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沈陽有什麼名人有什麼貢獻
小沈陽就是大名人啊!你懂的
Ⅱ 沈陽有哪些歷史人物
張學良,皇太極
Ⅲ 沈陽有哪些著名人物
不知道你問的那方面的是過去的還是現在的'張作霖聽說過吧張學良'馬向東'慕隨心'劉涌都是牛逼人兒
Ⅳ 沈陽有那些名人
神舟飛船主設計師王永志,郎朗,國際鋼琴家,出生在沈陽,歌手那英、艾敬、龐龍、火風,胡海泉,趙本山、范偉、秦嵐、孫海英、印小天,肇俊哲,李鐵,李默然,李應發,小沈陽,張學良,張作霖。
Ⅳ 沈陽的文化名人及其作品
哪方面文化的 鋼琴的朗朗 唱歌的那英 艾靜 京劇的於魁智 曲藝的鞏漢林 常佩業 賈承博
Ⅵ 沈陽有些名人
太多了,不知道你是指哪方面的,什麼時期的?
就隨便說幾個吧:體育界,李永波,韓健,李鐵,李金羽……
文藝界,那英,孫楠,李春波,呂曉禾,毛寧……
中央電視台的陸一鳴,
神舟飛船主設計師王永志……
Ⅶ 沈陽有哪些名人
各行各業很多,需要了解哪個方面。
Ⅷ 遼寧歷史有什麼名人
1、慕容皝(297年—348年10月25日),即前燕文明帝,字元真,小字萬年, 昌黎棘城(今遼寧義縣)人,鮮卑族,西晉遼東公慕容廆第三子,十六國時期前燕的建立者。
慕容皝勇武剛毅且多有謀略,崇尚經學,熟悉天文。建武初年拜冠軍將軍、左賢王、封望平侯。
2、公孫瓚(?—199年),字伯圭(出自《劉寬碑陰》,《三國志》等文史多作伯珪,公孫瓚為劉寬門生,參與了劉寬的葬禮,碑陰為當時人甚至本人簽名,故當從碑)其名與字的對應當是取自「圭瓚」一詞,遼西令支(今河北遷安)人,東漢末年武將、軍閥,漢末群雄之一。
3、前燕景昭帝慕容儁(319年—360年2月23日),字宣英,鮮卑名賀賴跋 ,昌黎棘城(今遼寧錦州市義縣)人,鮮卑族,十六國時期前燕開國皇帝,前燕文明帝慕容皝第二子。
咸康七年(341年),東晉冊封慕容皝為燕王,以慕容儁為假節、安北將軍、東夷校尉、左賢王、燕王世子。永和四年(348年),慕容皝去世後,繼襲燕王之位。
4、後燕成武帝慕容垂(326年11月4日—396年6月2日),原名慕容霸,字道明(一說字道業、叔仁),鮮卑名阿六敦,昌黎郡棘城縣(今遼寧錦州市義縣),鮮卑族。十六國後燕開國君主、軍事家。前燕文明帝慕容皝第五子,母為蘭淑儀。
5、慕容德(336年-405年10月18日) ,後改名慕容備德,字玄明,昌黎棘城(今遼寧義縣)人,鮮卑族,前燕文明帝慕容皝幼子,母公孫氏,前燕景昭帝慕容儁、後燕成武帝慕容垂皆為其兄,五胡十六國時期南燕開國皇帝。
Ⅸ 沈陽有哪些著名的歷史人物
古代 愛新覺羅·努爾哈赤 皇太極
近代 郭松齡 鄭新潮 邵清廉 唐韻笙
Ⅹ 請您講述您知道的沈陽歷史文化和風土人情
沈陽一名源於元成宗元貞二年(1296年)設置的沈陽路。因地處瀋水(今渾河)之北,"水北為陽",故而得名。
沈陽市歷史悠久。春秋戰國時期,基本屬於肅慎、東胡族活動區。燕昭王十二年 (公元前三百年)時,這里是燕國遼東郡屬境。秦、西漢時屬遼東郡。東漢安帝永初元年(公元107年)後,北部屬玄菟郡,南部屬遼東郡。三國時均為幽州轄地。西晉時在今遼寧境設平州,遼河東、西分別為玄菟郡、昌黎郡轄境。東晉十六國時的前燕、前秦、後燕時,仍屬玄菟郡。自北燕起,經南北朝到隋,遼河東被高句麗割據。隋代在遼河西設置燕郡、遼東郡。唐高宗總章元年(公元668年)起,屬安東都護府轄區。遼代屬東京遼陽府,境內有瀋州 (今沈陽)、興州 (懿路)、集州 (奉集堡)、廣州(彰驛)、遼州 (遼濱塔)和湯州 (遼中縣)。金代大部分是東京路瀋州屬境。元代屬沈陽路和廣寧府路轄。明代大部分屬沈陽衛轄。後金天命十年(1625年)努爾哈赤由遼陽遷都沈陽。後金天聰八年(1634年)升沈陽為盛京。清順治十四年(1657年)在今沈陽設奉天府。光緒三十一年(1905年)在沈陽設奉天省。民固初年屬奉天省遼沈道。民國十二年 (1923年)八月屬奉天市政公所。
民國十八年(1929年)奉天市改稱沈陽市,隸屬遼寧省。1913年日本帝國主義侵佔沈陽後,又改稱奉天市。1945年抗戰勝利後,恢復沈陽市名稱。同年10月成立沈陽市民主聯合政府。1946年沈陽被國民黨占據。1948年11月沈陽全境解放,沈陽市成立特別市政府。1949年改為中央直轄市。1952年改由東北行政委員會領導。1954年改為遼寧省省轄市至今。
老北市場「三教九流雜巴地」的民間傳統文化,沉積著悲涼滄桑的民國文化氣息,高樓林立、街路寬闊、店鋪林立、霓虹閃爍的新市區,彰顯著現代的文明,風靡全國並被列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的東北大鼓和奉天落子就是從這里唱響的,這些都為皇寺廣場增添了別樣的文化品位。
置身皇寺廣場,呈現在眼前的是濃厚的民族、民間、民俗、宗教色彩,你可以感受到傳統文化與現代文明的交織。著名的皇家寺院實勝寺和全國唯一的錫伯族家廟,以及庄嚴威儀的清朝十二帝的塑像都建在這里。紅牆青瓦,雕梁畫棟,晨鍾暮鼓與神秘的「白駱駝馱金佛」傳說和悲壯的錫伯族西征戍邊故事交相輝映,構成了濃郁的清文化氛圍。
實勝寺是沈陽最早的喇嘛寺院,因是清太宗皇太極賜建的寺剎,因而又名皇寺。又據說,喇嘛教當時有紅、花、白、黃教之分,而皇寺喇嘛為黃教,戴黃帽,加之當初寺院建築均為黃色,因而又有「黃寺」之稱。
實勝寺始建於公元1636年(清崇德元年),竣工於1638年(清崇德三年),佔地7000餘平方米。實勝寺建築恢弘、氣勢雄偉,分前後兩院,布局完整。院內青松翠柳,殿宇輝煌,黃綠掩映,渾然一體。以山門、天王殿、大殿為中軸線,大殿為全寺的主要建築。前院兩側有鍾、鼓二樓,「黃寺鳴鍾」即為著名的沈陽八景之一。後院兩側為東西配殿和碑亭。大殿西南,建有瑪哈噶喇佛樓,專供瑪哈噶喇金佛。佛像旁供奉努爾哈赤、皇太極遺物。
金佛的傳說
瑪哈噶喇金佛高約40厘米,重千兩,立像,雙手捧降魔寶杵。說起這尊金佛,民間至今還流傳著一則故事。
清太宗皇太極於天聰九年(1635年)征服蒙古林丹汗,曾掠得大批寶物,其中有一隻千兩重的護法金佛,即瑪哈噶喇佛。這尊佛又名「大黑天」,是蒙古各部最信奉的護法神。據說是元世祖時用千金所造,曾在五台山祭祀,後被林丹汗所得。林丹汗逃亡大草灘,喇嘛默爾根用白駱駝載著這尊大金佛來盛京向皇太極進獻,結果白駱駝走到離沈陽城五里的地方便卧地不起,不久便死去。
皇太極為表彰其馱運之功,遂在此地建起一樓,專供瑪哈噶喇金佛。第二年,皇太極稱帝後,又在佛樓旁建造佛寺,三年乃成,取名實勝寺。寺成之日,皇太極親率王公大臣前來頂禮膜拜。
實勝寺的主要建築都是黃綠琉璃屋頂,與皇宮殿頂相當。管寺「達喇嘛」享受朝廷二品俸祿,掌有銀質大印,足見此寺非同一般。皇帝每年正月上旬都要率領王公大臣及前來朝賀的蒙古各部王公到此拜佛,祈求國泰民安,風調雨順。歷代皇帝東巡及皇親國戚來盛京時,也多到此朝拜。乾隆皇帝執政期間,曾四次東巡,每次必臨皇寺,並親題「海月常輝」四個大字,筆力蒼勁,頗具風采。而凡新到盛京上任的官員,第一件事也是前來參拜金佛。
1946年寺廟失火,金佛神秘失蹤,至今下落不明。因為有了皇寺,使得荒無人煙的這一地區逐漸有了人家,並逐漸演變為集市,這才有了號稱沈陽第一商埠的北市場。
為了宏揚沈陽的清代歷史文化,2000年,沈陽市和平區政府投資了近7000萬元恢復修建了錫伯族家廟,修繕了實勝寺,還重塑瑪哈噶喇佛和白駱駝雕像。此次重塑的佛像與白駱駝總重65噸,由房山漢白玉雕刻而成,共用石料100噸,由河北曲陽的工匠雕刻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