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怎樣對學生進行誠信教育
誠信,是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千百年來,人們追求誠信。誠信之風朴實憨厚、歷史悠久。她早已融入了我們民族文化的血液,成為民族文化基因中不可缺少的重要一環。然而,近些年來,隨著市場經濟的沖擊、滌盪,人們發現,誠信在消退,拜金在滋長,利益取代了美德,誠信讓位於欺詐。這些不良的社會現象也不時侵蝕著潔凈的校園,對學生的成長及教育帶來了不利的影響,誠信已成為廣大學生急需學習的課程。誠信象三月的春天,把金秋的期望灌入復甦的泥土,它是用一串珍珠串連起來的人格,有效的維護著我們做人的尊嚴。中學生是民族的未來,中國的希望,要讓他們「追求真理做真人,涵養他們一片向真之心。」《中小學生守則》第九條指出「誠實守信,言行一致,知錯就改,有責任心。」那麼又如何從學生實際出發,讓學生誠實,不說謊話,信守承諾呢?我們認為要做到四個到位。(一)為人師表,垂範到位教師要讓學生學會誠信,教師必須是誠信的典範,要做到以誠育人、以誠待人、以誠服人,逐步確立誠信意識和行為的形成。教師的一言一行要處處講究「誠信」,以高尚的誠信人格影響學生、感染學生,作好誠信的表率和楷模。對待學生,教師要做他們的長者,理解他們的苦衷,同情他們的處境,寬容他們的過失,保護他們的天性,要求學生做到的自己要先做到。在與家長交流溝通過程中,教師要做到把微笑留給家長、用真誠對待家長、用愛心打動家長,還要自我約束,明禮誠信,言出必行,取信於家長,不請家長辦私事,不搞有償家教等。記得我校有位教師講述她去學生家裡家訪的事,當時她臨時有事,但又告訴了學生要到她家,在猶豫之後這位教師最終做出選擇,照常家訪。在學生的門口她聽到了這樣對話,「老師一直教育我們要誠信,她說今天來就一定會來的,你們看,她不是來了嘛。」她的母親還不住地說:「還是園園說得對,老師就是老師,說話算數。」由此可見老師的一言一行在學生的心目中占據著多麼重要的地位啊!身為教育者的我們又怎能去傷害學生純真的心呢?家訪的事例也讓我們更堅定了教師成為學生誠信的典範教育的重要性。(二)、立足課堂,引導到位要把課堂建設成為學生道德教育的地方,就要充分發揮課堂主陣地的作用,緊密聯系學生生活實際和社會實際,積極改進教學方法和形式。教師要切實提高德育工作的針對性和實效性,必須把德育工作與各學科教學進行有效整合,貫穿於教育教學的各個環節。教師在教學中要善於抓住時機,結合教學內容,將誠信教育有機地滲透到教育教學活動之中,培養學生誠信的品質。德育課程和文科教學要結合教學內容,充分挖掘教材的思想性,寓誠信人物、事件於課堂教學之中。如「狼來了」這個故事學生都很熟悉的,故事中的小男孩兩次撒謊騙人,失去了別人對他的信任,才導致了最終被狼吃掉的可悲下場。教師要抓住這個契機對學生進行誠信教育,讓學生懂得:一個不具備誠信的人,最終只會害了自己。誠信是無價的!從而自然而然地引出「如何做一個誠實守信的好學生」的討論。理科教學要在體現實事求是、嚴謹科學精神的基礎上,融入誠信精神。如考試不僅要認真作答,要誠實,倡導「誠信從我做起,堅決杜絕考試中的作弊行為」。教師要結合教學環節培養誠信品質,把誠信教育有機地滲透到教育教學活動之中,從而實現教書和育誠的統一,最終完成教書育人的最終目標。學校的教學、管理等各項工作都要充分體現教書育人,培養出更多的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人才,進而發揮學校在公民道德建設中的教化、示範、輻射作用。 (三)、聯系家庭,教育到位學生誠心思想的形成,不僅需要學校教育,更要優化家庭環境,使其對學生的教育、要求、影響連貫一致,在家庭里,父母與孩子朝夕相處,耳濡目染,潛移默化,所以,必須與家庭取得密切聯系,攜手合作,教育到位。教師可採取多種方式,如:家訪,了解學生在家庭中的表現;開家長會、辦家長學校,發放學校家庭聯系卡,家長開放日。學生常會有一些撒謊等現象,只有和家長相互聯系配合才能改掉壞毛病。我班有一位學生,突然口袋裡十分有錢,大手大腳亂花,同學們反映情況後,我耐心詢問「錢從哪來的?」他臉通紅的告訴我,是遠在桂林的舅舅給了一百元錢。我聯絡上他媽媽,了解到他舅舅根本沒回來,再進一步和他談心,與他媽媽一起耐心教育,最後孩子承認了錯誤,是從家裡拿了錢。這雖然是一件小事,但千里之堤,潰於蟻穴,只有杜絕他們的壞習慣,才能茁壯健康成長。家庭是孩子接觸的第一環境,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師,但有些父母的不良行為,卻影響了孩子幼小的心。有些家長十分專制,對孩子的愛、溫暖方面顯得欠缺,不允許孩子反對自己的意見,比如孩子沒考到家長要求的九十五分,為了避免回家挨打,不由自主的撒謊;也有些家長是溺愛型的,對孩子行為基本沒有要求,也沒有控制,只有贊許,沒有批評。像我班一位同學經常偷拿別人錢物,經過家訪,旁問得知,他從小拿了別人家東西,父母不僅不批評,反而誇他能幹,久而久之,養成了好拿別人錢財的毛病,通過和家長誠懇的交談取得了默契,共同努力下,孩子也慢慢改正了缺點。的確,學校與家庭密不可分,只有相互配合,才能真正達到誠新教育的目的。(四)、面向社會,實踐到位學生參加社會實踐,對於貫徹黨和國家的教育方針有著極為重要的作用。社會實踐是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動手能力的重要保證。因此教師要積極創造條件,讓學生走向社會,參加社會公益勞動、軍事訓練、科技發明等社會實踐活動。通過這些活動,培養學生熱愛勞動的習慣、實踐第一的觀念、在活動中培養學生的誠信品質。在開展以「新世紀我能行」、「我當一天的家」為主題的體驗活動,可以培養其誠信意識;組織學生走上街頭,清掃街道,到福利院獻愛心、植愛心樹的活動,可以使他們的身心在奉獻中得以陶冶。通過組織學生以不同的方式走出校門為社會服務,當學生們自己的勞動成果得到承認的同時,極大的培養了學生們的責任意識。同時教師還要教育學生不僅在家裡做一個誠信的好孩子;在學校做一個誠信的好學生;在社會也要做一個誠信的好公民。我們學校地處彌河鎮中心位置,學校的周圍有許多的商店。針對這個特點,學生們開展了有關的調查活動。他們到商店裡去調查「誠信與單位經營成敗的關系」,了解到許多單位和商家取得成功一個很大的原因是產品有信譽,售後服務有信譽,學生在調查中體驗到誠信的重要作為一名學生學會誠信,堅守誠信,對其一生的成長至關重要。開展誠信教育,弘揚誠信美德,不僅有助於提高學生的道德素質和文明程度,而且能夠有力地促進良好社會風尚的形成。讓我們攜起手來,共同營造誠信待人的校園環境,教育學生以誠信為本,以誠信為榮,弘揚和培育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做一個堂堂正正的中國人。
Ⅱ 淺談如何做好中學生誠信教育
英盛觀察之後總結了4點來說:
1.家庭方面,父母要樹立正確的榜樣
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學校,家長在對學生的誠信教育中扮演著極為重要的角色,這種角色不單單是經常性的誠信理念教育,更應是表裡如一的示範作用。從家庭教育來說,一方面,要發揚中國家庭誠信教育的優良傳統。我國自古就有家庭誠信教育的優良傳統,這些優良傳統對現在的誠信教育也有現實的借鑒價值;另一方面,家長要轉變教育觀念,在家庭教育方面也要樹立德育為先的觀念。在「成龍成鳳」價值理念中,要把培養孩子的誠信、文明的行為習慣和心理健康等各種非智力因素與開發孩子的智力相提並論,堅持「兩手抓,兩手都要硬」的原則,提高孩子的綜合素質,適應目前日益激烈的競爭環境。
2.教師方面,要以身作則、身正為范
中國古代教育中提倡為人師表,也就是說作為一個教師各個方面都應該為學生作出表率,只有教師自己做好了,才能要求學生做好,才能教育學生做好。一個教師只有具備了「躬自厚而薄於人」的品格,學生才會自覺自願地接受其「傳道、授業、解惑」。教師的一言一行,都會對學生產生影響,一定要在思想政治、道德品質、學識學風,全面以身作則,自覺率先垂範,這樣才能真正的為人師表。教師還要有針對性地選擇一些有助於誠信品德培養的書籍,指導學生經常閱讀,讓他們了解偉大人物誠信的形成過程和高尚品德對人生的重要作用,提高他們的認識水平,開闊他們的思想境界,激發他們培養「誠信」品德的主動性和自覺性。另外,班級制訂的班規班紀,一定要說到做到,「言必行,行必果」。在班級內建立適當的誠信獎懲機制,使誠信者因誠信得到益處,使失信者因失信而付出必要的代價。
3.學校方面,要為學生營造良好的誠信氛圍
加強對中學生的誠信教育,學校責無旁貸。學校要根據中學生的年齡特點,制訂誠信教育實施方案;舉辦《誠實守信承諾書》簽字活動,要求學生在學校遵守行為准則;要以各科教學為主渠道,把誠信教育滲透到教育教學工作的各個環節;要特別重視學生的自我教育,讓他們做到:第一,說話要算數;第二,做人要正直,不袒護包庇別人錯誤,不攬功諉過。另外學校的教育也要講誠信,學校要杜絕種種不誠信現象的發生,對各項管理要常抓不懈,切不可忽松忽緊,對學生的誠信教育不能僅僅停留於口號,停留於課堂灌輸,停留於形式,而應從學校管理的點滴小事做起,以學校的誠信來影響學生、教育學生。學校要在全校范圍內開展大規模的宣傳教育活動,使全校師生都認識到樹立誠信道德的重要性,形成「守信光榮、失信可恥」的道德氛圍。將良好的個人信用檔案作為學生的一張「名片」,促使學生珍惜和維護自己的誠信形象。
4.社會方面,要發揮社會輿論的作用
全社會都要充分認識到對青少年學生誠信教育的重要性,營造一個誠信社會。使還處在「清醒的認識,模糊的行為」階段的學生誠信意識向正確的方向發展,引導廣大青年學生深刻認識「人無信不立,事無信不成」的道理,從而形成良好的行為習慣,自覺遵守誠信原則,將講誠信貫穿於生活學習之中,提高在面臨個人利益與誠信行為矛盾時的道德水平。
Ⅲ 如何有效開展當代大學生的誠信教育
(一)建立全國統一的信用檔案系統,制定誠信檔案法律法規
目前,我國缺乏統一的信用檔案系統是造成誠信缺失的原因之一。隨著市場經濟的進一步完善和發展,依法建立健全一個全社會的信用體系,加強對政府、個人和企業的信用管理,已是當務之急。因此,有必要建立全國統一的信用檔案系統,並在此基礎上制定誠信檔案管理法律法規,從而逐步完善我國的信用制度建設。
上海於2002年9月開始試行誠信報告,應屆中專、高職和大學畢業生在找工作時,除了帶上必備個人簡歷外,還要加上一份由權威機構會同學校、實習單位等部門出具的個人誠信報告,而這份報告所記載核實的內容將成為招聘單位考察應聘人才的必備條件之一。這就不失為一種好的方法和嘗試。
(二)加強高校誠信教育力度
1.教師以身作則,揭露打擊學術腐敗,重塑學術正義,為大學生樹立誠信榜樣。教師是「傳道、解惑、授業」的人,是教育活動的具體組織實施者,是學生的表率,要求學生做到的,教師應率先做到。但有一些教師在實際的教學和科研活動中不注重誠信,給大學生造成了極壞的影響。教師只有言傳身教,才能收到好的教育效果。因此,應將誠信教育列為師德教育的首要內容,建設一支學術作風正派,教學科研能力過硬的高校教師,才能真正搞好大學生誠信教育。
2.精心組織大學生開展誠信教育活動,開展豐富的校園文化加以引導。如舉行無人售報、開展誠信與反誠信的討論、誠信徵文活動、以誠信為主題的網頁製作大賽、萬人誠信宣誓儀式、定期公布不誠信行為等活動,在校園內營造誠實做人、做學問的氛圍。
3.全社會行動起來發揚誠信文化,重塑誠信風氣。
①加強政府信用建設。政府不誠信將對整個社會的誠信文化的重塑產生及其惡劣的影響,給廣大民眾特別是大學生造成不良的引導示範作用。因此我們要積極倡導政府誠信行政,打造出講信用的各級政府來開展誠信教育,這樣才更有說服力。
②倡導誠信文化,抵制反誠信文化。社會誠信行為大量缺失,其中一個重要原因是誠信文化的失落,而各種反誠信文化卻相當活躍。比如,在反誠信文化的支持下抄襲作業、考試作弊屢禁不止,抄襲作弊普遍不被學生認為是可恥的行為而被認為是一種有刺激性的冒險游戲。因而,社會各界要大力倡導誠信文化。與此同時,誠信文化的倡導要和創新意識結合起來,在繼承優良傳統和吸收古今中外誠信文化精華的基礎上創造新的誠信文化。
綜上所述,誠信觀念在社會飛速變化的時代,需要不斷創新,與時俱進。我們應當繼承和發揚中國傳統美德,借鑒國內外優秀道德准則,認真剖析現實社會中不誠信的反面例子,樹立誠信榜樣等來幫助大學生牢固樹立誠信意識。學生的誠信意識越完善,對自己行為的誠信意義就理解得越深刻,就會自覺地按正確的誠信規則做事。這樣,大學生的誠信教育必然會收到很好的效果,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目標也會更快實現。
Ⅳ 如何在中學歷史教學中進行誠信教育
所謂「誠信」即「誠實守信」。在中學教育中,誠實教育不僅要貫徹於學生生活中的方方面面,也應該體現於學生的學習中。思想品德上誠實做人,團結互助,平等信任,愛好公物。學習上要認真聽講,獨立思考問題,考試不作弊,作業不抄襲,不講假話。
Ⅳ 如何通過歷史教學開展價值觀教育
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是黨的十六屆六中全會在思想文化建設上的一個重大理論創新.也是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關鍵之一。馬克思主義指導思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社會主義榮辱觀,四部分構成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
基本內容。作為人生起始階段的少年兒童時期,打下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基礎,不僅關繫到一代人的健康成長.也關繫到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建設的百年大計。建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未成年人教育任重道遠。
核心價值體系是一面旗幟,它昭示了不論社會思想觀念如何變化,不論人們價值取向怎樣變更,我國社會主義意識形態的核心地位是不可動搖的。當前,我國經濟體制持續深刻變革,社會結構變動深入復雜,利益格局調整廣泛深遠,思想觀念變化激烈尖銳,各種思想文化相互交織、相互沖擊,這一切都給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建立不斷帶來新的問題,也不斷挑戰傳統的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要能夠有效地在少年兒童中進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教育,要在市場經濟持續發展、社會思想觀念激烈變化的背景下培養堅持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新一代建設者,必須改革創新現有思想道德教育模式,對未成年人進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教育必須求真務實。
第一,要從人的發展角度去確立教育目標,把核心價值體系融入青少年的社會性發展需求之中。
檢討和反思傳統的思想道德教育.我們會發現,多年來我們習慣於把正確的價值體系作為一種理念和思想傳遞、灌輸給青少年.並在不自覺中從整體事業的視角,把青少年作為傳輸先進價值體系過程中的一個被動的客體,主流價值觀的教育與青少年自身社會性發展的需求相脫離。因此,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教育,關鍵的問題是如何將這些大的、抽象的、理論性的、與孩子現實生活有一定距離的,甚至是相對較為空洞的觀點、理論轉化為孩子們切實需要、樂意接受、能夠理解的東西。這不是方法的問題,而是涉及到了整體教育觀念和價值的思考和轉變。其核心是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與青少年成長發展統一起來,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轉化為青少年自身道德發展的需要。
美國著名社會心理學家哈維格斯特(r.j.havighurst)是發展任務學說的代表人物。他認為,人生的不同階段有不同的發展任務.無論是處於什麼社會制度背景下.也不論生活在什麼樣的發展階段,一個時期的發展任務完成得好,這一個體與外部,包括社會、他人、自然等關系就會和諧,其個體的生存狀態就會順暢快樂;相反,則會與外部適應不良,沖突不斷,甚至反社會.自身也會面臨多方面的失敗。在這一學說給6歲一12歲的人生開出的九項任務中,有一條很突出的任務就是「形成對社會制度和社會集團的看法」,這實質上就是對社會制度價值和主流意識的認同,作為一種以西方中產階級為主要對象群體的理論,我們不去全面評價其優劣。但它可以給我們一個很重要的視角,即從未成年人個體的發展出發去思考社會價值和思想道德教育。依我看,一個人要想獲得成功快樂的人生,必須構建起三個支撐:物質支撐、自我精神支撐、社會支撐。而教育的根本任務就是幫助孩子搭建起這三個支撐。幫助他們獲得物質支撐的能力,就需要培養其學習能力和職業能力;幫助他們獲得自我精神支撐的能力,就需要培養其堅定的信仰和完善的人格;幫助他們獲得社會支撐的能力,就需要推動他們形成正確的價值體系,學會與他人的溝通和合作。這些能力是建立在青少年所處的社會和他們的現實生活之上的,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不論是馬克思主義指導思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還是社會主義榮辱觀,都必然是這些支撐的重要內核。
Ⅵ 如何在生活中教學工作中對待誠信
「誠信」是一個人對自己言行負責任的倫理規范,基本內涵包括「誠」和「信」兩個方面。「誠」主要是講忠誠老實,誠懇待人;「信」主要講取信於人,信任他人。自古以來,誠信就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對於一個國家、一個地區、一個民族來說,誠信是其文明程度的象徵,對一個企業、一個單元、一個公司來說,誠信是其信譽和形象的體現,對一個個體的人來說,誠信是其人生觀、價值觀和社會公共道德水準的反映。當前,我國正大力提倡「以德治國」,作為德的內容之一的誠信顯得尤為重要。少年兒童是祖國的希望,民族的未來,加強對小學生的誠信教育,不但是學校的責任,更是社會的責任,在經濟全球化、信息高速發展的今天,其意義是深遠的。在小學教育工作中,我們應怎樣開展誠信教育呢? 一、講解說教,形成誠信導向 在教師的教育工作中,特別是德育工作中,要有意識地進行誠信教育。一是利用班、隊會,開展以誠信為主題的班隊會,展開討論,深入理解什麼叫「誠信」?怎樣做才算是講誠信。教師可以給學生講古人季布「一諾千金」、「守濂守信」的故事,還可以講近代名人的誠信故事,如「恪守信用的周恩來」、「誠實的列寧」等故事,以及一些有關誠信的寓言童話故事,引導學生向誠信人物模仿。二是利用黑板報、標語等營造誠信的環境,可以書寫一些名人格言,如:周恩來說:「自以為最聰明的人往往是沒有好下場的,世界上最聰明的人是最老實的人,因為只有老實人才能經得起事實和歷史的考驗」。富蘭克林:「誠實和勤勉,應該成為你永久的伴侶」。 二、榜樣示範,引導誠信理念 孔子說:「其身正,不令則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教師的言行舉止、思想品質,是學生學習、模仿的榜樣,教師的言行對學生起著不可估量的潛移默化的作用。教師在教育工作中應以身立教,以德育德,以行導行,用愛和誠感染學生,用言和行引導學生,用自身的誠信度來為人師表。我國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說:「千教萬教教人求真,千學萬學做真人」,其「真」的根本是「誠信」,教師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都應當體現誠信,做到說話算數。要從一些小事、一些點滴之事做起。如:教師說該多久檢查作業就多久檢查,說何時家訪就何時家訪,不能失信於學生。在與學生相處時,以平等的身份與學生談話,和學生約定的事要付諸行動,不能給學生留下「老師說話不算數」的印象。 三、強化措施,規范誠信行為 在學生對誠信有一定理解的基礎上,教師不但要做出榜樣,還要及時地規范學生的誠信行為。一是要加強預防,防微杜漸,及時糾正不良行為。許多學生在未完成家庭作業或犯錯誤時,為了逃避老師的批評,都有一些自我保護性的扯謊行為,如家庭作業未完成時,他們往往會說:「我把本子忘家裡了」,「我寫了,沒帶來」。犯錯誤時,明明知道是自己乾的錯了,往往還說「不是我乾的」、「不是我拿的」、「是他先罵我,我才打他的」。在錯誤面前不誠實,有僥幸能躲過老師的批評和處理的心理,如果老師沒發現,或未及時引導,往往會給學生形成說謊會不受到處罰的心理。每當此時,教師要嚴厲地指出其不但犯了錯,扯謊、不老實又是一錯,這種不誠實行為是錯上加錯行為,不準再次發生。二是要及時鼓勵表揚。對犯錯誤後勇於承認錯誤的學生要及時表揚,贊揚這種敢於承認錯誤、不說謊話的精神,這時需要教師有一種寬容的心態,正確認識學生犯下的錯誤及以後的表現,允許學生犯一些小的錯誤,允許學生改正錯誤,終究是未成年人,只要是不超原則的錯誤就應當寬容一些。三是要循序漸進。小學一、二年級應以「不說謊話」、「不隨便拿別人東西」、「借東西、撿東西要還」為主,三、四年級以「不隱瞞錯誤」、「不要貪小便宜」、「不要不懂裝懂」為主,五、六年級以「不弄虛作假」、「不攬功推過」、「做人要講信用」為主。從大處著眼,從小處入手,從小事做起,循序漸進地引導學生的誠信行為。 四、家校配合,共造誠信環境 人不是孤立存在於世上的,是社會中人,因此他總要在一定的環境中生存。學生,尤其是小學生,生活的主要環境是家和學校,除了在學校接受教育外,家庭教育也很重要,有道是: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對學生進行誠信教育,也是如此,需要家長的密切配合。這就要求家長也要做到誠實守信,不但對孩子這樣,而且在生活中的待人處事也要這樣,才能使學生心中誠信的概念不發生沖突。如教師要求學生在家長的督促下讀文三次並簽字,學生未讀或未讀完三次,家長就簽了字,學生就跟著父母學會了扯謊應付老師,家長這種輕易撒謊、不守信用行為,學生會全盤吸收,並有可能長期一起來對付老師,久而久之,就形成了不誠實的壞品質,讓老師難以糾正。因此,對學生的誠信教育不但是學校的責任,也是對家長的要求,這樣才不致於產生教育的負效應。 總之,誠信教育,我們要引起高度的重視,從小加以培養,才能培養出言行一致、勇於承擔責任的、有負責精神的未來人才,我們的國家才有希望,民族才能振興。
Ⅶ 如何在語文課中滲透誠信教育
誠信教育(The trustworthiness ecation)
誠:誠實,信:相信,誠信:乃是人類的無形資產·所以誠信教育內對於我們是非容常重要的,這也許以後會影響他的一生·08一個不平凡的中國,人文奧運是人們提倡的主題,所謂"人文"就是要有道德觀、講文明等而誠信則是"人文"的一種,誠信教育對孩子的人生一種道德的投資·也是社會的一種無形資產,
在學校誠信就是真實的自己,一次考試,我們的誠信就我們真實的自己;在家裡誠信就是和睦的家庭護理;一件小事,因為誠信,我們彼此原諒;在社會,因為誠信我們贏的了我們自己的人生·因為誠信我們擁有了整個世界!
誠信對於我們來說是那麼的重要,誠信在我們的生活中也是不能缺少的:誠信是世界溝通的語言,誠信是人類的無形資產,誠信是我們必須具備的,擁有了誠信,我們就擁有了這個世界,所以誠信教育是非常重要的·
Ⅷ 如何在歷史教育中滲透德育教育
按照新課程改革的標准:學生應通過高中歷史課的學習,認識到人與人之間的情感、態度、價值觀的差異性,學會尊重他人,並且要具有一定的高尚品德和情感。由此可見,歷史課堂教學中蘊含著德育的功能。在具體的高中歷史教學操作中,我們知道歷史課是以發現歷史美、欣賞歷史美和創造未來美為內容,在一定程度上,對個人來說,也就必須引導學生具有良好的品德和高尚的情操。
一、結合歷史資源優勢,加強對學生的人格熏陶
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充分利用歷史教材中所蘊含的豐富的人格教育素材,不斷對學生進行人格熏陶和激勵,達到「潤物細無聲」的目的,推動學生塑造和完善人格。新課程充分發掘了歷史上那些有助於完善學生人格的名人言行,彰顯歷史教育的人文教化功能。
1.堅忍不拔,奮發向上的教育。歷史名人事跡,比如:李時珍跋山涉水,遍嘗百草,數十年如一日地搜集整理,筆耕不息,才有醫學巨著《本草綱目》的問世在司馬遷獄中發奮圖強,自強不息,忍受了常人所不能忍受的痛苦,繼續編寫《史記》。有志者應該敢於面對千難萬險,堅忍不拔,奮發向上,才能成就大業。在歷史教學中教師應注入時代的血液,培養學生堅強的意志,過硬的心理素質,促進人的發展。
2.文明禮貌的教育。中華民族自古以來就以文明禮儀之邦聞名於世,在學習必修3第一單元《中國傳統文化主流思想的演變》時,通過學習中華民族傳統美德「仁、義、禮、智、信」的內容,培養學生良好的行為習慣、思維習慣和高尚情操。同樣勤學好問、開拓進取等都能在歷史教學中進行經常性的教育。學生往往崇拜名人、崇拜英雄,因而可充分發揮優秀人物的人格感染力以感染之,信手拈來的歷史典故成為道德教育的重要資源。
二、強化愛國主義教育,培養學生的民族情操
魯迅先生曾經說過:「歷史書寫著中國的靈魂,指示著民族未來的命運」。因而可以說,歷史學科在普及相關學科知識的同時,還擔負著學生的品德教育和價值觀養成的重要責任。在所有的品德培養之中,學生的愛國主義教育是最為重要和必先考慮的部分。對於歷史學科任課教師來講,首先應當把愛國主義教育滲透到課堂教學之中。如,在近現代史課程開始之前,教師可以先從古代史中所提到的我國古代重大發明創造成果為出發點,向學生講解中國歷史上的輝煌,引導學生的思路,在溫習古代史知識的同時進一步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和對古代勞動人民的崇敬之情,然後轉入《鴉片戰爭》的課程教學中,使學生的思路從對於古代強盛的崇敬突然轉向對於近代被侵略的恥辱與困惑,進而使學生願意並強烈要求了解近現代史上中國遭受凌辱和瓜分的過程以及原因。在進入20世紀之後的歷史課程內容講習時,教師應當引導學生根據時代背景,從中華民族所面臨的種種危難入手,對各個政治派別所做出的努力進行了解、甄別和分析,認識到共產主義者對中國解放和民族振興的巨大貢獻,從而對當前實行的社會主義制度有一個初步的認同。
三、利用豐富的教學活動進行道德教育教學內容的滲透
多樣化的教學活動對於高中歷史道德教育教學內容的滲透有著重要的促進作用。教師對高中歷史教學內容進行深入的分析,選擇正確的教學方法對學生進行道德教育,可以使學生建立起更加健全的個性。在高中歷史教學中,涉及到歷史人物的評價以及歷史事件的總結,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進行討論。
比如在學習秦始皇的相關知識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對秦始皇這一歷史人物進行分析,讓學生在小組討論中意識到秦始皇改革工作中的積極意義,及其為人們帶來的災難。這樣的教學活動可以使學生更好地規范自己的行為,在按照自己的意願實施某些行為的時候,多多考慮到別人的感受,促進學生良好品德的形成。
總之,德育教育是一項偉大的工程,是一個深刻的主題。思想道德素質是主要的素質,歷史是當代人的財富。在高中歷史教學中貫徹道德教育,既符合歷史學科特點,也符合學生心理特點,同時也體現了新一輪課程改革的目標。作為一名歷史教師,我們要善於將歷史榜樣的行為規范和學生現實生活中的行為規范有機地聯系起來,指導他們在處理好個人與國家、集體、父母、同學、親友的關系,以及在自己的學習過程中學會如何處事做人。要從大處著眼,小處入手,教育學生以史為鑒,明辨是非,習善成性,使學生樹立自尊、自信、自強的民族精神,為中華民族屹立於世界民族之林,實現全面振興而奮斗。
Ⅸ 如何進行歷史課堂中的德育教育
歷史教學以其在道德教育方面得天獨厚的條件,從古至今一直都被作為道德教育的重要手段內。中華文明中成熟的容倫理觀念和思想實踐,為我們提供了大量的德育素材。新課標"強調了新的高中歷史課程目標要從單純注重傳授知識轉變為體現引導學生學會學習,學會做人"。
中學生作為祖國未來的建設者和接班人,肩負著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使命,他們的思想道德狀況事關國家和民族的未來。歷史教學以其在道德教育方面得天獨厚的條件,從古至今一直都被作為道德教育的重要手段。中華文明中成熟的倫理觀念和思想實踐,為我們提供了大量的德育素材。
Ⅹ 如何對中學生進行誠信教育
誠信,是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千百年來,人們追求誠信。誠信之風朴實憨厚、歷史悠久。她早已融入了我們民族文化的血液,成為民族文化基因中不可缺少的重要一環。然而,近些年來,隨著市場經濟的沖擊、滌盪,人們發現,誠信在消退,拜金在滋長,利益取代了美德,誠信讓位於欺詐。這些不良的社會現象也不時侵蝕著潔凈的校園,對學生的成長及教育帶來了不利的影響,誠信已成為廣大學生急需學習的課程。誠信象三月的春天,把金秋的期望灌入復甦的泥土,它是用一串珍珠串連起來的人格,有效的維護著我們做人的尊嚴。中學生是民族的未來,中國的希望,要讓他們「追求真理做真人,涵養他們一片向真之心。」《中小學生守則》第九條指出「誠實守信,言行一致,知錯就改,有責任心。」那麼又如何從學生實際出發,讓學生誠實,不說謊話,信守承諾呢?我們認為要做到四個到位。(一)為人師表,垂範到位教師要讓學生學會誠信,教師必須是誠信的典範,要做到以誠育人、以誠待人、以誠服人,逐步確立誠信意識和行為的形成。教師的一言一行要處處講究「誠信」,以高尚的誠信人格影響學生、感染學生,作好誠信的表率和楷模。對待學生,教師要做他們的長者,理解他們的苦衷,同情他們的處境,寬容他們的過失,保護他們的天性,要求學生做到的自己要先做到。在與家長交流溝通過程中,教師要做到把微笑留給家長、用真誠對待家長、用愛心打動家長,還要自我約束,明禮誠信,言出必行,取信於家長,不請家長辦私事,不搞有償家教等。記得我校有位教師講述她去學生家裡家訪的事,當時她臨時有事,但又告訴了學生要到她家,在猶豫之後這位教師最終做出選擇,照常家訪。在學生的門口她聽到了這樣對話,「老師一直教育我們要誠信,她說今天來就一定會來的,你們看,她不是來了嘛。」她的母親還不住地說:「還是園園說得對,老師就是老師,說話算數。」由此可見老師的一言一行在學生的心目中占據著多麼重要的地位啊!身為教育者的我們又怎能去傷害學生純真的心呢?家訪的事例也讓我們更堅定了教師成為學生誠信的典範教育的重要性。(二)、立足課堂,引導到位要把課堂建設成為學生道德教育的地方,就要充分發揮課堂主陣地的作用,緊密聯系學生生活實際和社會實際,積極改進教學方法和形式。教師要切實提高德育工作的針對性和實效性,必須把德育工作與各學科教學進行有效整合,貫穿於教育教學的各個環節。教師在教學中要善於抓住時機,結合教學內容,將誠信教育有機地滲透到教育教學活動之中,培養學生誠信的品質。德育課程和文科教學要結合教學內容,充分挖掘教材的思想性,寓誠信人物、事件於課堂教學之中。如「狼來了」這個故事學生都很熟悉的,故事中的小男孩兩次撒謊騙人,失去了別人對他的信任,才導致了最終被狼吃掉的可悲下場。教師要抓住這個契機對學生進行誠信教育,讓學生懂得:一個不具備誠信的人,最終只會害了自己。誠信是無價的!從而自然而然地引出「如何做一個誠實守信的好學生」的討論。理科教學要在體現實事求是、嚴謹科學精神的基礎上,融入誠信精神。如考試不僅要認真作答,要誠實,倡導「誠信從我做起,堅決杜絕考試中的作弊行為」。教師要結合教學環節培養誠信品質,把誠信教育有機地滲透到教育教學活動之中,從而實現教書和育誠的統一,最終完成教書育人的最終目標。學校的教學、管理等各項工作都要充分體現教書育人,培養出更多的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人才,進而發揮學校在公民道德建設中的教化、示範、輻射作用。 (三)、聯系家庭,教育到位學生誠心思想的形成,不僅需要學校教育,更要優化家庭環境,使其對學生的教育、要求、影響連貫一致,在家庭里,父母與孩子朝夕相處,耳濡目染,潛移默化,所以,必須與家庭取得密切聯系,攜手合作,教育到位。教師可採取多種方式,如:家訪,了解學生在家庭中的表現;開家長會、辦家長學校,發放學校家庭聯系卡,家長開放日。學生常會有一些撒謊等現象,只有和家長相互聯系配合才能改掉壞毛病。我班有一位學生,突然口袋裡十分有錢,大手大腳亂花,同學們反映情況後,我耐心詢問「錢從哪來的?」他臉通紅的告訴我,是遠在桂林的舅舅給了一百元錢。我聯絡上他媽媽,了解到他舅舅根本沒回來,再進一步和他談心,與他媽媽一起耐心教育,最後孩子承認了錯誤,是從家裡拿了錢。這雖然是一件小事,但千里之堤,潰於蟻穴,只有杜絕他們的壞習慣,才能茁壯健康成長。家庭是孩子接觸的第一環境,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師,但有些父母的不良行為,卻影響了孩子幼小的心。有些家長十分專制,對孩子的愛、溫暖方面顯得欠缺,不允許孩子反對自己的意見,比如孩子沒考到家長要求的九十五分,為了避免回家挨打,不由自主的撒謊;也有些家長是溺愛型的,對孩子行為基本沒有要求,也沒有控制,只有贊許,沒有批評。像我班一位同學經常偷拿別人錢物,經過家訪,旁問得知,他從小拿了別人家東西,父母不僅不批評,反而誇他能幹,久而久之,養成了好拿別人錢財的毛病,通過和家長誠懇的交談取得了默契,共同努力下,孩子也慢慢改正了缺點。的確,學校與家庭密不可分,只有相互配合,才能真正達到誠新教育的目的。(四)、面向社會,實踐到位學生參加社會實踐,對於貫徹黨和國家的教育方針有著極為重要的作用。社會實踐是培養學生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動手能力的重要保證。因此教師要積極創造條件,讓學生走向社會,參加社會公益勞動、軍事訓練、科技發明等社會實踐活動。通過這些活動,培養學生熱愛勞動的習慣、實踐第一的觀念、在活動中培養學生的誠信品質。在開展以「新世紀我能行」、「我當一天的家」為主題的體驗活動,可以培養其誠信意識;組織學生走上街頭,清掃街道,到福利院獻愛心、植愛心樹的活動,可以使他們的身心在奉獻中得以陶冶。通過組織學生以不同的方式走出校門為社會服務,當學生們自己的勞動成果得到承認的同時,極大的培養了學生們的責任意識。同時教師還要教育學生不僅在家裡做一個誠信的好孩子;在學校做一個誠信的好學生;在社會也要做一個誠信的好公民。我們學校地處彌河鎮中心位置,學校的周圍有許多的商店。針對這個特點,學生們開展了有關的調查活動。他們到商店裡去調查「誠信與單位經營成敗的關系」,了解到許多單位和商家取得成功一個很大的原因是產品有信譽,售後服務有信譽,學生在調查中體驗到誠信的重要作為一名學生學會誠信,堅守誠信,對其一生的成長至關重要。開展誠信教育,弘揚誠信美德,不僅有助於提高學生的道德素質和文明程度,而且能夠有力地促進良好社會風尚的形成。讓我們攜起手來,共同營造誠信待人的校園環境,教育學生以誠信為本,以誠信為榮,弘揚和培育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做一個堂堂正正的中國人。
求採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