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歷史上孔昌府是哪裡
孔昌府區隸屬於山東省聊城市,位於山東省西部,東依東阿縣、版茌平縣、聊城市經濟技權術開發區,南接陽谷縣,西連冠縣、莘縣,北靠臨清。
截至2013年底,全區總面積844平方公里,轄12個鎮(街道)、2個園區、643個村(社區)。全區戶籍總人口77.11萬人。
2013年,孔昌府區實現生產總值242.48億元,比2012年增長10.2%。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30.24億元,第二產業增加值101.71億元,第三產業增加值110.53億元。
孔昌府區歷史悠久,文化燦爛。明清兩代,孔昌府得益於京杭大運河漕運的興盛,經濟繁榮、文化昌盛達400年之久,成為沿河九大商埠之一,被譽為「江北一都會」。 截至2009年底,有國家4A級旅遊風景區1處,3A級景區2處,國家農業旅遊示範點2處。
❷ 請問安徽省南陵縣以及休寧縣的歷史
一、南陵縣
春秋,自周武王封泰伯五世孫周章為吳君(建立吳國)始,縣境為吳地。 戰國,公元前473年(周元王三 年),越王勾踐兼並吳,屬越。公元前355年(周顯王十四年),楚滅越,又為楚地。公元前223年(秦王政二十四 年),秦滅楚,歸秦。公元前221 年(秦始皇嬴政二十六年),設郡縣,屬鄣郡。 西漢,公元前109 年(武帝元封二年),始置宣城縣(治今弋江鎮)、春谷縣(治今繁昌縣境內),縣域屬上述二縣,隸屬丹陽郡。 東漢,宣城縣廢,改設宛陵、春谷二縣,縣境屬丹陽郡春谷縣地。三國入吳,恢復宣城縣。 西晉,281 年(武帝太康二年),分丹陽郡一部為宣城郡,宣城縣隸屬宣城郡。 東晉,成帝咸康末,淮北居民隨晉室南渡,於今南陵縣北僑置當塗縣,屬淮南郡。晉末分於湖為境,隋徙治於姑孰(今當塗縣),遂廢。383 年(孝武帝太元八年),改春谷為陽谷屬宣城郡,又為淮南郡地。413 年(安帝義熙九年),並陽谷縣入於湖,沿用繁昌之名(治今蕪湖縣陶辛圩內),屬淮南郡繁昌縣地。東晉於沿江赭圻城(今繁昌蘆南鄉)置南陵戍。 南朝,525 年(梁武帝普通六年),以赭圻城置南陵縣,兼置南陵郡。陳兼置北江州。隋平陳,州郡並廢。 隋,589 年(開皇九年),並石城、臨城、定陵、故治諸縣入南陵縣,屬宣州。時改宛陵縣為宣城縣,改故宣城為青弋江(鎮)。605 年(大業元年),改宣州為宣城郡。 唐,621 年(武德四年),改屬池州。627 年(貞觀元年),又歸宣州,屬江南道。704 年(長安四年),移治青陽城(今南陵籍山鎮),屬江南道宣州。733 年(開元二十一年),屬江南西道宣州。742 年(天寶元年),屬江南西道宣城郡。758 年(乾元元年),屬宣歙觀察使宣州。890 年(大順元年),屬寧國軍宣州。 五代,937 年(南唐升元元年),屬寧國軍宣州,隸江寧府。 宋,975 年(太祖開寶八年),南唐平,改寧國軍,仍稱宣州,隸江南路。103年(天聖八年),分東西兩路,屬江南東路宣州。南宋,1166 年(乾道二年),升為寧國府,屬江南東路(亦稱江東路)寧國府。 元,1277 年(至元十四年),屬江浙行中書省寧國路。1357 年(至正十七年),屬江浙行省寧國府。至正二十六年,改為宣州府。 明,1368 年(洪武元年)八月,屬中書省寧國府。1380 年(洪武十三年)正月,屬六部直隸寧國府。1403 年永樂元年(永樂元年),屬南京直隸寧國府。 清,行省下沿明制(寧國府),直至宣統,所屬府如故。1645 年(順治二年),屬江南省徽寧道。1667 年(康熙六年),屬安徽省徽寧道。太平天國期間,由浙江巡撫兼轄。1865 年(同治四年)仍由安徽省徽寧池太廣道分轄。 1911年(民國元年)1 月,裁府,直屬安徽省。1914 年6 月,劃屬安徽省蕪湖道。1928 年8 月,廢道,直屬安徽省。1932 年10 月,劃屬安徽省第二行政督察區。1938 年10 月25 日,劃屬安徽省第九行政督察區。1940年8 月6 日,劃屬安徽省第六行政督察區。1949年(1949 年)4 月22 日,南陵解放,同年5 月13 日,屬皖南行署蕪當專區1950 年5 月26 日,劃屬皖南行署宣城專區。1952 年2 月4 日,劃屬皖南行署蕪湖專區。是年8 月27 日,改屬安徽省蕪湖專區。1971 年3 月29 日,屬安徽省蕪湖地區。1980 年1 月29 日,屬安徽省宣城地區。1983 年6 月7 日,劃歸蕪湖市。
春秋,自周武王封泰伯五世孫周章為吳君(建立吳國)始,縣境為吳地。 戰國,公元前473年(周元王三 年),越王勾踐兼並吳,屬越。公元前355年(周顯王十四年),楚滅越,又為楚地。公元前223年(秦王政二十四 年),秦滅楚,歸秦。公元前221 年(秦始皇嬴政二十六年),設郡縣,屬鄣郡。 西漢,公元前109 年(武帝元封二年),始置宣城縣(治今弋江鎮)、春谷縣(治今繁昌縣境內),縣域屬上述二縣,隸屬丹陽郡。 東漢,宣城縣廢,改設宛陵、春谷二縣,縣境屬丹陽郡春谷縣地。三國入吳,恢復宣城縣。 西晉,281 年(武帝太康二年),分丹陽郡一部為宣城郡,宣城縣隸屬宣城郡。 東晉,成帝咸康末,淮北居民隨晉室南渡,於今南陵縣北僑置當塗縣,屬淮南郡。晉末分於湖為境,隋徙治於姑孰(今當塗縣),遂廢。383 年(孝武帝太元八年),改春谷為陽谷屬宣城郡,又為淮南郡地。413 年(安帝義熙九年),並陽谷縣入於湖,沿用繁昌之名(治今蕪湖縣陶辛圩內),屬淮南郡繁昌縣地。東晉於沿江赭圻城(今繁昌蘆南鄉)置南陵戍。 南朝,525 年(梁武帝普通六年),以赭圻城置南陵縣,兼置南陵郡。陳兼置北江州。隋平陳,州郡並廢。 隋,589 年(開皇九年),並石城、臨城、定陵、故治諸縣入南陵縣,屬宣州。時改宛陵縣為宣城縣,改故宣城為青弋江(鎮)。605 年(大業元年),改宣州為宣城郡。 唐,621 年(武德四年),改屬池州。627 年(貞觀元年),又歸宣州,屬江南道。704 年(長安四年),移治青陽城(今南陵籍山鎮),屬江南道宣州。733 年(開元二十一年),屬江南西道宣州。742 年(天寶元年),屬江南西道宣城郡。758 年(乾元元年),屬宣歙觀察使宣州。890 年(大順元年),屬寧國軍宣州。 五代,937 年(南唐升元元年),屬寧國軍宣州,隸江寧府。 宋,975 年(太祖開寶八年),南唐平,改寧國軍,仍稱宣州,隸江南路。103年(天聖八年),分東西兩路,屬江南東路宣州。南宋,1166 年(乾道二年),升為寧國府,屬江南東路(亦稱江東路)寧國府。 元,1277 年(至元十四年),屬江浙行中書省寧國路。1357 年(至正十七年),屬江浙行省寧國府。至正二十六年,改為宣州府。 明,1368 年(洪武元年)八月,屬中書省寧國府。1380 年(洪武十三年)正月,屬六部直隸寧國府。1403 年永樂元年(永樂元年),屬南京直隸寧國府。 清,行省下沿明制(寧國府),直至宣統,所屬府如故。1645 年(順治二年),屬江南省徽寧道。1667 年(康熙六年),屬安徽省徽寧道。太平天國期間,由浙江巡撫兼轄。1865 年(同治四年)仍由安徽省徽寧池太廣道分轄。 1911年(民國元年)1 月,裁府,直屬安徽省。1914 年6 月,劃屬安徽省蕪湖道。1928 年8 月,廢道,直屬安徽省。1932 年10 月,劃屬安徽省第二行政督察區。1938 年10 月25 日,劃屬安徽省第九行政督察區。1940年8 月6 日,劃屬安徽省第六行政督察區。1949年(1949 年)4 月22 日,南陵解放,同年5 月13 日,屬皖南行署蕪當專區1950 年5 月26 日,劃屬皖南行署宣城專區。1952 年2 月4 日,劃屬皖南行署蕪湖專區。是年8 月27 日,改屬安徽省蕪湖專區。1971 年3 月29 日,屬安徽省蕪湖地區。1980 年1 月29 日,屬安徽省宣城地區。1983 年6 月7 日,劃歸蕪湖市。
二、休寧縣
根據出土文物的考證,休寧一帶至遲在西周(公元前11~8世紀)時期,就已有文化較為發達的定居居天開神秀齊雲山春秋戰國時期,這里先後為吳、越、楚三國的領地。秦漢為歙縣西鄉地。秦屬會稽郡,秦末或楚漢之際改屈鄣郡,漢元狩二年(公元前121年)改為丹陽郡。 [1] 漢建安十三年(208年),孫權遣威武中郎將賀齊征服黟、歙一帶的「山越」居民,分歙縣西鄉地置縣,設縣治在鵂山(又名「靈鳥山」,即今鳳凰山)之南,故名休陽縣。隸屬新都郡。吳永安元年(258年),為避景帝孫休名諱,改名海陽縣,縣治遷萬歲山(今萬安古城岩)。 晉太康元年(280年)滅吳,改新都郡為新安郡、海陽縣為海寧縣。 南朝宋大明八年(464年),並黎陽縣入海寧縣,隸屬新安郡。梁承聖二年(553年),復置黎陽縣,分新安郡置新寧郡,郡治海寧,軲黎陽、海寧、黟、歙4縣。陳天嘉三年(562年),又並黎陽縣入海寧縣,並新寧郡入新安郡。 隋開皇九年(589年),改新安郡為歙州,並黟歙入海寧。歙州治在海寧。十一年,復置黟、歙二縣,海寧縣篁墩劃屬歙縣,州治遷黟縣。十八年,縣治遷「南當山水口上」(今渠口鄉一帶),海寧縣改名休寧縣(取「休陽」、「海寧」各一字命名),縣名自此沿用至今。大業三年(607年),復改歙州為新安郡,郡治休寧萬歲山。十二年,汪華起兵保郡,據郡治,並轄歙、宣、杭、睦、婺、饒六州,稱吳王。次年,郡治遷歙縣烏聊山。 唐武德四年(621年),汪華歸唐,封越國公。新安郡仍改為歙州,休寧屬之。七年,縣治遷至萬歲山。 貞觀元年(627年),全國分為10道,休寧隨歙州屬江南道。開元二十一年(733年)全國分15道,休寧隨歙州屬江南東道。開元二十八年,劃休寧南境回玉鄉與鄱陽懷金鄉置婺源縣。天寶元年(742年),改歙州為新安郡,休寧屬之。九年,縣治遷至「松蘿山之南」(即今址)。乾元元年(758年),新安郡復改為歙州,隸屬宜歙饒道。次年,廢宣歙饒道,歙州屬浙西道。永泰二年(766年)設宣歙道。析休寧、歙縣地置歸德縣,大歷五年(770年)並回。大順元年(890年)升宣歙道為寧國軍。天復三年(903年)復改宣歙道。休寧均隨歙州而屬之。 五代十國時期,休寧隨歙州先後屬吳、吳越、南唐。 宋開寶八年(975年)滅南唐,休寧隨歙州入宋,隸江南路。太平興國元年(976年),歙州隸江南道東路。至道三年(997年),改江南道東路為江南路。宣和三年(1121年),改歙州為徽州。休寧隨之隸江南路。 元至元十四年(1277年),改州為路。休寧屬徽州路,隸江東道。二十一年改隸江浙行中書省,二十三年隸江南行台。 元至正十七年(1357年),朱元璋改徽州路為江南省興安府,休寧屬之。二十四年興安府改為徽州府,休寧隨之隸屬江浙行省。二十六年改隸中書省。明洪武八年(1375年)廢中書省,全國設13布政使司,京畿府州直隸六部。休寧隨徽州府直屬南直隸。嘉靖三十四年(1555年)改屬浙江按察分司徽寧池太道。隆慶六年(1572年)改屬徽寧道。 清,休寧均屬徽州府。順治二年(1645年),改南直隸為江南省,徽州府屬之。康熙六年(1667年),始設安徽省。雍正十一年(1733年),設安徽省徽寧池太道。咸豐四年(1854年)改為徽寧池太廣道,暫屬浙江省兼轄。同治四年(1865年)復歸安徽省。徽州府均屬之。徽州徽州歷為路、州、府名,直至民國元年(1912年)一月,廢府留縣,原領縣直屬安徽省。民國三年(1914年)六月,歙、黟、績溪、休寧、祁門、婺源、太平、旌德、石埭(即石台)九縣劃屬安徽省蕪湖道(此時之「道」亦為行政監察區,而非行政歸屬)。民國十七年(1928年)八月,廢道,直隸安徽省。休寧、婺源、祁門、績溪、歙、黟六縣劃屬安徽省第十行政督察區,治休寧。民國二十三年(1934年),由於「剿共」的需要,婺源縣劃屬江西省,婺源與徽州感情極深,不願脫離母州,人民遂掀起聲勢浩大、持續二十個月的「婺源回皖」運動。民國二十七年(1938年)四月十五日,第八、第十行政督察區改屬國民政府皖南行署,治所設屯溪。民國二十九年(1940年)三月二十三日,撤銷第十行政督察區,歙、黟、休寧、祁門、績溪、旌德六縣改屬安徽省第七行政督察區。歙、黟、休寧、祁門、績溪五縣改屬安徽省第七行政督察區。民國三十六年(1947年)六月,由於婺源人民的持續抗爭和徽州其它縣人民的強烈要求,民國二十三年(1934年)劃歸江西省的婺源縣被重新劃回安徽省,屬安徽省第七行政督察區。民國三十七年(1948年)在解放戰爭中,國民黨安徽省政府一度遷安徽省會於屯溪。 1949年,祁門縣於4月26日、休寧、歙縣於28日、黟縣於29日、績溪縣於30日先後被解放軍二野解放;婺源縣於5月2日被解放軍四野解放,婺源縣的解放標志著徽州全境的解放。由於解放婺源縣和江西省的同為解放軍四野,因此為了便於管理,從此將婺源劃歸江西省。同年5月13日,中共皖南區黨委通知,設徽州專區(治所初在歙縣,不久遷往休寧縣屯溪鎮),屬皖南行署(行署初設屯溪,後遷蕪湖),改屯溪鎮為屯溪市(屯溪原為休寧縣一鎮),屬徽州專區,全區領屯溪市和休寧、祁門、績溪、旌德、歙、黟六縣;1952年2月4日原屬皖南行署池州專區的太平、石台二縣和原屬皖南行署宣城專區的寧國縣劃屬徽州專區,全區共領一市(屯溪)九縣(休寧、歙縣、祁門、黟縣、績溪、旌德、太平、石台、寧國)。同年4月12日.廢行署區,徽州專區屬安徽省。1953年12月1日,屯溪直隸安徽省,徽州專區領九縣,1955年屯溪降為地轄市。1956年1月12日,撤銷徽州專區,原領九縣劃屬安徽省蕪湖專區;復升屯溪為省轄市。5月16日,將屯溪交由休寧縣領導。6月,旌德縣並入績溪縣。1960年12月13日改屯溪市為休寧縣轄鎮。1961年4月13日,重設徽州專區。8月16日,又改屯溪為地轄市;1963年5月20日屯溪降為休寧縣屬鎮。1965年7月19日,復設石台縣,改屬池州地區。1968年7月7日,成立徽州地區革命委員會,屬縣不變。1971年3月29日,改徽州專區為徽州地區。1975年12月19日,復升屯溪為地轄市(縣級)。1979年2月27日,改徽州地區革命委員會為徽州地區行政公署。同年1月29日,徽州地區領八縣一市,即:歙、祁門、休寧、黟、績溪、旌德、太平、石台和屯溪市。1983年12月1日,經國務院批准,劃歙縣黃山鄉、石台縣廣陽鄉和太平縣建立黃山市(縣級),由省直轄。徽州地區領七縣一市,即:歙、祁門、休寧、黟、績溪、旌德、石台和屯溪市。 1987年11月27日,經國務院批准改徽州地區為地級黃山市,改原縣級黃山市為黃山區,屬地級黃山市;將屯溪市改為屯溪區;將績溪縣劃歸宣城地區、石台縣劃歸池州地區。1988年7月地級黃山市正式成立,轄三區四縣,即:屯溪區、徽州區(劃歙縣岩寺鎮新立)、黃山區、歙縣、黟縣、休寧縣和祁門縣。 2004年底,休寧縣轄9個鎮、12個鄉。2005年,休寧縣原有的33個鄉鎮正式調整為21個鄉鎮(註:批准時間為2004年)。對24個鄉鎮行政區劃進行了調整,秀陽鄉並入海陽鎮,洪里鄉與商山鄉合並,設立新的商山鄉,鄉政府駐雁里。西田鄉並入五城鎮,汊口鄉並入東臨溪鎮,渠口鄉並入渭橋鄉,南塘鄉並入藍田鎮,藍渡鄉並入齊雲山鎮,冰潭、江潭兩鄉並入溪口鎮,回溪鄉並入陳霞鄉,山後鄉並入汪村鎮,鄭灣鄉的藏溪村、酒店村、文田村、嶺上村、嶺下村劃入榆村鄉管轄,鄭灣鄉的萬金台村劃入源芳鄉管轄,嶺南鄉、山斗鄉、璜尖鄉、白際鄉、龍田鄉、板橋鄉、鶴城鄉、流口鎮、萬安鎮等9個鄉鎮原行政區劃不動,全縣鄉鎮區劃調整後共設9個鎮12個鄉。
❸ 安徽在歷史上一直都是個什麼地方 三國時期有沒有
安徽概況
安徽歷史悠久,早在二、三十萬年以前就有人類生活在這塊土地上。原始社會晚期,生活在今皖中、皖西和皖北的居民屬夷族系統,皖南大部分地區為越族棲息地,大別山以南靠湖北、江西長江沿岸屬三苗族。
夏商見於史籍的有塗山、南巢、六、英、虎方、林方、人方。西周王朝在今皖西北分封一些小國,如焦、夷、沈、胡等,而以東仍是分散的氏族部落方國。春秋大國爭霸,這些封國和方國先後淪為吳、越、楚所有。戰國後期,安徽全境並歸強楚,楚畏秦逼,亦由湖北輾轉遷都至今壽縣。秦滅六國,推行郡縣制,涉及今安徽的有九江郡、泗水郡、碭郡、潁川郡、會稽(吳)郡,可考的縣有25個。西漢初,郡縣制與封國制並行,安徽郡縣分隸淮南、荊、淮陽、梁等國。景帝為加強中央集權,眾建諸侯而小其國,王侯食邑略如郡縣。武帝設十三部刺史,安徽分屬揚、豫、徐三州。揚州轄丹陽、九江、廬江3郡和六安國,徐州轄臨淮郡、楚國,豫州轄沛、汝南兩郡和梁國,共74縣。東漢沿襲西漢舊制,稍作調整而已,揚州轄丹陽、九江、廬江3郡,豫州轄汝南郡、陳國、沛國、梁國,徐州轄彭城國、下邳國,共69縣。
三國時期,安徽為魏、吳分割。魏屬豫州轄安豐、汝南、譙3郡和梁國、沛國,徐州轄下邳郡、彭城國,揚州轄廬江、淮南兩郡,置39縣。吳屬揚州轄丹陽、新都、廬江3郡,置19縣。西晉安徽仍屬揚、徐、豫三州。揚州轄淮南、廬江、丹陽、宣城、新安5郡;徐州轄臨淮郡、彭城國、下邳國;豫州轄汝陰、安豐兩郡和沛國、譙國、梁國。共設74縣。東晉南北朝時期,政權更替頻繁,建制置廢無常,地方歸屬不定,加之僑置郡縣,因此安徽區劃比較混亂。
隋罷郡為州,以州統縣,先後設潁、亳、宋、陳、徐、仁、壽、廬、熙、和、濠、滁、揚、蔣、宣、歙等17州,轄55縣。大業初,復漢制,安徽分屬揚、豫、徐三州。徐州領彭城、下邳2郡,豫州領梁、譙、汝陰、淮陽4郡,揚州領淮南、廬江、同安、歷陽、江都、鍾離、丹陽、宣城、新安9郡。共56縣。唐貞觀元年,實行道、州(郡)、縣三級管理,安徽為河南、淮南、江南三道分領。其中,河南道轄潁、亳、宋、徐、泗5州,淮南道轄濠、揚、滁、和、廬、壽、舒7州,江南道轄宣、歙2州。共設44縣。中唐時期,道成為正式行政區劃,安徽分屬河南、淮南、江南東、江南西四道。河南道領潁、亳、宋、徐、泗5州,淮南道領揚、滁、濠、壽、廬、和、舒7州,江南東道先後領歙、日升2州,江南西道先後領宣、池2州。共55縣,1軍。晚唐藩鎮林立,安徽境內有4個節鎮。宣武軍治宋州,領亳、潁、宋3州;武寧軍轄徐、宿、濠、泗4州;淮南節度使撫有揚、滁、壽、廬、和、舒、光、黃8州;寧國軍有宣、歙、池3州。
五代十國時期,淮北地區先後為後梁、後唐、後晉、後漢、後周所據,江淮、江南地區先後為吳國、南唐所據,行政區劃制度仍循唐末藩鎮、州、縣制。北宋立國,實行路、府(州)、縣(軍、監)三級制,安徽分屬5個路。京東西路轄單、徐2州,京西北路轄潁州,淮南東路轄亳、宿、泗、揚、滁5州,淮南西路轄廬、和、舒、濠4州和六安、無為2軍及壽春1府,江南東路轄宣、歙(徽)、池、太平4州和廣德1軍。共計62縣,2監。南宋在淮河以南設淮南東、淮南西、江南西3個道,領3府8州7軍,轄51縣2監。金國在淮河以北安徽境內設南京路、山東西路,領7州16縣。
元朝實行省、路(府、直隸州)、散州(軍)、縣四級制,行政區劃繁復,隸屬關系混亂多變。安徽分屬3個行省:中書省領濟寧路,轄境內1縣;河南行省領歸德府(轄徐、宿、亳3州)、汝寧府(轄潁州)、廬州路(轄無為、六安、和州3州)、安豐路(轄濠州)、安慶路(直管6縣)、揚州路(轄滁州)、淮安路(轄泗州);江浙行省領寧國路(直管6縣)、徽州路(直管5縣和婺源州)、太平路(直管3縣)、池州路(直管6縣)、廣德路(直管2縣)。共計60個縣。
明朝實行三級區劃,南北直隸和布政使司為一級區劃,府、直隸州(廳)為二級區劃,散州、縣(廳)為三級區劃。安徽屬南直隸西部地區,設鳳陽、廬州、安慶、太平、池州、寧國、徽州7府,及徐州、滁州、和州、廣德4直隸州。共置49個縣,7個散州。清朝初期,改南直隸為江南省,二、三級區劃仍襲明制。清順治十八年(1661),江南省劃為左、右兩藩分片治理。康熙四年(1665),調整左、右藩轄區,奠定了安徽、江蘇兩省的疆域。康熙六年(1667)正式建省,取安慶府和徽州府首字合成為省名。乾隆二十五年(1760),定安慶為省垣,健全了省級三司衙門。
同治四年(1865),析為三道:鳳潁六泗道領2府2直隸州,共19縣(州)。鳳陽府轄鳳陽縣、懷遠縣、定遠縣、鳳台縣、壽州、宿州(領靈璧縣),潁州府轄阜陽縣、潁上縣、霍邱縣、渦陽縣、亳州、太和縣、蒙城縣,六安直隸州轄霍山縣、英山縣(今屬湖北省),泗州直隸州轄天長縣、五河縣、盱眙縣(今屬江蘇省)。安廬滁和道領2府2直隸州,共14縣(州)。安慶府轄懷寧縣、桐城縣、潛山縣、太湖縣、宿松縣、望江縣,廬州府轄合肥縣、舒城縣、廬江縣、巢縣、無為州,滁州(直隸州),轄全椒縣、來安縣,和州直隸州轄含山縣。徽寧池太道領4府1直隸州,共22縣。徽州府轄歙縣、休寧縣、祁門縣、黟縣、績溪縣、婺源縣(今屬江西省),寧國府轄宣城縣、寧國縣、涇縣、太平縣、旌德縣、南陵縣,池州府轄貴池縣、青陽縣、銅陵縣、石埭縣、建德縣、東流縣,太平府轄當塗縣、蕪湖縣、繁昌縣,廣德直隸州轄建平縣。與現今安徽轄區比較,少碭山縣、蕭縣,屬江蘇省淮徐道,多婺源縣、盱眙縣、英山縣,基本與今安徽境域同。
中華民國北京政府時期,實行省、道、縣三級制。安慶道轄懷寧、桐城、太湖、潛山、宿松、望江、合肥、廬江、舒城、巢縣、無為、和縣、含山、六安、霍山、英山等16縣,蕪湖道轄蕪湖、繁昌、當塗、宣城、南陵、涇縣、太平、旌德、寧國、歙縣、休寧、祁門、績溪、貴池、銅陵、石埭、東流、至德、青陽、廣德、黟縣、婺源等22縣,淮泗道轄鳳陽、定遠、鳳台、懷遠、靈璧、壽縣、宿縣、阜陽、潁上、太和、霍邱、蒙城、渦陽、亳縣、泗縣、五河、盱眙、天長、滁縣、全椒、來安等21縣。共59縣。今碭山縣、蕭縣屬江蘇省徐海道。
國民黨統治安徽後,於1928年改行省、縣兩級制,設60縣。1932年,推行行政督察專員制,為省的派出機構,所轄區稱為專區。安徽全省劃為10個專區。1945年,第一專區轄懷寧、桐城、潛山、宿松、望江、太湖、岳西等7縣,第二專區轄六安、立煌、舒城、霍山、霍邱等5縣,第三專區轄阜陽、亳縣、臨泉、潁上、太和、渦陽等6縣,第四專區轄宿縣、蒙城、靈璧、五河、泗縣等5縣,第五專區轄嘉山、鳳陽、滁縣、來安、天長、盱眙(今屬江蘇省)等6縣,第六專區轄蕪湖、宣城、涇縣、廣德、當塗、南陵、郎溪、繁昌等8縣,第七專區轄休寧、歙縣、祁門、黟縣、績溪、寧國、旌德、婺源(今屬江西省)等8縣,第八專區轄貴池、至德、太平、東流、石埭、青陽、銅陵等7縣,第九專區轄巢縣、全椒、和縣、含山、無為、廬江等6縣,第十專區轄壽縣、合肥、定遠、懷遠、鳳台等5縣。1947年元旦,正式成立蚌埠市。至此,安徽省轄1市63縣,碭山縣、蕭縣仍屬江蘇省。
1949年5月,中共成立皖北人民行政公署和皖南人民行政公署。建國後,1952年8月,撤銷皖北、皖南行署,成立安徽省人民政府,省會設在合肥。
❹ 蕪湖南陵歷史上有什麼傑出的人
樓上的都不看看是歷史人物就瞎回答
何琦(約302~384),字萬倫,本邑西鄉人。出身於東晉世宦之家,祖父何龕為後將軍,父何阜任淮南內史,堂弟何充官至司空。琦以孝義著稱,14歲喪父,哀傷憔悴。初為宣城郡主簿,繼補涇縣縣令,後封陵陽候。母死,撫棺號哭,悲慟泣血,遂不願為官,隱居不交人事,躭玩典籍。司徒王導愛其才,推為參軍不就。司空陸玩、太尉桓溫征為博士,亦被婉言謝絕。至簡文帝咸安元年(371年),朝廷詔為參軍,仍稱疾固辭不行。 琦為東晉著名歷史學者,好古博識,常以述作為事。晚年隱居朗陵山(今縣城西15公里),潛心鑽研典籍,著書立說。所著《三國評論》百餘篇,《晉書·何琦傳》、《隋書·經籍志》均有著錄。琦布衣蔬食,以琴棋自娛,終年82歲。祀孝子祠,祭久不絕。
張喬(約825~890),本邑人,晚唐以擅長律詩著稱。少與許棠受業於尚書薛能門下。咸通年間,與許棠、俞坦之、劇燕、任濤、張蟾、鄭谷、李棲遠、李昌符等被稱為「詩壇十哲」。咸通十二年(871年)喬與宣城許棠同赴京兆府參試。主考李頻以棠久困考場,首薦之,故棠中進士而喬名落孫山。喬在《送許棠及第歸》一詩中寫道:「傍人賀及第,獨自卻沾襟」。其師薛能以詩憐喬曰:「何事盡參差,惜哉吾子詩」。乾符四年(877年),黃巢起義軍在南陵大敗唐軍。喬罷舉遂隱居九華山,與伍喬、顧雲、殷文圭、杜荀鶴、許棠輩互相題詠,棲老山林。終其一生未中進士,今存詩二卷,載《全唐詩》。
徐(責力)(1055~1134),字元功,今南陵家發鄉徐家橋人。宋神宗熙寧六年(1073年)以進士授吳江縣尉。後遷建平知縣,復入任廣陵申王王府記室參軍。哲宗見其文,頗贊賞,欲召為左右史,未及行,崩。徽宗立,擢寶文閣待制兼侍講,遷中書舍人,修《神宗實錄》,漸得徽宗信任。徽宗嘗對責力言:「朕每聽臣僚進對,非詐則諛,惟卿鯁直,朕所倚賴」。不久,遷給事中,授翰林學士。乃上疏陳時要、任賢、求諫、選用、破朋黨、明功罪等事,並草詔參訂國史。徐責力任桂州教授時,奉命隨軍征交趾,山高路險,瘴氣逼人,民夫不堪其苦,途中逃亡者甚眾。轉運使捕千餘人,使責力仗之。責力不忍,乃據理力爭,終使逃亡者免於刑仗。責力任通州(州治今江蘇省南通市)通判,值海堤久廢失修,海潮泛濫,田園盡沒,房屋傾圮,鄉民流離失所,餓死者甚眾。睹此情,不辭辛勞,親自率領堤卒,指揮民工,築堤固防,為民造福。
許夢熊
許夢熊(生卒年不詳),號印峰,南陵池湖(今黃塘鄉)人。家貧好學,平日汲水亦置書於桔槔(提水工具)間吟誦,夜間攻讀無燈火,則燃竹以代之。明穆宗隆慶五年(1571年),被大學士張居正選為進士,累官至兵部職方司員外郎。許遊宦數十年,無中人之產,不畏權貴,剛正不阿。初授浙江仁和知縣,因頂撞顯貴新鄭王而被改授福建福清知縣。福清地處海濱,常遭倭寇騷擾。前任知縣方被倭寇逐走,新鄭王使許繼任,實欲藉此加以構陷。許到職後,「寬輸便民,革稅通商,築堡防邊,兵民賴之。尤振興文教,建號舍,置學田,令諸生誦讀其中」。值戚繼光領軍入閩肅清倭寇,為許治福清創造了安定條件。許在福清兩年,政通人和,縣民安居樂業,為此閩志將許列為名宦。 後轉任湖廣宜都知縣,時大學士張居正居首輔有年,因治理居功而堵塞言路。許乃乘張奔喪回故里之機,從容規勸張廣開言路,張感而採納。不久調京任工部都水司主事,督理易州廠務,抗疏請革惜薪司中官常例以蘇商困。坐譴,補德州同知。後升兵部職方司員外郎,上《籌邊策》,為台臣所攻,降茶陵州同知。吏部察其誣,轉順天府制,移戶部主事。萬曆十年(1582年),張居正死。神宗迷信煉丹,道師張國祥,威勢顯赫,位在六卿之右。許乃上疏請求崇正學,斥邪道,以「忤旨」罪被免職回鄉。
沈堯中(生卒年不詳),字執甫,號瀛台,浙江嘉興人,進士出身。明萬曆八年(1580年),任南陵知縣。在任6年,對南陵建築、教育、文化、水利多有貢獻。
沈煉(1552~1619),原名宗煉,字南麓,本縣環溪若坑(今三里鎮呂山若坑)人。自幼聰慧,勤讀詩書。年稍長,尤愛習武事,好讀兵書,注重韜略。明萬曆十六年(1588年),考中武舉,授寧國府宣州衛鎮撫。不數年,晉為宣武將軍,轉升北直天津游擊。
劉有源 劉有源(生卒年不詳),字仲開,號工峰,南陵黃塘人。明萬曆三十四年(1606年)舉人,次年登進士,以聯第名聞遐邇。始任浙江西安知縣,減輕賦役,注重地方建設,以功授貴州道御史,因居父母喪,未到任。萬曆四十六年,補湖廣道御史。時宦官專權,朝政腐敗。劉為國殷憂,上書極諫雲:「保邦治亂,莫急於用人。今宜朝上夕下,若復經年累月,玩(怠廢)為常,臣恐天下事不待智者而知其終也」。神宗不省,仍以玩樂為事。繼又就「邊事日壞,請餉莫應」,復上措置軍餉一疏,亦石沉大海,毫無反應,終致明亡。
盛此公(1597~1638),名於斯,南陵縣奎湖盛村人。青年時,家庭富有,藏書甚多,知識淵博。年長,漫遊金陵與揚州結交名士。遇石屋道人,授以《白猿經》,乃細讀揣摩,苦練劍擊;繼又讀《荊軻傳》,深慕荊之為人。後被人詐騙,困而歸,家計益落。明代以八股文取士,不準許發揮個人見解。而此公喜用語體,時有新意,故「不中有司尺度」。屢試不中,貧病交加,詩文中多傷時憤世之言。
秦仁管(生卒年不詳),字凱人,號塞齋,奎湖人。父鳳儀,明天啟元年(1621年)舉人,以教授生徒為業,著述頗豐,曾參與編纂《南陵縣志》。仁管與弟才管隨父學習,兄弟友讓,刻苦自勵,均工詩文。清順治四年(1647年),兄弟二人同登進士,並官戶部主事,誠為鄉里之盛事。仁管喜游山水,常偕友泛湖登山。今存《游工山》、《奎湖》等詩,不僅描繪了故鄉山水的秀麗,而且記載了它們的歷史變遷,為難得的史料。《奎湖》序載:「湖濱村落參差,桑麻被野。汲者、灌者、罟且釣者靡不畢集。然初固逝水也。
何一化(生卒年不詳),南陵人,字生伯,號瑟齋,清順治十二年(1655年)拔貢,為清初安徽較有影響的詩人。幼家貧,好學不倦,愛讀唐詩,尤推崇王維與李白。為人曠達豪放,淡於仕途。才思敏捷,文章灑筆千言,詩賦揮毫立就。縣北龍會橋上有文瀾亭,高數丈,時已將傾,何乃募資三十金將亭修葺一新,作《文瀾亭賦》洋洋數千言,為邑人傳誦不已。
汪越(?~1724),南陵人,字季超,一字師退,初字卓人,號大農山人。本姓王,曾祖渭嗣母家改姓汪。清初著名的史學家。約生於清康熙初年,幼家貧,體弱多病。篤志於學,喜習文史,尤精通史學。在鄉設館授徒,茹苦自甘。評選古今文,能「鉤元提要,多前人所未發者」。
太多太多 列不完
❺ 安徽蕪湖南陵古代是什麼地方
春秋,自周武王封泰伯五世孫周章為吳君(建立吳國)始,縣境為吳地。
戰國,公元前473年(周元王三 年),越王勾踐兼並吳,屬越。公元前355年(周顯王十四年),楚滅越,又為楚地。公元前223年(秦王政二十四 年),秦滅楚,歸秦。公元前221 年(秦始皇嬴政二十六年),設郡縣,屬鄣郡。
西漢,公元前109 年(武帝元封二年),始置宣城縣(治今弋江鎮)、春谷縣(治今繁昌縣境內),縣域屬上述二縣,隸屬丹陽郡。
東漢,宣城縣廢,改設宛陵、春谷二縣,縣境屬丹陽郡春谷縣地。三國入吳,恢復宣城縣。
西晉,281 年(武帝太康二年),分丹陽郡一部為宣城郡,宣城縣隸屬宣城郡。
東晉,成帝咸康末,淮北居民隨晉室南渡,於今南陵縣北僑置當塗縣,屬淮南郡。晉末分於湖為境,隋徙治於姑孰(今當塗縣),遂廢。383 年(孝武帝太元八年),改春谷為陽谷屬宣城郡,又為淮南郡地。413 年(安帝義熙九年),並陽谷縣入於湖,沿用繁昌之名(治今蕪湖縣陶辛圩內),屬淮南郡繁昌縣地。東晉於沿江赭圻城(今繁昌蘆南鄉)置南陵戍。
南朝,525 年(梁武帝普通六年),以赭圻城置南陵縣,兼置南陵郡。陳兼置北江州。隋平陳,州郡並廢。
隋,589 年(開皇九年),並石城、臨城、定陵、故治諸縣入南陵縣,屬宣州。時改宛陵縣為宣城縣,改故宣城為青弋江(鎮)。605 年(大業元年),改宣州為宣城郡。
唐,621 年(武德四年),改屬池州。627 年(貞觀元年),又歸宣州,屬江南道。704 年(長安四年),移治青陽城(今南陵籍山鎮),屬江南道宣州。733 年(開元二十一年),屬江南西道宣州。742 年(天寶元年),屬江南西道宣城郡。758 年(乾元元年),屬宣歙觀察使宣州。890 年(大順元年),屬寧國軍宣州。
五代,937 年(南唐升元元年),屬寧國軍宣州,隸江寧府。
宋,975 年(太祖開寶八年),南唐平,改寧國軍,仍稱宣州,隸江南路。103年(天聖八年),分東西兩路,屬江南東路宣州。南宋,1166 年(乾道二年),升為寧國府,屬江南東路(亦稱江東路)寧國府。
元,1277 年(至元十四年),屬江浙行中書省寧國路。1357 年(至正十七年),屬江浙行省寧國府。至正二十六年,改為宣州府。
明,1368 年(洪武元年)八月,屬中書省寧國府。1380 年(洪武十三年)正月,屬六部直隸寧國府。1403 年永樂元年(永樂元年),屬南京直隸寧國府。
清,行省下沿明制(寧國府),直至宣統,所屬府如故。1645 年(順治二年),屬江南省徽寧道。1667 年(康熙六年),屬安徽省徽寧道。太平天國期間,由浙江巡撫兼轄。1865 年(同治四年)仍由安徽省徽寧池太廣道分轄。
1911年(民國元年)1 月,裁府,直屬安徽省。1914 年6 月,劃屬安徽省蕪湖道。1928 年8 月,廢道,直屬安徽省。1932 年10 月,劃屬安徽省第二行政督察區。1938 年10 月25 日,劃屬安徽省第九行政督察區。1940年8 月6 日,劃屬安徽省第六行政督察區。1949年(1949 年)4 月22 日,南陵解放,同年5 月13 日,屬皖南行署蕪當專區1950 年5 月26 日,劃屬皖南行署宣城專區。1952 年2 月4 日,劃屬皖南行署蕪湖專區。是年8 月27 日,改屬安徽省蕪湖專區。1971 年3 月29 日,屬安徽省蕪湖地區。1980 年1 月29 日,屬安徽省宣城地區。1983 年6 月7 日,劃歸蕪湖市。
❻ 人口超40萬,建縣歷史近1500年的是安徽的哪一個縣城
安徽省,簡稱“皖”,省會合肥。清朝康熙年間,安徽因江南省東西分置而建省,得名於“安慶府”與“徽州府”之首字。在地理位置上,安徽省東鄰江蘇、浙江,西連湖北、河南、南毗江西,北與山東接壤。作為中國史前文明的重要發祥地,安徽省擁有厚重的歷史文化底蘊。截至2018年底,安徽省下轄16個省轄市,7個縣級市,54個縣,44個市轄區。其中,就南陵縣來說,人口超40萬,隸屬於安徽省蕪湖市,是中國青銅文化的發祥地之一。在歷史上,南陵縣於南北朝時期建縣,距今已有接近1500年的歷史了。
四
最後,元,至元十四年(1277年),南陵縣屬江浙行中書省寧國路這一建制。明朝永樂元年(1403年),南陵縣屬南京直隸寧國府。清朝康熙六年(1667年),南陵縣屬安徽省寧國府。到了1914年,南陵縣屬蕪湖道。1928年,南陵縣直屬於安徽省。1971年3月29日,南陵縣屬安徽省蕪湖地區。1980年1月29日,南陵縣屬安徽省宣城地區。1983年6月7日,南陵縣劃歸蕪湖市。如今,南陵縣屬安徽省地級蕪湖市。截至2018年底,南陵縣總面積達1263.7平方千米,總人口約為42萬人。
❼ 歷史上的四川成都府白井頭現在現在屬於哪個區哪個縣
武侯區
地理位置
玉林市位於
廣西壯族自治區東南部,
西距自治區首府南寧市190公里內,容是玉林市人民政府駐地。東經109°39′至110°18′,北緯22°19′至23°01′。東連廣東茂名市。西接廣西壯族自治區欽州市,
南鄰廣西壯族自治區北海市,北毗廣西壯族自治區貴港市,東北與廣西壯族自治區梧州市接壤。全市總面積12838平方公里,占廣西總面積236661平方公里的5.42%,居全區各地級市第8位。
❽ 南陵古代屬於哪個州府
春秋,自周武王封泰伯五世孫周章為吳君(建立吳國)始,縣境為吳地。
戰國,公元前473年(周元王三 年),越王勾踐兼並吳,屬越。公元前355年(周顯王十四年),楚滅越,又為楚地。公元前223年(秦王政二十四年),秦滅楚,歸秦。公元前221 年(秦始皇二十六年),設郡縣,屬鄣郡。
西漢,公元前109 年(武帝元封二年),始置宣城縣(治今弋江鎮)、春谷縣(治今繁昌縣境內),縣域屬上述二縣,隸屬丹陽郡。
東漢,宣城縣廢,改設宛陵、春谷二縣,縣境屬丹陽郡春谷縣地。三國入吳,恢復宣城縣。
西晉,281 年(武帝太康二年),分丹陽郡一部為宣城郡,宣城縣隸屬宣城郡。
東晉,成帝咸康末,淮北居民隨晉室南渡,於今南陵縣北僑置當塗縣,屬淮南郡。晉末分於湖為境,隋徙治於姑孰(今當塗縣),遂廢。383 年(孝武帝太元八年),改春谷為陽谷屬宣城郡,又為淮南郡地。413 年(安帝義熙九年),並陽谷縣入於湖,沿用繁昌之名(治今蕪湖縣陶辛圩內),屬淮南郡繁昌縣地。東晉於沿江赭圻城(今繁昌蘆南鄉)置南陵戍。
南朝,525 年(梁武帝普通六年),以赭圻城置南陵縣,兼置南陵郡。陳兼置北江州。隋平陳,州郡並廢。
隋,589 年(開皇九年),並石城、臨城、定陵、故治諸縣入南陵縣,屬宣州。時改宛陵縣為宣城縣,改故宣城為青弋江(鎮)。605 年(大業元年),改宣州為宣城郡。
唐,621 年(武德四年),改屬池州。627 年(貞觀元年),又歸宣州,屬江南道。704 年(長安四年),移治青陽城(今南陵籍山鎮),屬江南道宣州。733 年(開元二十一年),屬江南西道宣州。742 年(天寶元年),屬江南西道宣城郡。758 年(乾元元年),屬宣歙觀察使宣州。890 年(大順元年),屬寧國軍宣州。
五代,937 年(南唐升元元年),屬寧國軍宣州,隸江寧府。
宋,975 年(太祖開寶八年),南唐平,改寧國軍,仍稱宣州,隸江南路。103年(天聖八年),分東西兩路,屬江南東路宣州。南宋,1166 年(乾道二年),升為寧國府,屬江南東路(亦稱江東路)寧國府。
元,1277 年(至元十四年),屬江浙行中書省寧國路。1357 年(至正十七年),屬江浙行省寧國府。至正二十六年,改為宣州府。
明,1368 年(洪武元年)八月,屬中書省寧國府。1380 年(洪武十三年)正月,屬六部直隸寧國府。1403 年永樂元年(永樂元年),屬南京直隸寧國府。
清,行省下沿明制(寧國府),直至宣統,所屬府如故。1645 年(順治二年),屬江南省徽寧道。1667 年(康熙六年),屬安徽省徽寧道。太平天國期間,由浙江巡撫兼轄。1865 年(同治四年)仍由安徽省徽寧池太廣道分轄。
1911年(民國元年)1 月,裁府,直屬安徽省。1914 年6 月,劃屬安徽省蕪湖道。1928 年8 月,廢道,直屬安徽省。1932 年10 月,劃屬安徽省第二行政督察區。1938 年10 月25 日,劃屬安徽省第九行政督察區。1940年8 月6 日,劃屬安徽省第六行政督察區。1949年(1949 年)4 月22 日,南陵解放,同年5 月13 日,屬皖南行署蕪當專區1950 年5 月26 日,劃屬皖南行署宣城專區。1952 年2 月4 日,劃屬皖南行署蕪湖專區。是年8 月27 日,改屬安徽省蕪湖專區。1971 年3 月29 日,屬安徽省蕪湖地區。1980 年1 月29 日,屬安徽省宣城地區。1983 年6 月7 日,劃歸蕪湖市。
❾ 歷史上贛臨江府泰和縣現在是哪
泰和縣不屬於臨江府,而屬於吉安府
1363年,朱元璋改臨江路為臨江府,府治清江(在專今江西省樟樹屬市臨江鎮),轄清江、新淦(今江西省新干縣)、新喻(今江西省新余市渝水區)3縣。明嘉靖五年(1526)新置峽江縣來屬。一直到1913年被廢,臨江府所轄的縣只有清江、新淦、新喻、峽江這4縣。
泰和縣歷史上屬於吉安府
洪武二年(1369),廢泰和州,為泰和縣,屬江西布政使司吉安府。
❿ 安徽在清朝歷史上的地位
清順治十八年(1661),江南省劃為左、右兩藩分片治理。康熙四年(1665),調整左、右藩轄區,奠定了安徽、江蘇兩省的疆域。康熙六年(1667)正式建省,取安慶府和徽州府首字合成為省名。乾隆二十五年(1760),定安慶為省垣,健全了省級三司衙門。
同治四年(1865),析為三道:鳳潁六泗道領2府2直隸州,共19縣(州)。鳳陽府轄鳳陽縣、懷遠縣、定遠縣、鳳台縣、壽州、宿州(領靈璧縣),潁州府轄阜陽縣、潁上縣、霍邱縣、渦陽縣、亳州、太和縣、蒙城縣,六安直隸州轄霍山縣、英山縣(今屬湖北省),泗州直隸州轄天長縣、五河縣、盱眙縣(今屬江蘇省)。安廬滁和道領2府2直隸州,共14縣(州)。安慶府轄懷寧縣、桐城縣、潛山縣、太湖縣、宿松縣、望江縣,廬州府轄合肥縣、舒城縣、廬江縣、巢縣、無為州,滁州(直隸州),轄全椒縣、來安縣,和州直隸州轄含山縣。徽寧池太道領4府1直隸州,共22縣。徽州府轄歙縣、休寧縣、祁門縣、黟縣、績溪縣、婺源縣(今屬江西省),寧國府轄宣城縣、寧國縣、涇縣、太平縣、旌德縣、南陵縣,池州府轄貴池縣、青陽縣、銅陵縣、石埭縣、建德縣、東流縣,太平府轄當塗縣、蕪湖縣、繁昌縣,廣德直隸州轄建平縣。與現今安徽轄區比較,少碭山縣、蕭縣,屬江蘇省淮徐道,多婺源縣、盱眙縣、英山縣,基本與今安徽境域同。
安徽在清朝歷史上的地位是很重要的,首先因為有了一個桐城派,霸佔中國文壇200多年,再者安徽也是重要的農業大省,對清朝的經濟發展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