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歷史問題 > 歷史湖南屬於哪個國

歷史湖南屬於哪個國

發布時間:2021-02-27 06:50:53

1. 在古代湖南屬於哪一個國

湖南在夏、商和西周時為荊州南境。春秋、戰國時代屬於楚國蒼梧,洞庭二郡。

秦始皇設黔中、長沙兩郡;西漢初期屬於長沙國,漢武帝之後屬荊州刺史轄區,轄武陵郡、桂陽郡、零陵郡和長沙郡;

三國時屬吳國荊州,置昭陵郡,為荊南五郡;西晉時分屬荊州和廣州;東晉時分屬荊州、湘州、江州,南朝宋、齊、梁時分屬湘州、郢州和小部分荊州,南朝陳時分屬荊州、沅州。

隋高祖開皇九年(589年)平南陳,而統一中國後,在湖南設長沙、武陵、沅陵、澧陽、巴陵、衡山、桂陽、零陵等八郡;

唐玄宗開元二十一年(733年)時分屬山南東道、江南西道和黔中道、黔中道黔州都督府,唐代宗廣德二年(764年)在衡州置湖南觀察使,從此在中國行政區劃史上開始「湖南」之名;

五代十國時期,馬殷據湖南,建立楚國,國都為長沙。宋朝分全國為路,路下設州、府、軍、監,各轄若干縣。湖南主要在荊湖南路。元代實行行省制度,湖南屬湖廣行省。

明朝行省設布政使司,湖南屬湖廣布政使司。清朝地方政權實行省、道、府(直隸廳、直隸州)、縣(散廳、散州)四級制。湖廣行省南北分治,湖南獨立建省。

(1)歷史湖南屬於哪個國擴展閱讀:

截至2018年底,湖南省共轄14個地級行政區,包括13個地級市、1個自治州,分別是長沙市、株洲市、湘潭市、衡陽市、邵陽市、岳陽市、常德市、張家界市、益陽市、郴州市、永州市、懷化市、婁底市、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湖南省人民政府駐長沙市天心區湘府西路號。

湖南省位於長江中游,省境絕大部分在洞庭湖以南,故稱湖南;湘江貫穿省境南北,故簡稱湘。

2. 湖南這個地方在古代是哪個國家啊

湖南在夏、商和西周時為荊州南境。

春秋、戰國時代屬於楚國蒼梧,洞庭二郡。

秦始皇設黔中、長沙兩郡;

西漢初期屬於長沙國,漢武帝之後屬荊州刺史轄區,轄武陵郡、桂陽郡、零陵郡和長沙郡;

三國時屬吳國荊州,置昭陵郡,為荊南五郡;

西晉時分屬荊州和廣州;東晉時分屬荊州、湘州、江州;

南朝宋、齊、梁時分屬湘州、郢州和小部分荊州,南朝陳時分屬荊州、沅州;

隋高祖開皇九年(589年)平南陳,而統一中國後,在湖南設長沙、武陵、沅陵、澧陽、巴陵、衡山、桂陽、零陵等八郡;

唐玄宗開元二十一年(733年)時分屬山南東道、江南西道和黔中道、黔中道黔州都督府,唐代宗廣德二年(764年)在衡州置湖南觀察使,從此在中國行政區劃史上開始「湖南」之名;

五代十國時期,馬殷據湖南,建立楚國,國都為長沙。

宋朝分全國為路,路下設州、府、軍、監,各轄若干縣。湖南主要在荊湖南路。

(2)歷史湖南屬於哪個國擴展閱讀

湖南省地處中國中部、長江中游,因大部分區域處於洞庭湖以南而得名「湖南」,因省內最大河流湘江流貫全境而簡稱「湘」,省會駐長沙市。湖南東臨江西,西接重慶、貴州,南毗廣東、廣西,北與湖北相連。

土地面積21.18萬平方千米,佔中國國土面積的2.2%,在各省市區面積中居第10位。全省總人口6783.0萬人(2015年)。轄14個地州市、122個縣(市、區)。

湖南自古盛植木芙蓉,唐朝譚用之有詩「秋風萬里芙蓉國」詠之,毛澤東更是用「芙蓉國里盡朝暉」贊美湖南,因此又有「芙蓉國」之稱。

湖南自古有「惟楚有材,於斯為盛」之譽。近現代以來,先後涌現了啟蒙思想家魏源,清代中興名臣曾國藩、左宗棠,維新志士譚嗣同、唐才常,辛亥元勛黃興、蔡鍔、宋教仁等。

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湖南發生了秋收起義、湘南暴動、桑植起義、平江起義、通道轉兵、芷江受降等著名歷史事件

毛澤東、劉少奇、任弼時、彭德懷等無產階級革命家,為創建中國共產黨、締造中華人民共和國做出了卓越貢獻;新中國授銜的十大元帥、十大將軍有九位是湖南人。

建國後又涌現出胡耀邦、朱鎔基等黨和國家領導人。此外,從「世界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試管嬰兒之母」盧光琇等著名科學家,到田漢、齊白石、黃永玉等知名藝術家;從沈從文、周立波等著名文學家,熊倪、劉璇等世界體育名將,到共產主義戰士雷鋒;湖湘人才聯袂而起、燦若星河。

3. 湖南屬於中國的什麼地區

湖南屬於中國的華中地區。

4. 湖南古代的時侯是什麼國

湖南古代的時侯是長沙國。

長沙國,西漢時期湖南歷史上出現了第一個諸侯封國;自公元前202年建立至公元7年廢除,共存在209年;轄境承襲秦代長沙郡和黔中郡轄境,將秦長沙郡治所「湘縣」(改名「臨湘縣」)作為國都, 漢朝開國功臣吳芮由衡山王改封為第一任長沙王。

最初將長沙王的封地(長沙、黔中)稱為長沙國,長沙國下轄若干個縣。最初也由長沙國藩王長沙王治國,擁有行政權、官吏任免權。

削藩集權後,長沙王的封地逐漸縮小到長沙一郡,與郡幾無差異,長沙王「唯得衣食租稅,不與政事」而成為名義上的王,上至相,下至縣令、長全部由朝廷任免。

公元前202年(漢高祖五年),漢高祖劉邦正式稱帝建立西漢王朝後,西漢時期在行政區劃管理上改秦朝的郡縣制為郡縣制與封國制並行即「郡國制」。

與西漢王朝的命運相始終,長沙國自前202年始封至公元7年廢除,存在了200多年,又先後分為吳氏長沙國和劉氏長沙國兩個時期。

(4)歷史湖南屬於哪個國擴展閱讀:

湖南歷史沿革:

遠在舊石器時代湖南境地就已有古人類活動。距今1.2萬多年前人類即在此種植稻穀,距今5000年前湖南先民開始在此過定居生活。

湖南在原始社會時為三苗、百濮與揚越(百越一支)之地,據寧鄉縣、安鄉縣、津市、澧縣、道縣和平江縣等地考古挖掘出土的文物證明,湖南境內在40萬年前有舊石器時期的人類活動,早在一萬多年前就有種植稻穀,早在五千年以前的新石器時代湖南的先民就開始過定居生活。

湖南在夏、商和西周時為荊州南境。

春秋、戰國時代屬於楚國蒼梧,洞庭二郡。

秦始皇設黔中、長沙兩郡;

西漢初期屬於長沙國,漢武帝之後屬荊州刺史轄區,轄武陵郡、桂陽郡、零陵郡和長沙郡;

三國時屬吳國荊州,置昭陵郡,為荊南五郡;

西晉時分屬荊州和廣州;東晉時分屬荊州、湘州、江州;

南朝宋、齊、梁時分屬湘州、郢州和小部分荊州,南朝陳時分屬荊州、沅州;

隋高祖開皇九年(589年)平南陳,而統一中國後,在湖南設長沙、武陵、沅陵、澧陽、巴陵、衡山、桂陽、零陵等八郡;

唐玄宗開元二十一年(733年)時分屬山南東道、江南西道和黔中道、黔中道黔州都督府,唐代宗廣德二年(764年)在衡州置湖南觀察使,從此在中國行政區劃史上開始「湖南」之名;

五代十國時期,馬殷據湖南,建立楚國,國都為長沙。

宋朝分全國為路,路下設州、府、軍、監,各轄若干縣。湖南主要在荊湖南路。

元代實行行省制度。湖南屬湖廣行省,分14路3州:岳州路、常德路、澧州路、辰州路、沅州路、靖州路、天臨路、衡州路、道州路、永州路、郴州路、寶慶路、武岡路、桂陽路、茶陵州、耒陽州、常寧州。

元朝政府還在今湘西少數民族聚居地實行土司制度,置有10多個長官司或蠻夷長官司,分別隸屬思州軍民安撫司、新添葛蠻安撫司和四川行省永順等處軍民安撫司管轄。

明朝行省設布政使司,後改為承宣布政使司。省下為府(州),府下設縣,實行省、府(州)、縣三級制。湖南屬湖廣布政使司,轄地在今湖南境的有7府、2州、2司:岳州府、長沙府、常德府、衡州府、永州府、寶慶府、辰州府、郴州、靖州、永順軍民宣慰使司、保靖州軍民宣慰使司。

清朝地方政權實行省、道、府(直隸廳、直隸州)、縣(散廳、散州)四級制。康熙三年置湖廣按察使司,湖廣右布政使、偏沅巡撫均移駐長沙。湖廣行省南北分治,湖南獨立建省。長沙、衡州、永州、寶慶、辰州、常德、岳州7府,郴、靖2州由偏沅巡撫直接管轄。

清康熙三年(1664年)建立湖南省,下設長寶道、岳常澧道、辰沅永靖兵備道、衡永郴桂道四道,道下為府,直隸州(廳),府(州)下為縣[10]。雍正元年(1723年)設湖南布政使司,雍正二年,偏沅巡撫易名湖南巡撫。

中華民國時,湖南廢除府、廳、州,保留道、縣兩級。民國三年(1914年),湖南省設湘江道、衡陽道、武陵道、辰沅道四道,道下轄縣。

民國五年(1916年),10月,省府裁撤武陵道 ,常德、岳陽、平江、臨湘、華容、漢壽、沅江、澧縣、安鄉、臨澧、南縣11縣劃歸湘江道,桃源、石門、慈利、大庸4縣劃歸辰沅道。湖南省分為三道,湖南劃分的三道一直延續到道制撤消。

民國十一年(1922年)道制撤消,僅存省、縣兩級。民國二十六年(1937年)12月普遍設立行政督察專員公署,湖南省劃為九區;

民國二十七年(1938年)湖南省調整為10個行政督察區;民國二十九年(1940年)4月湖南省調整為10個行政督察區,各區轄6-10縣不等,並成立長沙市、衡陽市兩省轄市。民國三十八年(1949年)國民政府退守台灣以前,湖南省有2市、10行政督察區、77縣,湖南省政府駐長沙。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後,1949年設置長沙地級市、1956年設置株洲地級市,以及長沙、衡陽、郴縣、常德、益陽、邵陽、永州7個直屬專區,湘西行政區及所轄永順、沅陵、會同3個專區 。

截止2017年9月12日,湖南省共計劃分為14個地區(13地級市和1自治州),122個縣級行政區包括35個市轄區、17個縣級市、63個縣和7個自治縣。

2018年6月19日,國務院正式批復同意撤銷株洲縣,設立株洲市淥口區。以原株洲縣的行政區域為淥口區的行政區域,淥口區人民政府駐淥口鎮學堂路1號。

5. 湖南市屬於戰國七雄的哪一國

湖南湖北一帶古稱荊楚,五霸七雄中楚國的地盤

6. 春秋戰國時期湖南是屬於哪個國

當時湖南北部應該是楚國的勢力范圍,不過那時的湖南很偏遠,南面屬於南蠻的地盤

7. 湖南省在古代屬於哪個國家

呵呵,湖南省自古以來就是中國神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毛曾經主張湖南獨立。
秦以前屬楚國(准獨立國家)
漢大部屬長沙國(同姓諸候國)
三國時分屬吳,蜀漢;
五代十國時屬馬殷所立的楚國,都長沙。獨立國家。

8. 三國時期湖南省屬於哪個國家

三國時屬吳國荊州,置昭陵郡,為荊南五郡。
湖南省地處中國中部版、長江中游,因大權部分區域處於洞庭湖以南而得名「湖南」,因省內最大河流湘江流貫全境而簡稱「湘」,省會駐長沙市。湖南東臨江西,西接重慶、貴州,南毗廣東、廣西,北與湖北相連。土地面積21.18萬平方千米,佔中國國土面積的2.2%,在各省市區面積中居第10位。全省總人口6783.0萬人(2015年)。轄14個地州市、122個縣(市、區)。

9. 古代時,長沙是什麼國

2 長沙歷史
秦朝 滅亡, 漢王朝 建立。 劉邦 稱帝之後,公元 前202年 封 西漢王朝 開國功臣吳芮為長沙王,以原秦朝的長沙郡建長沙國,將湘縣改名臨湘縣,臨湘縣駐所作為國都,也標志著 湖南 歷史上出現了第一個 諸侯 國,長沙成為王國都城。長沙王是長沙國的最高統治者(最高官員),其王位世襲,但自 東漢 漢朝對諸侯王國改變體制之後即公元前144年,實際成為有名無實的番王了。長沙國從公元 前202年 始封至公元 7年 廢除,存在200多年,長沙國先後分為「吳氏長沙國」和「劉氏長沙國」兩個時期。

吳氏長沙國
古長沙城作為漢王番都,臨湘古城位於長沙國的中心地帶,為歷代長沙王的駐所和長沙國的政治軍事中心。古書《 水經注 》記載,臨湘城(即古長沙城,史稱臨湘故城)系吳芮始封長沙王建築。公元前157年,吳氏長沙國廢除。

吳氏長沙國時期,為古代長沙歷史上輝煌時期,政治上始終不渝維護國家統一,是西漢王朝的忠實諸侯王國。劉邦所封八個異姓諸侯王臧荼、韓信、英布等七個諸侯王全部消滅,唯獨吳氏長沙國自始自終效忠朝廷,就是淮陰王英布(即長沙王吳芮之女婿)反叛,長沙王吳臣(吳芮之子)還大義滅親。吳氏長沙國自吳芮始封,到前156年其五世孫吳著死,因無子被撤除,共傳5代,歷時46年。王國的官吏制度與西漢朝廷相同,設有丞相(漢高祖初曾稱柱國),由朝廷直接委任,名為輔佐諸王,實際上是派來掌握本國實權以控制地方的。

劉氏長沙國
前158年 文帝 之子文帝繼位,重置長沙國,史稱「劉氏長沙國」,公元前155年,景帝庶子劉發封為長沙王。劉發之長沙國正值西漢王朝大削諸侯王國勢力的時候,至此,疆域廣闊的長沙國分離出南部另立桂陽郡和零陵郡。自前155年封地,到 前145年 ,隨著朝廷對諸侯番國管理體制的改變,這時的長沙國瞎地大為縮小,已析出桂陽郡和零陵郡,僅有臨湘、羅、下集、益陽、連道、湘南、安城、丞陽、茶陵、攸、昭陵等13縣;長沙國的番王至此也削除了實際權力,不得干預自己所轄諸侯國的政務,成為名義上的王,上至相(管理政務的最高行政長官,改制以前稱為「臣相」),下至縣令全部由朝廷任免。

「劉氏長沙國」從劉發始封到劉舜被廢,共傳7代8王,歷時164年,隨西漢王朝滅亡而拆除。公元 8年 , 王莽 篡位自立為帝建「新朝」,長沙國改名「填蠻郡」,國都臨湘改名「撫睦縣」。

東漢長沙王、長沙國與臨湘侯
王莽政權很快就被西漢末農民大起義所淹沒。公元25年,原 西漢 皇室宗族、長沙定王劉發的後裔 劉秀 (即光武帝)擁兵稱帝,又建立起一個漢朝,因以 洛陽 為都,史稱 東漢 。由於全國各地分布著大大小小的農民起義隊伍和各色武裝割據,劉秀又展開了統一全國的戰爭。公元 26年 (建武二年),劉秀遙封西漢末代長沙王劉舜之子劉興為長沙王,復建長沙國,以控制 洞庭以南 的局勢。到 29年 ,江夏太守侯登、武陵太守王堂、長沙相韓福、桂陽太守張隆、零陵太守田翕、蒼梧太守杜穆、交趾太守錫光等,相率遣使貢獻,悉封為列侯。至此,包括長沙在內的 湖南 全境正式歸於東漢,長沙的歸漢,對劉秀統一天下的戰爭起到了重要作用,劉秀於 40年 (建武十六年)統一 中國 。長沙已早在 37年 ,劉秀以長沙王劉興等「皆襲爵為王,不應經義」,將其改封為臨湘侯,又將長沙國廢除,改為長沙郡。

三國至隋唐五代時期
湘州改制為湖南和長沙建制史上的標志。由於長沙地理位置的重要,長沙作為地方一級行政區劃的中心,其地位與作用更加鞏固。三國的長沙郡,行政范圍基本局限於湘江以東地帶,隋朝的長沙郡跨越湘江至整個湘中地區,從而基本上奠定了從此直到清代長沙建置的規模。隋朝的統一,湖南重歸統一的中央政權之下,與全國其他地區的往來與聯系不斷加強,獲得了一個廣闊和相對安定的空間。

東吳長沙郡
三國 時期, 219年 孫權 奪取長沙至 279年 西晉 滅 吳 ,長沙屬於孫吳之地。孫權稱帝後湖南政區發生變化,今湖南的大部大致屬當時的南郡、武陵、零陵、桂陽、長沙、臨賀、天門、衡陽、湘東、昭陵10郡,隸屬 荊州 。

10. 三國時期湖南屬於哪個國家

三國時湖南屬於吳國,置昭陵郡,為荊南五郡。

湖南省地處中國中部、長江中游,因大部分區域處於洞庭湖以南而得名「湖南」,因省內最大河流湘江流貫全境而簡稱「湘」,省會駐長沙市。

湖南東臨江西,西接重慶、貴州,南毗廣東、廣西,北與湖北相連。土地面積21.18萬平方千米,佔中國國土面積的2.2%,在各省市區面積中居第10位。全省總人口6783.0萬人(2015年)。轄14個地州市、122個縣(市、區)。


(10)歷史湖南屬於哪個國擴展閱讀:

吳國的疆土范圍

孫吳共有四個州,分別為揚州、荊州、廣州、交州。

孫吳的疆域范圍,北至廬江郡(現江蘇中部),南通日南郡(今越南中部),西達交趾郡(廣西東部),東臨東海,涵括我國現今浙江、福建、江西、廣東、湖南省的完整地區,以及江蘇、廣西、安徽、湖北省和重慶、上海市、還包括現今越南的北部地區。

吳國的歷史沿革

孫吳疆域的經略始於195年(漢興平二年)孫策渡江,討平江東劉繇、嚴白虎等地方勢力,略有東漢揚州刺史部的大半地區,丹陽、吳郡、會稽、豫章、廬陵、廬江六郡,此時期的政區建置主要以縣級政區為主。200年(漢建安五年)孫策死,孫權繼位。

孫權時,鼎立局面逐漸形成,孫吳在原江東六郡的基礎上,出兵深入各郡險地征討山越,還向西向南拓展。

孫權稱帝後,孫吳疆域穩定下來。經過孫權的苦心經營,孫吳疆域「西屠庸蜀之郊,北裂淮漢之涘,東苞百越之地,南括群蠻之表」。

閱讀全文

與歷史湖南屬於哪個國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歷史知識薄弱 瀏覽:23
軍事理論心得照片 瀏覽:553
歷史故事的啟發 瀏覽:22
美自然歷史博物館 瀏覽:287
如何評價韓國歷史人物 瀏覽:694
中國煉丹歷史有多久 瀏覽:800
郵政歷史故事 瀏覽:579
哪裡有革命歷史博物館 瀏覽:534
大麥網如何刪除歷史訂單 瀏覽:134
我心目中的中國歷史 瀏覽:680
如何回答跨考歷史 瀏覽:708
法國葡萄酒歷史文化特色 瀏覽:577
歷史人物評價唐太宗ppt 瀏覽:789
泰安的抗日戰爭歷史 瀏覽:115
七上歷史第四課知識梳理 瀏覽:848
歷史老師職稱需要什麼專業 瀏覽:957
什麼標志軍事信息革命進入第二階段 瀏覽:141
正確評價歷史人物ppt 瀏覽:159
ie瀏覽器如何設置歷史記錄時間 瀏覽:676
高一歷史必修一第十課鴉片戰爭知識點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