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怎樣進行教材分析
進行教材分析的方法,通常需要認真研讀教材正文內容和欄目,結合課標要求以及教師用書,分析五條明線索和一條暗線索,即:知識邏輯線、學生認識發展的脈絡、促進學生認識發展的問題線索、解決問題需要學生參與的活動線索、情境素材證據線索,進而分析教材的教育價值和功能,而這多元線索以學生的認知發展線索為核心融合而成。要關注到節與節之間的關系、關注教材內部的關系,關於教材內部的各級標題系統,正文內容的闡述,各種活動欄目,及其背後的功能和價值,通過對教材知識內容的分析確立教材的深廣度,這是分析知識線索。問題線索應該指向每一個重要的知識點,分析問題線索時要關注兩點,不僅要關注教材中提出了哪些問題,還一定要關注這些問題的指向。即,提這個問題的目的是什麼,跟剛才分析的知識線索是怎樣的對應關系,或者說跟學生認識發展是什麼關系。我們該如何分析教材中的問題線索呢?教材中有的問題是非常明顯的,一般會出現在欄目中,還有一些問題是隱含的,老師們也要關注,特別是教材中一些過渡性和轉折性的陳述句,它可能也隱含了問題的要素。教材是通過一個一個的驅動性問題來推動內容進行逐級深入的。老師在進行活動分析時主要是看兩點:第一是活動類型,是基於探究的還是基於觀察的;另外是這個活動為什麼要探究、為什麼要觀察思考,它背後的教學目標指向什麼。第二要關注這些活動與問題線索、教學目標的關系,也就是關注活動的指向、結果和目標。關注教材中的活動設計,將其看成一種教學設計,這樣就可以和教材形成共鳴,可以站在與教材編寫者同行的位置去考慮問題,如教材編寫者是想在什麼地方開展活動、為什麼開展活動?承上啟下的關系是什麼?以及這節課或這個單元都計劃開展什麼活動?這樣就不難理解教材中的活動了。關注教材中的問題線索是什麼,它已經設計出的了什麼樣的問題線索,它的內容推進的問題邏輯是什麼,圍繞問題教材中已經設計了哪些學生學習的活動,這些活動的問題指向是什麼、活動目的是什麼,活動之間的關聯是什麼。教材中肯定不是只講知識,所以我們要分析教材中提供了哪些情境素材和證據,問題提出是依據什麼樣的情境提出來的,問題解決時藉助了什麼樣的素材和證據,整個的知識發展是藉助了什麼樣的素材和證據去推進的,教材中或明或暗地會有這樣的體現,所以我們要去分析這一方面。情境素材證據線索,跟問題線索、活動線索有緊密的聯系,教師需要依靠情境線索才能讓問題在課堂上得以實施,是學生讓學生明白活動的目的以及解決問題的證據線,從而思考、開展活動。在情境線分析的時候要注意情境的動機和目的。學生認識發展線是「融合劑」。
Ⅱ 高中歷史教材分析怎麼寫
第1課 夏商周的政治制度
【三維目標】
1.知識與能力:
⑴夏商時期的王位世襲制、基本的國家行政制度及對西周的影響、西周的分封制和宗法制。
⑵探究中國早期政治制度的特點以及宗法制對中國社會的深遠影響。
2.情感態度和價值觀:
⑴我國進入階級社會的歷史源遠流長,是世界文明古國。
⑵中國古代的早期政治制度帶有濃厚的部族色彩,形成了一宗法制為核心的政治制度體系。
【教學設計】
重點:西周的宗法制與分封制
難點:分析理解中國早期政治制度的特點,宗法制和分封制的關系。
【教學方法】
1.引導學生整體把握古代中國政治制度的總體特徵,讓學生學會類比思維方法。
2.引導學生閱讀理解課本的故事史料,幫助學生掌握學習和分析歷史資料的方法
【課時安排】 1課時
【知識梳理】
1、前言:古代中國政治歷史發展的總體線索。
基本線索:原始的部落民主向專制一步步強化;兩大階段:夏至春秋戰國(早期)
與秦至清(走向成熟又走向衰落);著眼點:中央與地方的關系,中央內部的關系(王<皇>權與相權的關系)。
2、導入新課:
首先展示圖片——「鼎」,讓學生討論「鼎」的象徵意義,引入第一節,夏商周的政治制度.
3、講授新課:
一、夏商的政治制度
1、夏商的政治制度
⑴特點:①王位世襲製取代禪讓制
開創者:夏禹 第一個王朝(前2070年)
特點:國家機器——「家天下」
形式:兄終弟及\父子相傳(商朝)
②從中央到地方的行政管理制度—官員
中央:相、卿士、卜、祝、史、師(職責)
地方上:封侯、伯 義務:納貢、征伐
⑵影響:對西周宗法制和分封制度有直接的影響。
【學習探究】
⑴夏商時期的相權狀況意味著什麼?(分別與禪讓時代和秦之後的王朝相比)
⑵侯、伯有幾重身份?既是隸屬中央的高官,又是地方上方國的首領(雙重身份)
二、西周的分封制與宗法制
1.西周的分封制(前1046年)
目的:鞏固西周統治
對象:王族、功臣、先代功臣
內容:周王封土地,諸侯盡義務
影響:擴大了周朝疆域
【學習探究】
分封制體現了森嚴了等級,維護這種等級制度,僅僅靠得是國家暴力機構嗎?如果不是,還要依靠什麼制度?
2.宗法制度(建立在血緣關系的基礎上)
由來:原始社會的父系家長制
目的:確定和鞏固父系家長在本家族地位的穩定
特點:嫡長子繼承製度
影響:保證了貴族政治壟斷特權,有利於統治集團的穩定
3.分封制與宗法制之間的關系:
【學習探究】 楚莊王問鼎說明了什麼?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是什麼?
4.、宗法制與分封制的衰落(西周後期~戰國末[秦])
原因:分封制的局限性:受封的諸侯有相對的獨立性(設置官員、建立武裝、征派賦役等)
三、小結:
(圖表略)
【課堂練習】
1、反映我國禪讓制被世襲制度所代替的史料是( )
A.《國語》中記載「防風後至,禹殺而戮之」 B.《越絕書》 「禹穴之時,以銅為兵」
C.《左傳》「茫茫禹跡,劃為九州」 D.《禮記》「天下為家…大人世及以為禮」
2、《史記》記載,楚莊王向周王「問鼎大小輕重」,其含義是( )
A.關注青銅鼎的鑄造 B.希望藉助周王室爭霸
C.想替代周王號令天下 D.有與周王室平分天下的野心
3、「大宗能率小宗,小宗能率群弟」。按宗法制度的規定,下列在相關范圍內一定能成為大宗的是( )
A.周王室——周王正妻所生之子 B.周王室——周王嫡長子、嫡長孫
C.諸侯國——諸侯嫡長子、嫡長孫 D.卿大夫封地——卿大夫嫡長子、嫡長孫
E.周王室——周王庶妻所生長子
4、孔子說:「殷因於於夏禮,所損益,可知也;周因於殷禮,所損益,可知也」,這句話的主要意思是什麼?反映了什麼問題?
5、西周實行分封制和宗法制度,各起了什麼積極作用?為什麼這種積極作用只是一時期的?
【課後反思】:
Ⅲ 教師如何進行教材分析
教師做好教材分析的基本步驟:
1、分析全冊教材總體要求及基本內容
分析教材時,教師一定要站在課程綱要與學科課程標準的高度,研究教材、研究教法。只有充分領
會了教材的總體要求和內容結構,才能為制定科學的學期教學計劃、把握各單元、各單課的教學奠
定基礎。
在制定學期教學計劃之前,教師必須對全冊教材有較全面的了解。只有這樣,才能很好地把握教
材,增強制定教學計劃的針對性,提高設計教學預案的實效性。
2、分析單元教材的教學目標及重、難點
分析了全冊教材的總體要求及基本內容後,接下來就是要進行單元教材的分析。分析的是單元的教
學目標及教學重、難點,了解整個單元的教學內容在全冊教材總體要求下的編排、結構思路。
分析了解了單元教材的教學目標及教學重、難點,是准確領悟各單課教材、科學設計預案及實施有
效課堂教學的基礎條件。
3、分析單課教材的具體目標及內容結構
具體分析單課教材具體目標、重難點及內容結構,是分析教材的第三步,也是整個教材分析的主體
部分。一般來講,有以下四個環節:
(1)分析單課教材在整個學科和整冊教材中的地位,分析單課內容在單元教材中的前後聯系。
(2)分析單課教材的具體教學目標、教學重點、難點和關鍵。
(3)分析單課教材在教學目標下的內容結構。
(4)分析對單課教材的處理及教學設想。
當然,教材分析除了上面三大步驟外,還應該對本班學生對學習本課教材的認知基礎及基本學情作
些基本的分析,包括學生學習的認知基礎、思維特點,了解學生的學習方法、興趣愛好等。
(3)歷史教師如何做教材分析擴展閱讀:
進行教材分析的意義:
1、只有全面深刻的教材分析和科學的學情分析,才能很好地去組織教材、優化教學方法,寫出可行
的教學預案。
2、分析教材是提高教師備課質量及課堂教學實效性的先決條件。
3、教材分析的過程,其實是教師自我學習、自我內化和自我創造的過程,是促進教師專業發展的必
經之路。
Ⅳ 歷史教材分析怎麼寫
歷史課是一門涉及面很廣的學科,它涉及哲學,經濟,政治,軍事,文化,社會等個方面的內容.可以說,它無所不包,無所不有,這是歷史的豐富性.但是,也是由於歷史包含過於豐富,所以它也有雜,冗的特點.中學生是一群對社會,對知識有著強烈求知慾的本性.中學歷史教材往往是過去的故事片斷,人物的總的集合.內容上顯得很呆滯,形式上顯得有些枯燥.當然,這不是歷史課程的固有的失誤,事情總是會變化發展的.目前,當歷史課程改革的呼聲很高,但是,怎樣改,怎麼改,歷史教材總不能刪去的.我們作為未來的歷史教師,有責任把自己的知識傳授給廣大的中學生.那麼,怎樣分析好歷史教材,也就是怎樣上好中學歷史課,是事關每一位教師的責任.
一. 歷史事實,在教學活動過程中要遵循黨和國家的大政方針,法律法規.作為一名人類靈魂的工程師,我們要把學生培養成為的,首先是對國家,對民族有用的人。而黨和中央機關作為國家最高權力的的象徵,是國家長治久安的維護者,我們應當維護它.我們也要把學生培養成為對社會充滿責任,對黨和國家忠誠的人.鄧小平同志說過:穩定壓倒一切,中國決不能亂.維護黨和中央的權威,就是維護社會的穩定.在講歷史教材時,可以用西周末年中央權威的下降(也就是周天子),似的個諸侯王紛紛爭做」霸主」.社會動盪不安.而戰亂最受害的還是人民群眾.每一次戰爭過後,往往」白骨露於野,千里無雞鳴」.用這樣的歷史材料向學生傳授,使他們從歷史的事實中得到深切的體會,比那種空洞無物的說教貼切多了.
剛才說過,穩定壓倒一切,沒有穩定,社會就得不到發展,人民就會遭殃.比如,當教師講到東漢末年,由於個地軍閥割據混戰,人民流離失所時,教師可以在袁詔和曹操雙方交戰所造成的財物損失情況,人員傷亡情況,還有由於戰爭造成水利失修,河流損壞而間接使人民傷亡向學生作個大概的介紹,使學生從中受到震撼.
在談到法律法規時,就是要學生樹立守法意識,不能輕視法律.同時也應當講明,封建時代的法律與今天的法律不可同日而已.今天的法律是代表廣大人民群眾的利益和意志,而封建時代的法律主要是維護地主階級的利益;今天的法律宣揚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則,而封建時代的法律是」刑不上大夫」的.但也想學生講明,人總是生活在現實之中,封建時代的法律雖然固有的缺陷,但也是維護社會安定所必須的.當講到」大唐律」時,我們從中舉出其中的條款加以分析,讓學生從中受到啟示和覺悟.
二. 設疑而問.學習歷史,疑問實在是太多了,總會遇到許多的為什麼.而學生,特別是中學生,他們正處在長身體,獲取知識的黃金時代,他們對疑問有一種好奇心,這點教師必須要抓好.
比如當教師列舉出中國古代著名的以少勝多的戰例:巨鹿之戰,官渡之戰,赤壁之戰,肥水之戰等.通過分析可使學生得出這樣的結論:戰爭勝敗不完全取決於軍隊多少,有時可以以少勝多,以弱勝強.同時進一步從古今中外中探索決定戰爭勝敗的因素有哪些,通過分析討論可以得出:戰爭中往往那正義者得人心者勝,社會形態社會制度優越者勝,經濟和技術先進者勝,智者勇者勝.根據這一規律:應比較1894年與1937年日本兩次侵華的原因,分析中國在兩次戰爭中為何一敗一勝?讓學生從歷史的背景,兩國國力,領導集團態度,抗日路線,人心向背等角度探索,這些,讓學生強烈的思考.
當教師上到漢朝的建立時,可以設置這樣的疑問.例如:漢高祖劉邦採取哪些」休養生息」的政策來發展生產?為什麼要採取這些措施?要讓學生把注意力引導上來.學生在思考後並教師的啟發下答出:漢高祖劉邦參加過農民戰爭,看到農民戰爭的巨大力量,」以亡秦為鑒」,調整生產關系,發展生產力,從而促進了漢初的繁榮.而封建王朝到了後期,統治階級日趨腐朽,生產關系又嚴重阻礙生產力發展,又會導致農民起義,致使舊政權的垮台,開始新的王朝.由此得出結論:階級矛盾和階級斗爭是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的集中表現,也是封建社會周期性震盪的根本原因和客觀規律.
三. 與時俱進,了解我國中學歷史學科課程目標的發展趨勢.當前,我國中學歷史課程改革十分明顯,這就要求教師改變觀念.2001年的,<<制義務教育歷史課程標准(試驗稿)>>和2002年<<普通高中歷史課程標准(送審稿)>>規定的課程內容」闊而淺」選擇更重視實用性,聯系比較鬆散,不再強調學科的嚴密性.
歷史教育的最終目的不是停留在對歷史知識的簡單掌握上,而是希望通過學生對重大歷史事件和人物,歷史發展特徵,線索和規律的把握,使歷史教學盡可能與現實生活和時事聯系起來,以增強蓄洪理解和解決現實問題的能力.所以,歷史教學要達到」通過歷史更好地認識現象,通過現實加深對歷史的理解」的目的,這是新的課程改革所要求的.
四. 實物考察.使學生身臨其境,加深學生對歷史的感知能力.所謂實物,包括文物古跡,古董,影視電視等.實物考察,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比如,當教師講到人民解放軍橫渡長江,攻打國民黨的老巢――南京時,為了讓學生更加對這段歷史有更深的體會,教師可以組織學生觀看<<渡江偵察記>>這部電影.通過看電影,學生的興趣提高了,教學效果也會
明顯的提高上去.
博物館物藏豐富,很多的文物古籍存有很大的利用價值.教師應當多利用這些歷史文物,使在分析歷史材料上更多地有說服力和渲染力.比如當教師講到孫中山在桂林領導護法運動時,當地教師完全可以組織學生去參觀博物館,特別是革命博物館,讓學生在」無聲勝有聲」,比教師在課堂上的過多的講解效果好多了.
歷史材料包含的內容很多,中學歷史教材內容也很豐富,也可以說很雜亂.但只要我們用心去研究,去考察,我們總會找到其中的規律.我們作為未來的中學歷史教師,面對的是中學生,而中學生又是一群特殊的群體,他們對中學歷史材料的理解能力又是我們必須關注的.我們要站在課程改革的最前沿,爭取把課上好,這才是我們的真正目的.
希望對你有幫助 - -
Ⅳ 如何做教材分析
一、教材分析 1.單元話題目前各種版本的小學英語教材多以話題作為組織教學內容的主線。確定了單元的話題,就可以圍繞話題選擇語言材料和設計活動,從而使學生從不同的方面加深對主題的認識和提高對該主題的表達能力。話題往往可以通過單元題目、語言材料、活動內容、詞彙表等判斷出來。 2.語言點語言點包括語音、詞彙、結構、功能等方面。教材的語音、詞彙教學重點一般都清楚地列出。在結構方面,由於結構大綱的爭議,很多小學英語教材沒有明示語法重點。但是,考慮到英語在我國是外語這一事實,國內的教材在話題這一線索之外,多數都還有一條語法線索貫穿整套教材。受二語習得理論研究中對於學習者理解(receptive)與產出(proctive)能力差異的研究及輸入(input)與輸出(output)關系研究的啟示,目前的英語教材普遍提供了較大的語言輸入量。同時,為了向學生提供盡量真實地道的語言材料,教材不可避免地出現比較多的語法現象。因此,教師要了解教材編寫的語法線索,從而准確地把握教學重點,避免教學精力分散。有些教材通過目錄表、單元自評等標明語法線索,有些教材則需要教師們自己去判斷。對於沒有明示語法重點的教材,教師們需要通過分析整本甚至整套教科書,特別是分析本單元與前後單元的聯系來確定教學重點。 強調語言的功能是向語言工具性本質的回歸。對語言功能的了解有助於我們設計相應的運用語言的任務,有助於學生語言運用能力的提高。同樣,有些教材的目錄里有function這一欄目,有些則要求老師自己判斷。 3.目標要求目標有教學導向的作用。對於確認的語言點,要明確學生掌握的要求,如:要求理解還是要求運用?要求能聽說還是能讀寫?教材的語法系統對此是有要求的,但這一要求往往是不明示的,需要教師通過教材中的活動要求、練習冊等來判斷。 4.語言材料語言材料指教材中提供的對話、短文、歌曲、小詩等。教師需要對其體裁、長度、語法復雜程度、真實性、地道性、趣味性等作出判斷,從而決定是否對其進行調整、改編或者用其他語言材料來替換。 5.活動大多數的小學英語教材除了提供語言材料外,還設計提供了豐富的活動,如游戲、歌曲、角色表演、會話、調查、評價等。教師需要對這些活動的語言點、目的、知識、技能、組織形式、材料、先後順序等進行分析,從而決定其是否合適,是否要做出調整。 6.檢測培養學生對學習過程的監控和調控能力是使學生學會學習的一個重要方面。理想的教材應該為學生提供檢測學習效果的練習活動,這種活動也可以為教師提供教學效果的反饋。 二、對教材中活動的分析與評估 基於活動的教學途徑(activity-based approach)在兒童外語教學中廣泛使用,它符合小學生學習外語的心理和年齡特徵。相對於任務型的教學途徑(task-based approach),它更符合小學英語課堂教學的實際。在課堂教學中,教學目標通過活動的設計和組織來實現,學生的學習過程就是完成各種活動的過程。由於活動在教學中的重要地位,我們有必要對教材中的活動進行詳細分析,並以此作為教學設計的基礎。 我們可以建立以下的指標體系用以分析和評估教材提供的各項活動: 1.語言目標指作為練習目標的語音、詞彙、語法等知識。 2.技能目標指進行練習所需要的聽、說、讀、寫技能。 3.認知層次 B.S.Bloom將認知和思維能力的發展分成認識、理解、應用、分析、綜合、評估六個層次(何安平,2001)。這種影響深遠的層次劃分未必為廣大的小學教師所理解。為方便教師的理解和操作,筆者粗略地將小學英語課堂教學活動中涉及的認知活動劃分為理解、記憶、運用三個層次。 4.活動形式活動形式包括聽、說、唱、演、玩、做等,也可以具體地表述為聽故事、唱歌、角色表演、做游戲、看圖說話、調查訪談、填表、畫圖、做動作、聽指令做手工等。 5.參與形式參與形式可以是個人、二人、小組、集體等。 6.答案形式答案形式可以分為封閉、半開放、開放幾種。譬如,教師完全控制的練習,其答案就是封閉的,而交際性的練習答案則是半開放或開放的。
Ⅵ 如何進行教材分析
教師講好一堂課的關鍵在於備課,只有備好課,才能保證教學質量,而教材分析則是備好課的前提。有的人可能會說,課本對教學內容都作了詳盡的闡述,教師按課本講就是了,對教材還有什麼可分析的呢?我們知道,書本上的知識是一種貯存狀態的知識,課堂教學過程就是要把這種貯存狀態的知識首先轉化為傳輸狀態的知識,然後通過學生的學習再把傳輸狀態的知識轉化為學生頭腦中的貯存形式。而這兩種知識形式的轉化過程與方法,由於受多種形式的制約,課本上是很難把它們全都寫出來的。因此,不經過對教材的分析與研究,就難於把握和完成知識形式的這兩次轉化。 教材中所講的知識,要放在知識整體中去認識,進行全方位、多角度的分析研究,以真正掌握它的內容,認識它在整個教材結構中的地位,認識與其它知識之間的聯系。而這一點對提高教學質量十分重要。有些青年教師,講課只照本宣科,書本上怎麼寫的,就原原本本的怎麼講,對教材缺乏分析,因而把握不住概念、規律的本質及它們間的聯系,抓不住教材的重點。這是造成教學效果不好的重要原因。 在教學過程中如何促進學生的發展,培養學生的能力,是現代教學思路的一個基本著眼點。教學過程不僅是知識的傳授過程,而且是能力的培養過程。培養能力需要認識和比較各種知識的能力價值。而知識的能力價值具有隱蔽性,表現為不思則無,深思則遠,遠思則寬。只有通過對教材的深入分析,才可能挖掘出教材本身沒有寫出來的知識的能力價值,以利於對學生能力的培養。 課堂教學的重要環節是設計教學過程,選擇教學方法。教學過程與教學方法的確定不是隨意的,它既受教學思想的指導,又受教學內容的制約。進行教材分析,同時也是在醞釀設計教學過程和選擇教學方法。因而教材分析的深廣程度將直接影響課堂教學的質量。 教材分析是進行教學工作的一項最基礎、最重要的工作,每個教師都應該重視這一壞節,並要具有分析教材的能力,掌握分析教材的一般方法。
Ⅶ 中學歷史如何進行課堂教學設計分析
我是一名中學歷史老師,我所面對的是一群正處於青春期現代中學生。中學生在這一人格劇變的重要階段,其認知發展特點和青春期發展特點對他們的一生都產生重要的影響。而現在的不少學生,感到像歷史這一類學科知識雖有趣但難學,花了不少精力,但收效少於理想。究其原因:一、做為中學生,由於年齡特點及其它原因,注意力不集中、愛走神,聽課質量不高;二、他們學習方法不妥當,只會死記硬背,沒有恰當的記憶方法,沒有看到系統的知識結構,以及它們之間的聯系、結合點,當然就無法完成對知識的遷移;三、學習目的不明確,對學習失去興趣。我們老師應根據學生認知心理特點及記憶規律,科學地實施課堂教學,讓學生及時地理解和掌握所學的知識,才能改變這種狀況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我認為 一節好的歷史課,為了實現教學的三維目標,它應該是分層次的、高質量的。如果從學生活動的角度來觀察,學生先要通過表演、觀看(表演、影視、圖片等)、閱讀等活動,達到認知能力;其次上升到歷史思維,如探究性學習;最後升華到情感的宣洩,形成正確的情感、態度和價值觀。這樣達到歷史課學生活動的「三層次」。
(一)身體的活動——學生課堂活動的第一層次 這些活動的特點和作用是:體驗、接受刺激與營造氛圍。 例如:人教版七年級歷史上冊第12課「秦王掃六合」,根據教學內容的要求,這節課要處理好一個人物——千古一帝秦始皇。那麼,我們可以從學生的活動入手,首先將秦始皇畫像(按課標要求這幅畫是要求學生記住的)放大(通過技術手段),突出擺放在多媒體教室的中心位置——黑板前,讓學生觀賞——盡情地、充滿想像地觀賞。
(二)思維的活動——學生課堂活動的第二層次
這些活動的表現形式有:討論、交流、研究、表述(口頭的和書面的)等,通過這些活動,學生可以得到歷史思維方法、協作學習、探究性學習、表達能力等方面的訓練。學生的歷史思維活動不是空穴來風,也不是無的放矢,它應該是在第一層次活動的基礎上的活動的上升,也是為了實現教學目標,符合新課程理念的學習方式和手段。一節好的歷史課應該具備層次和梯度,要層層推進,根據新課程的理念和要求,這種層次和梯度,就應該體現在學生的活動上。
(三)情感的宣洩——學生課堂活動的第三層次
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的形成確實不是靠說教可以實現的,它是課堂教學中通過學生的活動對歷史人物、歷史事件、歷史現象一種愛憎、看法、評價的自然流露,在教師的引導下,在班級形成感染的力量,從而糾正錯誤的情感、態度和價值觀,形成正確的情感、態度和價值觀。必須要給學生充分表露情感、態度和價值觀的自由、空間和時間,正確的情感、態度和價值觀自有其道德的感染力和震撼力。
再續上例,學生經過第一和第二兩層次的活動,對秦統一的相關知識有了較好的了解和掌握,對有關問題,如秦建立統一國家的意義,進行了深入地探討。可以肯定,大多數學生是能夠認識到:秦始皇統一中國,開創了我國歷史的新局面,對我國多民族國家的形成和中華民族的發展是做出了積極貢獻的,從而對國家的統一及中華民族的發展壯大產生積極的認同,樹立為之奮斗甚至獻身的願望和決心;但聯繫到統一過程中伴隨著的征討殺戮,聯繫到秦始皇統治的獨裁殘暴,導致肯定也會有少部分學生對秦始皇作出完全的否定,甚至對統一本身表示懷疑、不贊成,這些都是正常的。但不管怎樣,必須要給學生一個情感宣洩的渠道,讓他們毫無顧忌的表達出來,在這一過程中,老師要給以積極的引導,讓學生在情感宣洩的活動中形成正確的情感、態度和價值觀。
教學設計不僅是一門科學,也是一門藝術。作為一門科學,它必須遵循一定的教育、教學規律;作為一門藝術,它需要融入設計者諸多的個人經驗,並根據教材和學生的特點進行再創造,同時靈活、巧妙地運用教學設計的方法與策略。
Ⅷ 教師如何做教材分析
教材分析,是教師在制定教學計劃、設計教學預案前,要做的一項很重要、又很基礎的工作,是教師備好課、上好課的基本保證,對教師順利完成教學任務、提升課堂教學質量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分析教材的過程,既是教師科學把握教學內容、加深對教育理論理解、實施創造性備課的重要前提,更是教師進行教學研究的一種主要方法,同時也能體現教師對教材的駕馭能力和備課時的創造性勞動。呢?下面以小學品德學科為例,談談做教材分析的基本步驟:一、分析全冊教材總體要求及基本內容分析教材時,教師一定要站在課程綱要與學科課程標準的高度,研究教材、研究教法。只有充分領會了教材的總體要求和內容結構,才能為制定科學的學期教學計劃、把握各單元、各單課的教學奠定基礎。如人教版六年級品德與社會上冊教材,是根據課程標准「珍視祖國的歷史和文化,具有中華民族的歸宿感和自豪感,尊重不同國家和民族的文化差異,初步形成開放的國際視野」的總體目標而編寫的。在這一總體目標下,要求六年級學生初步了解社會發展的規律及其內部間的相互關系;了解國家近代以來的歷史與發展,以及中國共產黨的誕生和領導人民進行的艱苦卓絕斗爭;了解建國以來,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在工農業生產、科學技術、對外交流及其人們的生活水平等各方面的飛速發展;了解世界上不同國家和地區人們的生活及文化。根據課程總體目標及總體要求,全冊教材安排了四個單元:第一單元《走向文明》:讓學生從現代人的視角,去思考現代社會的發展與我們文明生活的關系;再追溯歷史的發展,理解和感受今天的生活來之不易。第二單元《不屈的中國人》:主要讓學生理解和感受中華民族抗擊外來侵略的不屈不撓的抗爭及奮斗精神;深刻認識和理解「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的含義。第三單元《騰飛的祖國》,讓學生了解建國以來,祖國在政治、經濟、文化、生活等各個方面的快速發展及人民生活的日益改善的情況,知道中國在世界舞台上產生的影響力,激起學生的民族自豪感。第四單元《漫遊世界》引領學生走出國門,走進更廣闊的世界,體會不同的異域風情,了解不同文化背景下人們各具特色的生活方式;感受世界不同文化的融合,以及文化之間的差異性和豐富性。教材這樣安排,其主要目的在引導學生重點關注祖國發展的基礎上,逐步把討論的范域擴大到全球,關注不同的異域風情,感受世界不同民族的文化。全冊涵蓋了歷史、地理、文化、政治等各個領域,內容十分豐富。在制定學期教學計劃之前,教師必須對全冊教材有較全面的了解。只有這樣,才能很好地把握教材,增強制定教學計劃的針對性,提高設計教學預案的實效性。二、分析單元教材的教學目標及重、難點分析了全冊教材的總體要求及基本內容後,接下來就是要進行單元教材的分析。分析的是單元的教學目標及教學重、難點,了解整個單元的教學內容在全冊教材總體要求下的編排、結構思路。如鄂教版小學品德與社會六年級下冊第一單元《中國在世界舞台上》,在仔細閱讀分析教材前面的「單元提示」可以發現,本單元的教學目標有這樣兩個方面:(1)了解古代中國在對外的經濟、文化交往上悠久歷史,對人類文明的發展作出了巨大的貢獻,古代中國在世界舞台上引人注目;(2)知道新中國成立以後,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對外的經濟、文化交流日益密切,伴隨著中國綜合國力的強盛,新中國在世界舞台上展現出了東方大國的風采。本單元的教學重、難點:深刻領悟中國對外交往的巨大作用及對人類文明發展的歷史影響,激發學生強烈民族自豪感。本單元共有《源遠流長的中外交流》、《飄揚的五星紅旗》、《風靡世界的「中國製造」》、《同一個世界,同一個夢想》四課組成。其結構思路是:中外交往歷史悠久、源遠流長,對人類文明產生與發展作出了重大的貢獻;當今的中國發展之快,從風靡世界的「中國製造」到世人矚目的「中國創造」,中國在世界舞台上發揮著巨大作用。分析了解了單元教材的教學目標及教學重、難點,是准確領悟各單課教材、科學設計預案及實施有效課堂教學的基礎條件。三、分析單課教材的具體目標及內容結構具體分析單課教材具體目標、重難點及內容結構,是分析教材的第三步,也是整個教材分析的主體部分。一般來講,有以下四個環節:一是分析單課教材在整個學科和整冊教材中的地位,分析單課內容在單元教材中的前後聯系。二是分析單課教材的具體教學目標、教學重點、難點和關鍵。三是分析單課教材在教學目標下的內容結構。四、分析對單課教材的處理及教學設想。如《話說地球》一課,是鄂教版小學品德與社會六年級上教材中第二單元《我們生活的地球》第一課的內容(全冊第七課)。是學生初步認識地球的開始,所涉及到的地球常識都是最基礎、最基本的地理常識。全課由「從『天圓地方』說起」、「看看地球的表面」、「到兩極去探險」三個部分組成。本課的教學目標:一是讓學生了解地球的形狀、地表的海陸分布(即大洲大洋的分布)、陸地基本地形等基本常識,初步感知「地球是個美麗的星球」,並體會「地球是人類生活的唯一家園」的含義。二是培養學生關注地球、熱愛地球、保護家園的社會責任感。根據教學目標,我確定了本課的兩大重點:一是了解人類認識地球形狀的長期過程,二是地球表面的主要地形地貌,在此基礎上,懂得「地球是人類的母親」的含義。根據小學生的特點,教材編寫了《麥哲倫環球航行》《加加林宇宙觀察地球》等一個個生動感人的故事,讓學生明白,人類認識地球形狀的過程是一個漫長而艱苦的過程。因此在設計教學預案時,第一課時,我抓住人類對觀察地球形狀的探索――從「從天圓地方」到「不規則的球體」的認識過程,讓學生懂得人類不畏艱難科學探究精神。第二課時,重點引導學生去認識地球表面的形態和多彩的地貌,懂得「地球是人類的母親」的深刻涵義。當然,教材分析除了上面三大步驟外,還應該對本班學生對學習本課教材的認知基礎及基本學情作些基本的分析,包括學生學習的認知基礎、思維特點,了解學生的學習方法、興趣愛好等。只有全面深刻的教材分析和科學的學情分析,才能很好地去組織教材、優化教學方法,寫出可行的教學預案。分析教材是提高教師備課質量及課堂教學實效性的先決條件。教材分析的過程,其實是教師自我學習、自我內化和自我創造的過程,是促進教師專業發展的必經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