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博興的歷史
綜合概況
博興縣位於東經°4ˊ∽118°22ˊ、北緯36°58ˊ∽37°27ˊ之間,屬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四季分明,氣候宜人,光照充足,水源豐盈,年平均氣溫12.5℃,全年日照時數2595小時,年降水量601毫米,無霜期180天。
博興縣地處魯北平原,黃河下游南岸,南鄰淄博市的桓台縣和臨淄區,北接濱州市的濱城區,東與東營市的廣饒縣毗鄰,西與淄博市的高青縣接壤,處在環渤海經濟圈、黃河三角洲腹地。轄9個鎮,3個街道辦事處,448個行政村,總面積900.7平方公里,人口47.8萬。
縣委、縣政府駐博昌街道辦事處,新城一路,行政大樓。郵編:256500。行政區劃代碼:371625。區號:0543。
博興縣位於魯北平原黃河下游南岸,地處黃河經濟帶與環渤海經濟區的接合部,京津唐和山東半島兩大經濟區的交匯處,與淄博市、東營市相鄰。全縣轄3個辦事處、9個鎮,1個省級經濟開發區,448個行政村,48萬人口,總面積為900.7平方公里。
歷史悠久,文化燦爛。遠在四千多年前的新石器時代,境內已是父系氏族社會。周代即為東方大國蒲姑國治所所在地,齊國曾在此建都,春秋末置博昌邑,戰國置博昌縣,五代後唐時改博昌為博興至今。博興是漢代孝子董永的故里,中國優秀傳統劇種——呂劇的發祥地,中國戲曲之鄉,孝文化、戲文化、佛文化聞名國內外。
自然資源豐富,基礎設施完善。博興縣是山東省引黃濟青工程渠首所在地、勝利油田的重要生產基地。盛產小麥、棉花、大豆、玉米以及林果、蔬菜等多種農副產品,是山東重要的糧棉生產基地和無公害蔬菜生產基地。建有打漁張水庫、純化水庫等54座,年儲水量3億立方米以上。境內電力供應充足,年供電量達4.5億千瓦時。公路密度達到130公里/百平方公里,移動通訊位居全省前3強,是濱州市第一電話大縣。縣城區實現了統一供暖、供氣,行政區、文化區、工業區、商貿區四位一體的主框架已經形成。
工業佔主導地位,經濟相對發達 2007年,完成生產總值130.02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同比增長17.3%。財政總收入13.56億元,其中地方財政收入7.17億元,分別增長20.84%和25.68%。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000元,增長13.04%,農民人均純收入5205元,增長11.6%。主要經濟指標都保持了較快增長。目前,已培育形成了石油化工、糧油加工、紡織、機械製造、廚具等主導產業,是「中國廚都」、「中國優質西紅柿之鄉」、全國草柳編工藝品出口基地、全國最大的植物油加工基地、全國最大的不銹鋼廚房設備生產基地、長江以北最大的黑白鐵批發加工集散地。
開放的博興正以積極的姿態走向世界,最大限度地降低招商門檻和投資成本,用優惠、高效、誠信、安全的優良環境,構築招商引資的「窪地效應」。已同美、日、歐等20多國家和地區的商社、公司建立了長期穩定的經濟技術合作關系正在重新規劃建設中的縣經濟開發區是省級經濟開發區水、電、訊、熱、氣、路和土地平整「八通一平」條件,現正以省道新博路的開工建設為契機,努力構建一條以新博路為軸線、貫穿南北、特色突出、功能完善、設施一流白勺「經濟長廊」。新的一年裡,我們要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以「跨入全省第一方陣和沖刺全國百強縣」為目標,按照中央提出的「四個著力」、「三個協調」的總體要求,突出加強兩區、三園、六大產業建設,積極推進工業新型化、三產現代化、農業產業化、城鄉一體化,啟動內力,藉助外力,凝聚合力,努力推進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全面建設民富縣強、和諧文明、生態優美的新博興。
㈡ 博興的革命烈士
本文轉自名人故事吧 http://www.gushiba.com ,轉載請註明出處。
李天佑
博興縣革命烈士(1894—1932)
字惠民。博興縣高渡村人。1930年經回鄉開展黨的工作的張靜源介紹加入中國共產黨。1932年8月4日,博興爆發了聲勢浩大的農民暴動,暴動隊伍發展到 700多人,活動於博興、廣饒、臨淄三縣邊界。李天佑參加了暴動的組織和指揮工作。由於敵人殘酷鎮壓,暴動堅持了二十幾天就失敗了,博興黨的工作也隨之轉入了地下。李天佑以教學為名堅持在興福的粉王村一帶秘密活動。一天深夜,受命赴膠東請示工作歸來的李相韓與其接上關系,並要求他盡快與黨組織取得聯系。不料李相韓的行蹤已被敵人偵探發現,很快便被包圍在學堂中。突圍時,兩人一起被捕。為掩護同志完成關系博興黨組織存亡的重要使命,他自認是李相韓。在被押往縣城的途中,他機智地吸引住敵人的注意力,使李相韓乘機潛入茂密的莊稼地,逃出虎口。在敵人的審訊庭上,他大義凜然,慷慨陳詞,痛斥國民黨反動派禍國殃民,大罵貪官污吏。3天後,被敵人殺害。
本文轉自名人故事吧 http://www.gushiba.com ,轉載請註明出處。
㈢ 濱州歷史名人
孫武(今山東惠民),董永(濱州博興),東方朔(今山東惠民),唐賽兒(今濱州市)。
㈣ 山東濱州,出現過的十大歷史名人有哪些
十大歷史名人有高崇文、展子虔、伏生 、谷中虛、衛融、東方朔、李之儀、孫皇後等。
一、高崇文
山東濱州是一個人傑地靈的地方,出了一一個名將,也就是高崇文,是歷史上赫赫有名的大將軍,為國家為百姓都做出了很大的貢獻了。他就是出生於幽州,也就是今天的北京一帶。
六、孫皇後
山東濱州歷史名人中還出了一位皇後,那就是明朝的宣宗的皇後,也就後來的孫皇後,孫皇後以幼年賢女選入宮中,最後是嫁給了宣宗,宣宗很喜歡她,孫皇後也是一路打怪升級到了皇後的寶座,可以說過程是相當勵志了。
總結一下,山東濱州出來這么多歷史人物,說明那裡人傑地靈的。
㈤ 沾化縣有哪些歷史名人
丁汝夔:(1497~1550),字大章,號淪源,今古城鎮管家莊人。1521年(明正德十六年)進士,選庶吉士,歷任禮部主事,山西左布政使,甘肅、保定、應天巡撫,湖廣參政,河南巡撫,吏部左、右侍郎,兵部尚書兼督團營。丁汝夔任禮部主事時,因爭「大禮」被削職家居,後議定復官。巡撫應天時,大奸臣嚴嵩專權,侵吞軍餉,戰備廢弛。其子嚴世藩亦仗勢欺凌官吏,鞭笞役卒,丁汝夔對此極抱不平,出面制止,自此與嚴氏父子結怨,遭貶謫任湖廣參政,復以公議起任河南巡撫等職。1549年(明嘉靖二十八年),丁汝夔任兵部尚書兼督團營。時韃靼軍屢屢犯境,邊務緊急,丁汝夔呈《備邊十要》及「退虜長策」十餘牘均被嚴嵩扣壓,致使韃靼軍進犯肆掠京城8日。嘉靖帝以「禦寇無策,守備不嚴」敕令將丁汝夔斬首。汝夔臨刑醒悟,大呼:「是嚴嵩誤我!」。後免死下獄。1567年隆慶帝繼位,丁汝夔得昭雪,賜資政大夫。
蘇兆登字宴林,號朴園。今古城鎮王見南村人,1768年出生。幼時家貧,當地范氏塾師憐其聰敏,收養讀書。兆登刻苦自礪,學業優異,每試皆冠。1795年(清乾隆六十年)考取舉人。1799年(清嘉慶四年)考取第一甲第二名進士(榜眼)。歷任翰林院編修、浙江道監察御史、江西南安府知府、軍機章京、陝甘學政、永平府知府、淮陽河務兵備道等職。並曾出任雲南鄉試正考官、會試及順天鄉試同考官。1821年(清道光元年),擢升福建按察使,因奔父喪未赴任。後乞告歸里,奉母10餘年,1847年卒於家。
蘇敬衡 : 字心輿,號蕉林,蘇兆登子,1801年出生。1834年(道光十四年)考取舉人,1836年(道光十六年)考取第一甲第三名進士(探花)。曾任翰林院編修、國史館協修、陝甘副主考,直隸天津府、宣化府知府,廣東雷瓊兵備道,甘肅、四川按察使等職。1853年(清咸豐三年),敬衡由四川調任福建按察使,被奸人誣告,未赴任。後真相大白,但敬衡因繼母年邁,請假歸里,1867年卒於家鄉。蘇氏以「父子二鼎甲」聞名於世。
張衍魯:(1797~1867),字步曾,1829年(清道光九年)武進士;
張衍熙:(1808~1867),字如皞,1840年(道光二十年)武進士。張衍魯、張衍熙系同胞兄弟,今大高鎮河溝張村人。張氏兄弟出生於普通農家。其父嗜讀書,但屢試不中,改習醫方便鄉里。其兩位叔父皆為武庠生。時河溝張村開設拳房,農家子弟多習武,兄弟皆受影響,先後棄文就武。衍魯身魁偉,性豁達,勇力過人。會試中,以拉硬弓為眾人驚嘆,官至湖北都司,封昭武都尉(正四品)。衍熙身偉貌秀。會試中,射箭,三牌皆穿靶心,為各省武舉嘆服。曾任濟南提塘、徐州營守備。誥封武德騎尉(正五品)。 王金奎:字文甫,號石農,生卒年不詳,今富國鎮杏行村人。1903年(光緒二十九年)恩科舉人,朝考二等。初任廣東鹽課大使,到粵後,不善於應酬,值宋晉之開局修《山東通志》,應召回里任采訪,經常與濟南名士和知識界人士在一起探討學問。他嗜書成癖,遇好書即買,錢不夠時以衣服作抵押。家藏書不下萬卷。深通金石學,考據精詳,品鑒無訛。
㈥ 在歷史上,淄博都有哪些名人
淄博這個地方出現過很多歷史名人,其中包括姜子牙、齊桓公、房玄齡以及蒲松齡等人。先秦時期大小諸侯國林立,其中齊國的疆域主要集中在山東一帶,其都城臨淄便位於現如今的淄博市內。因為這個原因,出自淄博的歷史名人中有不少人都與齊國有關,姜子牙與齊桓公便就是如此。
除了以上這些歷史名人之外,出身淄博歷史名人還有唐朝時期的著名宰相房玄齡。房玄齡年僅十八歲便成功科舉中榜並憑此順利入仕,入仕之後依附於秦王李世民。之後他為秦王發動玄武門之變出謀劃策,待秦王順利奪權之後他便越發得到重用。在李世民所設立的“凌煙閣二十四功臣”中房玄齡便是其中一員。
此外,備受百姓敬仰的財神李詭祖、寫出《齊民要術》的賈思勰以及《聊齋志異》的作者蒲松齡等人也都是來自於淄博的歷史名人。
㈦ 博興縣歷史故事
漢孝子董永及其故里的考證
董永與天仙女的故事,經過歷代文學作品的加工宣染,在我國廣為流傳,近兩千年來有口皆碑,經久不衰。,作為一個平民布衣出身的孝子,不但群眾愛戴,視為楷模;而且一些文人也在詩詞、戲曲中加以歌頌,引為重要的創作素材。如曹植的《靈芝篇》、元雜劇《織錦記》、《百日緣》,後來的黃梅戲《天仙配》等等,都取材於董永與天仙相配的故事。可見,董永其人在我國的影響何等久遠和廣泛。
尊敬老人,贍養父母,是中華民族的優 良傳統,也是我們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研究董永,對繼承和發揚這一傳統,對今天的精神文明建設,都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
那麼,董永是文學人物還是歷史上確有其人,其故里何處,這是值得我們認真探討的。
董永是在一定社會背景下出現的歷史人物。他生活在漢代,至今已兩千年左右。漢朝建立以後,武帝時期,董仲舒提出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在思想領域中儒家學說占據了統治地位。由於統治階級極力地推廣和倡導,作為儒家學說的核心——孝,成為社會生活中各階層普遍遵循的道德規范,直到東漢乃至後代,其影響也是相當深刻的。在當時的社會背景下,在人們的現實生活中,出現象董永這樣的孝子,是很自然的,是完全可能的,也是可信的。
現存的資料也證實了歷史上董永其人的真實性。山東省嘉祥縣武翟山的武氏墓群石刻歷史文物就向我們提供了有力的佐證。在其中的武梁石室第三石第二層右數第三個畫面即刻董永鹿車載父,田間勞作情景:樹下一鹿車,上有小罐,大概是田間勞作盛水之用,一老人坐於車上,左手執鳩杖,右手前伸,似是指點董永勞作。老人上方刻「永父」二字。其左為董永,右手執農具,回首望其父,身旁刻「董永千千乘人也」六字。董永左邊有一獸,體態粗壯,大耳如扇,長鼻高昂,是一象;董永右上方橫一圖案,有翼,有花紋,作飛舞狀,當是一鳥。《越絕書}說:「舜死蒼梧,象為之耕;禹葬會稽,鳥為之耘。」此即「象耕烏耘」之意,內含「耕耘」二字,是董永「肆力田畝」,田間勞作的形象注腳。
武氏墓群石刻,也稱武氏祠、武氏石室等,是東漢時武氏家族的墓地。清代陸續出土。武氏一家,是東漢末年的官僚地主家族,「世代為官,勢力煊赫,家財宏富,故有條件修建富麗堂皇的墓祠」。武氏祠,據其石闕銘文記載,建於建和元年(公元147年),數十年落成,竣工至遲不晚於公元200年。墓群石刻取材廣泛,內容豐富,是研究漢代政治、經濟、文化的寶貴資料。武氏祠的石刻畫多取材於真實的歷史人物和故事,如荊軻刺秦王、管仲射小白、二桃殺三士等。其修建時間,與董永同代,時間甚近,而且點明了董永的故里,證實董永確為真實的歷史人物,是可靠的佐證。再者,武氏祠中的董永石刻畫面的內容,與一些文字記載是一致的,故董永實有其人是可信的。
三國時期,魏曹植在《靈芝篇》中也寫了董永的故事:「董永遭家貧,父老財無遺。舉假以供養,佣作致甘肥。債家填門至,不知何用歸。天靈感至德,神女為秉機。」這是我國最早取材於董永故事的、有署名的文藝作品。可見,遠在三國時期,董永的故事已廣為流傳。
西漢末年,劉向的《孝子圖》亦有董永的記載。此書已亡佚,有關董永故事的記載僅見唐《法苑珠林》和宋《太平御覽》的引文。《太平御覽》引文如下:「前漢董永,干乘人,少失母,獨養父。父亡,無以葬,乃從人貸錢一萬。永謂錢主曰:『後無錢還君,當以身作奴,……」有人以為劉向為前漢人,他怎能予知有後漢呢?懷疑《孝子圖》系後人偽托。《法苑珠林》卷六二對《孝子圖》的引文稍有不同:「董永者,少偏枯,與父居,乃肆力田畝,鹿車載父自隨。父終,自賣於富公以供喪事。……」此段文字與《太平御覽》所引《孝子圖》不盡相同,值得注意的是,《法苑珠林》的引文中沒有「前漢」二宇,這就不好說《孝子圖}為後人偽托。《南史》卷二十二中有這樣記載:「慈字伯寶,年八歲,外祖宋太宰江夏王義恭迎之內齋,施寶物資所取,慈取素琴、石硯及《孝子圖}而已。」可見南北朝時尚有此書,如果說只有對董永的記述是後人妄增,似乎證據不足。《太平御覽》引文中的「前漢」二字,是否為當時編者不慎誤增,也不無可能。劉向是西漢末年人,如果《孝子圖》的記載是真實的,那麼董永當是西漢人,再說《孝子圖》即使是後人偽托,也是比較早的,亦有重要價值。
東晉史學家干寶把董永故事收在自己的《搜神記》里。他根據民間傳說,經過加工整理,寫成了《董永》篇:「漢董永,干乘人,少偏孤,與父居,肆力田畝。……。」首段文字與《法苑珠林》所引《孝子圖》如出一轍。後邊就是董永葬父後,道遇仙女,求為妻,俱至錢主,十日織縑百匹,助永還債,事畢,凌空而去的故事。董永故事經過干寶的加工已比較完整豐滿,其情節、人物,都有所發展,為後來的戲曲等文藝創作取材所本。
一些辭書和類書也大量地記載了董永其人。
清《古今孝子所見錄》收有董永,並載「東漢董永,青州人。」
《中國人名大辭典》把董永列為我國歷史名人載入。在「董永」條下載曰:「董永,後漢干乘人,少失母,奉父避兵,流寓汝南,後徙安陸……」此處增加了「奉父避兵」南遷之說。
《蒙求》一書,也收有「董永自賣」,舊注雲:「漢董永,少失母,養父,家貧佣力。至農月,以小車推父置田頭樹蔭下而營農作。……」這里對歷史上實有董永其人是肯定的。
台灣所編《中文大辭典》對董永其人也持肯定態度。文字與《中國人名大辭典》基本相同。
明代「記周秦及南宋名人」的《尚友錄》一書,收錄了董仲其人,並說董仲為董永之子。《辭海》介紹《尚友錄》是「匯編歷代人物小傳」。 (中文大辭典》介紹《尚友錄》說.「古來人物略具於是,以較史籍易於檢查,舊時多樂用之」。
被稱謂「一方之信史」的地方誌也大量地在「人物誌」中記載了董永其人。如山東省《博興縣志》、《樂安縣志}(今廣饒)》《魚台縣志》、湖北省《孝感縣志》、江蘇省《東台縣志》等等,都將董永列為歷史名人載入。所載董永故事多與《搜神記·董永》大同小異。固然,舊時修志有亂拉歷史名人的弊習,但這樣廣大的地區,都將董永視為歷史人物載入志中,肯定了歷史上確有董永其人,似亦不可忽視。
以上歷史文物、類書、辭書以及地方誌等資料,都肯定了董永是歷史上的真實人物,尤其是武氏祠的文物資料,可靠性更大。但是,對董永其人也有人持否定態度。如《辭海》即認為董永「是文學故事人物」。歷來否定董永其人的理由主要有兩個:一是董永其人正吏無載。我們認為,在封建社會里編寫的正史,主要是為封建統治者尤其為統治者的最高階層樹碑立傳的,就是郡守、縣令等較低一些的官僚也很難爬進正史的門坎。如上文提到的嘉祥縣武氏家族,世代為官,尚且不見正史,何況董永一個平民布衣,正史無載,這並不奇怪。歷史上正史無載的人物豈可勝數,若以正史無載為由而否定其存在,就難免有偏頗之嫌。
董永故事屬神話傳說。誠然,董永故事有著濃厚的神話色彩,但這也不能成為否定董永其人的理由。歷史上,我國勞動人民往往將自己敬仰、愛戴的歷史人物加以神化,以浪漫手法編成神話故事加以傳播,以勸化人們積德向善,也表達了人們對這些歷史人物的敬愛之情。而有些民間傳說,也往往是根據歷史上實有的人物,經過藝術加工成為完整故事的。如大禹治水的故事、包拯探陰曹、關公顯聖等等,都帶有濃烈的神話色彩,可誰又能否認他們是真實的歷史人物呢?同樣,我們也不能因為董永故事帶有神話色彩,就否定董永其人的真實存在。董永也正是依賴這浪漫的民間傳說,才流傳下來的。
董永既然是歷史上的真實人物,那麼,其故里何在呢?諸說基本相同。東漢時代的武氏墓群石刻中,董永故事畫面就點出「董永,千乘人也」。另外,《孝子圖》、《搜神記》、《中國人名大辭典》及《中文大辭典》也都點明了董永是漢代千乘人。干乘始於戰國時期,「以齊景公有馬千乘,常獵於此而得名。」在漢代為郡,縣名。干乘郡與干乘縣其治所均在今高青縣境東部,東鄰今博興縣。
高青縣現存志書中,均無有董永的記載。《博興縣志·人物誌)中載:「董永墓在今崇德社(今陳戶鎮)去墓數里有董家莊,永故宅也。」董家莊在今博興縣陳戶鎮,位於縣城北二十餘華里,西去漢千乘縣城遺址三十餘華里,在漢代屬千乘郡干乘縣地。董家莊即董永故里,博興縣志所載與上文辭書、類書、武氏祠等諸說是吻合的。
董家莊原有董公廟,《山東通志)說「董公廟在城(今博興縣城)東北三十里祀董永」,即指此也,今廟已不存。《通志)還說:「仙孝祠在西門內,祀漢孝子董永。」仙孝祠建於何時不詳,明代王為邦《仙孝祠記,中說:「本邑在董仙舊址,當日窘身葬父、神女助織,孝聲至今著也。我侯建祠繪象……」。文中,我侯,即指當時博興縣知縣翁兆雲。原祠已圮,明代知縣翁兆雲重修。康熙四年博興知縣蔣維藩又重建,現已無存。康熙五十八年《博興縣志》載,董永墓在崇德社。今屬陳戶鎮,原有墓碑,因日久年深,碑已不存。民國二十五年縣長張其丙重立墓碑一塊。此碑尚存。
以上資料,充分證實了博興縣陳戶鎮董家村即漢孝子董永故里。盡管舊的地方誌有亂拉名人的積習。但是,一些縣志仍然肯定了董永原籍為山東省博興縣。如山東省的《魚台縣志,載:「董永墓,舊志載,治西南三十里。按「董永,青州博興人,流寓德安,佣身葬父,感仙姬為偶事膾炙人口,雖婦人女子咸能言之,而葬魚台無考。」這里肯定了董水為博興縣人。再如湖北省的《孝感縣志》載:「董水,青州干乘人,今山東博興縣。……」一九八三年,孝感地區編寫的《孝感地區概況)在「著名人物」欄中寫道;「董永,東漢末,青州干乘人,今山東省博興縣,因黃巾起義,由山東流寓今湖北孝感……。」孝感市於一九八四年在市內所建「董永公園」中,在「孝子祠」前介紹說:「董永,青州千乘人,今山東省博興縣。……」董永故事在湖北孝感縣流傳甚廣,影響頗深,並建園立祠紀念他。但是從《孝感縣志》到《孝感地區概況》,只說是董永由山東流寓孝感,都肯定董永原籍是山東省博興縣。
當然,把董永說成本邑名人的地方誌亦有之。如清雍正年間的《樂安縣志》(今山東廣饒縣),即把董永視為鄉賢。,該志「古跡」篇中載:「董永祠,在城西太和庄,去家甚近,子孫至今承祀不乏。」查志中所說董永祠位於今廣饒縣西部,在漢代當為利縣地,而利縣屬齊郡,而非干乘郡。廣饒縣到隋代始僑置干乘縣,比董永生活的年代晚了五百多年。說董永故里在今廣饒縣,顯然無據。再如江蘇省《東台縣志》載:「董永,西溪鎮人。」所載董永故事基本引用《搜神記》原文,只是改「千乘」為「西溪鎮」。並說「今西溪鎮永與父墓並在。」但志書的編者又在後面的按語中寫道;「永事見《太平御覽》所引劉向《孝子圖》,其辭雲:董永千乘人,……今向《圖》不傳,史家亦不著於錄,而千乘郡乃今山東青州府北鏡,何以又為縣之西溪人耶?」志書的編者對董永為西溪人的說法就提出了異義,持否定態度。這一說也難以自立。
綜上所述,董永故里為山東省博興縣已無疑問。但是,清道光二十年《博興縣志}的編者沒有進行實地考查,以為舊志董永墓一說在崇德社,一說在龍河窪,而對董永故里博興提出了質疑。經實地考查,博興縣境董永墓只有一個,其地當時屬崇德社(現陳戶鎮),而群眾習慣上稱為龍河窪,是同一地點兩個名稱。該志中此謬誤,是由當時志書編者的淺陋和粗疏造成的。
董永的傳說遍布我國數十省,董永遺址與紀念物,如董永墓、董永祠、董公廟等等,也不勝枚舉,尤其江淮地區,流傳更廣,影響也頗深。
既然董永故里在山東,那麼董永的傳說何以在江淮地區有如此廣泛的傳播和影響呢?董永是否曾經南徙,眾說不一。《中國人名大辭典》主張董永曾經南徙,其「董永」條下載曰:「後漢千乘人,少失母,奉父避兵,流寓汝南,後徙安陸……」《中文大辭典》亦采此說,「董永」釋文與《中國人名大辭典》相同。這里只說「奉父避兵」,沒有說明董永南徙的年代。清康熙三十四年《孝感縣志}載「董永,青州干乘人,今山東博興縣。早喪母,漢靈帝中平中,黃巾起,渤海騷動,永奉父來徙……」清光緒五年《孝感縣志》又照漀潬??X?搬了此段文字。這里「避兵亂」的年代和歷史背景比較明確,「兵亂」指黃巾起義。然而,黃巾起義暴發於東漢光和七年(公元184年),比嘉祥縣武氏墓群石刻修建時間晚了三十多年。董永是不可能在黃巾起義時流寓安陸(今孝感)的。現尚未見到其他資料有董永南徙的記載。但並不完全排除董永有南徙的可能。
董永故事所以在江淮流域流傳甚廣,只據現已掌握的資料從其流傳的過程進行考查。其故事的傳播,大體可分為三個階段。在漢代,儒家學說占據了統治地位,統治階級以「孝」教化其民,作為孝子的董永,也就成為人們道德上效仿的楷模,很快流傳開。董永故事首先在山東流傳,繼而在黃河流域廣為傳播。山東省嘉祥縣武氏墓群石刻中的董永畫面,三國魏曹植的{靈芝篇》,即是董永故事在山東繼而在黃河流域傳播的反映。在三國以前,尚未見到江淮流域有關董永故事的記載。
東晉時期,隨著北方少數民族的內襲,黃河流域戰亂頻仍,長期分裂,社會極不安定,大批士族和平民相率南遷,到長扛流域定居下來。這樣,也就將董永的故事帶到了我國南方,尤其是長江流域。董永故事也就從黃河流域到長江流域這大半個中國的土地上廣為流傳。《搜神記·董永》,亦在這個時期出現了。這應是董永故事流傳的第二個階段。
南朝劉宋建立以後,元嘉三十年(公元453年)宋文帝的太子劉劭殺宋文帝自立,改元太初,歷史上稱其為「元兇」。宋文帝第三子武陵王劉駿起兵討劭。因劭弒父,劉駿以「孝」為號召,收買人心,兵力大盛。劉駿沿江東下,到達新亭(今南京南)即位,其年號也以「孝」名,為「孝建」,死後謚號「孝武帝」。劉駿凡二十八子,其「字」也以「孝」排,如孝師、孝德、孝良、孝烈、孝貞、孝善、孝英……等。由於劉駿出於政治上的需要,提倡孝道。所以,為「諸德之本」的孝在社會上蔚然成風。就在孝建元年,析安陸置孝昌縣(後改孝感),亦倡孝之意。作為孝子出身的董永,當然地成為社會上最受推崇的歷史人物之一,董永故事得到了進一步的傳播,董永墓、董永祠、董永廟等有關董永的遺跡和紀念物,在長江中下游地區相繼出現。由於南朝宋的統治者以行政手段進行倡導,所以董永故事流傳之廣,影響之深,董永遺跡、紀念物之多,都超過了黃河流域。
高漢君 戴延久 許連村
一九八六年十一月二十一日
關於《漢孝子董永及其故里的考證》的意見書
漢孝子董永及其故里論證會於一九八七年四月五日、六日在山東省博興縣召開。參加會議的有安作璋、朱紹侯、高敏等十名教授、專家;山東省政協副主席丁方明,惠民地委書記李聚馨,行署專員王道玉及地區有關部門的負責同志;博興縣黨政領導及有關部門的負責同志也出席了會議。
由十名專家學者組成了董永論證委員會,安作璋教授任主任委員,朱紹侯教授、高敏教授任副主任委員。
會上,博興縣政府高漢君同志宣讀了《漢孝子董永及其故里的考證,論文。經過認真討論,反復論證,一致認為:文章觀點明確,立論可靠,資料充實,有較強的說服力。
武氏墓群石刻董永畫像,魏曹植《靈芝篇》及東晉干寶,搜神記·董永》,等資料,充分證實了漢孝子董永確有其人。武氏墓群石刻、《漢書·地理志》、《太平寰宇記》、《續山東考古錄>、《山東通志》、《青州府志》及《博興縣志)等對千乘區劃沿革的記載,充分證實了董永為山東省博興縣人。
尊敬老人,贍養父母,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研究漢孝子董永,對於繼承發揚這一傳統,和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具有現實意義。
關於董永是否南遷,董永其人由歷史人物演變成神話傳說的過程,及其它有關問題尚須進一步研究。
漢孝子董永及其故里論證會
一九八七年四月六日
論證委員會委員名單
主任委員:
安作璋 山東師范大學歷史系教授兼古籍研究所所長
副主任委員:
朱紹侯 河南大學歷史系教授兼河南大學出版社社長
高 敏 鄭州大學歷史研究所教授兼所長
委員:盧傳貞 山東省博物館館長
逢振鎬 山東社會科學院歷史所副研究員
郭墨蘭 《東岳論叢》編輯部副研究員
李永先 山東省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副研究員
李宏生 山東師范大學歷史系副教授
徐景元 濱州師專副教授
孫向忠 惠民地委黨校副校長
㈧ 博興縣有哪些名人古墓
董永 古代傳說的名人 陳璞如 原鐵道部部長 韓玉金 著名心理專家 優秀發明家
㈨ 盤點淄博歷史名人有哪些
姜尚,字子牙,東呂鄉東呂里人(今山東省日照市東)。西周開國元勛,齊國第一任國君。老年時,被周文王任為國師,又稱太公望。後輔佐周武王伐紂滅商,建立周朝。以功高被封於齊地。在齊國「因其俗,簡其禮」,「尊賢智,賞有功」,「通商工之業,便漁鹽之利」,確立以工商興國的方針,齊國從而五業俱興,逐漸強大起來。他是中國古代的一位影響久遠的傑出的韜略家、軍事家與政治家。儒、道、法、兵、縱橫諸家皆追其為本家人物,被尊為「百家宗師」。
齊國第一名相——管仲
管仲(公元前725~前645),名夷吾,字仲,謚號敬,潁上(今安徽省潁上縣)人。春秋時傑出的政治家。他任齊國國相40年,輔佐齊桓公推行改革,收到富國強兵的效果,以「尊王攘夷」為謀征伐諸侯,使齊國成為春秋五霸之首。孔子曾對其弟子說,「桓公九合諸侯,不以兵車,管仲之力也」。又說:「微管仲,吾其被發左衽矣」。其言論見《國語·齊語》等。現存《管子》76篇。
春秋五霸之首——齊桓公
齊桓公(?~前643),名小白,系姜齊第十五代國君。公元前685年即位。他應鮑叔牙之諫,不計管仲一箭之仇,任管仲為相,尊為仲父,進行改革。依靠群臣智謀,使齊國大治,國富兵強。他在位43年,以「尊王攘夷」為號召,「九合諸侯,一匡天下」,使齊國成為春秋時代第一個霸主。
中國古代最傑出的軍事家——孫武
孫武,春秋末期著名的軍事家。出生於臨淄。其主要活動在吳王闔閭時期和吳王夫差前期。公元前532年,孫武因齊國變亂徙居吳國,專心研究軍事理論,完成了不朽兵典《孫子兵法》。後成為吳軍統帥,其軍事才能在「五戰入郢」中得到發揮和體現。而令其名垂青史、流芳百世的乃是其著作《孫子兵法》。《孫子兵法》13篇,5900餘字,文義精粹,內容豐富,被譽為「世界古代第一兵書」。
功比管仲的一代名相——晏嬰
晏嬰(公元前578~公元前500),字仲,謚平,夷維(今山東高密)人。是春秋後期一位重要的政治家、思想家、外交家。晏嬰歷任齊靈公、庄公、景公三朝,輔政長達50餘年。晏嬰繼承了管仲富國強兵的內外政策,重禮尚義,以禮治國,並推行薄斂省刑的政策,鞏固了齊國的大國地位。他生活節儉,能言善辯,內輔國政,屢諫齊王;出使不辱,捍衛國威。司馬遷非常推崇晏嬰,將其比為管仲。他的言行事跡有《晏子春秋》一書流傳於世。孔丘曾贊曰:「救民百姓而不誇,行補三君而不有,晏子果君子也!」。
中醫學奠基人——扁鵲
扁鵲,齊國盧邑(今濟南市長清區)人,其真實姓名是秦越人,又號盧醫。主要活動於齊桓公田午至秦武王贏盪時期。傳說扁鵲師從長桑君,學成之後便行醫列國。扁鵲善於運用四診,尤其是脈診和望診來診斷疾病。他曾用脈診的方法診斷趙簡子的病,用望診的方法診斷齊桓公田午的病。「諱疾忌醫」的典故出於此。扁鵲傳授生徒,開創醫學教育,是齊派醫學的開山鼻祖。扁鵲行醫到秦國,秦國太醫李醢自知醫術不如扁鵲,便派人刺殺了他。
納諫用能、勵志圖強——齊威王
齊威王(?~前320),名因齊,以納諫用能、勵志圖強而名著史冊。初即位,沉湎酒色,國內混亂。後虛心納諫,下定「不飛則已,一飛沖天;不鳴則已,一鳴驚人」的決心,整頓吏治,廣開言路,齊國漸強。又開拓稷下學宮,招徠各派學者前來著書立說,議論政治。鄒忌深明治國之道,齊威王與其相識三月,即任以為相。孫臏曾在魏國受刑,威王用為軍師,兩次打敗強魏。齊國聲威震懾諸侯,雄踞東方,一時號令天下,成為戰國七雄之冠。
傑出的軍事家——孫臏
孫臏,齊國阿(今陽谷縣東北)人,大約活動於公元前380年~前320年間,孫武後代,戰國時期兵家代表人物,傑出軍事家。與魏國龐涓俱投鬼穀子學軍事。後遭龐涓陷害,被處以臏刑。齊威王與其言兵後,任其為軍師。公元前353年和公元前341年,以田忌為將、孫臏為軍師的齊軍分別在桂陵和馬陵兩大敗魏軍。齊國聲威大振。孫臏有《孫臏兵法》傳世,分上下編,30篇,1.1萬字。
用火牛陣大敗燕軍——田單
田單,臨淄人,系田氏王族遠房子孫,世居安平(今臨淄區石槽盛)。公元前284年, 燕將樂毅率軍伐齊,破臨淄。即墨大夫戰死,逃至此的田單被推為將。後來田單抓住燕惠王即位的時機使用反間計,使騎劫代樂毅為將。又使用「火牛陣」大敗燕軍,齊軍盡復失地。田單迎齊襄王回到臨淄,受封為相,號為安平君。田單為相後,精心圖治,民多稱其賢。齊王建元年(前264年),由齊入趙,被任為相國,封平都君。
秦末起義首領——田橫
田橫(公元前250~前202),秦末狄城(今高青縣高城鎮)人,齊王田氏後裔。公元前209年7月,陳勝、吳廣起義後,他與堂兄田儋、胞兄田榮反秦自立,統一三齊之地。田橫先在齊地拜相,後自稱齊王。劉邦統一天下之後,他不願稱臣於漢,率徒眾500餘人遁入海島(今屬即墨)。劉邦為除後患詔令赦田橫罪而行招撫。田橫被迫偕門客二人赴洛陽,田橫趁謊稱沐浴更衣之時於河南偃師西(今赫田寨)自殺,兩門客得知後也相繼自殺,島上500人聞訊,皆自殺以殉橫。後人為紀念田橫及五百義士,把海島稱為田橫島。
第一個創用「病歷」的醫生——淳於意
淳於意,西漢時期的名醫,與張仲景、華佗並稱漢代三大醫學家。臨淄人,因曾任齊太倉令,又稱「太倉公」 或「倉公」。精於望、聞、問、切四診,尤以望診和切脈著稱於世。《史記·扁鵲倉公列傳》所記25個病例,稱為「診籍」,是我國現存最早的病史記錄。由於不事權貴,被富豪羅織罪名,誣陷入獄。小女緹縈上書漢文帝,願以身贖父,文帝哀其心意感人,遂赦免倉公。班固有詩贊曰:「百男何憒憒,不如一緹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