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如何培養中學生的歷史學習興趣
對某一學科產生濃厚的興趣是學生學習成績優秀的關鍵所在。只有學生有了學習的興趣和願望,他們的學習效率才會提高。所以,作為一名優秀的歷史教師,應該懂得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他們學習歷史的動力,這樣才能更好的提高本學科的學習成績。
關鍵詞:歷史學科 學習興趣
俗話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中國偉大的儒學大師孔子也曾經說過「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由此可見,興趣對學習的重要。當一個學生對某些學習產生興趣時,他覺得學習是一種負擔。有興趣的學習,不僅能使學生全神貫注,積極思考,甚至會達到廢寢忘食的境地。興趣雖然有天賦的因素,但更重要的是靠後天的培養。怎樣去培養學生學習歷史的興趣,是每一個歷史老師義不容辭的任務。下面我們就探討我培養學生學習歷史興趣的做法。
一、讓學生明白歷史學科的重要性
一般中學生認為,歷史是「副科」,無關緊要,可學可不學。或者有些學生為了應付考試而強迫自己去學,這是錯誤的心理傾向,因此教師要在第一節課時向學生講清楚歷史課的重要性。比如老師可以採取一些名言警句吸引學生,讓他們重新認識歷史課,給予歷史學科以恰當的定位。有位老師在第一節課上這樣引導學生:德國哲學家培根說「讀史使人明智」,我國也有「讀史可以知興替」的說法。魯迅先生也因此說:「治學先要治史,無論學文學的、學科學的,他應該看一部關於歷史的簡單而可靠的書,讀史可以知今,治史有助於研究現狀,歷史上都寫上中國的靈魂,指示將來的命運。」
因此,作為重要的一門基礎學科,歷史有助於其他學科的學習。學好歷史對青少年的情感、智能、意志及個性品質的發展,對其人生觀、世界觀的確立,影響是極為深遠的。歷史學科本身也包含了促進青少年學生全面發展的豐富內容,許多名人偉人也是很精通歷史的。如毛澤東就經常通讀《中國二十四史》,經常批閱《史記》。只要老師能講明歷史學科的重要性,學生自然會對其產生濃厚的興趣。
二、採用多種手段,加強歷史課堂的直觀性
直接興趣不會自然產生,它主要靠歷史知識的吸引力和教師講授知識的技巧。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以挖掘教材中的直觀內容,例如史料、圖畫、人物,還可以運用幻燈片、錄音、錄像等電教手段,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如當我們講到西歐殖民主義的罪惡時,可以引導學生看《非洲黑人被押上運奴船》這幅畫,用充滿深情的語言去描述黑人被擄掠後販往美洲的情景,黑人在途中因病餓而死的悲慘命運極大的感染了學生,從而由內心產生對黑奴的同情,由此激發他們學習這段歷史的興趣,促發了他們學習歷史的積極性。
再如講到「開國大典」時,可以利用封面的彩色油畫,講述開國大典的壯麗場面,使學生認識到締造共和國的艱難歷程。當然,現代化的教學手段是多種多樣的,每位歷史教師所採用的的方法也會是豐富多彩的。但是只要是有利於教學,有利於幫助學生立體化、全方位的認識歷史學科,掌握歷史知識,老師們均可拿來為我所用。而我們現在所用的人教版教育歷史教材圖文並茂,插圖精確,形象鮮明,很好的體現了教材的直觀性,極大地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三、 教師要博採眾長,在課堂上補充相關知識
在歷史課堂教學中補充一些與教學內容密切相關的歷史知識,可以給歷史課注入新鮮的血液,是學生產生興趣。如我們講到辛亥革命時,除了讓學生了解孫中山先生外,還可以參觀孫中山先生的故居,參觀辛亥革命紀念館等,以親身經歷讓學生體會革命的場景。課堂知識與課外實踐相結合,才能極大的激發學生的興趣。
再如講到《辛丑條約》的賠款時,老師可以補充說,從1842年的《南京條約》開始到1949年新中國成立前,中國先後與外國簽訂不平等條約1000多個,賠款累計20億銀元,而這是清政府1901年全年收入的16倍。這段歷史不僅使學生加深了對教材的理解、記憶,而且在潛移默化中受到愛國教育。當講到鄭成功收復台灣時,我們還可以為學生描述鄭成功當年在台的情況:他日夜思念大陸,晚年重病纏身時還天天掙紮起床,扶杖登上點將台,拿著千里鏡,深情地�望祖國大陸的壯麗河山,傾注著濃烈的愛國情感。後來台灣人民在台中縣修建了一座鄭成功塑像,面向大海,遙望大陸,寄託著台灣人民對英雄的思慕和禮贊。
通過這些小插曲,不僅把鄭成功這個歷史英雄人物形象生動的展現在學生面前,增加了學生對英雄的崇敬,也同時讓學生從內心深處銘記這段歷史故事。如果教師能夠在講述這段故事時適時的聯系社會現實,再給學生講講鄧小平同志的「一國兩制」和平統一台灣的方針,將會更加有利於激發學生的興趣,起到強大的感召作用。
四、錘煉語言,在課堂上吸引學生
馬卡連柯說過:「同樣的教育方法,因為語言不同,就可能相差二十倍。」教師即使知識淵博,但語言表達能力不強的話,在課堂上也是不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的。古語說「天道酬勤」,「功夫不負有心人」。凡是銳意進取、開拓創新的老師,只要經過刻苦磨練,博採眾長,終會出現豁然開朗的一天,到那時到講台上就能夠做到自己的教學語言形象生動、趣味橫生,從而達到教學上的理想效果。
興趣是推動人們自覺學習的動力,也是成就任何事業必備的心理條件,如著名史學家吳晗先生曾經深情的自述:他上中學階段就非常愛歷史課,因為他的歷史老師知識淵博,尤其是教學語言生動形象,給青少年的他以極大的感染,因而激發了他博覽群書的強烈願望,從而和歷史結下不解之緣。我們知道,歷史知識具有系統性,但每一個內容又分散於各章中。老師要在課堂上啟發學生思維,對知識點進行歸納,激發起學生的興趣。一個善於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歷史老師,近則能直接激發學生的積極性,大面積的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遠則影響某些學生未來的研究發展方向,甚而決定其今後的職業選擇和人生定位。
Ⅱ 如何培養歷史學科的興趣
不知道你的年齡哦,如果是自己想培養歷史學科的興趣,就讓自己每天看一點開始,比如,看一頁書或者看一集某個歷史朝代的歷史劇等,告訴自己,我要培養興趣,我就積累一點點,如果是為了讓孩子對歷史感興趣,那就以提問的方式:比如,今天想起來秦始皇那個大皇帝了,他是啥樣的人?或者說,孩子,你學歷史了,春秋戰國經歷了多久?你給我講講,或者和孩子一起聊歷史故事等,你試試,看情況,咱們再聊
Ⅲ 如何培養對歷史學科的興趣
歷史是指對人類社會過去的事件和行動,以及對這些事件行為有系統的紀錄,詮釋和研究。它內容豐富,涉及社會各個領域:政治、經濟、文化、軍事等,是一門包羅萬象的人文學科。
一. 一、認識歷史科的作用,喚起學生學習興趣
「以史為鑒,可以知興替。」這是中國歷史上著名的皇帝李世民說的一句話,英國著名的政治家,作家培根也曾說:「讀史使人明智。」由此可見,學生學習歷史有很大的作用。從人類的歷史中,可以認識祖先的歷史,知曉民族的興衰,了解古今中外曾經發生的事件,吸取古代的經驗教訓,增長見識,認識社會,提高預見未來的悟性,陶冶一個人的情趣,提高一個人的素質修養,培養對自然、生命、祖國、和人類的責任感,使學生繼承和弘揚人類文明的優秀傳統,吸取歷史智慧,認同民族文化,具備開放的世界意識,養成積極向上和不斷進取的人生態度,讓學生真正學會做事,學會做人,為將來適應社會,解決社會問題奠定基礎。因此一定要使原來存在於學生頭腦中的歷史無用論思想徹底去掉,使他們自覺培養起對歷史的興趣。
二. 二、培養學生學習歷史興趣的方法
1. 1、 利用提問方法引起學生學習歷史的興趣
歷史課程提問會對學生的大腦皮層產生刺激,一旦所提出的問題富有啟發性,就會引起學生鑽研教材,探討問題的興趣。比如在講「淝水之戰」前,教師可以在黑板上寫出「投鞭斷流」,「草木諧兵」,「風聲鶴唳」三個成語,然後提問:「同學們,這三個成語出自什麼歷史事件?其具體內容如何?」當教師提出這些問題後,往往會使學生的注意力處於一種高度集中的狀態,有的學生在相互討論,有的學生在獨立思考,使課堂教學秩序動中有靜,靜中有動,朝著解決問題的目標前進。當學生正確地回答了提問後,會產生一種獲得新知識的振奮和解決問題的愉快,從而激發學生繼續學習歷史的興趣。
2. 2、 利用對比方法激發學生學習歷史的興趣
對比法就是用某些有共同聯系的史實來進行比較異同的方法。在歷史教學中適時,恰當地運用對比法,能使學生學得輕松,學得愉快,學得扎實,從而增強了學生學習的興趣,也有效地提高學習的效率。比如上《武士領導的社會變革》這節課時,講到日本明治維新,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回憶一下中國歷史關於戊戌變法,然後比較日本的明治維新為什麼會取的成功,而中國的戊戌變法為什麼會失敗?他們兩者有什麼不同?通過這種比較,學生加深了對日本歷史的認識,鞏固了已有的舊知識,也就提高了學習歷史的興趣。
3. 3、 利用分析方法增強學生學習歷史的興趣
在歷史教學中,教師要對歷史事件,歷史現象的各個方面進行具體的分析,使學生形成對歷史事件,歷史現象的總體認識。例如,在講秦末農民戰爭的歷史意義,首先就需要對戰爭過程進行具體分析:第一個提出了「王侯將相,寧有種乎」口號,號召人民為爭取生存而斗爭;第一次「斬木為兵,揭竿為旗」,把斗爭鋒芒直指秦朝統治者;起義軍隊伍由開始的900人,發展到幾十萬人;建立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農民政權——「張楚」政權;第一次推翻了封建王朝。然後得出「秦末農民戰爭,是中國歷史上第一次大規模的農民戰爭;陳勝、吳廣的革命首創精神,在中國歷史上閃耀著永不磨滅的光輝」。 通過這種分析,使教材有限的知識進行系統的整理,建立整體完整的知識結構,揭示歷史發展的內在規律,幫助學生重構歷史,培養學生學習歷史的興趣。
4. 4、 利用音像資料增強學生學習歷史的興趣
音像資料包括錄音帶,照片,錄像帶,光碟等等。在歷史教學中,有些內容可以重新利用音像手段,再現歷史現象產生的時間,地點,歷史背景及其過程,給學生以充分的感性認識。比如在上《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這一節的「開國大典」時,教師可以先簡單介紹一下開國大典的盛況,然後播放開國大典的音像資料:毛澤東和朱德兩位偉人一前一後,沿著天安門城樓西側的古磚梯道,最先登上了天安門城樓,當林伯渠宣布開會後,在國歌《義勇軍進行曲》的樂曲聲中,毛澤東庄嚴宣布:「同胞們,中華人民共和國,中華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這個洪亮的聲音震撼了北京城,震撼了全國,震撼了全世界,開創了中國各民族人民的新世紀。通過這些音像資料,再現了偉人的音容笑貌,這是最生動,最傳神,最真實的歷史,最能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強學生對歷史事實的記憶。
5.5、 利用歷史故事調動學生學習歷史的興趣
在中學歷史教學中,學生普遍認為歷史課是枯燥無趣的,不願意學習的課,學習起來就成為一些歷史事件的簡單機械的背誦,這樣就大大禁錮了歷史教學的豐富性和趣味性。如果在課堂上結合教學內容適當穿插一些歷史故事,歷史知識就會變得真實而生動,從而使歷史課變得趣味盎然。例如在上《藍色的地中海文明》這節課時,可以補充羅馬建城的傳說——「母狼乳嬰的故事」。 傳說古希臘特洛伊戰爭中的特洛伊英雄埃涅阿斯在特洛伊稱陷落後,來到了義大利中部一個叫作「拉丁」的地方居住下來。埃涅阿斯的後人在這里建了一座城市,並成為了這里的國王。當王位傳到努米托爾時發生了內訌,他的弟弟阿穆留斯篡奪了王位。為絕後患,阿穆留斯下令殺死了努米托爾的兒子,並強迫他的女兒西爾維婭去當祭司。依據規定,祭司是不能結婚的。西爾維婭違背了他的約束,與戰神瑪爾斯相愛生下了一對雙胞胎兒子。阿穆留斯得知此事,下令把這對雙胞胎投入台伯河溺死。兄弟倆被沖上了岸,被一隻母狼用奶水養活。此後,這對雙胞胎兄弟被路過的牧羊人收養,分別被取名為「羅慕路」和「勒莫」。兄弟倆長大後,重新奪回了王位,並在當初他們被遺棄的台伯河邊建了一座新城。但是兄弟二人在用誰的名字命名這座城市的問題上發生了爭吵,最後羅慕路殺死弟弟,並按照自己的意願舉行了城市奠基儀式:羅慕路把一對公牛和母牛套在犁上,趕著他們繞著帕拉丁山犁出了一道深溝,到預定開設城門的地方,羅慕路把犁頭抬起,城市的輪廓就這樣確定下來了。羅慕路用自己的名字命名這座城市為「羅馬」,羅馬由此立國。通過這種歷史故事的補充,可以營造「寓教於樂」的氛圍,讓學生在主動探索和充滿興趣的學習中獲得知識。
以上這些培養學習歷史興趣的方法,是我在多年歷史教學中的體會。然而教無定法,今後我將在這方面多做探索,更好的提高學生學習成績,更有效的促進學生身心全面和諧發展。
Ⅳ 如何培養學習歷史的興趣
歷史是一門包羅萬象的學科,蘊涵了豐富的知識內涵。我非常喜歡學習歷史,它讓我知道了從古至今很多很多的事情,有時候當大家談論有關歷史的話題時,我感覺自己無所不知,同學們的問題都難不到我。你要問我為什麼這么喜歡歷史,答案只有一個:我對歷史有著濃厚的興趣。那麼興趣從何而來呢?
一、歷史故事激發濃厚興趣。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也是時間最長最重要的老師。在我剛進入懵懂時代,聽到最多的是父母講述的歷史故事,什麼「孟母三遷」、「精忠報國」、「緹縈救父」、「桃園三結義」、「空城計」、「草船借箭」等等。這些歷史故事不僅教會我許多做人的道理,也引發了我對歷史的極大興趣。
二、課外書籍開闊視野。上學後我就養成了閱讀歷史書籍的習慣,到了愛不釋手的地步。充分利用課余時間,閱讀與課文有關的課外書籍,這不僅可以擴充知識面,而且所學的知識更不會忘記,同時還增強了我的學習興趣。在學習春秋戰國的爭霸與紛爭時,充分利用了當地文化的優勢。齊國古都臨淄歷史久遠,名人名勝燦若繁星,特別是以古人名字和典故命名的道路,如:桓公路、晏嬰路、太公路、管仲路、聞韶路、稷下路等等。另外還有一些名勝古跡:管仲博物館、太公湖、封神宮、殉馬坑、戰車博物館等。此外還有很多的歷史成語、歷史典故及歷史故事,什麼管鮑之交、圍魏救趙、破釜沉舟、卧薪嘗膽等。這樣既記住了知識點,還擴大了知識面。從此之後,每學一篇課文,我都聯系當地歷史,和同學一起找與本課有關的歷史成語、典故、故事,提高學習歷史的興趣,擴大知識面。
三、旅遊能夠陶冶情操。大家知道歷史課本上的知識是平面的,記憶也是容易淡忘的。如果有條件我們去歷史事件的發生地感受一下,就會留下更深刻的印象。如果我們說到紅軍長征,會想起那波瀾壯闊的歷史畫卷,但如果真的去四川看大渡河,去貴州看遵義,去革命聖地延安去參觀毛主席曾住過的窯洞,感同身受,會更加激發我們學習這段歷史的興趣。
四、游戲蘊涵極大魅力。現在是信息化的社會,許多孩子喜歡甚至迷戀游戲,把孩子和游戲隔絕已經成為不可能,我們的家長有的談游戲色變,其實大可不必,當然我們玩游戲時不要沉迷其中,要善於在游戲中學習相關的知識。有許多游戲包含大量的歷史知識和信息,如《三國》、《大話西遊》等。我們在玩游戲的過程中了解了有關東漢末年的歷史背景,了解了曹操的雄才大略,了解了諸葛孔明的智慧和才能,了解到歷史潮流的不可阻擋。這個過程是我們動快樂學習的過程,因為游戲深深吸引了我們,濃厚的興趣會讓人留連忘返。
五、交流溝通帶來樂趣。人們之間需要溝通,我們學生也不例外。在溝通的過程中,如果你有深厚的歷史功底,歷史典故、成語信手拈來,就可以使彼此的溝通輕松自然,給對方留下深刻美好的印象。比如我們說到一個人怎麼樣願意做某事,就可以用「周瑜打黃蓋」這樣的典故,說一件事,條件基本到位就可以說「萬事俱備,只欠東風」,這些典故都會大大改善溝通的效果,從而督促我們學習掌握更多的歷史知識。
六、歷史地圖啟迪探索。一幅幅歷史地圖,就是一條條歷史長河,它蘊涵了深厚的歷史文化。看到那些山川、河流,我就想探究它們的歷史變遷;看到一個一個的地名,我就想了解它們古今的變化;如:西漢的都城長安指今天陝西西安;東漢的東京是洛陽,北宋的東京就是今天的開封等等。這些都讓我有了濃厚的興趣。
七、歌謠口訣開啟記憶。歷史這門學科的主要特點是:大的歷史事件、重要的歷史人物、地點、時間、意義等比較多,學生容易混淆,難記、易忘,而發生的事件距離現實生活又很遙遠,學習起來確實存在很大的難度,而一些歷史口訣或者歌謠卻能幫助我們簡化記憶。如:第二次鴉片戰爭期間列強侵華罪行:一八五六年,英法起禍端。美俄為幫凶,二次鴉片戰。沙俄割領土,東北和西北,一百五十萬。廣西太平軍,領袖洪秀全。南京建都城,改名為天京。反清抗洋兵,慈溪斃華爾,千古美名揚。這樣的方法有時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應該多向老師、同學請教類似的歷史口訣或者歌謠,激發學習歷史的興趣,提高自己的歷史學習成績,
總之,歷史的學習是一個綜合工程,需要我們的勤奮,需要我們的智慧,讓我們珍惜學習歷史的機會,努力吸收沉澱歷史營養,站在歷史的肩膀上開拓美好未來。
Ⅳ 淺談如何培養中學生學習歷史的興趣
一、激趣開端,引人入勝
一堂好的歷史課也需要有一個生動形象而且能夠吸引學生注意力的導入。莎士比亞說:「學習必須合乎自己的興趣,方才可以得益」。所以說,教師要精心設計課堂導入,激發學生學習興趣,以便一上課就能牢牢抓住學生的心,使學生的大腦迅速興奮起來,以飽滿的熱情最大限度地發揮主動性,掌握新知識,探求新問題,從而取得理想的教學效果。心理學研究表明,人對事物感知的印象是先入為主的,強化首次認識對後繼學習至關重要,所以「萬物貴乎始」。好的開頭就成功了一半,成功的課堂導入非常重要。
在上《燦爛的宋元文化(一)》一課時,我首先播放了2008年奧運會開幕式有關我國四大發明的視頻,場面氣勢恢宏,宏偉壯觀。這給學生帶了強烈的視覺沖擊和心靈震撼,這種特殊的教學氛圍一下子就吸引住了學生。學生對於我國四大發明之前是略有了解的,但是這段視頻給了他們更加直觀的感受,使他們一下子就沉浸到一種震撼的情感里,他們就會想進一步了解這四大發明到底是什麼時候由什麼偉大的人物發明的,怎麼這么厲害。接著再由我指出今天要學習的就是關於四大發明中的活字印刷術、指南針、火葯,這樣很自然得引入了新課。同時通過創設情境,也增強了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感和民族自豪感。
二、資源優化,合作快樂
一節好的歷史課頁離不開教師對學生潤物細無聲的指導和學生間的相互合作。以前的傳統的教
Ⅵ 如何培養學生的歷史學習興趣
一、上好起始課,誘發興趣
良好的開端意味著成功的一半。「歷史是副科」,不少學生尚未學習就有此認識,帶著這樣的心態去學習怎麼能有起色呢?所以說要使初中歷史教學有一個好的起點和基礎,上好起始課顯得尤為重要。教師要精心准備,在課堂上要深入地討論和講述學習歷史的目的和意義,糾正學生對歷史這門課程的不正確的認識,引起學生應有的重視,這是誘發學生興趣的奠基性的工作。事實證明,如果教師能把起始課上得扣人心弦,妙趣橫生,容智怡情,賞心悅目的話,那將能抓住學生的求知心理,把學生的心緊緊地栓住,使他們懷著無限的期待和渴望投入到歷史學習中去。我上起始課時,往往用圖片和錄像把學生有所了解的歷史人物展示出來,讓學生自由地討論和評價,然後我再用歷史唯物主義的觀點去正本清源,幫助學生去偽存真,使學生深深地認識到「歷史並不是死記硬背的」。因此,一節精彩的起始課將會起到一錘定音的作用。
二、幽默的語言,觸發興趣
語言是最普遍,最直接的教學手段,語言的魅力是一堂課的關鍵。一句幽默的話語,既像「興奮劑」一樣調動學生積極性,又像「調料」一樣調節學生情緒,活躍課堂氣氛。如講鴉片戰爭清朝的腐敗無能時,用幽默的語言講述「奕山馬桶御洋兵」的故事,既可以吸引學生聽講,又深刻地揭露了清朝的腐敗無能,官僚的愚昧無知,中國的封建落後。教師應有目的地藉助幽默地語言傳授歷史知識,啟迪思維,打破課堂的沉悶,讓學生在會心的笑聲中主動學習和思考。
三、質疑設問,引發興趣
學起於思,思源於疑。學習新知識,實際上就是設疑、解疑的過程。教師在教學中要有意識地設置一些疑問,把它擺在學生的面前,使他們先感到「山重水復疑無路」,後激勵他們去尋求「柳暗花明又一村」。當學生找到「又一村」後,就會產生一種成功的快感,這種快感又能引發學生進一步學習的興趣。只有當學生對所學內容產生問題時,才能引起他們的思維的積極性,巧妙地質疑設問,能點燃學生思維的火花,打開學生心靈之窗,從而引發學習的興趣。
四、運用歷史故事,激發興趣
歷史是一門有血有肉,內容豐富,同時趣味性又很強的學科。它包括一定時間,一定地點,一定條件下人物的動態和事件的發展。因此,它是有情節有過程的,是有善惡是非和喜怒哀樂的,歷史本身就含有構成故事的各種因素。初中歷史教材中涉及的史實往往只是梗概,如果教師照本宣科,只有條條框框,不見情節和過程,那麼學生會感到枯燥乏味的。初中生活潑好動,求知慾強,對新鮮事物尤其感興趣。根據這一興趣特點,教師應根據教材內容,將歷史知識揉入故事情節中,把史實故事化,在教學過程中巧妙地穿插一些與教材相關的典型短小有趣的故事,這樣會使課堂氣氛活躍,學生注意力集中,從而提高學生學習歷史的興趣,最終將學生引入樂而忘返的勝境。例如在講授《春秋五霸》時,我插入了「老馬識途」、「退避三舍」和「卧薪嘗膽」等成語故事,在講《戊戌變法》時,我穿插了「康有為如何擺脫慈喜太後追捕的」那段驚險刺激的歷史,學生興趣相當濃厚,從而輕松地掌握了這些內容。值得注意的是,運用歷史故事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其最終目的是讓學生更好地掌握歷史知識。因此在歷史教學中歷史內容忠於歷史的真實,不能隨意編制一些情節內容,以虛構和編造來換取學生的興趣。
五、貼近生活,聯系現實,深化興趣
由於歷史學科所講述的內容大都遠離現實生活,而初中生知識范圍狹小,抽象思維能力較低,所以許多歷史問題是很難理解的,時間久了,他們總感到歷史教學老是陳年老帳,盡放馬後炮,中看不中用,會產生厭煩情緒。事實上歷史與現實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系,歷史是過去的現實,現實是歷史的延伸,是正在譜寫的歷史。作為初中歷史教師,應及時捕捉歷史教學與現實聯系的契機,激發學生學習興趣,促進思維能力的發展。事實證明,一旦歷史與時事和現實生活相聯系,學生的情緒馬上會高漲起來,興趣被激發,學習氣氛變得非常活潑。
六、利用各種教學手段,創設情境,調動興趣
在教學中,依據教學內容和學生的特點,堅持情感教育即在教學中創設能激發學生情感,用吸引力的環境,把學生引入課文內容所描述的情境中,使學生在感情上受到震動,在潛移默化中受到教育,從而達到調動學生學習興趣的目的。創設情境的手段是多種多樣的。1、利用直觀形象的教學手段,創設情境。例如利用插圖、掛圖、實物模型等來調動學生的興趣。2、利用現代化教學手段,創設情境。利用投影、電視、計算機等多種媒體手段,以多種形式呈現在學生面前,不僅形式多樣化,且新穎、獨特,易吸引學生注意和調動學生學習興趣,使已過去的歷史現象生動、具體、形象地展現在學生面前,學生彷彿身臨其境,壓縮了空間感和距離感。使學生置身於當時的歷史情境中,既生動展示了文天祥寧死不屈的決心,同時又展現了當時抗擊元軍的壯烈場面,在這種氣氛中,其教學效果不言而喻。另外隨著信息技術飛速發展,網路已來到我們身邊,給教學手段的現代化注入新的活力。
七、搞好課外活動,提高興趣
在課堂教學的同時,還可以開展一些豐富多彩的課外活動,來開拓視野,強化知識,提高學習興趣。例如舉辦歷史故事會、編演歷史劇、知識競賽等活動。我在初一時課外指導學生製作教具,在初二時,我們組織學生編演《戊戌變法》歷史劇,讓同學分別扮演各種歷史人物,把當時那場驚心動魄的歷史變革表演出來。學生在活動中潛能被挖掘,動手能力、創新能力和審美能力也有了提高,更重要的是通過再現「歷史文物」和「歷史場景」,使他們對祖國光輝燦爛的文化和中國歷史上的政治斗爭有了更深層次的了解,增強了學好歷史的信心,從而提高他們學習歷史的興趣。總之,組織多種多樣的歷史課外活動,使學生在活動實現學習興趣的提高,同時能穩定學習動機,是提高歷史課堂學習效果的輔助手段。
Ⅶ 如何培養學生學習歷史的興趣
近幾年來,歷史考題發生了很大變化:題量大,知識面涵蓋廣,知識點運用靈活性強,大多問題要求聯系時政熱點,史論結合。如果教師在平時教學中採用「滿堂灌」、「填鴨式」等傳統教學模式,則只會讓學生感到枯燥無味,甚至對歷史學科產生抵觸情緒,失去學習興趣。教師很難駕馭學生,改進教學方法,這將直接影響到學生成績的提高。 我國古代教育家孔子說:「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知者。」愛因斯坦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要想讓學生學好歷史,提高歷史學科成績,興趣是打開成功大門的一把鑰匙。結合近幾年來的教學觀察,我認為應該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培養學生學習歷史的興趣。 1.讓學生認識到歷史學科學習的重要性 「忘記過去就等於背叛」,歷史教學是向學生展現一幅幅生動形象的歷史畫卷,在這些歷史畫卷中有數以萬計的歷史故事、歷史人物及人類歷史長河中的無數優秀的成果、精華。如果教師能把精彩的歷史故事、活鮮的歷史人物引入課堂,就能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信心,讓學生認識到學習歷史不僅是為了考試,也是為了增長知識,拓寬視野,提高自身的歷史素養。學習歷史知識,還能培養學生的道德情感、價值觀和愛國主義精神,塑造學生人格,從而使枯燥無味的歷史課變得有血有肉、充滿魅力。 2.師生互動,學生自主學習,教師引領 傳統課堂教學中,教師照本宣科,學生聽得昏昏欲睡,教師唱獨角戲,對牛彈琴,整個課堂氣氛既沉悶又壓抑,學生失去學習的生機和活力。現代教育課堂要求教師導,學生演,師生互動,共同完成教學任務,如在講《戰略大決戰》這一課時,我設置疑問,復習導入:蔣介石為什麼要發動內戰?人民解放軍運用什麼戰術粉碎了國民黨的全面進攻和重點進攻?為什麼說劉鄧大軍挺進大別山是人民解放軍轉入戰略反攻的開始?學生通過回憶,復習,解決以上問題。接下來我承上啟下地講授:隨著決戰時機成熟,解放軍進入戰略大決戰階段,然後由學生自主學習回答問題。第一步:先讓學生在書上做標記,A.東北——遼沈戰役——「關門打狗」——解放東北全境;B.以徐州為中心的廣大地區——淮海戰役——「中間突破」——基本解放了長江以北的華東和中原廣大地區;C北平、天津、張家口等地——平津戰役——「瓮中捉鱉」——華北全境基本解放。然後小組討論;三大戰役為什麼選擇以東北為突破口,遼沈戰役為什麼要先打錦州,陳毅的話說明了什麼?為什麼要用和平手段解放北平,最後採用同桌一小組—師生合作探究的形式解決,由我歸納三大戰役的歷史意義。整節課下來,課堂氣氛活躍,學生討論熱烈,甚至爭得面紅耳赤,學生那種活潑的天性、好奇的心理、大膽的質疑都得到了發展,教學效果顯著。 3.採用多媒體教學激發學生學習歷史的興趣 多媒體教學圖文結合,生情並茂,如臨其境,它以鮮明逼真的動態畫面、情感豐富的音響效果刺激學生的視聽,使學生眼見其人,耳聞其聲,從而激發學生歷史學習的興趣。如在講授《明清反侵略斗爭》這一課時,把「戚繼光抗倭」、「鄭成功收復台灣」、「雅克薩之戰」的故事情節通過影視資料展現出來,讓學生看到了一個個活生生的抗擊外來侵略的民族英雄,培養了學生的愛國情感,使學生對侵略者無比憎恨。又如在講授《新航路的開辟》時充分利用地圖,並設計成動畫,在屏幕上展現了三條不同顏色的航海路線,這樣學生在顏色的變化中、地圖的運動中輕松地掌握了這三位航海家遠航的起止點,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4.巧用故事創設情境,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歷史科目涉及不同歷史人物,不同歷史事件。在歷史課教學中,採用師生互講故事法可以使學生對歷史課充滿興趣,從而加深學生記憶,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如在講《國家產生和社會變革》這一課時,我就講了「退避三舍」、「問鼎中原」的故事,使學生明白了晉文公和楚庄公為什麼會先後成為春秋五鼎中的中原霸主;在講述商鞅變法時為了取信於民,在城門「懸目賞金」和「處罰太子師傅」的故事,從而增強對商鞅變法對秦國的影響的認識。有時讓學生講析自己熟悉、喜歡的歷史人物,如在講到《明清時期文化》時讓學生自己講述喜歡《三國演義》中哪一人物、《水滸傳》中的好漢,描繪一下《西遊記》中唐僧、孫悟空的性格,如何看待《紅樓夢》中賈寶玉林黛玉的愛情故事,這樣既可以培養學生的藝術欣賞能力,又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5.有意識地培養學生的自信,長久保持學習興趣 信心的力量是驚人的,充滿自信的人,永遠擊不倒,他們是人生的勝利者,自信可以克服困難。因此,在平時的思想品德教學過程中,教師應經常使用一些肯定性的、激勵性的語言贊美學生,使其形成並保持積極樂觀的心態。莎士比亞說:「贊美是照在人心靈上陽光,沒有陽關,我們就不能生活。」由此可見,人性最深切的需求就是渴望別人的欣賞。在與學生交往中,適當贊美學生,會產生一種和諧、溫暖和美好的感情,而且以激勵代替批評,以贊美激發學生潛在的動力,自覺地克服缺點,彌補不足,這比責怪、埋怨有效得多。 總之,在歷史教學課中,只有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才能使師生產生情感共鳴,融為一體。
Ⅷ 怎樣培養學生學歷史的興趣
作為在教學第一線的中學歷史教師,為什麼教、教什麼、怎樣教和如何才算教得好,這些問題一直是我想要努力解決的。特別是採用什麼樣的教學方法才能很好地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可以說是我經常要思考的問題之一。」現代心理學家布魯納強調:「學習最好的刺激,乃是對所學材料的興趣。」心理學研究和實踐證明:初中生年齡尚小,注意力不易穩定集中,意志力比較薄弱,往往憑興趣認識事物。因此,培養初中生學習歷史的興趣,激發他們學習的積極性是做好中學歷史教學工作的重要任務之一。然而興趣不是天生的,如何培養學生學習歷史的興趣呢?
一、上好起始課,誘發興趣
良好的開端意味著成功的一半。「歷史是副科」,不少學生尚未學習就有此認識,帶著這樣的心態去學習怎麼能有起色呢?所以說要使初中歷史教學有一個好的起點和基礎,上好起始課顯得尤為重要。教師要精心准備,在課堂上要深入地討論和講述學習歷史的目的和意義,糾正學生對歷史這門課程的不正確的認識,引起學生應有的重視,這是誘發學生興趣的奠基性的工作。事實證明,如果教師能把起始課上得扣人心弦,妙趣橫生,容智怡情,賞心悅目的話,那將能抓住學生的求知心理,把學生的心緊緊地栓住,使他們懷著無限的期待和渴望投入到歷史學習中去。我上起始課時,往往用圖片和錄像把學生有所了解的歷史人物展示出來,讓學生自由地討論和評價,然後我再用歷史唯物主義的觀點去正本清源,幫助學生去偽存真,使學生深深地認識到「歷史並不是死記硬背的」。因此,一節精彩的起始課將會起到一錘定音的作用。
二、 幽默的語言,觸發興趣
語言是最普遍,最直接的教學手段,語言的魅力是一堂課的關鍵。一句幽默的話語,既像「興奮劑」一樣調動學生積極性,又像「調料」一樣調節學生情緒,活躍課堂氣氛。如講鴉片戰爭清朝的腐敗無能時,用幽默的語言講述「奕山馬桶御洋兵」的故事,既可以吸引學生聽講,又深刻地揭露了清朝的腐敗無能,官僚的愚昧無知,中國的封建落後。教師應有目的地藉助幽默地語言傳授歷史知識,啟迪思維,打破課堂的沉悶,讓學生在會心的笑聲中主動學習和思考。
三、 質疑設問,引發興趣
學起於思,思源於疑。學習新知識,實際上就是設疑、解疑的過程。教師在教學中要有意識地設置一些疑問,把它擺在學生的面前,使他們先感到「山重水復疑無路」,後激勵他們去尋求「柳暗花明又一村」。當學生找到「又一村」後,就會產生一種成功的快感,這種快感又能引發學生進一步學習的興趣。只有當學生對所學內容產生問題時,才能引起他們的思維的積極性,巧妙地質疑設問,能點燃學生思維的火花,打開學生心靈之窗,從而引發學習的興趣。
四、運用歷史故事,激發興趣
歷史是一門有血有肉,內容豐富,同時趣味性又很強的學科。它包括一定時間,一定地點,一定條件下人物的動態和事件的發展。因此,它是有情節有過程的,是有善惡是非和喜怒哀樂的,歷史本身就含有構成故事的各種因素。初中歷史教材中涉及的史實往往只是梗概,如果教師照本宣科,只有條條框框,不見情節和過程,那麼學生會感到枯燥乏味的。初中生活潑好動,求知慾強,對新鮮事物尤其感興趣。根據這一興趣特點,
教師應根據教材內容,將歷史知識揉入故事情節中,把史實故事化,在教學過程中巧妙地穿插一些與教材相關的典型短小有趣的故事,這樣會使課堂氣氛
活躍,學生注意力集中,從而提高學生學習歷史的興趣,最終將學生引入樂而忘返的勝境。例如在講授《春秋五霸》時,我插入了「老馬識途」、「退避三舍」和「卧薪嘗膽」等成語故事,在講《戊戌變法》時,我穿插了「康有為如何擺脫慈喜太後追捕的」那段驚險刺激的歷史,學生興趣相當濃厚,從而輕松地掌握了這些內容。值得注意的是,運用歷史故事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其最終目的是讓學生更好地掌握歷史知識。因此在歷史教學中歷史內容忠於歷史的真實,不能隨意編制一些情節內容,以虛構和編造來換取學生的興趣。
五、 貼近生活,聯系現實,深化興趣
由於歷史學科所講述的內容大都遠離現實生活,而初中生知識范圍狹小,抽象思維能力較低,所以許多歷史問題是很難理解的,時間久了,他們總感到歷史教學老是陳年老帳,盡放馬後炮,中看不中用,會產生厭煩情緒。事實上歷史與現實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系,歷史是過去的現實,現實是歷史的延伸,是正在譜寫的歷史。作為初中歷史教師,應及時捕捉歷史教學與現實聯系的契機,激發學生學習興趣,促進思維能力的發展。事實證明,一旦歷史與時事和現實生活相聯系,學生的情緒馬上會高漲起來,興趣被激發,學習氣氛變得非常活潑。
六、利用各種教學手段,創設情境,調動興趣
在教學中,依據教學內容和學生的特點,堅持情感教育即在教學中創設能激發學生情感,用吸引力的環境,把學生引入課文內容所描述的情境中,使學生在感情上受到震動,在潛移默化中受到教育,從而達到調動學生學習興趣的目的。創設情境的手段是多種多樣的。1、利用直觀形象的教學手段,創設情境。例如利用插圖、掛圖、實物模型等來調動學生的興趣。2、利用現代化教學手段,創設情境。利用投影、電視、計算機等多種媒體手段,以多種形式呈現在學生面前,不僅形式多樣化,且新穎、獨特,易吸引學生注意和調動學生學習興趣,使已過去的歷史現象生動、具體、形象地展現在學生面前,學生彷彿身臨其境,壓縮了空間感和距離感。使學生置身於當時的歷史情境中,既生動展示了文天祥寧死不屈的決心,同時又展現了當時抗擊元軍的壯烈場面,在這種氣氛中,其教學效果不言而喻。另外隨著信息技術飛速發展,網路已來到我們身邊,給教學手段的現代化注入新的活力。
七、 搞好課外活動,提高興趣
在課堂教學的同時,還可以開展一些豐富多彩的課外活動,來開拓視野,強化知識,提高學習興趣。例如舉辦歷史故事會、編演歷史劇、知識競賽等活動。我在初一時課外指導學生製作教具,在初二時,我們組織學生編演《戊戌變法》歷史劇,讓同學分別扮演各種歷史人物,把當時那場驚心動魄的歷史變革表演出來。學生在活動中潛能被挖掘,動手能力、創新能力和審美能力也有了提高,更重要的是通過再現「歷史文物」和「歷史場景」,使他們對祖國光輝燦爛的文化和中國歷史上的政治斗爭有了更深層次的了解,增強了學好歷史的信心,從而提高他們學習歷史的興趣。總之,組織多種多樣的歷史課外活動,使學生在活動實現學習興趣的提高,同時能穩定學習動機,是提高歷史課堂學習效果的輔助手段。 綜上所述,作為初中歷史教師應該分析初中生的心理特徵,研究教學藝術,改進教學方法,激發學生學習歷史的興趣,點燃他們對歷史探索的熱情,從而獲得良好的教學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