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歷史問題 > 今年新教科書歷史書有哪些改動

今年新教科書歷史書有哪些改動

發布時間:2021-02-27 19:57:31

㈠ 部編義務教育歷史教材有哪些新變化

一、教材傳達新理念

重視閱讀、關注思維的發展,在細微處引導家長、教師,這是新教材傳達的理念。

二、教材的深度體現在思維發展上

從第一課《中學時代》開始,新教材的編排設計就體現出具體方法技能的學習指導,通過設計開放性的教學過程,綜合運用角色扮演、討論辨析、反思探究等方法,讓學生積極表達、善於思考、習得方法、努力踐行。

三、教材的變化,對基層教師的理論功底提出新的挑戰,對他們教學理念、教育意義等方面的理性思考能力進行著深層次的「拷問」。

(1)今年新教科書歷史書有哪些改動擴展閱讀:

尊重認知規律

關於選文的取捨、教材的新變化,以及習題涉及等細節方面,在編寫的過程中,編寫組都有過激烈的討論。其中一次,是對於語文教材中拼音和識字的教學順序。

教材編寫依據的始終是課程標准,根據不同年段的學習目標和學生接受水平,確定相應的框架結構,由淺入深、循序漸進。

教育部教材局由此還向《中國新聞周刊》分析了寫作專題在不同年級中的難易程度:七年級強調基礎性,主要進行一般寫作能力的訓練,側重記敘性文章的寫作;

八年級強調實用性,突出語文跟生活的聯系,主要進行游記、演講稿、消息等實用性文體的寫作,側重說明性文章的寫作;九年級強調思辨性,主要進行議論性文章的寫作。

這些遞進的難易程度,針對客觀存在的地域差異,統編教材編寫的一個基本原則是彈性與適應性,以滿足不同地區學生的發展需求。

在課後練習部分,編寫組此次編排了「選做題」,讓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和興趣愛好進行選擇,也要求教師通過組織交流和表揚鼓勵,去激發學生做這些題的興趣。

李祖文卻表達了一個自己的顧慮,「我們仍然沒有擺脫這種傳統的文選加練習的方式,這給老師和孩子帶來很大的困擾,因為這其實缺乏了對學生學習過程的尊重和關注。

似乎我們還是比較重視在練習中得出的結果,而中間應該隱含一個什麼樣的學習過程,我們的教材忽略了這個最重要的東西。」

在8月28日教育部今年首場教育金秋系列發布會上,教育部教材局副局長申繼亮表示過,會有三方面來保證統編教材後續的完善和提高:建立跟蹤研究機制,編寫的主要專家去一線了解使用過程的適宜性,同時建立研究基地,鼓勵專家進行更深入的研究;

建立專門的平台,聽取社會各界的意見和建議;教育行政部門建立定期修訂機制。

參考資料來源:中國網-140餘編者耗時5年 國家統編義務教育教材改了什麼

㈡ 新課程改革後的歷史教科書好用嗎

和原來的差不多!因為新教科書改動的也不會太多。說的是貫徹學生自主能力其實還是老師講。區別不大

㈢ 2020年江西南昌高一教材改用了新版本嗎哪些課門改用了新版本

2020年江西繼續使用普通高中課程標准實驗教科書,不換新教材。

(3)今年新教科書歷史書有哪些改動擴展閱讀:

教材又稱課本,它是內依據課程標准容編制的、系統反映學科內容的教學用書,教材是課程標準的具體化,它不同於一般的書籍,通常按學年或學期分冊,劃分單元或章節。

它主要是由目錄,課文、習題、實驗、圖表、注釋和附錄等部分構成,課文是教材的主體。隨著科技術的發展、教學手段的現代化,教學內容的載體也多樣化了。

除教材以外,還有各類指導書和補充讀物;工具書、掛圖、圖表和其他教學輔助用具,教學程序軟體包;幻燈片、電影片、音像磁碟等。此外,教材的編輯要妥善處理思想性與科學性、觀點與材料、理論與實際、知識和技能的廣度與深度、基礎知識與當代科學新成就的關系。

㈣ 日本篡改歷史教科書

日本總是試圖通過歷史教科書美化侵略戰爭的罪行。日本新歷史教科書送審本被媒體提前曝光,再次成為輿論關注的焦點。

本報訊 據《參考消息》報道又到了日本4年一度的教科書審定時間,在4月上旬教科書審定結果出爐前,由於日本新歷史教科書編撰會送審的《新歷史教科書》內容被日本媒體提前曝光,因而再次成為輿論關注的焦點。

日本《新歷史教科書》嚴重歪曲歷史,有民間團體將其稱為「凶化書」(與「教科書」一詞的日語發音相同),縱觀該教科書的內容,「凶化」可謂恰如其分。根據這次曝光的送

審本內容,其「凶化」程度變本加厲,充滿了以天皇為中心的家族國家觀、亞洲支配觀、對他國優越感和本國中心史觀,同時隱瞞加害事實、充滿了受害者意識,大肆宣揚侵略有理,侵略有功,使用大東亞戰爭的說法,肯定日本發動戰爭是自存自衛的戰爭,並且歌頌日本國民積極投身戰爭的獻身精神。

教科書內容曝光之後,引起了比較強烈的反響,韓國已經掀起了批判浪潮。至於送審本為何曝光,有一種說法是編撰會故意泄露出來的,因為送審教科書泄露是史無前例的,將引發輿論的強烈反應,反而會擴大編撰會在社會上的影響,從而達到推廣自己教科書的目的。而編撰會和一些右翼媒體則指責左翼人士和民間進步團體泄露了樣本,是為了阻止該教科書獲得審定通過。

從新送審本的內容來看,該歷史教科書在有關侵略歷史的敘述上更加曖昧和倒退,而且儼然將自己打扮成了受害者。教科書還一如既往地特別注重煽動對中國的仇恨,而且將這種仇視情緒一直追溯到古代。

對於日本國內右翼勢力美化侵略戰爭的舉動,一些日本人往往說這是民主社會的言論自由,但是對於這樣的教科書,如果由文部科學省審定通過,顯然表明日本政府對這種言論的贊成,也必然會引起受害國的抗議。

2001年版教科書審定時,作了一定程度的修改,但未改變美化侵略戰爭的本質。日本文部科學省如何制定審定意見,正式上市的版本將是一個如何的面目,人們正拭目以待。

教科書內容解讀

提前曝光的日本新歷史教科書送審本在有關侵略歷史的敘述上更加曖昧和倒退,本報記者就此采訪了《抗日戰爭研究》(北京)執行主編、抗戰史研究專家榮維木先生。以下是日本2001年版歷史教科書(簡稱「2001版」)及2005年日本新版歷史教科書送審本(簡稱「送審本」)中對於有關歷史事件的描述以及榮維木先生對於相關史實的闡述。

掩蓋滅亡中國圖謀完全推卸戰爭責任

1 關於甲午戰爭爆發原因

2001版不提日本首先在豐島海面襲擊清軍,而用曖昧的「日清兩軍發生沖突,日清戰爭開始了。」

送審本則進一步歪曲事實:「清不想失掉最後的朝貢國朝鮮,開始將日本作為敵人。日本進行了日清和日俄兩場戰爭,就是由於東亞的這種國際關系。」榮維木:甲午戰爭源於1890年日本第一屆帝國會議制定的大陸政策提出的利益線問題,將領土擴張的矛頭直接對准朝鮮半島和中國東北,在此政策思想指導下,1894年日本發動中日甲午戰爭,中國戰敗並賠償白銀兩億兩,割台灣和澎湖列島給日本;日本同時出兵侵略朝鮮,試圖一並吞並遼東半島,但遭到俄德法國干涉,最後由清政府出3000萬兩白銀「贖回」遼東。

2 關於「二十一條」

2001版稱:「英國和美國提出了抗議,二十一條要求分為五款,第五款是希望條款,被作為秘密。第五款要求接受日本人作為政治、財政和軍事顧問以及大量購買日本制武器。」

送審本使用了「要求」一詞,刪掉了強迫性含義和英美抗議的內容,而且還歪曲宣稱:「中國方面期待列強的介入,向國內外泄露了極為機密的談判內容,而且在5大條款中,將並非正式要求的事項也列入,製造了『二十一條要求』的名稱,中國國內的反日輿論開始高漲。」也就是說,新送審本稱當時的反日完全是中國政府製造謊言引起的。

榮維木:1915年,日本以武力威脅向袁世凱政府提出了全面滅亡中國的「二十一條」,企圖排除其他帝國主義國家的在華勢力獨霸中國。袁世凱為取得日本支持,基本答應了二十一條請求。

3 關於「九一八」事變

2001版說:「關東軍炸死滿洲軍閥張作霖後,希望加強對滿洲的控制,中國人的反日運動激化,不斷發生妨礙列車運行的事態。此外,對日本來說,北面有蘇聯的威脅,南面有國民黨的力量不斷逼近。在這種情況下,部分關東軍軍官制定了通過佔領整個滿洲解決問題的計劃。」

送審本變成了:「隨著國民黨統一中國的逼近,中國人的反日運動激化,不斷發生妨礙列車運行和迫害日本學童的事件。此外,對日本來說,北面有蘇聯的威脅,南面有國民黨的力量不斷逼近。」表明是關東軍精心策劃的句子也刪除了。

榮維木:1927年春,日本爆發了以金融危機為特徵的經濟危機,這使得當時的日本政府急欲通過對外擴張來轉移國內矛盾。日本意圖進一步奪取中國東北,由此引發了「九一八」事變。

4 關於盧溝橋事變

2001版說:「1937年7月7日夜,在北京郊外的盧溝橋,發生了有人向日本軍隊開槍的事件。第二天一早,與中國國民黨軍隊之間進入戰斗狀態。雖然當時人們希望現場解決,但是不久日本方面大規模派兵,國民黨政府也立即發布了動員令,此後進入了持續8年的日中戰爭。」

送審本強調:「事件本身不過是一個小摩擦,雖然人們希望就地解決,但是與日本方面的沖突事件不斷發生,解決變得困難起來。」也就是說,舊版本尚承認日本大規模派兵在先,新版本則將盧溝橋事變完全算成中國的責任,是中國方面擴大了事態。

榮維木:事實上,豐台的日軍為非法駐軍,中國守軍當然要衛護領土,在1937年7月7日之前,日本軍隊也曾開過槍;而且到目前也沒有史實證明中國士兵首先開槍。

5 關於西安事變

在《日中戰爭》一章中,送審本比2001版增加了《西安事變》一節,其中說:「共產黨獲得了喘息,共產黨員潛入國民黨內部,大肆推進將日本引入戰爭的破壞和挑釁活動。」也就是說,新送審本稱中日戰爭是共產黨陰謀挑唆起來的。

榮維木:1936年12月,中國發生了「西安事變」,事實上西安事變是在蔣介石同意「停止內戰,一致對外」情況下,國共兩黨開始合作的背景下發生的,中國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因此初步建立。

對外侵略不稱「侵略」極力強調日本損失

A 關於對外發動戰爭

教科書對日本自古至今的歷次對外侵略戰爭從來不用「侵略」二字,對豐臣秀吉入侵朝鮮,也稱為出兵,右翼學者可笑地辯解說,為何不用侵略,是因為秀吉根本沒把朝鮮看在眼裡,不過是借道,真正的目的是征服中國明朝。對於殖民統治朝鮮,新舊版本都強調朝鮮像一隻手一樣伸向日本,如果被其他國家控制,日本將受到威脅,並且將沙俄在朝鮮北部建立的伐木場稱為軍事基地,為自己吞並朝鮮正當化製造借口。惟一對於蘇聯在二戰後期出兵中國東北,教科書毫不吝嗇地用了「侵入」、「侵攻」等字樣。

B 關於南京大屠殺

2001版在《日中戰爭》一節的正文中的括弧內加了一句話:「(那時,日本軍隊導致民眾中也出現了很多死傷者,這就是南京事件)」,將大屠殺以「事件」一詞輕輕帶過,文後又以稍小字體介紹:「關於事件的實際情況,資料上被發現有很多疑點,存在各種見解,現在仍在爭論。」這就使括弧中的那句話進一步大大折扣。

送審本將括弧中那句話刪除,只是在一張名為「因巷戰而遭到破壞的上海市區」的照片上面用小字註解重復了上面的那句話。也就是說,教科書進一步否定了南京大屠殺的真實性,而且幾乎不會使讀者注意到南京大屠殺這個問題。

榮維木:1937年12月13日凌晨,日軍攻陷南京城,對南京市民犯下滔天罪行。「二戰」後東京法庭已經認定日本的犯罪事實,當時說的數字是20萬以上,而事實上學者的研究是30萬以上;後來,也有很多資料史證證明南京大屠殺日軍的暴行。

C 關於遠東國際軍事法庭

送審本繼續將盟軍對日本的統治稱為佔領統治,而且改變了2001年版用較小字體介紹遠東國際軍事法庭非法性的做法,用與正文等大字體介紹了遠東國際軍事法庭的非法性,為戰犯鳴冤叫屈,同時認為「直到今天,評價也未確定」,顯然是企圖否認東京審判的合法性。

D 關於日本的戰爭損失

2001版在「戰爭的慘禍」一章中,將日本作為加害者所受的損失與受害國並列,但是用很大篇幅介紹了東京大空襲的問題。

送審本不再提受害國的損失,而是單純強調日本的損失,並且將日本的損失與「兩大極權主義的犧牲者並列」,強調,「第二次世界大戰末期,美國對東京等多數城市進行不加區別地空襲,並且在廣島和長崎投下了原子彈。而且,蘇聯撕毀日蘇中立條約,侵入滿洲,不斷發生掠奪、殺害日本平民的暴行,包括日軍俘虜在內的約60萬日本人被強制帶到西伯利亞,被迫從事嚴酷的勞動,約有10%的人死亡」。

E 關於日本的戰爭罪行

2001版說:「沒有任何一個國家沒有在戰爭中發生過殺害和虐待非武裝人員的行為,日本也不例外。戰爭中,日本軍隊對於俘虜的敵國士兵和平民進行了不當的殺害和虐待。」也就是說,即使日本幹了壞事,也不過彼此彼此。

送審本僅僅說:「沒有一個國家在戰爭中沒有任何殺害和虐待非武裝人員的事情,日本也不例外。」沒有再提日本軍隊所犯罪行。

㈤ 新歷史教科書講述14年抗戰有哪些變化

抗日戰爭這一部分內容,集中於歷史教科書八年級上冊(初二上學期)講述。

2016年使用的人教版《中國歷史》(八年級上冊,下文簡稱「舊教材」),由「課程教材研究所和歷史課程教材研究開發中心」編著,全國中小學教材審定委員會2001年初審通過。2017年的新版《中國歷史》(8年級上冊,下文簡稱「新教材」),由教育部組織編寫,2017年由教育部審定通過。

舊教材第的四單元《中華民族的抗日戰爭》 ,共3課(14~16課,第68~85頁)。新教材第六單元同名,篇幅增為5課(18~22課,第85~108頁)。

關於戰爭的具體介紹,舊教材只有《血肉鑄長城》一課,新教材擴充為《正面戰場的抗戰》和《敵後戰場的抗戰》兩課。新教材還將原本僅三段正文的《抗日戰爭的勝利》單列為了一課。


圖:舊教材中對抗戰勝利原因、意義的介紹,內容很少

㈥ 為什麼歷史教科書上有些事情和史實不一樣,而且還有很多大事件壓根沒提到

現在的歷史教材,我主要指的是高中及以下的歷史教材,是以範文瀾先生的《中國通史鑒》作為藍本縮編而成。且不論范先生這本書的水平如何,此書成書於上世紀50、60年代,當時由於社會條件,所以很多問題帶有階級性和局限性。且經過了這60年,史學界已經有了很大的發展,通史很多地方已經跟不上主流史學界的腳步。

我們且不論前三代和三皇五帝的華夏部落。春秋時期,秦穆公基本上就沒有提,高中課本在我那個時候,只有語文有《崤之戰》。五霸之前的鄭庄小霸更是隻字未提,只是在一些難度較大的輔導書上我見過。至於宋襄公,提不提就兩可了。一般史學界認為,正是由於鄭庄公擊敗了東周的軍隊,才使得諸侯敢於稱霸,發展到最後就是稱王稱帝。個人認為,秦穆公是中國歷史上最出色的君主之一,他一生三扶晉主,知過能改,任用賢臣,可以說是秦國跨時代的人物,沒有秦穆公的基礎,秦國不可能完成最後的統一。沒有蹇叔和百里奚,就不會有戰國時期那麼多魏國和衛國人來投奔秦國。高中歷史課本對秦穆公隻字未提,確實不太應該。
還有就是所謂的「百家爭鳴」,我在史記和漢書上看到過「春秋六家」的說法,我查了網路,能找到名的春秋流派也就是不到20個。百家爭鳴的說法似乎首先出自郭沫若,可見其年代之完和其有多麼不靠譜……
兩次弭兵大會曾經被一些人熱捧,後來史學界還是比較認同「弭兵大會」的實際意義很低,歷史課本沒有納入,也算是比較正常。
戰國時期,三家分晉,強國只剩下秦、楚、齊三國。楚國差點被吳國滅掉,實力大減,而樂毅帥弱燕破強齊,這都是對秦國統一有重要貢獻的事件,似乎課本上都沒寫。
焚書坑儒,包括王立群在內的很多史學家都曾經有過質疑。我也是質疑者之一。唐朝是鮮卑人建立的朝代,唐朝建立以後,中國人的史學觀點有了很大的改變,對一些經典的歷史事件也有了自己新的看法。焚書坑儒就是在這種歷史環境下慢慢產生的。
劉邦並沒有殺功臣,只是削藩。劉邦手下的大臣,除了主要藩王韓信、彭越、英布被殺,韓王信、盧綰被逼反投敵以外,剩下的都得到了善終。同樣,朱元璋也沒有殺太多的大功臣。徐達、常遇春、沐英、宋濂、李文忠、湯和、鄧愈等都是善終。只有李善長和傅友德,分別被牽連到胡惟庸案和藍玉案裡面被殺,劉基疑似是被胡惟庸害死,朱元璋因此大怒,開始准備對胡動手。
漢武帝派二師將軍李廣利平定西域,使得西域首次成為中國領土。這件事的起因和過程雖然都不太值得歌頌,但是結果卻是好的,歷史書上一帶而過甚至可能都沒有,是不可饒恕的錯誤。
黨錮之爭是中國歷史上極其重要的事件,歷史書上似乎也隻字未提。還有永嘉之亂也是一樣。晉朝能說的事本來就屈指可數,這個還不提提。對於東晉,王謝的代表人物都不說說,有些說不過去。雖則在不同的地方提到了王導、王羲之、王獻之和謝安、謝石。陸機、陸雲是晉朝的兩個名士,歷史書上同樣沒有提到。
唐朝中後期,歷史書上就是一片空白。前期對突厥的戰爭也寫得很不明確。最可氣的就是「合同為一家」,人家吐蕃(fan)都把長安拿下了,這叫「合同為一家」……可笑!
至於兒皇帝,人家沙陀人和契丹人的事情,怎麼就鬧出個漢奸來?再者,李克用曾經和耶律阿保機結拜過兄弟,石敬瑭是李克用的干兒子李嗣源的女婿,耶律德光是阿保機的小兒子。雖則石敬瑭大德光10歲,但是輩分上確實小德光一輩,叫德光乾爹也沒什麼不對。
南宋的三次禪讓,可以說是中國歷史上的奇葩,教材上同樣沒提。
至於蒙古和元朝,教材更是一帶而過。
明史和清史稿我還沒看,就不作過多的評論了。

㈦ 上海新歷史教科書

1次蓋茨 120次毛澤東

記者:《紐約時報》的報道引發海內外輿論界對上海歷史教科書的集中報道,您怎麼看待這些報道[ 轉自鐵血社區 http://bbs.tiexue.net/ ]

蘇智良:美國《紐約時報》記者9月1日的文章沒有全面報道上海歷史教科書,帶有歪曲與片面,報道中說「政府在批准新教材里扮演了重要角色」、「馬克思主義被刪除、社會主義減少」、「秦始皇焚書坑儒被刪除」等,或片面或不實。這樣的報道,我認為是不太負責任的。

網上跟帖在誤導下,觀點越來越極端。甚至出現了如《中國新版歷史教科書蓋茨取代毛澤東》、《政變,從上海歷史教科書悄悄開始》、《上海教科書是「橙色革命」的開端》等這樣聳人聽聞的文章。稍微有點頭腦的人,都不會相信這樣的說法。

現在更重要的問題是:幾乎所有的批評者都沒有看過我們的教材,而是在歪曲事實的新聞上想像問題,這個其實很危險。而這些編譯、轉載的新聞和不負起碼的核實責任的報道被網路傳播以後,引發了一連串的問題。最奇怪的是鳳凰網,它在關於上海歷史教科書的專題下,放的封面圖片居然是人教社版的《歷史》,根本就不是上海版《歷史

這樣的報道,能夠被國內這么多報紙轉載編譯、跟進報道,再被網路重新傳播,怎麼沒有一家去找這套書核實一下、懷疑一下、驗證一下呢?

記者:新版教科書是如何評價毛澤東的?

蘇智良:毛澤東是一位非常重要的歷史人物。但每本教材、每個時段的教育功能是不一樣的,不可能每本教材都講同一個重要問題,如果這樣倒是真的有問題了。我也注意到全國的歷史新版教材,也不可能每冊都講毛澤東。有的老師作了統計,上海歷史教科書中至少有120多處講到毛澤東,主要是在初一和高三裡面[ 轉自鐵血社區 http://bbs.tiexue.net/ ]

這里摘引有關段落——

「毛澤東開創的井岡山革命根據地,點燃了『工農武裝割據』的星星之火,照亮了中國共產黨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全國政權的道路。」(第76頁)

「遵義會議在事實上確立了以毛澤東為核心的新的黨中央的正確領導,挽救了共產黨和紅軍,挽救了中國革命,是共產黨歷史上生死攸關的轉折點。」(79頁)

「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使當時佔世界人口四分之一的中國人民擺脫了受壓迫、受奴役的命運,飽受列強欺凌的中華民族從此站立起來了,這是馬克思主義與中國革命具體實踐相結合的毛澤東思想的勝利。」(118頁)

教材中提到毛澤東個人的地方還有不少,但這三點是評價毛澤東對於中國革命偉大歷史功績的最關鍵的三個基本點。我想上海的學生學過這段歷史以後,不會不知道、不了解毛澤東的歷史功績的。

對毛澤東在「大躍進」和「文革」中的過失,新教材也作了比較客觀的評論[ 轉自鐵血社區 http://bbs.tiexue.net/ ]

「1958年,中國經濟發展呈現較好的前景,中央主要領導人從促使國家迅速富強的主觀願望出發,忽視了經濟發展規律,確定農業生產『以糧為綱』,提出不切實際的高指標,開展了一場群眾性的生產大躍進運動。……工業生產的『大躍進』是『以鋼為綱』,全國上下一切為鋼鐵生產『停車讓路』。」(126—127頁)

毛澤東作為當時黨中央的主要領導人之一,當然耍對「大躍進」的失誤負責。教材不單獨指出毛澤東個人的失誤,也符合當時黨中央集體領導機制尚起作用的事實。

對「文革」則是這樣評價——

「毛澤東錯誤地認為,黨內、政府中和軍隊里相當一部分權力已經掌握到資產階級手中,必須發動一場自下而上的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而黨內盛行的個人崇拜、個人專斷,使中共中央未能及時糾正他的錯誤;林彪、江青等野心家又別有用心地加以利用,導致了長達10年的全國大動亂。」(128頁)

教材中還特別提到毛澤東在去世前一年起用鄧小平的歷史事實。

我們是把毛澤東放在中國革命的背景下,來講述他,既充分肯定了他在解放前為中國開創革命道路的功績,同樣也肯定了解放後他對中國社會主義建設的功績;然後我們又在「大躍進」和「文化大革命」的時候,對毛澤東的功過進行了分析、評價,我們是按照中共中央《關於對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寫作的。[ 轉自鐵血社區 http://bbs.tiexue.net/ ]

順便說一句,為了突出毛澤東,初中教材的下冊封面特意用了毛澤東抄錄林則徐詩的書法作品。為什麼這么安排?通過毛澤東的這幅書法作品把這兩個歷史偉人聯系起來,從而使同學能夠從中國近現代歷史的學習中體會中華民族自立自強的民族精神。

減寫農民起義

記者:是否像某些媒體所說的,「毛澤東被比爾·蓋茨替代了」?

蘇智良:我們教材里關於比爾-蓋茨就提到一處,毛澤東有120多次,他可能替代毛澤東嗎?蓋茨,我也想說兩句。他無疑是對現代人類文明作出巨大貢獻的人物。在歷史教材中出現蓋茨並不值得大驚小怪。不過實際上,在高中教材中,提到蓋茨的地方不是課文的正文,而是講到美國微軟公司受到美國反托拉斯法的起訴時順便帶到的。說在中國歷史教材中「比爾-蓋茨代替了毛澤東」,只能說是美國記者才有的敏感。

記者:有人指責教科書里沒寫長征、南京大屠殺、抗日戰爭。是否是事實?

蘇智良:當然不是事實。關於長征,我們有很好的篇幅來描繪,怎麼說沒有呢?作為學者,我著力最多的就是抗日戰爭方面的研究。我曾帶著[ 轉自鐵血社區 http://bbs.tiexue.net/ ]

「慰安婦」倖存者到日本去起訴,到世界各地去揭露,你說我這樣一個長期做抗戰研究、不懈地為揭露日本戰爭罪行而奔走的人,主編的教材會沒有抗日戰爭的內容嗎?政府會允許這樣的教材發行嗎?

這些內容主要在七年級(初一)下冊中講述。紅軍長征部分還專門列了毛澤東的《七律-長征》。抗日戰爭部分不僅敘述一般史實、國共合作抗戰等,也有日本帝國主義的戰爭罪行如南京大屠殺、細菌戰、「慰安婦」等內容,還有狼牙山五壯士。

比如說抗日戰爭,我們寫了國共合作,寫了正面戰場,寫了敵後戰場,寫了日本軍國主義的罪行……南京大屠殺我們有一個整目,通過圖片、文字、其他板塊講述日軍的其他暴行。

至於記載「慰安婦」,這在中國歷史教材里還是頭一次。同樣,在教材里也提到,在中國的改革開放初期,日本對中國進行了經濟援助。這在中國歷史教科書上也是第一次記載,這表明我們中國人實事求是的胸懷。

也有人說「文化大革命」沒有寫,這也不符合事實。「文化大革命」著墨不多,是因為你不可能有大量的篇幅去寫這些內容,我們用了一一個目,但我認為寫清楚了,比如為什麼會發生動亂,包括林彪是怎樣一個人,形象也有。包括「文革」語言,什麼叫「紅寶書」,什麼叫「破四舊」,什麼是「樣板戲」等等,我們都是通過正文、引文、圖片解釋清楚了。我想通過這樣一課,讓大家來反思,這樣一個動亂年代,我們該怎麼吸取教訓,走好我們民族未來的路。

記者:還有人說,農民戰爭、焚書坑儒等內容在新教材里都沒了?[ 轉自鐵血社區 http://bbs.tiexue.net/ ]

蘇智良:農民戰爭、秦始皇焚書坑儒這些內容其實在一期課改的高一教材已經沒有了。我們把這些內容放在初中《中國歷史》里,在初中已經完成了這部分基礎歷史的課程。

還有人說,我們只在秦始皇部分寫了專制,其他的就沒有了。這個說法也是有問題的。我們把秦朝作為中央集權的開端,而對專制的分析是放在明清,因為明清的專制達到了登峰造極。

關於農民起義,中國歷史上大大小小的農民起義不計其數,中學歷史教科書不可能面面俱到。我們寫了秦末農民大起義,寫了太平天國起義和義和團等。到了21世紀的覡在。難道大量寫農民起義才是正常的嗎?現在國家標準的歷史教材里,也大大減少了農民起義、農民戰爭的描寫。實際上大家是不謀而合的,因為我們都經歷了改革開放,這20幾年裡,我們的歷史觀也在不斷地發展。

新《歷史》新在哪兒?

記者:新教材「新」在哪裡?

蘇智良:我們希望新版教材能夠反映人類求生存、求發展,能夠體現人類文明發展過程,把人類從古到今的文明史講清楚。[ 轉自鐵血社區 http://bbs.tiexue.net/ ]

高一《歷史》最後一個主題設計為《人類文明的現實與未來》,由「人與自然」、「人與社會」兩節活動課組成,由學生和老師們一起分析現實、暢想未來。再比如說有一章節是寫病毒、瘟疫對人類文明的影響,我們原來用的例子是美國大流感、歐洲黑死病,結果中國當時發生了「非典」,那我們就乾脆用SARS來舉例子。

在近代史的部分,我們還提到了鴉片等毒品問題。在近代,我們民族在鴉片上是吃了很大的虧的,1985年以後,毒品開始在中國蔓延,我們就來分析它對人類生活和社會的危害性。學生們經常在網路和報紙、電視里看到這些新聞,昕以在上討論課時,他們特別愛參與討論。

記者:新版歷史教科書的總體結構是怎樣的?

蘇智良:上海市初中、高中歷史課程的基本設計如下——

中學的歷史教材,過去採用歷史知識初中、高中循環往復的方式。以上海一期課改的教材為例,初中學中國史、世界史,高中學中外歷史,內容大同小異。好比先學1+1,後學1+2,然後1+1、1+2合起來學,這不符合相同教學內容不應大量重復的教學規律,因此大多數高中學生對歷史課不感興趣。

根據新版國家歷史標准要避免重復的明確要求,我們在初中歷史教材主要敘述中國史和世界史的通史性內容,包括歷次列強侵華戰爭、中國革命等,而在高中階段分專題敘述人類文明發展的專題,到高三再將初中和高一的歷史知識進行綜合復習,即從人類文明的發展、主要發達國家現代化的道路來理解和把握近百年來中華民族歷經磨難與振興的歷程[ 轉自鐵血社區 http://bbs.tiexue.net/ ]

記者:為什麼要按照文明史的方式設計?

蘇智良:馬克思主義的唯物史觀為我們的文明史框架奠定了理論基礎。我們認為,人類文明實際上包括物質文明、社會文明、政治文明和

精神文明。根據這種分類,我們對人類文明史的基本內容作了闡述。

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社會主義事業遭到嚴重挫折。如何理解社會主義在人類文明史上的地位?高一教材並沒有迴避,指出了它是人類崇高的社會理想,有著強大的生命力和輝煌的未來。因此,高一教材的呈現樣式與過厶教材有所不同,但是它吸收了20世紀以來歷史學發展的優秀成果,以人類文明史的豐富內容,更加深刻地體現了馬克思主義的唯物史觀和科學社會主義觀點。

記者:我注意到你們在教材中還寫了衣食住行的內容,為什麼要新設這一塊內容呢?

蘇智良:衣食住行是人類的基本物質生活。忽視人類物質生活的歷史,這不是馬克思主義的文明史觀。我還是要強調馬克思主義的基本觀點,因為有些「馬克思主義者」聽到上海歷史教材把這些內容寫進去了,而忽略有些帝王將桕的行跡,就大驚小怪,指責我們背叛馬克思主義。我想,衣食住行寫不寫,怎樣寫,本來是可以作為技術問題來處理的。倒是一定要強調某些歷史人物的行跡,而把千千萬萬人的實際生活置於歷史的視野之外,這種偏見竟然可以以「馬克思主義」的名義大行其道,我感到難以理解。[ 轉自鐵血社區 http://bbs.tiexue.net/ ]

有時飲食、服裝這些細節方面的改變,可能對一個民族、一個國家乃至人類歷史產生深遠的影響。

比如這部分內容講到了票證,在試點中學上課時,有位老師讓學生回去收集票證,拿來在課堂上做個交流。學生除了鈔票,沒什麼票證的概念,但是回家問老人,問父母,故事就聽了很多。最後在課堂討論時,學生們拿出了很多過去的票證,什麼飯票、菜票、電視機票、自行車票,甚至有同學舉出來還有鹽票,買鹽都要票,那麼這反映了什麼呢,反映了過去計劃經濟時代缺乏物質的生活。

記者:據報道,高一教材的主編之一周春生說,高一教材借鑒了法國年鑒學派的觀點?

蘇智良:在編寫教材過程中,我們要借鑒許多國內外優秀的史學思想和成果『,年鑒學派作為一個深受馬克思唯物史觀影響的學派,我們當然要借鑒。但是,借鑒並不等於受其指導。美國記者斷章取義,好像借鑒了年鑒學派,就背離了馬克思主義的觀點,這是一種形而上學的態度。

記者:還有報道說,上海歷史教科書可能會向全國推廣?

蘇智良:不會,這純粹是境外記者沒有根據的猜測。因為全國版的教科書經過遴選,早已開始編寫、審查、出版並已使用。我們的許可權只在上海市使用,而且還是試用本,要在聽取各方面意見的基礎上,不斷進行修改

㈧ 日本《新歷史教科書》是怎樣纂改歷史的

日本右翼歷抄史教科書中的具體錯襲誤
——一再修改教科書,企圖永遠蒙蔽日本一代又一代年輕人。通過修改教科書,竭力竄改侵略戰爭的性質、目的,掩蓋軍國主義者反人類的法西斯罪行。最近送審的《新歷史教科書》更是顛倒黑白,倒打一耙,把日本歷次侵華戰爭、包括日本軍隊在中國土地上一次又一次挑釁擴大侵略行動的責任,統統歸罪於中方。連日本有些民間團體都看不過去,稱之為「凶化書」。
——近些年,日本決意要沖破戰後「和平憲法」的束縛,刪去永不使用武力等和平承諾,修改「新防衛大綱」,改變「自衛隊」性質,大幅度增加軍費開支,要把日本變成與其經濟大國地位相稱的「軍事大國」。

㈨ 高中歷史教科書:有哪些變化

從教科書上面的一些版本當中分析出它的變化,還有時間的流失

㈩ 人教版歷史與社會七年級教科書有變動嗎什麼時候變動的

2012年秋季開始,義務教育階段實行新的課程標准,所以教科書相應要作調整。

閱讀全文

與今年新教科書歷史書有哪些改動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歷史知識薄弱 瀏覽:23
軍事理論心得照片 瀏覽:553
歷史故事的啟發 瀏覽:22
美自然歷史博物館 瀏覽:287
如何評價韓國歷史人物 瀏覽:694
中國煉丹歷史有多久 瀏覽:800
郵政歷史故事 瀏覽:579
哪裡有革命歷史博物館 瀏覽:534
大麥網如何刪除歷史訂單 瀏覽:134
我心目中的中國歷史 瀏覽:680
如何回答跨考歷史 瀏覽:708
法國葡萄酒歷史文化特色 瀏覽:577
歷史人物評價唐太宗ppt 瀏覽:789
泰安的抗日戰爭歷史 瀏覽:115
七上歷史第四課知識梳理 瀏覽:848
歷史老師職稱需要什麼專業 瀏覽:957
什麼標志軍事信息革命進入第二階段 瀏覽:141
正確評價歷史人物ppt 瀏覽:159
ie瀏覽器如何設置歷史記錄時間 瀏覽:676
高一歷史必修一第十課鴉片戰爭知識點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