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歷史問題 > 歷史特色文化有哪些

歷史特色文化有哪些

發布時間:2021-02-27 11:11:39

1. 中國的傳統文化都有哪些

除開我們平時最多的節日以外,還有這些:
1.傳統文學:主要是指詩內詞曲賦。
《詩經》、容《漢樂府》、《孫子兵法》;先秦詩歌、漢賦、唐詩、宋詞、元曲、明清小說、四大名著(《西遊記》《紅樓夢》《三國演義》《水滸傳》)、《聊齋志異》等。
2.傳統節日:中國有各種各樣的傳統節日,很多事情有各種禮儀和習俗。漢民族傳統節日近50個。如下是15個主要節日:春節、上元節(元宵節)、花朝節(百花生日)、上巳節(三月三)、寒食節、清明節、端午節、七夕節、中元節(鬼節)、中秋節、重陽節、冬至節、臘八節、祭灶日(小年)、除夕。每個地方還有地方和民族的特色。
3.中國戲劇:京劇、越劇、秦腔、潮劇、崑曲、湘劇、豫劇、曲劇[1] 、二人轉、河北梆子、皮影戲、川劇、黃梅戲、粵劇、花鼓戲、巴陵戲、木偶戲、臉譜、梨園戲、歌仔戲、雙簧等。
4.中國建築:亭閣牌坊、園林寺院、鍾塔廟宇、亭台樓閣、民宅

2. 六大古都都有哪些文化特色

我國歷來有四大古都、六大古都,甚至七大古都的說法。「四大古都」指的是西安、洛陽、南京、北京;「六大古都」是加上了開封和杭州:「七大古都」則再加上安陽。今天主要說一說中國的六大古都。

西安

西安,古稱「長安」、「京兆」等,在《史記》中被華夏民族先祖譽為「金城千里,天府之國」。「藍田猿人」在這里繁衍生息,新石器「半坡先民」在此建立部落,周人的先祖就起源於此。公元前十一世紀,周文王在灃河兩岸建立豐鎬二京,從此揭開了西安千年帝都的輝煌史,距今有著3100多年的建城史和1200多年的建都史。

西安號稱「十三朝古都」,主要為漢唐時代。秦始皇陵兵馬俑和散布關中周邊的歷代帝王陵,展示了這座城市雄渾、厚重的歷史文化底蘊,悠久的歷史文化積淀使西安享有「天然歷史博物館」之譽。

洛陽

以洛陽為中心的河洛地區是華夏文明的重要發祥地之一。洛陽附近的二里頭文化是中國青銅時代的重要歷史文化遺址。洛陽雖然距關中並不很遠,卻是屬於古代「山東」(華山之東)的中原地區,中原歷來是華夏民族的中心和最主要的發源地,也是「中國」的古代同義詞。

洛陽得此地利,成為中國古代著名古都,常與西安並列。作為隋唐大運河的起點,洛陽早就建立了和富庶的江淮流域、太湖流域更密切的聯系。

古代洛陽號稱「天下之中」,為八方商賈交匯之地,在古代就有重視商業的氣氛,這也許還和洛陽曾經是重視商業的早期商朝的首都有關。

南京

著名的「六朝古都」。南京歷史文化的巨大價值首先在於,它對中華民族的主體民族――漢民族在歷史上有著存亡絕續的不可替代的歷史意義。有人說,只有失去才更知道可貴,這正是千百年來南京的歷史文化中愛國主義主旋律比別的城市更為明顯的緣由。

南京歷史文化的第二個特徵是「江南佳麗地,金陵帝王州」。它是我國著名古都中唯一在我國流域最寬廣、物產最富饒的長江邊的城市。

多次經歷戰亂後重生,這正是南京這座城市比較豁達、包容的主要原因。南京人的口頭禪「多大事啊」,似乎就是劫後重生的城市自己的口吻。而「南京大蘿卜」的自嘲,更具有中國人少有的幽默。

北京

一部北京史,就是半部中國古代民族戰爭和民族融合的歷史。北京的歷史文化不可避免充斥了金戈鐵馬、慷慨悲歌的尚武尚勇的氣概。從古代「風蕭蕭兮易水寒」、「燕趙多俠士」等詩句、俗語中,我們可以領略這種歷史文化特有的精神。

北京又是古代離我們最近的元明清三個王朝的首都,雖然其周邊的物產不足以支撐龐大的首都,長期依賴南方的漕運;但其文物典章、文化積淀遺存最多,加上歷代都有各地人才聚集,因此它又是一個文化底蘊極其深厚、海內罕有匹敵的歷史古都。

開封

古稱汴梁、汴京,七朝古都。

作為北宋首都,它對後世的深遠影響,遠遠超過今天開封這個中等城市的現實地位,僅僅一幅《清明上河圖》就讓無數城市相形見絀。

唐五代以前,人們被固定在鄉村居所和城裡的各種手工藝作坊,不能自由地遷徙和擇業,宋代取消了這種禁令。我們今天書寫的字體,最流行的印刷體大都是「宋體」。甚至我們今天的飲食和烹調方法,也大體形成於宋朝。比如宋以前人們日食兩餐,在宋代取消了歷代的宵禁、開發夜市之後,才形成了延續到我們今天日食三餐的飲食習慣。

杭州

從九世紀末到十世紀初,杭州在五代時期還是一個地方政權吳越國的首都。而到了南宋時期,杭州成為一個朝代的首都,持續時間達153年之久,杭州由此進入了我國著名古都的行列。

從地理上看,杭州山靈水秀,沒有南京那樣的大江橫陳,氣勢如虹。在歷史上,往往戰事到了杭州就接近尾聲了,因為來自中原或北方的軍隊渡過長江,南方再也沒有重要的防守屏障。

盡管杭州在歷代吸納了不少北方移民,卻也保留了原有吳越地方語言為主的特點。這座號稱「休閑之都」的城市既有文雅而秀美的歷史文化和風貌景觀,還有善於經商和創新的特色,也許這是把南宋的重商精神發揚光大了吧。

3. 中國歷史文化的特點有哪些

中國文化的特徵

任何一種文化類型的產生,都離不開特定的自然條件和社會歷史條件。這就是特定自然地理環境下的物質生產方式和社會組織結構。關於這三個方面,我們在下以章節將有詳細的論述。簡而言之,從地理環境看,中國處於一種半封閉狀態的大陸性地域,與西方地中海延岸的多民族有很大的不同;從物質生產方式看,中國文化植根於農業社會的基礎之上,封建的小農經濟在中國有幾千年的歷史,這與中亞、西亞的游牧民族、工商業比較發達的海洋民族也有很大的不同;從社會組織結構看,宗法制度在中國漫長的歷史中成為維系社會秩序的重要紐帶,專制制度在中國延續兩千年,這在世界文化史上也是極為罕見的。
中國文化的特徵可大致體現為以下幾個方面:
1.強大的生命力和凝聚力
在世界文化之林中,有四大文明古國,也曾經出現過許多優秀的文化體系。英國歷史學家湯因比認為,在近6000年的人類歷史上,出現過26個文明形態,但是在全世界只有中國的文化體系是長期延續發展而從未中斷過的文化。這種強大的生命力,是中國文化的一個重要特徵。
中國文化的強大生命力,表現在它的同化力、融合力、延續力和凝聚力等方面。
所謂同化力,是指外域文化進入中國後,大都逐步中國化,融入中國文化而成為其一部分。在這方面,最有代表性的例子莫過於佛教文化的傳入和中國化。佛教開始流傳於尼泊爾、印度、巴基斯坦一帶,並不是中國本土的文化,在公元1世紀的兩漢之際開始傳入中國,經過魏晉、隋唐幾百年,佛教高僧的東渡,佛教經典的翻譯,中土僧人的西行求法,都不能使佛教文化完全征服中國的士大夫。佛教傳播的結果,一部分變為中國式的佛教(如禪宗),一部分反而消融於宋明理學之中,成為中國文化的一部分。猶太人遍布全球,而且保持他們自己的宗教信仰和思維方式,而他們來到中國後,便湮沒在中國文化的汪洋大海之中。所謂融合力,是指中國文化並非單純的漢民族文化或黃河流域的文化,而是在漢民族文化的基礎上有機地吸收中國境內各民族及不同地域的文化——如楚文化、吳文化、巴蜀文化、西域文化等,形成具有豐富內涵的中華文化。中華各民族文化,例如歷史上的匈奴、鮮卑、羯、氐、羌、契丹、遼、金等民族的文化,都融匯於中國文化的血脈之中。沒有這種融合,也就沒有中國文化的博大精深。當然,各地域、各民族文化的融合,也包含有「同化」的意義。
中國文化的同化力和融合力,是在歷史中形成的,因此它不是簡單的偶然的文化現象,而是一種文化生命力的表現。具有如此強大的文化生命力的民族,在世界歷史上都是少見的。湯因比在上個世紀70年代初期,曾與日本學者池田大作有過一次著名的對話,在這次對話中,他指出,「就中國人來說,幾千年來,比世界上任何民族都成功地把幾億民眾,從政治文化上團結起來。他們現實出這種在政治、文化上統一的本領,具有無與倫比的成功經驗。」
在人類歷史上,多次出現過因為異族入侵而導致文化中絕的悲劇,如印度文化因雅利安人入侵而雅利安化,埃及文化因亞歷山大大帝的入侵而希臘化、愷撒的佔領而羅馬化、阿拉伯人移入而伊斯蘭化,希臘、羅馬文化因日耳曼蠻族入侵耳中絕並沉睡千年。但是在中國,此類情形從未發生。唯有中國文化一種,歷經數千年,持續至今而未曾中輟,表現出無與倫比的延續力。
這種強健的生命延續力的成因是多方面的。東亞大陸特殊地理環境提供了相對隔絕的狀態,是其緣由之一。而中國文化長期以來以明顯的先進性多次「同化」以武力入主中原的北方游牧民族,反復演出「征服者被征服」的戲劇,也是一個重要原因。
在漫長的歷史年代利,中國文化雖未受到遠自歐洲、西亞、南亞而來的威脅,但也屢次遭到北方游牧民族的軍事沖擊,如春秋以前的「南蠻與北夷交侵」,十六國時期的「五胡亂華」,宋元時期契丹、女真、蒙古人接連南下,明末滿族入關。這些勇猛剽悍的游牧人雖然在軍事上大占上風,甚至多次建立起強有力的統治政權,但在文化方面,卻總是自覺不自覺地被以華夏農耕文化為代表的先進的中原文化所同化。這些游牧或半農半牧民族在與先進的中原文化的接觸過程中,幾乎都發生了由氏族社會向封建社會的過渡或飛躍。軍事征服的結果,不是被征服者的文化毀滅、中絕,而是征服者的文化皈依和文化進步。而在這一過程中,中國文化又多方面地吸收了新鮮養料,如游牧人的騎射技術,邊疆地區的物產、技藝,從而增添了新的生命活力。
中國文化的強大生命力還表現在它具有歷久彌堅的凝聚力。這種凝聚力具體表現為文化心理的自我認同感和超地域、超國界的文化群體歸屬感。西周時期,中華先民便有了「非我族類,其心必異」的觀念,表達了從文化心理特質上的自我確認。正因如此,直到今天,數以千萬計浪跡天涯的華僑華裔,有的在異國他邦生兒育女,傳宗接代,但他們的文化臍帶,仍然與中華母親血肉相依,在他們的意識中,一刻也未曾忘記自己是中華兒女,炎黃子孫。已定居巴拿馬幾代,並且在政界取得顯赫地位的華僑這樣說:「別看我們完全不懂中文,我們的思想、舉止都是非常中國式的。」美籍華裔著名科學家楊振寧也說:「我覺得中國傳統的社會制度、禮教觀念、人生觀,都對我們有極大的束縛的力量。」
2.重實際求穩定的農業文化心態
中國文化是一種農業文化。所謂農業文化,並非說構成這種文化的物態成分中沒有其他產業的產品,而是說整個文化的物質基礎的主導方面和支配力量是在自然經濟軌道上運行的農業。
黃河、長江哺育的亞洲東部這片肥沃的土地,為中華先民從事精耕細作的農業生產提供了極為優越的條件。幾千年來,中國人的主體——農民,「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鑿井而飲」,躬耕田疇,世世代代、年復一年地從事簡單再生產,成為國家服役的基本承擔者。這就鑄定了中國古代文化的農業型物態特徵,並在此基礎上形成獨具一格的「實用—經驗理性」,如重農、尚農、的社會共識,重實際而罷玄想的務實精神,安土樂天的生活情趣,包含循環與恆久的變易觀念,等等。
在以農業為生存根基的中國,農業生產的節奏早已與國民生活的節奏相通。我國的傳統節日,包括最隆重的春節,均來源於農事,是由農業節氣演化而成的,並不像許多其他民族那樣,節日多源於宗教。在這樣的文化氛圍內,重農思想的產生便是順理成章的事情。中國人很早就認識到農耕是財富的來源。「不耕獲,未富也。」務實精神是「一分耕耘,一分收獲」的農耕生活導致的一種群體趨向。中國民眾在農業勞作過程中領悟到一條朴實的真理:利無幸至,力不虛擲,說空話無補於事,實心做事必有所獲。這種農人的務實作風也感染了士人,「大人不華,君子務實」是中國賢哲們一向倡導的精神。正是這種民族性格使中國人發展了實用—經驗理性,而不太注重純理論的玄思,亞里士多德式的不以實用為目的,而由探求自然奧秘的好奇心所驅使的文化人,較少在中國產生。作為農耕民族的中國人從小農業的簡單再生產過程中形成的思維定勢和運思方法是注意切實領會,並不追求精密謹嚴的思辯體系,他們被西方人稱為「最善於處理實際事務」的民族。農業社會中的人們滿足於維持簡單再生產,缺乏擴大社會再生產的能力,因而社會運行緩慢遲滯。在這樣的生活環境中,很容易滋生永恆意識,認為世界是悠久的、靜定的、中國人往往表現出習故蹈常的慣性,好常惡變。反映在民間心態中,便是對用具追求「經久耐用」,對統治方式希望穩定受常,對家族祈求延綿永遠,都是求「久」意識的表現。
3.以家族為本位的宗法集體主義文化
中國古史的發展脈絡,不是以奴隸制的國家代替由氏族血緣紐帶聯系起來的宗法社會,而是由家族走向國家,以血緣紐帶維系奴隸制度,形成一種「家國一體」的格局。這樣,氏族社會的解體在我國完成得很不充分,因而氏族社會的宗法制度及其意識形態的殘余大量積淀下來,幾千年中,全社會並未長期存在如同古代印度和歐洲中世紀那樣森嚴的等級制度,社會組織主要是在父子、君臣、夫婦之間的宗法原則指導下建立起來。
宗法制度在中國根深蒂固,不僅由於氏族社會解體極不充分,還由於此後自然經濟長期延續,「雞犬之聲相聞,民至老死不相往來」的村社構成中國社會的細胞群,而這些村社中又包含家庭宗族與鄰里鄉黨兩大網路,由家庭而家族,再集合為宗族,組成社會,進而構成國家。(中國人注重族姓源流)
以家族為本位的社會關系的基本單元是「宗族」。在宗族內,每一個人都不被看作是獨立的個體,而起碼要和上下兩代人(即父、子)發生關聯,這樣,父親、自己、兒子就形成三代,這是一個以「自己」為核心的最基本的「宗族」。如此,可以在劃同心圓。在宗法觀念下,個人是被重重包圍在群體之中的,因此,每個人首先要考慮的,是自己的責任和義務,如父慈、子孝、兄友、弟恭之類。
從「親親」的觀念出發,可以引申出對君臣、夫妻、長幼、朋友等等關系的一整套處理原則,這些處理原則是以「義務」觀念為核心的。正是由於傳統文化重家族輕個人、重群體輕個體,因而總是強調個人在群體重的義務和責任,而忽略了個人在社會重的權利,也就使得「人皆可以為堯舜」這樣的道德平等意識僅僅成為一種理想,而「法制」在這樣的系統之內也沒有用武之地。
4.尊君重民相反相成的政治文化
長期運作於中國的農業自然經濟,是一種少有商品交換、彼此孤立的經濟。在這種土壤中生長起來的極度分散的社會,需要高高在上的集權政治加以統合,以抗禦外敵合自然災害,而人格化的統合力量則來自專制君主。另一方面,農業宗法社會的正常運轉,又要仰賴以農民為主體的民眾的安居樂業,家國方得以保全,否則便有覆滅崩潰的危險。因此,「民為邦本」的思想傳統也是農業宗法社會的必然產物。「尊君」和「重民」相反而又相成,共同構成了中國傳統政治文化的一體兩翼。
中國農業社會由千百個彼此雷同、極端分散的村落和城鎮組成。但是,對外抗禦游牧人的侵襲,對內維持社會安定又是這個農業社會的全民性需要(天候地理、治理黃河、賑災恤鄰),這就又建立統一的、權威巨大的帝國的必要。例如,韓非子從天下「定於一尊」的構想出發,提出了「事在四方,要在中央,聖人執要,四方來效」的中央集權的政治設計。
與集權主義相伴生,中國農業社會又培養了另一影響深遠的政治意識,這便是「民本主義」。民本主義嚴格劃分「治人者」與「治於人者」,它是從治人者的長治久安出發,才注意民眾的力量和人心向背的。中國歷代封建統治者及其知識分子,一方面強調「國以民為本」,另一方面又強調「民以君為主」,在他們看來,「尊君」與「重民」是統一的。
5.擺脫神學獨斷的生活信念
同世界上任何民族一樣,在中國的遠古時期,也產生過原始的宗教以及對天命鬼神的絕對崇拜。直到殷商,在意識形態上仍有「尊天事鬼」的特點,「卜辭」中所記載的,就是殷商貴族的宗教占卜活動。但是西周之後就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在西周人的觀念中,從宗法中產生道德,而道德成為維系整個社會的根本紐帶。宗法道德觀念的確立,使神學獨斷的觀念削弱以至被擺脫了。這是中國傳統文化與西方文化、印度文化等相區別的一個突出特點。
在歐洲以及印度,宗教的神或上帝、佛,是最高的信仰,是精神的寄託。而最高的善,生活的目標,人們行為的准則,都是從宗教的神的誡命或啟示而來的。例如猶太教把「摩西十誡「說成是永恆的道德規范和社會的基本准則,並且說這是上帝耶和華親自向摩西頒布,與猶太人約法的(《舊約全書》)。又如,基督教的耶穌既被視為上帝之子,也是上帝的化身,他傳布福音,教化世人,成為人間倫理道德的榜樣和楷模。總之,在西方以及印度文化中,道德來源於宗教神啟,宗教的神是神聖不可侵犯的。
和歐洲、印度文化中的這種神學獨斷相比,中國文化顯示了它的理性的一面。它沒有把人的道德情感引導向外在的崇拜對象或莫測的境界,而是把它消溶在以親子關系為核心的人與人的世間關系之中,也就是平常人、平常事、平常心而已,全然不必去建立另外的神學信仰大廈。道德教育摒棄了清規戒律和冰冷的說教,肯定正常情慾的合理性,強調對它的合理引導。
由於中國傳統文化自先秦就具有擺脫神學獨斷的特點,所以在中國歷史上,未出現過象歐洲中世紀基督教占思想統治地位的「黑暗時代」。中國傳統的民間宗教信仰,有極大的實用性,而在民間的「燒香拜佛」這樣的口頭語中,「佛」的含義既可能是釋迦牟尼、觀音菩薩,也可以是「土地」、「老君」、「子孫娘娘」、「媽祖」……。這和西方文化中宗教的嚴格排他性,迥然不同。
6.重人倫輕自然的學術傾向
中國文化以「人」為核心,它表現在哲學、史學、教育、文學、科學、藝術等各個領域,追求人的完善,追求人的理想,追求人與自然的和諧,表現了鮮明的重人文、重人倫的特色。但是,在對於自然界本身的認識和改造方面,卻受到忽視。儒家思想在這方面表現特別明顯。以孔子為例,據統計,《論語》中有關自然這是的材料共54條,涉及天文、物理、化學、動植物、農業、手工業等方面的現象,不可謂不豐富,但究其內容都是「利用自然知識以說明政治、道德方面的主張,而不以自然本身的研究為目的」。例如,孔子說,「仁者樂山,智者樂水」。相反,樊遲問稼穡之事,卻被鄙為「小人也」。
儒家這種重人倫輕自然的學術傾向,對中國文化的影響是十分深遠的。唐太宗品評大臣是「一曰德性,二曰忠直,三曰博學,四曰詞藻,五曰書翰」。
當然,我們應該看到,從漢唐到宋元明,中國的科學技術在相當長的時間里居世界領先地位,但是,當16、17世紀近代自然科學在西方產生並大踏步前進的時候,中國卻落後了。這其中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從文化史的角度看,中國傳統文化重人倫而輕自然的傾向,也是其中原因之一。由於儒學在傳統文化中的廣泛影響,在古代學術史上,關於嚴密邏輯結構的理論,關於技術性控制的實驗,以及二者之間相互聯系驗證的操作,都沒有得到重視和發展。
7.經學優先並籠罩一切文化領域
中國倫理型文化還有一個突出的外在形式上的特點,這就是它的經學傳統。所謂經學,是指中國文化長期以儒家經學為主流,有著一以貫之的傳統,形成了獨自的特色。
中國學術的發展,就其分別而言,在先秦,是諸子百家之學;在兩漢,是經學;而後又有魏晉玄學、隋唐佛學、宋明理學、清代朴學。但從客觀上去考察,自漢代以後,一直到「五四」新文化運動之前,中國二千餘年的學術發展,卻是以經學為一大主流。中國文化的發展,不論是哲學、史學、教育學、政治學、社會學、宗教學,還是醫學、科學和藝術,都與經學有著十分密切的關系。可以說,在中國古代,作為一個知識分子,不論他的學習興趣與研究方向最終怎樣,他的首要任務就是學習經書,不可能有其它的選擇(如五四時期的眾多新文化健將)。
中國文化的這些特點,與西方文化有很大的不同。在古希臘,文化的發展雖然還帶有綜合性的特點,但是已出現明顯的學科分支,在數學、幾何學、天文學、醫學、物理學、生物學等方面,幾乎都有相對獨立的發展。亞里士多德的一個重要學術貢獻,就是他在知識分類方面的功勞。「這時的科學世界已大到足夠配置出為數不多的篤好妙悟的優秀任務,來撰寫天文學和數學上極專門的著作,專門到甚至受過平均教育的公民都讀不懂,而下層階級只好懷著敬畏和猜疑望著它們。這樣就使得科學家能夠大膽探索復雜而精微的辯難,並由互相批評而得到偉大而迅速的進展。」相比之下,中國文化的發展,在秦以後兩千餘年,卻一直籠罩在經學的氣氛之中。
經(也有學者稱其為「元典」),本來是孔子所整理的古代文化的典籍。孔子是中國第一個創立私學的偉大教育家,他對古代文獻搜集整理,成為他進行教育的內容,同時也延續和保存了中國古代文化。孔子編輯整理的古籍稱為「六經」,即《周易》、《尚書》、《詩經》、《禮》、《樂》、《春秋》。這些典籍,包容了政治、歷史、哲學、文學、音樂、典章制度等豐富的內涵。
到了漢代,武帝採納董仲舒的建議,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經」的地位大大提高了。訓解和闡述六經及儒家經典的學問,稱為「經學」,是學術文化領域中壓倒一切的學問,成為漢以後歷代的官學。僅據清代乾隆年間的《四庫全書》總目》,「經部」的著錄就有1773部,20427卷。可以說,中國文化在漢代以後的發展,經學是最重要的形式。
中國文化的這種經學傳統,對中國文化的發展產生了什麼影響呢?
首先,是儒家思想對中國文化各個方面的廣泛滲透。在先秦,儒學不過是諸子百家中的一家,但是一旦成為「經」,在政治力量的推動下,便滲透在精神文化和物質文化的各個領域。不論是史學、哲學、教育、科學、藝術、法律,無一不滲透著經學的影響。
其次,在經學的影響下,科學未能充分獨立。經學是一門籠統的學科,雖然經學本身並不排斥自然科學,相反,儒學中的理性主義以及某些思辯方法,對自然科學甚至還有啟發作用。但問題的關鍵是,經學以它自成一套的體系,凌駕於知識之上,無形中排斥了科學的獨立。
再次,經學傳統對中國宗教的發展,也產生著一定影響。在世界各文化體系中,宗教都佔有重要的地位。如基督教在歐洲、伊斯蘭教在中東阿拉伯廣大地區、佛教在印度及東南亞地區,影響都極其深遠。而在中國古代,宗教的影響相對而言就比較薄弱。雖然原因可從多方面研究探索,但從歷史的事實來看,經學傳統對宗教發展的制約則是顯而易見的原因。

4. 中國歷史文化的特點是什麼

中國文化主要可以歸納為三種:1.宗法文化 2.農業文化 3.血緣文化.
這三種文化專構成了中國傳統屬文化的主流.並且隨著歷史的演變它們之間相互滲透作用越來越緊密.例如:在封建社會的大家庭裡面,血緣關系十分重要,特別強調輩分和地位的等級差距,因此十分重視家族家規,它們在一定程度上甚至比國家的一些制度更具有凝聚力和威信,在魯迅先生的小說里我們常常可以看見宗法文化對封建統治和人們思想產生的影響;我國自古以來直至今日還是一個農業大國,正所謂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以農業為主的經濟形態必然會產生與之相適應的文化制度.
以四書五經為代表的儒家文化幾千年來影響著人們的思想,因此我認為中國文化最主要的特徵就是儒家文化:強調天人合一,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使人的內在修養和外在的經世治國達到完美的統一.儒家文化的精髓就是平和中正,思無邪!
其次,農耕文化、家族文化、還有一些地域文化之間相互聯系相互滲透,在歷史的漫長演變中逐漸的形成我們中國傳統文化豐富多採的內涵。

5. 中國歷史文化有哪些特點,每個特點簡單舉例說明

第一個特點當之無愧是:源遠流長。屬於四大文明古國的中國,其歷史版文化固然權是縱橫五千年的深遠。
第二,有容乃大 在朝代更迭和歷史發展進程中,中國各個民族 各個地區文化 互相學習 互相包容 融合 形成了一個統一的文化價值體系。
第三, 分久必合 合久必分 中國無法忍受長期分裂局面。 歷史上從秦始皇統一六國後,總在短暫分裂後建立穩固的封建大帝國。這跟中國人的「尋根情結」和「愛國情結」有根深蒂固的關系。也是儒家道德裡面的「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最終目標。
第四, 影響深遠 中國歷史文化在亞洲乃至世界都有深遠和深刻的影響。無論從經濟 文化 軍事 政治體制 藝術 等等方面,都對鄰國和世界貢獻巨大。
最大的特點:幾千年連綿不斷的發展,是世界上唯一一個保持不被外族的入侵而被中斷歷史文化發展的國家。

6. 中國的傳統文化有哪些

1、古詩

古詩,作為一種詩歌體裁,指的是與近體詩相對的古體詩,又稱古風、往體詩。它包括唐律形成以前所有體式的詩,也包括唐朝及唐以後仍按古式創作的詩。以唐朝為界限,從《詩經》到南北朝的唐前詩歌,均為古體詩;其後,古體詩漸漸式微,逐漸消亡

(6)歷史特色文化有哪些擴展閱讀:

中華傳統文化應包括:古文、古詩、詞語、樂曲、賦、民族音樂、民族戲劇、曲藝、國畫、書法、對聯、燈謎、射覆、酒令、歇後語等

傳統節日(均按農歷)有:正月初一春節(農歷新年)、正月十五元宵節、四月五日清明節、清明節前後的寒食節、五月五日端午節、七月七日七夕節、八月十五中秋節、臘月三十除夕

各種民俗活動包括傳統歷法在內的中國古代自然科學以及生活在中國的各地區、各少數民族的傳統文化也是中華傳統文化的組成部分。

網路-傳統文化

7. 歷史文化有哪些

獨具特色的語言文字,浩如煙海的文化典籍,名揚世界的科技工藝,異彩紛呈的文學藝術,充滿智慧的哲學,完備而深刻的道德倫理(摘自政治書)
宗教 建築 飲食 服裝 語言 傳統習俗 天文 地理

8. 中國最有區域歷史文化特色的地方都有哪些

福建的土樓,長江三峽一帶的懸棺,樓蘭古國的木乃伊,龍門石窟,莫高窟,晉祠,杭州西湖特色旅遊文化……

9. 傳統文化有什麼中國特色

1,世代相傳。中國的傳統文化在某些短暫的歷史時期內有所中斷,在不同的歷史時期或多或少的有所改變,但是大體上沒有中斷過,總的來說變化不大。

2,民族特色。中國的傳統文化是中國特有的,與世界上其他民族文化不同。

3,歷史悠久。有五千年的歷史。

4,博大精深。「博大」是說中國傳統文化的廣度---豐富多彩,「精深」是說中國傳統文化的深度——高深莫測。

5,儒家,佛家,道家彼此共存共榮,長期以來支配和影響著中華民族的精神生活。

(9)歷史特色文化有哪些擴展閱讀

語言文字

漢語是我國使用人數最多的語言,也是世界上使用人數最多的文字。我國除漢族使用漢語外,回族、滿族、畲族也基本轉用漢語。

現代漢語有標准語(普通話)和方言之分。漢語方言通常分為十大方言:官話方言,晉方言,吳方言,徽方言,閩方言,粵方言,客家方言,贛方言,湘方言和平話土話。 從語言系屬來看,我國56個民族使用的語言分別屬於五大語言:漢藏語系,阿爾泰語系,南島語系,南亞語系和印歐語系。

漢字是世界四大自源文字之一(另外三種是埃及聖書字,蘇美爾楔形文字,瑪雅文字),從文字類型上看漢字有表意文字,意音文字,音節文字之分。從字母體繫上看有古印度字母,回鶻字母,阿拉伯字母,方塊形字母,拉丁字母,斯拉夫字母等形式。

鮮有文字的書寫能成為一門藝術,更無一能達到漢字書法藝術的高度。王羲之,顏真卿,柳公權,黃庭堅等書法名家的作品至今讓人們嘆為觀止。

閱讀全文

與歷史特色文化有哪些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歷史知識薄弱 瀏覽:23
軍事理論心得照片 瀏覽:553
歷史故事的啟發 瀏覽:22
美自然歷史博物館 瀏覽:287
如何評價韓國歷史人物 瀏覽:694
中國煉丹歷史有多久 瀏覽:800
郵政歷史故事 瀏覽:579
哪裡有革命歷史博物館 瀏覽:534
大麥網如何刪除歷史訂單 瀏覽:134
我心目中的中國歷史 瀏覽:680
如何回答跨考歷史 瀏覽:708
法國葡萄酒歷史文化特色 瀏覽:577
歷史人物評價唐太宗ppt 瀏覽:789
泰安的抗日戰爭歷史 瀏覽:115
七上歷史第四課知識梳理 瀏覽:848
歷史老師職稱需要什麼專業 瀏覽:957
什麼標志軍事信息革命進入第二階段 瀏覽:141
正確評價歷史人物ppt 瀏覽:159
ie瀏覽器如何設置歷史記錄時間 瀏覽:676
高一歷史必修一第十課鴉片戰爭知識點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