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歷史問題 > 維吾爾族的歷史文獻有哪些

維吾爾族的歷史文獻有哪些

發布時間:2021-02-28 07:51:37

『壹』 維吾爾族歷史

維吾爾族是一個多源民族,最主要的來源有兩支:一支是來自蒙古草原的回紇人,另一支是南疆綠洲上的土著居民。這兩部分人於公元840年大規模匯合,至16世紀初完全融合完成。在漫長的歷史發展過程中,維吾爾族人民用勤勞和智慧創造了優秀的文化,有著獨特的民族風情。

民族簡史
關於維吾爾族的族源,說法不一。維吾爾民族人按自己的發展史記載。本民族與突厥族同出與匈奴民族,是匈奴族的單於的兩個王子發生爭斗分裂,帶領自己的部下逐漸形成了突厥和回鶻兩個不同的民族,回鶻就是維族的先民,所以維吾爾語與其他的突厥族語言基本相同,只是發音上有所區別,包括遠在小亞細亞的已經與當地民族融合很久的土耳其語都和維吾爾語基本相同,維吾爾族人到土耳其一個月就可以完全學會土耳其語和亞塞拜然語,他們聽這兩種語言與聽哈薩克等民族語言沒有什麼區別,就像是在聽方言。而許多民族學家錯誤的認為其先民是可追溯至公元前3世紀北方游牧民族丁零以迄鐵勒。在中國不同歷史時期的漢文文獻中對「維吾爾」這個族名有不同的譯寫。4世紀寫作「袁經」,6世紀末、7世紀初寫作「韋紇」,788年以前寫作「回紇」,788年以後至13世紀70年代改寫為「回鶻」,13世紀70年代至17世紀40年代寫作「畏兀兒」,17世紀40年代到20世紀初則稱「回部」或「纏回」等。還有人認為其族源可追溯至公元前3世紀的「呼揭」、「烏揭」,甚至遠古塔里木盆地的原始土著民族。
唐天寶三年(744年)回紇消滅突厥汗國,居住在鄂爾渾河和色楞格河沿岸的回紇人建立了回紇汗國,其統轄范圍包括貝加爾湖西南、葉尼塞河上游、阿爾泰山西南、天山以北、興安嶺以東等廣大地區,後曾佔領過天山以南部分地區、七河流域、真珠河(今錫爾河)、撥賀那(今費爾干納)等地,與唐朝長期友好,曾兩次派兵助唐平定安史之亂並與唐多次和親。
唐文宗開成五年(840年),回鶻汗國破滅,回鶻部眾除一小部分留在原居住地外,絕大部分被迫進行大遷徙。分南下與西遷,南下主要分為二支,其中一支奔向河西走廊,與早在武則天時南渡大漠而徙居於河西的回紇部眾聚合。建牙帳於甘州(今甘肅張掖),被稱為甘州回鶻或河西回鶻。
咸通二年(872年)在甘州自立可汗,11世紀上半葉為西夏擊敗,後又為蒙古所統治。他們長期繁衍生息,今甘肅省的裕固族,這一支回鶻人的後裔。另一支回鶻部眾來到天山以北,以西州(即高昌,今吐魯番盆地)為中心建立起高昌回鶻政權,史稱西州回鶻或高昌回鶻。其政權一直存在到元朝中期,他們與當地各族人民共同生活,勞動生息,相互交流,逐漸融合,發展成為這一部分地區今天的維吾爾族。西遷的第三支回鶻人進入中亞地區,和先於他們進入這一地區葛邏祿等部匯合。因其活動於蔥嶺以西,史稱蔥嶺西回鶻。
在9世紀末到13世紀初,這一支回鶻,聯合其他突厥語系部落建立政權,稱為喀喇汗王朝,其極盛時期的疆域包括今塔里木盆地的中部和西部、伊犁河流域和巴爾喀什湖以東、楚河流域和伊塞克湖周圍、錫爾河中游和阿姆河中游的以東地區。他們與塔里木盆地的居民在長期生息中逐步發展為這一地區的近代維吾爾族。另一說認為維吾爾族自古就生活在新疆境內,後與西遷的回鶻人聚合發展成近代維吾爾族。
遼保大四年(1124年)耶律大石率眾西遷,建立「西遼」,轄地包括今新疆及迤西地區,
1211年為乃蠻王屈出律所滅。
1218年蒙古滅乃蠻,其間今新疆的維吾爾族先後受西遼與乃蠻貴族的統治,
1234年並入蒙古察合台汗國。
1371年,明朝洪武四年,察合台汗國滅亡,新疆境內分裂為許多割據政權。
17世紀初,天山南部建立了葉爾羌汗國,與清朝維持著朝貢貿易關系。
1678年,康熙十七年,由於白山派和卓勾結准噶爾蒙古貴族攻入南疆,葉爾羌汗國滅亡。
清乾隆二十至二十二年(1755~1757年)清朝平定了准噶爾之亂。
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在新疆設總統伊犁等處將軍,實行軍事管制制度,
光緒十年(1884年)正式建省。
在長期的歷史發展中,維吾爾族同各族人民一起,為維護祖國統一、反對帝國主義侵略和民族分裂,進行了長期斗爭,進一步加強了抵禦侵略和反分裂的力量。歷史上維吾爾族的政治家、學者、翻譯家如廉希憲、阿禮海涯、桑哥、安藏、貫雲石、魯明善等,都對祖國作過很多有益貢獻。

『貳』 關於維吾爾族的資料

「維吾爾」是維吾爾族的自稱,意為「團結」或「聯合」。維吾爾族主要聚居在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天山以南的喀什、和田一帶和阿克蘇、庫爾勒地區,其餘散居在天山以北的伊犁等地,少量居住在湖南桃源、常德等地。

維吾爾族有自已的語言,維吾爾語屬阿爾泰語系突厥語族;文字系以阿拉伯字母為基礎的
拼音文字。建國後,推廣使用以拉丁字母為基礎的新文字,現兩種文字並用。

維吾爾族有自己獨特的文化藝術,故事集《阿凡提的故事》、音樂舞蹈史詩「十二木卡姆」、維族舞蹈等聞名中外。維族傳統舞蹈有頂碗舞、大鼓舞、鐵環舞、普塔舞等;維族民間舞蹈有賽乃姆、夏地亞納;民間樂器有「達甫(手鼓)、「都他爾」和「熱瓦甫」等。維吾爾民族醫學是祖國醫學的重要組成部分。

習俗
維吾爾族待客和作客都有講究。如果來客,要請客人坐在上席,擺上饢、各種糕點、冰糖等,夏天還要擺上一些瓜果,先給客人倒茶水或奶茶。待飯做好後再端上來,如果用抓飯待客,飯前要提一壺水,請客人洗手。吃完飯後,由長者領作「都瓦」,待主人收拾食具完,客人才能離席。吃飯時,客人不可隨便撥弄盤中食物,不可隨便到鍋灶前去,一般不把食物剩在碗中,同時注意不讓飯屑落地,如不慎落地,要拾起來放在自己跟前的「飯單」上。共盤吃抓飯時,不將已抓起的飯粒再放進盤中。飯畢,如有長者領作「都瓦」,客人不能東張西望或立起。吃飯時長者坐在上席,全家共席而坐,飯前飯後必須洗手,洗後只能用手帕或布擦乾,忌諱順手甩水,認為那樣不禮貌。

婚俗
男女青年結婚時,由阿訇或伊碼目(均為宗教職業者)誦經,將兩塊干饢沾上鹽水,讓新郎、新娘當場吃下,表示從此就像饢和鹽水一樣,同甘共苦,白頭到老。婚宴要在地毯上鋪上潔白的飯單,最先擺上饢、喜糖、葡萄乾、棗、糕點、油炸饊子等,然後再上手抓羊肉、抓飯。

食俗
日食三餐,早飯吃饢和各種瓜果醬、甜醬,喝奶茶、油茶等,午飯是各類主食,晚飯多是饢、茶或湯面等。以麵食為主,喜食牛、羊肉。主食的種類有數十種。最常吃的有饢、羊肉抓飯、包子、面條等。 維吾爾族喜歡飲茯茶、奶茶。夏季多伴食瓜果。

典型食品:維吾爾族最愛吃饢、抓飯、包子、面條等食品,有很多著名的風味菜餚和小吃,如烤全羊、手抓羊肉、帕爾木丁、薄皮包子、烤羊肉串等,此外還有:油饊子、銀絲擀麵(維吾爾語稱「玉古勒」)、哈勒瓦、羊雜碎、曲連、烤南瓜、黃蘿卜(胡蘿卜)醬等。

節慶
維吾爾族信奉伊斯蘭教。傳統節日有:肉孜節、古爾邦節、初雪節等。維吾爾族十分重視傳統節日,尤其以過「古爾邦」節最為隆重。屆時家家戶戶都要宰羊、煮肉、趕制各種糕點等。屠宰的牲畜不能出賣,除將羊皮、羊腸送交清真寺和宗教職業者外,剩餘的用作自食和招待客人。過肉孜節時,成年的教徒要封齋1個月。封齋期間,只在日出前和日落後進餐,白天絕對禁止任何飲食 |

『叄』 維吾爾人的歷史

在中國西北部少數民族中,俄羅斯族、塔塔爾族、塔吉克族是白種人。蒙古族、漢族、回族、柯爾克孜族、錫伯族都是黃種人。維吾爾族、烏茲別克族、哈薩克族都是黃、白混合類的人種。維吾爾族是相對較大的一個民族。從它的產生、發展中,可以看出中國西部人種的變化與發展。「維吾爾」是維吾爾族的自稱,是今天漢文對「UYGHUR」一詞的音譯。 遠在公元前的夏、商、周以及春秋、戰國時期,在東從大興安嶺、西到阿勒泰山的大漠南北廣大地區,生活著眾多的以游牧為主的人群。他們那時大部分還處在原始社會的氏族部落階段。對此,漢文史籍當時統稱為「狄」或「北狄」有時也統稱為「胡」。到公元前後的秦、漢時期,這些眾多的氏族部落除部分為興起的匈奴統治外,大部分仍生活在天山以北、阿勒泰山東西,到貝加爾湖周圍的廣大地區,這一時期的漢文史籍多稱他們為「丁零」。 在其後的魏晉南北朝時期,漢文史籍又多把他們稱為「鐵勒」、「敕勒」等。其實,「丁零」也好,「鐵勒」、「敕勒」也好,都是「狄」在不同時期的不同音譯而已。還因為這些氏族部落的人多乘一種高大的兩輪車,因此一些漢文史籍又形象地稱他們為「高車」。這些眾多的氏族部落中,許多就是後來形成回紇、回鶻、畏兀兒乃至維吾爾族的重要最初來源。 維吾爾族的族源可以上溯到公元前3世紀游牧生息於貝加爾湖以南、巴爾喀什湖與額爾齊斯河之間廣闊地區的丁零。也即「狄歷」「敕勒」。高車為「古赤狄之餘種也,初號為狄歷,北方以為敕勒,諸夏以為高車、丁零」。公元4世紀時的《魏書·高車傳》中出現的「袁紇」,這是「Uyνur」(維吾爾)這個族稱的首次漢譯。 此書稱高車有狄氏、袁紇氏、斛律氏、解批氏、護骨氏、異奇斤氏。其中的袁紇氏即維吾爾。據此可知,維吾爾最初是屬於高車這個部落聯合體中的一個氏族。後來它逐漸發展和強大,融合了與它相近的其他部落,形成了獨立的民族。據《魏書》(卷103)記載,大量的鐵勒和高車人公元5世紀以後已經居住在新疆天山以北和以南地區。 後來,不同歷史時期的漢文文獻對這個族名有不同的譯寫:公元605—616年(隋大業中)間,西突厥的處羅可汗對鐵勒諸部實行殘暴統治。公元605年處羅可汗襲掠鐵勒諸部,將各部首領好幾百人殺掉。鐵勒中的韋紇團結仆固、同羅、拔野古等部落,反抗處羅可汗的殘暴統治,自立為俟斤,稱回紇。這里的「韋紇」就是高車時期的袁紇氏。這一史實表明,韋紇、仆固、同羅、拔野古等一部分鐵勒部屬聯合起來脫離了西突厥的統治,將自己的聯合體名稱定為「回紇」。 在蒙古國境內發現的回紇可汗磨延啜(公元747—759年)的記功碑建於公元759年前後,碑文用突厥如尼文鐫刻,碑文記載著維吾爾族先民對本民族的稱謂「〓〓」(讀Uyνur,漢譯「維吾爾」)。在另一塊關於同一個回紇可汗的碑文(即發現於蒙古國的「鐵爾渾碑」)以及蘇吉碑中,也都可以看到同樣的記載。788年以後至13世紀70年代則寫為「回鶻」;13世紀70年代至17世紀40年代寫作「畏兀兒」;17世紀40年代到20世紀初則稱「回部」或「纏回」。除了這些以外,其它的譯寫還有很多。有人認為《史記》、《漢書》中出現的「烏揭」、「呼揭」、「呼得」、「伊吾盧」等也是「維吾爾」的音譯。 維吾爾族族名的由來及其含義,中外史書有多種記載和詮釋:其一,認為「維吾爾」具有「聯合」、「結合」「同盟」之義。其二,認為「維吾爾」具有「依附」、「粘結」或「凝結」的意思。還有一種說法認為「維吾爾」又是與塔里木河同名的民族名

『肆』 維吾爾族簡介。

維吾爾族(維吾爾語:ئۇيغۇر,英語:Uygur),民族語言為維吾爾語,屬阿爾泰語系突厥語族,分為中心、和田、羅布三個方言,普遍信仰伊斯蘭教。

維吾爾族主要聚居在新疆維吾爾自治區,主要分布於天山以南,塔里木盆地周圍的綠洲是維吾爾族的聚居中心,其中尤以喀什噶爾綠洲、和田綠洲以及阿克蘇河和塔里木河流域最為集中。

天山東端的吐魯番盆地,也是維吾爾族較為集中的區域。天山以北的伊犁谷地和吉木薩爾、奇台一帶,有為數不多的維吾爾族定居。

此外,在湖南省桃源縣和河南省澠池縣,也有少量維吾爾族分布。根據2010年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統計,維吾爾族總人口數為10069346人。

(4)維吾爾族的歷史文獻有哪些擴展閱讀:

維吾爾族是一個多源民族,最主要的來源有兩支:一支是來自蒙古草原的回紇人,另一支是南疆綠洲上的土著居民。這兩部分人於公元840年大規模匯合,至16世紀初完全融合成為現代維吾爾民族。

回紇源於丁零。早在公元前3世紀,在蒙古草原和南西伯利亞地區,活動著很多被統稱為丁零的游牧部落。丁零人相繼受草原上的匈奴、鮮卑和柔然汗國的統治。

長期局促於山地森林和蒙古草原的北部邊緣,以狩獵和畜牧為生。公元4世紀以後,丁零又被稱為「鐵勒」,由於使用一種"車輪高大,輻數至多"的大車,又被稱為「高車」。

他們分布於西起伏爾加河、東至興安嶺的東西萬余里的歐亞北方大草原上。其中,活動於貝加爾湖一帶的被稱為東部鐵勒。東部鐵勒中較大的部落有9個,回紇是其中之一。

為了抵禦異族的侵擾和壓迫,這9個部落經常結合成暫時的地域性聯盟,因此又被稱為「九姓鐵勒」或簡稱「九姓」。回紇部原游牧於色楞格河流域。

最初可能由10個氏族組成,也可能是他們有尚「十」的習俗,因此又自稱「十回紇」。十回紇以葯邏葛氏族為首,部落酋長都由葯邏葛氏族選出。

除了新疆以外,湖南桃源縣也有一部分世代居住的維吾爾人。湖南維吾爾族的祖先可以追溯到高昌回紇的都督哈勒。13世紀初,他追隨高昌回紇王向成吉思汗投誠。

被元太祖封為「折沖將軍」,統帥一支維吾爾人軍隊進入中原。元滅明興後,朱元璋啟用哈勒的後裔哈勒·八十,繼任燕京都總兵,以抗禦元朝殘余勢力對明朝邊境的侵擾。

1371年,明太祖朱元璋因其翦敵有功,賜姓「翦」,並更「八十」為「八士」。後來哈勒·八士任荊襄都督府都督,鎮守湖廣辰(州)常(州)一帶。

哈勒死後奉旨敕葬常德,這就是西域維吾爾人定居桃源的開始。此後,哈勒的後代或為官,或經商務農,長期定居於常德地區桃源縣,一直延續至後來。

『伍』 維吾爾族的歷史

維族人不是炎黃子孫。
維族人原本屬於匈奴族,後來匈奴單於的兩個王子發生爭斗分裂,帶領自己的不對逐漸形成了回鶻和突厥兩個民族,後來回鶻又改名為回紇,遼西夏金時期又稱畏兀兒,後來逐漸形成近代維吾爾族,即使現在的維吾爾族。
新疆是西漢時期劃入中國版圖的,維族人是唐朝唐太宗時期劃入中國版圖的。在這之前,最晚在六七千年以前,新疆地區已有人類活動。在大約距今二三千年以前的新石器時代,天山南北各地哈密的三道嶺、七角井、吐魯番盆地的阿斯塔那、烏魯木齊縣的柴窩堡,以及木壘、奇台、伊犁、庫車、巴楚、且末、於闐、皮山等地都已出現人類祖先活動的遺跡。西漢時期我國的西域就生活著像烏孫、樓蘭、龜茲、車師、疏勒、於闐、大宛等國家。
而回紇(回鶻)的前身敕勒是最早在公元前三世紀為分布於貝加爾湖以南的部落聯合體。該部落群有狄歷、敕勒、鐵勒、丁零等名稱,都是相同發音的音譯。回鶻在唐朝之前一直受突厥的壓迫,在西元774年,回鶻配合唐朝滅了突厥。唐朝中後期吐蕃佔領了西域,回鶻也在漠北建立了一個政權叫做回紇,後來回紇不停與吐蕃打鬥,加上統治不佳,最終被所屬部黠戛斯所亡。後來回鶻西遷西域的三個政權:高昌回鶻、蔥嶺西回鶻和河西回鶻。高昌回鶻、蔥嶺西回鶻後來高昌回鶻和蔥嶺西回鶻成為維吾爾族,河西回鶻成為當地土著民族,叫裕固族。

『陸』 維吾爾族的來源

維吾爾族的歷史

一.名稱的演變

「維吾爾」是維吾爾族的自稱,是今天漢文對「UYGHUR」一詞的音譯。

在我國歷史上,歷代漢文獻對維吾爾族的稱謂,在書寫上,不同時期有所不同。

公元4世紀 《魏書高車傳》中出現的「袁紇」一詞,是至今所看到的對「維吾爾」的首次漢譯寫法,同時期還有寫作「烏護」或「烏紇」的。

到6-7世紀的隋、唐之際,漢文獻多把「維吾爾」寫作「韋紇」。對此,《新唐書回紇傳》說:「袁紇者,亦曰烏護、曰烏紇,至隋曰韋紇」。唐朝中、後期,又寫作「回紇」,據說是韋紇聯合鐵勒諸部中的仆固、同羅、拔野古等脫離突厥統治後給自己新組成的聯合體所定的漢文名稱。

788年(唐朝德宗貞元四年)時,回紇統治者取漢文「捷鷙猶鶻然」之意,提出把「回紇」二字改寫為「回鶻」,經唐王朝同意後正式 啟用,從此一直到13世紀70年代(元朝初年),漢文史籍又寫作「回鶻」。

元、明時期,漢文史籍一般寫作「畏兀兒」,有時也寫作「畏吾兒」。

17世紀中期清朝統治全國後,因為內地人把伊斯蘭教稱為「回教」,而維吾爾族這時已是全民信仰伊斯蘭教的民族,因此漢文史籍中多把維吾爾族稱為「回」、「回子」或「回民」。不過,為了與同期信仰伊斯蘭教的回族相區別,有的文獻中便根據維吾爾族宗教人士頭上戴有用白布繞成的帽子這一特點,稱為「纏回」。

同時,又因為維吾爾族在清朝統治新疆前已經在天山南北生活,因此個別漢文獻中也把維吾爾族寫作「土回」,而把後來到新疆生活的內地回族稱為「漢回」 或「客回」。

1934年(民國二十三年),新疆省政府根據各族人士的意見,多次討論,決定廢除以前對維吾爾族的各種漢文寫法,統一用「維吾爾」這一名稱。關於「維吾爾」一名最初的由來和含義,中外史籍記載並不完全一致,但今天大多數專家學者、包括著名的維吾爾族專家學者,都認為「維吾爾」一詞的含義應該是「聯合」、「同盟」、「團結」,這比較符合維吾爾族歷史發展的客觀規律。

二.歷史沿革

遠在公元前的夏、商、周以及春秋、戰國時期,在東從大興安嶺、西到阿勒泰山的大漠南北廣大地區,生活著眾多的以游牧為主的人群。他們那時大部分還處在原始社會的氏族部落階段。對此,漢文史籍當時統稱為「狄」或「北狄」有時也統稱為「胡」。

到公元前後的秦、漢時期,這些眾多的氏族部落除部分為興起的匈奴統治外,大部分仍生活在天山以北、阿勒泰山東西,到貝加爾湖周圍的廣大地區,這一時期的漢文史籍多稱他們為「丁零」。

在其後的魏晉南北朝時期,漢文史籍又多把他們稱為「鐵勒」、「敕勒」等。

其實,「丁零」也好,「鐵勒」、「敕勒」也好,都是「狄」在不同時期的不同音譯而已。還因為這些氏族部落的人多乘一種高大的兩輪車,因此一些漢文史籍又形象地稱他們為「高車」。

這些眾多的氏族部落中,許多就是後來形成回紇、回鶻、畏兀兒乃至維吾爾族的重要最初來源。

新疆和平解放後,在農村實行了減租反霸運動,隨後又進行了土地改革。到1953年底,在全區基本消滅了農村的封建剝削,廣大維吾爾族農民都有了屬於自己的土地,生產條件和生活條件都獲得了空前的改善。在這同時,城市裡對資本主義工商業的改造也順利地進行,廢除了生產資料的私人所有制,建立了社會主義的公有制。為了貫徹執行中國共產黨的民族政策,從1953年起,新疆先後建立了九個民族鄉、七個民族區、六個民族自治縣和五個民族自治州。在此基礎上,1955年10月1日建立了新疆維吾爾自治區。

『柒』 維吾爾族有哪些古籍文獻

我出有一些國際文獻

『捌』 維吾爾族的起源

一.名稱的演變 「維吾爾」是維吾爾族的自稱,是今天漢文對「UYGHUR」一詞的音譯。 在我國歷史上,歷代漢文獻對維吾爾族的稱謂,在書寫上,不同時期有所不同。 公元4世紀 《魏書高車傳》中出現的「袁紇」一詞,是至今所看到的對「維吾爾」的首次漢譯寫法,同時期還有寫作「烏護」或「烏紇」的。 到6-7世紀的隋、唐之際,漢文獻多把「維吾爾」寫作「韋紇」。對此,《新唐書回紇傳》說:「袁紇者,亦曰烏護、曰烏紇,至隋曰韋紇」。唐朝中、後期,又寫作「回紇」,據說是韋紇聯合鐵勒諸部中的仆固、同羅、拔野古等脫離突厥統治後給自己新組成的聯合體所定的漢文名稱。 788年(唐朝德宗貞元四年)時,回紇統治者取漢文「捷鷙猶鶻然」之意,提出把「回紇」二字改寫為「回鶻」,經唐王朝同意後正式 啟用,從此一直到13世紀70年代(元朝初年),漢文史籍又寫作「回鶻」。 元、明時期,漢文史籍一般寫作「畏兀兒」,有時也寫作「畏吾兒」。 17世紀中期清朝統治全國後,因為內地人把伊斯蘭教稱為「回教」,而維吾爾族這時已是全民信仰伊斯蘭教的民族,因此漢文史籍中多把維吾爾族稱為「回」、「回子」或「回民」。不過,為了與同期信仰伊斯蘭教的回族相區別,有的文獻中便根據維吾爾族宗教人士頭上戴有用白布繞成的帽子這一特點,稱為「纏回」。 同時,又因為維吾爾族在清朝統治新疆前已經在天山南北生活,因此個別漢文獻中也把維吾爾族寫作「土回」,而把後來到新疆生活的內地回族稱為「漢回」 或「客回」。 1934年(民國二十三年),新疆省政府根據各族人士的意見,多次討論,決定廢除以前對維吾爾族的各種漢文寫法,統一用「維吾爾」這一名稱。關於「維吾爾」一名最初的由來和含義,中外史籍記載並不完全一致,但今天大多數專家學者、包括著名的維吾爾族專家學者,都認為「維吾爾」一詞的含義應該是「聯合」、「同盟」、「團結」,這比較符合維吾爾族歷史發展的客觀規律。 二.歷史沿革 遠在公元前的夏、商、周以及春秋、戰國時期,在東從大興安嶺、西到阿勒泰山的大漠南北廣大地區,生活著眾多的以游牧為主的人群。他們那時大部分還處在原始社會的氏族部落階段。對此,漢文史籍當時統稱為「狄」或「北狄」有時也統稱為「胡」。 到公元前後的秦、漢時期,這些眾多的氏族部落除部分為興起的匈奴統治外,大部分仍生活在天山以北、阿勒泰山東西,到貝加爾湖周圍的廣大地區,這一時期的漢文史籍多稱他們為「丁零」。 在其後的魏晉南北朝時期,漢文史籍又多把他們稱為「鐵勒」、「敕勒」等。 其實,「丁零」也好,「鐵勒」、「敕勒」也好,都是「狄」在不同時期的不同音譯而已。還因為這些氏族部落的人多乘一種高大的兩輪車,因此一些漢文史籍又形象地稱他們為「高車」。 這些眾多的氏族部落中,許多就是後來形成回紇、回鶻、畏兀兒乃至維吾爾族的重要最初來源。 新疆和平解放後,在農村實行了減租反霸運動,隨後又進行了土地改革。到1953年底,在全區基本消滅了農村的封建剝削,廣大維吾爾族農民都有了屬於自己的土地,生產條件和生活條件都獲得了空前的改善。在這同時,城市裡對資本主義工商業的改造也順利地進行,廢除了生產資料的私人所有制,建立了社會主義的公有制。為了貫徹執行中國共產黨的民族政策,從1953年起,新疆先後建立了九個民族鄉、七個民族區、六個民族自治縣和五個民族自治州。在此基礎上,1955年10月1日建立了新疆維吾爾自治區。 來源:新疆庫爾勒網

『玖』 維吾爾族有哪些古籍文獻主要內容是什麼

這個你想查詢的我話,我建議您直接去網路上搜索一下,會有很多這方面的內容。

閱讀全文

與維吾爾族的歷史文獻有哪些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歷史知識薄弱 瀏覽:23
軍事理論心得照片 瀏覽:553
歷史故事的啟發 瀏覽:22
美自然歷史博物館 瀏覽:287
如何評價韓國歷史人物 瀏覽:694
中國煉丹歷史有多久 瀏覽:800
郵政歷史故事 瀏覽:579
哪裡有革命歷史博物館 瀏覽:534
大麥網如何刪除歷史訂單 瀏覽:134
我心目中的中國歷史 瀏覽:680
如何回答跨考歷史 瀏覽:708
法國葡萄酒歷史文化特色 瀏覽:577
歷史人物評價唐太宗ppt 瀏覽:789
泰安的抗日戰爭歷史 瀏覽:115
七上歷史第四課知識梳理 瀏覽:848
歷史老師職稱需要什麼專業 瀏覽:957
什麼標志軍事信息革命進入第二階段 瀏覽:141
正確評價歷史人物ppt 瀏覽:159
ie瀏覽器如何設置歷史記錄時間 瀏覽:676
高一歷史必修一第十課鴉片戰爭知識點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