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中秋吃月餅的來歷是
中秋節的傳統食品是月餅,月餅是圓形的,象徵團圓,反映了人們對家人團聚的美好願望。中秋節吃月餅據說始於元代,當時,朱元璋領導漢族人民反抗元朝暴政,約定在八月十五日這一天起義,以互贈月餅的辦法把字條夾在月餅中傳遞消息。中秋節吃月餅的習俗便在民間傳開來。
相傳我國古代,帝王就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禮制。在民間,每逢八月中秋,也有左右拜月或祭月的風俗。「八月十五月兒圓,中秋月餅香又甜」,這句名諺道出中秋之夜城鄉人民吃月餅的習俗。月餅最初是用來祭奉月神的祭品,後來人們逐漸把中秋賞月與品嘗月餅,作為家人團圓的象徵,慢慢月餅也就成了節日的禮品。
月餅,最初起源於唐朝軍隊祝捷食品。唐高祖年間,大將軍李靖征討匈奴得勝,八月十五凱旋而歸。
當時有經商的吐魯番人向唐朝皇帝獻餅祝捷。高祖李淵接過華麗的餅盒,拿出圓餅,笑指空中明月說:「應將胡餅邀蟾蜍」。說完把餅分給群臣一起吃。
南宋吳自牧的《夢粱錄》一書,已有「月餅」一詞,但對中秋賞月,吃月餅的描述,是明代的《西湖游覽志會》才有記載:「八月十五日謂之中秋,民間以月餅相遺,取團圓之義」。到了清代,關於月餅的記載就多起來了,而且製作越來越精細。
月餅發展到今日,品種更加繁多,風味因地各異。其中京式、蘇式、廣式、潮式等月餅廣為我國南北各地的人們所喜食。
月餅象徵著團圓,是中秋佳節必食之品。在節日之夜,人們還愛吃些西瓜等團圓的果品,祈祝家人生活美滿、甜蜜、平安。
多種記載:
月餅,原本是祭月時供品的一種,以後成為民間互相饋贈的禮品。《西湖游覽志》稱:「民間以月餅相饋,取團圓之義。」東坡以「小餅如嚼月,中有酥和飴」來贊譽月餅。相傳我國古代,帝王就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禮制。在民間,每逢八月中秋,也有左右拜月或祭月的風俗。「八月十五月兒圓,中秋月餅香又甜」,這句名諺道出中秋之夜城鄉人民吃月餅的習俗。月餅最初是用來祭奉月神的祭品,後來人們逐漸把中秋賞月與品嘗月餅,作為家人團圓的象徵,慢慢月餅也就成了節日的禮品。
月餅,最初起源於唐朝軍隊祝捷食品。唐高祖年間,大將軍李靖征討匈奴得勝,八月十五凱旋而歸。
當時有人經商的吐魯番人向唐朝皇帝獻餅祝捷。高祖李淵接過華麗的餅盒,拿出圓餅,笑指空中明月說:「應將胡餅邀蟾蜍」。說完把餅分給群臣一起吃。
月餅象徵著團圓,是中秋佳節必食之品。在節日之夜,人們還愛吃些西瓜、水果等團圓的果品,祈祝家人生活美滿、甜蜜、平安。
中秋吃月餅,和端午吃粽子、元宵節吃湯圓一樣,是我國民間的傳統習俗。古往今來,人們把月餅當作吉祥、團圓的象徵。每逢中秋,皓月當空,闔家團聚,品餅賞月,談天說地,盡享天倫之樂。月餅,又稱胡餅、宮餅、小餅、月團、團圓餅等,是古代中秋祭拜月神的供品,沿傳下來,便形成了中秋吃月餅的習俗。月餅,在我國有著悠久的歷史。據史料記載,早在殷、周時期,江、浙一帶就有一種紀念太師聞仲的邊薄心厚的「太師餅」,此乃我國月餅的「始祖」。漢代張騫出使西域時,引進芝麻、胡桃,為月餅的製作增添了輔料,這時便出現了以胡桃仁為餡的圓形餅,名曰「胡餅」。唐代,民間已有從事生產的餅師,京城長安也開始出現糕餅鋪。據說,有一年中秋之夜,唐太宗和楊貴妃賞月吃胡餅時,唐太宗嫌「胡餅」名字不好聽,楊貴妃仰望皎潔的明月,心潮澎湃,隨口而出「月餅」,從此「月餅」的名稱便在民間逐漸流傳開。北宋皇家中秋節喜歡吃一種「宮餅」,民間俗稱為「小餅」、「月團」。蘇東坡有詩雲:「小餅如嚼月,中有酥和怡。」 到了明代,中秋吃月餅才在民間逐漸流傳。當時心靈手巧的餅師,把嫦娥奔月的神話故事作為食品藝術圖案印在月餅上,使月餅成為更受人民青睞的中秋佳節的必備食品。 明代田汝成《西湖游覽記》曰:「八月十五日謂中秋,民間以月餅相送,取團圓之意。」清代,月餅的製作工藝有了較大提高,品種也不斷增加,供月月餅到處皆有。清代詩人袁景瀾有一首頗長的《詠月餅詩》,其中有「入廚光奪霜,蒸釜氣流液。揉搓細面塵,點綴胭脂跡。戚里相饋遺,節物無容忽……兒女坐團圓,杯盤散狼藉」等句,從月餅的製作、親友間互贈月餅到設家宴及賞月,敘述無遺。
據說,月餅在唐代就曾出現,至宋代更盛。它是中秋佳節祭拜月亮時最主要的物品,祭供後由全家分食。由於月餅象徵團圓,有些地方稱為「團圓餅」。《燕京歲時記·月餅》載:「供月月餅,到處皆有,大者尺余,上繪月亮蟾兔之形。有祭畢而食者,有留至除夕而食者。」蘇東坡詩雲:「小餅如嚼月,中有酥和飴。」清朝楊光輔的《淞南采府》寫道:「月餅飽裝桃肉餡,雪糕甜砌蔗糖霜。」看來當時的月餅已和現在的月餅頗為相近。
傳統的中秋節為團圓節,所以古詩有「每逢佳節倍思親,遍插茱萸少一人」等詩句,也就是到了中秋節,大家更盼望團圓。如果家中有人在海外或外地能來家團聚,就增加思念之情,這是中國以家庭為社會組成單位所具有的特點,而中秋節也就是這一特點的集中表現。
中國歷代以農立國,中秋節正當春華秋實,農業收成的季節,所以農村有以「芋魁」供奉之俗,即所謂中秋吃蕃薯、芋頭,這兩種根塊作物,其形碩大而圓,象徵豐收與完滿之意。而親友之間饋贈月餅,同樣也是象徵完滿、團圓之意。
中秋之夜,合家圍坐,皓月當空、或對月飲酒,或品茶吃月餅以助談興,亦人生之一樂事。所以無中秋可以吃月餅,而無月餅則不成中秋,因此中秋與月餅是緊密相連不可或缺的。而此俗之由來,也有多種說法。
有謂唐高祖武德年間,邊寇犯境.李靖帥師出征,大獲全勝,於中秋節凱旋,長安內外通宵歡慶,時有吐蕃人獻餅祝捷,高祖取出圓餅手指明月笑曰:「應將胡餅邀蟾蜍。」嗣後分賜群臣共啖,於是遂形成中秋吃月餅之俗。二謂北宋時中秋節以爬山登樓先睹明月為快,然後舉行拜月儀式,供品有圓餅,據《燕京歲時記·月餅》雲:「至供月餅,到處皆有,大者尺余,上繪月宮蟾蜍之形,有祭畢而食者」。這就是宋代中秋食月餅之俗。
或謂元代末年,統治者實行「三家養一元,五家一菜萬」的殘暴統治壓迫,劉伯溫組織農民起義,特製大圓餅,內中暗藏字條,約定八月十五夜起義,結果起義成功,推翻元朝,建立明朝,以後中秋食月餅之俗更為流行。
總之,中秋團圓,賞月及吃月餅之俗,由來已久,歷代而後,不斷加進新的內容,以豐富這個富有民族特色的傳統節日,流傳至今,盛行不衰。
中秋節是我國民間除年節之外的第二大節,以中秋圓月象徵人間團圓。每年八月中秋尚未來臨,市場上各式月餅已是琳琅滿目成為一大風景。人們相互饋贈月餅,特別是在十五的夜晚,家人團聚面對長空皓月,品餅賞月別有情趣。
至於月餅的來歷一向眾說紛紜,甚至還可與遠古傳說中的後羿射日、嫦娥奔月搭上一點關系。此間說一個公元八世紀時唐明皇的故事。
相傳唐朝玄宗年間的一個仲秋之夜,唐明皇李隆基在宮中賞月,身旁道士羅公遠變法術,將手杖扔向雲天化為一道長橋,邀玄宗同游月宮。兩人走過長橋,眼前忽現一座宮院,上書「廣寒清虛之府」。再看宮內仙山瓊閣引人入勝。宮中嫦娥命宮女捧上可口仙餅讓客人品嘗,並觀賞了天仙們表演的輕歌曼舞。
待回到人間,唐明皇命人照月宮所見所聞一一仿造下來。此後,人間就有了「霓裳羽衣曲」和形如圓月的「月餅」。蘇東坡有「小餅如嚼月,中有酥和飴」的詩句,說明宋代月餅已做工十分講究盛行於世了。
另外據傳,元末農民起義領袖張士誠利用中秋親友互贈月餅的習俗,在月餅餡中夾進起義的字條,約齊各地人馬在中秋節舉事,最終推翻了元朝統治。
據說月餅的由來是因為兩國交戰,想出的一種特殊的宋迷信的方法,就是把紙條卷好放在一個圓餅里,去傳遞信息也好不被敵人發現,後來士兵餓了,吃掉了月餅,後來就廣為流傳。
⑵ 中秋節吃月餅的起源與含義
秋節吃月餅據說始於元代,當時,朱元璋領導漢族人民反抗元朝暴政,約定在八月十五日這一回天起義,以答互贈月餅的辦法把字條夾在月餅中傳遞消息。
後來,朱元璋終於把元朝推翻,成為明朝的第一個皇帝,雖然其後清朝人入主中國,但是人們仍舊慶祝這個象徵推翻異族統治的節日。
中秋節吃月餅可以加深團圓的氣氛,中秋節,習慣上又把它叫團圓節。因為每月的十五日月最圓,八月十五又時值秋高氣爽,這天夜間月又最亮。
八月十五叫中秋節是因為七、八、九三個月為一年四季的秋季,八月十五正好是時間的一半,是秋季的正中,所以謂之中秋節,是流行於中國眾多民族與漢字文化圈諸國的傳統文化節日。
⑶ 中秋節吃月餅是從什麼時候開始的習俗
「月餅」二字最早出現在南宋周密《武林舊事》,
中秋節用果品糕點回「拜月」,應該更早;答
兩千多年前的周代,帝王每年二月十五早上祭日,八月十五晚上拜月;
後來逐漸流傳到民間。
至於民間廣泛流傳的元末張士誠(也有說劉伯溫、朱元璋)利用中秋吃月餅習俗,在餅餡裡面夾紙條,號召「八月十五殺韃子」一事,由於沒有史料印證,並未被學術界認可。
所以,結論是:
中秋吃月餅的習俗歷史悠久,
到唐宋時期開始盛行,
從明朝起被賦予新的意義。
⑷ 中秋吃月餅的來歷是什麼
中秋節吃月餅,其起源說法多種。
一說元代末年,江蘇泰州的反元起義領袖張士誠(或說是朱內元璋的謀容士劉伯溫)利用中秋民眾互贈圓餅之際,在餅中夾帶「八月十五夜殺韃子」的字條,大家見了餅中字條,一傳十,十傳百,如約於這天夜裡一起手刃無惡不作的「韃子」(元兵),過後家家吃餅慶祝起義勝利,並正式稱中秋節的圓餅為月餅。在後來很長歷史時期,甚至在上世紀末,許多月餅上還貼有一方小紙片!只可惜,近年所產月餅已不見小紙片蹤影,月餅所含代代相傳的「文化密碼」盪然無存。
另有一說為,明洪武初年,大將徐達攻下元朝殘余勢力盤踞的元大都北京,捷報傳到首都南京,正在下棋的明太祖朱元璋欣喜若狂,即傳諭中秋節普天同慶,並將當初反元大起義時傳遞信息的月餅賞賜臣民。月餅從此成為中秋節「法定」的食品,非食不可了。
⑸ 中秋吃月餅起源於哪個朝代。如題 謝謝了
中秋節的傳統食品是月餅,月餅是圓形的,象徵團圓,反映了人們對家人團聚的美好願望。中秋節吃月餅據說始於元代,當時,朱元璋領導漢族人民反抗元朝暴政,約定在八月十五日這一天起義,以互贈月餅的辦法把字條夾在月餅中傳遞消息。中秋節吃月餅的習俗便在民間傳開來。 相傳我國古代,帝王就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禮制。在民間,每逢八月中秋,也有左右拜月或祭月的風俗。「八月十五月兒圓,中秋月餅香又甜」,這句名諺道出中秋之夜城鄉人民吃月餅的習俗。月餅最初是用來祭奉月神的祭品,後來人們逐漸把中秋賞月與品嘗月餅,作為家人團圓的象徵,慢慢月餅也就成了節日的禮品。 月餅,最初起源於唐朝軍隊祝捷食品。唐高祖年間,大將軍李靖征討匈奴得勝,八月十五凱旋而歸。 當時有經商的吐魯番人向唐朝皇帝獻餅祝捷。高祖李淵接過華麗的餅盒,拿出圓餅,笑指空中明月說:「應將胡餅邀蟾蜍」。說完把餅分給群臣一起吃。 南宋吳自牧的《夢粱錄》一書,已有「月餅」一詞,但對中秋賞月,吃月餅的描述,是明代的《西湖游覽志會》才有記載:「八月十五日謂之中秋,民間以月餅相遺,取團圓之義」。到了清代,關於月餅的記載就多起來了,而且製作越來越精細。 月餅發展到今日,品種更加繁多,風味因地各異。其中京式、蘇式、廣式、潮式等月餅廣為我國南北各地的人們所喜食。 月餅象徵著團圓,是中秋佳節必食之品。在節日之夜,人們還愛吃些西瓜等團圓的果品,祈祝家人生活美滿、甜蜜、平安。 多種記載: 月餅,原本是祭月時供品的一種,以後成為民間互相饋贈的禮品。《西湖游覽志》稱:「民間以月餅相饋,取團圓之義。」東坡以「小餅如嚼月,中有酥和飴」來贊譽月餅。相傳我國古代,帝王就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禮制。在民間,每逢八月中秋,也有左右拜月或祭月的風俗。「八月十五月兒圓,中秋月餅香又甜」,這句名諺道出中秋之夜城鄉人民吃月餅的習俗。月餅最初是用來祭奉月神的祭品,後來人們逐漸把中秋賞月與品嘗月餅,作為家人團圓的象徵,慢慢月餅也就成了節日的禮品。 月餅,最初起源於唐朝軍隊祝捷食品。唐高祖年間,大將軍李靖征討匈奴得勝,八月十五凱旋而歸。 當時有人經商的吐魯番人向唐朝皇帝獻餅祝捷。高祖李淵接過華麗的餅盒,拿出圓餅,笑指空中明月說:「應將胡餅邀蟾蜍」。說完把餅分給群臣一起吃。 月餅象徵著團圓,是中秋佳節必食之品。在節日之夜,人們還愛吃些西瓜、水果等團圓的果品,祈祝家人生活美滿、甜蜜、平安。 中秋吃月餅,和端午吃粽子、元宵節吃湯圓一樣,是我國民間的傳統習俗。古往今來,人們把月餅當作吉祥、團圓的象徵。每逢中秋,皓月當空,闔家團聚,品餅賞月,談天說地,盡享天倫之樂。月餅,又稱胡餅、宮餅、小餅、月團、團圓餅等,是古代中秋祭拜月神的供品,沿傳下來,便形成了中秋吃月餅的習俗。月餅,在我國有著悠久的歷史。據史料記載,早在殷、周時期,江、浙一帶就有一種紀念太師聞仲的邊薄心厚的「太師餅」,此乃我國月餅的「始祖」。漢代張騫出使西域時,引進芝麻、胡桃,為月餅的製作增添了輔料,這時便出現了以胡桃仁為餡的圓形餅,名曰「胡餅」。唐代,民間已有從事生產的餅師,京城長安也開始出現糕餅鋪。據說,有一年中秋之夜,唐太宗和楊貴妃賞月吃胡餅時,唐太宗嫌「胡餅」名字不好聽,楊貴妃仰望皎潔的明月,心潮澎湃,隨口而出「月餅」,從此「月餅」的名稱便在民間逐漸流傳開。北宋皇家中秋節喜歡吃一種「宮餅」,民間俗稱為「小餅」、「月團」。蘇東坡有詩雲:「小餅如嚼月,中有酥和怡。」 到了明代,中秋吃月餅才在民間逐漸流傳。當時心靈手巧的餅師,把嫦娥奔月的神話故事作為食品藝術圖案印在月餅上,使月餅成為更受人民青睞的中秋佳節的必備食品。 明代田汝成《西湖游覽記》曰:「八月十五日謂中秋,民間以月餅相送,取團圓之意。」清代,月餅的製作工藝有了較大提高,品種也不斷增加,供月月餅到處皆有。清代詩人袁景瀾有一首頗長的《詠月餅詩》,其中有「入廚光奪霜,蒸釜氣流液。揉搓細面塵,點綴胭脂跡。戚里相饋遺,節物無容忽……兒女坐團圓,杯盤散狼藉」等句,從月餅的製作、親友間互贈月餅到設家宴及賞月,敘述無遺。 據說,月餅在唐代就曾出現,至宋代更盛。它是中秋佳節祭拜月亮時最主要的物品,祭供後由全家分食。由於月餅象徵團圓,有些地方稱為「團圓餅」。《燕京歲時記·月餅》載:「供月月餅,到處皆有,大者尺余,上繪月亮蟾兔之形。有祭畢而食者,有留至除夕而食者。」蘇東坡詩雲:「小餅如嚼月,中有酥和飴。」清朝楊光輔的《淞南采府》寫道:「月餅飽裝桃肉餡,雪糕甜砌蔗糖霜。」看來當時的月餅已和現在的月餅頗為相近。 傳統的中秋節為團圓節,所以古詩有「每逢佳節倍思親,遍插茱萸少一人」等詩句,也就是到了中秋節,大家更盼望團圓。如果家中有人在海外或外地能來家團聚,就增加思念之情,這是中國以家庭為社會組成單位所具有的特點,而中秋節也就是這一特點的集中表現。 中國歷代以農立國,中秋節正當春華秋實,農業收成的季節,所以農村有以「芋魁」供奉之俗,即所謂中秋吃蕃薯、芋頭,這兩種根塊作物,其形碩大而圓,象徵豐收與完滿之意。而親友之間饋贈月餅,同樣也是象徵完滿、團圓之意。 中秋之夜,合家圍坐,皓月當空、或對月飲酒,或品茶吃月餅以助談興,亦人生之一樂事。所以無中秋可以吃月餅,而無月餅則不成中秋,因此中秋與月餅是緊密相連不可或缺的。而此俗之由來,也有多種說法。 有謂唐高祖武德年間,邊寇犯境.李靖帥師出征,大獲全勝,於中秋節凱旋,長安內外通宵歡慶,時有吐蕃人獻餅祝捷,高祖取出圓餅手指明月笑曰:「應將胡餅邀蟾蜍。」嗣後分賜群臣共啖,於是遂形成中秋吃月餅之俗。二謂北宋時中秋節以爬山登樓先睹明月為快,然後舉行拜月儀式,供品有圓餅,據《燕京歲時記·月餅》雲:「至供月餅,到處皆有,大者尺余,上繪月宮蟾蜍之形,有祭畢而食者」。這就是宋代中秋食月餅之俗。 或謂元代末年,統治者實行「三家養一元,五家一菜萬」的殘暴統治壓迫,劉伯溫組織農民起義,特製大圓餅,內中暗藏字條,約定八月十五夜起義,結果起義成功,推翻元朝,建立明朝,以後中秋食月餅之俗更為流行。 總之,中秋團圓,賞月及吃月餅之俗,由來已久,歷代而後,不斷加進新的內容,以豐富這個富有民族特色的傳統節日,流傳至今,盛行不衰。 中秋節是我國民間除年節之外的第二大節,以中秋圓月象徵人間團圓。每年八月中秋尚未來臨,市場上各式月餅已是琳琅滿目成為一大風景。人們相互饋贈月餅,特別是在十五的夜晚,家人團聚面對長空皓月,品餅賞月別有情趣。 至於月餅的來歷一向眾說紛紜,甚至還可與遠古傳說中的後羿射日、嫦娥奔月搭上一點關系。此間說一個公元八世紀時唐明皇的故事。 相傳唐朝玄宗年間的一個仲秋之夜,唐明皇李隆基在宮中賞月,身旁道士羅公遠變法術,將手杖扔向雲天化為一道長橋,邀玄宗同游月宮。兩人走過長橋,眼前忽現一座宮院,上書「廣寒清虛之府」。再看宮內仙山瓊閣引人入勝。宮中嫦娥命宮女捧上可口仙餅讓客人品嘗,並觀賞了天仙們表演的輕歌曼舞。 待回到人間,唐明皇命人照月宮所見所聞一一仿造下來。此後,人間就有了「霓裳羽衣曲」和形如圓月的「月餅」。蘇東坡有「小餅如嚼月,中有酥和飴」的詩句,說明宋代月餅已做工十分講究盛行於世了。 另外據傳,元末農民起義領袖張士誠利用中秋親友互贈月餅的習俗,在月餅餡中夾進起義的字條,約齊各地人馬在中秋節舉事,最終推翻了元朝統治。 據說月餅的由來是因為兩國交戰,想出的一種特殊的宋迷信的方法,就是把紙條卷好放在一個圓餅里,去傳遞信息也好不被敵人發現,後來士兵餓了,吃掉了月餅,後來就廣為流傳。
⑹ 中秋節吃月餅的由來
月餅,又稱胡餅、宮餅、小餅、月團、團圓餅等,在中國有著悠久的歷史。中秋節吃月餅最早可追溯到周代,源於民族拜月的儀式。相傳中國古代,帝王就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禮制。在民間,每逢八月中秋,也有拜月或祭月的習俗。人們以月餅、各色水果等奉獻給月神,月神「享用」祭品之後,人們再分切月餅,按照長幼順序分食,據說可以得到神主的賜福與護佑。「只是這時的月餅還不叫月餅。」
漢代張騫出使西域時,引進芝麻、胡桃,為月餅的製作增添了輔料,這時便出現了以胡桃仁為餡的圓形餅,名曰「胡餅」。
唐朝時,月餅初見記載。宋代時,有關「月餅」的記載開始多起來。蘇東坡有詩雲:「小餅如嚼月,中有酥和飴。」此外,「月餅」名稱的首次記載也是在宋代,但這時月餅仍未普及。到了明代,月餅才真正成為中秋節正式的應節食品,並在民間逐漸流傳。在明代的各類書籍中,開始出現大量有關中秋節吃月餅的描述。清代時,月餅的製作工藝有了較大提高,不僅製作精美,品種也不斷增加,供月月餅隨處都可見到。
(6)中秋吃月餅的歷史從哪裡來的擴展閱讀:
月餅內餡多採用植物性原料種子,如核桃仁、杏仁、芝麻仁、瓜子、山楂、蓮蓉、紅小豆、棗泥等,對人體有一定的保健作用。
植物性的種子含不飽和脂肪酸高,以油酸、亞油酸居多,對軟化血管防止動脈硬化有益;含礦物質,有利於提高免疫力,預防兒童鋅缺乏、缺鐵貧血;蓮子、紅小豆、芝麻含鉀很高,置換細胞內鈉鹽排出,營養心肌、調節血壓;從中醫角度看,一些原料性溫平居多,強心、鎮靜、安神,一些種子富含維生素E,抗衰老,滋皮膚、烏須發。
⑺ 中秋吃月餅的來歷
月餅一詞最早見於南宋吳自牧《夢梁錄》中,那時的月餅是菱花形的,和菊花內餅、梅花餅等一起存在,容並且是「四時皆有,任便索喚,不誤顧主」。
可見這時的月餅,還不只是在中秋節吃。至於月餅這個名詞的來歷,已無從考證。但是北宋出名文人蘇東坡留有「小餅如嚼月,中有酥和飴」的詩句,或許這是月餅這個稱謂的來歷以及月餅做法的根據。
月餅,在我國有著十分悠長的前史。據史料記載,早在殷、周時期,江、浙一帶就有一種紀念太師聞仲的邊薄心厚的「太師餅」,此乃我國月餅的「開山祖師」。
在漢代的時分,張騫出使西域時,引進芝麻、胡桃,為月餅的製作增添了輔料,這時便出現了以胡桃仁為餡的圓形餅,名曰「胡餅」。月餅還可稱為宮餅、小餅、月團、團圓餅等,是古代中秋祭拜月神的供品。
⑻ 為什麼中秋節吃月餅月餅的來歷
據說,中秋吃月餅最早可以上溯到周代,源自我們民族祭月拜月的一種儀式,可以說是自然拜物教的一種表現。嫦娥奔月,吳剛折桂,玉兔搗葯,「嫦娥應悔偷靈葯,碧海青天夜夜心」,多麼美好的詩句,已經成為我們民族古老而美妙的神話之一,演繹著農業時代人們把月亮作為一種神對待的那不同一般的崇拜。這個傳統一直延續到解放初期,那時還有賣兔爺兒的,是把兔子奉為與嫦娥一樣神的。只是現在兔爺兒早被米老鼠和櫻桃小丸子取代了。
傳說到了唐代,月餅還不叫月餅,因餡中有核桃芝麻的舶來品而叫做胡餅,是楊貴妃中秋吃胡餅看到月亮時,心血來潮說就把胡餅叫做月餅吧,於是把月餅的冠名權歸楊貴妃了。當然這只是民間的演繹。其實,我國最早出現月餅的文字記載,是出於蘇東坡的詩句:「小餅如嚼月,中有酥和飴。」也就是說從宋代時起,月餅才漸漸大行其市,並且讓月餅多了團圓的另一層含義,圓圓的月餅正好取了團圓的圓的象徵意思,萬里此情同皎潔,一年今日最分明。清代有竹枝詞寫道:「紅白翻毛製造精,中秋送禮遍都城。」民國北平的俗曲唱道:「荷花未全卸,又到中秋節,家家戶戶把月餅切,香蠟紙馬兔兒爺,猜拳行令同賞月。」可以想見,在歲月的更迭變遷之中,月餅已經普及得相當廣泛了。
於是水到渠成,傳到我們這一代,中秋便理所當然要吃月餅,僅僅成為了一種慣性而機械地存在,而忘記了月餅中曾經寄託著我們民族對自然之神的嚮往了嗎?我們如今只是把月餅當成了一種吃品和禮品,如此實用主義來對待,而悲慘地沒有了我們祖先純真美好的想像力和對大自然的質朴而敬畏的親和力了嗎?
我們中國的節日從來都是和吃聯系在一起的,比如春節要吃餃子,端午要吃粽子,這是和我們國家幾千年是農業社會有關。節日與農業的節氣緊密地聯系在一起,所有節日里吃食,都是對大地的親近。春節、端午和中秋,是中國傳統的三大節。吃月餅自然就變得如此重要起來。月餅的餡可以百花齊放,但甜是最主要的。原因很簡單,在原始的農業社會,蔗糖和蜂蜜的出現之前,甜曾經是人們一種嚮往和慾望,是被古代哲人認為是和光明連在一起的兩件最高貴的事情,是和美連在一起的最好的一個詞彙。所以,到現在我們還在說「甜美的生活」,把最好的日子用甜來表達,是最高貴的一種體現。因此,月餅的甜味是必然的,是主要的,是體現了一個飽嘗辛酸苦辣的民族長期以來對生活特別是團團圓圓、甜甜蜜蜜生活由衷的嚮往和禮贊。
清《燕京歲時記》中曾有些絕對地說:「中秋月餅,以前門致美齋者為京都第一,他處不足食也。」我小時候家就住在前門樓子附近,自然中秋節是要吃致美齋的月餅,但那時致美齋也好,其他店鋪也好,賣的月餅大多是自來紅、自來白、翻毛、提漿四樣傳統月餅,餡中的青絲紅絲蜜餞果脯芝麻桃仁豐富許多,但糖必須是冰糖的甜味是不能夠少不能夠變的。
如今的人們已經越來越怕甜了,把甜和高血脂高血糖肥胖症聯系在一起,甜變成了一種可怕的事情了。如今的月餅自然要迎合人們的新口味,不敢甜,卻敢又是海鮮餡又是鮑魚魚翅燕窩餡,甚至還有人參餡,花臉般百變時尚起來,把本來象徵合家團圓與生活甜蜜的那一點質朴的意義,非要練就老君爐里那保命養身的八卦金丹不可。但是,月餅成了一個筐,什麼餡都敢往裡面裝。自然便敢於把大眾化的月餅做成貴族式的頂尖產品,幾千元乃至上萬元一個碩大無朋或價值連城的月餅,都不是新聞,去年居然曾經花樣翻新做成純鈦金的月餅,和時裝秀一起「秀」一把。時代變遷了,民族傳統中民俗的東西就一定也要變沒有了嗎?或者非要變得商業色彩那樣濃重不可和奢侈豪華不可嗎?今年政府出台強制性指令,不許豪華包裝月餅,致使月餅的價格不得不屈尊下來。這當然是好事,只是要將月餅真正回歸本來的位置上,也不是一時之事。為了賺錢,月餅仍然在花樣翻新,我們自己和自己逗著玩。每當想起在我們的月餅歷史中曾經出現過這樣的大月餅和金月餅時,總忍不住想起溥儀當年賞給總管內務大臣紹英的一個月餅,長二尺,重二十斤,就已經被當時的人們嘆為觀止,如今看來只是小巫見大巫了。
中秋節,我們為什麼非要吃月餅?看來,這個問題還是值得問問我們自己的。○肖復興
⑼ 中秋節吃月餅是哪個朝代才有的
古代月餅被作為祭品於中秋節所食,由於時間的推移,月餅已經異化成中秋節食品和禮品。中秋節吃月餅的習俗於唐朝出現。北宋之時,該種餅被稱為「宮餅」,在宮廷內流行,但也流傳到民間,當時俗稱「小餅」和「月團」。後來演變成圓形,寓意團圓美好。 月餅通常是指人們在中秋節這個特定節日里吃的餅,通常為圓形。 從歷史記載來看,首次將餅與中秋的月亮聯系起來,是八月十五大將軍李靖征討匈奴得勝而歸,唐高祖接過吐魯番商人獻上的胡餅,笑指明月說:「應將胡餅邀蟾蜍」。北宋之時,該種餅被稱為「宮餅」,在宮廷內流行,但也流傳到民間,當時俗稱「小餅」和「月團」。後來演變成圓形,寓意團圓美好。另據《洛中見聞》記載,唐僖宗在中秋節當日命令御膳房用紅綾將餅賞賜給新科進士。但那時還沒有被稱之為月餅。 月餅一詞最早見於南宋吳自牧《夢梁錄》中,那時的月餅是菱花形的,和菊花餅、梅花餅等同時存在,並且是「四時皆有,任便索喚,不誤主顧」。可見這時的月餅,還不只是在中秋節吃。至於月餅這個名詞的來歷,已無從考證。但是北宋著名文人蘇東坡留有「小餅如嚼月,中有酥和飴」的詩句,或許這是月餅這個名稱的來源以及月餅做法的根據。 明代起有大量關於月餅的記載,這時的月餅已是圓形,而且只在中秋節吃,是明代起民間盛行的中秋節祭月時的主要供品。《帝京景物略》曰:「八月十五祭月,其祭果餅必圓。」「家設月光位於月所出方,向月而拜,則焚月光紙,撤所供,散之家人必遍。月餅月果,戚屬饋相報,餅有徑二尺者。」 廣為流傳的有關朱元璋用月餅在八月十五來傳遞起義消息的故事,與史實不符,因為朱元璋沒有領導過起義而只是加入了郭子興的隊伍,還取了郭的義女為妻,後者就是馬皇後。如果用月餅傳遞起義消息的傳說為真,那也極可能是張士誠所為。但這個傳說從另一方面證明了元朝就有了中秋節吃月餅的習俗。 月餅寓意團圓,也應該是明朝開始的。如果我們綜合明朝有關月餅與中秋節民俗的資料來看,應該能夠看出月餅取意團圓的歷史軌跡:中秋節祭月後,全家人都圍坐一起分吃月餅月果(祭月供品)。因為月圓餅也圓,又是合家分吃,所以逐漸形成了月餅代表家人團圓的寓意。 相關記載相傳我國古代的時候,帝王就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禮制。在民間,每逢八月中秋,也有左右拜月或祭月的風俗。「八月十五月兒圓,中秋月餅香又甜」,這句名諺道出中秋之夜城鄉人民吃 的習俗。月餅最初是用來祭奉月神的祭品,後來人們逐漸把中秋賞月與品嘗月餅,作為家人團圓的象徵,慢慢地,月餅也就成了節日的禮品。 月餅,最初起源於唐朝軍隊祝捷食品。唐高祖年間,大將軍李靖征討匈奴得勝,八月十五凱旋而歸。 當時有經商的吐魯番人向唐朝皇帝獻餅祝捷。高祖李淵接過華麗的餅盒,拿出圓餅,笑指空中明月說:「應將胡餅邀蟾蜍」。說完把餅分給群臣一起吃。 「月餅」一詞,在南宋《武林舊事》一書中就早有發現。由該書中可知,當時的月餅是蒸制而成的。這種籠蒸的面餅作為中秋必食之品,直到現在仍是山東、河南等地的流行風俗。 南宋吳自牧的《夢粱錄》一書,已有「月餅」一詞,但對中秋賞月,吃月餅的描述,是明代的《西湖游覽志會》才有記載:「八月十五日謂之中秋,民間以月餅相遺,取團圓之義」。到了清代,關於月餅的記載就多起來了,而且製作越來越精細。 明清時代,月餅已成為我國各地的中秋美食。《明宮史》中載「八月,宮中賞秋海棠、玉簪花。自初一起,即有賣月餅者……至十五日,家家供月餅瓜果……如有剩餘月餅,乃整收於乾燥風涼之處,至歲暮合家分用之,曰『團圓餅』也。」沈榜的《宛署雜記》在記述明朝萬曆年間北京風俗時說:「八月饋月餅,士庶傢俱以月餅相饋,大小不等,呼為『月餅』。 月餅發展到今日,品種更加繁多,風味因地各異。其中京式、蘇式、廣式、潮式等月餅廣為我國南北各地的人們所喜食。 月餅象徵著團圓,是中秋佳節必食之品。在節日之夜,人們還愛吃些西瓜等團圓的果品,祈祝家人生活美滿、幸福、平安。 月餅歷史月餅,又稱胡餅、宮餅、小餅、月團、團圓餅等,是古代中秋祭拜月神的供品,沿傳下來,便形成了 中秋吃月餅的習俗。 月餅,在我國有著悠久的歷史。據史料記載,早在殷、周時期,江、浙一帶就有一種紀念太師聞仲的邊薄心厚的 「太師餅」,此乃我國月餅的「始祖」。漢代張騫出使西域時,引進芝麻、胡桃,為月餅的製作增添了輔料,這時便出現了以胡桃仁為餡的圓形餅,名曰「胡餅」。 唐代,民間已有從事生產的餅師,京城長安也開始出現糕餅鋪。據說,有一年中秋之夜,唐玄宗和楊貴妃賞月吃胡餅時,唐玄宗嫌「胡餅」名字不好聽,楊貴妃仰望皎潔的明月,心潮澎湃,隨口而出「月餅」,從此「月餅」的名稱便在民間逐漸流傳開。 北宋皇家中秋節喜歡吃一種「宮餅」,民間俗稱為「小餅」、「月團」。蘇東坡有詩雲:「小餅如嚼月,中有酥和怡。」 宋代的文學家周密,在記敘南宋都城臨安見聞的《武林舊事》中首次提到「月餅」之名稱。 到了明代,中秋吃月餅才在民間逐漸流傳。當時心靈手巧的餅師,把嫦娥奔月的神話故事作為食品藝術圖案印在月餅上,使月餅成為更受人民青睞的中秋佳節的必備食品。 在民間,每逢八月中秋,有拜月或祭月的風俗。八月十五月兒圓的時候,中秋月餅香又甜,這句名言道出 中秋之夜 城鄉日人民吃月餅的習俗。月餅最初是用祭奉月神的祭品,後來人們逐漸把中秋賞月與品嘗月餅,作為家人團圓的象徵,慢慢月餅也成了節日的禮品。
⑽ 中秋節吃月餅這一習俗起源哪裡
我們中華民族有許多傳統節日,每一個節目都有美麗的傳說。這些節日的習俗和慶祝方式表現了我們中國悠久的歷史文化和傳統。
農歷八月十五是我國民間傳統節日——中秋節。中秋節的一項重要活動是賞月。這天夜晚,皓月當空,秋風送爽。辛勤勞作了一年的人們,看著豐收在望的莊稼,心中充滿喜悅。全家人聚在一起,賞月、吃月餅慶祝中秋佳節。
關於中秋節的起源,專家們認為,這是由古代祭祀先農的典禮演變而來的。一年豐收了,收獲莊稼之前要先祭祀先農。後來出現了許多關於中秋節的傳說,流傳最廣的是「嫦娥奔月」的故事。古時人們把明月看作吉祥團圓的象徵。因此,中秋節又稱團圓節。由於農歷八月十五這一天正好在秋季的中間,所以稱中秋節。
嫦娥奔月的傳說
在很久很久以前,天上有十個太陽。它們把土地曬得冒煙,把莊稼烤得枯焦,老百姓也熱得活不下去了。那時候,有個名字叫羿的人。他的力氣特別大,能夠拉開萬斤寶弓,射死大蛇猛獸。並很同情受難的百姓,他用足力氣彎弓搭箭,一口氣射下了九個太陽。最後一個太陽嚇得認了錯,羿才留下它,讓它早出晚歸,為百姓多做好事。
從那以後,羿的名字傳遍了天下。他成了人人敬仰的英雄。後來,羿娶了一個名字叫嫦娥的姑娘做妻子,他們相親相愛,過著幸福的生活。
嫦娥美麗、勤勞,心地善良,她常把羿打獵射到的野獸,分給鄉親們。有一天,羿上山打獵,路上碰見一位道士。道士對羿說:「你為百姓除害,立下了功勞。我送你一包神葯,要是吃上半包,就會長生不老;要是全都吃下去,就會成仙升天。」羿把神葯拿回家,交給嫦娥保管。他准備找個合適的時候,和嫦娥分吃這包神葯,夫妻長生不老,永不分離。
羿射太陽出名以後,有很多人向他學武藝。他的徒弟里有一個叫逢蒙的人,也向他學習射箭的本領。逢蒙表面對羿很恭敬,可是心腸很壞。他知道羿的家裡藏著神葯,就暗自想出壞主意。這一年的八月十五,並帶徒弟出去打獵。
傍晚的時候,逢蒙一個人偷偷溜回來,闖進嫦娥的家裡,逼著嫦娥交出神葯。嫦娥大聲喊叫,可是羿打獵還沒有回來,哪裡能聽見?為了不讓神葯落到無恥的逢蒙手裡,嫦娥只好打開葯包,把神葯全部吞進嘴裡。突然,嫦娥覺得自己的身子像燕子一樣輕,不由自主飛出窗口,飄飄盪盪飛上了天空。嫦娥捨不得離開自己的親人和家園,她就飛到離地面最近的月亮上去,住在廣寒宮里。
羿回家後聽說這件事,趕緊追出門去,可是已經晚了!只見圓圓的月亮上,隱隱約約有嫦娥的影子。鄉親們說嫦娥還會回來,勸羿耐心等待。第二年八月十五,羿想念嫦娥,就拿出嫦娥愛吃的水果,擺在院子里,還做了圓圓的月餅,表示團圓的心意,盼望嫦娥回來。時間過了一年又一年,嫦娥還是沒有回來。慢慢地,人間也就有了過節的習慣,每到八月十五,都要准備月餅、水果等食品。 然而,對這一習俗起源哪裡,也有很多爭議,例如:農歷八月十五,中秋節。這是人們一直都喻為最有人情味、最詩情畫意的一個節日。有說,每逢佳節倍思親。中秋節 這一份思念當然會更深切,尤其是一輪明月高高掛的時刻。
中秋之所以是中秋,是因為農歷八月十五這一天是在三秋制中。這一天天上的圓月分外明亮特別的大特別的圓,所以這一天也被視為撮合姻緣的大好日子。
說起中秋的來源,民間一直流傳著多個不同的傳說和神話故事。其中就有嫦蛾奔月、朱元璋月餅起義、唐明皇游月宮等故事。
最為人熟悉當然是嫦娥奔月,嫦娥偷了丈夫後羿的不死仙丹,飛奔到月宮的故事也有多個版本。在較早的記載中,嫦娥偷吃了仙葯,變成了癩蛤蟆,被叫著月精。
奔月後,嫦娥住的月宮其實是一個寂寞的地方,除了一棵桂樹和一隻兔子,就別無他物。可是又有另一個說法是,在月宮里還有一個叫吳剛的人。
傳說一
相傳,遠古時候有一年,天上出現了十個太陽,直烤得大地冒煙,海水枯乾,老百姓眼看無法再生活去。 這件事驚動了一個名叫後羿的英雄,他登上昆侖山頂,運足神力,拉開神弓,一氣射下九個多餘的太陽。 後羿立下蓋世神功,受到百姓 的尊敬和愛戴,不少志士慕名前來投師學藝。奸詐刁鑽、心術不正的蓬蒙也混了進來。 不久,後羿娶了個美麗善良的 妻子,名叫嫦娥。後羿除傳藝狩獵外,終日和妻子在一起,人們都羨慕這對郎才女貌的恩愛夫妻。 一天,後羿到昆侖山訪友求道,巧遇由此經過的王母娘娘,便向王母求得一包不死葯。據說,服下此葯,能即刻升天成仙。 然而,後羿捨不得撇下妻子,只好暫時把不死葯交給嫦娥珍藏。嫦娥將葯藏進梳妝台的百寶匣里,不料被蓬蒙看了。 三天後,後羿率眾徒外出狩獵,心懷鬼胎的蓬蒙假裝生病,留了下來。 待後羿率眾人走後不久,蓬蒙手持寶劍闖入內宅後院,威逼嫦娥交出不死葯。 嫦娥知道自己不是蓬蒙的對手,危急之時她當機立斷,轉身打開百寶匣,拿出不死葯一口吞了下去。 嫦娥吞下葯,身子立時飄離地面、沖出窗口,向天上飛去。由於嫦娥牽掛著丈夫,便飛落到離人間最近的月亮上成了仙。 傍晚,後羿回到家,侍女們哭訴了白天發生的事。後羿既驚又怒,抽劍去殺惡徒,蓬蒙早逃走了。氣得後羿捶胸頓足哇哇大叫。悲痛欲絕的後羿,仰望著夜空呼喚愛妻的名字。這時他驚奇地發現,今天的月亮格外皎潔明亮,而且有個晃動的身影酷似嫦娥。 後羿急忙派人到嫦娥喜愛的後花園里,擺上香案,放上她平時最愛吃的蜜食鮮果,遙祭在月宮里眷戀著自己的嫦娥。 百姓們聞知嫦娥奔月成仙的消息後,紛紛在月下擺設香案,向善良的嫦娥祈求吉祥平安。從此,中秋節拜月的風俗在民間傳開了。
傳說二
中秋節原是豐收的節日。在中國農業社會,農民在豐收的季節里,總是大事慶祝一番。這個節日之所以成為佳節也和「嫦娥奔月」這個美麗的神話有關。
傳說,古時候天上有十個太陽,它們輪流出現,照亮大地和給大地帶來溫暖,但有一天,十個太陽卻一起出現,大地上的農作物都被烤焦了。 這時,有一個叫後羿的神射手,把其中九個太陽射了下來,替萬民消除了災難。人們於是把他擁立為王。後羿當上皇帝後,沉迷酒色,隨意殺人,成了暴君。他希望長生不老,跑到昆侖山盜取王母娘娘的不死葯, 他的妻子嫦娥怕他長生不老,百姓受苦,把不死之葯偷來吃了,於是她自己就輕飄飄地飛上了月宮。 後來,一般婦女每逢中秋拜月,就是向月宮里的嫦娥遙祭。
中秋節的傳統食品是月餅,月餅是圓形的,象徵團圓,反映了人們對家人團聚的美好願望。中秋節吃月餅據說始於元代,當時,朱元璋領導漢族人民反抗元朝暴政,約定在八月十五日這一天起義,以互贈月餅的辦法把字條夾在月餅中傳遞消息。中秋節吃月餅的習俗便在民間傳開來。
後來,朱元璋終於把元朝推翻,成為明朝的第一個皇帝,雖然其後滿清人入主中國,但是人們仍舊慶祝這個象徵推翻異族統治的節日。
傳說三
唐明皇游月宮,話說貴為天子的唐明皇對嫦娥非常的迷戀。一天他上了月宮,在月宮里看到了一隻玉兔和一群能歌善舞的仙女 。
朱元璋成功推翻蒙古人,建立明朝,在民間的傳說中是賴月餅作為通訊工具。朱元璋帶頭取義,把字條塞在每個月餅餡里,呼喚眾人依時起義。
中秋節的起源,其中的一個說法是:農歷八月十五這一天恰好是稻子成熟的時刻,各家都拜土地神。中秋可能就是秋報的遺俗。
中秋夜,除了拜祭、還有就是應節的月餅和燈籠。祭拜的當然是在天上的嫦娥,也有人稱她為月娘。老人家說,小孩子不可以用手指指月亮,要不然會被割耳朵。
時至今天,中秋的原意也已經沒有多少人知道,對於新的一代來說,中秋節最令人記取的是月餅和燈籠。當然,月圓當空的節日,是人們團圓的大好日子。
中 秋 起 源
中秋節是我國的傳統佳節。根據史籍的記載,「中秋」一詞最早出現在《周禮》一書中。到魏晉時,有「諭尚書鎮牛淆,中秋夕與左右微服泛江」的記載。直到唐朝初年,中秋節才成為固定的節日。《唐書·太宗記》記載有「八月十五中秋節」。中秋節的盛行始於宋朝,至明清時,已與元旦齊名,成為我國的主要節日之一。這也是我國僅次於春節的第二大傳統節日。
根據我國的歷法,農歷八月在秋季中間,為秋季的第二個月,稱為「仲秋」,而八月十五又在「仲秋」之中,所以稱「中秋」。中秋節有許多別稱:因節期在八月十五,所以稱「八月節」、「八月半」;因中秋節的主要活動都是圍繞「月」進行的,所以又俗稱「月節」「月夕」;中秋節月亮圓滿,象徵團圓,因而又叫「團圓節」。在唐朝,中秋節還被稱為「端正月」。關於「團圓節」的記載最早見於明代。《西湖游覽志余》中說:「八月十五謂中秋,民間以月餅相送,取團圓之意」。《帝京景物略》中也說:「八月十五祭月,其餅必圓,分瓜必牙錯,瓣刻如蓮花。……其有婦歸寧者,是日必返夫家,曰團圓節。中秋晚上,我國大部分地區還有烙「團圓」的習俗,即烙一種象徵團圓、類似月餅的小餅子,餅內包糖、芝麻、桂花和蔬菜等,外壓月亮、桂樹、兔子等圖案。祭月之後,由家中長者將餅按人數分切成塊,每人一塊,如有人不在家即為其留下一份,表示合家團圓。
中秋節時,雲稀霧少,月光皎潔明亮,民間除了要舉行賞月、祭月、吃月餅祝福團圓等一系列活動,有些地方還有舞草龍,砌寶塔等活動。除月餅外,各種時令鮮果乾果也是中秋夜的美食。
中秋節起源的另一個說法是:農歷八月十五這一天恰好是稻子成熟的時刻,各家都拜土地神。中秋可能就是秋報的遺俗。
古 代 中 秋 習 俗
根據《東京夢華錄》(序於一一四七年)卷八的記載,宋朝的街市,在中秋節的前幾天,就已彌漫著濃厚的過節氣氛。商店販賣新酒,重新布置門前的綵樓。市人爭飲新有石榴、梨、栗、葡萄、弄色棖橘等等。到了晚上,人家爭登酒樓賞月,絲竹簫管並作。里巷兒童通宵玩耍,夜市人馬雜沓,至於天明。吳自牧(約一二七○前後在世)的《夢梁錄》卷四也記載,南宋人家多於此日安排家宴、團圓子女,以酬佳節。即使是陋巷裡的貧窮人家,也都會典當衣物去購買酒困,來歡度中秋。
金盈之(約一一二六前後在世)的《新編醉翁談錄》卷四則記載了當時人由賞月進而拜月的習俗:「京師賞月之會,異於他郡。傾城人家,不以貧富,能自行者至十二三,皆以成人之服飾之。登樓或於庭中焚香拜月,各有所期。男則願早步蟾宮,高攀仙桂……。女則願貌似嫦娥,圓如潔月。」
除了拜月之外,還有賞燈的風俗。周密(一二三二—一三○八)的《武林舊事》卷三記載杭州中秋夜:「燈燭華燦,竟夕乃止」。浙江也於中秋夜放一種羊皮小水燈「一點紅」,江面上布滿了數十萬盞燈,有如天上繁星,十分引人注目。據說水燈是為討江神喜歡,並非純粹為了觀賞。
宋朝
宋朝在杭州另有一特殊的中秋景觀,即錢塘觀潮。由於錢塘江口地形類似一漏斗,每當海潮湧至,受到漸進漸狹的地形影響,波浪便重重疊疊堆積成一道水牆,聲勢極為壯觀。蘇東坡在杭州任佑府時,曾作過一首《中秋夜觀潮》,描述觀潮人數之眾多,及潮水洶涌之氣勢:
定知玉兔十分圓,已作霜風九月寒。
寄語重門休上鎖,夜潮留向月中看。
萬人鼓噪懾吾儂,猶似浮江老阿童。
欲識潮頭高幾許,越山渾在浪花中。
《武林舊事》中的另一段文字則更具體的描述了潮水震撼天地的磅薄氣勢:「方其遠出海門,僅如銀線,既而漸近,則玉城雪嶺,際天而來。大聲如雷霆,震撼激射,吞天沃日,勢極雄豪」。直至今日,錢塘觀潮仍是浙江省中秋節最具特色的觀光據點。
元朝
元朝雖以異族入主中原,但所受漢化甚深。節日習俗也大半沿襲漢人舊制。到了明朝,賞月、祭月、吃月餅的風俗大盛。
田汝成(約一五四○前後在世)的《西湖游覽志余》「熙朝樂事」記載明人多於中秋節以月餅相饋贈,取其圓形的「團圓」之義。夜晚則設賞月之宴,或攜帶酒食至湖海之畔游賞。劉侗、於奕正合著的《帝京景物略》(一六三五)卷之二則詳細描述了中秋祭月的供品:月餅必須是圓,所供的瓜果則必須切成如蓮花般的牙瓣。街市出售月光紙,上面繪有月偏照菩薩,下繪月輪桂殿,有一兔人立搗葯於其中。祭月後將月光紙焚燒,所供的果餅分給家中的每一成員。中秋節又是團圓節,所以縱使有歸寧的女子,也必定於此日返其夫家團聚。
明朝
至於明人賞月的盛會,則有張岱(一五九七—一六七一?)以其生花妙筆,為我們作了下面這段極其風雅記述。《陶庵夢憶》卷五的「虎邱中秋夜」:
虎邱八月半,土著、流寓、士夫、眷屬、女樂、聲伎、曲中名妓、戲婆、民間少婦、好女、崽子、孌童及遊冶惡少、清客、幫閑、 僮、走空之輩,無不麟集。自生公台、千人石、鶴澗、劍池、申文定祠、下至試劍石一二山門,皆 氈席地坐,登高望之,如雁落平沙,霞 江上。天暝,月上,鼓吹十百處,大吹大擂,漁陽參撾,動地翻天,雷轟鼎沸,呼叫不聞。更定,鼓鐃漸歇,絲管繁興,雜以歌唱。皆「錦帆開澄湖萬頃」同場大麴,蹲踏和鑼絲竹肉聲,不辨拍煞。更深,人漸散去,士夫眷屬皆下船水嬉,席席徵歌,人人獻技南北雜之,管弦迭奏,聽者方辨字句,藻鑒隨之。二鼓人靜,悉屏管弦,洞蕭一縷,哀清綿,與肉目引,尚存三四,迭更為之。三鼓,月孤氣肅,不雜蚊虻。一夫登場,高坐石上,不簫不拍,聲出如絲,裂石穿雲,串度揚,一字一刻,聽者尋入芥,心血為枯,不敢擊節,惟有點頭。然此時雁比而坐者,猶存百十人焉。使非蘇州,焉討識者。
晚明文人的生活情趣,從這則「虎邸中秋夜」或能略窺一二。清朝
明人拜月時用的「月光紙」,到了清朝,改了個名字叫「月光馬兒」。富察敦崇的《燕京歲時記》(一九○六年)。記載:「月光馬者,以紙為之,上繪太陰星君,如菩薩像,下繪月宮及搗葯之兔。人立而執杵,藻彩精緻,金碧輝煌,市肆間多賣之者。長者七、八尺,短者二、三尺,頂有二旗,作紅綠,笆或黃色,向月而供之。焚香行禮,祭畢與千張、元寶等一並焚之」。
清又流傳著一句話:「男不拜月,女不竄」。所以拜月就成了婦女的專利,家中的主婦忙著拜月,小孩子也不愁沒事干。中秋節前幾天,街市上都會賣一種專供兒童月用的「兔兒爺」。兔兒爺的起源約在明末。明人紀坤(約一六三六年前後在世)的《花王閣剩稿》:「京中秋節多以泥摶兔形,衣冠踞坐如人狀,兒女祀而拜之」。到了清代,兔兒爺的功能已由祭月轉變為兒童的中秋節玩具。製作也日趨精緻,有扮成武將頭戴盔甲、身披戢袍的、也有背插紙旗或紙傘、或坐或立的。坐則有麒麟虎豹等等。也有扮成兔首人身之商販、或是剃頭師父、或是縫鞋、賣餛鈍、茶湯的,不一而足。
八月十五話月餅
相傳我國古代,帝王就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禮制。在民間,每逢八月中秋,也有左右拜月或祭月的風俗。「八月十五月兒圓,中秋月餅香又甜」,這句名諺道出中秋之夜城鄉人民吃月餅的習俗。月餅最初是用來祭奉月神的祭品,後來人們逐漸把中秋賞月與品嘗月餅,作為家人團圓的象徵,慢慢月餅也就成了節日的禮品。
月餅,最初起源於唐朝軍隊祝捷食品。唐高祖年間,大將軍李靖征討匈奴得勝,八月十五凱旋而歸。
當時有人經商的吐魯番人向唐朝皇帝獻餅祝捷。高祖李淵接過華麗的餅盒,拿出圓餅,笑指空中明月說:「應將胡餅邀蟾蜍」。說完把餅分給群臣一起吃。
南宋吳自牧的《夢梁錄》一書,已有「月餅」一詞,但對中秋嘗月,吃月餅的描述,是明代的《西湖游覽志會》才有記載:「八月十五日謂之中秋,民間以月餅相遺,取團圓之義」。到了清代,關於月餅的記載就多起來了,而且製作越來越精細。
月餅發展到今日,品種更加繁多,風味因地各異。其中京式、蘇式、廣式、潮式等月餅廣為我國南北各地的人們所喜食。
月餅象徵著團圓,是中秋佳節必食之品。在節日之夜,人們還愛吃些西瓜、水果等團圓的果品,祈祝家人生活美滿、甜蜜、平安。
中秋吃月餅,和端午吃粽子、元宵節吃湯圓一樣,是我國民間的傳統習俗。古往今來,人們把月餅當作吉祥、團圓的象徵。每逢中秋,皓月當空,闔家團聚,品餅賞月,談天說地,盡享天倫之樂。
月餅,又稱胡餅、宮餅、小餅、月團、團圓餅等,是古代中秋祭拜月神的供品,沿傳下來,便形成了中秋吃月餅的習俗。
月餅,在我國有著悠久的歷史。據史料記載,早在殷、周時期,江、浙一帶就有一種紀念太師聞仲的邊薄心厚的「太師餅」,此乃我國月餅的「始祖」。漢代張騫出使西域時,引進芝麻、胡桃,為月餅的製作增添了輔料,這時便出現了以胡桃仁為餡的圓形餅,名曰「胡餅」。
唐代,民間已有從事生產的餅師,京城長安也開始出現糕餅鋪。據說,有一年中秋之夜,唐太宗和楊貴妃賞月吃胡餅時,唐太宗嫌「胡餅」名字不好聽,楊貴妃仰望皎潔的明月,心潮澎湃,隨口而出「月餅」,從此「月餅」的名稱便在民間逐漸流傳開。
北宋皇家中秋節喜歡吃一種「宮餅」,民間俗稱為「小餅」、「月團」。蘇東坡有詩雲:「小餅如嚼月,中有酥和怡。」
宋代的文學家周密,在記敘南宋都城臨安見聞的《武林舊事》中首次提到「月餅」之名稱。
到了明代,中秋吃月餅才在民間逐漸流傳。當時心靈手巧的餅師,把嫦娥奔月的神話故事作為食品藝術圖案印在月餅上,使月餅成為更受人民青睞的中秋佳節的必備食品。
明代田汝成《西湖游覽記》曰:「八月十五日謂中秋,民間以月餅相送,取團圓之意。」清代,月餅的製作工藝有了較大提高,品種也不斷增加,供月月餅到處皆有。清代詩人袁景瀾有一首頗長的《詠月餅詩》,其中有「入廚光奪霜,蒸釜氣流液。揉搓細面塵,點綴胭脂跡。戚里相饋遺,節物無容忽……兒女坐團圓,杯盤散狼藉」等句,從月餅的製作、親友間互贈月餅到設家宴及賞月,敘述無遺。
中秋之夜,月色皎潔,古人把圓月視為團圓的象徵,因此,又稱八月十五為「團圓節」。古往今來,人們常用「月圓、月缺」 來形容「悲歡離合」,客居他鄉的遊子,更是以月來寄託深情。 唐代詩人李白的「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杜甫的「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宋代王安石的「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等詩句,都是千古絕唱。
中秋節是個古老的節日,祭月賞月是節日的重要習俗。古代帝王有春天祭日,秋天祭月的社制,民家也有中秋祭月之風,到了後來賞月重於祭月,嚴肅的祭祀變成了輕松的歡娛。中秋賞月的風俗在唐代極盛,許多詩人的名篇中都有詠月的詩句,宋代、明代、清代宮廷和民間的拜月賞月活動更具規模。我國各地至今遺存著許多「拜月壇」、「拜月亭」、「望月樓」的古跡。
北京的「月壇」就是明嘉靖年間為皇家祭月修造的。每當中秋月亮升起,於露天設案,將月餅、石榴、棗子等瓜果供於桌案 上,拜月後,全家人圍桌而坐,邊吃邊談,共賞明月。現在,祭月拜月活動已被規模盛大、多彩多姿的群眾賞月游樂活動所替代。
吃月餅是節日的另一習俗,月餅象徵著團圓。月餅的製作從唐代以後越來越考究。蘇東坡有詩寫道:「小餅如嚼月,中有酥和飴」,清朝楊光輔寫道:「月餅飽裝桃肉餡,雪糕甜砌蔗糖霜」 。看來當時的月餅和現在已頗為相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