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高中歷史:一、中國歷代封建最基本的經濟政策是什麼二、歷代封建王朝執行這一經濟政策的目的有哪些
重農抑復商政策,重農抑制商政策與封建制度相始終絕不是偶然的,而是封建自然經濟的必然產物。中國封建社會的經濟基礎是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對於人們來說擁有土地可以榨取巨額財富,且地租收入較穩定,是發家致富的最好手段;同時對封建國家而言,農業的發展可使人民安居樂業,人丁興旺,使國庫糧倉充盈,既可內無糧荒、動亂之虞,也可外無侵擾之慮。因此歷代統治者都把發展農業當作「立國之本」,而把商業(有時也包括手工業)當成「末業」來加以抑制。
㈡ 漢代 在經濟方面有什麼政策
漢朝經濟政策:
1、休養生息
原因:秦末,農民戰爭動亂。楚漢之爭,生靈塗炭,與北方匈奴軍事力版量對比不佔優勢,急需權時間休養生息,重建家園。
主要措施:實行分封制度;獎勵農耕、桑蠶;減租減息;實行以農為先的政策。
作用:使漢朝贏得了寶貴時間,增強了國家實力,出現了文景之治的開國盛世,為漢武帝北驅匈奴奠定了強大的物質基礎。
2、重農抑商
採取一系列督促、鼓勵、組織農業生產的措施,在國家經濟政策上向有利於農業發展的方向傾斜。從政治上將其打入賤民行列,經濟上重征商人「租稅以困辱之」。漢朝以法律手段對工商業發展設置人為障礙,示天下以抑商、賤商之意。「以法律賤商人」格局初成,其抑商之法亦為後世所模擬。
3、鹽鐵官營
鹽鐵官營是漢武帝實行的財政政策,相對於西漢初年對鹽鐵業採取自由經營政策命名。漢武帝時,為增加政府財政收入,打擊工商業者,實行鹽鐵由國家壟斷經營,並設置行政機構具體管理。鹽鐵官營雖然在增加國家財政收入,抑制商人勢力,但亦不免帶有封建官營事業共有的弊病。
㈢ 我國的經濟政策有哪些
經濟政策可分為微觀經濟政策(抑或部門、行業的經濟政策)、宏觀經濟政策。
【摘要】從總體上看,我國宏觀經濟運行呈現出穩定增長的態勢,但經濟運行的新問題、新情況較多,未來經濟運行的不確定性在增加。目前宏觀經濟政策調控的目標數量遠遠多於可以使用的政策數量,政策工具相對單一,而且很多目標是短期宏觀經濟政策工具無法達到的。應從中國宏觀經濟困境分析中引出政策實施難點,並給出解決之道。
【關鍵詞】經濟困境 宏觀經濟政策 政策取向
中國經濟面臨錯綜復雜的困境
從總體上看,我國宏觀經濟運行呈現出穩定增長的態勢,但經濟運行的新問題、新情況較多,未來經濟運行的不確定性也在增加。特別是2011年以來,中國經濟遭遇了經濟增長速度放緩、物價水平上漲、就業壓力大、對外貿易下滑等問題,可謂是「內憂外患」。先從「內憂」上講:第一,以投資增長保經濟增長的模式亟待改變。長期以來為了維持經濟增長率,不斷增加投資成為推動經濟高速增長的主要動力。改革開放以來,資本形成同GDP的比率一直處在穩步上升的階段,甚至在近幾年來不斷創造新高。
在這之前的2010年,這個比率一度超過了40%,已高於東南亞國家在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之前的水平。在經濟快速增長的進程中,中央、各級地方政府以及國企投資所佔的比重過大,這也是民營資本和居民消費促進經濟增長的擠出效應產生的催化劑。過分依賴投資推動經濟增長,投資邊際效益遞減的規律就會發生作用,新增投資的效益越來越低,反映在宏觀上是單位投資產生的GDP不斷下降,在微觀層面上是資產經營效果的降低,甚至出現了資產收益低於資金成本的情況。
第二,經濟增長對對外貿易的過度依賴會制約經濟增長。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外貿依存度不斷擴大。1978年我國的外貿依存度為9.8%,1991年上升至33.4%,2006年更為67%,即使是2008年金融危機時也達58.2%。這種對世界市場的高度依賴會使中國經濟受世界經濟波動的影響,依賴程度越深受影響程度越大。
第三,歷史原因形成的「高投資、高消耗、低效率」的產業結構模式亟待調整。截至2011年上半年,「典型產能過剩」的粗鋼產量和水泥產量分別達到了3.5億噸和9.5億噸,同比分別增長9.6%和19.6%。該淘汰的淘汰不了,該限制的限制不住,「兩高一低」的發展模式「僵而不死」,對中國經濟結構調整大局是一個嚴峻考驗。
第四,通貨膨脹亟待治理。2008年金融危機後,中央政府為了防止經濟大幅度下滑,保障社會就業,實施了刺激經濟發展的4萬億元投資計劃,並要求地方政府提供相應的配套資金,隨之也相應弱化了對地方政府投資行為的約束。因此,地方政府利用各種融資平台聚集銀行貸款,發行債券,造成過度投資,以及今天的通貨膨脹後果。
第五,「擴內需」壓力極大。2011年第二季度通貨膨脹率高過6%、近年來多達2億人的失業人口都使得以擴內需來彌補外貿下滑對經濟增長造成的影響倍感壓力。
再看「外患」:第一,全球經濟進入調整周期。發達國家受制於失業率高企、資產價格萎靡不振以及銀行體系危機和財政重整壓力,經濟下行風險正在加大。截至2011年9月的相關數據顯示,美國和歐洲一些國家相繼陷入主權債務危機。2011年第二季度歐元區17國的國內生產總值(GDP)環比增長僅0.2%,為復甦以來的最差表現;美國2011年8月份新增就業崗位為零,失業率仍高居9.1%的水平……。基於目前歐元區與美國的財政狀況,欲達到較為理想的平衡是不易的,因此真實增速可能還將再打折扣,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也再次下調了全球增長預期。
第二,為了治理本國的經濟問題,歐美國家不斷推出貿易保護主義政策,美國的「量化寬松」貨幣政策也或可持續。這必將造成中國對外貿易進一步下滑、中國外商投資和外資利用繼續下降和人民幣繼續升值的結果。
「外患」作用於「內憂」,各種問題互為因果,使中國經濟面臨錯綜復雜的困境:第一,中國本來就要在保持一定經濟增速的前提下進行經濟結構調整和產業結構調整。也就是要改變經濟增長依賴政府投資項目和對外貿易的格局,擴大內需和改善民營資本投資環境。同時還要改變「兩高一低」的產業發展模式,盡快淘汰高耗能、高污染的資源消耗型產業並推動產業向循環經濟的轉型升級。但國際經濟的疲軟會加快對外貿易的下滑、減少國際資本的流入,從而迫使中國經濟穩定的同時加速調整。
第二,一方面人民幣對美元升值迅速。另一方面,如今人們在對歐美經濟衰退的擔憂加劇和避險情緒上升的驅動下,購買美元以趨避險,美元匯率大幅飆升,絕大部分非美貨幣加速貶值。人民幣匯率不僅繼續對美元堅挺,對其他貨幣也是大幅升值。人民幣的升值使中國的對外貿易進一步雪上加霜,同時美元貶值造成輸入性通貨膨脹,國際熱錢流入推高國內資產泡沫,它們更加劇了中國已存在的通貨膨脹。這也迫使中國的宏觀經濟政策進退兩難:人民幣升值可緩解通貨膨脹,但會加大外貿成本、加速熱錢流入,推高國內資產泡沫;人民幣貶值又會加大國內的通貨膨脹壓力。
宏觀經濟政策調控面臨的難點
要走出中國經濟目前的困境,就要解決如前所述的「內憂外患」,同時實現「保增長」——完成2011年的宏觀經濟目標;「調結構」——高耗能低效率產業如何轉型升級;「防下滑」——防止受相關因素影響而出現經濟下滑;「擴內需」——保增長的手段;「控通脹」——實現物價水平的穩定;「去泡沫」——使資產價格回歸應有的水平;「促民生」——保障人民安居樂業等多重宏觀經濟目標。但是,這種多重目標的設定和解決違反了宏觀經濟政策調控的基本原理,即「匹配性原則」。也就是說:一是政策的目標不要多於政策工具的目標;二是政策實施時必須要將工具與其最有效率的目標相匹配。
實際情況是:一方面,目前政策調控的目標數量遠遠多於我們可以使用的政策數量且政策工具相對單一。宏觀經濟調控政策主要只有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財政政策包括稅收政策、轉移支付政策以及政府采購政策等。貨幣政策主要是由存款准備金率政策、再貼現率政策、公開市場業務等組成。貨幣政策通過貨幣量的調整調節利率,間接達到對有效需求調整的效果。雖然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都有擴張和緊縮之分,而且一般在解決經濟問題時,這兩種政策也不是單獨使用,通常都是配合使用。但是其政策數量與政策工具相對單一還是顯而易見的。
另一方面,很多目標是短期宏觀經濟政策工具無法達到的。比如:短期宏觀政策將在「控通脹、去泡沫」與「穩增長、防下滑」兩難中進行抉擇;而匯率政策將在「控通脹」「調結構」「穩出口」「控熱錢」等相互沖突的目標中進行權衡;第三、即使是長期目標,如:「保增長」、「調結構」、 「擴內需」、 「促民生」之間也存在很大的沖突,很難達成一致的契合,一個工具與多個目標之間的不匹配問題加劇。
宏觀經濟政策建議
要解決政策實施難點,使經濟走出困境,短期間我們要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第一,針對政策目標多於政策工具,要重新審視,必須找出主要目標,同時其他目標盡量弱化和舍棄。具體來講:「保增長」和「控通脹」目標應成為2012年中國宏觀經濟政策調控的核心。其他目標可以使之成為中間性、從屬性的目標而得到弱化。
第二,注重政策工具與政策目標的「針對」和「匹配」。在財政政策方面,要著眼於在「保增長」上。具體來講,要通過中央和地方的稅收與支出安排,繼續穩妥推進城鎮化進程、推進西部大開發和東北等老工業基地的振興、積極扶持中小民營企業、鼓勵民間投資擴大。同時,貨幣政策與匯率政策要著眼於「控通脹」上。具體來講,貨幣政策要從2008年以來的適度寬松轉為穩健,貨幣信貸要常態化。信貸方向要圍繞「保增長」目標,有目的地投向西部大開發、東北老工業基地、中小民營企業和產業升級企業,堅持信貸政策對房地產的調控方向。通過實業發展達到財富的增加從而抑制通脹。在貨幣政策控制通脹的同時,還要完善人民幣匯率的市場化機制,避免人民幣匯率大起大落的波動,從而避免熱錢流入推高的資產泡沫和輸入性通脹。
第三,在短期目標調控的同時,要注意其與中期目標、長期目標調控的結合。比如,將「調結構」放在戰略層面,使之成為中國中長期規劃的核心內容,避免長期問題、戰略問題短期化解決。首先,中國可持續發展的重要保障是「調結構」,而不斷的改革和創新就是「調結構」的出路。我們從經濟增長的理論和實踐中深刻的體會到,經濟的可持續增長,不是光靠增加勞動力和資本的數量就可以實現的,關鍵在於提高勞動力和資本的效率。那麼,進行技術創新和制度創新是改進效率的根本,也是實現中國產業結構調整,進而推進經濟可持續增長的惟一出路。其次,通過改革進行制度創新,同時推動技術創新、銀行改革、證券市場改革及促進民營經濟都是改革的重中之重。發展民營經濟,就要消除市場准入方面對於民營企業的限制,保護私有財產寫入憲法是有利的措施,准確而有力的落實到位才是重點。最後,政府應更多地退出競爭性行業,在提供公共品方面也應盡可能地發揮市場和民營企業的作用。政府應集中精力於制度改革,盡可能地降低對經濟的直接干預。
總之,越是單一的目標,越是簡單的手段,操作越便捷,目標越容易達成。抓主要矛盾,加上政策有效組合,解決中國經濟困境是樂觀的。
㈣ 經濟政策有哪些及作用
政府可使用的經濟政策有很多,但主要的就這4種,你能想到的其它經濟政策都可歸於以下一種:
1.加稅(有時候也叫"積極的貨幣政策"、「積極的財政政策」、「國家贖買」或「國進民退」),一言以蔽之政府支配的經濟總量佔GDP比重上升均屬於加稅。此政策屬於飲鴆止渴,短期可提高經濟增長,長期抑制經濟增長,典型例子如1950年代北京搞的「合作社化」、「公私合營」、「國家贖買」,蘇聯1918年以後搞的全盤「國有化」,2008年北京搞的「四萬億」刺激。
2.減稅(有時候也叫"穩健的貨幣政策"、「穩健的財政政策」),總而言之政府支配的經濟總量佔GDP比重下降均屬於減稅。減稅時機把握不好將降低短期經濟增長,甚至產生劇烈動盪顛覆政權,例如明末裁撤全國三分之一的驛站,驛卒李鴻基因丟失公文失業,後李鴻基改名自成並率叛軍攻佔燕京。減稅時機選在經濟繁榮期較好,主要應該減生活必需品和低收入者的稅賦,不減奢侈品和有害物品(如香煙和高檔白酒)的稅賦,如此可以有效鼓勵生產。合理減稅可以提高長期經濟增長率,如歷史上的文景之治、貞觀之治及美國柯林頓時代的經濟繁榮。
3.增加管制(如設置電網石油供水行業禁入、金融壟斷、提高存款准備金率,窗口指導收緊銀根),一切使得政府對經濟支配力增加的措施均屬於增加管制,作用等於加稅。
4.減少管制(如「改革開放」、「國退民進「或鼓勵民間資本「新36條」),),一切使得政府對經濟支配力下降的措施均屬於減少管制,作用同減稅。
降低或提高利率,其實不屬於經濟政策。因為在景氣低迷的時候如果維持高利率則市場對資金的需求將減少,供求規律決定了銀行必須降低利率。而在景氣高漲的時候如果維持低利率則市場對資金的需求將增加,銀行必須提高利率。
㈤ 資本主義發展史上幾種主要的經濟政策
資本主義經濟發展的必備要素可以歸納為「三個前提和四個條件」。
1、第一個前提是社會穩定,戰亂和政局動盪都會破壞經濟發展
後兩個前提是就生產關系而言的:
一是資本主義生產關系的建立;
二是資本主義生產關系的調整和適應,例如壟斷的出現及從私人壟斷向國家壟斷的發展。
2、「四個條件」是資本主義經濟發展的基本要素:
第一是科技條件。第三次科技革命對生產力社會歷史發展的推動充分證明了「科技是第一生產力」。
第二是市場條件。資本主義經濟是一種商品經濟,商品交換的目的決定了資本主義經濟與商品交換的場所——市場有密不可分的關系,市場是其發展的生命線。當市場不能滿足資本主義發展的需要時,資本主義經濟發展就受到阻礙,資產階級就設法開拓市場,如德意志、義大利統一前的分裂割據狀態,美國內戰前兩種經濟形式的矛盾都無法形成統一的市場,制約了資本主義經濟的發展;當市場滿足經濟發展需要時,資本主義經濟就充滿活力和生機,如美國內戰和德意志統一後,形成統一國內市場,促使美德經濟高速增長。資本主義列強爭奪殖民地、瓜分世界的過程也就是爭奪商品和資本市場的過程。
第三是資本條件。無論是資本的原始積累時期還是資本主義的飛速發展時期,資本始終影響經濟的發展。如普法戰爭中法國50億法郎賠款,一方面使法國缺乏更新設備和技術的資金,另一方面又使統一後的德國如虎添翼,從而導致兩國向帝國主義過渡過程中呈現截然不同的經濟發展速度。資本在資本主義發展不同階段以不同的面目表現在資產階級的行動中。在資本原始積累階段,資產階級不擇手段對國內外人民進行瘋狂壓榨掠奪,進入帝國主義階段後,又加緊資本輸出, 目的是掠奪更多的財富。
第四是自由勞動力條件。資本主義生產主要是僱傭勞動,需要擺脫了土地和封建國家束縛的自由勞動力。英國通過圈地運動不僅積累了資本,而且把大批農民從土地上趕走,使之成為無家可歸的自由勞動力,從而為經濟發展提供了條件。
㈥ 古代有哪些重要的經濟政策這些政策的原因,根本目的是什麼
中國古代主要經濟政策
講義三
中國古代主要經濟政策
一、
「重農抑商」政策:
1
、
「重農抑商」政策的含義:是中國歷史上主
張重視農業而限制打擊工商業的經濟思想和政策,
即強調發展農耕,限制商業和手工業的發展,以農
為
「
本
」
,商業被稱為
「
末
」
業。從商鞅變法時首次正
式提出,漢武帝時期大規模推行,此後歷代封建王
朝大都執行這項政策。
2
、實施的原因
:①農業產品是封建社會最基
本的生活資料,而工商業不能提供最基本的生活資
料,其發展會加劇農業勞動力的流失;②封建國家
可以通過徵收穩定的土地稅保證財政收入,而經營
店鋪、作坊等不如經營土地有保障;③將農民束縛
在土地上,有利於社會安定;④文化方面,
「
重義輕
利
」
觀念的影響。
其根本原因是自然經濟的反映,是較低社會生
產力水平的必然產物。
3
、目的:為了保護農業生產和小農經濟,以確
保賦役的征派和地租的徵收,鞏固封建統治
4
、
主要表現:
(
1
)
統治者反復強調農業為本業,
商業為末業;
(
2
)在土地問題上,採取抑制兼並的
政策,防止農民大量破產,穩固農業生產基礎;
(3)
強化戶籍管理,限制人口流動;
http://wenku..com/link?url=-6YI0w1srnqTB_vgkW5neravnansoC9B3LsOnwUTN_
㈦ 歷史:古代的經濟政策
我國從北魏到唐代中期實行的計口授田的制度。始於北魏,北齊、北周、隋、初唐時均沿內此制。容唐中葉後土地兼並加劇,均田制瓦解。「計口授田」是指政府根據所掌握的土地數量,授予每口人幾十畝桑田和露田。桑田可繼承,露田在年老或死亡後要收回。
三國時期還沒有均田制的概念
㈧ 歷史上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有哪些
滯脹時期美國的貨幣政策與財政政策搭配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以後,美國的貨幣政策按各個發展階段的特點可以分為五個時期。從戰爭結束到1950年發動侵朝戰爭可為第一時期,是從戰爭經濟轉為建設經濟的時期;從侵朝戰爭開始到1960年底共和黨政府下台為第二個時期,是美國經濟處在經濟危機與通貨膨脹交替出現的時期;從1961--1969年為第三個時期,是美國經濟發展比較順利的時期;從1970—1980年底是第四個時期,是美國經濟陷入「滯脹」窘境、美元危機多次出現的時期:從1980年底迄今是美國第五個時期。在不同時期,由於經濟情況發生變化,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和美國政府採取了不問的貨幣政策和財政政策。由於第四階段經歷時間較長,並且情況比較復雜,具有典型意義。本案例著重對這一時期的政策搭配進行分析。
經濟背景:「滯脹」現象的產生
早在1968年的消費物價指數上升到20世紀60年代後半期的最高水平64.6%(1975= 100),美聯儲從1968年12月中旬開始,不得不實行緊縮信用政策。1969年尼克松就任總統, 為了實現其在競選中提出遏止嚴重通貨膨脹的諾言,他撤換了原來那些凱恩斯學派的經濟顧 問,起用了一批貨幣主義的經濟學家,並按照他們的主張,採取控制政府開支,緊縮信用的措施,1969年貨幣信用政策越來越緊,直到1970年2月才告結束。當時美聯儲為信用緊縮目的而採取了全部貨幣政策工具。貼現率從1968年12月的5.5%提高到1969年4月的6%;同期的銀行對大企業放款的優惠利率幅度從6.75%提高到7.5%,6月再提高到8.5%;1969年4月又把會員銀行中活期存款的法定準備率提高了0.5%,從而使銀行系統准備金大約增加了3.5億美元。聯邦儲備委員會的公開市場政策還要求防止會員銀行的非借人准備金增加過大與此相配合的財政政策,也是控制政府支出、削減軍事訂貨的緊縮政策,、這些措施影響了企業資金的周轉和借貸市場的資金供應,使一再被推遲的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第五次經濟危機(1969—1970年)終於爆發了。
正是在這次危機中,出現了資本主義經濟周期史上的一個新事物——「衰脹」繼而「滯脹」的並發症。在1969年前,可以說美國經濟中表現為有效需求推動通貨膨脹,但1969—1970年的情況發生了變化。當時由於美聯儲的緊縮信用政策,對產品總需求的增長率已經緩 慢,1970年美國預算赤字僅為29億美元,而且,勞動力和工廠生產能力的利用不足日益明顯,過剩的生產能力在各個行業中連續出現,失業率從1970年中已經較高的5%,再升高到1970年末的60%。盡管經濟衰退的跡象已很明顯,但物價上漲的趨勢仍然沒有減弱,通貨膨 脹勢頭仍未遏止。這就是「衰脹」--「滯脹」並發症。
「滯脹」在20世紀70年代之前是不可思議的,因為在經濟衰退時期,物價從來是下降的,為什麼70年代會上升呢?「滯脹」,過去是不可思議的,因為根據凱恩斯主義理論,通貨膨脹具有刺激經濟的作用,為何70年代中生產反而會停滯呢?關於「滯脹」的原因,各家說法不一,然而其後果卻是極其嚴重的。因為反通貨膨脹需採用緊縮信用的政策,而這一政策又會使經濟衰退加劇或使經濟停滯延續下去;另一方面,為了防止經濟衰退或停滯,需採用擴張信用、降低稅收的政策,但這又會加劇通貨膨脹。無論採取哪種政策,都會是顧此失彼,不可兼顧,故「滯脹」是西方國家面臨的難治之症。
㈨ 中國古代的經濟政策演變歷程
古代商業的發展
(一)重農抑商下的古代商業
1.先秦時期的發展與繁榮
(1)商周時期,商人出現,商業興起。商朝人以善於經商著稱,後世將經商的人稱為「商人」。
(2)春秋戰國時期,商業繁榮:官府控制商業的局面被打破;各地出現許多商品市場和擁有雄厚資產的大商人。
2.秦漢以來的艱難發展
(1)統治者多推行重農抑商政策。
(2)商人經商受到時間和地點的限制,但商業還是得到了發展。
3.隋唐時期商業發展
(1)發展的條件:農業、手工業的發展;大運河的開通。
(2)發展的表現:除都市商業外、農村集市貿易,櫃坊和飛錢相繼問世。
4.宋元時期的商業繁榮
(1)宋朝:商業環境相對寬松,商品種類增加,出現了世界上最早的紙幣「交子」。
理解升華 交子的出現有何意義?便利了商品流通,促進了北宋時四川等地區商品經濟的發展;是世界上最早的紙幣。
(2)元朝:交通發達,大都成為國際性的商業大都會。
5.明清時期商業的壓制與城鎮商業依然繁榮
(1)棉花、茶葉、甘蔗等農副產品大量進入市場成為商品。
(2)區域間長途販運貿易發展較快。
(3)出現「商幫」,人數最多,實力最強的是徽商和晉商。
(二)官府控制下的對外貿易
1.發展歷程
(1)西漢時,由於開通了陸地和海上兩條絲綢之路,中外貿易逐漸發展起來。
(2)唐朝時,廣州成為重要的外貿港口,政府在這里設有市舶使。
(3)兩宋時,中國同東南亞、南亞、阿拉伯半島以及非洲的幾十個國家進行貿易。
(4)元朝時,泉州是重要的對外貿易港口,被譽為當時世界第一大港。
(5)明清時期,統治者實行海禁和「閉關鎖國」政策,中國對外貿易日漸萎縮,那時候,只開廣州一處對外通商,由「十三行」統一經營對外貿易。
中國歷史上主張重視農業而限制打擊工商業的經濟思想和政策,即強調發展農耕,限制商業和手工業的發展,以農為「本」,商業被稱為「末」業。從商鞅變法時首次正式提出,漢武帝時期大規模推行,此後歷代封建王朝大都執行這項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