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中國古代的時候山西叫什麼
中國古代時,每個歷史朝代,山西的名稱都不同。
山西省是1949年設立山西省人民政府之後的稱呼,但一般也稱「晉」。
就歷史沿革來說,山西「晉」的稱呼最早應該始於西周。
西周初年,周王大規模分封諸侯,山西中南部聚集著十幾個諸侯國。其中晉國是最主要的諸侯國。
春秋時代以後,晉國逐漸強大,成為春秋五霸之一,「晉」的名聲就這樣打響。
需要注意的是,古代的行政區劃和現在不完全相同。晉國的領土除了今山西省中南部外,還包括今河北省西南部,河南省西北部,以及陝西東部地區,總共有50多個縣。
其中山西省境內只有10多個縣。
進入戰國後,韓趙魏三家分晉,晉國被一分為三。山西也分屬三國統治。
秦始皇統一中國後,在今山西及周邊河北、內蒙地區設立6郡管轄,分別是河東、太原、上黨、雁門、代和雲中郡。
這個時候,還沒有建立和今天山西省一樣的行政區劃。
兩漢基本沿襲秦制,此時在山西境內置有90餘縣,仍未形成山西全省的統一規劃。
此後一直經過唐、宋、元、明、清五代,山西境內的行政區劃幾經改變,但總不脫離這個框架。
一直到民國三十八年(1949年),現今的山西全省解放,才建立了現在的山西省行政區劃。
總之,從山西省的歷史沿革來看,晉地是有著從西周以來的悠久歷史傳承的。雖然古代的行政區劃和現在並不完全一致,但是文化傳統早就滲透到了晉人生活的方方面面!
所以說,如果說山西古代叫什麼:
在夏朝,它可以叫夏縣;
在西周,它可以叫晉國;
在春秋戰國,它可以叫韓、趙、魏;
在秦朝,它可以叫河東六郡;
在魏晉南北朝,它可以叫前趙、後趙、前燕、西燕、後燕、前秦、後秦、夏國、北魏;
在隋朝,它可以叫河東14郡;
在唐朝,它是唐王朝的「龍興之地」;
在元代,它是元朝腹地之一;
在新中國,它叫做山西省。
⑵ 山西省的稱謂是什麼時候開始有的
山西:
以在太行山之西而行名。唐大部分屬河東道;宋設河東路;金分河東北、南路;元設山西河東道,為山西得名的開始;明置山西省,後改山西布政使司;清改山西省,省名至今未變。
山西簡介
位於華北平原西側,黃土高原東部,通稱山西高原。春秋時期屬晉國地,故簡稱晉。公元453年,趙、魏、韓三分晉國,故又別稱「三晉」。東以太行山與河北為鄰,西隔黃河與陝西相望,北倚長城與內蒙古毗連,南與河南接壤。
山西歷史悠久,在這塊古老的土地上,延續著中華民族的文化風彩。山西芮城西侯波文化遺址,襄汾了村文化遺址,沁水下川文化遺址,分別代表了黃河中游舊石器時代初期、中期、晚期的文化遺存。從襄汾的陶寺遺址、夏縣禹王城和侯馬晉國遺址出土的大量陶器。成為山西最早的文化藝術品。春秋時代,山西不僅傳統的民族形式的木構建築基本形制已經確力而且壁畫成為古代宮廷、廟堂建築必不可少的組成部分。由於佛教文化的盛行和氣候、地理等多種原因,造成了山西古寺廟的保存超過了國內許多省份。石塔、石雕製品、石窟造像、象徵著、反映著山西各種時代的文化發展水平、藝術發展成就,更深刻地展示著文化的結晶。雲岡石窟、大龍山石窟都體現著北魏時代及隋唐文化的源流。宋(遼、金)、元時期山西文化的發展,在建築藝術方面展示得頗為充分。殿宇、寺塔、樓間、橋梁等建築的造型及琉璃、雕刻、彩畫等建築裝飾,日趨成熟。頗為聞名的太原晉相聖母殿.保留著宋代的形制、結構,體現著當時文化發展的一定水準。這個時期的壁畫藝術,足山西寺觀壁畫的鼎盛時期,遺跡遍布山西各地。繁峙縣岩山寺金代壁畫與芮城水樂宮元代壁畫,成為中原地區壁畫的代表作品。山西境內眾多的古代彩塑作品,以太原晉詞聖母殿的宋代彩塑為代表,成為展示宋代彩塑藝術水準的代表作。大同華嚴寺薄伽教藏殿內的遼代三十一尊塑像,包 括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合掌露齒菩薩,成為反映遼代彩塑水準的珍品。公認的中華民族的先祖,華夏文明的開創者神農氏炎帝、軒轅黃帝及其之後的堯、舜、禹都曾以山西南部人稱河東一帶為活動中心。到如今,人皆知曉的古代堯都平陽(今臨汾)、舜都蒲坂(今永濟市)、禹都安邑(今夏縣)都在山西,足見當時山西文化的發達與繁榮。明、清以來,尤其是清代中期,晉商文化又興盛起來。這種商業文明帶來的商業文化,主要體現在中國金融業的雛形、中國最早的銀行家的出現。在山西晉中的祁縣、太谷、平遙,出現了一批具有實力的、輻射全國甚至世界的金融實力人物。以平遙「中國第一票」票號掌櫃雷履泰為代表,形成了晉商文化的文化圈,其影響越過了一個世紀。如今,晉中的歷史文化名城平遙、祁縣便是這種代表與象徵。
山西旅遊資源極為豐富,其中復雜多變的地質、地貌、水文、氣象條件,造就了許多雄偉壯觀、引人入勝的名山大川、溶洞怪石、清泉湖泊、激流瀑布、神奇天象、珍貴生物等自然景觀。境內名山有中國五嶽之一的北嶽恆山、四大佛教名山之首的五台山、北武當山和工老峰,山色不同,神態各異,分別以險峻、幽雅、秀美而出奇制勝。有的可游覽觀賞,有的可避酷暑,有的可訪古尋幽,有的可供瞻仰。大川首數黃河.是山西、陝西兩省的大然分界線,流經山西19個縣,流程956公里,先後匯入18條較大的支流和上千條小溝小溪,兩岸秀峰林立,形態萬千,猶如一幅幅美不勝收的畫卷形成多處風光大地,成為山西取之不竭、用之不盡的旅遊資源。山西境內太行、呂梁、中條山中有多處石灰岩溶洞。如沁水白雲洞、壺關紫團洞、孟縣萬花洞、玉華 洞、忻州禹十洞等,大都保存完好,洞體廣闊,鍾乳石琳琅滿目、千姿百態、有的已對外開放,供人游覽。省內地貌奇特,各人名山處處可見奇峰怪石.如蘆芽山山峰形似蘆芽,直插雲霄;平定冠山頂似冠首;三台山的中台頎廣石堆積,名為「龍翻石」、北武當山巨大的「風動石」。靈石縣的「靈石」,殊為奇特。奇峰險壁間構築了娘於關、雁門關、寧武關、平型關等多處雄關險隘。山西境內名氣較大的瀑布有壺口瀑布和娘子關瀑布。壺口瀑布以壯闊著稱,娘子關瀑布以秀美聞名。激流險灘在黃河中游多處可見,如壺口以下的龍槽激流、龍門「三激浪」,都使人感到雄偉壯觀。山西又是中華民族文明的發祥地之一,歷史悠久,源遠流長,素有「沖國古代藝術博物館」、「文獻之邦」的美稱。山西現存古代建築,其數量之多和歷史、藝術價值之高都居全國之首。已列為國家級重點保護的文物單位有35處,省級重點保護的文物單位有284處。據統計,宋金以前的木構建築為106處,佔全國同期建築物的70%以上。近、現代的人民革命斗爭,也為山西留下了眾多具有重大歷史意義的遺跡和勝地。
自然美景、歷史文明、革命史跡和建築成就,共同構成了山西得天獨厚,古今兼備、多姿多彩的旅遊資源。山西還有著豐富獨特的民俗風情。也是黃河文化的一種反映。晉中的民間社火、臨汾的威風鑼鼓、運戰平陸的地窨院、忻州河曲的鄉曲民歌等等,都是古老文化的凝聚與沉積。近年開發的襄汾丁村民俗博物館、祁縣民俗博物館、定襄民情館,集中反映了晉南、晉中、晉北民間傳統的歲時風俗、婚喪嫁娶、禮義風習、民間工藝和文化娛樂,成為中國北方漢民族古老文化的縮影。
⑶ 山西的古稱有哪些
山西的古稱有:晉、三晉、山右、河東、並州。
⑷ 山西自古以來就有什麼的稱謂
「三晉」的稱謂
「晉」這一國號在西周和東周一直沿用了六百多年,到公元前5世紀,晉國被韓、趙、魏三家瓜分,史稱「三家分晉」。由於戰國時稱瓜分晉國的韓、趙、魏為三晉。「三晉合而秦弱,三晉離而秦強。」而三晉之地大部分在山西,故別稱山西為三晉。
「河東」稱謂
「河東」,秦漢時指河東郡,唐以後泛指山西。顧炎武在《日知錄》稱:「河東、山西一地也,唐之京師在關中,而其東則河,故謂之河東。」
「山西」的稱謂
「山西」作為一個地理概念,在古代史書中多指關中。顧炎武《日知錄》稱:「古之所謂山西,即今關中。」而作為太行山以西地區的稱謂,則始於東漢之後。「山西」成為行政區劃始於元朝,為山西得名的開始。
「山右」的稱謂
中國古代,坐北朝南,「坐於」太行山,則太行山右側為山西省。故也將山西稱為山右,山東為山左。明謝肇淛《五雜俎》稱:「富室之稱雄者,江南則推新安(即今安徽),江北則推山右」。清帝雍正硃批諭旨說:「山右大約商賈居首,其次者猶肯力農,再次者謀入營伍,最下者方令讀書。聯所悉知,習俗殊可笑。」
⑸ 山西古時候叫什麼
山西,春秋戰國是晉國,秦代為代郡,漢代後稱河內或並州,宋代為河東路,元代為中書省轄地,明代建山西省直至今天。
山西又稱「三晉」,古稱河東,是中華民族發祥地之一,有文字記載的歷史達三千年,被譽為「華夏文明搖籃」,素有「中國古代文化博物館」之稱。
河東在古代指山西西南部,位於秦晉大峽谷中黃河段乾坤灣,壺口瀑布及禹門口(古龍門)至鸛雀樓以東的地區 ,是華夏文明的搖籃。黃河由北向南流經山西省的西南境,因在黃河以東,故山西這塊地方古稱河東。
《尚書》載「堯都平陽」 ,有「唐堯故地」之稱 。周朝時晉國的都城也在這一地區。 秦漢時指河東郡地,在今山西運城、臨汾一帶。唐代以後泛指山西。
(5)山西歷史上有哪些稱呼擴展閱讀:
歷史沿革
山西省自古就有人類活動的跡象,並為中華文明的發源地之一。
考古表明,遠古時代,山西南部是人類初曙的起源地。運城垣曲縣「世紀曙猿」化石的發現,把類人猿出現的時間向前推進了1000萬年。
約在180萬年以前的舊石器時代早期,原始人群就在山西晉南地區繁衍生息,其中運城芮城縣西侯度文化遺址發現的火燒骨,把中國范圍內發現的人類用火歷史向前推進了100萬年;
約在10—2萬年以前的舊石器時代中期,在山西汾河兩岸和大同、朔州一帶,已經出現了比較集中的原始人群和村落。新石器時代晚期,山西南部已經成為當時諸多邦國的中心。對臨汾襄汾縣陶寺遺址發現和研究成果表明,這里是帝堯都城所在地,也是最早的中國所在區域。
這使大致在距今4500年前後中國史前傳說的堯舜禹時代由傳說成為信史,中華5000年文明史由此得到證實。
參考資料:網路—山西
參考資料:網路—山西歷史
⑹ 太原在古時候盡有什麼稱呼
太原多名
太原多別稱,人們最樂道的是「晉陽」和「並州」。晉陽,《水經·晉水注》謂「城在晉水之陽,故曰晉陽矣」。其沿革前已述其詳,由肇建始,至隋唐達於鼎盛,持續發展15個世紀,直至宋初被人為墮城前,曾長期為太原郡、太原府治,以至被兼稱「太原」。它即是與原晉陽太原府僅一河之隔的唐明鎮新建太原的前身,人們以晉陽為太原的雅稱,是很自然的。今太原地區的晉陽堡、晉陽湖、晉陽飯店等,皆取義於古晉陽城。
並州、並:《周禮·職方氏》說大禹治平洪水,分天下為九州,並州其一,地當今河北中部及山西中北部。《晉書·地理志》謂「而雲並者,蓋以其在兩谷之間也」。漢魏迄唐宋沿古制長期置並州;歷代轄地參差而漸次緊縮至汾河中游,治晉陽太原府。待到並州的建制早已撤銷,依然被習慣地呼作「並州」。明江南詩人浦源《並州寒食》:「夢人故國千里遠,覺來寒食在並州。」唯其如此,至今並州被用作太原的別稱,而又以太原簡稱「並」。新聞報道常有「……抵並」、「……蒞並」,意謂他們抵達太原。今太原的「並州路」、「並州劇院」。「並州飯店」等,亦蓋出諸此。
古來太原還有大夏、夏墟、平陽、大鹵等稱謂。
大夏、夏墟:這兩個名字其實是一個概念。《左傳》昭元年(前541)「遷實沈於大夏」。杜預註:「大夏,今晉陽縣。」何以太原又名「大夏」?《帝王本記》說「禹自安邑都晉陽,至桀徙都安邑」。這就是說,既然夏禹曾以晉陽為都,那麼稱晉陽為「大夏」自屬順理成章的事。墟者,故址,故城。《廣雅·釋詁》:「墟,尻(地,居)也。」王念孫疏證:「邱、墟皆故所居之地。」《戰國策·齊策六》:「破萬乘之燕,復齊墟。」朱德《和董必武同志·三台即景》:「城郭成墟人傑在,同趨新廈話離衷。」一言以蔽之;夏墟與大夏系同義異稱。
平陽:據《帝王世紀》,帝堯做天子前曾居晉陽,做天子後建都平陽(今臨汾)。世代相傳「堯都平陽」,亦便稱其故居做「平陽」。
大鹵:《春秋》昭元年(前 541):「晉荀吳帥師敗狄於大鹵。」杜預註:「大鹵,大原晉陽縣。……《穀梁傳》雲:『中國曰大原,夷狄曰大鹵。』」所謂「號從中國,名從主人」。夷狄何以稱「大鹵」?因為古來晉陽汾東多鹽鹼斥鹵之地。據《元和郡縣志》卷13記載,晉陽汾東直至唐代井水還咸苦不能食飲,要靠渡槽「晉渠」吸引汾西的晉水供吏民之用。至若古來周邊夷狄旌稱「大鹵」,而中國華夏族稱「大原」偏不稱「大鹵」,系出於「鹽鹼斥鹵」既不過是晉陽的個別局部,在偌大晉陽地區並不具有代表性;又所宣揚者非屬一方真善美方面,人們不喜歡它。
⑺ 太原在古時候盡有什麼稱呼
太原以前有並州和龍城的美稱 我不得不說一樓的,難道你是專家么?復制那麼多東西看的累死了! 你試試應該不錯的
⑻ 歷史上的山西獲得哪些的稱號
不知道你指的是那一類。山西古稱晉城,其著名的一個名片就是「回晉商」,和「徽商」並稱答中國古代兩大商幫。山西還有一個名片就是娘子關。傳說唐時平陽公主在此衰娘子軍抵禦叛軍,故得名。抗戰期間,娘子關成為閻錫山抵禦日寇的一道銅錢鐵臂。。。。
⑼ 山西在古代叫什麼名字
山西在春秋戰國為晉國,稱為晉,秦代為代郡,漢代漢代後稱河內或並州,唐代稱作太原府,宋代為河東路,元代為中書省轄地,明代建山西省直至今天。
一、晉
西周初期大規模分封諸侯,山西中南部為十餘個諸侯的領地,其中主要諸侯國是晉國。春秋時期,晉國發展強大,逐步兼並了周邊小國,成為春秋五霸之一。晉國極盛時期的疆域,大約包括今山西大部分。這也是如今山西簡稱的來歷。
二、代郡
秦朝時,代郡轄山西陽高至河北蔚縣一帶,郡治代縣(今河北省蔚縣代王城)。
三、並州
漢武帝元封中年置並州刺史部,為十三州部之一,領太原、上黨、西河、雲中、定襄、雁門、朔方、五原、上郡等九郡。
三、太原府
太原府東至直隸趙州五百五十里,東南至遼州三百四十里,南至沁州三百十里,西南至汾州府二百里,西至陝西吳堡縣界五百五十里,北至大同府朔州四百里。自府治至江南江寧府二千四百里,至京師一千二百里。基本覆蓋了現今山西全境。
四、中書省
山西元代為中書省轄地,中書省包括近河北、山西以及山東西部、河南北部。
(9)山西歷史上有哪些稱呼擴展閱讀
山西的地理環境
山西省位於黃河中游東岸,華北平原西面的黃土高原上。東以太行山為界,與河北為鄰;西、南隔黃河與陝西、河南相望;北以外長城為界與內蒙古毗連。
山西省地處華北西部的黃土高原東翼,地貌從總體來看是一個被黃土廣泛覆蓋的山地高原,整個輪廓略呈由東北斜向西南的平行四邊形。地貌類型復雜多樣,有山地、丘陵、高原、盆地、台地等,其中山地、丘陵佔80%,高原、盆地、台地等平川河谷佔20%。
大部分地區海拔在1000米以上,與其東部華北大平原相對比,呈現為強烈的隆起形勢。最高處為東北部的五台山葉頭峰,海拔達3058米,是華北最高峰;最低處為南部邊緣運城垣曲縣東南西陽河入黃河處,海拔僅180米。境域地勢高低起伏異常顯著。
西省地處中緯度地帶的內陸,在氣候類型上屬於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由於太陽輻射、季風環流和地理因素影響,山西氣候具有四季分明、雨熱同步、光照充足、南北氣候差異顯著、冬夏氣溫懸殊、晝夜溫差大的特點。
山西省境內共有大小河流1000餘條,主要特點是河流較多,以季節性河流為主,水量變化的季節性差異大。山西河流源於東西高原山地,向西向南流的屬黃河水系,向東流的屬海河水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