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歷史問題 > 歷史學科如何多元評估

歷史學科如何多元評估

發布時間:2021-02-27 21:58:15

① 如何理解課程與教學評價的多元觀

要根據教學目標、來學生的需要以及當自地客觀條件,積極地和有創造性地探索有效的教學方法;不斷對自己的教學行為進行反思,努力使自己成為具有創新精神的研究型教師。在吃透課標、深鑽教材、研究學生的前提下,才能做到精心備課,在教學中胸有成竹和有的放矢。

教學評價根據教學目標的要求,按一定的規則對教學效果做出描述和確定,是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貫穿於教學活動的全過程,其目的在於檢查和促進教師的教與學生的學,在教學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1)歷史學科如何多元評估擴展閱讀:

對教學效果進行評價,可以了解教學各方面的情況,從而判斷它的質量和水平、成效和缺陷。全面客觀的評價工作不僅能估計學生的成績在多大程度上實現了教學目標,而且能解釋成績不良的原因,並找出主要原因。

評價對教師和學生具有監督和強化作用。通過評價反映出教師的教學效果和學生的學習成績。經驗和研究都表明,在一定的限度內,經常進行記錄成績的測驗對學生的學習動機具有很大的激發作用,可以有效地推動課堂學習。

② 重點學科的評估歷史

2001年至2002年,中國教育部在中國大陸地區高等院校內開展了第二輪國家重點學科評選工作。並在2002年公布的第二輪評選結果。此輪共評選出了323個二級學科的964個國家重點學科,平均每個二級學科誕生2.98個國家重點學科。
在國家重點學科總數的前十名中,只有兩所高校位於中國中、西部(武漢大學、西安交通大學)。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當時中國大陸地區高校中,位於東部沿海經濟發達地區的高校的整體科學研究水平明顯強於位於中西部地區的高校。 2006年至2007年,國家重點學科在定期考核的基礎上,對符合條件的由教育部按有關程序經過考核重新確定為國家重點學科;一級學科國家重點學科由教育部按照確定標准和程序,從符合條件的二級學科國家重點學科中直接確定;二級學科國家重點學科的增補,將與國家和區域發展的重大需求相結合,經選優推薦並通過專家評審後增補。教育部2007年公布的國家重點學科中包括一級學科國家重點學科和二級學科國家重點學科。其中一級學科國家重點學科所覆蓋的二級學科均為國家重點學科。
由於一小部分一級學科下只有一個二級學科(即此一級學科等同於二級學科),大部分一級學科下有若干個二級學科;考慮到可比性,下表列出第三次國家重點學科評比後二級學科國家重點學科總數前三十名的高校。

③ 如何判斷歷史多元史觀

進入21世紀,人類加快了向現代社會邁進的步伐,科學技術、文化思想日新月異,國際間的交流不斷加強,競爭日趨激烈。隨著形勢的發展,中學歷史課程呈現出許多不能適應社會發展要求、不利於學生全面發展的問題。中學歷史課程改革勢在必行,本著「中學歷史課程必須全面實現其教育功能,在提高現代公民的人文素養方面發揮重要的作用」的原則,2001年,教育部頒布了《全日制義務教育課程標准(實驗稿)》,拉開了新世紀歷史課程改革的大幕。2003年,《普通高中歷史課程標准(實驗)》(以下簡稱高中新課標)頒布,接著,《全日制義務教育歷史與社會課程標准(二)(實驗稿)))(以下簡稱初中新課標)問世,新課程改革在歷史觀上的重大變化就是:除了上述現代化史觀和全球史觀的繼續應用,新課標最明顯的特色就是「文明史觀」的引入和應用。
一、文明史觀的引入和應用
新世紀中學歷史課程改革中的一大亮點就是文明史觀的特別凸顯。中學歷史課程標准不再以「五種社會形態說」作為把握歷史發展的主線索,而是以「文明史觀」來闡釋歷史。雖然,此前出現的現代化史觀在一定意義上來說也屬於文明史觀,但是,它強調的近現代歷史階段中從農業文明向工業文明的過渡,特別強調工業文明,所以並不全面。嚴格說來,「文明史觀」在中學歷史教學中的大規模應用應該從2003年高中新課標的頒布為標志。袁兆桐、田家偉的《文明史觀與高中新課程教學》與楊寧一、程星的《文明史觀與中學歷史教育》以及((<高中歷史課程標准>主要體現的史學觀念》等文章都對文明史觀對中學歷史教學的影響作了研究和論述,現結合相關材料進行歸納。
文明史觀,也被人們稱為文明史研究範式,是研究歷史的一種理論模式。文明史觀發端於德國歷史學家斯賓格勒,集大成於英國史學家湯因比。我國研究文明史的學者中,馬克鑫教授和趙林教授是比較突出的兩位。文明史觀在國際上早已出現,代表性的著作有施本格勒的《西方的沒落》、湯因比的《歷史研究》和布羅代爾的《文明史綱》等。它在我國大約興起於20世紀90年代中期,己經取得了豐碩的研究成果。由於文明史觀在很大程度上涵蓋了現代化史觀和全球化史觀,因而是一種更為宏觀的歷史觀。如前所述,「五種社會形態說」不符合中國的歷史實際,其演進的秩序,在西歐民族和國家的歷史中表現得較典型。但世界上也有些民族和國家由於種種原因沒有經歷過獨立的奴隸社會或資本主義社會階段。在人類歷史發展過程中,還存在過渡性的社會經濟形態,如中國1949年前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1949年後的新民主主義社會。這在史學界已經達成了基本的共識。因此,新課標強調歷史階段,在一定程度上淡化了歷史分期,以前多次出現的「奴隸社會」、「資本主義社會」、「封建社會」等概念出現的頻率大為降低甚至不再出現,當然,在必要時也並不迴避這些概念。
從我國已啟動的新一輪課程改革來看,文明史觀已經融入中學歷史課程。無論是初中新課標還是高中新課標都不同程度地體現了文明史觀。教育部於2003年頒布了《全日制義務教育歷史與社會課程標准(二)(實驗稿)))歷史部分,更是直接引用了文明史觀,該部分的標題是「我們傳承的文明」,提出「本專題以人類社會進入文明時代以來的發展歷程為線索,以中國社會發展為線索,認識人類物質文明、精神文明和制度文明的傳承」。高中歷史課程標准雖沒有象初中課程標准那樣明確提出「文明」的概念,但實際內容也明顯的體現了文明史觀,在課程標准規定的課程性質、課程理念和課程目標中,都滲透了文明史觀,多次提到「要吸收人類優秀文明成果」,「熱愛和繼承中華民族的優秀文化傳統」,「理解和尊重世界各地區、各國、各民族的文化傳統,汲取人類創造的優秀文明成果」等。從高中歷史課標和各種版本教科書的內容來看,都注意了從文明演進的角度來確定教學內容和闡釋歷史。三個必修模塊從不同的角度體現了政治文明、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六個選修模塊也從不同側面反映了文明史的相關問題。在學科體系方面,淡化了五種社會形態理論,按照文明史觀構建了新的學科體系,都突出了中華文明和人類文明的成果和影響。「認識人類社會發展的統一性和多樣性,理解和尊重世界各地區、各國、各民族的文化傳統,汲取人類創造的優秀文明成果,進一步形成開放的世界意識」。
在以往的中學歷史教學大綱中,中國古代史講述的主要是朝代的更替,而在新課程標准中中國古代史講述的是政治文明、:經濟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特徵。高中新課標以人類文明發展為主線整合課程內容,文化史的地位得到空前提高。新課標最大的變化之一是在內容的選擇上,把文化史提高到與政治史、經濟史同等重要的地位。新課標「內容標准」規定,在必修課程中設置三個必修課模塊,文化史專題列為歷史,形成了政治史、經濟史和文化史三足鼎立的格局。在六個選修模塊中,「探索歷史的奧秘」和「世界文化遺產匯萃」兩個模塊完全屬於文化史內容,其它模塊中文化史內容也占相當比例。這就大大地改變了傳統教學大綱中文化史內容相對薄弱的狀況。這種不同於傳統歷史教學大綱的設計方式就體現了鮮明的文明史觀。
在政治文明方面,新教科書顛覆了傳統史學中突出政治斗爭、階級斗爭的編寫思路,摒棄了那些殘酷的斗爭和血腥的屠殺,而是以國家機器的運行、各種機構、組織、制度的設置以及相關政治運作為研究的重點,突出了政治制度、政治事件、政治活動的分量。對制度文明加以濃筆重彩的反映,必修模塊的九個專題中有五個專題涉及制度文明。政治文明建設的核心是制度創新,課標和教科書從文明史角度客觀敘述了中國古代政治制度的演進、雅典民主制的發展,全面闡述了兩種政治制度發展的歷程。從英國漸進的制度創新、美國政治新體制的完備、法國共和制的曲折歷程、德意志帝國憲法的制定等方面,闡釋了資產階級代議制的發展和歷史地位。對新中國成立以後,在政治文明方面的成就和具有中國特色的民主政治體系也做了充分反映。
新課程強化了精神文明在新課程中的地位,在必修課中,一前所未有的加重了文化史的比重,將反映精神文明成果的文化史內容提升到整個高中課程的三分之一的比重,並單列為一個必修模塊,系統全面地反映了人類思想文化科學技術領域的發展成就和內容。在選修課中,更是大大加重了文化史的分量,除《20世紀的戰爭與和平》以外,五個選修模塊都與文化史有關,其中,《探索歷史的奧秘》和《世界文化遺產薈萃》都屬精神文明的范疇,據馮一下先生統計,在整個高中歷史所設的九個模塊中,文化史約佔到3.8個模塊,僅少於政治史,而大大超過了經濟史,由此表明,在新課程中精神文明的地位是大大提升了。
在一些具體的提法和表述中,課程標准與相關教科書也注意使用文明史觀的術語,拋棄和淡化了社會形態方面的理論和語匯,如古代部分,很少提及奴隸社會、封建社會、封建地主、封建統治階級等概念;在論述中國古代劇變和社會轉型時,不再提及社會形態的變化。在明清階段特徵的闡述中,拋棄了明清是「封建社會由盛轉衰」的說法,有的教科書認為明清是農耕文明發展的高峰,也是近代工業文明的前夜,當時「中國在農耕文明軌道上發展到了一個新的高峰,並分離出一些迥異於傳統模式的變異,這些變異帶有向工業文明演進的趨向」。(4)新課標將近代中國政治、經濟、思想文化的變化,都置於西方工業文明對中國社會的全方位沖擊下來認識;關於英、法、美、德等國的資產階級革命或統一,也多是從近代國家政體、民主制度等角度來闡述的,日本明治維新、俄國1861年改革也都置於工業文明的范疇中加以論述。例如在「古代希臘羅馬的政治制度」專題中,內容標准也只選擇了與現代民主和法制起源密切相關的希臘雅典的民主制和羅馬法,捨去了以前教學中極為重視的奴隸制和奴隸起義等內容。在文化部分,內容標准主要選擇了人類思想文化方面影響巨大的優秀成果。
二、多元史觀格局的形成
新世紀中學歷史教學在凸顯文明史觀的同時,並沒有摒棄其他歷史觀。唯物史觀一直以指導思想的地位出現。《全日制義務教育課程標准(實驗稿)》在「一前言」中著重強調「這次歷史課程改革要以唯物史觀和科學的教育理論為指導」,「培養學生正確的歷史觀,進而使學生學會辯證地觀察、分析歷史與現實問題,加深對祖國的熱愛和對世界的了解,從歷史中汲取智慧,養成現代公民應具備的人文素養,以應對新世紀的挑戰」。高中新課標也在「課程性質」中特別指出:「普通高中歷史課程,是用歷史唯物主義觀點闡釋人類歷史發展進程和規律,進一步培養和提高學生的歷史意識、文化素質和人文素養」,「學會用馬克思主義科學的歷史觀分析問題、解決問題;學習從歷史的角度去了解和思考人與人、人與社會、人與自然的關系,進而關注中華民族以及全人類的歷史命運。」在第二部分「課程目標」第二小節「過程與方法」中又進一步強調要讓學生「學習歷史唯物主義的基本觀點和方法」。這些都說明唯物史觀仍在中學歷史教學中起著舉足輕重的指導作用。
上面論述的全球化史觀和現代化史觀也在其中起著重要的作用。高中歷史新課程標准就凸顯了以現代化進程為主線的特點。教育部在2004年制訂的《普通高中歷史課程標准》中涉及現代化範式的表述比重大幅增加。如「歷史上重大改革回眸」一節中關於中國史方面規定「知道戊戌變法失敗的基本史實,探討中國近代化道路的曲折性」;在「近代社會的民主思想與實踐」一節中還增加了要求學生能夠「簡述《中華民國臨時約法》的基本內容,說明其對中國社會民主化進程的影響」的規定,這些都體現出了現代化史觀在新課標中的重要性。當然,新世紀中學歷史教學還引入並應用了其他新的歷史觀,例如社會史觀、生態環境史觀等等,限於篇幅,不作詳述。

④ 初中歷史學科如何進行有效教學35230

一、培養學生的學習歷史興趣
興趣是人們力求認識某種事物或愛好某種活動的傾向。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興趣是學習之母,沒有絲毫興趣的強制性學習將會扼殺學生探求真理的動機。因此,培養學生持續的學習興趣,是歷史教學過程 中的重要一環,可採取的方法有:

1、改進教學方法,培養學生學習興趣。積極探索多種教育途徑,組織豐富多彩的教學活動,充分開發和利用課程教育資源,一堂課要有引人入勝的導入、豐富多彩的內容、留有韻味的回味。教學時要史論結合,注重教學情景的創設,豐富學生學習和成長的體驗,如利用精彩的故事、電影、謎語、典故……;栩栩如生的歷史人物形象;提出問題、設置懸念;趣聞軼事、哲理故事等,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課堂上還要錘煉教學語言,做到科學性與知識性相統一,趣味性與幽默性相並存,使抽象的問題形象化,復雜的問題簡單化,深奧的問題具體化,從而不斷地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
2、加強學法指導。陶行知先生說:「與其把學生當作天津鴨兒填入一些零碎知識,不如給他們幾把鑰匙,使他們可以自動的去開發文化的金庫和宇宙的寶藏。」因此學習方法得當,可起到事半功倍之效,並使學生享受到成功的喜悅,產生愉快的情感,學習興趣會更加濃厚;反之則產生內疚、痛苦、厭學等消極的情感,隨即降低或失去學習興趣。因此老師應根據具體的教學內容進行適當的指導,注重拓寬歷史課程的情感教育功能,在進行知識傳授和能力培養的同時,充分發掘課程內容的思想情感教育內涵,潛移默化地對學生進行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方面的熏陶,如歷史知識的記憶方法;歷史人物和歷史事件的評價;歷史經驗和教訓的總結與吸取,教科書的閱讀、解題答題的方法等,都應進行科學的指導。
二、重視過程與情感和知識目標的統一
歷史新課程從義務教育的基礎性、普及性、發展性的特點出發,要求學生掌握基本的歷史知識。基本的歷史知識包含重要的歷史史實和基本歷史線索兩部分。一些老師在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三維目標達成的過程中,更多地關注了後兩者。對歷史教學任務的理解從課堂設計和教學過程上看,有一些教師忽略對具體知識的傳授,表現為在課堂上少講或不講新知識,或是上課一開始就提出問題讓學生討論。這樣一來,學生缺乏對歷史基礎知識的了解和掌握,缺乏對歷史的具體感受,因而很難積極地回答教師提出的問題,甚至很難展開討論。教師這樣安排,可能是認為應當讓學生來建構新知識,或是認為講多了就會使學生處於被動的地位。但實際情況是,由於學生缺少必要的背景知識,教學的活動難以深入,使得學生和教師都處於尷尬的被動狀態。我們知道,歷史教學的任務包括很多方面,在新的課程標准中表述為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歷史教學的目標無論怎樣劃分,都是整體目標的具體體現,都不應該忽視某一個方面。而且,正是由於歷史本身所包含的豐富內涵,才使得歷史教育具有感染力和生命力。知識是基礎,是依託,是載體,是學生發展的雙翅,學生只有在掌握基本的歷史線索和具體的歷史知識的同時,才能形成歷史學習的初步能力,才能真正學會學習,才會產生愛國主義情感、正義感、社會責任感以及正確的生活態度、做人態度和科學的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學生不掌握必要的歷史知識,一切活動都難以展開,一切能力也都難以形成,思想、品德、情感、態度等方面的生成也會成為空泛之談。所以,現在要注意避免對教學目標整體把握上的失缺,要全面和正確地理解歷史教學的任務。
三、在知識傳授的同時注重學習能力的培養
在貫徹整體知識結構的教學方面,教師應注意從總體上把握教材的基本結構和發展脈絡,尤其還要對內容的深廣度作出恰如其分的規定,便於有的放矢地教學。重視學生知識結構的轉化,即將教材的基本知識結構轉化為學生自己的認知結構和學習能力。在學生的智能培養方面,要想使智能培養真正達到素質教育的目標,應從進一步改進課堂教學入手,具體說:一是教師應留出更多的時間,讓學生自己去閱讀教材、思考問題,並進行思辨的討論;二是教師講授的側重點應從歷史過程為中心轉向歷史發展的邏輯聯系為中心;三是歷史教學要聯系實際,要談古論今,發揮歷史的明理、鑒今、育人的作用。第三,在思想教育方面,總體看在歷史課堂上落實不夠是個普遍現象,當然學科的思想教育的陣地作用也就遠未得到充分發揮。思想教育的內容籠統地講,在中國史教學中要著重突出愛國主義教育和民族自尊心及民族自豪感的培養;在世界史教學中主要是審美觀、世界觀和社會發展規律的教育。

⑤ 如何提高學生的歷史學科素養

1、教師要積極開發多樣化的課程資源,創設有利情境,引導學生以初步研究者的身份參與探究性學習,規范思維過程,並對不同形態的史料作出合理的價值判斷。在我們傳統的教學中,教師習慣於執行「從史實到結論」的教學程式,教學的中心放置在引導學生對現成史實和史論的機械性記憶與理解層面上,忽視了對學生歷史研究素養的培養。在面對上述試題時,往往顯得手足無措,只能簡單地抱怨命題偏離了「方向」,這是錯誤的觀念和做法。在執行新課程的教學過程中,我們要遵循的教學理念應該是從「史料」到「史實」再到「史識」的過程。這里,就要求教師能夠開發出多樣化的史料,讓學生在提煉史料信息的過程中驗證教材中的結論,形成自己的觀點和認識,並能夠從中逐漸感悟、反思這些不同形態、不同性質史料的使用價值及其相互間的關系。這個過程就是培養學生如何獲取、甄別、判斷史料的過程,也是引導學生形成正確的研究方法和嚴謹思維能力的過程。

2、
要引導學生運用歷史唯物主義的評價標准對歷史評價本身進行反思和再評價,形成歷史思維的獨特視角和科學的價值傾向。在以往的教學活動中,我們過於注重評價的結果,注重對歷史事件本身的評價,而忽視了從更高的層面上對該評價結果的再評價。如,對於鴉片戰爭對中國經濟發展的影響,一般說來,我們僅停留在「影響」本身,即:「一方面開始瓦解東部沿海地區的自然經濟,掠奪中國資源,強佔中國市場,將中國捲入資本主義世界市場體系中;另一方面,客觀上刺激了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的產生,為中國近代化進程的開啟提供了條件」等等。卻很少有人對該評價結果進行評價,即:該評價結論的產生依據和標準是什麼?堅持了怎樣的歷史唯物主義評價標准?這是一個問題的兩個方面,也是兩個不同的評價角度。我們能夠從中獲得的啟示是,評價問題的立場、角度和標准不同,所得出的結論也自然不同。

3、要注意將各種「史觀」融入到教學內容中,以「史觀」統領我們的課堂教學。「史觀」是統領歷史思維的靈魂。要有意識地將諸如「文明史觀」、「近代化史觀」、「全球史觀」、「社會史觀」等等融入到平時的教學內容中,以培養學生的歷史思維素養。在分析「鴉片戰爭給中國經濟發展帶來的影響」這個問題時,我們就要將「全球史觀」和「近代化史觀」加以引入。隨著列強的不斷侵略,中國經濟被逐漸捲入資本主義世界市場體系,成為世界市場體系的一個組成部分,中國被迫開放,開始被動地融入了世界經濟舞台,從這個角度分析,就運用了全球化的觀念。同時,也刺激了中國近代民族工業的崛起和社會的全面轉型,中國經濟領域逐漸開始了近代化的進程,從這個角度分析,就是近代化的史觀。

⑥ 如何培養學生歷史學科能力

歷史學科能力是一種綜合能力,它包含學生學習過程中的思維能力、想像能力、記憶能力、表述歷史問題的能力等一般能力,也包含用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原理觀察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等的特殊能力。所有這些能力可歸並為閱讀理解、語言和文字表述、整理和歸納、分析與運用四大類。它們指向的目標各有側重,其培養訓練的方式也不一樣。
1 閱讀是獲得新知識的重要途徑
歷史學科的閱讀不同於一般語文課,它要求學生領會教科書的篇章結構、大小子目和內在聯系,哪些是基本史實,哪些是基本原理或觀點。學生在閱讀教材的過程中通過感知,參與了觀察、思維、想像分析、歸納、綜合等多種思維活動。教師在指導、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時,應做到以下幾個方面:①介紹閱讀方法,要求學生帶著問題去看書,可把每個歷史事件分成背景、經過和結果三個方面進行,從閱讀中尋找答案;②指出閱讀內容中的重點與難點,講解閱讀過程中學生不夠明確的概念;③設計一些旨在提高能力的問題,幫助他們通過閱讀去進行思維、分析、判斷、提高閱讀能力;④遵照循序漸進的原則,從單純地按課本順序看書,提高到從各個角度看;從基本史實上升到概念,最終進行理論概括。閱讀能力是各種能力形成的基礎。學生閱讀能力的體現與提高是通過表達來進行的。
2 日常的教學活動應貫穿表達能力的系統訓練
歷史學科的表達能力就是用口頭或書面形式將閱讀與聽講後掌握的歷史知識表述出來。表達的對象不同,其表達的構成也不盡相同。例如歷史人物情況的表達要結合所處的時代背景與活動作出概括和評價;歷史事件的表達要概括其發展過程,尤其是發生的原因及帶來的結果和影響。要通過表達達到再現或再認的目的,且向表達的全面、快捷、正確方向努力。訓練其表達能力時應注意以下幾點:①強化學生主體意識。教師要表現出耐心與熱情,以營造課堂表達的良好環境和氛圍;②精心設計課堂提問與練習。俄國民主主義教育家烏申斯基指出「善於提出問題,並能逐漸增加答案的復雜性和難度,這是最主要和極其必要的教學技巧之一」。教師所提問題必須具有思考性且有一定的思維層次,即通過歷史基礎知識的再現上升到概念推理,分析並作出評述的思維過程。表達能力是考試水平高低的直接反映,表達能力的提高又依賴於對知識整理歸納的訓練程度。
3 整理歸納是歷史學習中能力形成的重要一環
歸納整理就是要求學生按類別將分散的歷史知識整理成板塊或線索。通過整理,從中概括出歷史發展的客觀規律和它所反映的實質內容。例如通過對中國封建社會歷代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加強措施的整理,可了解封建社會產生、發展、強盛到衰亡的歷史發展過程。培養學生的歸納整理能力,可以從以下幾方面去做:①整理歸類必須強調學生自己動手動腦去完成,不使用現成答案,也不贊成抄襲資料,否則無益於學生能力的培養;②整理的類別由教師列出提綱。歸類方法可按大專題進行,以便系統把握歷史知識。如中國古代史可分政治改革、中央集權、賦稅制度、民族關系、對外關系、科技文化等專題作知識歸類;中國近現代史可按屈辱史、抗爭史、探索史進行歸類;世界近現代史按國別史、國際共運史等方面進行歸類。歸類方法也可按小專題進行,以便從微觀上系統掌握歷史知識。如同一地區、同一時期發生的大事,同一目的知識等進行歸類。教師應積極鼓勵學生自己進行分類整理,讓學生舉一反三,學會從多角度去思考問題。整理歸納線索越多,對歷史知識網路熟悉的程度就越深,其能力也會同步提高,在知識的運用中就能駕輕就熟。對學生自己的歸納,教師要進行批閱或指導,及時糾正可能出現的錯誤;③整理歸納的最好形式是列提綱,或制圖表。
4 分析與運用是能力體現的關鍵
在培養學生歷史學習能力的過程中,我們發現最困難的既不是閱讀理解、背誦記憶,也不是整理歸納,而是對材料的取捨和歷史知識的運用。分析與運用是學生諸多能力是否能發揮出來的關鍵能力。運用能力的訓練和培養是一個艱苦而復雜的過程,為此需要做到這樣幾點:①教師精選精講典型例題,並作深刻而全面的剖析,尋找答題有關規律;②認真審題,精選與題目有關的素材;③結合政治課教學,講清常用的哲學原理,加深對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理解;④結合課本加強馬克思主義史學觀的滲透,尤其要突出那些理論性較強的章節和段落。如中國古代史上的明清時期,商品經濟的發展對當時政治、經濟、思想、文化產生的影響,正是生產力與生產關系、經濟基礎與上層建築這一原理最好的體現。
以上論述了能力培養的四個方面,其中閱讀理解與整理歸納是基礎,表達與運用是結果。歷史學習能力的培養除學生因素之外,教師還必須進一步鑽研教學大綱和課本內容,加強業務學習,尤其是教學理論的進修,提高教師自身素質,這是教學能力培養能否成功的主要制約因素。

⑦ 歷史學科如何進行期末復習

無論是舊的教學方法還是現在的新課程改革,考試最終是檢驗課堂教學最主要的標准之一。因此,歷史的教學與復習必然要針對考試進行,不能夠過份的套用新課程的規范去要求學生。在平時教學中,還要應對最終需要考試的特點,要注意到歷史基礎知識的掌握,更應注意歷史知識的整體、系統把握及歷史知識的疏理與應用。特別是學生自我學習與應用能力的培養。因為大家都明白,我們這個學科由於各個方面的原因,課時比較少、而知識量又很多,所以,學生的自學應用能力及學生的學習興趣一定得加強培養。(最終是課要上得有趣,考試成績也要考好) 一、結合課標的復習, 要依據課標對課本進行逐章、逐節全面復習,但要注意不要弄成上新課。復習不是簡單知識的重復,而是要在教師的指導下,提出這章節的基本線索和主要內容,理清史實和知識點。特別是要注意課本中的圖片與文字材料,並讓學生做好知識點目錄。然後配以相關的練習進行訓練,來鞏固復習的基礎知識。最關鍵的是要通過復習讓學生熟悉教材。 二、結合考試說明要求進行復習,我個人認為這是最重要的方面。因為考試說明是期末考的重要指南針。考試說明裡面屬於識記部分的知識點正常情況下是考在選擇題和改錯題。那麼這一部分的復習就只要求學生掌握基礎的知識點就可以,不用過於深入和延伸。考試說明裡面屬於理解和運用部分的知識點正常情況下是考在議論題,那麼這部分的復習必須要求學生懂得這些知識點的縱橫聯系、懂得拓展,懂得結合實際。 三、加大鞏固復習力度,也就是進行綜合復習,查漏補缺,突出重點並進行強化訓練,鞏固復習。復習不是簡單的知識點再復習,而是要把已復習的知識點串起來,形成一個整體。鞏固復習主要是通過模擬練習卷等來對學生學過的知識進行消化和鞏固。 四、做好解題思路方法的指導。要針對考度的題型和要求進行專項指導。同時必須在復習當中,針對每一種題型進行分析指導,特別是解題的方法、解題思路、回答問題規范化的分析和指導。並且嚴格要求學生書寫必須工整、規范作答,養成良好的習慣,有利於在考試中減少不必要的失分。 總的來說,初中歷史的教學復習要立足於課程標准與考試說明,立足基礎掌握與能力培養,這樣才能使學生在復習過程中更好地掌握知識,並在最終的考試中取得良好的效果。

⑧ 請問高中綜合素質評價優勢學科怎麼寫歷史學科急

高中綜合素質評價優勢學科:

1、學科基礎知識:

雖然高考試題遠高於歷史教材,但源於歷史教材,學生學科素養的根本源於學科基礎知識,因而,熟練掌握和運用學科基礎知識是歷史學科學習的基本素養。   

2、學科思維:

歷史學科問題的認識往往需要科學思維,掌握科學的學科思維遇到問題就有了解決的思路。其中最基本的是哲學的思維、歷史的思維。如生產力與生產關系原理、經濟基礎與上層建築關系、必然性與偶然性、內因與外因、把歷史事物放在特定歷史條件下認識等。 

3、學科能力:

依據考綱要求和題目考查實際,學生需具備閱讀、理解、概括、歸納、分析、判斷、比較、說明、論證、評價等基本能力。具體體現為《考試大綱》的四個能力目標與要求,獲取和調動信息,調動和運用知識,描述和闡述事物,論證和探討問題。   

4、多元科學史觀:

多元科學史觀是指導學生運用學科思維和學科方法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基本觀點,是目前高考考點考查的學生基本素養之一。多元科學史觀包括唯物史觀、文明史觀、整體史觀、近代化史觀、革命史觀、社會史觀、生態史觀等,科學運用多元史觀是學生認識歷史問題的依據和出發點。

5、關注現實,學以致用的思想意識:

歷史學科的目的在於「以古知今」「以古鑒今」,關注現實是高考歷史命題的方向之一。因此,日常學習過程中學生要有關注現實、學以致用的思想意識,做到古今對比,古今貫通,以古知今,以古鑒今。 

6、廣博的知識儲備:

高考歷史試題素材來源廣泛,形式多樣,除歷史學科本身直接相關的材料,往往還涉及文學、政治、藝術、科學和現實社會生活,這就要求學生不僅儲備扎實的歷史基本知識,而且儲備廣博的相關學科知識。只有儲備廣博的相關知識,解決問題解決才會得心應手。 

7、較強的持久學習潛力:

歷史教學重在促進學生的成長和發展,發展學習潛能是歷史教學的重要任務。高考擔負著選拔人才的重任,對學生學習潛能的考查也成為高考能力立意的目標之一,較強的持久學習潛力是學生,尤其是優秀學生的基本素養。

⑨ 論文 歷史學科如何對學生教學評價分層的研究

歷史學科如何對學生教學評價分層的研究
好的
幫你
Q我

⑩ 歷史課堂教學如何有效落實學科核心素養

看這篇論文
歷史學科核心素養
2 1 世紀,隨 著 信息 化、全 球 化時 代 的 到 來,世界教育改革的浪潮方興未艾,以學生核心素養推進教育改革與發展已成為當今世界教育領域的潮流。國際組織、歐美等國家和地區,在教育領域相繼建立了學生的「核心素養」模型。 為順應國際教育改革趨勢,增強國家核心競爭力,提升我國人才培養的質量,我國教育部於 2014 年 3 月印發了關於「全面深化課程改革,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意見,明確提出將「發展學生核心素養體系」的研製與構建作為推進課程改革深化發展的關鍵環節,以此來推動教育發展。那麼,如何理解核心素養?歷史學科的核心素養又有哪些?怎樣在教學中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本文就此問題談些個人的看法,以求拋磚引玉。
一、「核心素養」的內涵詮釋
1.「核心素養」概念的提出
我國基礎教育改革已歷經十多年,在「核心素養」概念提出之前,我們提倡的是素質教育,應該說,素質教育成效顯著,它在一定程度上改變了人們的教育觀念,促進了課程改革的進一步發展。但同時我們也看到學校教育中「兩張皮」的現象日益嚴重,表面上素質教育轟轟烈烈,實際上應試教育扎扎實實,使素質教育的期望與實際目標相互背離與矛盾。在應試教育指揮棒的驅使下,中學教學德智失衡,片面追求升學率,而忽視了非智力因素的培養,這種「重成績輕德育」的教育評價機制,造就了一批高分低能,德智分離,有能無德,心理異化的殘缺人,並由此引發了諸多社會問題,素質教育遭遇前所未有的拷問。教育是一種為生活做准備的教育,教育的終極目的在於幫助學生健全地成長、進步和發展。 21 世紀隨著信息化、全球化時代的到來,傳統的知識與技能 本位的教育培養模式已無法適應未來社會發展的需要。於是,「到底培養什麼樣的人」才能適應未來社會、促進終身學習和實現全面發展,成為了全球所面臨的共同挑戰。1997 年 12 月,國際組織提出了「核心素養」概念。近年來,在國際組織的推動下,基於核心素養的 課程設計已成為國際教育改革共識,許多國家與地區紛紛開展了研製基於核心素養的教育或課程標准。受國際教育改革潮流的影響,也為了突破我國教育發展的瓶頸,通過借鑒國際上可資參考的經驗,我國提出了核心素養體系,這既是實現從知識本位到學生素養發展本位的轉型,也是「育人文化」的理性回歸。
2. 核心素養內涵的解讀
2014 年 3 月,我國教育部印發了「關於全面深化課程改革,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意見,「核心素養」這個嶄新的概念首次出現在了國家的文件中,並被置於「未來基礎教育改革之靈魂「的地位。 那麼,究竟什麼是「核心素養」? 由於我國目前對核心素養的研究還處於起步階段,對其內涵尚未有一個精確的定義,但國外關於核心素養的研究成果可啟發我們對該問題的認識。國際經濟 合 作 與 發展 組 織(OECD)從 1997 年開始就進行了「素養的界定與遴選」的專 題研究。 2005年 OECD 專門發布《核心素養的界定與遴選:行動綱要》。該《綱要》指出,核心素養包含了認知和實踐技能的應用,創新能力以及態度、動機和價值觀,同時認為反思性思考和行動是核心素養的核心。
2002 年 3 月,歐盟在發布的第一份工作進展報告中把「核心素養」界定為:「核心素養是一系列知識、技能與態度的集合體,是每個人發展自我、融入社會及勝任工作所必需的素養。 」
2006 年 12 月,歐洲議會和歐盟理事會向各成員國推薦了包括母語、外語、數學與科學技術素養、信息素養、學習能力、公民與社會素養、創業精神以及藝術素養等八大核心素養體系。此後,許多國家和地區沿用 OECD 核心素養的框架。 盡管世界各國可能用詞不一樣,如 OECD 用勝任力,美國用 21 世紀技能,日本用能力等,但回答的問題是一樣的,都是在回答「培養什麼人、怎樣培養人」的問題。參照國際組 織與其他各 國關於核心素養內涵的表述,我們可以得到這樣的認識:核心素養是適應個人 終 身發 展 和 社 會發 展 所 需 要的「必 備」品 格 與「關鍵」能力,是思想、品性、知識、技巧、能力和情感等方面的高度融合,包括能判斷會選擇,能理解會反思,能包容會合作,能自律會自主等認知性素養與非認知性素養,具有一定的綜合性。而且,核心素養是所有公民都不可或缺的、最關鍵、最必要,也是最基礎、最具生長性的素養。如果說,一般素養是為公民的基本生活
之所需的話,那麼,核心素養則為公民優質生活之所需,因為它是一般素養的高度凝練和核心內核(精髓和靈魂)。核心素養不是先天遺傳,而是經過後天教育習得 的,因 此,它 是可 學 習、可 培 養、可塑 造、可 測評的。
二、歷史學科核心素養的構成
根據對核心素養的認識,結合歷史學科的特點,我們認為,歷史學科核心素

閱讀全文

與歷史學科如何多元評估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歷史知識薄弱 瀏覽:23
軍事理論心得照片 瀏覽:553
歷史故事的啟發 瀏覽:22
美自然歷史博物館 瀏覽:287
如何評價韓國歷史人物 瀏覽:694
中國煉丹歷史有多久 瀏覽:800
郵政歷史故事 瀏覽:579
哪裡有革命歷史博物館 瀏覽:534
大麥網如何刪除歷史訂單 瀏覽:134
我心目中的中國歷史 瀏覽:680
如何回答跨考歷史 瀏覽:708
法國葡萄酒歷史文化特色 瀏覽:577
歷史人物評價唐太宗ppt 瀏覽:789
泰安的抗日戰爭歷史 瀏覽:115
七上歷史第四課知識梳理 瀏覽:848
歷史老師職稱需要什麼專業 瀏覽:957
什麼標志軍事信息革命進入第二階段 瀏覽:141
正確評價歷史人物ppt 瀏覽:159
ie瀏覽器如何設置歷史記錄時間 瀏覽:676
高一歷史必修一第十課鴉片戰爭知識點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