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歷史問題 > 西北地區歷史上種植過哪些作物

西北地區歷史上種植過哪些作物

發布時間:2021-02-27 18:48:56

㈠ 東北平原,西北地區,黃淮海平原,長江中下游平原農作物種植制度分別是什麼

東北平原地區 土地平坦、肥沃,氣候溫和濕潤,無霜期140~170天,≥10℃積溫~3700℃,年降水量500~800毫米。以種植玉米、大豆、水稻、高粱、粟和春小麥為主,實行玉米→大豆→小麥等形式的輪作,一年一熟。黃淮海平原地區 中國最大的平原。有耕地2.6億畝,氣候溫暖,無霜期177~220天,≥10℃積溫3400~4700℃,年降水量500~950毫米,盛行灌溉,有效灌溉面積約佔耕地的50%,是小麥、棉花、玉米、大豆的主要產地。黃河以北旱地因水分限制以一年一熟為主,水澆地上則普遍實行一年二熟制,並廣泛採用麥田套種玉米的方式;黃河以南淮河以北,無論是旱地還是水澆地均以一年二熟為主。棉花則以一熟制為主,麥棉套種多在南部地區發展。長江中下游平原地區 人多地少,土地肥沃,具有典型的亞熱帶季風氣候,溫暖濕潤,無霜期210~280天,≥10℃積溫4500~5600℃,年降水量800~1600毫米。具有精耕細作的傳統,並有廣闊的水域。以種植水稻為主,兼產棉、麻、油菜、蠶絲、茶等。長江以北江淮之間多實行稻麥兩熟制,長江以南則多雙季稻,盛行綠肥-稻-稻、油菜-稻-稻,或麥-稻-稻等三熟制,是世界上集約化種植水平最高的地區之一。西北地區 海拔一般高達500~3000米,氣候溫涼乾旱,無霜期100~220天,≥10℃積溫2000~4500℃,農區的年降水量約為250~600毫米。主要以種植春小麥、冬小麥、玉米以及喜涼的馬鈴薯、莜麥等為主;一般為一年一熟,並有少量的全年休閑地。新疆、河西走廊、銀川平原以及河套灌區則以灌溉農業為主,種植小麥、玉米、水稻,還有少量棉花、甜菜;南疆氣候溫暖,多實行一年二熟。

㈡ 我國西北地區東北地區的主要農作物

  1. 東北地區主要農作物有大豆,小麥,玉米,水稻,吉林省以山地為主內,種植玉米容多一些。黑龍江省以平原為主,種植水稻范圍較廣且產量非常高。

  2. 西北地區由於年降水量較少,氣候較乾旱種植的農作物以抗旱的小麥、甜菜、棉花、油菜

㈢ 我國西北地區生態建設中適宜種植的植物是什麼

西北地區的城市由於乾燥缺水,氣候寒冷,再加上土壤貧瘠、鹽鹼化、空氣污染等,一些在其它城市表現較好的樹木花卉卻難在這里生存。對公園廣場、小區、道路等城市綠化中的景觀配置有了一定的局限性。
一、城市綠化樹種的選擇
休閑廣場、樓間空地、小區以及路旁綠化一般採用觀花、觀景、觀葉植物,空間上採用層次種植,平面上簡潔有效,強調整體性和圖案性,形成舒展開敞,明快的風貌。選擇多種植物,創造不同氛圍,體現植物生長的多樣性和植物的層次性與季相性。
遵循「因地制宜、適地適樹」的原則,根據本地區的氣候,栽植地的小氣候和地下環境條件,選擇適合在該地生長的植物,有利於植物的正常生長發育,抵抗自然災害,從而保持穩定的綠化成果。西北城市綠化植物要求:耐寒、耐旱、耐土壤瘠薄;抗病蟲害、抗污染;生長快、壽命長;根系深、耐修剪;樹體整潔、落葉整齊。除此之外,選擇樹種(植物)一定要考慮所植植物的地段和環境,一方面要考慮植物是否能正常生長,另一方面要預側評估植物對周邊環境的影響。主要因子有:整體協調性,通視狀況、遮光、遮蔭狀況、飛絮落葉狀況,但保持植物健壯生長是發揮其作用的前提和基礎。在不影響周邊環境的狀況下,應盡量突出特色並多選用鄉土樹種。鄉土植物最能適應當地環境,而且具有地方特色,對於綠化具有深層次的意義。
適宜於西北城市綠化樹種:①常綠喬木:紅皮雲杉、白杄、青杄、油松、樟子松、側柏、檜柏、西安檜、龍柏、蜀檜、女貞。②落葉喬木:銀杏、毛白楊、旱柳、垂柳、饅頭柳、金絲垂柳、白榆、垂枝榆、西府海棠、紫葉李、山桃、山杏、刺槐、火炬、槐樹、龍爪槐、臭椿、千頭椿、絲綿木、雞爪槭、欒樹、棗樹、梓樹。③落葉灌木:珍珠梅、平枝栒子、水栒子、貼梗海棠、品種月季、地被月季、重瓣黃刺玫、重瓣棣棠、碧桃、山碧桃、垂直碧桃、紫葉碧桃、重瓣榆葉梅、毛櫻桃、紫葉矮櫻、錦雞兒、檉柳、沙棘、紅瑞木、連翹、紫丁香、白丁香、藍丁香、小葉女貞、水蠟、寧夏枸杞、金銀木、金葉接骨木。④常綠灌木:鋪地柏、鹿角松、粉柏、沙地柏、灑金柏、大葉黃楊、北海道黃楊、膠東衛矛。⑤落葉藤木:紫藤、山葡萄、美國地錦、地錦、金銀花。
二、綠化植物的配置
城市廣場、游園和一些小區綠化大多數採用自然式配置,利用植物不同的地姿、線條和色彩將常綠、落葉的喬灌木、花卉及草坪地被配置成高低錯落,層次參差的樹叢。用樹冠飽滿和色彩艷麗的孤立樹、花地、岩石小品等各種植物景觀,配置出四季有景,富於變化的休閑環境。冬天寒冷,為增添城市色彩,可多選用些常綠喬木,如:油松、樟子松、雲杉、松柏、杜松等苗木,地面可用沙地柏及耐陰的藤木、地被植物地錦、五葉地錦等花木。為增加層次,選一些耐陰且花色較早、較艷的花灌木丁香、珍珠梅、連翹、黃刺玫、紅刺玫等花木作為下木。北方宿根花卉資源豐富,鳶尾類、百合類、地被菊、景天類等都可點綴草地。許多色彩艷麗的秋色葉樹種或雙色葉樹種,如:火炬、紫葉小檗、五角楓、毛白楊、銀白楊、紅瑞木等都可配置在綠地顯眼的位置上,或分巷道上,更能增加其景觀特色。植物的配置方式多種多樣,但都需要處理好建築與綠地、交通與景觀的關系,如小區游園要避免綠化物遮光、堵視野,在交通要塞如路盡頭,拐彎處不宜配置有礙視線的喬木,應種植草坪、花卉及低的灌木。
在配置植物景觀時要考慮季節變化。由於植物隨季節變化而具不同的景觀效應,充分利用植物種類多樣性、植物季節變化多樣性進行多層次配置來實現觀賞景觀的動態變化。在西北地區,由於常綠闊葉樹極少,因此,在樹種的配置上要考慮常綠針葉樹所佔的比重。另外,要達到良好的季節景觀效應,還應充分利用各種灌木及花卉草本植物等。另一方面,還要考慮園林景觀的長期效應。隨著年齡的增長,植物的高度及外部形態都會發生較大的變化,這些變化對周圍的建築物、交通及景觀欣賞會有哪些影響應考慮在內。選擇合適的植物,形成良好的配置,可以減少管理的投入,還可以維持景觀的持續性和生態效應的累積性。
城市綠化以其綠化地不同的功能性和目的性進而綠化樹種的選擇和配置也隨之有所側重,大型廣場綠化要結合其它構築物,如體現出寬廣、恢宏、肅然的氣勢。休閑廣場和小型游園則以城市居民小憩、休閑、晨練和觀水賞花為主。除留有足夠的活動場地外配置一些樹形美觀整潔,可賞葉、花、景等的樹木和花草,街道兩旁綠化要考慮樹木的隔離、防雜訊、防污染、能給人們遮陽乘涼的作用,同時又不應有妨礙交通視線或阻礙空氣流通等副作用。
三、城市綠化的生態效益
城市綠化的生態原則。生態是物種與物種之間的協調關系,是景觀的靈魂。它要求植物的多層次配置,喬灌花、喬灌草的結合,分隔豎向的空間,創造植物群落的整體美,因此,在城市綠化設計中,要注重這一生態景觀的體現。植物配置講究層次美、季相美,從而達到最佳觀賞、滯塵、降溫、增加濕度、凈化空氣、吸收噪音、美化環境的作用。設計中這一原則的運用應當是很重要的,因為這切實地關繫到城市中人們的生活質量。城市綠化規劃要有長遠觀點,綠化樹木不應該經常更換移植。
四、城市綠化的景觀效應
彌補建築物色彩、質感的單一,綠色作為一種生命色可增加建築物的活力感。通過園林植物對各種設施的分割,配合園林植物的外部形態,如喬灌木、花卉和藤木等,所形成的綠色帶、片、簇、以及隔離帶、行道樹、綠籬等。可以使城市顯得更加舒適、充實、流暢,避免各種混凝土、大理石的生硬之感,起到良好的緩沖作用,更適合人們休息和視覺享受,從而豐富了城市景觀的觀賞性和生命力。
城市綠化景觀的季相美。由於植物的外部形態、色彩等隨時間而變化,利用植物所形成的目標,道路景觀也隨時間形成不同的風景,特別是伴隨著各種新技術的廣泛利用,開花期的延長,多種開花方式,葉色的多變等等,使得不同季節甚至不同時間間隔都會有不同的景觀表現,人們所能觀賞到的各種植物景觀也越來越豐富。

㈣ 西北地區的人在哪個地形類型上種地

西北地區的人在平原上種植農作物。
西北地區深居內陸,距離海洋遙遠,空氣乾燥內,容降水很少,發展農業水資源很缺乏。許多地勢平坦的地方難以發展種植業。只有河流沿岸的平原和高山山麓地帶的沖積扇平原,可以利用水源發展種植業。例如寧夏平原、河套平原、河西走廊、塔里木河沿岸平原,天山山麓、昆侖山和阿爾泰山山麓的沖積扇發展綠洲農業。

㈤ 西北地區陝甘一帶適合養殖什麼和種植啥經濟作物

高粱玉米小麥青稞

㈥ 西北地區適合種植的經濟作物

從地理角度來講,西北地區適合種植的經濟作物有棉花、甜菜等,廣義上的經濟作物還有瓜果。蔬菜等。新疆的棉花(國家商品棉基地),哈密瓜,葡萄等。適合種植的原因是,西北氣候乾燥,光熱充足,晝夜溫差大,有利於作物養分的積累(白天光和作用強,晚上呼吸作用弱)。

㈦ 西北地區主要農作物種植區為______、______、______和新疆的天山山麓.其中被稱為「塞上江南」的是______

西北地區東部,分布有大面積的肥美草原,夏秋時節千里綠海,牛羊如雲.版在本區中部,降水明顯減少,權但黃河沿岸卻形成了大規模的農作區,如河套平原、銀川平原.本區氣候乾旱,缺少灌溉水源就不可能發展農業.綠洲農業指荒漠地區依靠地表水、地下水或泉水進行灌溉的農業.在天山山麓、河西走廊、寧夏平原以及塔里木盆地和准噶爾盆地的邊緣,分布著較多的綠洲.其中被稱為「塞上江南」的是寧夏平原,農業的發展主要靠黃河水的灌溉.青藏地區的農業主要分布在湟水谷地谷地和藏南谷地谷地.西北地區是灌溉農業,青藏地區是河谷農業,新疆地區是綠洲農業.
故答案為:河套平原;寧夏平原;河西走廊;寧夏;黃;湟水;藏南;灌溉;河谷;綠洲.

㈧ 大西北的種植

西北地區包括內蒙古、陝西、甘肅、青海、寧夏、新疆六個省、自治區。 經濟作物 棉花(南疆) 甜菜(北疆、內蒙古) 瓜果:西瓜 葡萄 哈密瓜

糧食作物 小麥 (河套平原) 通過對西北5省農業統計資料的整理與分析,發現西北地區糧食作物播種面積在逐漸減少,但總產量在增加;經濟作物中油料作物和糖料作物的播種面積雖變化不大,但總產量始終保持增長態勢。分析表明,受政策、市場、科學技術及農民文化素質等因素的影響,西北地區種植業結構不合理,農業資源利用率較低。因此,以資源高效持續利用及市場需求為前提,提出了西北地區種植業結構調整的目標與思路。 我對投資並不是很了解,但是可以給你推薦一本書。肯定對你有用。 一、生態環境建設和可持續發展問題

1、西北地區生態環境上的問題較多,主要是:新疆、甘肅河西等乾旱區環境的荒漠化演變加劇,湖泊縮小,沙生植被衰敗,沙塵暴頻發,風沙危害加重,民勤綠洲已岌岌可危;黃土高原地區邊治理、邊破壞,土壤侵蝕模數高居不下,水土大量流失;秦巴山區的滑坡、泥石流和地表石質化日趨嚴重;青海、甘南高原地區的草場退化嚴重;工業化、城鎮化過程中產生的各種環境污染,以及生物多樣性受到破壞;生態大環境趨於惡化,這給農業的可持續發展造成很大困難。

2、建國以來,西北人民為改善農業生產條件、治理生態環境,進行了長期不懈地努力,在興修水利、建設「三田」、擴大農田灌溉面積,造林種草、擴大植被、治理荒漠化和水土流失,區域性綜合開發等方面取得了好的成效。改善了與農業生產和人民生活直接相關的局部環境條件,成為支撐目前農業生產能力的基礎。但比較起來,西北地區的農業基礎設施薄弱,技術裝備較差,科技水平不高,農民的素質低,很不適應發展大規模、高科技含量的現代化農業的要求。

但是,隨著人口的增長和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口和資源的關系日益趨緊,生態環境的人口負載加重。西北地區現有耕地1140.13 萬公頃,人均耕地1.92畝,高於全國平均數1.3畝。土地數量相對較多、但質量不高,特別是農業上難以利用的面積較大。1998年,西北地區土地的平均人口承載量為29.3人/km2,遠高於聯合國糧農組織確定的乾旱半乾旱地區7人/km2的適宜界線。在綠洲、河谷、川道、台塬、山間盆地等水地資源匹配較好的地區,人口高度密集,每平 方公里負載二、三百人。人口稀少的荒漠地區、乾旱山區又不適宜於生存。按10‰的人口增長率計算,2030年西北地區人口將達到1.2億,屆時人口壓力空前。

3、在生態環境局部改善、整體惡化的情況下,西北地區農業的可持續發展必須要把生態建設放在重要位置。但生態環境的改善和「山川秀美」目標的實現是一個長期的過程,需要耗費大量的人力和投資。與此同時,農業不僅要養活大量新增的人口,還要滿足人們生活水平提高的需要,特別要促進一些貧困人口的脫貧致富。這樣,西北農業擔負的任務將是極其繁重的。如果還要擔當起全國性農業商品基地的重任,大規模地為向外提供糧食等農副產品,顯然是力不能及的。

當然,生態建設在耗費財力和人力的同時,也會改善生產條件,有利於增加產出。但在農業開發與治理的過程中,生存與發展、吃飯與建設的矛盾將長期存在。為了生態環境的根本好轉和實現可持續發展,就必需要犧牲一些短期的經濟收益。所以我們認為,在生態問題還十分突出的情況下,就要堅決防止大規模的盲目開發活動。最近國家利用糧食供給相對寬松的歷史機遇,用以糧代賑的方式在西北地區的陡坡地上退耕種草,就是很好的舉措。

二、關於水利建設與節水問題

1、西北地區氣候乾旱,水資源嚴重短缺,且水土資源不匹配,成為制約農業生產最突出的問題。土地廣闊的乾旱地區,如新疆、青海北部、甘肅河西走廊、寧夏北部,降水在200mm以下,沒有灌溉就沒有農業;農耕地集中的黃土高原地區,降水多在400-500mm,可進行雨養農業,但降水集中,水土流失嚴重,水份對農業生產限制大;而陝南、隴南和青南山地,降水雖在500mm以上、但山大溝深耕地少,適宜從事農耕生產的土地十分有限。

2、解決水的限制自然成為西北農業發展中需要解決的首要問題。

①通過修建水庫、渠系、泵站、塘壩、機井等基礎設施,引水、提水、蓄水,灌溉農田。建國以來,西北五省區共發展灌溉農田面積5700萬畝,相繼建立起了一大批灌溉農業區,如關中地區、河西走廊、黃河沿岸、天山北坡等,成為西北農業的精華地帶。

②通過興修梯田、條田、壩地,建設雨水集流工程,攔截、保蓄當地的天然降雨,使有限的降水更好地在生產中發揮作用。黃土高原地區的人民為此做出艱苦的努力,建國以來共建成「三田」 萬畝。這種措施在抗旱中發揮了好的作用。

③深耕、橫坡耕作、耙耱、地膜覆蓋以及選用抗旱作物品種等農業措施也能起到一定的蓄水保墒、提高水份利用效率的作用。除地膜覆蓋外,這是旱作農區傳統的抗旱經驗。

④在天不下雨、長期乾旱時,通過飛機播撒氯化銀、乾冰等物質,作為水氣凝結的極核,進行人工增雨、增雪,可緩解持續乾旱的影響。近幾年青海省在黃河源頭地區曾多次實施人工降雨,增加黃河徑流,取得了好的成效。

⑤為克服目前缺水和水資源浪費的現象並存,提高水資源的利用率,近些年節水技術越來越重要。採用特定的技術設備,進行噴灌、滴灌、滲灌、暗管灌溉、軟管灌溉等,可使有限的水資源產生更大的效益。

3、比較起來,5種措施各有利弊,

①發展灌溉對提高作物產量是最有效的,能夠徹底消除乾旱的危害。但進一步大規模地發展灌溉農業存在一些問題:●水資源短缺,除了長江流域以外,西北黃河流域、內陸河流域都十分缺水。黃河上中游發展灌溉農業大量用水,減少了下游來水,黃河斷流的時間提早、期限拉長,給下游造成水荒。下游地區要求上中游地區限制用水或不再增加工農用水的呼聲日高。內陸河流域上下游用水的矛盾也十分突出,如甘肅河西的石洋河、新疆的塔里木河,上中游過度開墾,大量用水,導致下游湖區沙生植被的枯死,農田的荒蕪、沙化,塔里木河比50年代已縮短了300多公里。

●投資成本較高,近年來開發的灌溉農田每畝投資2000元。過去由國家投資興辦水利工程、再由國家養起的做法,在市場經濟條件下行不通了。同時,一個5口之家耕作5畝灌溉農田,承擔10000元的投資債務也力不能及,受益地區的地方財政要負擔起建設投資也有困難。工程建設所需的巨額投資由誰承擔呢?貸了款由誰償還呢?近幾年提高用水價格、實行以水養水。由於農產品滯銷、低價,收益不好,部分農戶放棄灌溉。

●工程不配套、措施跟不上會產生土地的鹽漬化。

②「三田」建設、集雨節灌和農業措施在半乾旱、半濕潤地區,也能夠提高水資源的利用率,抗禦一般的乾旱,增加作物產量。但效果不如灌溉措施,在天不下雨、持續乾旱時,會出現無水可蓄、無雨可集的局面,難以抗大旱。且在乾旱區起不了作用。而且,「三田」建設需要花費較多的人工。

③人工增雨對利用雲水資源、增加降水、防旱抗旱具有積極作用,應用前景廣闊。但成功的作業需要一定天氣條件,同時需要雷達、氣象衛星、飛機以及計算機分析等高技術手段的支持。目前的實際應用還有較多限制。

4、西北農業要大發展,必需在水資源的開發利用上有大的突破。要將天上水、地表水、地下水「三水」並舉,調水、節水雙管齊下。

①節水是目前最具現實性的途徑。通過渠系防滲處理、小畦灌溉等傳統方式,可減少水的損失和浪費;採用暗管、軟管等一般性的節水灌溉技術,可節約1/4-1/3的用水量。以上二種措施的技術成本低,是近期可大面積推廣應用的技術。噴灌、滴灌技術可以實現經濟、有效的用水,是節水技術發展的方向,目前正在試驗示範階段。由於技術成本高,全面的推廣應用還需時日,目前正在試驗示範階段。像以色列採用高新技術節水,水的利用率可達到200%以上。

②從長遠來看,即便採取高技術成本的節水措施,西北地區的水資源仍是嚴重不足的。除了農業用水外,未來工業、城鎮、生態建設都要增加用水量。因此,跨流域遠距離調水問題頗受國人關注。其中,「南水北調」的西線工程對西北地區是重要的。有關部門也提出了一些參考性的調水方案。如「朔天運河」、「雅礱江調水」西線工程、「藏水北調」等。雖然工程浩大,投資億萬,但舍此別無更好的選擇。

③西北地區的天上水和地下水資源有一定的開發利用潛力。地下水埋藏深,補給能力有限,而且礦化度較高。利用方向主要是城鎮和工業用水,農業上的局部利用,總體上利用的意義不大。天上雲水資源雖有好的前景,但能利用到多大程度,尚無定論。

三、糧食生產及其供需平衡

1、西北是一個長期缺糧的地區。1949年糧食總產685萬噸,人均229.4公斤,除50年代中期有過短暫的好轉外,糧食長期供不應求,直到80年代中期才有所改變。1998年,人口增加了近2倍,糧食總產達到3434.6萬噸,人均385.8 公斤,溫飽基本解決,雖出現了賣糧難,但仍是個低水平。目前,陝、新、寧三省區略有調出,甘肅基本平衡,青海有調入,整個西北地區大體可實現區域自給。現有的調出調入主要是品種上的調劑。

2、糧食的生產及供需對農業的影響是很大的。過去由於缺糧,農業生產是單一的糧食生產,糧食播種面積佔到農作物總播面積的80%以上,制約了其它生產經營,影響了農民收入。近20年來,通過農業生產結構的調整,多種經營發展起來,經濟作物、飼草作物的面積擴大,農業綜合生產能力提高,各種農產品的供給充足,農民收入快速增長。

3、建國50年來,西北糧食增長了4倍,平均每年凈增55 萬噸。其中,近20年的增速較高, 平均每年凈增78 萬噸。今後按每年凈增80萬噸計算,到2030年總產5995 萬噸,人均500公斤,仍不是很寬松的。因此,筆者認為:

①下世紀前葉,西北地區的糧食應以總量自給為主要目標,逐步解決好區域性短缺和結構性短缺的問題。要依靠科技,主攻單產,在保持總量穩定增長的同時,優化糧食結構,提高糧食品質,擴大一些專用型和特殊利用價值的糧食品種。因地制宜、分類指導不同地區的糧食生產,著重抓好關中、渭北旱塬、沿黃灌區、河西走廊、銀川平原、天山北坡等地的重點商品糧生產基地。

②國家在不放鬆糧食生產的同時,繼續調整農業生產結構,處理好糧食生產和多樣化經營的關系,實行糧飼分治,將飼料糧進行專業化生產,形成糧食、經濟、飼料三元種植結構。以提高農業的經濟效益,增加農民收入。

③作為經濟欠發達的內陸地區,西北地區不能完全依靠國際、國內兩個市場來保證自己的糧食安全,在糧食儲備上要留有餘地,安全系數要打高一點。國際上糧食儲備的安全系數為當年生產總量的17-18%,西北地區應保持在30%以上。

④西北地區要在2030年人口高峰時對全國的糧食供給有大的貢獻,必需在節水、調水上有大的突破,消除或減輕水資源的約束。不顧資源條件約束的盲目開發,非但不能提供出大量的商品糧,而且會造成災難性的後果。

⑤在厲行節約、引導糧食消費的基礎上,提高糧食加工的檔次和效益,促進糧食產品的轉化。不能因為怕糧食短缺而過多存糧,影響糧食產品的開發利用。

四、畜牧業發展問題

種草養畜是西北農業發展中的一個重要方面。因為西北地區有廣闊的天然草場,總面積達9.8億畝。但能否成為西北地區農業發展的主要方向,有待再認識。

1、從資源條件上看,草場面積雖大,但質量不高,大部為乾旱半乾旱的荒漠草場,植被的覆蓋程度低。草原草場、草甸草原的面積小,只分布於青藏高原和一些山麓地帶。目前牧區牲畜超載、草場嚴重退化,不宜再增載入畜量。1949年,新疆每頭混合畜佔有可利用草場73畝,1990年下降為22畝: 青海省在50年代初,每隻羊佔有32畝草場,目前不到10畝。

2、改革開放20年來,西北地區的畜牧業快速發展,在農業結構中的比重不斷上升,1978年畜牧業占農業產值的比重為19.3%,1998年佔23.4%。肉、蛋、奶、皮、毛等各畜產品的產出成倍增長。但應當清楚地看到,除青海以外,西北畜牧業的重點在農區,而不在牧區。即重點是農區的養殖業,而不是牧區的放牧業。農區的養殖業主要是伴隨著糧食供求形勢的好轉而發展起來的。

3、「種草養畜」、「草田輪作」的努力對緩解部分地區「飼料、肥料、燃料」三料俱缺的矛盾、恢復自然植被、培肥地力、增加作物產量和畜產品的產出,起了積極作用。涌現出了一批通過種草養畜致富的典型,如定西的申家山。但客觀地說,西北農業的發展是在水利、「三田」建設、物質投入增加、農業科技進步等多種措施的綜合作用下取得的,種草養畜僅僅是其中的一部分,只是在局部地區起了主導性的作用。

在市場經濟條件下,種草養畜沒有大規模地發展起來,也有一些經濟上、農事操作上的原因。一是農戶的經營分散,飼養規模小、技術水平低,價格上缺乏競爭力。二是種草需要佔用一定的土地,在耕地面積少的地區就不好安排飼草地。三是在實際的農事操作和管理上還有一些不便。

4、畜牧業發達的國家一般都是糧食供給較為寬松的國家,因為大規模地提供商品性的畜產品需要更多的糧食來做飼料,這在糧食生產能力不高的西北地區仍有一定約束。當然這不是說,西北發展畜牧業沒有優勢、沒有潛力,通過草場改良、圍欄輪牧,建設人工草地,改進飼養技術等手段,還是可以進一步增加畜產品產出的。特別是將牧區繁育、農區育肥相結合,是可以取得好的成效的。

5、西北地區的畜牧業能不能成為未來發展的主要方向,問題的關鍵不在於人們的認識問題,也不在於廣闊草場的相對優勢上。而在於畜產品的市場需求、價格競爭和生產者的收益上,在於畜產品的加工、儲存技術的改進上,在於糧食供求的形勢上。近二年,市場上的牛羊肉由每公斤20元掉到10元以下,豬肉、雞肉、禽蛋的價格都下降了,生產者獲利微薄,缺乏擴大再生產的內在動力。

所以,我們認為,西北地區的畜牧業雖有較大的開發潛力,但約束畜牧業發展的諸多制約因素在短期內難以消除,畜牧業也難以成為今後的主要發展方向。

五、特色農業-西北農業發展的方向

1、西北地區氣候條件獨特,良好的光照和較大的晝夜溫差為優質農產品的生產提供了條件。多樣的生態環境造就了豐富多樣的生物資源,棉花、甜菜、果品、瓜菜、葯材、啤酒原料、林特產品、畜產品等農副產品具有獨特的品質和性能,還有一些珍貴和稀有的動植物品種資源,開發利用這些生物多樣性、發展特色農業,具有良好的前景。

2、西北地區發展一般性農業難以形成大氣候的原因在於:①農業綜合生產能力不高,人均佔有的農產品數量不高,商品率也較低;②農業生產帶有濃重的自給自足的小生產特性,專業化分工程度低,規模優勢不明顯;③自然條件差、經營規模小、生產成本較高,糧食等大宗農產品在國內外市場上的競爭力不強;④西北地區距國內農產品消費的重心遠,除新疆外,其它四省區離對外貿易的口岸也遠,運輸成本相對較高。

3、西北地區一些獨具特色的產品、綠色食品具有較高的競爭力,除了資源條件上的優勢外,還有以下幾個原因:①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市場對農產品的需求多樣化,拓寬了這些產品的銷路;②一些特色產品在國際國內市場上沒有太大的競爭壓力,因為其它地區不適於生產這類產品;③將特色小產品做成大產業,可以促進當地農業的專業化分工和農業產業化進程,增加農民收入,把資源優勢變成經濟優勢,生產者有積極性。

4、西北地區可以發展的特色農業產品的主要內容有:

①糧食類產品:●高蛋白質含量的硬粒小麥,可以用來加工麵包。過去該類產品主要進口,1999年甘肅河西發展30萬畝,效益良好。

優質水稻,如陝西漢中的黑米,銀川貢米,

小雜糧,各種豆類、攸麥、蕎麥(加工麥片)、啤酒大麥等。

馬鈴薯,將制澱粉的、加工薯條薯片的、做菜的品種專用化。

玉米,將精製澱粉、化工原料、做飼料的和甜玉米(煮熟後吃棒子)的品種專用化。

②經濟作物類:●長絨棉,彩色棉,亞麻,啤酒花,甜菜,黑瓜子,煙葉、花卉、百合。

●反季節蔬菜,利用日光溫室、塑料大棚等技術,反季節生產各種新鮮蔬菜,擴大北菜南運。

●瓜果產品,哈密瓜、黃河密瓜、西瓜和葡萄、蘋果、桃、梨、仁用杏、核桃、獼猴桃等產品的開發利用。

●葯材,甘肅的當歸、黃芪、黨參,寧夏的枸杞子,甘草

③林土特產,蠶桑、花椒、油橄欖、蕨菜、薇菜、

④畜產品,牛羊肉,皮毛,從動物骨血中提取生物蛋白、

5、發展特色農業需要解決好的問題是:

①處理好資源與市場的關系。產品的特色在於其獨特的應用價值,這種特性是動植物在長期適應生態環境的過程中形成的,具有不易被其它產品取代的特點,即資源的比較優勢。要防止某種產品旺銷時,適宜區、非適宜區都競相生產,以次充好,良莠不齊,從而對適宜區的名優產品的沖擊。資源的優勢是相對的,市場的需求是變化的,在市場看好時,要注意防止盲目生產和過度競爭。在市場低迷時,在積極調整結構、改進產品質量的同時,要防止一次「砍光」、在市場好轉時難以恢復,造成大起大落的現象。要學會利用市場、適應市場。

②把資源的開發利用和保護培育相結合。西北地區部分獨特的生物資源有品種、沒批量,形不成商品優勢。因此,要加強對資源品種的保護、改良、人工培育、繁殖和栽培技術的研究,開發新產品,進行規模經營和專業化生產,擴大產品批量,改變有資源、沒產品的狀況。

③重視產品的加工和外銷。一些特色產品僅有初級產品是不夠的,要通過發展加工業、特別是深加工,提高產品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把加工增值的效益留下來。產品要形成專業化、系列化,把小產品變成大產業,改變過去以出售原料為主的貿易格局。積極開拓外銷渠道,以市場來拉動資源的開發。要用產、加、銷一體化的思路來發展特色農業。

④要相對集中發展,按適宜區的范圍,幾個鄉鎮、幾個縣或一個流域地段、一個走向的山坡等,建設專業化的生產基地,組織規模經營,形成集中的產區,建立起技術協會、研究會等服務組織,就會形成優勢、提高收益。而分散的小而全的生產是沒有大的前途的。 -------------------------------------------------------查了半天,給個好評吧--------------------------------------------

㈨ 中國農作物種植有哪些歷史

我國作為世界四大文明發源地之一,作物生產歷史非常悠久,從最先開始馴化野生植物發展到現代作物生產已近萬年。在新石器時代,人們根據漫長的植物採集活動中積累的經驗,開始把一些可供食用的植物馴化成栽培植物。例如,在至少8000年前,穀子就已經在黃河流域得到廣泛種植,黍稷也同時被北方居民所馴化。以關中、晉南和豫西為中心的仰韶文化和以山東為中心的北辛—大汶口文化均以種植粟黍為特徵,北部遼燕地區的紅山文化也屬粟作農業區。在南方,水稻最早被馴化,在浙江餘姚河姆渡發現了距今近7000年的稻作遺存,而在湖南彭頭山也發現了距今9000年的稻作遺存。刀耕火種農業和遷徙式農業是這個時期農業的典型特徵。一直到新石器時代晚期,隨著犁耕工具的出現,以牛耕和鐵耕為標志的古代傳統農業才開始逐漸成形。從典籍中可以比較清晰地看到在新石器時代之後我國古代作物生產發展演變的脈絡。例如,在《詩經》(公元前11—前5世紀)中頻繁地出現黍的詩,說明當時黍已經成為我國最主要的糧食作物,其他糧食作物如穀子、水稻、大豆、大麥等也被提及。同時,《詩經》還提到了韭菜、冬葵、菜瓜、蔓菁、蘿卜、葫蘆、蒓菜、竹筍等蔬菜作物,榛、栗、桃、李、梅、杏、棗等果樹作物,桑、花椒、大麻等纖維、染料、葯材、林木等作物。此外,在《詩經》中還對黍稷和大麥有品種分類的記載。《詩經》和另一本同時期著作《夏小正》還對植物的生長發育如開花結實等的生理生態特點有比較詳細的記錄,並且這些知識被廣泛用於指導當時的農事活動。在春秋戰國時期(公元前770—前221),由於人們之間的交流越來越頻繁,人們對植物與環境之間的關系認識逐漸加深,對適宜特定地區栽培的作物和適宜特定作物生長的地區有了更多了解。因此,在這個時期,不少作物的種植面積在不斷擴大。

㈩ 西北地區的著名農產品是什麼

有長絨棉、哈密瓜、青稞、甜菜、枸杞等。

1、長絨棉

長絨棉因纖維較長而得名,又稱海島棉,為一種栽培棉種,錦葵科棉屬。長絨棉生長期長,需要的熱量大,在熱量的條件相同的情況下,長絨棉的生長期比陸地棉長10—15 天。

新疆是我國唯一的長絨棉產區,其種植的長絨棉是典型的中亞埃及型海島棉。新疆生產的長絨棉是棉花中的精品。中國東疆吐魯番和南疆巴州、喀什。

阿克蘇地區曾大面積種植長絨棉,後喀什。吐魯番和巴州地區逐漸退出。目前新疆海島棉主要種植在新疆北緯39°31'~41°27' 范圍內,主要種植區域在阿克蘇地區阿瓦提縣、阿克蘇市。

沙雅縣以及農一師團場。常年種植面積約10萬hm2。其中阿瓦提縣是以種植長絨棉為主的唯一植棉縣。

2、哈密瓜

哈密瓜,新疆特產,中國國家地理標志產品。

哈密瓜主產於吐哈盆地,它形態各異,風味獨特,瓜肉肥厚,清脆爽口。哈密瓜營養豐富,含糖量最高達21%。哈密的甜瓜在東漢永平年間就成為進貢的異瓜種了。

至清代,被哈密王作為貢品,受康熙賞賜而得名哈密瓜。時哈密瓜「往年進貢」、「瓜莫盛於哈密」、「瓜則充貢品者真出哈密」。追根溯源,哈密瓜卻源於吐魯番鄯善縣一帶。

3、青稞

青稞,在藏語中稱為「乃」。也叫裸大麥、米大麥、元麥、淮麥,是大麥的一種特殊類型,因其內外穎與穎果分離,籽粒裸露,故稱裸大麥。

青稞的歷史中國早在西周以前(公元前1100年)就有栽培大麥的史證,以六棱大麥為主。主要分布在黃河上游及西北乾旱沙漠地區。

高原人經過選擇、馴化和栽培,把野生普通大麥培育成了青稞,並成為當地人民的糧食和馬飼料。據科學考證,青藏高原是世界上最早栽培青稞的地區。

其實,青稞是青藏高原人民給青性裸大麥起的名字,在我國其他地方,則叫元麥、裸大麥或裸麥。由於其適應性廣、抗逆性強、產量穩定,種植區逐步擴展到全國各地。

現今主要分布在西藏、青海、四川省甘孜和阿壩藏族自治州、甘肅省甘南藏族自治州以及雲南、貴州的部分地區。

4、甜菜

甜菜(學名:Beta vulgarisL.)是藜科,甜菜屬二年生草本植物,根圓錐至紡錘狀,多汁。莖直立,基生葉矩圓形,長葉柄,上面皺縮不平,下面有粗壯凸出的葉脈;

全緣或略呈波狀,葉柄粗壯,莖生葉互生,較小,花團集,花被裂片條形或狹矩圓形,胞果上部稍肉質。種子雙凸鏡形,紅褐色,5-6月開花,7月結果。

原產於歐洲西部和南部沿海,從瑞典移植到西班牙,中國主要分布在新疆、黑龍江、內蒙古等地。喜溫作物,但耐寒性較強。甜菜在深而富含有機質的松軟土壤上生長良好。

甜菜是甘蔗以外的一個主要糖來源。菜用甜菜在美國普遍烹食或腌食,俄羅斯甜菜濃湯是東歐的傳統甜菜湯。糖用甜菜是最重要的商業類型,飼料甜菜和葉用甜菜的栽培與大多數作物一樣。

5、枸杞

枸杞,是茄科、枸杞屬植物。枸杞是商品枸杞子、植物寧夏枸杞、中華枸杞等枸杞屬物種的統稱。人們日常食用和葯用的枸杞子多為寧夏枸杞的果實「枸杞子」,且寧夏枸杞是唯一載入《2010年版中國葯典》的品種。

寧夏枸杞在中國栽培面積最大,主要分布在中國西北地區。其它地區常見的品種為中華枸杞及其變種。寧夏中寧枸杞獲評農產品氣候品質類國家氣候標志。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長絨棉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哈密瓜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青稞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甜菜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枸杞

閱讀全文

與西北地區歷史上種植過哪些作物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歷史知識薄弱 瀏覽:23
軍事理論心得照片 瀏覽:553
歷史故事的啟發 瀏覽:22
美自然歷史博物館 瀏覽:287
如何評價韓國歷史人物 瀏覽:694
中國煉丹歷史有多久 瀏覽:800
郵政歷史故事 瀏覽:579
哪裡有革命歷史博物館 瀏覽:534
大麥網如何刪除歷史訂單 瀏覽:134
我心目中的中國歷史 瀏覽:680
如何回答跨考歷史 瀏覽:708
法國葡萄酒歷史文化特色 瀏覽:577
歷史人物評價唐太宗ppt 瀏覽:789
泰安的抗日戰爭歷史 瀏覽:115
七上歷史第四課知識梳理 瀏覽:848
歷史老師職稱需要什麼專業 瀏覽:957
什麼標志軍事信息革命進入第二階段 瀏覽:141
正確評價歷史人物ppt 瀏覽:159
ie瀏覽器如何設置歷史記錄時間 瀏覽:676
高一歷史必修一第十課鴉片戰爭知識點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