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中國歷史上的江南到底在哪
一般地說江南就是指的長江以南江浙,蘇北地區,不同時期也有不同的解釋。
請看這篇文章。
何處是江南
「江南」這個地名,早在先秦就已問世,但其現代意義起源於唐朝。唐太宗將天下分為十個道,其中就有江南道。唐玄宗又將江南道細分為黔中道、江南西道、江南東道,其中江南東道包括今閩、浙及蘇南、皖南。此後,地道的江南的中心逐漸穩定在今蘇南、浙北一帶,直至今天
從「江東」、「江左」到「江南」
在古往今來如恆河沙數般的各式地名中,最為奇妙的應該數「江南」了。
這個地名早在先秦就已問世。但到隋代為止,它所指的地域范圍與後來大相徑庭,那時它主要指長江中游的今湖南、江西一帶。
江南」的現代意義起源於唐朝。這個地方起先是被叫作「江東」的。霸王別姬的故事中,英武多情的楚霸王項羽被流氓皇帝劉邦擊敗,覺得「無顏見江東父老」,寧願選擇自刎也不願意逃回老家,那個「江東」指的其實就是後世的「江南」。魏晉南北朝時期,由於中國傳統中有以左代東、右代西的習慣,這一地名又被雅稱為「江左」,在公私文書及各類著作、文學作品中使用十分頻繁。
從「江東」、「江左」而變為「江南」,起源於唐代的貞觀十道。唐初政區實行州縣二級制,由於州的數量太多,達300多個,中央政府管理起來很麻煩———據說唐太宗苦於記各州長官們的名字記不住,只好將它們寫在屏風上。於是,他在即位之初的貞觀元年(公元627年),便將天下分為十個監察區,稱「道」。其中北方、南方各五道,江南道包括長江以南、南嶺以北、西至今貴州、東至海的一大片地區。由於這一次區劃的數目實在太少,南方各區大多過於廣袤,到了風流天子唐玄宗的開元二十一年(公元733年),又將道的數目增加到15個。江南道從西到東依次被分為黔中道、江南西道、江南東道,其中江南東道包括今閩、浙及蘇南、皖南地區。
唐朝的「地域歧視」
唐朝人對於各區域的觀念是非常有意思的。當時的人非常強調地域差異,動不動就把南北掛在嘴邊,可是被舉出來進行對比的,往往是「塞北」和「江南」,如「江南花柳從君詠,塞北煙塵我獨知」(王智興)之類。
「塞北」我們知道那是從遼水之東一直綿延到賀蘭山、六盤山以西的一個漫長而遼闊的地帶,那裡總是令人想起惡劣的自然環境,如寒冷、風沙、荒漠,以及殘酷的人文環境如戰爭、白骨。而江南呢,從空間位置上它並不位於南方的最南端,它被拉出來是因為它處於環境質量的另一個極端,此地從南朝以來便是有名的「佳麗地」。
這種對比方式讓我們有一個有趣的發現,那就是在北方,各地區之間大致是一個平行的關系,沒有哪一個區域可以堂而皇之地以北方代表的身份出現。當時較為突出的地域成見是「山東」(太行山以東)與關中的對立,兩個地方的人經常相互取笑、斗氣。史載唐太宗曾在宴席上談起山東人如何如何、關中人又如何如何,言辭間頗有「同異」,有個大臣叫張行成的當即跪奏說:「臣聞天子以四海為家,不當以東西為限。」唐太宗才猛然醒悟過來。
而在南方,各區域之間有一個明顯的落差關系。嶺南自不用說,因為地多瘴癘,當時中原人覺得去那裡頂多隻能撿回來半條命。西南的巴蜀之地,也因為僻處西南一隅,有「蜀道難」之稱,給人的印象也不太好。杜甫有聯著名的詩:「支離東北風塵際,漂泊西南天地間」,由此可見一斑。
揚州算不算「江南」
真正能夠讓人想起南方的好來的是「江淮」。但是,這個地名包含著這層涵義已經是到了唐後期,今湖南、福建等地已經沒份。過去不少人想當然以為「江淮」指的是長江和淮河之間的那塊地域,其實不是,在唐人的概念中,它是「江南」和「淮南」兩個地域之和的簡稱。「淮南」才是長江和淮河之間的那個地域。
「淮南」是好地方,當時留下來一個著名的口碑:「腰纏十萬貫,騎鶴上揚州」。可惜淮南的好地方僅此一處而已,周圍的地區還是不行。「江南」在上文提到開元時(733年)已有「江南西」、「江南東」之分,到了唐後期,「江南西」已經簡稱為「江西」,照此邏輯,「江南東」該簡稱為「江東」了吧———可是不,它仍叫「江南」。它的優勢地位由此可想而知。
唐後期的「江南」有廣狹兩層含義,廣義地說,它指貞觀十道中的江南道。由於安史之亂以後道(方鎮)的數目增加到幾十個,並且轉化為事實上的高層政區,此時仍常用貞觀十道作為一種提綱挈領的地域概念。唐後期定期編纂的一種類似於現在行政區劃圖冊、並附有詳細文字說明及統計資料的文獻便叫《十道錄》或《十道圖》。
但更常用的是「江南」的狹義,即唐中葉的「江南東道」,此時它已分屬宣歙、浙東、浙西三個觀察使管轄。其中,宣歙(今皖南)相對於兩浙處於邊緣,張九齡曾有「故人宣城守,亦在江南偏」之句可以為證。而浙東(今浙東、浙南)、浙西(太湖流域及今浙北)的兩浙之地,唐人又很敏感於吳和越的區別,在當時人心目中,吳地(太湖流域)才是江南的典型。
唐代以降,雖然江南的邊緣時伸時縮,例如有時人們把地處江北的揚州也視作江南的一部分,但地道的江南一直穩定地以今蘇南、浙北為中心。
Ⅱ 歷史上百越在哪
百越,是指古代中國南方沿海一帶古越族人分布的地區。據《漢書·地理志》記載,百越的分布「自交趾至會稽七八千里,百越雜處,各有種姓」。也就是從今江蘇南部沿著東南沿海的上海、浙江、福建、廣東、海南、廣西及越南北部這一長達七八千里的半月圈內,是古越族人最集中的分布地區;局部零散分布還包括湖南、江西及安徽等地。 《過秦論》「南取百越之地」,《采草葯》「諸越則桃李冬實」。在先秦古籍中,對南方沿海地區的土著民族,常統稱之為「越」。如呂思勉先生所指出,「自江以南則曰越」。在此廣大區域內,實際上存在眾多部族,各有種姓,故不同地區的土著又各有異名,或稱「吳越」、或稱「閩越」、或稱「揚越」、或稱「南越」、或稱「西甌」、或稱「駱越」,等等。這些部族在先秦時期曾存在過璀璨的高度文明。近年來的考古研究實證表明,百越也是中華文明的發源地之一。
在舊石器時代,中國這塊廣闊大地上就已經有了古人類活動遺跡。自遠古至秦末時期,在長江以南的沿海地區,即當今的江蘇、上海、浙江、福建、廣東、廣西、海南以及越南北部這一帶(局部還包括湖南、江西與安徽部分區域),世代繁衍生息著眾多族群,這一帶越人族群數量眾多的地帶,中原史籍稱之為「百越」,百越的諸多族群統稱為古越族。先秦古籍對南方的眾多部族,常統稱為「越」,實際上這些「越」並不是單一民族,而是南方眾多部族的統稱。如呂思勉先生所指出,「自江以南則曰越」;在此廣大區域內,實際上存在眾多的部族,各有種姓,故不同地區的土著又各有異名。
Ⅲ 讀中國歷史從哪開始讀
先讀正史,比如史記,二十四史,中國通史,對整個歷史有了一定了解,再讀古代人寫的小說,散文,詩歌。注意:不要讀野史,野史會誤導你,野史通常是吸引人眼球的噱頭。
根據我的經驗,讀古人所作小說,詩歌,散文是最真切了解實際的最佳選擇。
以杜甫為例:看石壕吏,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老翁逾牆走,老婦出門看。
再看,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
杜是唐盛世時期人物,卻是這番慘景,可想而知當時是什麼狀況了。
類似的捕蛇者說,賣碳翁等等作品也反映草根生活。
紅樓夢,水滸傳也有很強的歷史現實意義。
文藝作品往往是當時歷史狀況最一針見血的描述載體。其它作品推薦看三言二拍,笑林廣記等等。在看文藝作品時一定把作者的生活背景拿來看一遍,與正史結合著看,你就能推論出歷史的真正侖廓了。
Ⅳ 歷史上哪個皇帝在位時中國的版圖最大最大到哪兒
元朝第三任皇帝,元武宗,名字叫孛兒只斤·海山。最大到國土面積達1372萬平方公里 (北疆以北緯55°為界),如果包含下屬的汗國總面積超過2200萬平方千米。
當時的背景:
1279年,元世祖攻滅南宋一統中國,根據《中國歷史地圖集》的記載,漢地、漠南、漠北、東北(包括外東北和庫頁島)、新疆東部(元初據有塔里木盆地西抵蔥嶺)、青藏高原、澎湖群島、濟州島及南海諸島皆在元朝統治范圍內。
自滅南宋後雖然多次對日本、緬甸、安南、爪哇等國有所沖突,然而疆域大體趨於穩定。1310年元武宗時期,元朝與察合台汗國瓜分窩闊台汗國,元朝取得窩闊台汗國的漠西領土。
(4)歷史上從哪到哪裡擴展閱讀:
元武宗生平:
海山兄弟幼年由唐兀人撫養,並學習了一些儒家經典。 元成宗剛繼位的時候,真金之妻闊闊真聘請漢儒李孟進一步教導他們兄弟倆。 當時,元朝正與海都、篤哇等西北叛王進行曠日持久的戰爭。
到大德二年冬,元軍統帥寧遠王闊闊出疏於防範,導致戰敗,駙馬闊里吉思被叛軍所俘,成宗遂下詔以海山代替闊闊出統率西北諸軍。海山於大德三年抵達前線稱海,在乞台普濟的輔佐下加強屯田,訓練軍隊,以備叛軍入侵。
大德四年八月,海山在闊別列大破海都軍,翌年又親自率軍與海都在蒙古高原上展開幾番惡戰,結果海都敗死。此後戰事告一段落,但海山仍留在漠北鎮撫軍民,並於大德八年加封懷寧王,賜金印,食瑞州65000戶。
大德十年以後,海山又帶兵越過金山,在也兒的石河流域追剿察八兒等海都余部,進一步鞏固了元朝對漠北的統治。、
Ⅳ 歷史上的匈奴人都是從哪來的,最後又都去了哪裡
從冠軍侯霍去病說的這句話中,給我們透露出了一個非常重要的信息,那就是在漢朝之前的時候就有了匈奴這樣一個民族存在的。當時的匈奴人一直都是中國歷史上一個讓人頭疼的少數民族。無論是在影視劇作品中還是在真實歷史中,我們總是可以看到有他們存在的身影。他們會找到各種理由來侵擾我邊境地區,甚至大肆掠奪中原地區的資源,讓生活在這些地區的人民飽受戰爭的摧殘。
結束語:
匈奴在中國的歷史上是一個很重要的民族,先期的強悍給中原王朝帶來了很多煩惱,但最後還是消失在了民族大融合的潮流之中。
Ⅵ 中華五千年的歷史到底從哪開始啊
按照古代的傳統說法,從傳說中的黃帝到現在,大約有四千多年的歷史,通常叫做「上下五千回年」。
但我答覺得,黃帝、堯舜禹時代應該是傳說時代吧。迄今為止,中國有確切紀年的歷史可以上溯至公元前841年,即西周共和元年。如果說中華歷史是從公元前841年開始的,也不全對。因為這個問題本身具有不同答案
一、強調「中國」:
1、誇張說法,從恐龍開始,因為有恐龍就有生命了。
2、從盤古開天闢地、原始社會開始,翻開《上下五千年》、歷史教科書,第一頁基本上都是這個。或者是元謀人時代開始
3、從三皇五帝開始。
3、從夏朝開始,第一個奴隸制王朝。
二、強調「歷史」:
1、從西周共和元年開始,因為在春秋之前的夏商,不全是歷史,更多的是神話、傳說。
2、從《史記》開始,《史記》開創了「二十五史」,有了官方正式修史。
Ⅶ 歷史上有名的修道者都哪裡去了
張道陵:漢桓帝永壽元年(公元155年),以一百二十三歲的高齡,在鶴鳴山中羽化版(掛了)。權
葛洪:卒於東晉興寧元年(363),享年81歲。或雲卒於晉康帝建元元年(343),享年61歲。
王重陽(1112年—1170年),十年攜弟子馬鈺、譚處端、劉處玄、邱處機4人返歸關中,卒於開封途中。
張三豐:據考證,卒年應在明代天順二年,即公元1458年,其壽為212歲,無疾而終。 從諸多的資料分析,確是證實了張三豐的生卒考,確實是享年212歲。 也是非常罕見,歷史上少有的超長壽,所以令人刮目相視。
道教為了故神其說,把這些人的下落搞的神神秘秘,其實都掛了。墓也就不大張旗鼓地修了。
Ⅷ 歷史是個什麼玩意一共幾部分別從哪個朝代寫到哪
這是袁騰飛寫的一系列書籍的統稱,一共四部,寫的是從中國夏商周時代到二戰後的世界格局有關的事情,詳解如下:
一、本書的內容簡介:
在如同聽相聲般的快樂中汲取龐大的歷史知識信息量,一本讓人徹底贊成"讀史可以明智"這句話的書,一版誨人不倦而又逗人不倦的最精彩歷史文本。袁騰飛繼當年明月的《明朝那些事兒》、《百家講壇》於丹、王立群之後,又一位妙語說史之大家,將引領中國另一股全民學史、讀史、論史的新浪潮。說史條理分明,見解獨到,旁徵博引,焦點集中,信息量大,一部史書該有的優點全都具備。文風新穎特別,措辭犀利,鋒芒畢露,一針見血,幽默風趣,一部史書沒有的優點也全都具備。
二、本系列叢書的目錄如下(為了回答問題僅僅列舉卷一和卷四部分目錄)
1、卷一目錄:
第一章 青銅時代的中國人(先秦)
1 "禪"始不能"禪"終
唐堯的"禪"始/夏啟的"禪"終/傳說的王朝
2換湯不換葯
習慣性搬家/頭號大壞蛋
3 一鍋粥喝了二百七十年
大國的興起/城裡人暴動/犬戎滅西周
4普天之下莫非王土
各掃門前雪/木頭棒子秀/拜玉的國家
5 五個想當老大的男人
管夷吾相齊/民族的發型/周昭王喂魚
6 七匹狼輪番登場
三晉亂周禮/戰國七匹狼
7 蠻夷狄戎VS中原王朝
瘦身款服飾/同化不見血
8名正言順的變公為私
鋤頭向外刨/木頭推新法
9 公元前21世紀什麼最貴
無為無不為/有愛有禮貌/推素質教育/展百家歌喉/嚇唬老百姓/要堅持研究
第二章江山一統不是夢(秦漢)
1多米諾骨牌效應
秦王掃六和/一起來砌牆
2老子天下第一
老子說了算/工資都是米/車書成一家
3冬天裡的一把火
給米不給權/就差水木金/造反靠農民
4 劉氏集團上市 穿新鞋走老路
劉邦的"劉""邦"/扼殺於搖籃/內定的選秀/漢朝的戶口
5豺狼虎豹全不怕
德國踢中國/外甥打舅舅/舅舅打外甥/孫子娶奶奶/匈奴李小二/點背的張騫/班超號航母/
走丟的子孫
6 史上最牛的知識分子集團
個個有前途/儒家進化論/莫管身後事/印度人東來/司馬氏日記
第三章 三足鼎立 南北對峙(三國、兩晉、南北朝)
1 三條腿的凳子最穩定
宦官斗外戚/鼎足而三立
2皇帝輪流坐 明年到我家
曇花五十年/胡搞十六國
3 "士"不可擋
天生是廢物/相互看不慣
4 "漢化"輔導班
騙你去洛陽/全方位漢化/骨灰級粉絲
5江南經濟特區
南下大開荒/環保在北方
6魏晉風流
魏晉"新浪潮"
7 和尚PK道士
舶來者居上/修廟賣皇帝/出家要適度
第四章 憶昔開元全盛日(隋唐)
1 隋朝上場熱身
姥爺篡孫子/水到渠成時
2 老子英雄兒混蛋
勞模隋文帝/事兒精楊廣
3 站在親戚的肩膀上
表兄弟之情/親兄弟之變
4太陽再次升起
民為邦之本/臣為君之鏡/子為父之患/妻為夫之綱/明皇咬蟲皇
5 老闆很靠譜 員工很得力
三省削相權/宰相一籮筐/英雄盡白頭
6 小邑猶藏萬家室
管地不管人/經濟大繁榮/銀行的雛形/超市的前身
7 條條大路通大唐
收編東突厥/打跑西突厥/維吾爾女婿/冊封南北詔/唐蕃的和親/洋人當大官/
韓國進化史/日本獨立記/大和尚東渡/九分唐三藏/四面套交情
8 先進文化的代表
書生不文弱/科技潛力股/唐詩績優股
第五章 你唱"霸"來我登場(五代、遼宋夏金元)
1 不和諧的大合唱
大蔥同化法/播亂五十秋/天上掉餡餅
2 史上代價最大的一頓酒
天才看一半/我是被逼的
3 黨指揮槍 要文斗不要武鬥
僱傭的司機/缺失的精神/只要不造反/愛幹嘛幹嘛/沒人會抵抗/進化科舉制
4 多餘的官兵多餘的開銷
"餓"向膽邊生
5王安石死磕
搜刮有錢人/短暫的變法/好心辦壞事
6引狼入室與狼共舞
草原上稱帝/長城失天險/被海扁兩次
7 金錢外交 花錢買和平
寇老兒救國/以文化擴張/人多不怕打
8 是金子早晚要發光
伏虎完顏氏/天生打架王
9前怕狼後怕虎
大遼滅國史/大金略地誌
10 大丈夫能屈不能伸
死亦為狗熊/宋金拉鋸戰/隕落的神將/面北而稱臣
11 又一匹來自北方的狼
全人類公敵/國家的終結者
12歲歲年年狼相似 年年歲歲人不同
文丞相殉國/元人不好學/短期大一統
13 漢化未升級版本的下場
為人做嫁衣/一朝填詞人/外國語罵街
第六章 最後的漢王朝(明)
1 乞丐身子皇帝命
假和尚化緣/臭要飯登基
2 寧可錯殺一千 不可放過一個
冤魂三萬五/皇帝兼丞相/三個方向盤/五個車軲轆/遺體捐贈法
3 大臣靠邊站 太監說了算
處處有監控/回回考一樣
4家天下的定時炸彈
燕叔叔造反/北京不缺門
5長江後浪推前浪一代更比一代浪
整一個傻叉/又兩個傻叉/全部是傻叉
6闖王現身 疑似非典型朱元璋
造反專業戶/回天已伐力
7建州女真只玩真的 不忽悠
建州部發跡/李自成闖京/吳三桂降清
8鷸蚌相爭漁翁得利
勢如破生竹
第七章 異族終結者(清)
1天朝上國初長成
太監偷椅子/內宮五漢子
2 系統兼容性最強的管理軟體
枕邊設軍機
3 清風不識字 何故亂翻書
禍從筆端出/吃力不討好
4 窮得就剩下錢了
開明的政策/救國的玉米
5 見光就死的資本主義
手工業進步/資本家漸多
6 身纏重病 自我隔離
國家抑鬱症/鼓勵殺華僑
7 吉祥三寶的作用
修建明長城/與蒙古人通好/調兵入新疆
8改土歸流是主流
土司壽終日/流官紛起時
9海賊王蠢蠢欲動
鄭氏收台灣/小島入版圖/流氓闖空門/大敗羅剎鬼/七面大疆域/出海去顯擺/鄭散財童子/中國籍海盜/牛人戚繼光/牛皮誑澳門
10 明清文化淘寶
宋明"心理學"/啟蒙即犧牲/哲學大爆發/中華四神作/文化之瑰寶/再一不再二
二、卷四目錄:
第一章 實力角逐天下(資本壟斷後的第一次世界大戰)
1. 不同的聲音
剛出生就判死刑/第二步考驗/貪食蛇的活路/壟斷已非昨日/六巨頭本色
2. 集團蹺蹺板
結盟是門藝術課/朋友牌敵人/全家的悲哀
3. 不和諧的三部曲
非正義出拳/"自信"的搏殺/小女子抖回精神第二章 坐等風雲起(第二次世界大戰前後的國際關系)
1. 生於不義 死於恥辱
只給九兩黑麵包/致命的蠻干/潛藏的危機/誰來拯救美國/使了勁擺脫
2.大水沖了龍王廟
信天不如信自己/另類的決策/崇拜死神的後果/以下克上的反擊/方向決定成功
3. 腦袋裡的花樣精
陽關道和獨木橋/三個和尚窩里斗/吵出來的和約/英雄排座次/規矩要有可操作性
4. 局部也有傾盆雨
又來一個"好兄弟"/非正義聚首/人心不如蛇吞象第三章 黎民淚盡硝煙里(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四個階段)
1. 突如其來的閃電
噩夢又降臨/以一隅敵一國/紳士般撤退/想當年功成不居/一著臭棋
2. 一口吃個撐
1941年的第一場雪/燃燒的海港/峰迴路又轉/放送末日拐點/心酸的浪漫/篤定乾坤是我贏第四章 風雲仍這般詭異(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的世界格局)
1. 愛拼才會贏
領頭羊很有手段/底子好很重要/展翅欲高飛/找到好組織/富到根子里
2.猴山論劍
就這樣無奈結束/錯路終到頭/我們也怕呀/習慣性失敗第五章 硝煙散去並不如煙(冷戰結束)
1. "休息"到永遠
以一敵百求獨立/誰說話最管用/大家分小家/漲價有罪/里外都是錯
2. 倆巨人對峙
老大站穩腳/向受難者行禮/誰在依舊猖狂/爭奪持久戰/挖出的自由/香腸當導彈/
朋友輪流轉/騙局終必收場
Ⅸ 中國的歷史從哪說起啊
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研究員、龍骨坡巫山古人類研究所所長黃萬波今天接受記者采訪時說,近年來一系列的考古發現表明,中華遠古文明源於長江流域,長江流域大三峽是中華民族的搖籃。他說,根據目前的考古發現和研究成果,龍骨坡巫山猿人是最早的古人類,湖北建始猿人距今近200萬年,然後依次為藍田猿人、元謀人、約80萬年前的湖北鄖縣猿人、南京猿人、和縣猿人等。
黃萬波是著名的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專家,是204萬年前的重慶巫山龍骨坡直立人、115萬-70萬年前的陝西藍田直立人、30萬年前的安徽和縣直立人、10萬-2萬年前的重慶 奉節智人、陝西長武智人、廣西麒麟山智人和重慶巫山河梁智人等人類化石的發現者。《自然》雜志刊登龍骨坡考古發現的研究成果後,《科學》雜志曾專門就此發表評論,稱「龍骨坡新發現改變了人類演化的歷史」。此前,國外學術界普遍認為,人類來到亞洲的歷史只有幾十萬年。
位於重慶市巫山縣廟宇鎮的龍骨坡古人類遺址發現於1984年,出土的人類化石包括一個門齒和一段下頜骨。與人類化石一起出土的還有巨猿等120種脊椎動物的化石,其中哺乳動物116種,有25個屬於新發現的種類。埋藏化石的岩層為砂質粘土夾角礫,地質時代屬早更新世早期,距今約200萬年。龍骨坡遺址出土了大批石製品,經考古學家研究論證,這些石製品製作粗笨、簡單,代表了200萬年前一種混沌初開的石器工藝,並將其稱為「龍骨坡文化」。
龍骨坡文化的問世,證實中華大地上200萬年前已經有了人類的足跡,從而把中國的史前文明前推了近100萬年。
他認為,藍田猿人的故鄉應該在南方,由於氣候變化才逐漸北遷。從長江流域的系列考古發現,可以看到起源和承轉的演進。因此,「中國人」的發源地應在長江流域大三峽。
黃萬波還從地質演變的角度闡述了他的觀點。隨著青藏高原的升起,長江流域大三峽形成了森林河流環境和與之伴生的立體氣候,適合於200萬年來的人類繁衍。龍骨坡的考古發現表明,當時這里是許多動物的避難所,動物的大量繁衍,客觀上為人類的繁衍提供了食物,尤其是大腦發育所需的動物蛋白。
Ⅹ 歷史上的十六國時期是怎麼形成的從哪年到哪年
五胡十六國抄,簡稱十六國,是中襲國歷史上的一段時期。該時期自304年劉淵及李雄分別建立漢趙(後稱前趙)及成漢起至439年北魏拓跋燾(太武帝)滅北涼為止。范圍大致上涵蓋華北、蜀地、遼東,最遠可達漠北、江淮及西域。在入主中原眾多民族中,以匈奴、羯、鮮卑、羌及氐為主,統稱五胡。他們在這個范圍內相繼建立許多國家,北魏史學家崔浩取其中十六個國家來代表這段時期,稱這時期為「五胡十六國」。在西晉時期,五胡居於西晉北方、西方的邊陲地區,對晉王朝呈現半包圍局面。由於晉廷的腐敗和漢官的貪污殘暴,五胡在八王之亂後紛紛舉兵,史稱五胡亂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