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歷史問題 > 淺談在歷史教學中如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淺談在歷史教學中如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發布時間:2021-02-05 00:14:18

1. 淺談在歷史教學中如何促進學生自主學習

如何提高學生學習歷史的興趣,培養學生學習歷史的積極性,是歷史新課程標準的一個基本要求,也是每一個歷史教師所面對的一個難題。讓學生在探索、發現、體驗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掌握學習的方法,以及培養學生終身學習的習慣,挖掘每一學生的學習潛能,培養他們主動獲取新知識、利用知識進行創新的能力,是我們教學的一個目標。教師如何根據歷史新課程標準的要求,改變自身傳統的注重知識傳授的教學行為,充分發揮學生主體的學習作用呢?以下是我的一些體會:
第一、 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由「要我學」轉變為「我要學」。
前蘇聯著名的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曾說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要提高學生學習歷史的興趣,教師應當做好學生的思想工作。目前在初中階段歷史這一學科屬於次科,不用參加升中考試,在平時的考試中也不算入排名的總分中,家長和學生都不重視,因此很多學生都認為學習歷史沒有用處,對歷史提不起任何學習興趣。要提高學生學習歷史的興趣,首先要讓學生明確學習歷史的重要性。英國大哲學家培根曾說過:「讀史使人明智。」學習歷史能讓學生在對人類漫長歷史發展、演變過程的探究中,學到許多知識,懂得許多道理,學會怎樣做人,還能學會怎樣思考、分析、處理問題。另外,學習歷史還為學生進入高中階段的學習打好堅實的基礎。在高中,歷史的學科地位得到提高,從次科變為主科,其重要性不亞於語英數三大主科,如果初中沒把中外通史認真地學一遍,到了高中學習專題式的歷史將會感到十分吃力。有了明確的學習目標就能激發學生的興趣和動機,使學生產生"疑而不解,又欲解之"的強烈願望,從而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達到提高課堂教學效果的作用,促進學生產生自學課本的慾望。同時在教學中,教師也應該充分利用初中新教材的特點,因為現行的初中歷史新教材里每一課都設有動腦筋題目,課後還設置活動與探究,這些對提高學生學習歷史的興趣有著很大的幫助。
第二、建立融洽的師生關系,創設輕松愉悅的學習環境。
融洽的師生關系是創設輕松愉悅的學習環境的前提,是激活學生的情感、提高教學質量的一個重要手段,也是優化課堂教學的一個重要方面。教學實踐表明,學生熱愛一位教師,連帶也會熱愛這位教師所教的課程,他會積極主動地探索這門學科的知識,這也促進學生自主學習意識的形成。為此,首先要求教師自己作學生情感的楷模。教師應注重自己對學生的潛移默化和激勵的作用,對歷史和歷史教學持科學、嚴謹、認真的態度,並傾注著極大的熱情。這樣長期感染學生,就能使學生在老師情感的熏陶中,逐步強化對歷史學習的情感,就會越來越喜愛歷史的學習。其次,對學生施以愛。由愛產生的積極情感能轉化為動力,這種動力又能激發學習興趣,推動學生有效地學習。在教學中,教師應熱愛學生,尊重學生,尊重學生的勞動,多徵求學生意見,盡量滿足學生學習心理上的需求,使他們覺得自己是被重視、被關心的,從而縮短師生間的心理距離。在學習環境的創設中,還包括有創設協作和交流的機會,教師與學生之間、學生與學生之間的協作與交流,讓學生在協作與交流的活動過程中,表現自己、理解他人、體驗個人與集體(或他人)合作的樂趣,培養以個體的自主為基礎,同集體的夥伴互相幫助,共同克服和解決困難,達到和諧發展的目的。這樣,就能為學生創設一個輕松愉悅的學習環境。
第三、 指導學生自主學習,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
在教學過程中,先由教師啟發引導,然後讓學生自己去分析。探索過程中教師要適時提示,幫助學生逐步探索真理。學生始終處於主動探索、主動思考的主體位置,但是又離不開教師事先精心設計的教案和在協作學習過程中畫龍點睛的引導,充分體現了教師指導作用與學生主體作用的結合。在教學中多留些時間讓學生思考,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學生的主體作用還體現在對所獲得知識不斷積累、拓寬知識、加深知識等方面。因此,在學完一章之後,最好是要求學生作書面小結。寫小結是一個重新整理與復習學過的知識的過程,學生可以從寫小結的過程中,發現自己以前沒有認識理解的問題,並及時予以彌補。同時,將課本中的各相關知識系統化,形成新的認知結構,把孤立的知識組成知識網路,從而獲得更全面更深刻的理解,學習由被動變成主動。
第四、積極評價學生的課堂活動,讓學生充分體驗成功感。
教師在教學中要尊重每一個學生的個性差異,允許不同的學生從不同的角度認識問題,採用不同的知識與方法解決問題。教師應該在課堂教學中關注每一個學生,特別是學習有困難的學生。通過評價幫助學生認識自我,建立學習歷史的自信心。在具體實施的過程中,在學生有了比較充分准備的基礎上,注意調動學生的積極性,鼓勵他們大膽發言,把預習或思考後得到的知識和方法能夠充分體現出來。可以通過提問來檢查學生自學的成果,對能夠給出正確結果的學生給予充分的肯定,讓他們體驗到成功的喜悅,增強他們學習的積極性;對於通過思考但解答中有不足之處的學生,先肯定他們

2. 歷史教學中如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學習興趣不是天生的,它是在學習過程中逐步形成的。

1、在學習中獲得成就、滿足感。掌握一個科學高效的學習方法是關鍵,在學習的過程中,如果方法不得當,學習嚴重受挫,就會越來越沒興趣,甚至產生討厭的情緒。

學習掌握速讀記憶的能力,通過訓練,實現閱讀提速、整體感知、理解記憶、注意力集中的提高。同時極大的縮短了學習的時間,平時需要幾個小時完成的學習任務現在幾十分鍾甚至十幾分鍾就可以完成了,效率提高了很多倍,成就感、自豪感油然而生,學習的興趣自然會提高很多。具體練習見《精英特全腦速讀記憶軟體》,安裝軟體即可進行試用訓練。用軟體練習,每天一個多小時,一個月的時間,可以把你的閱讀速度提高5倍左右,記憶力、理解力等也會得到相應的提高,最終提閱讀、學習效率和興趣。

2、學習要主動,在學習的過程中要多與老師、同學交流討論,培養自學興趣 。知識要互補,思想要共振,學習討論也是很重要的,它既可以活躍學習氣氛、集中注意力,又可使學生信息得到交流,思維得到調整

3、認識到學習的重要性,給自己制定一個合適的目標,並進行不斷的調整、完善。採用激勵、獎勵等各種方法,實施和完成計劃,養成學習習慣。

培養學習興趣的過程也是自學的過程,主動地學習,從學習中找到快樂,這樣學習興趣就會慢慢地養成。

3. 淺談高中歷史課堂教學中如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心理學家皮亞傑說:「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依賴於興趣。」我國人民教育家陶行知版先生則權指出:「教學方法必須依據學生的興趣,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得到興趣。」諸多跡象表明,興趣在學生的學習過程中有著不可忽視的作用。

4. 淺談歷史教學中如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初中歷史是學抄生整個初中學習中襲的重要學科,初中歷史教學不但能讓學生正確認識我國五千年歷史文化,而且還能培養學生內涵。如何在初中歷史教學中激發學生學習興趣,一直是初中歷史教師關注的話題。通過現階段我國初中歷史教學狀況,探討如何在初中歷史教學中提升學生學習興趣

5. 淺談中學歷史教學中如何提高學生的興趣

摘要:歷史是一門豐富多彩、博大精深的學問,但由於各種原因,人們對歷史重視程度嚴重不專夠,學生對學習歷史也屬沒有興趣。作為歷史教師,應該充分發揮歷史學科的魅力, 在歷史教學過程中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本文試從教師形象、導課、聯系生活、設置問題、語言、講好插圖、開展教學活動等幾個方面對如何在歷史教學中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做一下論述。(剩餘2340字)

6. 如何在歷史教學中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歷史是一個包羅萬象的巨大信息世界,中國有悠久的五千年文明史,世界歷史更為浩瀚無比。同時,歷史又涵蓋了人類社會生活的政治、經濟、法律、宗教等方方面面。人類對歷史的了解,主要依靠各個時代遺留下來的汗牛充棟的史籍。因此,歷史教師在日常備課、上課、進修的過程中,僅僅依靠薄薄的一本教師教學用書是遠遠不夠的。伴隨著信息化時代的不斷深化與發展,以計算機和互聯網為代表的當代信息技術正以驚人的速度改變著人們的生存方式和學習方式,同時也為歷史教學改革提供了得天獨厚的土壤,利用信息技術的支撐,即可以使歷史教學活動沖破時間和空間的限制,形象具體的表現教學內容;又可以改變以單一的方式向學生灌輸知識的傳統課堂教學。在歷史課堂教學中利用信息技術,對推動歷史教學的改革,提高教學質量,拓寬教師和學生的歷史視野,必將呈現出傳統教學手段無法比擬的優勢。
一、信息技術輔助教學的含義
信息技術輔助教學是一個廣義的概念,通常是指以多媒體計算機和網路為核心的教學手段。它包括:多媒體投影系統,多媒體互動式功能系統、信息網路與控制中樞系統及與之相適應的平台與教學課件。它是一種把超文體、圖形、圖像、動畫、聲音等運載信息的媒體結合在一起,並通過計算機進行綜合處理和控制的技術。它具有集成性、交互性、控制性的特點,使人們通過多個感官來獲取相關信息,提高信息傳播效率。在提倡開放型歷史教學的今天,激活了課堂,多角度地向學生傳遞教學信息,大大提高課堂效率。也給歷史教學帶來了生機與活力。
二、信息技術在歷史教學中的優勢
(一)、 「一言堂」轉變為「大觀園」
教育家贊克夫說過:「凡是沒有發自內心的求知慾和興趣而學來的東西,都是很容易從記憶中揮發掉的」。培養學生學習歷史的興趣是歷史課堂改革的目標之一。在課堂中,學生是主體,教師是主導,利用多媒體技術扮演好教師的角色,就能激發學生對歷史的興趣,促進學生主動學習。通過動態的文字,動感的畫面以及優美的音樂,生動的解說,一幅幅歷史畫面生動地呈現在眼前,可以很容易地將學生帶入到歷史的氛圍當中。讓學生在其中認知歷史,感悟歷史,成為直接的觀察者和參與者。而現在各個音像出版社出版的各種歷史資料片、歷史題材的電影和網路中大量的圖片、視頻短片為我們提供了豐富的教學資源。教師只要認真地加以收集、整理,恰當地運用,就可以變枯燥的歷史「一言堂」為生動的歷史「大觀園」。如在講紅軍長征和革命根據地的建立時充分利用歷史地圖,採用路線方向的移動、區域顏色閃爍、變色、圖片、視頻短片的插入等演示方式,使死地圖變活。有時讓學生參與其中,學生的興趣很高。對於現代的高中生來講,用老一套的方法講述他們熟悉的東西,學生肯定覺得枯燥無味,而多媒體教學恰恰克服了這一弊端,激發了學生的興趣,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達到了課堂改革的目的。
(二)、化靜為動、化虛為實,優化歷史課的教學
隨著教學教材的改革,現行歷史教材刪減了許多內容,同時補充了新知識。為了讓學生把握歷史的線索,老師往往會增加一部分課外知識。如果按照傳統的方式,一方面要教授新東西,另一方面還要補充舊知識,給課堂教學帶來很大壓力。遇到這種情況,利用多媒體教學是解決問題的最好方法。信息技術代以媒體應用於教學,可以增加容量,擴充知識,有效地調控教學。以《古代希臘羅馬的政治制度》為例,歷史久遠,並且屬於世界史范疇,課本的描述偏向綱要性,同時知識也顯得更理論化,而缺乏易於理解的解釋性文字,這造成學生缺乏學習的興趣,也難於掌握到運用這方面的知識。教學中單靠課本提供的寥寥幾幅圖片及簡單的文字描述,會令本課教學十分單薄。按學生歷史基礎,在原來的教學手段之下,就顯得有點力不從心。這個時候利用多媒體輔助,引進更多的史實資料,有了多媒體技術的輔助,教師可以轉變一下教學模式,將單調的課堂教學變成老師主導、學生參與,活潑的多媒體課程。
(三)、運用廣博的網上資源,,實現歷史與現實的生動結合
運用現代信息技術進行歷史教學大大拓展了學生的知識面,有助於學生創新能力與合作能力的發展。學生可在教師提供的教學網址上能夠直接閱讀原始的文字、圖片和音像資料,學生可根據本人的學習水平自主地選擇學習資源,在較短的時間內獲取大量的知識,改變了傳統教學模式下教師在課堂上講什麼,全班學生都只能聽什麼,課本里有什麼,學生只能看什麼的被動學習局面。運用現代信息技術進行歷史教學有助於發展學生的多種能力。學生在自主學習的過程中,不是簡單的記憶結論,而是更多地接觸到原始的文字、圖片和音像資料。通過對原始材 料的閱讀、分析、運用,有助於學生收集處理信息能力的提高和歷史闡釋能力的發展,使學生逐漸掌握知識的形成過程。例如在教授《抗日戰爭》一課時,課前安排學生從自己的身邊搜集有關抗日戰爭的資料。並針對資料提出相應的問題。學生們搜集到了圖片、視頻短片、民間故事等資料,我協助同學們把搜集到的資料製成課件,在課堂進行上展示,不僅形成了資源共享,更通過同學們搜集、思考、討論,充分利用眼、耳、腦、嘴多種感官的參與,加深對抗日戰爭的認識。同學們通過在多媒體網路環境下的自主合作學習,獲得了充分展現自我的空間,激發了學生的主體意識,使學生積極、主動、全面地參與學習過程,做到個體學習與合作學習相結合,從而學會了學習,有效的提高了課堂教學效率。學生在網路上學習時,要自行安排學習時間,選擇學習方法,調控學習進度,這些有助於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提高。通過媒體了解歷史與現實。將收集到的信息資料利用音頻、放映圖片等教學方式展示給學生,學生重溫了歷史、拓展了視野,更受到很好的愛國主義教育。實踐證明,只有多媒體教學能實現歷史與現實的握手,讓學生真正做到「學史鑒今」。
三、必須處理好的關系
盡管在中學歷史教學中採用信息技術輔助教學有如上所述諸多優點,但那隻能是教學過程中的一種手段,並非是使用了多媒體教學手段就能保證教學的成功和達到預期的教學目標,而需要我們根據歷史教學的特點靈活地選擇教學手段。因此,要真正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還必須處理好幾個關系:
(一)擺正教學手段和教學目標的關系。
任何手段都是為目的服務的。多媒體教學手段必須服從於課時的教學目標、單元教學目標、課程的教學目標乃至服務於學生發展這一最高目標。因此緊緊為教學目標服務,在一定的教學目標、內容下,在教學計劃中對教學手段進行選擇,使某種媒體適應於某一教學活動,充分發揮出它們的功能,達到最大的效用,而不必要用的地方,則堅持不用,以免喧賓奪主,流於形式。所以,根據每堂課的目標需要來設計使用多媒體課件進行教學,是獲得事半功倍效果的關鍵。
(二)是明確教學手段與教學內容的關系。
在教學系統中,包含教師、學生、教學內容和教學手段四個要素。作為整體的各個部分,它們各司其職,又相互聯系。要保證手段的應用取得最佳效果,必須研究系統中各其它要素及其組合,不能將多媒體教學手段游離手段於教學內容之外。教學內容是動態的還是靜止的?是抽象的還是具體的?這些問題對教學手段的選擇有很大的制約作用。因此,選擇多媒體教學手段僅僅注意到自身的因素是不夠的,必須對教學內容進行深入研究,根據內容的需要進行選擇,才能使課堂教學達到最佳效果。總之,要充分發揮信息技術在歷史課堂教學中的優點,不僅要有熟練的應用技術,還要在一定的現代化教育理論支撐下,正確處理好教學手段與教學目標及教學內容的關系。
四、應注意的問題
通過近年來在教學中運用信息技術的實踐證明,將互聯網引入課堂,讓歷史學習聯上互聯網,對於歷史教學改革,有著重要的意義。它可以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陶冶學生的情操,增大學生的知識攝入量,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強化學生的記憶,是提高課堂效率,促進學生整體素質提高的有效的途徑。但我們在運用信息技術手段進行歷史教學時一定要注意以下幾個方面問題。
(一)、要充分認識信息技術的優勢和不足,發揮優勢,彌補不足,方法多樣化,使之更好地為教學活動服務。
(二)、要認識到信息技術的運用是完成教學活動的一種手段,不能喧賓奪主,主要還是要圍繞著教學實踐來選擇設計多媒體信息。
(三)、要以學生的知識接受和思維發展為運用信息技術的出發點,一切都是為了學生更好的學習。
(四)、多媒體技術的選用與否要符合教學內容,要真正體現多媒體信息手段的使用價值。
運用信息技術進行歷史教學改革還是一個新的課題,願眾多同仁共同探索,使之更加科學、完善,讓我們一起來共同促進中學歷史教學水平的提高。

7. 談如何在歷史教學中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際

情境是一堂課的「小天地」,它是教師用生動形象、親切感人的語言,或描述意趣橫專生的屬同教學內容緊密相關的人物、事件與景物,或演示形象逼真的與教學內容有關的動作畫面,並藉助一定的媒介創造出來的,教師在教學中創造性地設計好一定的情境,讓學生戲劇般地進入角色,就能喚起他們的情感體驗,點燃其思維的火花,產生強烈的共鳴。這樣,也就能極大地調動學生的興趣,從而收到良好的教學效果。

8. 論文在歷史教學中怎樣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歷史教學中如何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摘要】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激發學習興趣,讓學生樂學、善學,是提高歷史教學效果的重要手段,以情感人、以趣導入,使學習方式和方法得到轉變。創設和諧,民主的教學環境,科學的教學方法,直觀形象的學習情境,大大激發學生的求知慾,感受歷史的魅力,在充滿活力的課堂中獲取知識。
【關鍵詞】教學模式,激發興趣,提高效益,思索探究
歷史是一門思想性和時代性較強的,不可缺少的基礎課,是樹立人生觀的重要學科,由於過去受學科特點和應試教育的影響,教學中總是講框框,學生學習方法主要以死記硬背,機械訓誡為主,所獲知識枯燥無味,不少同學今日挑燈奮戰,明日打水倒提藍,打擊了學生學習積極性,很多的學生厭學,沒有從學習中找到學習的樂趣,屬於被迫學習。導致老師難教,學生難學的被動局面。那麼怎樣才能改變這種被動局面,提高學習興趣呢?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是學習動機中最現實,最經常,最活躍的因素,只有讓學生把學習看成是一種快樂的活動,才能產生內在動力,激發強烈的求知慾,學生對歷史知識感興趣,就會學得活,記得牢,就會對問題深入探究,因此,在新課程改革中,如何在歷史教學中培養學生的興趣,使學生的學習由被動變為主動,提高學生學習歷史的積極性,值得新時代歷史教師思索和探究。
1.設計精練語言激起學習興趣
教師要想將所授課內容變得生動有趣,富有吸引力,使學生聽後
http://wapwenku..com/view/32e39b42a417866fb94a8e03.html?ssid=1bc9b6cfd3a5c5cad1c27b2c&from=2001a&uid=0&pu=usm@0,sz@1321_1003,ta@utouch_2_4.2_1_10.7&bd_page_type=1&id=&tj=wenkuala_1_0_10_l2

9. 在歷史教學中如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激發和培來養學生的學習興趣自,可以事半功倍地學習歷史知識,掌握基本技能。在歷史教學中如何培養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呢?我在教學實踐中進行了一些初步的探索,下面談一談自己的幾點看法。一、運用學科特點,創設導入情境,激發學生主動學習的慾望歷史課題常常被認為枯燥無味,而好的導入語的作用在於用生動形象的語言來縮短老師與學生之間的距離,使學生從導入語中產生疑問,形成一種渴求知識的心理。(剩餘1940字)

10. 淺談怎樣激發高中學生歷史課的學習興趣

淺談高中歷史教學如何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是推動學習的動力。孔子曾經說過:「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如何讓學生喜歡歷史課,提高高中歷史教學質量,值得我們反思。作為新課程改革的實踐者,在教學過程中我認識到:學習興趣是學生順利完成學習任務的心理前提。學生一旦對所學內容產生興趣,就能積極主動地去學,大大提高課堂教學效率。那麼如何調動學生對歷史學科的學習興趣呢?下面我就這一問題談一些膚淺的看法。
1.巧用材料,高效導入
「萬事開頭難」,課堂教學也是如此。一節歷史課如果能有一個引人入勝的「導入」, 抓住學生求知的心理,激發學生學習探究的慾望,這堂課也就成功了一半。所以教師要精選材料,巧妙導入。導入方式有很多種,如可利用故事、成語典故、名言、影音、圖片、文物、社會熱點、鄉土材料等聯系教材主題並設計問題,引導學生探尋歷史的奧秘。
2.適當選用資料,豐富課堂內容
高中學生們接觸過許多的文學藝術作品,如一些詩詞、歌曲等很多學生都能朗誦或哼唱出來,所以教師有意識地引用一些詩詞名句,可以豐富課堂教學內容,調動學生的想像力,變枯燥抽象的歷史為形象的歷史,增強對歷史知識的理解,往往能收到意想不到的課堂效果。
比如在講南朝時期佛教盛行時可引用杜牧《江南春》中的詩句「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台煙雨中」;講中國傳統制瓷業時可引用歌曲《青花瓷》中的詞句等。
3.講求語言的藝術
講課時不能照本宣科,要講出新意,講出特色,甚至不乏幽默感。如果能用學生耳熟能詳的語言和方式,貫通古今,把「死」去千年的歷史,活靈活現地帶到學生面前,那麼定能激發學生的興趣,活躍課堂氣氛。被網友稱為「史上最牛歷史老師」的袁騰飛老師的成功就是個很好的例子,袁老師的過人之處在哪裡?他的學生贊美道:「他是歷史老師中相聲說得最好的,是相聲演員中歷史講得最好的。」可見,幽默的語言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4.教會學生巧用科學的記憶方法
許多歷史知識枯燥乏味又很難記牢。教師不妨編些生動的口訣以幫助學生記憶,如此,能使學生在生動活潑的課堂氛圍里准確掌握知識且經久不忘。如在講授《天津條約》(必修一第10課)內容時,十處通商口岸記憶法為:天約增開十口岸,長江南鎮和九漢。沿海營煙再加汕,島上還有瓊台淡。如此一個重要且難記的知識點就這樣被學生牢記如心了。另外,《北京條約》內容可用諧音法記憶:「准許華工天天陪(賠)酒(九)」。諸如此類,不勝枚舉。
5.採用現代教學技術手段
多媒體教學是當今教育發展的必然趨勢,能生動形象地展示文字、表格、圖片、漫畫、音樂、影片等。它不但能使學生較好地掌握理解知識,也能使歷史可看、可觸、可感,從而變得生動有趣,從而極大地提高學生學習歷史的積極性和課堂教學質量。比如講《新航路的開辟》(必修二第5課)內容時,可利用央視紀錄片《大國崛起》片段。
6.安排學習活動,調動並培養興趣
歷史活動的組織可以有很多種形式,如讓學生編演歷史劇本、歷史知識搶答競賽、參觀博物館、開展辯論會等。就學生感興趣而又存在爭議的人物或事件組織辯論會就是一條很好的途徑,如在《秦朝中央集權制的形成》(必修一第2課)一課中涉及秦始皇的評價問題,有人認為秦始皇統一天下,是千古一帝,功大於過;又有人認為秦始皇橫征暴斂,是罕見的暴君,過大於功……對這些歷史上的重要人物,學生們比較感興趣,設計討論課讓他們在辯論中形成自己的觀點,是培養學生興趣的有效途徑。不論學生在辯論中給出哪種觀點,只要言之有理、言之有據即可。辯論後,教師要進行講評,將正反方的論據進行綜述,使之形成一個比較完整的知識信息系統,反饋給學生。通過舉辦這些活動,激發學生對歷史人物、事件的了解和對民族命運的關注,既培養了學生學習歷史的興趣,又啟迪了學生多角度思考問題的能力。
總之,新課程標准理念下要突出學生學習中的主體地位,就要求教師在教學中必須充分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作為新課程實驗的踐行者,每一位教師都應在教學中不斷總結經驗,尋求調動學生興趣的方法,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這樣才符合新課程改革的要求,才能提高學生認識歷史、理解歷史的能力。
參考文獻:
[1]賀啟章.再談激發學生學習歷史興趣問題[J].中學歷史教學參考, 2003(07).
[2]馬金紅.如何提高學生學習歷史的興趣[J].科教文匯(中旬刊), 2010(05).
(作者單位:江西省九江市第三中學)

閱讀全文

與淺談在歷史教學中如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歷史知識薄弱 瀏覽:23
軍事理論心得照片 瀏覽:553
歷史故事的啟發 瀏覽:22
美自然歷史博物館 瀏覽:287
如何評價韓國歷史人物 瀏覽:694
中國煉丹歷史有多久 瀏覽:800
郵政歷史故事 瀏覽:579
哪裡有革命歷史博物館 瀏覽:534
大麥網如何刪除歷史訂單 瀏覽:134
我心目中的中國歷史 瀏覽:680
如何回答跨考歷史 瀏覽:708
法國葡萄酒歷史文化特色 瀏覽:577
歷史人物評價唐太宗ppt 瀏覽:789
泰安的抗日戰爭歷史 瀏覽:115
七上歷史第四課知識梳理 瀏覽:848
歷史老師職稱需要什麼專業 瀏覽:957
什麼標志軍事信息革命進入第二階段 瀏覽:141
正確評價歷史人物ppt 瀏覽:159
ie瀏覽器如何設置歷史記錄時間 瀏覽:676
高一歷史必修一第十課鴉片戰爭知識點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