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上海市閔行區北橋鎮歷史
北橋鎮
北橋鎮為北橋鄉政府所在地。位於上海縣南部,滬閔、北松、北吳3路交會處,俞塘橫越鎮南,與橫涇交匯於東街。相傳為晉陸機放鶴處,古稱鳴鶴橋。與奉賢南橋相對,故稱北橋。889年(唐龍紀元年)建華嚴庵,宋為明心寺,寺內有北梁七星橋,宋、元置北橋務,後務遷新場,始中落,明後漸盛,清嘉慶時稱北橋鎮。、
歷史
1933~1937年(民國22~26年)、1948~1954年為上海縣治。鎮小人稀,商市不盛,賴四鄉農民支撐。20、30年代因滬閔南拓路闢建,縣治遷入,小店漸增,商業漸形繁盛。抗日戰爭初期,商店大部分被毀。抗戰勝利後有30餘家商店,以茶館、理發店為多。1947年有23個行業,店、攤55家。1949年,有商店55家,從業人員106人,其中煙什店8家、南什貨店4家、茶館4家、鮮鹹肉庄3家、鮮咸魚店3家、飯店2家。另有軋花廠和碾米廠各1家,從業人員共74人。1954年縣治遷閔行鎮,商業劇衰,1955年僅剩42家商店,次年27家,其後長期不振。70年代社辦企業發展,徐閔、閔松、滬金公交客運路線乘客日眾,市面漸盛。1984年有商店14家、個體商販38家。鎮沿俞塘北岸東西向一行,滬閔路俞塘橋凌空穿鎮而過。主街東西街長千餘米,分東街、中街、西街,西街多民宅,商店布於東、中街。1983年,起滬閔路西側、北松路南拓建長300米、寬12米新街,建面積2000平方米百貨商場,形成新鎮區。有明心寺、瓶山道院、留心門等古跡。30年代,鎮郊辟有凌家花園、徐家花園等多處苗木圃,景色幽雅。今鎮北有縣農科所、農技校、花卉聯營公司、市精神病療養院分院。有徐閔線、莘吳線、松閔線公交客運路線通閔行、莘庄、塘灣、馬橋等鎮。
㈡ 有誰知道閔行歷史
閔行」的地名得名於「閔行鎮」:閔行鎮原名敏行市,在今閔行區南部,敏弘治時形成集市(一說嘉靖時有山東人閔其來滬游學,卒後葬此,故名)。1930年置鎮,1960年置區時,取境內鎮名命名為「閔行區」。
「閔行」地名的文字記載,最早見於明弘治十七年(1504年)刻印的《上海志》,距今約500年。該志卷二《山川志·鎮市》中稱:「敏行市在十六保」。以後在歷代松江府和上海縣志書中有關閔行的記載逐漸增多,但也隨之出現了一些失實之處。列舉如下:
一、關於「閔行」鎮的由來
歷代府、縣志中,開始時關於閔行名稱來歷問題均未涉及,直至清乾隆四十九年(1784年)刻印的《上海縣志》中才稱:「閔行鎮以姓得名」。此後的一些志書都存此說,但未提供依據。至民國七年((1918年)出版的《上海縣續志·古跡·冢墓》中「隱士閔其墓」的釋文卻出現了如下的記載:「在二十一保一圖(民國《上海縣志》更正為十六保十八圖——筆者),橫瀝啟秀橋北。其,山東人,嘉靖間游學來滬,卜居黃浦之濱,歿後葬此。閔行鎮以此命名。鎮八景之一,曰閔墓蒹葭。乾隆初圖冊載有戶名。」此說遭到閔行鎮人黃藝錫的否定,在民國二十四年(1935年)由黃編輯刊印的《閔行詩存·跋》中說:「閔行之名見於張經傳,當時誤「行」為『港』,事見嘉慶《上海縣志》」。明張鼐《吳淞甲乙倭變志》「嘉靖三十五年丙辰五月初一日,倭船五十餘自吳淞入上海,十九日五更乘潮南下,直抵閔行」。是閔行之名已見嘉靖年記載,《上海縣續志》乃稱:「『閔其,山東人,嘉靖間游來滬,卜居黃浦之濱,歿後葬此,閔行鎮以此命名。蓋傳文之誤矣』」事實上,「閔行」二字在明正德七年(1512年)刻印的《松江府志》中就已出現。因此,可以肯定,它與名不見經傳,游學來滬,死後葬此的閔其是毫無關系。所謂的閔行鎮八景之一的「閔墓兼葭」,在清乾隆年間黃家錕和道光年間李媞二人各自所作的專寫閔行的「申江十景」詩中,以及同一部《上海縣續志》的《名跡·古跡》「閔行鄉(實為閔行鎮——筆者)十景」中均未包括此景,說明閔其在閔行的影響並不大。說「閔行鎮以此(指閔其姓—一筆者)命名,缺乏依據。當然,這並不否定「閔行鎮以姓得名」,但是,它的來龍脈,現無法考證。
二、閔行鎮在橫瀝東還是西
近代,閔行鎮域已包括橫涇(即橫瀝)東西兩岸,但在古代到底位於橫涇東抑或西,由於府、縣志中記載混亂,使人難以弄清。明弘治《上海志》稱:敏行市在十六保。但從明正德《松江府志》和嘉靖《上海縣志》開始,就出現了「閔行市在十六保,橫瀝東」的記載,兩者不同。因為,根據歷代圖經資料,橫瀝以東為二十一保,橫瀝以西為十六保,不可能橫瀝東在十六保。因此,所謂「橫瀝東」,筆者認為這是二十一保一圖的「俗稱」,即清嘉慶《上海縣志》纂修李林松在「嘉慶《上海縣志》凡例」中所稱的「土名」。就如同嘉靖《上海縣志·物產》(卷一)中「西瓜佳者出黃土橋」一樣,此「黃土橋」並非指橋,而是專指十六保十八圖。也就是說,當時的閔行已存在於橫瀝的東、西兩岸,即在橫瀝西的十六保和橫瀝東的二十一保一圖,只是後世志者未發現其矛盾而因循照抄。直至清嘉慶閔行鎮人李林松纂的《上海縣志》才加以糾正,稱:「閔行鎮在十六保十八圖,……南枕黃浦,橫瀝貫之……」,但改得也不徹底,在同書的「兵防」篇中仍稱:「閔行鎮在上海十六保,西為橫瀝……,」其參與協纂的嘉慶《松江府志》也未作更正。而根據閔行鎮在橫瀝西有元代建造的洞真道院和度門寺;明洪武六年在橫瀝東二十一保建有黃浦巡檢司署和嘉靖前橫瀝上已有溝通兩岸的橋梁,我認為古代的閔行鎮市應包括橫瀝東、西兩岸,至少自明正德以後應是如此,但其集市的主體在橫瀝以西,即十六保,因弘治《上海志》巳提到閔行的黃浦渡在十六保,而此渡口在兵防中很早就是府城松江到柘林、青村、南匯三堡的重要通衢,所傳的秦皇馳道就在此處過黃浦江。
㈢ 閔行區的歷史
閔行區所轄地區歷史上屬上海縣最後的轄地。上海縣的歷史根據馬橋古文化遺址出土文物,可追溯到4000多年前,為4000多年前村落遺址,考古學界據此把上海成陸史上推2000年。
唐天寶十年(751年),設華亭縣,而上海縣地區(包括今上海市區淞南部分)在縣境之東北。
北宋熙寧十年(1077年),有上海務之設,為秀州17處酒務之一。南宋咸淳年間,形成上海鎮。
建區之前,閔行區全境屬上海縣。元至元二十九年(1292年)設上海縣時,在上海縣長人鄉范圍內。 先後屬蘇南行署區和江蘇省松江專區。
清嘉慶年間在長人鄉十六保十八、二十五、二十六、二十八、三十二、三十三.八、四十二、二十七、東四十四五、西四十四五、四十六、四十七九、五十一、五十二、三十九圖,十八保十三、二十七八、二十九、三十一圖,二十一保頭圖、五、十三、九十一、六九、五十四五圖。
宣統二年(1910年)屬上海縣閔行、塘灣、曹行等鄉自治區。
民國18年(1929年)地跨上海縣第一、二區所屬部分地區。民國35年屬上海縣閔行鎮及鶯壽、紫岡、荷溪、樂道、雙溪、關曹等鄉。
1949年5月解放初,屬上海縣第一、第二兩鄉聯合辦事處及閔行鎮辦事處轄。1949年9月分屬江蘇省上海縣第一、第三區及閔行鎮。
1958年10月屬上海市上海縣閔行鎮及勤豐、群力人民公社。
1959年8月屬上海縣閔行鎮及塘灣、曹行、馬橋人民公社。
1959年12月上海市從上海縣劃出閔行、吳涇地區,建立閔行區,1964年5月閔行區撤銷。
1981年2月閔行區恢復,1993年3月撤銷閔行區,與同時撤銷的上海縣合並為新的閔行區,區人民政府駐莘庄鎮。
㈣ 江湖救急!各位高手們,我想知道上海的閔行區浦江鎮的歷史文化信息,以及浦錦路和江梔路來源等!
http://ke..com/view/322573.htm#2
浦江鎮抄的網路
江梔路(姜志) 來自人名
浦錦路查不到。。。不好意思了
㈤ 上海閔行區的古老歷史以及人文景觀,文化關於它 您有什麼記憶
閔行區位於整個上海的西南部,位於整個上海版圖的中心,誕生過馬橋古文化,有著版4000年悠久歷史權,現有面積371.68平方公里,南北最長約30公里,東西最寬約31.5公里,西北-東南狹長,人口180.47萬,黃浦江縱貫其南北,分區為浦東、浦西兩部分。
閔行區所轄地區歷史上屬上海縣最後的轄地。上海縣的歷史根據馬橋古文化遺址出土文物,可追溯到4000多年前。至唐天寶十年(751年),設華亭縣,而上海縣地區(包括今上海市區淞南部分)在縣境之東北。北宋熙寧十年(1077年),有上海務之設,為秀州17處酒務之一。南宋咸淳年間,形成上海鎮。
1949年5月15日,上海縣解放,1958年1月,劃屬上海市。 1992年9月26日,國務院決定撤銷上海縣和閔行區,建立新的閔行區。
馬橋古文化遺址,位於上海市閔行區馬橋鎮俞塘村,座落在一道被稱為「竹岡」的貝沙堤之上,呈南北長,東西窄的寬頻形狀。馬橋古文化遺址的第四層被考古界視為太湖地區(包括杭州灣地區)的一個典型遺存,1982年定名為馬橋文化。考古界認為,馬橋文化可能是起源於良渚文化而接受了南方印紋陶和中原地區文化影響的文化遺存。
㈥ minhangdelish 閔行區的歷史博物館有哪些
閔行區沒有歷史博物館,但有個上海黃浦江水文化博物園,位於閔行區江川西路,距市中專心約屬25公里,緊鄰黃浦江上游的取水口。博物園是上海市郊區的重點旅遊項目,也是靠近上海的母親河--黃浦江最近的一座生態園。黃浦江水文化博物園是2003年7月動工興建,整體規劃面積約2100畝,由古生態園區、古文化園區和鄉村文化休閑區組成。古生態園區佔地400畝,古文化園區佔地800畝,鄉村文化休閑區佔地900畝。博物園靜靜地卧在浦江岸邊,彷彿向人們訴說千年歷史故事,展示民族文化輝煌,營造人類和生態環境的美麗與和諧,形成一個以旅遊、觀光、科普、休閑、度假為一體的綜合性的旅遊度假區。
㈦ 閔行區有那些歷史建築
閔行6處市級優秀歷史建築
滬閔路3210號的上海市精神衛生中心,始建回於1935年,原為普慈療養院;
七寶答鎮南街50號的七寶天主堂,始建於1867年;
江川路1800號的上海重型機器廠,始建於1934年,1962年建造了國內第一台萬噸水壓機;
江川路 555號的上海電機廠,始建於1949年;
七莘路2678號上海交通大學農學院內的斗姆閣,始建於1911年;
七莘路2678號上海交通大學農學院內的四面廳,始建於1911年。
㈧ 閔行有哪些文化
馬橋古文化遺址,位於上海市閔行區馬橋鎮俞塘村,座落在一道被稱內為「竹岡」的貝沙容堤之上,呈南北長,東西窄的寬頻形狀。「馬橋文化」是太湖地區一個典型的文化遺存,在中國考古史上佔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距今5500年,馬橋遺址已經形成陸地。從菘澤文化至良渚文化過渡時期,先民們就開始在這里繁衍生息。至夏商時期,成為環湖地區面積最大、最具有當時社會生活面貌的典型村落,總面積超過150000平方米。春秋戰國至唐、宋、元時期,這里一直是先民們的定居地。1982年,馬橋遺址被考古界定名為「馬橋文化」。
馬橋遺址於1959年發現,並在20世紀60年代和90年代進行了數次挖掘,出土文物1000餘件。馬橋遺址的發掘為論斷上海的歷史提供了科學依據,為推斷上海的成陸提供了珍貴史實。
㈨ 老閔行的歷史
「閔行」一詞已成為今日閔行區的簡稱,而「老閔行」一詞也被世人約定俗成為一個專用名詞。
歷史上的閔行老鎮,地處古岡身地帶,無水旱之患,有三千年文明積淀。黃浦江閔行義渡在元代已設立,明代初又設立巡檢司署,使這里成為申江門戶,水陸要津,因而農商雲集,逐步形成黃浦江中游的重要市鎮。又歷經四百年滄桑歲月,人口日增,經貿活躍,建起了大小街巷和連片宅院,於明末清初正式被官府確立為建制鎮,並以重鎮載入史冊。以後的三百年間,這里五方雜處,群賢畢至,書香傳世,人才輩出,被譽為上海城郊首鎮。上海市縣分治和滬閔路開通後,閔行老鎮更顯繁盛,人文日益薈萃,使上海西南地區成為滬郊顯赫之地。抗戰勝利後,民族工業在這里崛起。新中國成立後,我國能源裝備產業從這里起步,一系列工業奇跡先後誕生,地區面貌隨之發生巨變。
歷史上的「老閔行」地區,文化底蘊深厚,經貿市面繁華,社會影響廣泛,具有「申江門戶,水陸要津;農商雲集,經貿重鎮;群賢畢至,書香傳世;國企搖籃,工業新城」等地域特點,因此人稱「小上海」。「老閔行」的發展過程,是人口遷徙聚集的過程,是區域地貌轉變的過程,是生產和生活方式轉變的過程,因此是典型的區域性城市化的過程。城鎮的興旺帶動了周邊農村的發展,而工業化的興起又使城鎮獲得持續推進的動力。城鎮文化的擴散和滲透,影響著「鎮上人」和「鄉下人」的一切,提高了地區對外開放程度,促進了城鄉之間的交流,從而縮小了城鄉發展的差距。
「老閔行」在城市化過程中,持續地吸引眾多外來戶在此落地生根,海納百川,形成五方雜處的局面,而且互相包容,逐漸混合一體,構成了新型的地域文化。同時,這里眾多的本土人士勇於拓展自己的成長空間,闖盪上海灘,努力打拚,且有所作為。他們的成功,給家鄉引入時代新風,使這里與上海城市文脈產生了種種聯系。他們及他們開辟的內河航運線和修築的老滬閔路,成為城市文明與鄉村文明結合和城鄉交流的紐帶,使這里別具一格地充滿著都市近郊城鎮的獨特氣度。
閔行老街」延續數百年的建城史和影響力,能在江南地區城鎮群中脫穎而出,確實可稱之為「大上海的縮影」。其歷史文化的重要價值,已引起了越來越多的文史研究者的關注,必將有助於上海地方史研究工作的深化和拓展。
20世紀80年代起,隨著閔行老鎮的改造和開發,民族民間民俗文化遺存岌岌可危。人們發覺,失憶者會找不到「回家的路」,會失去共同的精神家園。摘自《老閔行記憶》一書近由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
㈩ 閔行區有哪些農村
歷史沿革
1992年9月26日,國務院決定撤銷上海縣和閔行區,建立新的閔行區,以原上海縣和閔行區的行政區域為新閔行區的行政區域。區人民政府設在莘庄鎮。
原閔行區所轄地區歷史上屬上海縣。上海縣的歷史根據馬橋古文化遺址出土文物,可追溯到4000多年前。至元二十九年(1292年)設上海縣。明弘治年間始有敏行之稱,正德七年(1512年)始稱閔行。民國7年(1918年),上海縣屬江蘇省。抗日戰爭上海淪陷時期,上海縣地區隸屬於偽上海特別市。民國34年(1945年)抗戰勝利後,上海縣復原。
1949年5月15日,上海縣解放,先後屬蘇南區、江蘇省。
1958年1月,劃屬上海市。
1959年12月,以原上海縣閔行鎮和吳涇地區設閔行區。1964年6月閔行區撤銷並入徐匯區,並改為閔行、吳涇兩個街道。1981年2月恢復閔行區。
地理位置
閔行區位於上海市地域腹部,形似一把「鑰匙」。北緯31.05度,東經121.25度。東與徐匯區、浦東新區、南匯區相接;南靠黃浦江與奉賢區相望;西與松江區、青浦區接壤;北與長寧區、嘉定區毗鄰;虹橋國際機場位於區境邊沿。吳淞江流經北境,黃浦江縱貫南北,分區界為浦東、浦西兩部分。閔行是上海市主要對外交通樞紐,是西南地區主要工業基地、科技及航天新區。
氣候條件
閔行區具有北亞熱帶季風氣候特徵,四季分明,冬夏長,春秋短,日照充足,雨量充沛。
行政區劃
閔行區現有9個鎮、3個街道,1個市級工業區,共161個村民委員會和331個居民委員會。區政府設在上海地鐵1號、5號線地鐵終點站—莘庄鎮。
人口狀況
2007年末,全區常住人口184.57萬人。戶籍人口88.58萬人,其中非農業人口77.80萬人。
期望壽命
2007年,居民人均期望壽命達到81.76歲,達到世界中等發達國家水平。
財政收入
2007年實現財政收入272.24億元,比上年增長19.6%。其中,區級財政收入85.66億元,比上年增長25.5%。
榮譽集錦
2001年「國家園林城區」、「中國人居環境範例獎」
2002年「聯合國迪拜改善居住環境良好範例獎」
2003年「國家園林城區」、「國家衛生區」
2004年「全國科技進步先進區」、「全國科普示範區」
2005年「全國科技進步先進區」
2006年「國家生態區」
2007年「全國綠化模範城區」、 「中華寶鋼環境優秀獎」、
「全國科技進步先進區」、 「全國雙擁模範城區「、
「中國最佳投資環境區縣20強」、 「跨國公司最佳投資的城市」
產業結構
閔行區不斷促進產業結構優化升級.2007,一、二、三產業的比例關系為0.2:69.9:29.9,第二產業的工業佔67.1%。與上年比第三產業比重上升3個百分點.提高幅度為近年來最高。
所有制結構
2007年,在閔行區稅收收入中,外商及港澳台投資企業完成稅收128.6億元,佔50.3%:內資企業及個體經營戶完成稅收127億元,佔49.7%。在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中,外商及港澳台投資企業70.1%:私營企業佔7.0%:國有和集體企業佔3.8%
就業結構
2007年末,全區城鎮職工人數達1 5.5萬人,其中:國有單位職工 2.5萬人.集體單位職工0.6萬人.其他單位職工1 2.4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