中原,是中華民族發祥地之一。自夏商以降到宋金為止,這里長期是我國政治、經濟、文化的中心,因而河南地下埋藏文物的數量居於全國首位。河南地下文物具有以下幾個顯著特點:一是數量多,種類全。二是時間跨度大,時代相蟬聯。三是價值大,知名度高。四是分布地域廣,密度大。五是蘊藏文物特別豐富的古代大型遺址所佔比例大。
(一)史前遺址
河南先後發現舊石器地點和古人類化石地點50多處。其中靈寶營里、三門峽水磨溝和會興溝、澠池青山和任村、洛陽北窯、南召杏花山和小空山、安陽小南海、許昌靈井、舞陽大崗等,都是名滿全國的舊石器時代遺址,構成了中原地區舊石器時代完整的發展序列。尤其是南召猿人化石,其時代與周口店北京猿人相當。這里與陝西藍田猿人、湖北鄖縣和鄖西猿人出土地點相距不遠,證明古人類在豫鄂陝三省鄰接的廣大地區長期生活著。
以河南新鄭裴李崗遺址命名的裴李崗文化,距今約八千餘年,是我國著名的新石器時代早期文化。全省已發現120多處裴李崗文化遺址。其中舞陽賈湖出土的七孔骨笛和近似文字的甲骨契刻符號,以及人工栽培稻等,引起了國際學術界的轟動。
河南是仰韶文化的故鄉,該文化即是以澠池仰韶村遺址而命名的,那裡又是中國近代考古學的發軔之地。全省已發現同類遺址800餘處,諸如鄭州西山仰韶文化古城址、鄭州大河村和汝州洪山廟的彩陶、濮陽西水坡用蚌殼擺塑的龍虎圖案、淅川下王崗和鄧州八里崗數十間房基組成的連間長屋等,都是罕見的考古大發現。
河南發現龍山文化遺址1000多處,其中包括登封王城崗、淮陽平糧台、郾城郝家台、輝縣孟庄和新密古城寨等多處龍山文化城址,還有鑄造青銅器和原始文字的遺存發現,為探索中國古代文明起源和尋找早期夏文化提供了無可替代的實物資料。
(二)帝王都城
國家重點科研項目夏商周斷代工程中的夏商部分都在河南。夏都中的絕大多數,如陽城(今登封)、陽翟(今禹州)、帝丘(今濮陽)、斟鄩(今偃師)、原(今濟源)、老丘(今開封縣)等均在河南。其中登封王城崗、禹州瓦店、偃師二里頭等遺址經過考古發掘,都屬於夏代王都。
商都大多也在河南,其中偃師商城、鄭州商城、安陽殷墟經過多年考古發掘,均為商代王都。近年在安陽殷墟洹北一帶發現大型城垣,更有重大學術價值。
西周雖都陝西,但在洛陽修建陪都成周,成為控制東方的重鎮。並在河南分封了蔡(今上蔡)、管(今鄭州)、衛(今淇縣)、陳(今淮陽)、宋(今商丘)、許(今許昌)、杞(今杞縣)、應(今平頂山)、房(今遂平)、虢(今三門峽)、申(今南陽)、息(今息縣)、黃(今潢川)等一大批諸侯國。平王東遷,洛陽遂為東周王都。而各諸侯國都邑也日漸擴充。到了戰國時期,宜陽(今宜陽)、陽翟(今禹州)、韓(今新鄭)均曾作過韓國都城,大梁(今開封)為魏國都城,中牟(今鶴壁)曾為趙國都城,陳(今淮陽)曾為楚國都城,如今在河南保留的周代城址尚有30多座。
在中國兩千年的封建社會時期,歷經30多個統一的或地方割據的王朝,其中有二十餘個在河南建都。在中國的八大古都中,河南占其四,即洛陽、開封、安陽、鄭州。國務院公布的102座國家級歷史文化名城中,河南有8座,即洛陽、開封、安陽、南陽、商丘、鄭州、浚縣、濮陽。
(三)考古發掘
我省文物工作者認真貫徹「既有利於文物保護,又有利於基本建設」、「重點保護,重點發掘」的兩重兩利原則,認真開展文物鑽探和考古發掘工作,揭示了許多重要的遺跡現象,展示了河南地區古代社會的發展進程,填補了許多歷史空白,為我國的文物考古事業做出了較大的貢獻。僅在自1990年以來國家文物局通過考古專家組和《中國文物報》評選的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中,我省就有殷墟160號墓、三門峽上村嶺周代虢國墓、隋唐洛陽城應天門東闕遺址、殷墟花園庄商代甲骨窖藏、三門峽上村嶺西周虢仲墓、永城芒山漢梁王陵、丹江口水庫楚國貴族墓、洛陽北宋衙署庭院遺址、鄧州八里崗新石器時代聚落遺址、輝縣孟庄遺址、永城漢梁孝王寢園、鄭州西山仰韶文化遺址、鄭州小雙橋商代遺址、孟津妯娌新石器時代遺址、平頂山應國墓地、偃師商城內城、新鄭鄭韓故城鄭國祭祀遺址、新安小浪底水庫東漢漕運基址、焦作府城商代早期遺址、新密古城寨龍山時代古城、寶豐清涼寺汝官窯遺址、禹州神垕鈞官窯遺址、鄭州大師故夏代城址、偃師二里頭宮殿區遺址等24項考古成果入選,數量居全國各省首位。另外,殷墟宮殿基址和160號墓、清涼寺宋汝官窯址和蠻子營汝窯瓷器窖藏獲「七五」期間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永城漢梁王陵及梁孝王寢園獲「八五」 期間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鹿邑隱山遺址商周青銅墓獲1998年全國重大考古新發現提名榮譽獎。
在考古研究方面,河南在全國各省同行中也位居第一。僅以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為例,全所累計出版學術專著60餘部,發表考古報告和研究論文1500餘篇。中國考古最高獎—夏鼐考古學基金獎,全國共評出16項,該所中選5項。該所承擔國家夏商周斷代工程中的「商前期年代學研究」課題和「夏早期年代學研究」專題成績顯著,受到國家科委的表彰。若再加上洛陽、南陽、三門峽、安陽、開封、商丘和其他地市的考古科研成果,其專著、論文和考古報告的數量就更多了。由河南博物院主辦的《中原文物》、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主辦的《華夏考古》均為全國中文核心期刊,為繁榮和發展文物考古科學研究做出了積極貢獻。
與此同時,河南的地下出土文物通過國家和省市博物館的陳列,通過多次在國外舉辦的文物展覽,通過廣播電視,介紹給中國和世界人民,這無疑大大提高了河南的知名度。讓人們在看到日新月異實現現代化河南的同時,也看到了一個光輝燦爛的古代河南。
安陽殷墟出土的國寶司母戊鼎
7. 我知道我國的歷史文化名城有哪些
有北京、開封、濟南、安陽、麗江等。
1、北京
北京,簡稱「京」,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省級行政區、首都、直轄市,是全國的政治、文化中心。北京地處中國華北地區,中心位於東經116°20′、北緯39°56′,東與天津毗連,其餘均與河北相鄰,北京市總面積16410.54平方千米。
北京地勢西北高、東南低。西部、北部和東北部三面環山,東南部是一片緩緩向渤海傾斜的平原。境內流經的主要河流有:永定河、潮白河、北運河、拒馬河等。
多由西北部山地發源,穿過崇山峻嶺,向東南蜿蜒流經平原地區,最後分別匯入渤海。北京的氣候為典型的暖溫帶半濕潤大陸性季風氣候,夏季高溫多雨,冬季寒冷乾燥,春、秋短促。
2、開封
開封,古稱老丘、大梁、陳留、汴州、東京、汴京、汴梁等,簡稱汴,河南省下轄地級市,地處中原腹地、黃河之濱,西與省會鄭州毗鄰,東與商丘相連,南接許昌和周口,北隔黃河與新鄉相望。
開封是首批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中國五大古都之一、著名的八朝古都。
開封是世界上唯一一座城市中軸線從未變動的都城,城摞城遺址在世界考古史和都城史上少有。宋朝都城東京城是當時世界第一大城市。
開封是清明上河圖的創作地,有著「琪樹明霞五鳳樓,夷門自古帝王州」、「八荒爭湊,萬國咸通」、「汴京富麗天下無」、「東京夢華」的美譽。
3、濟南
濟南市,簡稱「濟」,別稱「泉城」,是山東省省會、全國十五個副省級城市之一,環渤海地區南翼的中心城市,山東省的政治、文化、教育、交通和科技中心。
中國人民解放軍北部戰區陸軍機關駐地,山東半島城市群和濟南都市圈核心城市、新一線城市。
濟南因境內泉水眾多,擁有「七十二名泉」,被稱為「泉城」,素有「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的美譽。
濟南八景聞名於世,是擁有「山、泉、湖、河、城」獨特風貌的旅遊城市,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首批中國優秀旅遊城市,史前文化——龍山文化的發祥地之一。
4、安陽
安陽,古稱相、殷、鄴、鄴城、鄴都、鄴郡、相州、彰德等,簡稱殷或鄴,河南省下轄地級市,位於河南省最北部,地處河南、山西、河北三省交界處。
東接濮陽,西臨長治,南接鶴壁、新鄉,北臨邯鄲。安陽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中國七大古都之一、七朝古都、豫晉冀三省交界地區區域性中心城市。
5、麗江
麗江,雲南省地級市,位於雲南省西北部,滇川藏三省區交界處,是古代「南方絲綢之路」和「茶馬古道」的重要通道。
市區中心位於東經100°25',北緯26°86',總面積2.06萬平方公里,北連迪慶藏族自治州,南接大理白族自治州,西鄰怒江傈僳族自治州,東與四川涼山彝族自治州和攀枝花市接壤,距昆明市527公里。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國家歷史文化名城
8. 我國最有歷史的文物是什麼為什麼
很多:司母戊鼎、清明上河圖、四大發明、地動儀、四大名著等等, 文物的定義文物是人類在歷史發展過程中遺留下來的遺物、遺跡。它是人類寶貴的歷史文化遺產。文物是指具體的物質遺存,它的基本特徵是:第一,必須是由人類創造的,或者是與人類活動有關的;第二,必須是已經成為歷史的過去,不可能再重新創造的。目前,各個國家對文物的稱謂並不一致,其所指涵義和范圍也不盡相同,因而迄今尚未形成一個對文物共同確認的統一定義。文物的范圍文物具有歷史、藝術、科學價值,它的范圍很廣,涉及各個領域。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文物保護法》規定:下列各項應由國家保護: (一) 具有歷史、藝術、科學價值的古文化遺址、古墓葬、古建築、石窟寺和石刻、壁畫;(二) 與重大歷史事件、革命運動或者著名人物有關的以及具有重要紀念意義、教育意義或者史料價值的近代現代重要史跡、實物、代表性建築;(三) 歷史上各時代珍貴的藝術品、工藝美術品;(四) 歷史上各時代重要的文獻資料以及具有歷史、藝術、科學價值的手稿和圖書資料等;(五) 反映歷史上各時代、各民族社會制度、社會生產、社會生活的代表性實物。古代文物古代文物指古代歷史發展進程中遺留下來的遺跡和遺物,也稱古代物質文化和精神文化遺存,范圍十分廣泛。古代文物分兩部分。其一是文物史跡,即古文化遺址、古墓葬、古建築、石窟寺、石刻等。其二是文化遺物,包括內容很廣,其中主要的是各種古器物、古書畫和古文獻。近現代文物近現代文物主要有革命文物、民族文物和民俗文物等。 革命文物是中國人民革命斗爭中遺留下來的具有重要紀念意義、教育意義和史料價值的建築物、遺址和紀念物。民族文物是反映一個民族物質文化和精神文化的遺跡和遺物,具有本民族的特色。民俗文物是反映民間風俗、習慣等民俗現象的遺跡和遺物。 文物價值的客觀性從整體來看,文物是具有歷史、藝術和科學價值的歷史遺存。三者作為一個不可分割的整體存在於物質文化遺存之中,相互滲透,相互制約。就某處遺跡、某件遺物來講,並不都具有三個價值,但一般都具有歷史價值,同時具有藝術價值或科學價值。一處不可移動文物,若由若干個體組成,內容豐富,一般都具有歷史、藝術和科學價值。而每件器物,並不都如此。文物的歷史價值文物的時代特點即歷史性,能幫助人們去恢復歷史的本來面貌。這是文物歷史價值的重要反映。研究舊石器時代的原始人類社會生產和生活,只有依靠舊石器時代的遺跡和遺物。新石器時代社會面貌的研究與復原,除參考民族志材料外,最根本的還是依據這個時期的遺跡和遺物。一部原始社會史,除了文獻所載遠古傳說故事和民族志材料可供參考外,最根本的是根據這個時期的遺跡與遺物,綜合研究後才能寫成。文物的藝術價值文物的藝術價值內涵極其豐富,就其主要方面而言,有審美、 欣賞、愉悅 (消遣)、借鑒以及美術史料等價值。它們之間既相互滲透,又相互制約。 審美價值主要是從美學的深層次給人以藝術啟迪和美的享受。欣賞價值主要是從觀賞角度給人以精神作用,陶冶人的情操。愉悅價值主要是給人以娛樂、消遣。借鑒作用主要是從中吸取精華,在表現形式、手法技巧等方面學習借鑒以創新。至於美術史料價值,主要是作為研究美術史的實物資料。 文物的科學價值文物的科學價值主要包括知識、科學、技術等內涵。歷史遺跡和遺物從不同角度和側面反映了產生它的那個時代的科學技術和生產力水平,說明那個時代的社會經濟、軍事、文化狀況。按照唯物史觀來看,勞動生產者所創造的一切,都受到當時生產力水平的限制,超越當時科學技術水平的產品是製造不出來的。文物的史料作用及功能文物的史料作用是可證實文獻之記載,校正文獻之謬誤,補充文獻記載之缺佚。對無文字記載的史前社會,文物則是研究、恢復其社會面貌的實物史料。 文物作為實物史料,其證史、正史、補史的作用是開展科學研究,發揮文物作用的第一步。在完成第一步工作之後,還要運用這些可信而翔實的資料,研究歷史,促進科學文化藝術的發展和經濟建設。 文物的證史作用中國古代文獻是中國的文化寶庫。而豐富多採的文物,對古文獻記載的證實,不僅增加了文獻記載的真實性、可靠性與珍貴性,而且又增加了實物資料,成為文獻記載的真實見證。從另一個角度講,文物可以證明文獻記載的歷史。將文獻和文物密切結合,相互印證,對社會歷史各個方面進行深入的研究,會取得更好的效果。
9. 我國的歷史文物有哪些
歷史文物,簡要地說,文物就是歷史文化的遺存。從《文物保護法》的內容來看,可以把文物分為兩大體系,一是文物保護單位;一是散存文物。
文物保護單位,是指不能移動的文物。
包括:①革命遺址和革命紀念建築物;②古代遺址;③古代墓葬;④古建築以及歷史紀念建築物;⑤石窟等;⑥石刻及其他。
散存文物,是指可以移動的文物。
包括:①革命文物:指我國舊民主主義革命時期(1840年至1919年)和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1919至1949年)以及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以來的有關遺物;
②歷史文物:歷代的石器、玉器、陶器、瓷器、銅器、鐵器、金屬器、骨角器、漆器和磚瓦、石刻、織綉、璽印、書畫、輿圖、貨幣、徽章、文獻、拓片以及紙筆墨硯、鍾表、眼鏡、景泰藍、下班器皿、名遺照片等;
③民族文物:指近現代國內少數民族文物。1840年以前的古代少數民族文物歸入歷史文物類;
④外國文物:指古代、近代和現代由外國傳入中國有歷史、藝術、科學價值的文物。
中國64件禁止出國展出文物
文物列表
◆ 「五星出東方」護膊
◆ 彩繪鸛魚石斧圖陶缸
◆ 陶鷹鼎
◆ 司母戊銅鼎
◆ 利簋
◆ 大盂鼎
◆ 虢季子白盤
◆ 鳳冠
◆ 嵌綠松石象牙杯
◆ 晉侯蘇鍾(一套14件)
◆ 大克鼎
◆ 太保鼎
◆ 河姆渡出土朱漆碗
◆ 良渚出土玉琮王
◆ 水晶杯
◆ 淅川出土銅禁
◆ 新鄭出土蓮鶴銅方壺
◆ 齊王墓青銅方鏡
◆ 鑄客大銅鼎
◆ 朱然墓出土漆木屐
◆ 朱然墓出土貴族生活圖漆盤
◆ 司馬金龍墓出土漆屏
◆ 婁睿墓鞍馬出行圖壁畫
◆ 涅盤變相碑
◆ 常陽太尊石像
◆ 大玉戈
◆ 曾侯乙編鍾
◆ 曾侯乙墓外棺
◆ 曾侯乙青銅尊盤
◆ 彩漆木雕小座屏
◆ 紅山文化女神像
◆ 鴨形玻璃注
◆ 青銅神樹
◆ 三星堆出土玉邊璋
◆ 搖錢樹
◆ 銅奔馬
◆ 銅車馬
◆ 牆盤
◆ 淳化大鼎
◆ 何尊
◆ 茂陵石雕
◆ 河姆渡土「陶灶」
◆ 大秦景教流行中國碑
◆ 舞馬銜杯仿皮囊式銀壺
◆ 獸首瑪瑙杯
◆ 景雲銅鍾
◆ 銀花雙輪十二環錫杖
◆ 八重寶函
◆ 銅浮屠
◆ 銅錯金銀四龍四鳳方案
◆ 中山王鐵足銅鼎
◆ 劉勝金縷玉衣
◆ 長信宮燈
◆ 銅屏風構件5件
◆ 角形玉杯
◆ 人物御龍帛畫
◆ 人物龍鳳帛畫
◆ 直裾素紗禪衣
◆ 馬王堆一號墓木棺槨
◆ 馬王堆一號墓T型帛畫
◆ 紅地雲珠日天錦
◆ 西夏文佛經《吉祥遍至口本續》紙本
◆ 青花釉里紅瓷倉
◆ 竹林七賢磚印模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