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提升歷史學科有效教學有哪些途徑
什麼是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教學論專家余文森教授作過很通俗的解說:「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是指通過課堂教學活動,學生在學習上有收獲,有提高,有進步;在認知上從不懂到懂,從少知到多知,從不會到會;在情感上,從不喜歡到喜歡,從不熱愛到熱愛,從不感興趣到感興趣。」提高歷史教學的有效性是深化課程改革的需要,是提高教學質量的需要。在新課改形勢下,有效性作為一種價值觀已深入到教師和學生的內心。有效性是課堂教學的生命,是課堂教學追求的永恆主題。如何實現歷史課堂教學有效性呢?本文結合自身教學實際,作些分析。
一、科學備課是有效教學的前提條件
首先要加強對歷史課程標準的理解和運用。國家課程標準是國家對基礎教育課程的基本規范和要求,體現了國家對學生在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和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三方面的要求,用「知道、了解、理解、說明、分析、比較」等描述性的語言分層次地對教學提出較為明確的目的和要求,課程標准對教學的順利進行無疑有重要的指導性意義。教師要用心研讀課標及其相關解讀材料,進一步領悟課標精神,真正做到以學生為中心,落實學生的基礎知識,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創新能力、實踐能力,為學生的終身發展奠定基礎。特別是教師的備課,只有認真的鑽研課標,針對課標對每個專題的具體要求,才可能制定科學、可行的教學目標。從而做到有的放矢,為有效教學打好基礎。其次是備課過程中要注意充分利用和開發歷史課程資源。《課程標准》中指出:「凡是對實現課程目標有利的因素都是課程資源,既包括教材、教學設備、圖書館、博物館、互聯網以及歷史遺址、遺跡和文物等物質資源,也包括教師、學生、家長及社會各界人士等人力資源。課程資源的利用與開發水平同教學質量的高低密切相關,充分利用和開發歷史課程資源,有利於歷史課程目標的實現。」要明白教科書僅僅是學生學習最重要的一種資源,而不是惟一的資源,歷史教師只是最重要的人力課程資源,學生也是重要的課程資源。因此備教案同時也要備學案。在備課過程中,,認真貫徹孔子的「因材施教」原則,對教學內容恰當處理、精心設計不同難度的問題、如何寫好板書、採用何種教學模式、使用什麼樣的教學語言等。只有認真考慮各班、各類學生的實際情況,才能使歷史課堂充滿活力,真正實現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二、精心設計問題,激發學生的思維興趣是有效教學的關鍵
提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必須從課堂教學的基本要素和基本環節入手,創設和生成有價值的情境和問題是提升課堂教學有效性的關鍵。美國心理學家布魯納說:「向學生提出挑戰性問題,可以引導學生發展智慧。」巴爾扎克也說過:「打開一切科學的鑰匙都毫無疑問的是問號。」不同類型、不同難度的問題就能激發學生不同類型的思維,營造學生躍躍欲試的氛圍,體會解答後的成就感,從而激發學習的良好興趣,促使他們自覺投入到對有關歷史問題的探究中去,這樣才能達到課堂教學的有效性。例如,「經濟全球化」概念的理解。我製作了多媒體課件,向學生出示了「麥當勞、肯德基、可口可樂、福特汽車生產網」等一些圖片、數據和視頻,引導學生在情境中思考、分析,依據學生的基礎,採用有邏輯地連續提問方法解決它:①什麼是經濟全球化?②經濟全球化經歷了一個怎樣的發展過程?歸納已經學過的知識幫助理解概念的形成過程,進一步幫助學生加深對概念理解,絕大部分學生積極參與,踴躍回答。③為什麼20世紀90年代後經濟全球化得到迅速發展?④經濟全球化的主要表現有哪些?實質是什麼?⑤經濟全球化的迅速發展對發達國家、發展中國家等世界各國帶來怎樣的影響?又如「新航路開辟」一課的教學,我利用多媒體課件,展示了「14世紀中西方交流路線圖、指南針、造船技術的進步」圖片、奧斯曼土耳其的發展視頻等相關資料,把學生帶入歷史情境中,然後設問:①什麼是新航路的開辟?②從新航路開辟對比中國的鄭和下西洋有何異同?③你如何看待哥倫布的探險活動?以上問題的設計都使課堂氣氛達到高潮,學生之間、師生之間相互探討,尋找這些問題的答案,使學生的思維達到最大的活躍狀態。這樣既達到了教學目的,又激發學生學習歷史的積極性,培養了學生的歷史思維能力。因此,有效提問「是幫助教師了解學生觀點的入場券,並能支持教師在學生的心理建構和課程內容之間搭建必要的橋梁」。正是這一橋梁的搭建,最終實現課堂的有效性。
當然,教師設置問題時一定要聯系教學內容把握最恰當的切入口。設置的問題要考慮:問題所及的知識范圍和認知水平與學生實際是否相對應?怎樣才能激起學生積極的反應?學生感興趣嗎?問題是否能夠在學生的最近發展區以內通過探究獲得圓滿的解決?解決問題後學生能否生成新的認識?能否更深入地學習歷史?一般而言,學生在課堂上對問題的積極反應,本身就說明問題引起了學生思維的興趣,教師把握好教學的節奏,使其循序漸進,符合學生的認知邏輯,這樣學生不僅享受到思維的快樂,教學的有效性也就大大提高了。
三、必要的練習和及時反饋是提升課堂教學有效性的精髓
課堂教學效益的提高離不開訓練,訓練是課堂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它是鞏固知識、培養能力、發展智力的重要途徑。我認為新課結束後一定要或多或少由教師根據課堂實際、學生易錯、考試實際等創造性地設計出一些練習題,它既可以讓教師及時的掌握學生本堂課的學習情況,也可以起到對課堂教學的補充、深化作用。如學習「鴉片戰爭」一課的練習可設計一道「鴉片危害及青少年對毒品應持怎樣的態度」的材料題和「鴉片戰爭爆發的根本原因及失敗的根本原因」選擇題。以這樣適當的練習設計來結束教學,既可鞏固當堂知識,又可培養學生能力,還可減輕學生課後負擔和方便教師查漏補缺以及使學生的情感態度價值觀得到升華。真可謂一舉數得。可見必要的練習是教師對教材和學生的「把脈」,所以訓練要有目的性和針對性;練的內容和難易要適度。只有這樣,才能檢測出訓練目標達到的程度,給予學生明確的指導,保障訓練目的的達到。
四、要及時的進行教學反思
法國牧師納徳·蘭塞姆說過這樣一句話,假如時光可以倒流,世界上將有一半的人可以成為偉人。美國學者波斯納把教師的成長歸納為經驗加反思。反思將會使更多的人獲得成功。教學反思對於每一個教師的成長都有著十分重要意義和價值,它是教師對自己的教學實踐重新審視,對成敗得失進行思考判斷,它不是簡單地回憶教學情況,而是教師針對自己教學過程中存在的不足進行理性思考,尋找比自己教學中更好的解決問題的方法,並在隨後的教學中加以改進,使課堂教學趨於優化,從而達到最佳課堂教學效果。課堂是教師專業發展的重要場所,優質高效的課堂教學是千錘百煉的結果,這就要求教師要對教學進行反思,教學反思應成為歷史教師的職業習慣,只有不斷地反思自己的教學,才能更好地研究教學,只有不斷反思課堂教學,才能更好地研究學生,才能更好地研究教育教學規律,才能使教學更加有效,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只有在教學中多反思,才會不斷進步,不斷完善,超越自己,從而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有效課堂既是一種觀念,也是一種行動,是教學中一種理想的追求。以上是我對提高歷史課堂教學有效性的粗淺認識,課堂教學有效性的提高,亟待我們去實踐,去創新,去積累。華東師大許紀霖教授有一句豪言「我改變不了這個世界,但我可以改變我的課堂。」使學生們獲得終身受用、系統全面的歷史知識、歷史觀念和歷史智能,使他們成為具有較高歷史素質的公民,是一位當代歷史教師的光榮使命與責任!
Ⅱ 如何提升歷史核心素養與教學能力
「核心素養」並非我國獨創,這是一個全球性的概念,是一個教育時代的覺醒;「核心素養」一詞雖是新概念,但對於我們大多數教育者來說並不陌生,因為他跟我們熟悉的很多教育熱詞,如「素質教育」、「雙基」、「三維目標」等都是同宗同源,一脈相承。
1、 國際背景下的橫向觀摩:
本世紀初,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率先提出了「核心素養」結構模型。它要解決的問題是:21世紀培養的學生應該具備哪些最核心的知識、能力與情感態度,才能成功地融入未來社會,才能在滿足個人自我實現需要的同時推動社會發展?
因政治體制、文化背景等的不同,不同國家所提出的核心素養有所不同,但也有一些共通的地方,比如強調合作與交流能力、信息與通訊技術的掌握、公民素養、創造性、批判性思維,等等。
多年來,不同國家或地區都在做類似的探索。比如,美國對核心素養的關注起源於注重知識創新的高新企業團隊,這些企業從用人所遇到的問題反饋到教育中,指出基礎教育要注重培養學生的哪些能力和素質,他們稱之為「技能」。這些技能不是簡單、具體的,而是在21世紀里必需的生存技能,是當今社會每個人都應該掌握的內容。再比如,從2009年起,日本國立教育政策研究所啟動了為期5年的「教育課程編制基礎研究」,它關注「社會變化的主要動向以及如何有效地培養學生適應今後社會生活的素質與能力,從而為將來的課程開發與編制提供參考和基礎性依據」。
從2005 年開始,我國的台灣地區啟動了核心素養研究,確立了專題研究計劃——《界定與選擇核心素養:概念參考架構與理論基礎研究》(簡稱DeSeCo計劃)。
分析核心素養提出的背景,我們可以得到這樣的啟示:無論是由政府主導還是由民間組織來推動,全世界范圍內核心素養研究的興起和發展與時代發展、社會變革密切聯在一起,它面向教育體系外的社會需求,是教育變革與發展的國際趨勢。目前,我國已經決定採納上述國家核心素養的概念。核心素養將成為未來基礎教育改革的靈魂。
2、 本地土壤上的縱向比較:
「素質教育」 是20世紀80年代以來關於「培養什麼樣的人」的問題的中國式回答。三十多年來,人們不斷賦予素質教育以新的內涵:教育實踐中存在什麼問題,時代發展提出了什麼新要求,它就被增加相應的新質,其內涵是隨著人們對問題認識的不斷深化而逐步被充實完善的。以至於有人戲稱:「素質教育是個筐,啥都往裡裝。」
從上世紀世紀90年代開始,各地進行了素質教育區域性試驗與探索,以及學校層面的改革實踐,這些嘗試和探索為教育烏托邦的落地提供了鮮活經驗。在此基礎上,教育部於2001年啟動了新一輪基礎教育課程改革,旨在建立符合素質教育要求的基礎教育課程教材體系,以課程改革為核心帶動人才培養環節的一系列變革。
然而,素質教育發展到今天,無論從理論還是從實踐方面看,都存在著一些困惑或問題:一則素質教育作為教育現實中不斷出現的問題的對立面提及,所以很多人只聽說素質教育不是什麼,而是什麼卻一直很模糊,更別說實踐操作了;二則素質教育囊括的東西太多太雜,以致教育者無從著手,更別說提綱挈領;三則素質教育更強調人的天性稟賦的開發,強調個性化,而現實中這方面的確無法精確測量,所以也就不可能針對性實施教育,尤其是群體性的學校教育。
總結上述,我們不難看出素質教育是個很理想的教育目標,但是可操作性不強,真正實現它需要必須有更具體的下位概念。承擔這一責任且被大家較熟知的教育概念有三個,依著發展順序,分別是「雙基」、「三維目標」和「核心素養」。下面我們來看一下他們各自的內涵及發展演變。
眾所周知,「雙基」指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這是我們最初的教育目標,產生於物質及精神都較貧乏的八十年代。隨著時代的發展,人們發現了它有著很明顯的缺陷,即忽略了對人的情感態度價值觀的培養,也缺乏對過程與方法的指導,新一輪課程改革中,國家將教育實施的目標擴充為「三維目標」。
所謂「三維目標」即: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價值觀。這個標准理論設計很好,也算全面,但是在實際操作時,仍然有很大問題。一則很多老師常會將三維目標割裂開來;二則對情感態度價值觀本身的定向不夠具體現代,不能反映時代要求。鑒於此,我國在教育部2014年印發的《關於全面深化課程改革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意見》中,第一次提出「核心素養」這個概念。
網路《辭海》「素養」一詞,素養是指一個人的修養,狹義與素質同義,從廣義上講,包括道德品質、外表形象、知識水平與能力等各個方面。①修習;②平素所供養;③素質與教養;④平時所養成的良好習慣。由上述對比可知,在有些語境中其與素質是可以通用的。但也有細微差別,前者更注重後天的教養習得,更模糊概括,這種狀態會緩慢變化;而後者更強調先天稟賦,更精確具體,常指一種相對較穩定靜止的狀態。
核心是相對 外圍而言的,核心素養有兩層意思:一是關鍵,是指個體在 21 世紀生存、生活、工作、就業最關鍵的素養。二是共同,是指課程設計所面對的某一群體所需要的共同素養。
縱觀這三者的演變不難發現,這是從知識、教書到育人這一過程的不同階段,核心素養更直指教育的真實目的,那就是育人。
二、核心素養如何轉化為學生素質?
核心素養依然不是可直接操作的概念,它需要具體的課程實施來保障實現。即通過課程設計將育人目標進行分解、具體化,盡管這一過程會失去一些教育功能,但為了課程的設計、教學與評價,這種功能的喪失是不得已的事情,是課程設計、教學與評價必須付出的代價。我們關注的是,畢業以後,作為一個公民,經過數十載的學校教育,有沒有真正學到對他有幫助的東西?學了幾十門學科,這些學科學與沒學有什麼差異?該學科能留給他終身受用的東西是什麼?
1、研究學科核心素養,是學生「擇其要者而從之」。 需要學科教師的關注發生轉向, 即如何從關注知識點的落實轉向到素養的養成?如何從關注 「教什麼」轉向到關注學生學會什麼?學校要求並積極 引導教師既當好經師,又當好人師。在教學中滲透教育,做 到教書與育人兩不誤,既為學生打下堅實的知識技能的基礎,又培養他們正確的情感、態度、價值觀,促進學生素養不斷進階、提升。學校強調教師要變教學視角為教育視角,突破傳統的知識視野、課堂視野,走進學生的生活,走進學生的心田,給學生適合的教育。
2、豐富課程內容,整合課程資源,推進學科融合。需要教師們的課程觀發生轉變,我們需要更多地思考如何讓知識成為素養,讓知識變成智慧,也就是說,只有能成為素養或智慧的知識才有力量。在這樣的背景下討論核心素養,討論如何編制基於核心素養的課程,老師如何開展基於素養的教學,校長如何提升自己的課程領導力,開發基於核心素養的課程,具有重要的理論意義與現實價值。
3、「核心」「共同」基礎上的差異發展。在個性化的輔導過程中,讓不同的孩子有更多的選擇,我們針對不同的學生,不同的問題逐步建立了一套完整的學習課程系統,包括學科課程、助力成績課程、護航成長課程、致力成才課程等;針對教師也有一套系統的師資培訓體系,因為要落實核心素養,首先是落實教師問題,教師的教學能力提高了,對核心素養認識清 晰了,才能更好去實施課程,更 好地開展個性化教學,更好地落實核心素養的培養。我們期 盼著在課程改革的進程中,教育對人才的培養更符合社會發展需要。
核心素養教育體系,目前尚處於理論探索與建構階段,到實踐層面的落實,尚有一段路程,而作為基層的教育實踐探索者我們對此充滿期待。
Ⅲ 怎樣提高歷史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是課堂教學永恆的主題,如何在有限的45分鍾內,夯實基礎,培養能力,愉悅情感,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結合自己的教學實踐,我認為應當從以下幾方面做起:
一、准確把握歷史課程標准和每課三維目標,精心備好每一課。
有效教學是教師為實現預期教學目標,以心理學和教育學理論為基礎,在師生互動中通過教師的常規教學行為影響學生,以促使學生獲得滿意的學習結果、學會學習的過程。特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通過各種教學活動,使學生獲得最佳學習效果的教學過程。簡言之,有效教學即符合教學規律、有效果、有效益、有效率的教學,是能促進學生發展的教學。歷史有效教學是教師遵循個體發展和歷史教學活動的基本規律,促進學生在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三維目標」上可持續的進步和發展,滿足社會和個人的教育價值需求的教學活動。
歷史的考試緊扣課標出題,所以要提高教學有效性,必須准確把握歷史課程標准。歷史課程標准不同於其他學科課程標准,它非常具體,內容標准詳細地規定了中國古代史、中國近現代史、世界古代史、世界近現代史六本書每個單元每一課的內容標准共44個學習主題,分布在每一冊書共有37個單元。因此,我們在講課之前必須參照課程標準的內容標准來備課,這樣,教學才能做到有的放矢。
新課程是一標多本,圍繞一個課程標准,使用多個版本的歷史教科書,有北師大版,人教版,不管是哪一版本的教科書,我們都要熟悉教材內容,做好:(1)教材內容分析,了解現行教科書的結構(2)了解課時教學內容與前後課之間的聯系及其在全冊教科書中的地位(3)了解本課教學內容中各子目的內在聯系明確每一課的課標要求以及三維目標對本課要學生掌握的知識做到心中有數。教學目標是判斷歷史課堂教學是否有效的直接依據。准確全面地理解教學目標的真正含義,是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的根本保證。「知識與技能」是三維目標中的主線,貫穿於學科教學的始終。它既是學生發展的根本保證,也是學生形成正確的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堅強基石。「知識與技能」以「過程與方法」作為生成保障。情感、態度、價值觀教育以「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作為培育的憑借與途徑。
備課要以課程標準的內容標准為依據,教學活動設計要全面落實「三維目標」,教師還須轉變角色,在備課過程中多從學生的角度去考慮教材,以一個學生的眼光去閱讀教材,分析教材,審視教材,作好學情分析:(1)了解所教班級學生的整體學習情況;(2)了解學生已經具有的與本課有關的知識;(3)了解學生在思維、情感等年齡心理上的差異,使備課符合學生的身心發展。
二、創設教學情境,讓學生知道要學什麼。
寫文章講求有好的開頭叫「風頭」,課堂教學也是一樣,需要創設新、活、美、樂、自然的教學情境,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撥動其思維之弦,總的原則是要注意啟發性,知識性、靈活性、趣味性。讓學生以最佳的興奮狀態投入學習活動中,這就是需要做好成功的導入教學。
一個成功的導入,可以馬上引起學生的注意力,激發他們的興趣,如同徐徐拉開的帷幕,讓同學們一眼看到精美的景緻,又如樂章的序曲,使學生們一開始便受到強烈的感染,從而為整堂課的成功打下一個良好的基礎。首先要把握歷史課堂導入藝術的設計原則。歷史課堂的導入,要具有一定的科學性和技巧性,以達到在實際的教學應用中的功效性,這樣的導入才具有藝術性。因此在設計課堂導入的時候,應該注重把握一定的原則性。中學歷史課堂導入藝術的設計原則主要有以下四點:(1)貼近生活,提高學生的學習歷史的興趣的原則。(2)導入內容的篇幅要適中、恰當原則。(3)從新課程內容標准找導入語的突破口的原則。新課程內容標准,是本課內容的高度概括和精髓核心所在,也是該課的重點與難點,同時也是高考命題趨勢的重要出發點,在講授課程的同時,如果能夠滲透對考點的加強,對於提高學生學習的效率有著重要的幫助,而這一類的導入的方法一般建議是復習式的導入為主。(4)能夠幫助學生積累歷史學習素材,理清學習脈絡為準的原則。
歷史學習是一個從感知歷史到積累歷史知識、從積累歷史知識到理解歷史的過程,因此歷史課堂不應該為上歷史課而上,在幫助學生了解歷史發展脈絡的同時,也要加強對學生進行歷史教育的感化。雖然在教學過程中,這一種教育的感化可以貫穿整個課堂,但是,如果能夠在課堂導入的時候來一個先聲奪人的效果,奠定整一節課的基調的話,這樣可以達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導入教學的方法有多種:問題導入法、舉例導入法、討論導入法、圖示導入法等在教學中自己的具體做法是:
(1)注意新舊知識的銜接過渡。復習舊知識導入新課。便於學生鞏固已學知識,便於將就舊知識邏輯地,有機地聯系起來,循序漸進地展開教學。通常通過提問、練習,講述,誦讀等方式進行。使學生「溫故」的基礎上知新,促使學生積極思維,引發探索問題奧妙的興趣。我在教學《明清帝國的專制統治》一課時這樣導入:中國是一個有著五千年文明史的泱泱大國,兩千多年的封建社會中,歷代帝王為了鞏固統治採取了各種措施,秦始皇推行郡縣制,漢武帝頒布推恩令,唐太宗完善科舉制,重視人才,虛心納諫,社會歷史發展到明清時期,明清時期統治者在政治、思想方面採取了哪些具體措施呢?這些措施又造成了什麼影響呢?今天,讓我們共同學習《明清帝國的專制統治》。通過這一導入,學生既回顧了舊知識:秦始皇、漢武帝、唐太宗的措施,又明確了本節課要學習的重點內容是明清時期政治、思想方面的措施及影響。
(2)注意歷史與現實的對比,從而融入情感態度價值觀教學,讓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以及正確的歷史思維能力、辨別是非的能力。我是這樣導入的:播放奧運會主題曲《我和你》,我接著說,2008年8月,我國成功舉辦了第29屆奧林匹克運動會,這是一次全世界人民體育的盛會,團結的盛會,一首《我和你》拉近了全世界人民心靈的距離,唱出了全世界人民熱愛和平、嚮往和平的心聲,但是,在20世紀先後爆發的兩次世界大戰,不僅造成了世界性人力物力的損耗,也給全世界人民帶來了沉重的災難。特別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是人類歷史上罕見的、最殘酷的、規模最大的戰爭,給各國人民帶來了無盡的痛苦與災難,並且戰爭的傷痛至今仍在延續,為了避免世界大戰的悲劇再次發生今天,我們一起來復習《兩次世界大戰》的歷史。
(3)充分利用教材資源
我在教學《祖國統一的歷史大潮》一課時,我說,今天老師想送給大家一首歌,你聽聽唱的是哪個地區?於是,我就唱;你可知媽港,不是我真名姓,
我離開你太久了, 母親! 但是他們擄去的我的肉體, 你依然保管我內心的靈魂, 你可知「MACAU」不是我真名姓, 我離開你太久了, 母親!
但是他們擄去的是我的肉體, 你依然保管我內心的靈魂, 三百年來夢寐不忘的生母啊, 請叫兒的乳名: 叫我一聲--澳門。 母親!母親! 我要回來,
母親!母親!同學們一聽就知道是澳門,我接著說,是的,這是聞一多先生《七子之歌》中的澳門,那麼澳門曾被哪個國家佔領,又在什麼時候回歸了祖國的呢?這一地區實行什麼制度呢?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學習《祖國統一的歷史大潮》。
(4)採用多媒體手段
教學歷史學科有很多影視資料可供使用,各個不同的歷史階段發生的大事,重要人物都被拍攝成電視、電影作品,在教學中可以選擇使用。
總之,通過導入教學,引發學生的學習意向,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教學在學生想學、願學、樂學的心理基礎上展開。
三、打造教學特色,提升教師綜合素質,以教師為主導,以學生為主體,以問題為中心進行教學,以解決問題作為課堂教學的重點。
首先,應提升教師綜合素質,打造教學特色。中國有句教育古訓是「親其師,信其道。」教師的人格魅力,課堂教學的教學藝術是讓學生喜歡歷史課的首要因素。看看易中天吧!看看紀連海吧!看看王立群吧!他們的講解多麼生動,多麼睿智,善於設疑,調足了聽眾的胃口!教師的情緒感染著每個同學。
其次,應以學生為主體。「恰同學少年,風華正茂;書生意氣,揮斥方遒」,學生風華正茂,他們富有理想,富有激情,我們為何不能給他們一個機會,給他們一個施展才華的舞台呢?在教師的引導下,讓學生帶著問題,自主、合作、探究,去解決一個一個問題。讓每一個同學都參與到學習中來。要減少課堂的講授時間,降低教的富營養,增強學生的飢餓感,最大限度的讓學生在活動中學習,在主動中發展,在合作中增知,在探究中創新。
第三,以問題為中心進行教學,以解決問題作為課堂教學的重點。
亞里士多德說過,「思維自驚奇和問題開始」。應以問題為中心進行教學,以解決問題作為課堂教學的重點。問題中心教學法,即教師根據歷史學科的特點,緊緊抓住歷史教學的重點和難點,創造思維情境,將教學復習的知識以問題組的形式呈現,把解決問題作為課堂教學的重心,以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激發學習歷史知識的動機和情趣,有效掌握歷史知識,發展學生的思維能力和創造能力,教會學生怎樣學習的教學方法。
注意以下幾點:1、問題的內容,即問什麼? 一是問題內容要緊扣課標和本課教學的三維目標要求,有較強的針對性。
二是問題要體現教材內容的內在聯系。 三是問題要有層次性、次序性。四
是立足課本,以面向全體學生為准則,以課文的重難點知識文獻資料思考題等為主要內容。五是不能過於膚淺。
2、要問的對象,即問誰?(1)多關注學習中等及以下的學生 (
2)問題難度較大、靈活性較強的最好問優學(3)回答問題的同學不能總集中在幾個人身上,應關注全班同學。3、提問的方式,即怎麼問?
一是問題的表述要簡明、准確、深入淺出、循序漸進。 二是問題要有啟發性。 三是教師要善於鼓勵、引導。
4、解決問題的方式(1)注重學生獨立的閱讀和思維,以自主學習為主,閱讀是學生獲得知識、發展能力、提升精神的重要途徑,無論什麼學科的教學,都應該把學生的閱讀置於中心位置,要讓學生通過獨立閱讀解決較為簡單的問題,並在學生閱讀的基礎上,著力解決識記層次的問題。(2)較難的問題,可先通過小組合作、探究試著解決,答案還不夠完整或學生的理解海不是很到位,教師可指導學生合理利用教材中的小字、名言、地圖、圖片等材料幫助理解。(3)把歷史知識的學習放在本單元、本冊書或世界歷史的大背景下去理解。(4)注意問題之間的銜接過渡,融會貫通。(5)教師幫助學生形成知識網路,做好板書設計。
四、做好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教學
學習歷史並不僅是單純地知道歷史事件的情況,更重要的是以史為鑒,指導我們今天的行動,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
逐漸了解中國國情,理解並熱愛中華民族的優秀文化傳統,形成對祖國歷史與文化的認同感,初步樹立對國家、民族的歷史責任感和歷史使命感,培養愛國主義情感,逐步確立為祖國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人類和平與進步事業做貢獻的人生理想。
形成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審美情趣,確立積極進取的人生態度、堅強的意志和團結合作的精神,增強承受挫折、適應生存環境的能力,為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打下良好的基礎。
在了解科學技術給人類歷史發展帶來巨大物質進步的基礎上,逐步形成崇尚科學精神的意識,確立求真、求實和創新的科學態度。
了解歷史上專制與民主、人治與法治的演變過程,理解從專制到民主、從人治到法治是人類歷史發展的必然趨勢,不斷強化民主與法制意識。
了解人類社會歷史發展的多樣性,理解和尊重世界各國、各地區、各民族的文化傳統,學習汲取人類創造的優秀文明成果,逐步形成面向世界、面向未來的國際意識。
五、做好練習鞏固與背誦教學
我認為:就歷史學科而言,在學生學習的過程中,練習和背誦是鞏固所學知識的一個重要環節。
練習題的設置:1、要緊扣課標要求,體現識記、理解、運用層次的不同要求,注意對基礎知識的鞏固。2、題要適量,力求少而精,形成完整的知識體系。3、教師精心設置每課的練習題,當堂練習當堂訂正,及時彌補課堂教學中的不足。4、要求學生在明確題的答案之後把題寫到作業本上,同時作為本課背誦的主要內容。
背誦環節:1、力求讓學生達到理解記憶,注意背誦的准確性。2、注意對知識的系統記憶。3、多提問檢查,關注全體同學,人人過關,只佔用課堂時間,教師問學生時可變換問題的角度,創設問題的情境。4、多激勵,形成競爭的氣氛。
此外,還應進行教學反思。成長=經驗+反思。耐心進行課後反思是打造高效優質歷史課堂的階梯。教學是一門藝術,又是一項技術,精心設計的一堂課,在實施過程中,可能會出現突發事件,需要自己隨機應變,也可能會有靈感閃現,為自己的課堂增加亮色。課後反思就應該把這些散落在課堂記憶中的碎片拾起記錄下來,作為自己專業發展和自我成長的養分,這也會成為構建高效歷史課堂的階梯,我們會繼續攀登,高效優質歷史課堂永遠是我們追求的目標。
著名課改專家、福建師大教授余文森認為:當前課程改革在課堂教學層面所遭遇到的最大的挑戰就是低效問題。我們不能只會紙上談兵,要把有效教學的理論運用到我們歷史課堂教學的具體實踐中,切實提高歷史課堂教學的有效性,還需要教師發揮個人的智慧,把有效教學的理論與學生具體的學情相結合,走出一條有自己特色的教改之路。
Ⅳ 如何提升個人歷史素養
教無定法。但作為在教學第一線的歷史教師,一定要從各種教法中取他人之長,補自己之短。採用什麼樣的教學方法才能更好地提高教學效率,提升教學效果,更好地完成教學任務,是歷史教師經常要思考的問題。
一、挖掘教材的深度,提升學生思維層次
提升課堂教學效果是提高教學質量的主渠道、主陣地。挖掘教材中歷史發展的規律和內在的因果並列關系是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有效提升學生的思維層次的關鍵。例如:我在講授「公元907年,唐朝節度使朱溫廢掉唐朝皇帝,建立梁朝,歷史上稱為後梁,唐朝滅亡」這一史實時,就通過優化設計教學方案,挖掘教材的深度,培養學生的思維層次。我設計的具體課堂提問為:唐朝前期政治清廉,民風淳樸,生產發展,因而社會安定,國運昌盛,在歷史上稱為什麼?然而,至唐玄宗天寶年間,唐朝出現了什麼樣的危機?造成這種危機局面有哪些原因?上述危機導致的直接後果是什麼?是什麼事件使唐朝由盛轉衰?削弱唐朝統治力量具體有哪些因素?導致唐朝滅亡的根源和直接原因是什麼?學習這段歷史對中國共產黨的執政有什麼啟示?如此設計和安排教學,有效推進了學生思維的深入,強化了學生對唐朝由盛及弱,最後瓦解滅亡的歷實的理解和掌握,極大提升了學生深層思維的能力。
二、巧用多媒體活躍學生思維,深化對史實的理解
1.培養學生的質疑精神。勤於發現問題,勇於提出問題,是激發學生質疑精神的重要「助推器」。多媒體教學具有表達形象直觀,反饋迅速及時的特點,比較有利於激發學生質疑問難。如在上《原始農耕文化》這一課時,我就組織學生觀看「尖底瓶」的汲水動畫,讓學生細細品味原始的半坡人用尖底瓶慢慢汲水的過程,然後讓學生針對難以理解的問題進行質疑。因為多媒體課件創設了一定的教學情境,所以能有效調動學生的思維,使學生毫不費力就理解了尖底瓶使用起來既省力又方便,了解到原始人在當時就已掌握了一定的重心原理。
2.增加教學的直觀性。多媒體教學可以有效幫助學生記憶、理解和掌握教材重點。如:在中國近代史上,西方列強通過侵略戰爭和不平等條約,擴大對華商品輸出的重要手段之一就是在中國設立通商口岸。教材中提到關於通商口岸的條約有五個,分別是1842年的《南京條約》、1858年的《天津條約》、1860年的中英和中法《北京條約》、1885年的《中法新約》、1895年的《馬關條約》,開放的城市有20個。如何幫助學生更加有效地記憶並理解呢?我在教學中利用多媒體設計了通商口岸圖示法,生動、直觀地反映出西方資本主義列強侵華勢力及通商口岸由東南沿海到內陸的逐漸延伸的趨勢。
3.推進個性化和合作化探究學習。多媒體課件圖文並茂、界面友好,可以為學生營造輕鬆快樂的學習氛圍,有利於學生自主探究和自主學習。如講授「異彩紛呈的藝術成就」這一課時,我指導學生利用網路資源,以分組討論的形式進行,將全班學生分為三組,討論內容分別圍繞繪畫、石窟藝術及「書聖」王羲之。我在課前指導學生利用網路資源搜集材料,製作多媒體課件,課堂以討論發言的形式來展示各組自主學習研究的成果,培養學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和創造思維能力。以第三小組為例:課前,學生搜集了大量有關王羲之的材料,如王羲之小時侯苦練書法的故事;用多媒體課件展示王羲之的代表作《蘭亭序》,並附介紹他寫的字風格的旁白,有效地推進學生個性化學習和合作化探究學習的行為。
三、注重初高中歷史教學的銜接,強化歷史教學的整體性
歷史教師應根據學生實際,處理好初高中歷史教學的銜接,在灌輸系統、科學歷史知識的同時,不繼強化提升、拓展學生歷史的知識的層次和內容。
1.對於高中教材將出現歷史內容。在初中歷史課本中,若遇到有些學生較難理解的知識點,而此知識點又會在高中出現,對此歷史教師就應講授適當的感性知識,幫助學生理解和掌握教學內容,進一步深化的內容可在高中階段講授。例如在教授「紅軍的戰略轉移」、「甲午戰爭」等時,我組織學生觀看電影片段或電教紀錄片,並將一些精彩對白或感人情節等製作成課件,以便隨時根據學生需要播放,加深學生對這些歷史知識的理解和掌握。
2.充分利用教材中外史結合的特點。在講述具體史實時,教師可以順便提及同時代的世界史上的重大事件,便於學生全面理解、深刻把握。如在講述「三國干涉還遼」時,教師可以闡述一下19世紀末20世紀初「帝國主義國家之間的矛盾」的有關內容,讓學生明白:當時帝國主義國家為爭奪「世界霸權和殖民地」開展激烈斗爭,從而在帝國主義國家之間形成了錯綜復雜的的矛盾,而「三國干涉還遼」事件正是帝國主義國家之間圍繞著「爭奪在華利益」相互斗爭、相互矛盾的表現,由此幫助學生從單純地死記硬背,逐步過渡到在比較、聯系和理解的基礎上記憶知識。
3.對於初高教科書都出現的難、點知識,努力尋找知識的突破口,進行啟發誘導,講清重點和難點,盡量進行對學生的歷史知識進行深化和擴展。例如「辛亥革命」,這是初高中教科書都出現的知識,我採用問題式教學法,准備好、設計好如下幾個遞進問題,讓學生深入思考和闡述:一是在辛亥革命時期,舊中國的社會主要矛盾是什麼?二是在辛亥革命時期,中國資產階級民主革命的任務是什麼?三是在辛亥革命時期,完成了哪些民主主義革命任務?綜合以上內容,系統說明辛亥革命的歷史局限性和教訓是什麼?通過上述層層推進的教學方法,原來的教師講講、學生記記的授課模式逐步轉為學生自主學習、自我提高的學習方式。
Ⅳ 如何培養學生的整體把握能力
「重視培養學生良好的整體把握能力」,是「新課標」對語文教學提出的一個要求,也是一個新的理念,是對傳統的只重視「字詞句段篇」的擯棄,因而在教學中必須擯棄過去一些陳舊的教法,與時俱進,開拓創新,才能適應新形勢,勝任新教法。
一、確立開放的大語文教學觀念
傳統教育中,學生接受教育的場所主要是課堂,知識和信息的來源是教師和教材,形成了封閉的教育和單一的信息渠道。而「新大綱」對語文學科性質的表述為我們拓寬了視野,因為語文學科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統一」,因此,必須開放空間,拓展內容。在教學空間上,不再局限於課內校內,它要求真正建立起學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會教育相結合的網路;在教學內容上,必須是廣泛而豐富的,語文學科涉及社會科學、自然科學等多方面,即使是社會科學,也包含著政治、經濟、文化、歷史、法律、文藝等等。
二、建立學生為主體的語文教學觀念
現代不少語文教學工作者認為,教的過程應突出教師的主導地位,學的過程應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教的過程是教師設計引導的過程,學的過程是學生操作實踐的過程。現在的語文教學的現狀還是以講為主,這就影響了學生的主體地位的發揮。語文就是語言課,工具性是其本質屬性,這一學科的教學就應該是教學讓學生掌握語言和語言運用規律,培養和提高學生運用語言這一工具的能力。傳統教育,是「教材中心,課堂中心,教師中心」的教育,其特點與弊端,與杜威在《學校與社會》中概括的舊教育主要特點是一致的;消極地對待兒童,機械地使兒童集合在一起,課堂和教學法劃一。其結果,學生成為「小綿羊」,成為只有奴性而沒有自主性的「僮僕」,有人戲稱為「太監人格」。在這種教育觀念下,教師唇焦舌燥,學生昏昏欲睡,還談何教學效率?語文教學應徹底革除這種弊端。語言的學習不是單靠「講」而能掌握的,主要靠實際操作,正如呂叔湘先生所說:「語言的使用是一種技能,一種習慣,只有通過正確的模仿和反復的實踐才能養成。」訓練,既要重視「訓」,講清方法要領,也要重視「練」,指導學生自己去實踐,在操作過程中自己去掌握方法、要領,最後形成能力。教師在研究教法的同時,也要研究學法。
三、樹立學生全面整體發展的觀念。
中學語文教育教學的基本任務是教書,終極目標是育人。語文教學不只是為升學作準備,而是為人生作準備,語文教師不僅要重視語文學科的「工具性」,也要重視「人文性」,不僅要教會學生學習,而且要教會學生做人,教會學生生存。語文教學不是純知識教學,人文因素占舉足輕重的地位,漢民族語言不是單純的符號系統,它有深厚的文化歷史沉澱和獨特的文化心理特徵,忽視人文性,必然只注重語言的形式。因此,施教者在充分考慮語言的智育功能外,還要對德育功能、審美功能、品質修養功能同樣關注,使學生受到正確思想的影響,崇高形象的感染,高尚情趣的熏陶,使學生改善興趣、動機、意志、態度、方法、習慣等非智力因素,促進健全人格的形成和全面和諧的發展。
語文學科的性質,體現著中學語文教改的方向,是中學語文教學理論體系的核心。充分體現著語文學科的性質,有利於正確建立開放性、主體性、全面性的語文教學觀。觀念的轉變,是積極推進和全面實施語言教學教育的前提。只有這樣,才能廣其見聞,而不是「只守一鄉,滯於一曲」;才能培養學生的自主能力和自我發展能力,而不是讓學生被動地、機械地接受知識;才能塑造健全地人格,而不是單純地成為考試機器。
四、點燃學生思維的火花,培養學生整體把握能力
一定的作品,總有一定的情。小說、詩歌、散文、戲劇姑且不論,即使如《蘇州園林》、《我的長生果》那樣的說明性的實用文,也無不浸潤著作者對園藝,對書籍的或感倆、或贊賞、或感激、或喜悅的情愫。一定的作品,又總是作者所處的那個時代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
語文教學的首要任務,便在於通過教師的啟迪,引導學生通過不斷的感知,深化教材,准確、充分且系統地挖掘、把握作品的情致,使學生同作品所蘊蓄、透露凸現的或愛國至誠、或鞭撻丑惡、或謳歌先進、或針砭時弊等諸種情感相諧共振,獲得情感上的熏染,意志上的錘煉,人格上的塑造,思想上的超越,情理上的共融。這樣,才能在潛移默化中培養學生的整體把握能力。
由於教材所選作品大都文情並茂,且易於由淺入深地對學生情感加以陶冶,所以,教師應在吃透大綱、教材,研究學生共性及個性的基礎上,精心設計教學法,合理、有效地實施教學。關於這一點,贊可夫說得極為精闢和具有指導意義。他說:「教學法一旦觸及學生的情緒、意志領域,觸及學生的精神需要,便能發揮其高度有效的作用。怎樣感知教材進而披語詞以入情呢?指導學生在掌握作品結構、揣摩作品思路、感情作品語言的基礎上,「認真看看,用心地想想,作到對這樣東西瞭然於胸中」,或如前人所言,「先尋著主腦處,然後看他用意之緊,用筆之變,用字之有骨,用句之有脈,則不難心領神會而得其解。」如此切實加強訓練,不斷增強學生的語感、思維、雙基能力,培養學生健康的道德情感,提高、豐富學生的審美和情感,感情作品的內在的、多元的音韻,就不難培養學生良好的語文把握整體能力。
五、授之以漁,提高其分析概括能力。
作家的表情達意的方式固然多種多樣,而且各異,然而有規律可尋。教師的根本任務,就是授之以漁,幫助學生探究規律,刻意訓練,使學生終生受用。這既是語言教學本身的要求,也是未來未來教育發展的根本趨勢。這就要求教師針對教材具體情況,按照針對美學的理論,通過或推理,或演繹,或歸納,或綜合等的方法,因文施教,給予方法的指導。例如同說明文的順序大致有時間、空間、邏輯順序相類似,作品中的情,或顯豁,或隱晦,或平淡中見奇崛,或婉曲里帶直白,諸此等等。指導學生捕捉住情思與文路,便能如前所言是尋著了「主腦」,爾後其用意、用筆、用字、用句等問題,即可迎刃而解。
以《回憶我的母親》為例,開篇點題,交代寫作緣由,抒發哀痛之情,引出對母親的回憶,主體部分,緊扣母親勤勞一生來選取材料 ,表達中心,抒發主旨。爾後把愛母親和愛勞動人民結合起來,把讓「所有和母親同樣生活的人能過快樂的生活」,作為報答母親深恩的方法,從而使文章感情升華,主題深化。學生在品味母親一生的美德時,受到感染,得到啟迪,進而錘煉其品行,磨煉其意志,鑄就其情操。復習課上,指導學生將此文與《背影》、《藤野先生》等,逐一比較,學生明白了作者宣懷表致的思路、方法,明察了用意之或深沉,或熱烈或低回等不同特色及作用,經過反復訓練,不斷感悟,經常總結,漸漸地他的語文整體把握能力就會暗長起來。
Ⅵ 如何提高學生的歷史思維能力
一、拓展歷史課堂教學的深度
在歷史課堂教學中,應加強歷史概念教學,注意准確、科學地表達歷史概念,並要理解和掌握歷史概念。因為歷史概念是對歷史事實和歷史現象的抽象與概括,反映其本質特徵。在教學中指導學生學習和理解歷史概念的過程,就是訓練和培養學生的分析理解能力,一個時期、一個階段的歷史事實及其特徵和規律,一個歷史事件的前因後果都都應該講解透徹。
如在分析《太平天國運動》的「天京變亂」這一史實時同學們比較熟悉。若只設問原因如何,過程怎樣,學生會覺得索然無味。但嘗試創設新的問題情境和問題鏈,效果就不同:(1)假設沒有「天京變亂」,太平天國最有可能發展成為什麼樣的政權?(2)假設沒有「天京變亂」,洪秀全的「天國」理想會實現嗎?這樣的問題設計不但牽涉到「天京變亂」,而且激發了學生探究太平天國運動的性質、敗因、教訓等熱情,在模擬假設探究中也容易形成新的問題。如「太平天國變成了新的政權」,「太平天國走上了資本主義道路」,「太平天國割據南方與清對峙」,「洪秀全做了皇帝,天國理想變成夢」,「洪秀全成為民選總統」等等。又如分析第五次反「圍剿」失利的主要原因,若單獨設問,學生興趣很難提起。可設計以下歷史情境:出示第五次反「圍剿」前國民黨政權和蘇區控制的國土、人口、擁有的兵力、軍事策略、外援的對比表,同時出示國民黨的碉堡工事和紅軍的防禦工事圖片。就戰爭開始後,假設一方
是紅軍的指揮者李德,另一方是蔣介石,進行模擬指揮(主要是策略)並談感想。這樣一來,不但課堂氣氛活躍了,而且給學生提供了求異探究的空間。於是有同學提出敗因主要是中共的軍事策略錯誤;也有認為主要是紅軍的綜合實力不如國民黨;還有認為主要是國民黨的持久戰消耗了我們的人力、物力等等。由此形成了新的問題。於是學生對歷史史實的認識從現象到本質有了更深入的理解。這種講解使學生對「天京變亂」和紅軍 第五次反「圍剿」有整體概念,有利於學生歷史思維能力的提高。值得注意的是,講授歷史知識必須與有計劃的培養學生能力相結合,在教學中既不能單純講知識而不培養能力,也不能單純培養能力而脫離知識,而應在講授歷史知識時貫徹能力培養,在能力培養的基礎上獲得新知。
由此可看出在歷史教學中,好的設問可以起到點睛的作用,能夠幫助學生從整體上把握教材,形成系統的知識結構。如何才能提出好的問題呢?這就要求教師在教學中注意教材中知識的內在聯系。例如,19世紀末20世紀初,美德日三國經濟迅速發展,究其原因,教材講的很明確,但要探究其共同原因,總結歷史規律,就要深究教材,比較分析,問題才能迎刃而解。通過比較分析,三國經濟快速發展的共同原因是:1、三國都確立了資產階級統治,形成統一的國內市場。2、都通過了侵略擴展獲得大量資金,原料市場;3、都注重新技術和新設備的採用3、壟斷組織的促進作用。至此問題就已基本解決。但學生還只是停留在感性認識的層面,如果稍加點撥,就會由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國家統一,對外侵略、掠奪是資本主義的本性,落後就要挨打,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生產力決定生產關系,生產關系有反作用於生產力。這樣的分析比較,將「史」與「論」有機結合,大大提高了學生的思維層次。
二、激發興趣 調動學生的積極性
俗話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成功的秘訣在於興趣」。在我們的教學過程中,如果學生對你教的科目感興趣,那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就會很高,你的教學就會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首先,豐富多樣的教法也能促使學生思維活躍。作為中學歷史教師在勤於積累資料素材的基礎上, 巧於設計問題情境,善於駕馭語言技巧,將引人入勝的故事、膾炙人口的歌訣、言簡意賅的歇後語、饒有情趣的民謠、美妙動聽的音樂、啟迪智能的謎語、幽默動人的漫畫等融入教學過程之中,讓學生每上一節課都有新的感覺、新的發現、新的體驗,從而保持濃厚的興趣、活躍的思維狀態,並產生強烈的求知慾望和萌動創新的意識。例如,我在講「春秋秋戰國時期的社會大變革」這一內容時,就是以故事引入的。即:在古代,我國有一個改革家在推行變法法令這前,擔心人民不信任,就在城南門豎立了一根三丈高的木頭,下令說:『誰把這根木頭搬到北門,賞給十金。』人民感到奇怪,只是觀望著,沒有人去搬。這位改革家便下令把賞金增加到五十。有一個人把木頭搬到北門去了,他果然獲得五十金重賞,表明政令一旦下達,就堅決執行。同學們知道這位改革家是誰嗎?學生很快答出是商鞅,且興趣盎然,我利用這一時機,引導學生思考,商鞅是一個什麼樣的人?為什麼要實行變法?變法的內容和結果怎樣?商鞅變法符合歷史發展的潮流為何被施以車裂之刑?這樣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並進而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再如,為了讓學生理解1977-1978年中國「在徘徊中前進」,我把當年的 「你辦事我放心」、「黑龍江省委敬迎華國鋒主席像」、「堅持兩個『凡是』的方針」等宣傳資料展示出來,採取自由發言的形式,由學生各抒己見,相互啟發。由於資料新穎,學生興趣濃厚,有的想到了雖然「文革」結束,但個人崇拜現象依然存在,並且還在製造新的個人崇拜;有的想到了「左」的錯誤仍在繼續;還有的想到了黨的指導思想仍然沒有改變等等。這樣,學生不但牢固掌握了知識和加深了對知識的理解,更重要的是誘發了思維,激發了學生的創新意識。
另外,高中學生很喜歡在歷史教學中聯系社會熱點問題。因而我十分注意用學過的歷史思維方法去聯系分析社會熱點問題,從不同層次、不同角度去分析歷史現象。例如,在講到蘇聯與德國法西斯簽定《蘇德互不侵犯條約》後為防範德國的侵略,為作戰做了一些准備,加緊東部的開發和經濟建設,並將重工業遷往東部。這些准備工作為蘇聯最終取得反法西斯戰爭的勝利提供了保障。就此我聯想到我們國家正在開發大西北。提到此,同學們展開熱烈討論,結果得出了新穎的結論,開發大西北不僅僅是發展了中國經濟,還具有戰略意義,獲得了創造性思維成果。因此這種做法很容易引起學生的共鳴,思想不但受到教育,比較分析能力也得到提高。
三、啟發引導 使學生養成良好的思維習慣
第一、要學會閱讀課本。「巧婦難為無米之炊」,掌握正確的閱讀方法是培養歷史思維能力的基礎。具體方法是:一是出示閱讀提綱、找閱讀內容的重點句、詞,設計一些提高能力的問題。如出示閱讀提綱應是本節或本段的重點內容。找閱讀內容的重點可告訴學生規律,如一段話的第一句或最後一句往往是這一段的主要內容的概括,例如十月革命的影響,每一段的第一句就是重點句,它概括了整段文章的內容,另外閱讀時要理解重點詞的含義,如蘇聯的高度集中的政治經濟體制,「高度集中」是重點詞,應理解,否則無法理解蘇聯解體的原因。二是引導學生自己去概括一段話或一篇文章的主要內容,引導學生弄清文中的內容講的是什麼,然後用自己組織語言表達。三是教會學生構建每一課、每一單元的知識網路。
第二、要學會獨立思考。學生在學習歷史的過程中要養成獨立思考的良好習慣,遇到問題要能想、會想、多想、善想。要調動學生的思維,鼓勵學生自己發現隱藏在事物後邊的問題,當得不到結果時,老師及時引導。如我在講「正面戰場和敵後戰場」時,可引導學生思考:中國共產黨在1937年秋召開的洛川會議上決定了全面抗戰的路線,為什麼不把八路軍直接調到正面戰場上作戰,而要開赴敵後戰場呢?開赴敵後戰場以後,又為什麼不立即組織百團大戰呢?」通過師生的共同探討,最後得出結論:1937年,八路軍3個師才3萬人左右,若與強敵硬拼,不僅達不到抗日救國的目的,反而會達到蔣介石對紅軍五次圍剿沒有達到的目的。八路軍深入敵後發動群眾,既避免了國民黨可能的挾制、吞並,又能夠組織起抗日游擊隊,開展敵後武裝斗爭。這樣,既有利於持久抗戰,又保障了抗日戰爭的勝利。實踐證明:在教師的引導下,適時設疑,有利於學生鞏固知識、解決疑難問題,更有利於學生不斷轉換分析問題的視角,訓練和培養學生的多維歷史聯想能力。因此通過學生自己帶著問題去學習,可調動學生的積極性,給學生以表現自己的機會,又可避免老師的一言堂。同時又可把學生思維帶到老師設計好的思維活動中,培養了學生的能力。
四、培養學生歷史思維能力主要途徑
第一、課堂討論。討論是思維交流的最好形式。教材上的結論,有些只是「一家之言」。因此,課堂首先就要營造師生平等交流、共同研討的民主氣氛,鼓勵學生破除迷信,暢所欲言,容忍學生對教師、對教材說「不」,給學生自主探究的心靈自由。鼓勵學生爭論,教師及時點撥,可以使問題在討論中解決,知識在討論中豐富增長,又可使學生分析、綜合、比較、概括能力得到訓練和提高。如我在講 「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產生」一目時,曾組織學生進行討論,討論中我啟發學生把民族資產階級對待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和工人階級的幾種不同態度進行分析對照,並引導學生運用大量歷史事實發表自己的意見,教師最後歸納總結。這樣,學生就對民族資產階級為什麼具有革命性和妥協性這一問題有了較深刻的理解。在討論中,同學們獲得各方面的知識,還學會了從多層次多角度去看問題的思維方法。
第二、充分利用歷史材料,培養學生的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在新課標下,教材不只是課程資源,同時非常重視史料的編輯。教師要多渠道,有針對性篩選史料。在豐富的史料面前,學生的思維回到歷史中,認識歷史的真實面貌。如講述中國古代經濟重心南移的原因時,我收集了大量史料,包括古代人口南移,環境的變化,氣候的演變,經典作家的論述等,從不同的角度分析南移的緣由,學生對材料進行了處理,最大限度的從材料中獲取有效信息,大膽發表自己的看法和認識,做到了論從史出,史論結合,從而使思維向多維的方向發展,更好拓寬了思維視野,培養思維的廣闊性。高中教材,有一個明顯特徵,即從全新的角度,全新的要求增加大量歷史的原始材料,配之以相應的思考題,要求學生要充分利用有效信息,綜合所學知識,對有關問題進行論證、討論。這些是培養學生分析能力的最好工具,所以要充分利用教材里的材料,以典型習題為範例,仔細講解,教給學生解題方法。第一步,要先讀懂材料,通過材料所提供的信息,如材料選自什麼文章或哪一年的誰的講話,通過材料里邊提供的時間、人物、事件來判斷是課本中的哪一部分內容。第二步,聯想課本中內容來解題。第三步,有的問題要弄清問什麼,通過看材料,能否直接找出答案。經常找一些材料題,並逐漸地由易而難布置一些解析題,讓學生練習。另在教給學生解題方法、充分利用課本中的材料的基礎上,上課盡可能增加課堂中材料容量,充分利用電化教學手段,如投影、電視等,使學生見多識廣,另外增加一些趣味性材料,調動學生思維積極性,提高學生的興趣。如在講美國在二戰中修改「中立法」實行「租借法案」的根本原因時引用了羅斯福的一個比喻「如果你的鄰居家著火了,想借你的水管用,你當時能討價還價嗎?」此比喻形象地道出,美國對外政策變的根本原因是出於自身的考慮。使學生能很快地悟出其道理。
第三、通過練習提高能力。歷史教學中練習,不僅使學生深入地掌握歷史基礎知識,還能培養運用技能技巧解題能力,使思維具有靈活性和准確性。練習要有針對性和目標性。如一題多練,一道選擇題的四個選項,可當成4道問答題來做。各種題型可考查學生的各方面的能力。如選擇題可考查學生的多種能力,對比、理解是否准確等,材料題可訓練學生的分析概括能力,問答題可訓練學生的歸納、語言文字表達能力等。要有的放矢。根據重點難點來講評,提高學生解題能力,從而達到溫故知新的目的。另外,總結歸納教材內容、知識結構,對舊知識加工梳理,也是鍛煉思維能力的一種重要方法,對所學內容提煉要點,找出規律,清理知識間的聯系,使學生對所學知識有一個系統的、完整的、清晰的印象。通過小結學習心得的方式進行這方面思維訓練。
第四、逆向發散性。逆向發散性是指在思考和解決問題過程中思維的指向與題目意義的方向相異或相反的思想方法。在平時歸納整理出來的一些經驗和方法在應用時會形成一定程度的思維定勢,對學習者解決問題時有積極作用,但也容易在情景或規定性發生變化時造成誤判。善於運用逆向發散法,不僅能夠有效避免思維的失誤,而且在解決問題時能全面深刻地看待和評價問題。學生在思考問題時不僅要從整體上逆向思考,而且要從局部去思考,這有利於培養學生發散性思維能力。許多歷史事件的發生都有原因的,是歷史合力的結果。因此歷史事件往往就是逆向思考的契入點。例如我在講解內閣的設立時,我要求學生順著我設立的問題去整理教材看書。明成祖為什麼設內閣?明太祖為什麼要廢丞相?君權與相權的矛盾何時產生?有何變化?變化的趨勢的是什麼?逆向思維的考查在近幾年的高考試卷中出現的很多,要多選擇相關的高考題去訓練學生。
第五、寫作實踐。事實證明,讓學生寫史學小論文,是培養學生辯證思維和創造性思維的有效途徑。這種寫作,可充分調動他們思維的積極性,他們往往能提出一些新見解,闡述出某種新觀念。通過鍛煉,其思維能力也能達到一個新的高度。
除了上述提到的幾種培養學生歷史思維能力的方法途徑之外,還有許多其他的方法途徑可以探究。所謂「教無成法,教學有法」,這需要在不斷的教學實踐中去探究、總結。總之,歷史思維能力的培養是歷史教學的根本。這些能力在將來步出校門後,可以用於實際生活,在這一點歷史教學的社會功能是其它任何學科無法提供的。因此,我們歷史教師有責任幫助學生在成長過程中,獲得有益的知識,培養他們的思維能力。
Ⅶ 如何有效的進行歷史課堂教學
如何提高歷史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祁縣教育局教研室 武曉慧
提高課堂教學效率是課堂教學永恆的主題,如何在有限的45分鍾內,夯實基礎,培養能力,愉悅情感,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結合自己的教學實踐,我認為應當從以下幾方面做起:
一、准確把握歷史課程標准和每課三維目標,精心備好每一課。
有效教學是教師為實現預期教學目標,以心理學和教育學理論為基礎,在師生互動中通過教師的常規教學行為影響學生,以促使學生獲得滿意的學習結果、學會學習的過程。特指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通過各種教學活動,使學生獲得最佳學習效果的教學過程。簡言之,有效教學即符合教學規律、有效果、有效益、有效率的教學,是能促進學生發展的教學。歷史有效教學是教師遵循個體發展和歷史教學活動的基本規律,促進學生在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三維目標」上可持續的進步和發展,滿足社會和個人的教育價值需求的教學活動。
歷史的考試緊扣課標出題,所以要提高教學有效性,必須准確把握歷史課程標准。歷史課程標准不同於其他學科課程標准,它非常具體,內容標准詳細地規定了中國古代史、中國近現代史、世界古代史、世界近現代史六本書每個單元每一課的內容標准共44個學習主題,分布在每一冊書共有37個單元。因此,我們在講課之前必須參照課程標準的內容標准來備課,這樣,教學才能做到有的放矢。
新課程是一標多本,圍繞一個課程標准,使用多個版本的歷史教科書,有北師大版,人教版,不管是哪一版本的教科書,我們都要熟悉教材內容,做好:(1)教材內容分析,了解現行教科書的結構(2)了解課時教學內容與前後課之間的聯系及其在全冊教科書中的地位(3)了解本課教學內容中各子目的內在聯系明確每一課的課標要求以及三維目標對本課要學生掌握的知識做到心中有數。教學目標是判斷歷史課堂教學是否有效的直接依據。准確全面地理解教學目標的真正含義,是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的根本保證。「知識與技能」是三維目標中的主線,貫穿於學科教學的始終。它既是學生發展的根本保證,也是學生形成正確的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堅強基石。「知識與技能」以「過程與方法」作為生成保障。情感、態度、價值觀教育以「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作為培育的憑借與途徑。
備課要以課程標準的內容標准為依據,教學活動設計要全面落實「三維目標」,教師還須轉變角色,在備課過程中多從學生的角度去考慮教材,以一個學生的眼光去閱讀教材,分析教材,審視教材,作好學情分析:(1)了解所教班級學生的整體學習情況;(2)了解學生已經具有的與本課有關的知識;(3)了解學生在思維、情感等年齡心理上的差異,使備課符合學生的身心發展。
二、創設教學情境,讓學生知道要學什麼。
寫文章講求有好的開頭叫「風頭」,課堂教學也是一樣,需要創設新、活、美、樂、自然的教學情境,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撥動其思維之弦,總的原則是要注意啟發性,知識性、靈活性、趣味性。讓學生以最佳的興奮狀態投入學習活動中,這就是需要做好成功的導入教學。
一個成功的導入,可以馬上引起學生的注意力,激發他們的興趣,如同徐徐拉開的帷幕,讓同學們一眼看到精美的景緻,又如樂章的序曲,使學生們一開始便受到強烈的感染,從而為整堂課的成功打下一個良好的基礎。首先要把握歷史課堂導入藝術的設計原則。歷史課堂的導入,要具有一定的科學性和技巧性,以達到在實際的教學應用中的功效性,這樣的導入才具有藝術性。因此在設計課堂導入的時候,應該注重把握一定的原則性。中學歷史課堂導入藝術的設計原則主要有以下四點:(1)貼近生活,提高學生的學習歷史的興趣的原則。(2)導入內容的篇幅要適中、恰當原則。(3)從新課程內容標准找導入語的突破口的原則。新課程內容標准,是本課內容的高度概括和精髓核心所在,也是該課的重點與難點,同時也是高考命題趨勢的重要出發點,在講授課程的同時,如果能夠滲透對考點的加強,對於提高學生學習的效率有著重要的幫助,而這一類的導入的方法一般建議是復習式的導入為主。(4)能夠幫助學生積累歷史學習素材,理清學習脈絡為準的原則。 歷史學習是一個從感知歷史到積累歷史知識、從積累歷史知識到理解歷史的過程,因此歷史課堂不應該為上歷史課而上,在幫助學生了解歷史發展脈絡的同時,也要加強對學生進行歷史教育的感化。雖然在教學過程中,這一種教育的感化可以貫穿整個課堂,但是,如果能夠在課堂導入的時候來一個先聲奪人的效果,奠定整一節課的基調的話,這樣可以達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導入教學的方法有多種:問題導入法、舉例導入法、討論導入法、圖示導入法等在教學中自己的具體做法是:
(1)注意新舊知識的銜接過渡。復習舊知識導入新課。便於學生鞏固已學知識,便於將就舊知識邏輯地,有機地聯系起來,循序漸進地展開教學。通常通過提問、練習,講述,誦讀等方式進行。使學生「溫故」的基礎上知新,促使學生積極思維,引發探索問題奧妙的興趣。我在教學《明清帝國的專制統治》一課時這樣導入:中國是一個有著五千年文明史的泱泱大國,兩千多年的封建社會中,歷代帝王為了鞏固統治採取了各種措施,秦始皇推行郡縣制,漢武帝頒布推恩令,唐太宗完善科舉制,重視人才,虛心納諫,社會歷史發展到明清時期,明清時期統治者在政治、思想方面採取了哪些具體措施呢?這些措施又造成了什麼影響呢?今天,讓我們共同學習《明清帝國的專制統治》。通過這一導入,學生既回顧了舊知識:秦始皇、漢武帝、唐太宗的措施,又明確了本節課要學習的重點內容是明清時期政治、思想方面的措施及影響。
(2)注意歷史與現實的對比,從而融入情感態度價值觀教學,讓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以及正確的歷史思維能力、辨別是非的能力。我是這樣導入的:播放奧運會主題曲《我和你》,我接著說,2008年8月,我國成功舉辦了第29屆奧林匹克運動會,這是一次全世界人民體育的盛會,團結的盛會,一首《我和你》拉近了全世界人民心靈的距離,唱出了全世界人民熱愛和平、嚮往和平的心聲,但是,在20世紀先後爆發的兩次世界大戰,不僅造成了世界性人力物力的損耗,也給全世界人民帶來了沉重的災難。特別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是人類歷史上罕見的、最殘酷的、規模最大的戰爭,給各國人民帶來了無盡的痛苦與災難,並且戰爭的傷痛至今仍在延續,為了避免世界大戰的悲劇再次發生今天,我們一起來復習《兩次世界大戰》的歷史。
(3)充分利用教材資源
我在教學《祖國統一的歷史大潮》一課時,我說,今天老師想送給大家一首歌,你聽聽唱的是哪個地區?於是,我就唱;你可知媽港,不是我真名姓, 我離開你太久了, 母親! 但是他們擄去的我的肉體, 你依然保管我內心的靈魂, 你可知「MACAU」不是我真名姓, 我離開你太久了, 母親! 但是他們擄去的是我的肉體, 你依然保管我內心的靈魂, 三百年來夢寐不忘的生母啊, 請叫兒的乳名: 叫我一聲--澳門。 母親!母親! 我要回來, 母親!母親!同學們一聽就知道是澳門,我接著說,是的,這是聞一多先生《七子之歌》中的澳門,那麼澳門曾被哪個國家佔領,又在什麼時候回歸了祖國的呢?這一地區實行什麼制度呢?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學習《祖國統一的歷史大潮》。
(4)採用多媒體手段
教學歷史學科有很多影視資料可供使用,各個不同的歷史階段發生的大事,重要人物都被拍攝成電視、電影作品,在教學中可以選擇使用。
總之,通過導入教學,引發學生的學習意向,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教學在學生想學、願學、樂學的心理基礎上展開。
三、打造教學特色,提升教師綜合素質,以教師為主導,以學生為主體,以問題為中心進行教學,以解決問題作為課堂教學的重點。
首先,應提升教師綜合素質,打造教學特色。中國有句教育古訓是「親其師,信其道。」教師的人格魅力,課堂教學的教學藝術是讓學生喜歡歷史課的首要因素。看看易中天吧!看看紀連海吧!看看王立群吧!他們的講解多麼生動,多麼睿智,善於設疑,調足了聽眾的胃口!教師的情緒感染著每個同學。
其次,應以學生為主體。「恰同學少年,風華正茂;書生意氣,揮斥方遒」,學生風華正茂,他們富有理想,富有激情,我們為何不能給他們一個機會,給他們一個施展才華的舞台呢?在教師的引導下,讓學生帶著問題,自主、合作、探究,去解決一個一個問題。讓每一個同學都參與到學習中來。要減少課堂的講授時間,降低教的富營養,增強學生的飢餓感,最大限度的讓學生在活動中學習,在主動中發展,在合作中增知,在探究中創新。
第三,以問題為中心進行教學,以解決問題作為課堂教學的重點。
亞里士多德說過,「思維自驚奇和問題開始」。應以問題為中心進行教學,以解決問題作為課堂教學的重點。問題中心教學法,即教師根據歷史學科的特點,緊緊抓住歷史教學的重點和難點,創造思維情境,將教學復習的知識以問題組的形式呈現,把解決問題作為課堂教學的重心,以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激發學習歷史知識的動機和情趣,有效掌握歷史知識,發展學生的思維能力和創造能力,教會學生怎樣學習的教學方法。
注意以下幾點:1、問題的內容,即問什麼? 一是問題內容要緊扣課標和本課教學的三維目標要求,有較強的針對性。 二是問題要體現教材內容的內在聯系。 三是問題要有層次性、次序性。四 是立足課本,以面向全體學生為准則,以課文的重難點知識文獻資料思考題等為主要內容。五是不能過於膚淺。
2、要問的對象,即問誰?(1)多關注學習中等及以下的學生 ( 2)問題難度較大、靈活性較強的最好問優學(3)回答問題的同學不能總集中在幾個人身上,應關注全班同學。3、提問的方式,即怎麼問? 一是問題的表述要簡明、准確、深入淺出、循序漸進。 二是問題要有啟發性。 三是教師要善於鼓勵、引導。
4、解決問題的方式(1)注重學生獨立的閱讀和思維,以自主學習為主,閱讀是學生獲得知識、發展能力、提升精神的重要途徑,無論什麼學科的教學,都應該把學生的閱讀置於中心位置,要讓學生通過獨立閱讀解決較為簡單的問題,並在學生閱讀的基礎上,著力解決識記層次的問題。(2)較難的問題,可先通過小組合作、探究試著解決,答案還不夠完整或學生的理解海不是很到位,教師可指導學生合理利用教材中的小字、名言、地圖、圖片等材料幫助理解。(3)把歷史知識的學習放在本單元、本冊書或世界歷史的大背景下去理解。(4)注意問題之間的銜接過渡,融會貫通。(5)教師幫助學生形成知識網路,做好板書設計。
四、做好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教學
學習歷史並不僅是單純地知道歷史事件的情況,更重要的是以史為鑒,指導我們今天的行動,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
逐漸了解中國國情,理解並熱愛中華民族的優秀文化傳統,形成對祖國歷史與文化的認同感,初步樹立對國家、民族的歷史責任感和歷史使命感,培養愛國主義情感,逐步確立為祖國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人類和平與進步事業做貢獻的人生理想。
形成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審美情趣,確立積極進取的人生態度、堅強的意志和團結合作的精神,增強承受挫折、適應生存環境的能力,為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打下良好的基礎。
在了解科學技術給人類歷史發展帶來巨大物質進步的基礎上,逐步形成崇尚科學精神的意識,確立求真、求實和創新的科學態度。
了解歷史上專制與民主、人治與法治的演變過程,理解從專制到民主、從人治到法治是人類歷史發展的必然趨勢,不斷強化民主與法制意識。
了解人類社會歷史發展的多樣性,理解和尊重世界各國、各地區、各民族的文化傳統,學習汲取人類創造的優秀文明成果,逐步形成面向世界、面向未來的國際意識。
五、做好練習鞏固與背誦教學
我認為:就歷史學科而言,在學生學習的過程中,練習和背誦是鞏固所學知識的一個重要環節。
練習題的設置:1、要緊扣課標要求,體現識記、理解、運用層次的不同要求,注意對基礎知識的鞏固。2、題要適量,力求少而精,形成完整的知識體系。3、教師精心設置每課的練習題,當堂練習當堂訂正,及時彌補課堂教學中的不足。4、要求學生在明確題的答案之後把題寫到作業本上,同時作為本課背誦的主要內容。
背誦環節:1、力求讓學生達到理解記憶,注意背誦的准確性。2、注意對知識的系統記憶。3、多提問檢查,關注全體同學,人人過關,只佔用課堂時間,教師問學生時可變換問題的角度,創設問題的情境。4、多激勵,形成競爭的氣氛。
此外,還應進行教學反思。成長=經驗+反思。耐心進行課後反思是打造高效優質歷史課堂的階梯。教學是一門藝術,又是一項技術,精心設計的一堂課,在實施過程中,可能會出現突發事件,需要自己隨機應變,也可能會有靈感閃現,為自己的課堂增加亮色。課後反思就應該把這些散落在課堂記憶中的碎片拾起記錄下來,作為自己專業發展和自我成長的養分,這也會成為構建高效歷史課堂的階梯,我們會繼續攀登,高效優質歷史課堂永遠是我們追求的目標。
著名課改專家、福建師大教授余文森認為:當前課程改革在課堂教學層面所遭遇到的最大的挑戰就是低效問題。我們不能只會紙上談兵,要把有效教學的理論運用到我們歷史課堂教學的具體實踐中,切實提高歷史課堂教學的有效性,還需要教師發揮個人的智慧,把有效教學的理論與學生具體的學情相結合,走出一條有自己特色的教改之路。
Ⅷ 如何提高歷史學科的概念把握能力
對於歷史長河中浩如煙海的史料、紛繁復雜的歷史現象來說,中學歷史教科書已作了高度概括。它重點突出,觀點明確,以綱帶目,脈絡清晰。而歷史高考中,為了有效考查學生的能力,增強主觀性試題的效度,也為了減少評分誤差,無論是材料解析題還是問答題,其答案的組織都強調突出重點,簡潔精練、清楚明了。因此歷史概括的外部表現是對語言文字的概括。高考主觀試題考查概括能力必然包含對語言文字表達能力的考查。但語言文字的概括總是體現著人類思維的特徵。歷史概括的內部實質當為對人類歷史的概括性思維——這是一種高層次的思維能力。
從近些年的高考試題看,概括的對象幾乎包括了所有歷史要素:原因、條件、表現、措施、過程、性質、特點、方式、手段、作用、地位、意義、經驗教訓、啟示、原理等等;從概括的信度看,有在題問中明確提出概括要求的,也有未明確規定概括要求的——有一點是規律性的,那就是問題中要求答性質、特點、方式、結論、啟示、原理等內容的,不管題問中是否明確概括要求,一般都要求概括地作答。概括能力是較高層次的學科能力,它總是包含再認、再現、閱讀理解、分析與綜合、歸納與抽象等學科能力,同時又離不開對材料的整理、最大限度地獲取有效信息,運用馬克思主義哲學觀點作指導、史論結合、文字表達等學科能力。
1.
歸納和抽象是概括的前提。
概括的過程,首先是歸納的過程。需要概括的知識往往呈現零散分布狀,這不利於概括。但歷史知識本身又具有整體性、系統性的特徵,我們完全可以用系統化思維方式,從宏觀和整體的高度來認識和處理那些零散分布的知識,對歷史教材內容重新整合或類化。行之有效的做法是重視和加強歷史知識結構的教學。所謂加強歷史知識結構的學習,就是要善於把大量分散的相對孤立的歷史史實、歷史概念以及歷史結論納入完整的學科體系之中,多角度、多層次地反映歷史事實和歷史概念之間的普遍性聯系,揭示歷史發展的基本線索和客觀規律。這與概括的第一種涵義以及歸納式概括、點睛式概括、概述式概括的要求,特點是相符合的。因此加強歷史知識結構的教學,是快速提高學生概括能力的有效方法之一。
概括的過程,其次是抽象的過程。概括總是在人們的抽象過程中並在抽象的基礎上進行和完成的。因為概括的結果已不是歷史事物、歷史現象的簡單再現或全部羅列,而是對歷史事物、歷史現象的更高層次的認識,是形成一系列穩定的科學的概念,是把感性知識上升為理性知識。這一結果的實現只能通過抽象思維來完成。歷史事物、歷史現象共性或本質屬性的歸結,歷史哲理、歷史規律、歷史基本結論的提煉升華,基本要點、核心內容的得出,無一不是抽象思維的結果。抽象的最初結果是形成一系列比較穩定的、科學的歷史概念。歷史概念源於史實,又高於史實,是歷史事物的本質、全體及內部聯系在人們頭腦中的反映。歷史概念的這些特點與歷史概括的涵義、特點許多方面是一致的,所以我們完全可以通過廣泛地准確地使用歷史概念為歷史概括服務;重視歷史概念的教學和運用是提高學生歷史概括能力的又一有效方法。
2.史論結合法是歷史概括的基本方法和典型形式。
所謂「史」即客觀史實;所謂「論」則是從客觀歷史事物、歷史現象之中抽象出來的帶普遍性、規律性的認識。史論結合既是史學研究必須遵循的基本原則之一,也是歷史高考考查的學科能力之一,更是我們進行歷史概括的基本方法,還是歷史概括的典型形式。
任何一道主觀性試題中有史、論兩部分組成,每一個要點(或每一句話)多數也有史、論兩部分組成。「史」要概括,主要表現為歷史概念的運用;「論」要具體不能空洞,「論」從史出。歷史學科主觀性試題的答案不會有生動的描寫、華麗的洞藻、濃厚的文學味;也不會整段都是深奧的理論說教,濃烈的政治味;而是具體而不繁瑣,朴實而不刻意雕啄,有抽象但不深奧。例如有些學生在解答「1941~1942年中國共產黨是怎樣戰勝困難鞏固抗日根據地的?」(「面」的概述)一題時不會概括作答。在回答「大生產運動」這個要點時寫道「在毛澤東主席『自己動手、豐衣足食』的號召下,八路軍三五九旅在王震的率領下雄糾糾、氣昂昂地開進雜草眾生的南泥灣。他們揮鋤如飛,汗流夾背;勞動號子傳遍山野,歡聲笑語不斷。經過他們辛勤開墾,南泥灣到處是莊稼,到處是牛羊,南泥灣成為陝北的好江南……」。上述文字就描寫三五九旅開墾南泥灣的情景來說語言已經較概括。但命題卻是「大生產運動」與「鞏固抗日根據地」的關系。南泥灣墾荒僅僅是「大生產運動」的一個「點」,不能以「點」蓋「面」,以偏概全,更不需要對南泥灣墾荒這個「點」作過細的描寫。「大生產運動」又是那麼多鞏固抗日根據地措施中的一個「點」,在此題中對「大生產運動」的情況也不可能也沒必要進行詳細的敘述。此要點可概括為「各敵後抗日根據地開展大生產運動(「史」的概括,實際上是歷史概念的運用),使抗日根據地渡過了嚴重的經濟困難,為爭取抗日戰爭的勝利奠定了物質基礎(具體的
「論」,與「生產運動」相統一的「論」)。其餘要點的概括類同。
3.訓練是提高學生歷史概括能力的基本途徑。
知識可以傳授,能力必須靠平時的訓練逐步培養和提高,非一朝一夕而成。高層次的概括能力的培養更不例外。行之有效的訓練方法主要有:
①借鑒語文學科的一些概括方法加以訓練。
文史不分家。一方面要准確地隨心所欲地表達自己的歷史概括性思維成果需要具備相當深厚的語言文字功底,這離不開語文學科;另一方面,歷史概括性思維和語文概括性思維的特點、要求又有許多相似之處,因此我們完全可借鑒語文學科的一些概括方法為歷史概括所用。如概要式概括可以把語文課中抓關鍵字詞,劃分邏輯層次的知識、方法遷移到歷史概括中來,按題目要求劃分材料的意思層次,妥善地抽取出有關問題的答案要點來。對於概述式概括可以借鑒語文課中撰寫故事梗概的方法。
②提高筆記能力是提高學生概括能力的最實用的方法。通過讓學生課前試編單元或章節課堂教學提綱,課後記錄讀史札記、學史心得,試寫歷史小論文等形式的訓練,可有效地培養學生的概括能力。
③以歷年各地高考例題作示範,明確概括類型,掌握概括方法,再重設例題,舉一反三,培養學生獨立概括能力。
Ⅸ 如何提高自己的整體把握能力
先了解自己,比如你的性格,你的專業,你的特長。你喜歡什麼不喜歡什麼。 最好做一下日計劃,月計劃,最起碼的是寫一下日記。
滿意請採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