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歷史問題 > 馬爾地夫歷史上發生過哪些災害

馬爾地夫歷史上發生過哪些災害

發布時間:2021-02-27 03:25:11

① 歷史上那些地方發生過地震

葡萄牙 里斯本

1.葡萄牙 里斯本

地震時間:1755年11月日

震級:約9級

里斯本地震是迄今歐洲最大的地震。發生在距里斯本城幾十公里的大西洋海底。里斯本城破壞極其嚴重,死人 約7萬。這次地震引起海嘯近30米高,襲擊了里斯本海岸,並使英國、北非和荷蘭的海岸都遭受損害。甚至在中美洲也觀測到相當大的波浪。此震發生後過了 214年,即在1969年2月28日,在這個海域西邊又發生了8級大地震。

里斯本人口為600,000,加上周圍的衛星城市人口約為2,100,000,為全國政治,經濟中心及 第一大港,位於歐陸的最西邊,與拉丁美洲,西非及地中海的交通非常頻繁。里斯本保存了固有傳統,持續修復翻新具歷史性的建築和雕塑,中世紀街的景觀依然流 存至今。400年前里斯本是世界上最強大帝國的中心,不過由於政經環境的衰敗,近幾世紀已逐漸淡出國際舞台。從西元1255年裡斯本成為葡萄牙帝國的首 都,15世紀末是葡萄牙與里斯本最繁榮興盛的時期,葡萄牙航海探險家們的足跡遍及亞洲、非洲及南美洲。西元1755年11月1日里斯本發生大地震,使得榮 耀瞬間消失,接近1/5的人喪生,2/3的城市被摧毀,在首相彭波候爵領導下展開重建,完成全新的天主教造型的廣場及教堂等建 ,賦與里斯本另一番新風貌。

里斯本范圍並不大,是一個十分適合步行的城市,在建築物中間不時穿雜著公園和咖啡廳等點綴著。該市的歷 史古跡類景點不算多,但基於保存得當,一些大修道院、宮殿和城堡等都非常值得一看。除此之外,熱鬧的地區還有奇亞多區、羅西歐廣場、阿爾法瑪區……等等。 市郊貝連雖然距離里斯本有點遠,但確聚集相當多的博物館及紀念碑,是里斯本之旅必到的景點。這里還保存有葡萄牙帝國的光榮,從維護良好的博物館及古跡上, 可以懷想當年帝國的興盛及奢華。

印尼-蘇門答臘島

2.印尼 蘇門答臘島

地震時間:2004年12月26日

震級:8.5級

印尼蘇門答臘島以北海域12月26日上午當地時間8時發生地球40年來最強烈的9.0級地震,並引發了 雷霆萬鈞的海嘯,殃及東南亞和南亞多個國家。滔天巨浪席捲了斯里蘭卡、印度、印尼、泰國、馬來西亞、馬爾地夫和孟加拉國沿海地區。10公尺高的巨浪席捲印 度洋沿岸地區,許多當地居民和在海濱度假弄潮的旅客措手不及,紛紛溺斃。

蘇門答臘是印尼最西面的一個大島,也是全球第六大島嶼。全島面積達47萬平方公里。

蘇門答臘島呈西北—東南走向,在中間與赤道相交叉,由兩個地區組成:西北Barisan山脈和東部的沼澤地。

蘇門答臘島西南與爪哇島隔著巽他海峽相望,北方隔著麻六甲海峽與馬來半島遙遙相對,東方隔著卡里馬達海峽(Karimata)毗鄰婆羅洲,西方瀕臨印度洋。

Barisan山脈橫貫蘇門答臘島。該地區發現了煤、黃金礦床。火山所噴發的礦物質使得土壤肥沃。山脈景象優美而迷人,如多巴湖(Lake Toba)周圍區域。

在東部,強大河流把淤泥帶到下游,形成了遼闊的平地,遍布沼澤和湖泊。雖然該地區宜耕土地少,對農業不利,但是其對印尼經濟發展的重要性不可低估,因為「地上出產油,地下也出產油」:棕櫚油和石油。

在古代,蘇門答臘島的大部分地區被被熱帶森林覆蓋,這些森林曾經是寶貴動植物(紅毛猩猩、老虎、貘、Rafflesia等)的棲息地。不幸,當局的貪污風氣和非法森林開發使得這些原始森林目前面臨毀滅的危險。連所謂的「保護區」也遭到砍伐。

美國 舊金山

3.美國 舊金山

地震時間:1906年4月18日

震級:8.3級

舊金山大地震是美國迄今破壞最嚴重的一次地震,震級約為8.3級。在100萬平方公里范圍內感到地震。 這次地震是沿著著名的聖安德烈斯大斷層發生的。在地面上造成的斷裂帶約300多公里長,其錯動方式幾乎是平推的,有些地方水平錯動幅度達7米,而垂直錯動 幅度甚微。這次地震的破壞區沿斷裂帶延伸很長,但離開斷裂帶50公里就看不到破壞了。由於地震前後橫跨斷層有重復三角測量資料,從而得到了震前震後震源斷 層變形和位移的資料。據此,里德(H.F.Reid)提出了著名的彈性回跳理論,建立了地震是斷層突然錯動形成的學說。

舊金山,華人稱為三藩市。位於美國加利福尼亞州西海岸聖弗朗西斯科半島,面積47平方英里,三面環水, 環境優美,是一座山城。氣候冬暖夏涼,陽光充足,被譽為「最受美國人歡迎的城市」。1769年西班牙人發現此地,1848年加入美聯邦。全市人口約76 萬,其中華人25萬。

1906年舊金山大地震對城市造成了極大的破壞,但是很快就得到了重建。舊金山住有很多藝術家,作家和演員,在20世紀一直是叛逆文化和近代自由主義的中心之一。在很多方面,舊金山與紐約、波士頓的感覺很相似。

舊金山最有名的風景是纜車、金門大橋、海灣大橋、泛美金字塔(又譯「傳斯美國金字塔」,「全美金字塔」,Transamerica Pyramid)和唐人街。

日本 關東

4.日本 關東

地震時間:1923年9月1日

震級:8.2級

關東地震震中在日本東京附近60~80公里的相模灣,震級為 8.2級,震源深度較淺。首都東京和全國最大的港口橫濱差不多完全被破壞,災情嚴重,所以引起了日本的重視。這次地震激勵著日本地震學界積極開展地震預測 和抗震研究。這次地震的次生災害(如火災)特別嚴重,加重了人員的傷亡。共有10餘萬人在這次地震中喪生,其中有許多人雖逃到廣場,仍被四面大火包圍而斃 命。地震前幾分鍾曾在驗潮儀上觀測到明顯的長周期波動。

關東地區大致位於日本之中央,以東京為中心發展起來。與關西、九州地區相比,其開發的歷史較短。直至 12世紀末鐮倉幕府開設、成了政治中心以後,才開始進行真正開發,至江戶時代,作為大城市更趨發達。明治以後,江戶改名東京,成為日本首都。隨著近代產業 的發展,整個關東地區急速發展起來。

智利 康塞普西翁

5.智利 康塞普西翁

地震時間:1960年5月22日

震級:8.9級

智利地震 震中在康塞普西翁。這次地震有兩個很突出的特點:一是接連發生了3個大於8級的地震;二是海浪波及甚遠。從5月21日至6月22日,共發生過10次7級以 上的地震,其中3次超過8級。5月22日的地震,震級達8.9級。這次地震破壞最重的地區是從聖地亞哥到蒙特港等地。地震時產生的海嘯越過太平洋,日本海 岸遭到的海嘯浪高達4米,造成巨大災害。另外,這次地震時發現震中區天然土上的烈度為VⅡ度,而人工充填的不結實的地表土其烈度可達 XⅠ度。通過這次地震,求得了地震時破裂傳播速度可達每秒數公里。由於此震甚強,它激起了明顯的地球自由振盪。

智利康塞普西翁省首府。位於智利中南部。比奧比奧河傍城而過。人口約30.3萬。最熱月平均氣溫 20℃,最冷月平均氣溫(7月)10℃,年平均降水量1000毫米左右。西距海岸港口城市塔爾卡瓦諾10千米。始建於1550年。屢遭地震、海嘯破壞,屢 遷城址,1754年遷現址。附近產煤。農業發達,是葡萄酒和穀物的貿易中心。工業有紡織、麵粉、製革、玻璃、陶瓷、製糖、鋼鐵、造紙、煉油等。有鐵路通聖 地亞哥。設有康塞普西翁大學。

美國 阿拉斯加

6.美國 阿拉斯加

地震時間:1964年3月27日

震級:8.4級

阿拉斯加地震位於震中區的大城市是安克雷奇市,這是一個現代化的城市。地震發生後,這個城市的破壞情況較輕,它成為評價現代建築物抗震設計的現場實驗室。這次大震發生後,美國地震學家和社會公眾對地震預測開始予以正視。

阿拉斯加東南部與中南部為溫帶氣候,全年氣溫約0-15℃。內陸為大陸型氣候,夏季永晝時可達26℃,冬季永夜時可達-15℃。西部與西南部受海洋影響,冷而風大。北圈內為極地氣候,全年處於零下。

阿拉斯加是一塊神秘、驚奇的大地,是美國最大州,也是高山之鄉,擁有全世界最多的冰河、海岸、原野、天 然資源和野生動物。熱愛野生動物的人可以在阿拉斯加大飽眼福。 可能看見一隻大馴鹿在路上漫遊,可能巧遇一隻灰熊在遠處漫步,也可以在海岸邊觀賞鯨魚,而老鷹可能就在頭頂呼嘯而過。阿拉斯加的人、地和野生動物共同編織 了一幅美麗的圖畫,來過阿拉斯加,你將發現「世界本該如此」。

哈薩克 阿拉木圖

7. 哈薩克 阿拉木圖

地震時間:1911年1月3日

震級:8.4級

阿拉木圖地震震中位於阿拉木圖以南、伊塞克湖以北,震級為8.4級。這是中亞內陸地區最大的一次地震,地震時在震區造成了許多條大斷裂帶。這次地震發生在垂直差異運動極為強烈的地區,因而某些蘇聯地震地質學家主張年輕而強烈的垂直差異運動帶是發生大地震的地帶。

阿拉木圖 (Alma-ata) 是一座風光獨特的旅遊城市,它位於哈薩克東南部、天山北麓外阿賴山(中國稱外伊犁山)腳下的丘陵地帶,三面環山。面積190平方公里,海拔 700-900米。它以盛產蘋果著稱,阿拉木圖在哈薩克語中的意思就是"盛產蘋果的地方,蘋果城"。居民中以俄羅斯人居多,其次是哈薩克、烏克蘭、韃靼、 維吾爾等族。人口150萬(2007年)。

阿拉木圖歷史悠久,古代中國通往中亞的絲綢之路就經過這里。城市始建於1854年,1867年成為土耳 其斯坦一總督轄區的行政中心。1918年建立蘇維埃政權,1929年成為哈薩克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首都,1991年12月蘇聯解體後,它成為獨立的哈薩 克斯坦共和國首都。

由於阿拉木圖地處邊疆地區,城市擴展餘地有限,1994年哈薩克決定在2000年前把首都遷往中北 部的阿克莫拉 (Akmola,即阿斯塔納 Astana)。1995年9月,納扎爾巴耶夫總統發布遷都命令。遷都後,阿拉木圖作為國家科學、文化和經濟中心的地位不會改變,它仍將在未來相當長的時 間內接待大部分來訪的外國領導人,哈國內的多數重大活動仍將在阿拉木圖舉行。1997年12月10日,阿克莫拉取代阿拉木圖成為哈薩克首都。

日本 仙台

8.日本 仙台

地震時間:1933年3月2日

震級:8.5級

三陸地震震中位於仙台東北約300公里的海底,震級8.5級。在地震發生後,巨大的海嘯襲擊了北海道南岸和福島縣東岸,沿岸各地遭受了很大災害。這次地震驗證了1896年6月海嘯後採取的防潮林和防潮壁在減輕海嘯災害方面是有效的。

仙台位於東京北約300公里,在本州島(日本四個主要島嶼中最大的島)面向太平洋沿岸。日本劃分為7個地區,仙台位於東北地區的中心。

仙台市是擁有100萬人口的東北地區政治?經濟中心城市。即是大城市,又有流經市區中心部的廣瀨川和綠茵茵的櫸樹道等美麗景觀,作為與大自然融合一體的現代化城市而聞名日本。特別是市區中心部的街道樹、公園等綠色植被多,又被人們愛稱為「杜都(樹林城的意思)」。

仙台和美國的首都華盛頓位於同一緯度。仙台的氣候和日本其他城市相比,非常舒適溫和。平均氣溫為 12.1℃,年間降水量有1241.8mm。最熱的8月份平均氣溫為24.1℃,最冷的1月份平均氣溫為1.5℃。在仙台能享受到春?夏?秋?冬四季各異 的優美季節。特別是秋天的紅葉,冬天的雪景, 能夠享受街中和郊外山上美麗的景色。

義大利 墨西拿

9.義大利 墨西拿

地震時間:1908年12月28日

震級:7.5級

墨西拿地震發生在西西里島和卡拉布里亞之間的墨西拿海峽的海底。對歐洲來說它的損失僅次於1755年裡斯本大震。它使墨西拿城98%的房屋遭到破壞,死亡人數不少於4萬。

墨西拿(messina)是義大利西西里島上第三大的城市,也是墨西拿省的省會。墨西拿在西西里島的東北角,君臨墨西拿海峽。

墨西拿為古代希臘殖民者於公元前8世記時建立,距今有二千八百多年歷史。1908年十二月二十八日的大地震和海嘯將墨西拿夷為平地。二戰時又遭炸毀。但經半個世紀的重建,墨西拿現在人口已達二十七萬。

墨西拿教堂建於十二世紀,有鍾樓和古天文鍾。

土耳其 埃爾津詹

10.土耳其 埃爾津詹

地震時間:1939年12月27日

震級:8級

1939年12月27日凌晨2時到5時,8級地震猛烈震撼土耳其,特別是埃爾津詹、錫瓦斯和薩姆松三省。埃爾津詹市除一座監獄外,所有的建築物盡成廢墟。地震造成5萬人死亡,幾十個城鎮和80多個村莊被徹底毀滅。地震後,暴風雪又襲擊災區,加劇了災難。

埃爾津詹 (Erzincan)是土耳其東部城市,埃爾津詹省的省會。人口7.3萬(1980)。位於幼發拉底河上游卡拉蘇河北岸,控制通過該河谷地的東西向交通要道。歷史上多次遭地震破壞,最近一次在1939年。有棉紡織、絲織、製糖、銅器製造與制葯等工業。

秘魯 欽博特

11.秘魯 欽博特

地震時間:1970年5月31日

震級:7.6級

1970年5月31日,秘魯最大的漁港欽博特市發生7.6級地震。在地震中有6萬多人死亡,10多萬人受傷,100萬人無家可歸。欽博特遭受地震和海嘯的雙重襲擊,損失慘重。該市以東的容加依市,被地震引發的冰川泥石流埋沒,全城2.3萬人被活埋。

欽博特(Chimbote),秘魯中西部城市,全國最大漁港。港灣優良,能泊大型海輪。人口 21.6萬(1981)。原為漁村,1822年興建,1895年設市。二十世紀中葉起因新鋼鐵廠、新港口及魚粉加工廠的建立而成為秘魯發展最迅速的工業城 市。鐵路、公路交通便利,有飛機場。

墨西哥

12.墨西哥

地震時間:1985年9月19日

震級:8.1級

1985年9月19日晨7時19分,墨西哥西南太平洋海底發生8.1級地震,遠離震中400公里的墨西 哥首都墨西哥城遭到嚴重破壞,700多幢樓房倒塌,8000多幢樓房受損,200多所學校夷為平地,繁華的華雷斯大街多處變為廢墟。墨西哥城40%的地區 斷電,60%的地區停水達兩周,與國內外的電信全部中斷。這次地震,共有3.5萬人死亡,4萬人受傷,萬人無家可歸。遠離震中卻遭受如此慘重損失的原因, 是因為該市主要部分建築在一個涸湖上,地基松軟,再加上過量採用地下水,使地層逐年沉陷,建築物更加不穩。

墨西哥是拉美第3大國,為中美洲最大的國家。位於北美洲南部,拉丁美洲西北端,是南美洲、北美洲陸路交通的必經之地,素稱「陸上橋梁」。因墨境內多為高原地形,冬無嚴寒,夏無酷暑,四季萬木常青,故享有「高原明珠」的美稱。

墨西哥是美洲文明古國,曾蘊育了瑪雅、阿滋特克、托爾特克、奧爾梅加和特奧蒂華坎等古印第安文化。瑪利雅奇音樂和薩巴特奧舞蹈融合了西班牙和印第安音樂舞蹈的特色,成為墨西哥獨特的民族藝術形式。墨已有21處古跡被聯合國宣布為"人類文化和自然遺產"。

墨西哥菜以辣為主,內地居民常以龜、蛇、斑鳩、松鼠、石雞入菜、家常蔬菜要數炒仙人掌、仙人球最富特色。墨西哥人還以嗜酒聞名於世。賓客上門,習慣先以酒招待。

亞美尼亞

13.亞美尼亞

地震時間:1988年12月7日

震級:6.9級

1988年12月7日上午11時41分,當時的蘇聯亞美尼亞共和國發生6.9級地震,震中在亞美尼亞第 二大城市列寧納坎附近,烈度為10度,該市80%的建築物被摧毀。地震造成2.4萬人死亡,1.9萬人傷殘,直接經濟損失100億盧布,超過切爾諾貝爾核 電站事故的損失。這次地震的特點是震級不高,但損失慘重。1989年,一個同樣震級的地震發生在美國舊金山,僅死亡68人。

亞美尼亞共和國是內陸國,位於外高加索南部。全境90%多的地區海拔1000米以上。西接土耳其,南接伊朗交界,北臨喬治亞,東臨亞塞拜然。亞熱帶高山氣候。1月平均氣溫-2~12℃;7月平均氣溫24~26℃。主要旅遊景點有首都埃里溫和塞萬湖自然保護區。

公元前9~前6世紀,在現亞美尼亞境內建立了奴隸制的烏拉杜國。公元前6~3世紀,阿凱米尼得王朝和塞 琉古王朝統治亞美尼亞,建立大亞美尼亞國。後兩次被土耳其和伊朗瓜分。1804~1828年,兩次俄伊戰爭以伊朗失敗告終,原被伊朗佔領的東亞美尼亞並入 俄羅斯。1918年5月28日,達什納克楚瓊領導建立亞美尼亞第一共和國。1920年1月29日,亞美尼亞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成立。1922年3月加入 外高加索蘇維埃社會主義聯邦共和國,同年12月30日作為該聯邦成員加入蘇聯。1936年12月5日,亞美尼亞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改為直屬蘇聯,成為其 加盟共和國之一。1990年8月23日,亞美尼亞最高蘇維埃通過獨立宣言,改國名為「亞美尼亞共和國」。1991年9月21日亞美尼亞舉行全民公決,正式 宣布獨立。

日本 阪神

14.日本 阪神

地震時間:1995年1月17日

震級:7.2級

1995年1月17日晨5時46分,日本神戶市發生7.2級直下型地震,大阪市也受到嚴重影響。這次地 震造成5400多人喪生,3.4萬多人受傷,19萬多幢房屋倒塌和損壞,直接經濟損失達1000億美元。神戶市兩座人工島沙土液化嚴重,幾乎所有岸壁崩 塌,滑向大海,連接神戶市和人工島的跨海大橋也損壞嚴重,使日本第二大港神戶港頓失生機。由於電線短路和煤氣泄漏,災區震後發生500多處火災,在火災最 嚴重的地方,烈火蔓延了1000多米。

② 馬爾地夫易人拉欣.納西有哪些自然災害

(位置) 馬爾地夫民主共和國位於斯里蘭卡西南方640公里,座落於赤道上,橫跨印度洋海域 10萬平方公里。
(氣候) 長年溫暖潮濕的熱帶海洋性氣候,終年陽光日照充足,年平 均溫度介於29~32度間。
(語言) Dhivehi(迪貝喜語)是馬爾地夫共用的語言,英語則廣泛通用 於馬列首都島與各渡假島上,多元化的語言更適用於各渡假 島上,如英語、 德語、法語、義大利與日語等,工作人員皆 可與觀光客溝通無礙。
(貨幣)馬爾地夫的通用貨幣是Rufiyaa及 Laree,目前對美金的匯率是 US$1: MRf$11.72 ,1Rufiyaa=100 Laree,紙幣面額計有Rufiyaa 2, 5, 10, 20, 50,100, 500等,硬幣面額計有MRf 2, MRf 1, MRf , Laree50, 20, 10, 5, 2, 1,然 而美金在馬爾地夫則是通用的外國貨幣,如在渡假島嶼飯 店、首都島皆可使用美金現金、美金旅 行支票與信用卡(美國運通卡AE、Visa、Master Card、Diners Club、JCB & Euro Card)。
(宗教) 宗教上,因地緣最早為佛教與印度教,十二世紀時改信伊斯蘭教,目前全國上下沒有異於伊斯蘭教的信仰人口。

③ 馬爾地夫發生過海嘯嗎

2004年12月26日上午8時左右,印度尼西亞蘇門答臘島附近海域發生了近幾十年來世回界上罕見的強烈地震答。最為嚴重的是,地震引起了巨大海嘯,海嘯波及印度尼西亞、斯里蘭卡、泰國、印度、馬來西亞、孟加拉國、緬甸、馬爾地夫等多個東南亞和南亞國家,並造成極為嚴重的生命和財產損失。

④ 全球歷史上最大的海嘯是什麼歷史上重大海嘯有哪些

全球歷史上最大的海嘯是智利海嘯,

歷史上重大海嘯有夏威夷海嘯、日本三陸海嘯、日本東海道海嘯、印度洋海嘯等。

1、智利大海嘯

1960 年5月 21日凌晨開始,在智利的蒙特港附近海底,突然發生了罕見的強烈地震。震級之高、持續時間之長、波及面積之廣,實屬少有。大地震一直持續到6月 23 日,在前後1個多月的時間內,先後發生了225次不同震級的地震。震級在7級以上的有 10 次之多,其中震級大於8級的有3次。

2、夏威夷海嘯

1946年4月1日,夏威夷也曾發生過一次大海嘯。這場海嘯由發生在距夏威夷3750千米的阿留申群島附近海底的7.3級地震引起。

地震發生45分鍾後,滔天巨浪首先襲擊了阿留申群島中的尤尼馬克島,徹底摧毀了一座架在12米高的岩石上的鋼筋水泥燈塔和一座架在32米高的平台上的無線電差轉塔。

之後,海嘯以噴氣式飛機般的速度往南直掃而去,摧毀了夏威夷島上的488棟建築物,造成159人死亡。

3、日本海嘯

2011年3月11日13時46分(北京時間13時46分)發生在西太平洋國際海域的里氏9.0級地震, 震中位於北緯38.1度,東經142.6度,震源深度約10公里。日本氣象廳隨即發布了海嘯警報稱地震將引發約6米高海嘯,後修正為10米。根據後續研究表明海嘯最高達到23米。

4、印尼火山爆發引起的海嘯

1883年8月,印尼火山島喀拉喀托的火山爆發是人類史上最厲害的一次。此次火山爆發,遠在澳大利亞都能聽見。火山爆發引發的海嘯巨浪高達130英尺(合40米)。

根據美國地質勘探局(USGS)的報告,僅爪哇和蘇門答臘島,海浪就沖走165個村莊。海嘯掀起的海浪直到遠在4350英里(合7000千米)的阿拉伯半島才停息下來。

5、日本東海道海嘯

1498年9月20日日本東海道因海底8.6級地震引起海嘯,海嘯最大波高15-20米,在伊勢灣沖毀1000棟以上建築,溺死5000餘人,在伊豆,海浪侵入內陸達2000米多,伊勢志摩受災慘重,據靜岡縣《太明志》記載,死亡2.6萬人;三重縣溺死1萬人。

太平洋沿岸易於受到災難性海嘯的襲擊。日本自1596年以來就遭受了20多次大海嘯的襲擊。1703年海嘯襲擊日本栗津,10萬人遭難。1933年日本本州島東岸遭海嘯,約有3000人死亡。

⑤ 有哪些地方發生過重大海嘯

海嘯,一種極具破壞力、災難性很強的海浪。盡管它的來臨在一定程度上是有預兆的,但由於它在外海時水深,波浪起伏小等原因都不會被引起注意。所以當它到來時,還是會讓人們措手不及,付出慘重的代價。

海嘯是一種災難性的海浪,它通常是由海底地震所引發的。當在海底以下50千米以內出現6.5級以上的海底地震時,就會出現海嘯。此外,水下或沿岸山崩或火山爆發也是引發海嘯的主要因素。當一次震動過後,震盪波就會在海面上形成不斷擴大的圓圈,它可以傳播到很遠的地方,這種波長比海洋的最大深度還要大,它的運動可以掀起狂濤駭浪,它捲起的海濤高度可達到數十米。在這種極大的能量面前,人類的任何制止行運都是毫無意義的,甚至說人類是沒有任何辦法的。

每一次海嘯過後,都會造成生命和財產的嚴重損毀。然而海嘯又屬於自然災害,人類要避免它幾乎是辦不到的。如果可以提前預測到,人類就可以在災害來臨之前逃生,但在海嘯預測尚不完善的今天,人類只能聽天由命,任海嘯肆無忌憚地襲擊。

海嘯所向披靡的來訪

近百年以來海嘯對人類生命及財產造成了嚴重的摧殘,下面是致使人類死亡過千的七次重大海嘯:

◆在1908年12月28日早上5點25分,義大利西西里島的墨西拿市出現了由7.5級地震引發的海嘯。此次海嘯掀起了高達12米的巨浪,造成了驚人的破壞。其中,墨西拿市在地震和地震引發的海嘯中死亡就達82000人,而在西西里以及義大利其他南部地區更是造成了十幾萬人的死亡。這次災難的發生,瞬間使海峽兩岸的墨西拿市和卡拉布里亞市的建築物變成了一片廢墟。當時,墨西拿大主教也被埋在了倒塌地宮殿下,在5天以後才被迎救出來。而就在此時,其他很多剛剛活著從廢墟中爬出來的人轉瞬間卻又被涌進市區的巨浪捲走了。由於海浪的來回席捲,使整個墨西拿市區、港口以及周邊40多個村莊都遭受到了洗劫。更糟糕的是隨之而來的飢餓和疾病奪走了更多人的生命。這就是歐洲歷史上因地震發生的死亡人數最多的一次災難性海嘯。

◆1933年3月2日,與我國一衣帶水的日本三陸近海因地震造成的海嘯,其震級為8.9級,是歷史上震級最強的一次,此次地震引發海嘯浪高達29米,其死亡人數3000人。

◆1959年10月30日,在墨西哥由於地震引發了海嘯,而且由於海嘯而引發了山體滑坡,造成了5000人死亡。

◆1960年5月21日到27日,智利中南部的海底發生了20世紀以來震級最大的震群型地震,引發了巨大的海嘯。其中最大震級為8.9級,這次地震還引發了嚴重的次生災害。在智利附近的海面上形成了高達30米的海浪。使周圍房屋、建築物被席捲不計其數,使智利一座城市中的一半建築物成為瓦礫,沿岸100多座防波堤壩被沖毀,2000餘艘船隻被毀,損失高達5.5億美元,造成了數萬人死亡和失蹤,使200萬人無家可歸。此外,海浪以時速600~700千米的速度掃過太平洋,剎那間人們都被捲入了巨浪中,被巨浪吞噬的人們當中,有的是被卷進了海洋的深處,有的則被巨浪排到了天空中,還有的被洶涌的波濤擁上了堤岸。海浪在襲擊日本時仍高達4米,導致日本800人死亡,1000多所住宅被沖走,20000多畝良田被淹沒,15萬人無家可歸。面對海嘯,人們是那麼的無能為力。

◆1976年8月16日,菲律賓莫羅灣海嘯,造成了8000人喪生,可見其海嘯帶給人類的災難其重。

◆1998年的7月份,因兩個7.0級海底地震導致了巴布亞紐幾內亞約2100人喪命。當月17號,非洲巴布亞紐幾內亞海底地震引發的49米巨浪海嘯,造成了2200人死亡,使數千人無家可歸。

◆2004年12月26日上午9點,在印度尼西亞蘇門答臘島以北印度洋海域發生了8.5級地強烈地震,並引發了大規模的海嘯,為此,東南亞和南亞數個國家受殃及,導致了重大的人員傷亡,據統計,傷亡人數為:

1.印尼受襲最為嚴重,造成了約238945人死亡或失蹤。

2.泰國證實罹難者總人數為5393人,失蹤人數新增加3071人,其中多於1000人為外國人。

3.斯里蘭卡的受襲僅次於印尼的國家,受難者總人數為30957人,失蹤者人數為5637人。

4.印度的官方統計喪生人數是10749人,失蹤人數為5640人。

5.緬甸則有61人在海嘯中死亡,而聯合國估測該國死亡人數為90人。

6.馬爾地夫也有82人罹難,失蹤人數新增加26人。

7.馬來西亞有68人受難,大多數為檳榔嶼群眾;孟加拉國則有2人死亡。

8.非洲東海岸也有很多人在海嘯中遇難,其中索馬里死亡298人,坦尚尼亞死亡10人,肯亞死亡1人。

……

海嘯給人類帶來的災難是非常嚴重的。面對如此巨大的災難,人類卻束手無策,目前可以做的只能是通過預測、觀察來預防或減少它們所造成的損失。

海嘯在世界各地發著使人類無能為力的威風,它一次又一次地襲擊著人類,使人類承受著它帶來的一切災難,人命的飄忽、家園的毀滅,這些在人類眼中視而最重要的東西,都在它輕而易舉的發作之下傾然而去,留給人類的最終將是狼藉的現實。當災難發生時,世界各國的政府、民間以及各個國際組織,都會不約而同地前來救助支援。這是目前人類面對災難惟一的對付方式。從這個角度上看,人類是顯得那麼無力。

無能為力的悲哀

雖然每一場災難過後,受災國都會受到民間、各國和國際社會間的積極救援。就如在印度尼西亞海域發生的海嘯來說,當得知災情發生後,各國都採取了積極的援救,印尼總統蘇西洛立馬指示全國對災區實施救援,同時命令印尼軍方派出通信、工程和衛生兵對災區展開了援救。一場大災過後,往往會有各種疫情和疾病的暴發,這些預防雖然都可以得到有效的防護,可那些被海嘯帶走的生命與財物是永遠也無法得到恢復的。

災難過後,所有的難民大都是海嘯災難的倖存者,許多人都帶有不同程度地傷情,在被海嘯吞噬家園後的惡劣環境下,不僅患者的病情難以得到有效治療,甚至很有可能會使沒有受傷的難民們感染某種疾病。對於這些,人類又能如何制止呢?救助工作相對於損失而言不過是杯水車薪罷了。

1946年夏威夷發生海嘯後,美國就建立了海嘯預警系統。該系統可以監測到海底地質結構的變化,然後將數據傳到送預警中心。之後,又成立了國際太平洋海嘯組織,有22個國家加入了該組織。隨後前蘇聯、日本、美國阿拉斯與夏威夷也先後擁有了自己的海嘯預警系統。由於有了這些海嘯預警系統,在一定程度上減少了海嘯的災害。但是,雖然科學技術突飛猛進,很多問題都可以科學性的去預防,可對於自然災害來說,還是一個尚待解決的問題。

這就是人類無能為力的悲哀。災難的時間也許極為短暫,但是就是在那以分秒計算的一瞬間,無數的生命因此而殞落,無數的家園被無情的摧毀。災難告誡我們在自然面前應保持必要的謙卑與敬畏,而不是把她作為一個予取予求的對象或者一個可以「戰勝」的對手。雖然我們可以上天入地,甚至可以克隆出人自身,但人類並非上帝,在賴以生存的星球面前,人類是脆弱的,地球環境哪怕一點微小的突然變化,足以讓我們遭遇滅頂之災。人類是偉大的,但在災難的面前,人類卻是渺小的,災難一旦形成,人類即使竭盡全力也無法阻擋。

海嘯過後,殘留的不僅是傷痛和狼籍,還有對人類以深刻的啟示……

在海嘯面前,人類處於的是被動角色,依然無力與之對抗,相比之下,是那麼的蒼白無力,只能不情願的接受它帶來的一切洗劫。但是,人們在痛恨災難的同時,是否也該深思:難道災害與人類是沒有關系的嗎?其實,是人類在不知不覺中破壞了海洋的生態平衡,海嘯只是大自然懲罰人類的一種手段。倘若我們執迷不悟,繼續破壞大自然,那將會有更大、更多的災難……大自然已經給人類敲響了警鍾,人類該為自己的明天考慮。

⑥ 馬爾地夫的海上不會發生台風和海嘯嗎

馬爾地夫位於世界上最平靜的海洋-印度洋,所以是既沒有台風,也沒有颶風的.至於海嘯,是海底地震引起的.

⑦ 馬爾地夫簡介

馬爾地夫共和國抄(原名馬爾地夫群島,1969年4月改為現名)位於南亞,是印度洋上的一個島國。東北與斯里蘭卡相距675公里,北部與印度的米尼科伊島相距約113公里,面積9萬平方公里(含領海面積),是亞洲最小的國家。
馬爾地夫南部的赤道海峽和一度半海峽為海上交通要道。被譽為「上帝拋灑人間的項鏈」,「印度洋上人間最後的樂園」的馬爾地夫由1200餘個小珊瑚島嶼組成,其中202個島嶼有人居住。馬爾地夫南部的赤道海峽和一度半海峽為海上交通要道。
馬爾地夫基於環境因素,境內無法建設鐵路,但仍設有易卜拉欣納西爾國際機場。該國雖然國土偏小,建國也不久,但有很多節日,同時該國也是個伊斯蘭教國家。
2016年10月13日,馬爾地夫外交部發表聲明表示,鑒於長期以來英聯邦部長級行動小組及英聯邦秘書處給予馬爾地夫不公平、不公正待遇,馬爾地夫政府決定脫離英聯邦。
2018年2月5日,馬爾地夫總統亞明宣布全國進入15天的緊急狀態,2月20號決定再延長30天到3月22日,到3月22日45天的國家緊急狀態結束之後將不會再將其延長。

⑧ 馬爾地夫歷史

馬爾地夫共和國(原名馬爾地夫群島,1969年4月改為現名)位於南亞,是印度洋上一個島國,由1200餘個小珊瑚島嶼組成,其中202個島嶼有人居住。東北與斯里蘭卡相距675公里,北部與印度的米尼科伊島相距約113公里。是亞洲第二個小國,也是世界最大的珊瑚島國。南部的赤道海峽和一度半海峽為海上交通要道。馬爾地夫基於環境因素,境內無法建設鐵路,但仍設有易卜拉欣納西爾國際機場。馬爾地夫國家雖小,建國也不久,但有很多節日,同時該國也是個伊斯蘭教國家。馬爾地夫亦被譽為「上帝拋灑人間的項鏈」,「印度洋上人間最後的樂園」。歷史地理 馬爾地夫歷史悠久,大事頻繁,除了16世紀被葡萄牙短暫佔領外,它一直是一個主權獨立的國家。20世紀50年代中期成為英國的保護國,並在1965年獲得完全獨立。那一年它也加入了聯合國。該國實行聯邦制,被選舉的總統為國家元首。公元前5世紀雅利安人來此定居。公元1116年建立了以伊斯蘭教為國教的蘇丹國,前後共經歷了六個王朝。自1558年始葡萄牙對其實行殖民統治。在塔庫魯法努領導下,馬爾地夫人民舉行了起義,1573年光復祖國。18世紀又遭荷蘭入侵。1887年淪為英國保護國。1932年,馬爾地夫改行君主立憲制。1952年成為英聯邦內的共和國。1954年馬議會決定廢除共和國,重建蘇丹國。1960年英、馬協定規定英租用甘島基地30年。1965年7月26日馬爾地夫宣布獨立。1968年11月11日改為共和國,實行總統制。共和國之前的馬爾地夫具體歷史可參考「馬爾地夫蘇丹」條。 雖然官方歷史記載馬爾地夫起源於12世紀,但文學作品和考古卻發現馬爾地夫的歷史可追溯到先伊斯蘭教時代。馬爾地夫曾是那些出海遠航的偉大探索家們的中轉站,這遠遠早於歐洲航海史。 第一次提到馬爾地夫是在二世紀希臘天文學家、數學家和地理學家托勒密(Ptolemy)的著作中,其中他提到了斯里蘭卡西面1378個小島的地方,指的就是馬爾地夫。自從那時起,許多航海家不斷提及馬爾地夫:14世紀末的Pappus Alexandria提到了Taprobane島和1370個相臨的島嶼。底比斯人Scholasticus曾航行到印度馬拉巴爾海岸,他提到了「一千個小島和那裡險惡的環境:因為那裡的磁石海岸會導致鐵皮船的觸礁沉沒」。9世紀的波斯商人Suleiman曾橫跨印度洋,他寫到:「在這個名為Herkend的洋面上有將近1900個島嶼,統治者是一個女人,財富不可記數」。馬還曾跟隨鄭和的遠航隊在1433年到達東非,他在他的海岸調查中證實,商船來到馬爾地夫進行貿易,購買這里的繩子。明朝時,中國人非常熟悉這些島嶼,稱這里為「伏在水下的山脈」(流沙),並記載了這里的氣候、地理和風土人情。 袖珍國都 馬爾地夫的首都是馬累,它的面積只有1.5平方公里,人口大約只有6萬,卻還分成Henveyru、Galolu、Machchangoli、Maafannu等四個區域。這里沒有刻意鋪整的柏油馬路,放眼望去盡是晶亮潔白的白沙路。炫目的白色珊瑚礁和多半漆成藍色、綠色的門窗形成強烈的色差,房子通常築得又高又窄,據說是為了避免惡魔入侵,由於曾受英國管轄,因此也有部分建築帶著濃厚英式氣息。在這個袖珍國都中,汽車似乎是多餘的,人們不是騎單車就是走路。 MarineDrive白沙路是馬累最重要的街道,這里林立眾多商務旅館以及建於1913年的總統府。此外,還有建於1656年的古清真寺,以及1675年落成的神奇的回教尖塔,白色的建築上仍可以清晰地看見古蘭經的碑文。 可供瞻仰的還有古蘇丹王朝的蘇丹公園,它在1968年馬爾地夫成立共和國時曾遭到破壞,雖然今日這里只剩下了一座小小的建築,卻依然比較完整地保留古蘇丹文化的精髓,看似簡單的歷史館內記載了多種文化的交融。馬累是馬爾地夫的購物中心,所有的商店幾乎都聚集在此。當地的居民習慣於過著簡單淳樸的生活,想體驗當地人的生活就應該去魚市場看看。那裡是全國各島嶼捕獲漁產的拍賣集散地,每天近黃昏時此起彼伏的叫賣吆喝聲,建構出島國活力的一面。魚市場內有專門去皮取肉的師傅,一條4尺長的魚,只需一分鍾,便被分割成皮、骨、肉三份了。

⑨ 有誰知道馬爾地夫的詳細歷史

馬爾地夫歷史悠久,大事頻繁,除了16世紀被葡萄牙短暫佔領外,它一直是一個主權獨立的國家。20世紀50年代中期成為英國的保護國,並在1965年獲得完全獨立。那一年它也加入了聯合國。該國實行聯邦制,被選舉的總統為國家元首。公元12世紀它成為伊斯蘭教國家;全民信仰伊斯蘭教,至今已有800多年的歷史了。
雖然官方歷史記載馬爾地夫起源於12世紀,但文學作品和考古卻發現馬爾地夫的歷史可追溯到先伊斯蘭教時代。馬爾地夫曾是那些出海遠航的偉大探索家們的中轉站,這遠遠早於歐洲航海史。
第一次提到馬爾地夫是在二世紀希臘天文學家、數學家和地理學家托勒密(Ptolemy)的著作中,其中他提到了斯里蘭卡西面1378個小島的地方,指的就是馬爾地夫。自從那時起,許多航海家不斷提及馬爾地夫:14世紀末的Pappus Alexandria提到了Taprobane島和1370個相臨的島嶼。底比斯人Scholasticus曾航行到印度馬拉巴爾海岸,他提到了「一千個小島和那裡險惡的環境:因為那裡的磁石海岸會導致鐵皮船的觸礁沉沒」。9世紀的波斯商人Suleiman曾橫跨印度洋,他寫到:「在這個名為Herkend的洋面上有將近1900個島嶼,統治者是一個女人,財富不可記數」。馬還曾跟隨鄭和的遠航隊在1433年到達東非,他在他的海岸調查中證實,商船來到馬爾地夫進行貿易,購買這里的繩子。明朝時,中國人非常熟悉這些島嶼,稱這里為「伏在水下的山脈」(流沙),並記載了這里的氣候、地理和風土人情。

⑩ 馬爾地夫的歷史沿革

文獻記載
歷史記載馬爾地夫起源於12世紀,但文學作品和考古卻發現馬爾地夫的歷史可追溯到先伊斯蘭教時代。馬爾地夫曾是那些出海遠航的偉大探索家們的中轉站,這遠遠早於歐洲航海史。
第一次提到馬爾地夫是在二世紀希臘天文學家、數學家和地理學家托勒密的著作中,其中他提到了斯里蘭卡西面1378個小島的地方,指的就是馬爾地夫。自從那時起,許多航海家不斷提及馬爾地夫:14世紀末的Pappus Alexandria提到了Taprobane島和1370個相臨的島嶼。底比斯人Scholasticus曾航行到印度馬拉巴爾海岸,他提到了「一千個小島和那裡險惡的環境:因為那裡的磁石海岸會導致鐵皮船的觸礁沉沒」。
波斯商人Suleiman曾橫跨印度洋,他寫到:「在這個名為Herkend的洋面上有將近1900個島嶼,統治者是一個女人,財富不可記數」。他還曾跟隨鄭和的遠航隊在1433年到達東非,他在他的海岸調查中證實,商船來到馬爾地夫進行貿易,購買這里的繩子。明朝時,中國人非常熟悉這些島嶼,稱這里為「伏在水下的山脈」(流沙),並記載了這里的氣候、地理和風土人情。
14世紀中葉,阿拉伯著名的旅行家伊本·巴圖塔到達馬爾地夫,詳細地描述了當地的風土人情。
歷史變遷
公元前5世紀,雅利安人來此定居,佛教文化隨之傳入。
1116年建立了以伊斯蘭教為國教的蘇丹國,前後共經歷了六個王朝。 15世紀中葉,印度的坎瑙努拉王公控制馬爾地夫。
15世紀末,葡萄牙殖民者開始入侵。1513年,馬爾地夫王室內部因王位繼承問題發生矛盾,葡萄牙人乘機進行干涉,支持卡盧·穆罕默德取得王位,並迫使他同意葡萄牙殖民者在馬累駐軍築壘。1518年馬爾地夫人民一舉消滅葡萄牙駐軍,1552年再次擊退殖民者的進攻。
1558年始,葡萄牙對其實行殖民統治。在塔庫魯法努領導下,1573年馬爾地夫人民舉行了起義,光復祖國並成立了蘇丹國。
1645年,在錫蘭島的荷蘭殖民者宣布馬爾地夫屬於其勢力范圍。1752年,印度軍隊再次入侵馬爾地夫,次年法國以調停戰爭為由入侵馬爾地夫。
18世紀又遭荷蘭入侵,1796年英國人將荷蘭人趕出錫蘭。
19世紀30年代,英國殖民者利用馬爾地夫上層貴族的內訌,在蘇丹穆罕默德·伊馬特·阿德·丁四世的支持下,進一步控制了馬爾地夫。1887年英國錫蘭殖民地的省長與馬爾地夫蘇丹簽訂條約,馬爾地夫淪為英國的保護國。
1932年,馬爾地夫改行君主立憲制。 1934年,英國承認馬爾地夫獨立。
1953年成為英聯邦內的共和國。
1954年議會決定廢除共和國,重建蘇丹國,實行總統制。 1954~1968年,馬爾地夫再次成為蘇丹國。
1965年獲得完全獨立,那一年它也加入了聯合國。該國實行聯邦制,被選舉的總統為國家元首。
1968年11月11日,通過全民投票宣布成立馬爾地夫共和國,廢除蘇丹國,定伊斯蘭教為國教。易卜拉欣·納西爾就任總統。
1975年加入伊斯蘭會議組織,1976年加入不結盟運動。

閱讀全文

與馬爾地夫歷史上發生過哪些災害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歷史知識薄弱 瀏覽:23
軍事理論心得照片 瀏覽:553
歷史故事的啟發 瀏覽:22
美自然歷史博物館 瀏覽:287
如何評價韓國歷史人物 瀏覽:694
中國煉丹歷史有多久 瀏覽:800
郵政歷史故事 瀏覽:579
哪裡有革命歷史博物館 瀏覽:534
大麥網如何刪除歷史訂單 瀏覽:134
我心目中的中國歷史 瀏覽:680
如何回答跨考歷史 瀏覽:708
法國葡萄酒歷史文化特色 瀏覽:577
歷史人物評價唐太宗ppt 瀏覽:789
泰安的抗日戰爭歷史 瀏覽:115
七上歷史第四課知識梳理 瀏覽:848
歷史老師職稱需要什麼專業 瀏覽:957
什麼標志軍事信息革命進入第二階段 瀏覽:141
正確評價歷史人物ppt 瀏覽:159
ie瀏覽器如何設置歷史記錄時間 瀏覽:676
高一歷史必修一第十課鴉片戰爭知識點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