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IT行業的起源,發展史
IT 這個名詞,簡要地說它的意思就是信息技術(INFORMATION TECHNOLOGY),它涵蓋的范圍很廣,舉凡處理或者應用到信息技術的產業,諸如銀行,咨詢,醫院,出版,製造, 影視等等,他們共同的特點都是依賴於信息和信息系統。計算機軟硬體,網際網路和其他各種來連接上述所有的東西的網路環境當然還有從事設計,維護,支持和管理的人員共同形成了一個無所不在的IT產業。
Y2K的問題證明了我們現在已經在各個方面越來越依靠計算機技術了。在職業市場上, IT工作無疑是最炙手可熱的,事實上,很多分析家認為,信息技術是二次大戰以來促進北美經濟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里強勁發展的最有力的因素。
計算機以及網路已經成為我們的生活緊密而不可分的一部分,所有的工業都依賴他們,這種依賴關系導致了IT產業工作機會的大量涌現。
信息技術已經成為人類的核心,它關乎人們如何分享信息,如何創意開拓,如何消除全球的隔閡,同時還能提高信息本身的效用。
今天誰在為IT工作?
瘦骨嶙峋,帶著啤酒瓶底似的眼鏡,留著雞窩一樣的發型,所有的社會活動僅僅是凌晨2點在聊天室里大放厥詞和送比薩餅的小鬼聊上兩句的人?
這個觀點不免過時了點,而且也不太准確。是計算機把那些人神話了,我們總是覺得那些和計算機打交道的人是不同於我們普通人的異類。
IT行業的人極其聰明,這點毫無疑問。即使在其它產業中,他們的工作也同樣需要智慧和創造力。 而在IT產業,它更需要極其前沿的研究和開發工作,現代工業已經進化到包括產生和支持信息流的商業世界的基礎了。
投身IT產業的人極其聰明,有興趣,創造力,務實而又有抱負,具備無以倫比的創意, 生而且行動目標明確。相當多的人已經具備人文或者商業學位,正在找尋他們的理想,他們發現目前的工作缺乏挑戰和發展,所以他們經過研究決定從事高挑戰高收益的信息產業中來。
IT產業是報酬很低的技術工作嗎?
當然不是。每家公司都僱用IT專家。事實上,IT產業的人員一直是供不應求的。只要翻翻報紙,讀一讀關於那些正在哭求IT人員的公司的報道,你就會明白的這確確實實是一個賣方市場。
這主要歸結於自動化的變革。所有的產業都有一個廣泛的技術基礎,從入門級的硬體支持到高深的公司開發。如果你不考慮到技術層次,就沒有辦法為公司制定商業戰略, 所以信息技術已經參與發展戰略,極有效地設計和指導商業目的。
根據IDC1998年的調查,對IT人員需求高的產業依次是:遠程通訊,商業服務,醫療保健,零售批發和財務服務。相對於純粹僱用技術人員的技術產業而言,它要來的廣泛的多。
IT的機會是世界范圍的,它已經滲透到經濟的每一個角落,它還產生了很多過去沒有從未出現過的工作機會,發展勢頭越來越快,同時也代表它的工資水平是很高的,他們是絕對的有競爭性。
無論如何,IT業是一個富有吸引力的行當!
怎樣是合適的培訓?
培訓的時間長短取決於你打算進入的行當。通常,你打算開始IT生涯的關鍵一步是選擇學校---取決於學校學習時間的長短---一般不會很長,你不需要到大學學4年, 或者夜校學2年。事實上,你會在6個月之內獲得認證,它會使你面對很多的工作機會。 當然是全日制的學習,羅馬非是建於一天之內。盡管6個月不是很長,但對於一個打算改行投入到IT行當的人來說是足夠的了。
技術在這個轉變中扮演了首要角色。你必須擁有它們。諸如「MCSE」,「LAN/WAN」, 「VISUAL BASIC」,「VISUAL C++」等, 它們都不是英文單詞。 很多人不熟悉它們因為這個行當還很新,而且發展很快,局外人沒有時間去記憶它們。不要害怕,當你讀完著本書的時候,你一定會明白其中的意義的。
根據你打算投入的行當,你可以選擇單項課程,證書認證,或者是某一領域的文憑, 象網路或者程序。學習的最佳計劃是掂量掂量自己的長短處,然後有目的尋找挑選學校本系列後半部分會詳細介紹如何選擇IT學校的。
IT是Information Technology的縮寫,意為「信息技術」,包含現代計算機、網路、通訊等信息領域的技術。IT的普遍應用,是進入信息社會的標志
『貳』 中國歷史的定義是什麼
中國歷史悠久,從盤古、女媧、後羿等神話時代算起約有5000年;專從三皇五帝算起屬約有4600年;自夏朝算起約有近4100年;從中國第一次大統一的中央集權制的秦朝算起約有兩千年。中國歷經多次演變和朝代更迭,也是世界上最強大的國家,經濟、文化、科技世界矚目。從中國史前時期炎黃二帝被尊奉為中華民族的人文始祖。公元21世紀,中國最早的國家夏朝出現。東周推進了生產發展和社會變革,形成百家爭鳴的局面。公元221年,秦始皇建立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統一的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帝國—秦朝,西漢進一步鞏固和發展了大一統的局面。魏晉南北朝時,中國陷入分裂割據局面,五胡亂華期間,異族融於中國趨勢加強,諸多民族在分立政權的沖突中逐漸匯聚。隋唐時期,中央與邊疆少數民族聯系更為密切,經濟繁榮、科技文化高度發展。兩宋時期,多元文化碰撞交融,經濟、科技發展到新的高度。明朝鼎盛時期,社會經濟高度發展,明末出現資本主義萌芽。19世紀,清朝閉關鎖國政策阻礙對外交流,中國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
『叄』 中國歷史的定義是什麼
中國歷史一般指中華土地上各個民族組成的中華民族誕育和發展的歷史。主要是以漢族為主體建立的王朝和個別少數民族建立的大一統王朝的興衰史,涵蓋了政治 經濟 文化 軍事等等的繁榮與衰落
『肆』 IT是什麼概念來的啊
IT實際上有三個層次:第一層是硬體,主要指數據存儲、處理和傳輸的主機和網路通信設備;第二層是指軟體,包括可用來搜集、存儲、檢索、分析、應用、評估信息的各種軟體,它包括我們通常所指的ERP(企業資源計劃)、CRM(客戶關系管理)、SCM(供應鏈管理)等商用管理軟體,也包括用來加強流程管理的WF(工作流)管理軟體、輔助分析的DW/DM(數據倉庫和數據挖掘)軟體等;第三層是指應用,指搜集、存儲、檢索、分析、應用、評估使用各種信息,包括應用ERP、CRM、SCM等軟體直接輔助決策,也包括利用其它決策分析模型或藉助DW/DM等技術手段來進一步提高分析的質量,輔助決策者作決策(強調一點,只是輔助而不是替代人決策)。有些人理解的IT把前二層合二為一,統指信息的存儲、處理和傳輸,後者則為信息的應用;也有人把後二層合二為一,則劃分為前硬後軟。通常第三層還沒有得到足夠的重視,但事實上卻是唯有當信息得到有效應用時IT的價值才能得到充分發揮,也才真正實現了信息化的目標。信息化本身不是目標,它只是在當前時代背景下一種實現目標比較好的一種手段。 卡爾的IT是指什麼呢?在那篇文章裡面他並沒有明確提出,不過他提到信息技術的核心功能--數據存儲、處理和傳輸。從他推理的邏輯來看,即從蒸汽機、鐵路、電報電話、電力等基礎設施建設推過來的,還用摩爾定律來佐證主機和光纖的發展。如果他就此打住,只從這一點出發,他的邏輯論證是非常嚴謹的,後面對《IT不再重要》發表不管支持與反對評論的人,在這一點上都是基本認同的(除了那些硬體和網路廠商外),筆者也認同這一點。整個文章里他對物化的IT基礎設施建設部分關注很多,基本沒有關注應用層面。但後面他講到大眾化趨勢時,又提到「信息技術極易復制」,則把IT又推到了商業軟體,這里已經邁出了「危險」的一步。在2004年他出版同名書時開篇就定義了他研究、類比過來的IT,「我用的『IT』是指通常意義上的,即所有被用來以數字形式存儲、處理和傳輸信息的硬體和軟體,特別強調的是,我只是指技術本身,我指的『IT』並不包括技術中流動的信息和那些使用技術的人才技能」,所以他所指的IT是指前二層。如果就這此打住,可能還是不會有太大爭議(這次又加上那些難受的軟體廠商)。客觀地分析軟體本身的特徵,的確不具備核心競爭力的四個判斷標准中的三個即:稀缺性、不易復制性、不易替代性,卡爾本人也沒有否認而且是在強調IT具備核心競爭力的第四個判斷標准,即有價值。但他偏偏又把題目定成了「IT不再重要」,幾欲把整個IT一棍子打死! 可惜他在IT這一概念上是經常含混不清:一會兒指主機網路,一會兒又跑到軟體,在他後來出版的書里甚至經常「一不小心」就邁到了第三層,完全違背了他在書開頭所界定的IT范圍,如論述信息技術的應用、對CIO發出的詰問等。有很多讀者、包括哈佛商業評論的編輯當時就指出了這一點。後面其它很多人也因為這一點來攻擊他,甚至有人說卡爾乾脆就不懂IT,有可能是真的,因為他畢竟本來就不是做IT的。這也給我們搞研究的人也給予很大的啟示和警醒,對自己不太熟悉的領域套用其它方法來研究時要特別小心,否則會鬧出很多笑話。 這里筆者要強調一點,經常有軟體廠商(國內外的都有)宣稱上了信息化就能如何如何,就能加強企業核心競爭力(反正多是現在流行什麼就跟什麼,「與時俱進」)。不知道他們是有意還是無意,且不按核心競爭力判斷的四個標准來推斷,試反問幾個簡單的問題:如果上了信息化就能如何,有多少上了信息化的企業已經虧損甚至倒閉?尤其是那些宣稱有幾十萬家客戶使用他們軟體的軟體企業該問問自己。如果上了信息化就能如何,那麼我們假設入庫、出庫、銷售、庫存等信息全是准確的,就能自動提高銷售、降低庫存嗎?如果說沒有上信息化之前,老闆可能還可因為看不見而糊塗但幸福地過過日子,那麼現在呢?只是痛苦地知道有如此多的庫存在倉庫里呆了如此長的時間,如此多的商品長時間占據著櫃台卻沒有帶來任何銷售額更不要說利潤!分析一下軟體廠商們宣傳「信息技術是企業的核心競爭力」的現象,結論只有兩個:要麼這些企業不懂什麼是核心競爭力(我想應該大多數還是懂的,既希望他們懂又希望他們不懂,希望結果是懂是因為至少軟體企業還能懂一些管理理念而不是埋頭純粹一技術性公司,希望結果是不懂是因為這樣可以少被別人攻擊沒有職業道德,不知者不為過嘛),要麼是另有所圖。一般企業客戶與IT企業之間存在嚴重的信息不對稱問題。IT企業與企業客戶之間的博弈,最後的結果往往會是次優選擇,即所謂的「檸檬效應」。在這點上,除了IT企業和從業人員要提高自身的職業操守外,政府或行業必須加強對信息化建設的培訓教育,提高企業對信息化建設的認識,引進管理咨詢公司、監理公司等來改變這一博弈結局,以達到新的平衡,促進IT業更健康的發展。 信息技術本身只是一個工具,就象一柄利劍或一枝好筆,買了它並不能一定保證你武功增進多少、字寫漂亮多少,還需要你不斷地去練習如何舞劍、如何寫字,信息化建設也需要你不斷地提升運用信息的能力,這才是真正核心也是最難的地方。功夫全在題外!信息化(數字化)目的並不是上系統拿幾個數字,它只是基礎,其核心在一個「化」字,把各種資源相關的信息整合起來後進行「合理化」、「優化」的配置。譬如用歷史信息來輔助做銷售預測、采購計劃、生產計劃、配送計劃、庫存計劃,並按照這些計劃下達指令並根據實際運行情況滾動修正計劃。美國哈林頓(Joseph Harrington)博士提出的計算機集成製造(Computer Integrated Manufacturing,CIM)包含兩個基本觀點:一是企業生產的各個環節包括市場分析、產品設計、加工製造、經營管理和售後服務等是一個不可分割的整體,必須緊密相連、統一考慮;二是整個運作過程實質上是一個數據的採集、傳遞和加工處理過程,最終產品可以看作是數據的物質表現。如果上了信息系統卻不用它來輔助決策,還是按照原來的運作方式運作,則信息系統的作用可能只是限於解放某些崗位的某些工作,如統計報表等,且同時還會增加另外一些崗位的工作。大量經驗表明,如果不用信息系統收集上來的數據,要實現用來輔助決策的准確、及時、完整的信息根本不可能,信息系統只有用它才可能逐步提高其准確性、及時性和完整性。按照核心競爭力的評價標准,要構造核心競爭力,本質上只有整合能力才是,而且越外顯的能力越容易被模仿。冰山一角,露在外面的越少越不容易被模仿,越能構成核心競爭力。 就象哈佛商業評論編輯Hal Varian(加利福尼亞大學伯克利分校信息管理與系統系主任)指出的那樣:「卡爾說IT正在商品化、不再提供競爭優勢,這一點他是對的。但知道如何有效使用IT還是一種非常稀缺的技能。」「提供競爭優勢的不是IT本身,而是那些知道如何有效利用它的人。」「公司在花成千上萬的錢在數據存儲和獲取客戶交易數據上,但一大堆數據就躺在那兒、沒有經過分析、沒有使用,但是,在那些訓練有素的分析人員手上同樣的數據卻能產生巨大的回報!」這是一個數據豐富的時代,但同時是一個知識貧乏的時代! 波士頓大學管理學院信息系統管理學教授托馬斯·H.達文波特要把「過去的40年,更確切地描述為『數據時代』,而不是『信息時代』」,「將數據轉化為某種更有用的東西,需要相當多的人力投入和智慧,但大多數組織僅僅從技術的角度來看待這一問題。擁有一個資料庫或數據挖掘系統,與擁有其它技術一樣,是必要的,但對於高質量的信息和知識而言,則是不夠的」。
『伍』 我好疑惑啊,中國歷史是怎麼定義的,究竟什麼才算是中國歷史呢
兩種看法。
一為屬人、屬地原則的結合運用,即為根據主要民族及其歷史上版的主要權活動范圍與當前國土,以此來作為該現代主權國家歷史的研究范疇。
二為政權繼承性,每一個國家都會在歷史上經歷若干王朝更迭,其更迭往往是帶有完全或者大部分的繼承替代性,新王朝或新政府亦會在推翻前朝而成立之初宣稱其合法性與繼承性。到了近現代,除了該國自我宣稱的合法性外,還需得到國際社會認可,即為主要國家承認其政權繼承性並與之建立外交關系,並承認該國家會主權國家繼承前朝的相應國際權利與義務。由此則可作為研究該現代主權國家的歷史依據。以上兩種依據,元都符合,當然是中國的朝代。只要放棄漢歷史即中國歷史這種錯誤的觀點,那麼就不會有這種看法
『陸』 我國計算機的發展歷程
中國計算機發展歷史:
1958年,中科院計算所研製成功我國第一台小型電子管通用計算機103機(八一型),標志著我國第一台電子計算機的誕生。
1965年,中科院計算所研製成功第一台大型晶體管計算機109乙,之後推出109丙機,該機為兩彈試驗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1974年,清華大學等單位聯合設計、研製成功採用集成電路的DJS-130小型計算機,運算速度達每秒100萬次;
1983年,國防科技大學研製成功運算速度每秒上億次的銀河-I巨型機,這是我國高速計算機研製的一個重要里程碑;
1985年,電子工業部計算機管理局研製成功與IBM
PC機兼容的長城0520CH微機。
1992年,國防科技大學研究出銀河-II通用並行巨型機,峰值速度達每秒4億次浮點運算(相當於每秒10億次基本運算操作),為共享主存儲器的四處理機向量機,其向量中央處理機是採用中小規模集成電路自行設計的,總體上達到80年代中後期國際先進水平。它主要用於中期天氣預報;
1993年,國家智能計算機研究開發中心(後成立北京市曙光計算機公司)研製成功曙光一號全對稱共享存儲多處理機,這是國內首次以基於超大規模集成電路的通用微處理器晶元和標准UNIX操作系統設計開發的並行計算機;
1995年,曙光公司又推出了國內第一台具有大規模並行處理機(MPP)結構的並行機曙光1000(含36個處理機),峰值速度每秒25億次浮點運算,實際運算速度上了每秒10億次浮點運算這一高性能台階。曙光1000與美國Intel公司1990年推出的大規模並行機體系結構與實現技術相近,與國外的差距縮小到5年左右。
1997年,國防科大研製成功銀河-III百億次並行巨型計算機系統,採用可擴展分布共享存儲並行處理體系結構,由130多個處理結點組成,峰值性能為每秒130億次浮點運算,系統綜合技術達到90年代中期國際先進水平。
1997至1999年,曙光公司先後在市場上推出具有機群結構(Cluster)的曙光1000A,曙光2000-I,曙光2000-II超級伺服器,峰值計算速度已突破每秒1000億次浮點運算,機器規模已超過160個處理機,
1999年,國家並行計算機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研製的神威I計算機通過了國家級驗收,並在國家氣象中心投入運行。系統有384個運算處理單元,峰值運算速度達每秒3840億次
2000年,曙光公司推出每秒3000億次浮點運算的曙光3000超級伺服器。
2001年,中科院計算所研製成功我國第一款通用CPU——「龍芯」晶元
2002年,曙光公司推出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龍騰」伺服器,龍騰伺服器採用了「龍芯-1」CPU,採用了曙光公司和中科院計算所聯合研發的伺服器專用主板,採用曙光LINUX操作系統,該伺服器是國內第一台完全實現自有產權的產品,在國防、安全等部門將發揮重大作用。
2003年,百萬億次數據處理超級伺服器曙光4000L通過國家驗收,再一次刷新國產超級伺服器的歷史紀錄,使得國產高性能產業再上新台階。
『柒』 IT行業的起源與發展史是什麼
1、1975 年,「阿帕」網由美國國防部通信處接管。在全球,已有大量新的網路出現,如計算機科學研究網路(Computer Science Research Network,CSNET)、加拿大網路(Canadian Network CDnet)、因時網(Because It's Time Network, BITNET)等。
2、1982 年中期「阿帕」網被停用過一段時間,直到 1983 年「阿帕」網被分成兩部分,即用於軍事和國防部門的軍事網(MILNET)以及用於民間的「阿帕」網版本。用於民間的「阿帕」網改名為互聯網。在同一年,「阿帕」網的 TCP/IP 協議在眾多網路通信協議中最終勝出,成為我們至今共同遵循的網路傳輸控制協議。
3、TCP/IP(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Internet Protocol)即傳輸控制協議 / 網際網路協議,又名網路通信協議,是 Internet 最基本的協議、Internet 國際互聯網路的基礎,由網路層的 IP 協議和傳輸層的 TCP 協議組成(來源於網路)。TCP/IP 協議定義了電子設備如何連入網際網路,以及數據如何在它們之間傳輸。從此,全球的通信設施用上了同一種語言。
4、1991 年 8 月 6 日,蒂姆·伯納斯·李將萬維網項目簡介的文章貼上了 alt.hypertext 新聞組,通常我們認為這一天萬維網公共服務在互聯網上首次亮相。萬維網是我們熟知的環球信息網(World Wide Web,WWW)的縮寫,有時我們也稱之為「Web」或「W3」,中文名字為「萬維網」「環球網」等。WWW 可以讓 Web 客戶端(常用瀏覽器)訪問瀏覽 Web 伺服器上的頁面。
5、HTTP(Hypertext Transfer Protocol,超文本傳送協議)則定義了 Web 客戶端怎樣向萬維網伺服器請求萬維網文檔,以及伺服器怎樣把文檔傳送給瀏覽器。HTTP 提供了訪問超文本信息的功能,是 Web 瀏覽器和 Web 伺服器之間的應用層通信協議。
『捌』 我國歷史的描述,大概描述一下發展歷程...
中國是人類重要的發源地之一,經過漫長的進化,產生了不同時期的原始人、氏族部落,如元謀人、藍田人、北京人、山頂洞人及半坡人等等,同時經歷了原始人群、母系社會和父系社會幾個階段。
中國又是一個有著輝煌文明的古老國度。從步入文明的門檻之日起,中國先後經歷了夏朝、商朝、西周、東周(春秋、戰國)、秦、西漢、東漢、三國、西晉、東晉十六國、南北朝、隋朝、唐朝、五代十國、宋遼夏金、元朝、明朝和清朝、近代等歷史時期。
歷代統治者,以其各自的政績在歷史舞台上演出了內容不同的劇目,或名垂青史,或遺臭萬年。其中在夏、商、西周和春秋時代,經歷了奴隸社會發展的全部過程。從戰國開始,封建社會孕育形成,秦朝則建立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中央集權的大一統封建帝國。
此後,兩漢王朝是封建社會迅速成長的階段,唐、宋時期經歷了封建社會最輝煌的時代,至明、清兩代,封建社會盛極而衰,並最終開始步入了多災多難的近代社會。
19世紀中期,鴉片戰爭後中國開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1911年辛亥革命,推翻了帝制,確立了共和政體。袁世凱死後,中國進入軍閥割據混亂時期。
後經國民大革命,土地革命,抗日戰爭以及解放戰爭,終於在1949年成立中華人民共和國。又經1966年到1976年的文化大革命。1978年後中國開始實行改革開放政策,中國經濟快速發展,2011年中國超越日本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
在數千年的古代歷史上,中華民族以不屈不撓的頑強意志和勇於探索的聰明才智,譜寫了波瀾壯闊的歷史畫卷,創造了同期世界歷史上極其燦爛的物質文明與精神文明。
萬里長城、大運河、明清故宮以及多姿多彩的各種出土文物,無不反映出大膽、高超的生產技術;同時在思想文化、科學技術領域產生了無數傑出的人物,創造出無比博大、深厚的業績;而包括指南針、造紙術、火葯和印刷術這四大發明在內的無數科技成就,更使全人類受益匪淺。
歷史王朝簡記:夏商與西周,東周分兩段,春秋和戰國。一統秦兩漢,三分魏蜀吳,兩晉前後延。南北朝並立,隋唐五代傳。宋元明清後,王朝就此完。
(8)如何定義我國IT的歷史擴展閱讀
根據歷史文獻和考古物證,可將中國歷史(炎黃文明)劃分為十個紀:
炎黃、虞夏、商周、齊楚、秦漢;
魏晉、隋唐、宋元、明清、共和。
一、炎黃紀:以仰韶文化為代表,約兩千四百年(公元前五十至前二十六世紀)。以農業社會、母系社會末期、銅石並用時代、父系社會初期為准。炎黃紀已經出現私有制、商業、戰爭、奴隸。
二、虞夏紀:以龍山文化、齊家文化為代表,約一千年(公元前二十六至前十六世紀)。二里頭文化兜底:以青銅器時代初期、雙輪車、城市、文字等古文明標志為准。傳說時代的顓頊、帝嚳、堯、舜、禹或可研究納入本時代故事集。
三、商周紀:青銅器時代中期,分封制中期,以殷墟、甲骨文為典型代表。成湯滅夏、武王伐紂、國人暴動為本時代三部曲。約八百年。
四、齊楚紀:銅鐵並用時代,約六百年。以齊楚為代表的眾多周邊族群勢力(分別代表沿海地區、長江流域),大規模融入華夏,為最終形成漢族奠定了基礎。
這個時代,分封制由鼎盛而崩潰、社會發生巨大變革、封建帝制萌芽。有西周共和、平王東遷,尊王攘夷、問鼎中原,商鞅變法、長平之戰等等重要歷史故事。
五、秦漢紀:鐵器時代初期,中國進入帝制時代。以大一統、書同文為時代口號,史記、漢書為時代標志,蔡倫改進造紙術更具有劃時代意義。有秦並六國、大澤鄉起義、楚漢相爭、張騫出使西域、霍去病封狼居胥、昭君出塞、班超投筆從戎等重要歷史故事。
六、魏晉紀。亢龍有悔,黃巾起義,三國兩晉,五胡亂華,十六國走馬,南北朝並立。
七、隋唐紀。鳳凰涅盤,盛世隋唐,隋文科舉,大乘玄奘,貞觀天可汗,則天女皇帝。(隋文帝……)
八、宋元紀。天下一家,地獄天堂,文明臻極,野蠻大成,華夏之殤無盡痛,上帝之鞭驚啟蒙。(借用歐洲文藝復興之意)(十字軍東征、蒙古西征、巴格達百年翻譯運動……)
九、明清紀。黃粱石頭,南柯紅樓,千載遺夢,百年屈辱,金粉帝國,罪惡毒瘤,極權桎梏瓜藤獄,十萬成就皆嫁衣。(紅樓夢……)
十、共和紀。太平天國,洋務運動,甲午辛亥,北伐長征,民國共和,抗戰翻身。
參考資料:網路-中國古代史
『玖』 IT是什麼它的定義是什麼
IT(Information Technology,即信息技術)的基本概念和所指范圍。
IT實際上有三個層次:第一層是硬體,主要指數據存儲、處理和傳輸的主機和網路通信設備;第二層是指軟體,包括可用來搜集、存儲、檢索、分析、應用、評估信息的各種軟體,它包括我們通常所指的ERP(企業資源計劃)、CRM(客戶關系管理)、SCM(供應鏈管理)等商用管理軟體,也包括用來加強流程管理的WF(工作流)管理軟體、輔助分析的DW/DM(數據倉庫和數據挖掘)軟體等;第三層是指應用,指搜集、存儲、檢索、分析、應用、評估使用各種信息,包括應用ERP、CRM、SCM等軟體直接輔助決策,也包括利用其它決策分析模型或藉助DW/DM等技術手段來進一步提高分析的質量,輔助決策者作決策(強調一點,只是輔助而不是替代人決策)。有些人理解的IT把前二層合二為一,統指信息的存儲、處理和傳輸,後者則為信息的應用;也有人把後二層合二為一,則劃分為前硬後軟。通常第三層還沒有得到足夠的重視,但事實上卻是唯有當信息得到有效應用時IT的價值才能得到充分發揮,也才真正實現了信息化的目標。信息化本身不是目標,它只是在當前時代背景下一種實現目標比較好的一種手段。
卡爾的IT是指什麼呢?在那篇文章裡面他並沒有明確提出,不過他提到信息技術的核心功能--數據存儲、處理和傳輸。從他推理的邏輯來看,即從蒸汽機、鐵路、電報電話、電力等基礎設施建設推過來的,還用摩爾定律來佐證主機和光纖的發展。如果他就此打住,只從這一點出發,他的邏輯論證是非常嚴謹的,後面對《IT不再重要》發表不管支持與反對評論的人,在這一點上都是基本認同的(除了那些硬體和網路廠商外),筆者也認同這一點。整個文章里他對物化的IT基礎設施建設部分關注很多,基本沒有關注應用層面。但後面他講到大眾化趨勢時,又提到「信息技術極易復制」,則把IT又推到了商業軟體,這里已經邁出了「危險」的一步。在2004年他出版同名書時開篇就定義了他研究、類比過來的IT,「我用的『IT』是指通常意義上的,即所有被用來以數字形式存儲、處理和傳輸信息的硬體和軟體,特別強調的是,我只是指技術本身,我指的『IT』並不包括技術中流動的信息和那些使用技術的人才技能」,所以他所指的IT是指前二層。如果就這此打住,可能還是不會有太大爭議(這次又加上那些難受的軟體廠商)。客觀地分析軟體本身的特徵,的確不具備核心競爭力的四個判斷標准中的三個即:稀缺性、不易復制性、不易替代性,卡爾本人也沒有否認而且是在強調IT具備核心競爭力的第四個判斷標准,即有價值。但他偏偏又把題目定成了「IT不再重要」,幾欲把整個IT一棍子打死!
可惜他在IT這一概念上是經常含混不清:一會兒指主機網路,一會兒又跑到軟體,在他後來出版的書里甚至經常「一不小心」就邁到了第三層,完全違背了他在書開頭所界定的IT范圍,如論述信息技術的應用、對CIO發出的詰問等。有很多讀者、包括哈佛商業評論的編輯當時就指出了這一點。後面其它很多人也因為這一點來攻擊他,甚至有人說卡爾乾脆就不懂IT,有可能是真的,因為他畢竟本來就不是做IT的。這也給我們搞研究的人也給予很大的啟示和警醒,對自己不太熟悉的領域套用其它方法來研究時要特別小心,否則會鬧出很多笑話。
這里筆者要強調一點,經常有軟體廠商(國內外的都有)宣稱上了信息化就能如何如何,就能加強企業核心競爭力(反正多是現在流行什麼就跟什麼,「與時俱進」)。不知道他們是有意還是無意,且不按核心競爭力判斷的四個標准來推斷,試反問幾個簡單的問題:如果上了信息化就能如何,有多少上了信息化的企業已經虧損甚至倒閉?尤其是那些宣稱有幾十萬家客戶使用他們軟體的軟體企業該問問自己。如果上了信息化就能如何,那麼我們假設入庫、出庫、銷售、庫存等信息全是准確的,就能自動提高銷售、降低庫存嗎?如果說沒有上信息化之前,老闆可能還可因為看不見而糊塗但幸福地過過日子,那麼現在呢?只是痛苦地知道有如此多的庫存在倉庫里呆了如此長的時間,如此多的商品長時間占據著櫃台卻沒有帶來任何銷售額更不要說利潤!分析一下軟體廠商們宣傳「信息技術是企業的核心競爭力」的現象,結論只有兩個:要麼這些企業不懂什麼是核心競爭力(我想應該大多數還是懂的,既希望他們懂又希望他們不懂,希望結果是懂是因為至少軟體企業還能懂一些管理理念而不是埋頭純粹一技術性公司,希望結果是不懂是因為這樣可以少被別人攻擊沒有職業道德,不知者不為過嘛),要麼是另有所圖。一般企業客戶與IT企業之間存在嚴重的信息不對稱問題。IT企業與企業客戶之間的博弈,最後的結果往往會是次優選擇,即所謂的「檸檬效應」。在這點上,除了IT企業和從業人員要提高自身的職業操守外,政府或行業必須加強對信息化建設的培訓教育,提高企業對信息化建設的認識,引進管理咨詢公司、監理公司等來改變這一博弈結局,以達到新的平衡,促進IT業更健康的發展。
信息技術本身只是一個工具,就象一柄利劍或一枝好筆,買了它並不能一定保證你武功增進多少、字寫漂亮多少,還需要你不斷地去練習如何舞劍、如何寫字,信息化建設也需要你不斷地提升運用信息的能力,這才是真正核心也是最難的地方。功夫全在題外!信息化(數字化)目的並不是上系統拿幾個數字,它只是基礎,其核心在一個「化」字,把各種資源相關的信息整合起來後進行「合理化」、「優化」的配置。譬如用歷史信息來輔助做銷售預測、采購計劃、生產計劃、配送計劃、庫存計劃,並按照這些計劃下達指令並根據實際運行情況滾動修正計劃。美國哈林頓(Joseph Harrington)博士提出的計算機集成製造(Computer Integrated Manufacturing,CIM)包含兩個基本觀點:一是企業生產的各個環節包括市場分析、產品設計、加工製造、經營管理和售後服務等是一個不可分割的整體,必須緊密相連、統一考慮;二是整個運作過程實質上是一個數據的採集、傳遞和加工處理過程,最終產品可以看作是數據的物質表現。如果上了信息系統卻不用它來輔助決策,還是按照原來的運作方式運作,則信息系統的作用可能只是限於解放某些崗位的某些工作,如統計報表等,且同時還會增加另外一些崗位的工作。大量經驗表明,如果不用信息系統收集上來的數據,要實現用來輔助決策的准確、及時、完整的信息根本不可能,信息系統只有用它才可能逐步提高其准確性、及時性和完整性。按照核心競爭力的評價標准,要構造核心競爭力,本質上只有整合能力才是,而且越外顯的能力越容易被模仿。冰山一角,露在外面的越少越不容易被模仿,越能構成核心競爭力。
就象哈佛商業評論編輯Hal Varian(加利福尼亞大學伯克利分校信息管理與系統系主任)指出的那樣:「卡爾說IT正在商品化、不再提供競爭優勢,這一點他是對的。但知道如何有效使用IT還是一種非常稀缺的技能。」「提供競爭優勢的不是IT本身,而是那些知道如何有效利用它的人。」「公司在花成千上萬的錢在數據存儲和獲取客戶交易數據上,但一大堆數據就躺在那兒、沒有經過分析、沒有使用,但是,在那些訓練有素的分析人員手上同樣的數據卻能產生巨大的回報!」這是一個數據豐富的時代,但同時是一個知識貧乏的時代!
波士頓大學管理學院信息系統管理學教授托馬斯·H.達文波特要把「過去的40年,更確切地描述為『數據時代』,而不是『信息時代』」,「將數據轉化為某種更有用的東西,需要相當多的人力投入和智慧,但大多數組織僅僅從技術的角度來看待這一問題。擁有一個資料庫或數據挖掘系統,與擁有其它技術一樣,是必要的,但對於高質量的信息和知識而言,則是不夠的」。
所以這里我們有必要明確一下一些經常混淆的基本概念。
數據(Data)=事實的記錄,如上季度甲系列產品在華東地區銷售額為120萬。
信息=(Information)=數據+ 意義,如上季度甲系列產品華東地區銷售額比去年同期減少了25 %。
智能(Intelligence)=信息+理解(understanding)與推理(reasoning),如分析原因是華東地區銷售單位不行,或甲系列產品進入了衰退期,還是公司整體營銷活動落後,競爭者強力促銷導致?或是其它原因。
知識(Knowledge) =解決問題的技能(skill),針對這一問題公司應對的策略是什麼?
智慧(Wisdom) =知識的選擇(Selection) 應對的行動方案可能有多種,但(戰略)選擇哪個*智慧。行動則又會產生新的交易數據。
數據、信息、智能、知識、智慧、行動與管理活動的關系見下圖,事實上它們之間存在多重循環關系。
圖1 數據、信息、智能、知識、智慧、行動與管理活動之間的關系
同樣的高速公路、同樣的高檔車,開車的人不同將會開出完全不同的水平,這時更關鍵的因素--開車的本事就顯得至關重要了。在初級階段,競爭比較粗放,可能主要是看誰能修好道,買好車。到後面,大家硬體基礎設施差不多,競爭日趨白熱化,這個時候人的作用就突顯出來了,光有好道好車還不行,還得有舒馬赫這樣的頂級選手才能贏得比賽。企業經營與賽車還不太一樣,賽車有人制定規則,規定只能跑一樣的道,企業之間的競爭是八仙過海各顯神通,有錢的就可以買高檔的伺服器、小型機,沒有錢的就只能買PC伺服器;有錢的就可以用光纖寬頻,沒有錢的則只能用ADSL甚至撥號;有錢的可以花幾千萬去買SAP、Oracle,沒有錢的則只能用用金蝶、用友,甚至只有一些基本功能的小的進銷存或財務軟體;有錢的可以請五大幫他們制定符合未來趨勢的戰略並進行培訓,沒有錢的則只能*企業家自己摸著石頭過河……的確,這是一場不太公平的競爭。但網路經濟來了,用卡爾的話說,就是IT技術已經變得「大眾化」,已變成商品。更何況ASP模式的出現,將極大的降低了企業信息化的門檻,昂貴的伺服器、網路、軟體費用的門檻被一下子降低了。好比雖然你有私家的寶馬、賓士,可以很快地到達你想要到的地方。但我也可以坐計程車差不多也能實現同樣的效果,再差點兒我有公共汽車、地鐵,只要很低的成本也能基本實現我的目標。但同樣的寬頻、同樣一套系統軟體,但使用的人一樣,效果卻完全不一樣,君不見同樣是使用SAP、Oracle或者金蝶、用友,有很成功的,也有很失敗的?還是那句話,功夫在詩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