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湖北黃石都有那些歷史
黃石市位於湖北省東南部,長江中游南岸,是我國中部地區重要的原材料工業基地和國務院批準的沿江開放城市,2007年被評為全國百強城市之一,先後獲得國家園林城市、全國水環境治理人居環境項目範例獎、水環境治理優秀範例城市稱號。全市現轄大冶市、陽新縣和黃石港區、西塞山區、下陸區、鐵山區四個城區及一個省級經濟技術開發區,總面積4583平方公里,總人口255萬,其中市區面積233平方公里,人口67萬。黃石有著深厚的工業文化底蘊和雄厚的工業基礎,素有「青銅故里」、「鋼鐵搖籃」、「水泥故鄉」和「服裝新城」之稱。全市已形成冶金、建材、紡織等14個主導產業,共有5家公司在滬、深兩市掛牌上市,擁有東貝壓縮機、勁酒等一批中國名牌和中國馳名商標。作為長江經濟開發帶的重要支點、武漢城市圈的副中心城市和鄂東區域經濟龍頭,黃石市正步入發展的快車道。2007年全市地方生產總值增長16.4%;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24%;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增長30.3%;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18%;外貿出口增長22.9%;財政收入增長26.9%。 氣候條件 黃石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年平均氣溫:17℃;最高溫度:38℃;最低溫度:-3℃。年平均降水量:1400mm。最大風力:5—6級。空氣質量:符合GB3095-32標准。地震潛在可能性:不處於地震帶。 土地資源 黃石市是武漢「8+1」城市圈重點發展地區,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和城市總體規劃納入武漢城市圈規劃,土地供給能滿足大規模工業項目建設用地需求,城市外延發展增量土地開發利用潛力較大。
求採納
2. 湖北黃石的歷史變遷
黃石市是中華文明的發祥地之一,是長江流域開發最早的地區。在二、三十萬的以前,我們的祖先就在這塊土地上繁衍生息,創造著毫不遜色於黃河文化的長江文化。殷商小乙時期,黃石地區「大興爐冶」,在銅綠山、銅山口、龍耳山(今龍角山)等地開礦冶並初具規模。1973年發掘的銅綠山成為中華民族青銅文化的發源地。銅綠山古礦冶遺址,是我國迄今發現的規模最大、採掘年代最早、冶煉工藝水平最高、內涵最豐富的古礦冶遺址。在方圓8平方公里范圍內的遺物遺存,物化的是「代表一個時代的技術」,展示先民們創造青銅文化歷史的風采,並使黃石成為揚越經濟中心。自春秋戰國以來,歷代統治者都在鐵山地區開采鼓鑄,並設置有磁湖鐵礦、冶鐵所等管理機構。清代張之洞在黃石的鐵山建大冶鐵礦,隨後盛宣懷將漢冶廠礦與萍鄉煤礦合並,成立中國歷史上第一個鋼鐵聯合企業――漢冶萍煤鐵礦廠礦股份有限公司,使黃石成為中國的「鋼鐵搖籃」,並誕生出中國的第一代產業工人。
黃石市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新設立的工業城市,是在原大冶縣石黃鎮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大冶縣在建縣前是永興縣(今陽新縣)和武昌縣的一部分。
黃石市地在唐虞之世屬三苗;夏商屬荊州之域;周夷王七(公元前187)年,楚熊渠攻揚越後,市地淪為荊楚之鄂侯領地;秦隸江夏郡。漢高祖六(前201)年,分南郡始置下雉縣,隸屬江夏郡;三國時孫權遷都於鄂(今鄂州),改鄂為武昌,魏黃初二(221)年,孫權析下雉縣置陽新縣,市地在武昌、陽新縣境內。唐哀帝天佑二(905)年,吳國武昌軍節度使秦裴,在永興縣境內置青山場院;宋乾德五(967)年,南唐主李煜升青山場院為縣,劃武昌縣三個鄉與之合並,取「大興爐冶」之意,定名大冶縣,黃石市地從此隸屬大冶縣。
黃石市沿江集鎮道士洑成鎮最早,其他依次是黃石港、湋源口、磁湖、石灰窯。1948年,大冶縣將石灰窯、黃石港兩鎮合並成立石黃鎮。1949年5月15日,石黃鎮獲得解放,後經中原臨時人民政府批准,將石黃鎮和鐵麓、申五、長樂和下章鄉從大冶縣劃出,設置石灰窯工礦特區辦事處,直屬中原臨時人民政府領導。同年10月,經湖北省人民政府批准,設立湖北省石黃工礦特區人民政府,屬大冶專署領導。1950年8月21日,經中央人民政府政務院批准,將石黃工礦特區升為省轄市,定名「黃石市」。「黃石」一名,系由「黃石山」、「黃石港」等山、港演變而來(北魏酈道元)《水經注》記有「江之右岸有黃石山,水逕其北。"1959年1月大冶縣從黃岡地區劃出,歸黃石市管轄,同年12月撤銷大冶縣建制,並入黃石市。1962年6月1日恢復大冶縣建制,隸屬黃石市。1994年2月18日,大冶撤縣建市,定名「大冶市」,仍屬黃石市。1996年12月17日,陽新縣從咸寧地區劃出歸黃石市管轄。
3. 想了解湖北大冶。
1.可參考http://ke..com/view/5222.htm
2.城市建設從未停止,道路不斷整修和加寬,但是未見過政府做過綠化工作。
3,綠化一般,上面說了,灰很大。路邊有樹,但是擠滿了灰,原來路邊會種一些「千年矮」,現在隨著道路加寬,全部都被挖掉了。
4,空氣質量不好,個人感覺上街都是灰。大排量的車子到處跑。環境可以想像。
5。噪音很大,車子亂按喇叭,晚上在小區里經常聽到有人大聲叫喊,也沒見人來管。甚至經常聽到半夜一兩點鍾喇叭按個不停,超死人了。
6,生活挺悠閑的,老人帶小孩逛逛超市打打牌,小孩到處跑。物資較貴,消費比大城市至少貴一半。(個人感覺)在臨邊城市黃石吃頓飯100,在大冶至少要180。在這方面物價部門做的很差,過年過節漲價明顯。
7,很嚴重。
8,人情面貌這個很難說。個人覺得大冶人不是講道理的人。冷漠,無情,袖手旁觀,事不關己高高掛起可以用這樣的詞語形容我們大冶人,包括我。
9,問題有些重復哦。6題已經解答了。生活節奏慢。我覺得很多人都會有無聊或者無所事事的感覺。
10。房產一直漲價,雖然慢,但是仍然在漲價。目前房價調控未見對大冶市房價有明顯影響。租房看地段,好地方600-800,800的少。差的地方300有找。門面很貴。不是很好的地段門面月租都是2000以上,特別是門面轉讓費高昂。
11,治安差!公安雖然時時巡邏,但是總是不能在該到的時候到達現場,處理糾紛武斷,不人性,只想著各打50大板就放人,治根不治本,有委屈的人不能得到伸張,欺負人的人反而能讓別人跟他道歉,根本沒想過他們這樣的處理方式會讓後果更加惡化。
以上就是我這個大冶人對你這11個問題的看法,希望會對你有些幫助。
4. 大冶的歷史
歷史沿革大冶縣始建於宋乾德五年(公元967年),是年李煜為南唐國主時,升青山場院,並拆武昌三鄉與之合並,新設一縣。以境內礦產豐富采冶業發達,按《 莊子·大宗師》「大地為大爐,造化為大冶」一語,取「大興爐冶」之意定名為大冶縣。
夏、商時,縣地屬荊州之域。
周夷王八年(公元前880年),楚王熊渠(子爵)攻楊越至鄂(今鄂城、大冶),封其次子熊紅為鄂王,縣地屬楚國鄂王轄地。
秦昭王二十九年(公元前278年),秦將白起攻楚,取郢為南郡,時縣地在南郡境內。
三國時,蜀漢章武元年魏黃初二年(公元221年),孫權自公安遷都於鄂(今鄂城),改鄂為武昌,並割鄂之南部建陽新縣,以武昌、下雉、陽新、柴桑、沙羨、潯陽等六縣為武昌郡。時縣地在武昌郡之武昌(今鄂城)、陽新兩縣境內。
魏黃初四年(公元223年),孫權將其郡治遷至夏口(今漢口),又改武昌郡為江夏郡,縣地在江夏郡之武昌、陽新兩縣境內。
西晉太康元年(公元280年),又改江夏郡為武昌郡。以武昌、鄂、陽新、沙羨等七縣為屬地。時縣地在武昌、鄂、陽新三縣境內。不久,武昌與鄂縣合並,仍為武昌縣,時縣地在武昌、陽新兩縣境內。
東晉安帝義熙元至四年(公元405—408年),下雉縣並入陽新縣,此時仍為武昌郡,縣地屬武昌郡之武昌、陽新兩縣境內。
南朝:宋孝建元年(公元454年),置郢州於汝南(今武昌),時縣地在郢州武昌、陽新兩縣。
隋開皇九年(公元589年),改陽新為富川,不久,改富川為永興,時縣地在武昌、永興兩縣境內。
唐代,縣地在鄂州武昌、永興兩縣境內。唐末,南方的九國興起,縣地在吳國境內。唐哀帝天佑二年(公元905年),吳國將永興縣和武昌縣各劃出相鄰的一塊地盤,置青山場院,進行大規模采礦、冶煉,時縣地在吳國鄂州境內。
宋乾德五年(公元967年),始建大冶縣。
宋太平興國二年(公元977年),升永興縣為永興軍,次年改永興軍為光國軍,縣地先後屬永興軍與光國軍。
元世祖至元十四年(公元1277年),升永興軍為興國路,隸屬於江西行省;元至元三十年(公元1293年),興國路劃歸湖廣行省,縣地屬興國路。
明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改興國路為興國府;明洪武九年(公元1376年),將興國府降為興國州,縣地先後屬興國府和興國州。
清康熙三年(公元1664年),縣地屬武昌府;雍正元年至十三年(公元1723—1735年),分湖廣行省,設置湖北省,縣地屬湖北省武昌府。
1921年,建立中華民國以後,廢府改道,縣地屬湖北省江漢道,後道廢,從屬湖北省。
民國十六年(公元1927年)至民國三十四年(公元1945年),縣地呈現「兩權」(國、共)或「三權」(國、共、日)並立狀況。大冶縣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湘鄂贛革命根據地的一部分。1930年,成立大冶縣蘇維埃政府,先後隸屬於「湖北省鄂東革命委員會」、「湘鄂贛省蘇維埃政府鄂東辦事處」、「湘鄂贛省鄂東南蘇維埃政府」。民國二十一年(公元1932年),國民政府在省縣之間設立「湖北省行政督察專員公署」,時縣地屬湖北省第二專署,1935年改屬第一專署。
民國二十七年(公元1938年),大冶淪陷,日軍隨後建立偽「中華民國湖北省大冶縣政府」,而國民黨大冶縣政府則流亡城外。民國三十一年(公元1942年),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新四軍五師十四旅在大冶、陽新、鄂城等地先後建立了「大鄂政務委員會」、「鄂大政務委員會」、「陽大政務委員會」,統屬於「鄂南政務委員會」領導。民國三十四年(公元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投降,國民黨大冶縣政府接管大冶縣政權。
1949年5月15日,大冶解放。5月,劃石黃鎮、鐵麓等鄉成立「湖北省大冶工礦特區人民政府」。6月9日,成立大冶縣人民政府。先後屬大冶專區、黃岡專區。
1959年1月26日,大冶縣從黃岡地區劃出,改屬黃石市。12月,撤銷大冶縣建制,並入黃石市。
1962年6月1日,恢復大冶縣建制,仍屬黃石市。
1982年3月12日,國務院公布大冶銅綠山古礦遺址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1年,該遺址被列入20世紀中國100項考古大發現)。
1994年2月18日,經國務院批准,撤銷大冶縣,設立大冶市(縣級),1995年1月1日,大冶市正式成立,由黃石市代管。
2006年,黃金山工業新區成立。2006年6月20日,大冶市政府委託黃石經濟技術開發區託管黃金山工業新區協定簽字。
2008年3月17日,大冶市被列為國家首批資源枯竭型轉型城市之一。
2010年8月28日,第十屆全國縣域經濟基本競爭力評價結果中,大冶市比上年躍進13位,排名156位,居
全省之首。大冶正在黃石市委市政府的支持下,在「十二五」期間全力沖刺全國百強縣市。
2011年8月20日,第十一屆全國縣域經濟基本競爭力評價結果揭曉,大冶市比上年躍進34位,排名122位,居全省之首,中部第12位。
5. 黃石有哪些歷史
黃石是我國青銅文化的發祥地。銅綠山古銅礦遺址距今近年的歷史,1982年被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95年被國家文物局列入世界文化遺產預備清單;2001年被列為"中國20世紀100項考古大發現"之一。黃石也是中國近代鋼鐵工業的搖籃。在1915年以前,鋼鐵總產量幾乎佔全國的100%,大冶鐵廠(今冶鋼)就是歷史的見證。黃石還是一個具有光榮革命傳統的城市。1929年,何長工、彭德懷等率紅軍進駐陽新龍港鎮開創鄂東南革命根據地,鄂東南特委直屬中央,曾領導過湘鄂贛邊區21個縣(市)的革命斗爭,曾在龍港鎮雲集政治、經濟、文化等48家大機關,被譽為"小莫斯科"。黃石悠久的文化歷史是我們引以驕傲的,十分寶貴的文化財富。
從1982年開始,中國國家級歷史文化名城已頒布了三批共99個城市,省級歷史文化名城共有88個。就其中類型來說,分為七種:(1)古都型;(2)傳統風貌型;(3)風景名勝型;(4)地方及民族特色型;(5)近現代史型;(6)特殊職能型;(7)一般史跡型。
根據考古發現,黃石有世界著名"古銅礦遺址",有現代冶煉產業的大冶有色金屬公司和大冶鋼廠。曾有過"三楚銅都"、"鋼鐵的搖籃"美稱。為中國的古代和現代工業發展作出了特殊的貢獻。因此,申報特殊職能型的歷史文化名城比較合格。其它有的職能型城市也是這樣,城市中的某種職能在歷史上佔有突出的地位,並且在某種程度上成為這些城市的特徵。如,自貢市以"鹽城"而著稱,景德鎮有"瓷都"之稱,毫州則是"葯都"。
因此,建設黃石申報中國冶金歷史文化名城(簡稱中國金都)。這一稱號,既能概括黃石歷史文化風貌,又有體現黃石市現在的城市職能,同時,黃石又盛產黃金和黃銅。這些金屬產品都帶有黃色這個色彩,正與黃石市的"黃"字同為一個文字,把黃石稱之為"中國金都"既有文化的內涵,又有產品外觀色彩和產品本質特徵的喻意,這實在是一種巧妙的結合。這個美稱,既可以改變過去那種"光灰"城市的形象,又能為發揮城市特殊職能,更好地為促進黃石改革開放,推進經濟和社會的發展服務。 http://www.huangshi.auyou.com/subsite/sub_fengqing.asp?order=4
6. 黃石多少年的歷史大冶呢黃石能跟大冶比嗎
黃石市是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新設立的工業城市,是在原大冶縣石黃鎮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大冶縣在建縣前是永興縣(今陽新縣)和武昌縣的一部分。
黃石市地在唐虞之世屬三苗;夏商屬荊州之域;周夷王七(公元前187)年,楚熊渠攻揚越後,市地淪為荊楚之鄂侯領地;秦隸江夏郡。漢高祖六(前201)年,分南郡始置下雉縣,隸屬江夏郡;三國時孫權遷都於鄂(今鄂州),改鄂為武昌,魏黃初二(221)年,孫權析下雉縣置陽新縣,市地在武昌、陽新縣境內。唐哀帝天佑二(905)年,吳國武昌軍節度使秦裴,在永興縣境內置青山場院;宋乾德五(967)年,南唐主李煜升青山場院為縣,劃武昌縣三個鄉與之合並,取「大興爐冶」之意,定名大冶縣,黃石市地從此隸屬大冶縣。
黃石市沿江集鎮道士洑成鎮最早,其他依次是黃石港、湋源口、磁湖、石灰窯。1948年,大冶縣將石灰窯、黃石港兩鎮合並成立石黃鎮。1949年5月15日,石黃鎮獲得解放,後經中原臨時人民政府批准,將石黃鎮和鐵麓、申五、長樂和下章鄉從大冶縣劃出,設置石灰窯工礦特區辦事處,直屬中原臨時人民政府領導。同年10月,經湖北省人民政府批准,設立湖北省石黃工礦特區人民政府,屬大冶專署領導。1950年8月21日,經中央人民政府政務院批准,將石黃工礦特區升為省轄市,定名「黃石市」。「黃石」一名,系由「黃石山」、「黃石港」等山、港演變而來(北魏酈道元)《水經注》記有「江之右岸有黃石山,水逕其北。"1959年1月大冶縣從黃岡地區劃出,歸黃石市管轄,同年12月撤銷大冶縣建制,並入黃石市。1962年6月1日恢復大冶縣建制,隸屬黃石市。1994年2月18日,大冶撤縣建市,定名「大冶市」,仍屬黃石市。1996年12月17日,陽新縣從咸寧地區劃出歸黃石市管轄。
其實按上面的說法本來是黃市屬於大冶的,可是現在相反了,我想可能是因為黃石有了是嗎華新水泥場啊,美爾雅西服啊一類的之後,發展的比大冶好,地理條件也比大冶好的原因吧,現在大冶不是開始反攻了嘛,就憑黃石些個貪官,黃石的經濟現在是日益衰落,以後發展成什麼樣還不知道呢!
7. 黃石有哪些歷史
黃石是我國青銅文化的發祥地。銅綠山古銅礦遺址距今近3000年的歷史,1982年被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995年被國家文物局列入世界文化遺產預備清單;2001年被列為"中國20世紀100項考古大發現"之一。黃石也是中國近代鋼鐵工業的搖籃。
在1915年以前,鋼鐵總產量幾乎佔全國的100%,大冶鐵廠(今冶鋼)就是歷史的見證。黃石還是一個具有光榮革命傳統的城市。1929年,何長工、彭德懷等率紅軍進駐陽新龍港鎮開創鄂東南革命根據地,鄂東南特委直屬中央,曾領導過湘鄂贛邊區21個縣(市)的革命斗爭,曾在龍港鎮雲集政治、經濟、文化等48家大機關,被譽為"小莫斯科"。黃石悠久的文化歷史是我們引以驕傲的,十分寶貴的文化財富。
從1982年開始,中國國家級歷史文化名城已頒布了三批共99個城市,省級歷史文化名城共有88個。就其中類型來說,分為七種:
(1)古都型;
(2)傳統風貌型;
(3)風景名勝型;
(4)地方及民族特色型;
(5)近現代史型;
(6)特殊職能型;
(7)一般史跡型。
根據考古發現,黃石有世界著名"古銅礦遺址",有現代冶煉產業的大冶有色金屬公司和大冶鋼廠。曾有過"三楚銅都"、"鋼鐵的搖籃"美稱。為中國的古代和現代工業發展作出了特殊的貢獻。因此,申報特殊職能型的歷史文化名城比較合格。其它有的職能型城市也是這樣,城市中的某種職能在歷史上佔有突出的地位,並且在某種程度上成為這些城市的特徵。如,自貢市以"鹽城"而著稱,景德鎮有"瓷都"之稱,毫州則是"葯都"。
8. 大冶江孟二歷史順便說下大冶歷朝叫什麼
黃石地區的江姓主要有五大派系,大冶陳貴鎮江添受村是屬於江萬里的後裔,下陸江洋村是江萬頃的後裔,銅山口節河庄則是江萬金的後裔,而下陸司計庄的始祖是江孟二,陽新地區的始祖是江福四。江添受這一支為江萬里的第6世孫江勝武,於明朝初期從江西南昌瓦西壩諸士巷遷居到大冶陳貴建庄。《江氏族譜》。其中記載,江氏入黃最初始於明朝初期,也是與當時「江西填湖廣」的移民政策有關。據族人介紹,他們這支江氏追溯到上面,是在宋時,濟陽江姓後裔江確,率族南遷江西都昌;後來,傳到了江燁這一代,他生了萬九、萬里、萬頃、萬金和萬合五個兒子。
南宋末年,風雨飄搖。在元軍的逼迫下,宋室搖搖欲墜。除了歷史上大名鼎鼎的文天祥、陸秀夫、張世傑「宋末三傑」外,江萬里以七十餘歲的高齡抗元殉國,謚號「文忠」;其二弟萬頃被捕後,也大義凜然,至死不降。
當時間轉移到明朝初期時,大量江西人在朝廷的政策鼓勵下開始向湖南、湖北遷移,此時江萬里的第6世孫江勝武已經是62歲的老人,但他仍帶著兒子家人從江西南昌瓦西壩諸士巷遷居到大冶金湖定居。
大冶,古代曾為楚國轄區(熊渠王以後)。公元9 0 5年(唐天祜二年),楊吳即在今銅綠山至棲儒橋一帶設大型采礦冶煉機構「青山場院」。公元9 6
7年(宋乾德五年),南唐升青山場院,並劃武昌三鄉與之合並建縣,取「大興爐冶」意,定名「大冶」,1 9 9
5年1月1日撤縣建市,至今一直沿用。
9. 有誰知道湖北省黃石市詳細的歷史文化
地 理 區 位
黃石市位於湖北省東南部,長江中游南岸。東北臨長江,與浠水縣、蘄春縣、武穴市隔江相望,北接鄂州市,西靠武昌縣,西南與咸寧市、通山縣為鄰,東南與江西省武寧縣、瑞昌縣接壤。境內村村通公路,對外通往全國各地,滬蓉高速公路橫貫市區北隅,上通渝蓉,下通寧滬;武(昌)黃(石)九(江)鐵路,東連浙贛線,西接京廣線;水路依託長江可出海對外交通便利,區位優勢明顯。
黃石市地處幕阜山北側,為幕阜山向長江河床沖積平原,過渡地帶,轄地內多低山。境內較大的山有東方山、黃荊山、雲台山、父子山、七峰山等,最高峰為陽新境內的七峰山主峰南岩嶺,海撥860米,次高峰為大冶太婆尖,海拔839.9米,最低處為陽新境內的富水南城潭河床,海撥8.7米。長江自北向東流過市境,北起鄂州市艾家灣,下迄陽新縣天馬嶺,全長76.87公里,市境內主要水系有富水水系、大冶湖水系、保安湖水系、還有海口湖、磁湖、青山湖、三山湖、花馬湖、葛湖、荊山源、上巢湖等水系。最大的水系為陽新境內的富水水系,富水河發源於通山,由西向東,注入長江,全長196公里,流域面積5310平方公里,在市境內陽新長81公里。
流域面積2245平方公里;大冶湖水系1339平方公里,保安湖水系570平方公里。境內岩溶地貌發育,溶洞眾多,很多具有旅遊開發價值。全境地勢由西南向東北傾斜,地形破碎,局部地方形成不完整的山間盆地。崗地坡度一般較為平緩,沿江一帶標高較低。
市區形狀呈「入」字形,三面環山,一面臨江,風光綺麗的磁湖鑲嵌市區中心。有東方山、西塞山、飛雲洞等旅遊景點。磁湖面積8平方公里宛如嵌在市區中心一顆璀璨的明珠,是聞名遐邇的風景旅遊勝地。市區城市建設用地一般在海撥18-50米之間。
黃石市地質條件較好,地耐力一般較高,除個別軟土層低於10t/m2 以上,一般在15-20t/m2之間。地下水含量豐富,工程地質性質良好,這些是城市建設和發展的有利條件。
黃石地震設防烈度為6度。
2006年黃石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
黃石市統計局
2006年,全市人民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下,以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以科學發展觀統領經濟社會發展全局,圍繞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目標,不斷深化各項改革,狠抓項目建設,大力優化經濟發展環境。促進了全市國民經濟持續、快速、協調健康發展及教育、科技、文化等社會事業全面進步,實現了「十一五」時期的良好開局。
一、綜合
初步核算,2006年全市完成生產總值(GDP)406.47 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14.2 %,是1997年以來增幅最高的一年。其中,第一產業增加值31.82 億元,增長3.9 %;第二產業增加值212.53 億元,增長16.5 %;第三產業增加值162.12 億元,增長13.6 %。經濟結構不斷優化,一、二、三產業比例為7.8:52.3:39.9。與此同時,綜合經濟實力進一步增強,2006年,全市人均生產總值達到16044元,比上年增長11.7%。
在黃石市經濟增長中,內需拉動作用明顯,外需拉力有所增強。初步測算,投資需求對經濟增長貢獻率為47.9%,拉動GDP增長6.8個百分點;消費需求對經濟增長貢獻率為45.6%,拉動GDP增長6.48個百分點;出口需求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為6.5%,拉動GDP增長0.92個百分點。
市場物價運行平穩。全年居民消費價格總指數為101.3%,比上年上漲1.3%。分品種看,食品價格上漲1.5%,居住類價格上漲4.8%,醫療保健和個人用品價格上漲6.9%,家庭設備及用品類價格上漲1.9%。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務價格下降0.7%,交通和通訊類價格下降2.3%,衣著類價格下降2.1%;煙酒及用品價格與上年持平。全年工業品出廠價格上漲13.6%;原材料、燃料、動力購進價格上漲10.8%。
就業再就業工作成效顯著。年末全市城鎮單位就業人員78.9萬人,凈增0.9萬人。全年城鎮新增就業人員4.98萬人,幫助下崗失業人員實現再就業3.94萬人,其中,「4050」人員1.85萬人。年末城鎮登記失業率為4.3%。
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中面臨的困難和問題主要是:經濟增長的結構性矛盾依然存在,農業增產和農民增收的基礎還不夠穩固,工業投資力度減弱,就業再就業和社會保障壓力大,部分居民生活還比較困難等。
二、農業
農業經濟形勢繼續好轉。全年農林牧漁業完成總產值49.11億元,比上年增長3.5%。完成農業增加值31.82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3.9%。其中,種植業增加值17.46億元,增長1.9%;林業增加值1.13億元,增長2.3%;畜牧業增加值5.74億元,下降0.6%;漁業增加值6.99億元,增長15.6%;農林牧漁服務業增加值0.50億元,下降1.7%。
農作物播種面積穩步增加。全年農作物總播種面積227.44千公頃,比上年增加4.97千公頃,增長2.23%。其中,糧食播種面積136.22千公頃,比上年增加4.22千公頃,增長3.2%;經濟作物和其他作物播種面積91.22千公頃,增長0.8%。
主要農產品產量均保持增長。糧食總產量64.92萬噸,增長1.8%;油料7.12萬噸,增長2.3%;蔬菜67.6萬噸,增長0.8%;水產品產量10.66萬噸,增長7.7%;禽蛋產量1.62萬噸,增長3.2%。生豬出欄92.01萬頭,增長1.5%;牛出欄10244頭,增長25.29%;肉類總產量8.15萬噸,增長3%。
農村生產條件繼續改善。2006年末擁有農業機械總動力46.94萬千瓦,比上年增加3.1萬千瓦。農村用電7.57億千瓦時,比上年增長7.5%。全年化肥施用量(折純)4.0萬噸,增長1.5%。有效灌溉面積35.36千公頃,增長3.7%;旱澇保收面積28.93千公頃,增長8.1%。
三、工業、建築業
工業生產快速增長。全市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完成總產值528.06億元,比上年增長36.3%。重工業產值為486.17億元,增長37.8%;輕工業產值41.89億元,增長19.4%。規模以上工業中的輕、重比例為7.9:92.1。2006年,全市工業增加值195.93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17.5%,其中,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180.15億元,增長29%,佔全部工業增加值的比重為91.9%,比上年提高8.8個百分點。工業對經濟增長的推動作用更加突出,2006年工業經濟的發展對全市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到56.2%。產銷銜接趨好,工業生產保持了產銷兩旺的發展態勢。2006年全市規模以上工業完成銷售產值523.85億元,增長36.1%,工業產品銷售率達到99.2%,高於全省平均水平。
工業經濟效益大幅提高。2006年,工業經濟效益綜合指數達到186.9點,比上年提高23.2個百分點。其中,總資產貢獻率12.88%,提高3.51個百分點;成本費用利潤率5.92%,提高2.08個百分點;資本保值增值率118.78%,提高3.27個百分點;全員勞動生產率123890元/人,增長5.2%;流動資產周轉次數2.57次,加速0.42次;資產負債率62.08%,下降0.53個百分點。全年實現產品銷售收入488.57億元,增長30.3%;實現利稅總額52.38億元,增長53.1%;盈虧相抵後利潤總額26.39億元,增長84.2%。
大中型重點企業支撐作用增強。全市產值過億元的大中型企業達到71家,比上年增加15家,共完成總產值469.57億元,增長34.3%,占規模以上工業產值的比重由2005年的84.1%上升到88.7%,對工業增長的貢獻率達到90%以上。主導產品產量大幅增長,鋼材產量283.15萬噸,水泥1483.76萬噸,分別增長15.7%和10.5%;鋁8.38萬噸,銅23.12萬噸,發電量63.7億千瓦時,分別增長13.8%、20.6%和20.7%;壓縮機產量608.17萬台,增長52%;鍍層板產量29.77萬噸,增長23.3%;磁卡產量2.05億片,增長7.9%。
建築業穩步發展。全年完成建築業增加值16.6億元,比上年增長6%。全市資質等級以上建築企業完成產值59.6億元,增長24.8%。資質以上房屋建築施工面積620.8萬平方米,增長15.1%。
四、固定資產投資
固定資產投資繼續保持穩定增長。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完成138.05億元,比上年增長29.9%。其中,城鎮以上投資完成123.88億元,增長35.4%。按投資主體劃分,國有及國有控股單位完成投資40.19億元,佔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的比重為29.1%,比上年下降9.47個百分點;非國有投資97.86億元,比上年增長49.7%。
第三產業投資支撐作用增強。全年第三產業完成投資65.3億元,比上年增長42.6%,對全市固定資產投資增長的貢獻率達到60%以上。一批重點項目進展順利,為黃石經濟發展增強了後勁。2006年新增的主要生產能力有:生鐵1.2萬噸/年、粗鋼20萬噸/年、熱軋鋼材29萬噸/年、鐵礦開采48.4萬噸/年、銅采礦14萬噸/年。
房地產開發高速運行。全市房地產開發投資完成16.96億元,比上年增長49.7%。全年房屋施工面積達到258.58萬平方米,增長27.3%。房地產交易市場活躍,全年商品房屋銷售面積達到99.73萬平方米,增長24.4%,商品房屋銷售額達到15.89億元,其中,住宅銷售額14.35億元,均比上年有不同程度的增長。
五、國內貿易
消費品市場穩中趨旺。2006年全市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完成148.27億元,比上年增長14.6%。從城鄉市場看,城鄉市場趨於同步發展,市、縣、縣以下零售額分別完成88.02億元、29.61億元和30.64億元,比上年分別增長15.3%、13.9%和13.4%。分行業看,批發零售貿易業完成零售額121.86億元,增長13.8%。餐飲業實現零售額21.19億元,增長21%。
居民消費結構升級加快。2006年,消費品市場汽車、信息產品、教育服務型消費亮點頻現。全市限額以上批發零售貿易業通訊器材類比上年增長38.8%;汽車類、金銀珠寶類銷售額分別增長28.3%和25.5%;書報雜志類銷售額增長13%。2006年全市超億元的消費品市場5個,全年成交額達到6.9億元,比上年增長3.2%。
六、對外經濟
對外貿易較快增長。全年進出口總額完成10.33億美元,比上年增長43.1%。其中,進口額6.35億美元,增長49.8%;出口額3.98億美元,增長33.4%。其中,一般貿易出口2.63億美元,增長70.3%,加工貿易出口1.35億美元,增長6.3%。2006年經濟外向度進一步提高,外貿出口佔全市生產總值的比重為7.8%,比上年提高1.1個百分點。
利用外資穩步增加。全年實際利用外資2.4億美元,同比增長7.1%。外商直接投資16809萬美元,下降12.1%。2006年,全市外商投資新批項目27個,其中,中外合資企業9個,外資企業16個,外商投資股份制企業1個,合同外資金額15296萬美元。
七、交通、郵電和旅遊
交通運輸業發展加快。全年完成貨運量6185萬噸,增長3.3%;客運量完成3839萬人,增長5%。全年完成貨運周轉量69.58億噸公里,完成客運周轉量13.23億人公里,比上年分別增長3.5%和5.8%。
郵電業快速發展。全年郵電通信業完成郵電業務總量8.93億元。年末固定電話用戶達到43.17萬戶,其中,城市電話用戶27.91萬戶,農村電話用戶15.26萬戶。行動電話用戶達到97萬戶。
旅遊業規模不斷擴大。全年國內旅遊人數198.22萬人次,比上年增長41.5%;國內旅遊收入8.45億元,增長41.3%。海外旅遊人數3969人次,增長59.5%;外匯收入145.71萬美元,增長55.39倍。
八、財政金融和保險業
財政收入持續快速增長。2006年實現財政收入41.33億元,比上年增長30.3%,大大高於當年經濟增長速度。其中,地方一般預算收入完成15.33億元,同比增長28.3%。全年完成各項稅收36.57億元,同比增長29.1%,稅收占財政收入的比重達到88.5%。經濟運行質量進一步改觀,財政收入佔GDP的比重為10.2%,比上年提高1個百分點。全年財政支出32.8億元,增長37.9%。
金融機構存貸款繼續穩步增長。2006年末,全市金融機構各項存款余額327.24億元,同比增長17.6%;其中城鄉居民儲蓄存款余額202.11億元,同比增長20.5%。金融機構各項貸款余額172.34億元,同比增長27.3%;存貸差額154.9億元。現金收入777.97億元,增長14.4%;現金支出800.94億元,增長13.3%;現金凈投放22.98億元,下降14.4%。全年保費收入6.53億元,比上年增長18.7%;保險賠付支出1.57億元,增長18.9%。
九、教育和科學技術
教育事業保持較快發展。2006年末全市普通高等學校在校學生2.95萬人,比上年增加0.08萬人,增長2.78 %;成人高校在校生1.28萬人;各類中等職業教育學校22所,在校學生3.16萬人,增長33.67%;普通中學146所,在校學生21.17萬人,增長1.14%;普通小學700所,在校生24.45萬人,下降9.87%。學齡兒童入學率為99.8%。
科技事業進一步發展。全年專利申請量1100件,專利授權量 319件。組織申報國家、省級各類科技計劃項目52項;爭取省和國家科技資金778萬元。市級鑒定科技成果40項,居國際領先水平2項,居國際先進水平11項。獲省級科技進步獎和創新獎15項,其中,一等獎1項,二等獎2項。
高新技術產業發展步伐加快。2006年全市高新技術產品產值達到130.85億元,比上年增長24.7%,佔全市規模以上工業產值的比重達到24.7%;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46.21億元,比上年增長24.1%,占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的比重為25.7%。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佔GDP的比重達到11.37%,比上年提高1.12個百分點。
十、文化、衛生和體育
文化事業日益繁榮。年末全市共有藝術表演團體3個,文化4個,公共圖書館3個,博物館4個,電影放映管理機構6個。廣播電台3座,電視台3座,有線電視用戶28萬戶。全年出版市級報紙2700萬份,其中,黃石日報1100萬份,內部期刊9萬余冊。
衛生事業持續發展。年末全市共有衛生機構266個,衛生技術人員11102人,病床床位8080張;衛生防疫、防治機構4個,衛生技術人員320人。
體育事業蓬勃發展。全市運動健兒在國際比賽中有3人5項次獲世界冠軍。在全省十二屆運動會中,獲83枚金牌,名列全省第二。全民健身運動蓬勃發展,國民體質達標合格率90.5%,高於全國全省平均水平。
十一、人口與人民生活
人口繼續保持低速增長。 2006年,黃石市人口出生率為8.46‰,死亡率為4.22‰,人口自然增長率為4.24‰。年末全市總人口為253.87萬人,其中,城鎮人口為126.3萬人,鄉村人口為127.57萬人。按常住人口計算,2006年黃石市城鎮化率達到49.75%。
城鄉居民生活水平穩步提高。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472元,比上年增加969元,增長11.4%;農民人均純收入3182元,比上年增加372元,增長13.3%。城鄉居民消費結構進一步優化,用於吃的支出比重繼續下降,用於吃以外的居住、學習、文化娛樂、交通通訊等方面支出比重顯著上升。2006年城鎮居民和農村居民恩格爾系數分別為36.3%和43.6%,均比上年有所下降。
十二、資源和環境
全市水資源總量27.04億立方米,人均水資源1070立方米。總供水量13.13億立方米,其中地表水供水12.81億立方米,地下水源供水0.32億立方米。
2006年,黃石市中心城區環境空氣主要指標達到國家二級標准。其中,二氧化硫0.038毫克/立方米,可吸入顆粒物0.122毫克/立方米,二氧化碳0.031毫克/立方米。空氣污染指數為86(屬於優良),空氣達到或優於國家二級標準的天數290天,優良率為79.5%。
全市各級環境監測機構3個,環境監測人員69人。全年完成環境污染治理項目28個,總投資1.67億元。全市建成煙塵控制區7個,控制區總面積75.9平方公里;建成環境雜訊達標區24個,環境雜訊達標區總面積73.6平方公里。
二00七年三月十五日
歷 史 沿 革
1949年5月15日,中國人民解放軍解放石黃鎮。隨後成立石灰窯工業特區辦事處、湖北大冶工礦特區人民政府,黃石市在此基礎上過渡建成。1959年1月26日,大冶縣從黃岡地區劃歸黃石市。
大冶縣始建於宋乾德五年(967年)以前。李煜為南唐主時,以境內礦產豐富,冶煉業發達,升青山場院並劃武昌三鄉與之合並,新設一縣,取自殷商以來一直「大興爐冶」之意,便定名為大冶縣。
唐虞之世,市地屬二苗。
夏、商時,市地屬荊州之域。
西周時稱鄂,為鄂侯領地。
周夷王七年(公元前887年),楚王熊渠(子爵)攻楊粵至鄂(今鄂州、大冶),封其中子熊紅為鄂王,市地為楚國鄂王轄地。春秋戰國屬楚、秦。
秦昭襄王二十九年(公元前278年),分南郡竟陵以東及江南置江夏郡,從此鄂縣南移屬江夏,江夏郡統有鄂、下雉等14縣,市地在鄂縣境內。
三國時期,蜀漢章武元年、魏黃初二年(221年),孫權自公安遷都於鄂(今鄂州),改鄂為武昌,並割鄂之南建陽新縣,以武昌、下雉、陽新、柴桑、沙羨、潯陽六縣為武昌郡,市地在武昌郡之武昌(今鄂州)、陽新兩縣之間的下雉縣境內。
魏黃初四年(223年),孫權將郡治遷至夏口(今漢口)。又改武昌郡為江夏郡,市地在江夏郡之武昌、陽新縣境內。
西晉太康元年(280年),改江夏郡為武昌郡,以武昌、柴桑、鄂縣、陽新、沙羨、沙陽、高陵等七縣屬地。市地在武昌、鄂縣、陽新三縣境內。不久,武昌與鄂縣合並,仍為武昌縣,市地在武昌、陽新兩縣境內。
東晉元帝建武元年(317年)江州由豫州移至武昌。至孝武帝太元九年(384年),始移潯陽。安帝義熙八年(412年),下雉縣並入陽新縣。市地在武昌、陽新兩縣境內。
南朝宋孝建元年(589年),改陽新為富川,不久又改富川為永興,市地在武昌、永興兩縣境內。梁置西陵縣於此,後廢。
唐代市地在鄂州武昌、永興兩縣境內。唐末,南方九國興起,市地在吳國境內。唐哀帝天?二年(905午),吳王楊行密將永興縣和武昌劃出一塊地盤置青山場院,進行大規模采礦、開爐冶煉。市地在吳國鄂州境內。
五代十國時市地在鄂州武昌縣、永興縣境內,梁唐時屬吳、晉、漢、後周北宋初時局南唐。
宋乾德五年(967年),南唐始建大冶縣。從此,自宋至民國市地隸屬興國路、興國州、武昌府、湖北省大冶縣。
民國16年(1927年),大冶縣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湘鄂贛革命根據地的一部分。1930年成立大冶縣蘇維埃政府,先後隸屬於湖北省鄂東革命委員會、湘鄂贛省蘇維埃政府鄂東辦事處,湘鄂贛省鄂東南蘇維埃政府。民國21年(1932年)國民政府在省、縣之間設立湖北省行政督察專員公署,市地屬湖北省第二專署大冶縣;1938年改屬第一專署。
民國27年(1938年)大冶淪陷,日軍在大冶建立偽政權,盜稱「中華民國湖北省大冶縣政府」,並在石灰窯和黃石港兩鎮建置「石黃示範區」,國民黨大冶縣政府則流亡至毛鋪等地。民國31年(1942年),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新四軍五師14旅,在大冶、陽新、鄂城等地先後建立大鄂政務委員會、鄂大政務委員會、陽大政務委員會,統屬於鄂南政務委員會領導。民國34年(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投降,國民黨大冶縣政府接管,復置石灰窯和黃石港兩鎮,隸屬大冶縣轄。民國37年(1948年)將石灰窯和黃石港兩鎮合並為石黃鎮,隸屬於大冶縣。
1949年5月1日中國人民解放軍解放石黃鎮。不久,經中原臨時人民政府批准,設置湖北大冶特區辦事處直屬中原臨時人民政府。同年l0月,成立湖北省大冶工礦特區人民政府。1950年8月21日,成立省轄黃石市。
人口資源
(根據2005年黃石市1%人口抽樣調查公報)
一、總人口
2005年年底全市總人口為252.8萬人,其中常住人口為239.9 萬人(指常住本市半年以上人口)。總人口與2000年底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的總人口247.75 萬人相比,增加了5.05萬人,增長2.04 %;年平均增加 1.01萬人,年平均增長0.41%。
二、就業和失業人口
全市人口中,2005年底就業人口140萬人,比上年底凈增加 1.7 萬人;城鎮就業人口77.3萬人,比上年底凈增加2.8萬人;城鎮失業人口5.7萬人,比上年底減少2.5萬人;城鎮調查失業率6.90%,比上年底下降3.5個百分點。
三、城鄉構成
全市人口中,居住在城鎮的人口125.41萬人,占總人口的49.61%;居住在鄉村的人口127.39萬人,占總人口的50.39 %。與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相比,城鎮人口占總人口的比重上升了0.29個百分點。
四、性別構成
全市人口中,男性為131.82萬人,占總人口的52.14 %; 女性為120.98萬人,占總人口的47.86%。性別比(以女性為100,男性對女性的比例)為 108.96。與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相比,性別比下降了1.61個百分點。
五、年齡構成
全市人口中,0-14歲的人口為54.05萬人,占總人口的21.38 %;15-64歲的人口為182.47萬人,占總人口的72.18%;65歲及以上的人口為16.28萬人,占總人口的 6.44%。與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相比,0-14歲人口的比重下降了4.7個百分點,65歲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了1.32個百分點。
六、民族構成
全市人口中,漢族人口為252.42萬人,占總人口的99.85%; 各少數民族人口為 0.38萬人,占總人口的0.15%。與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相比,漢族人口增加了5.1萬人,增長了2.06%;各少數民族人口增加了600人,增長了18.75 %
七、受教育程度
全市人口中,每萬人中具有大學程度的人口為 430人,高中程度的人口為1506人,初中程度的人口為3602人,小學程度的人口為2927人。與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同口徑相比,每萬人中具有大學程度的人口增加 54人,高中程度的人口增加212人,初中程度的人口增加384人,小學程度的人口減少775人。
八、家庭戶人口
全市共有家庭戶74.68萬戶,家庭戶人口為251.67萬人,平均每個家庭戶的人口為3.37人。其中:城鎮平均每個家庭戶的人口為3.12人,農村為3.83人。與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相比,全市平均每個家庭戶的人口減少了0.47人,城鎮減少0.03人,農村減少0.33人,家庭戶規模向小戶型轉變。
九、自然增長率
2005年全市總人口出生率8.26%,死亡率4.1 %,自然增長率4.16 %。與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相比,出生率下降0.05個百分點, 死亡率上升0.55個百分點,自然增長率下降0.5個百分點 。
十、全市人口的分布
全市7個縣(市、區)(含開發區)的人口分布如下:
地 區 總人口 常住人口
全市 252.8 239.9
陽新縣 97.11 86.06
大冶市 88.88 83.10
市區 66.81 70.74
#黃石港 17.86 19.60
西塞山 24.82 26.4
下陸區 11.06 11.15
鐵山區 6.77 6.71
開發區 6.30 6.88
10. 大冶縣的歷史
周夷王八年(公元前880年),楚王熊渠(子爵)攻楊越至鄂(今鄂城、大冶),封其次子熊紅為鄂王,縣地屬楚國鄂王轄地。
秦昭王二十九年(公元前278年),秦將白起攻楚,取郢為南郡,時縣地在南郡境內。
三國時,蜀漢章武元年魏黃初二年(公元221年),孫權自公安遷都於鄂(今鄂城),改鄂為武昌,並割鄂之南部建陽新縣,以武昌、下雉、陽新、柴桑、沙羨、潯陽等六縣為武昌郡。時縣地在武昌郡之武昌(今鄂城)、陽新兩縣境內。
魏黃初四年(公元223年),孫權將其郡治遷至夏口(今漢口),又改武昌郡為江夏郡,縣地在江夏郡之武昌、陽新兩縣境內。
西晉太康元年(公元280年),又改江夏郡為武昌郡。以武昌、鄂、陽新、沙羨等七縣為屬地。時縣地在武昌、鄂、陽新三縣境內。不久,武昌與鄂縣合並,仍為武昌縣,時縣地在武昌、陽新兩縣境內。
東晉安帝義熙元至四年(公元405—408年),下雉縣並入陽新縣,此時仍為武昌郡,縣地屬武昌郡之武昌、陽新兩縣境內。
南朝:宋孝建元年(公元454年),置郢州於汝南(今武昌),時縣地在郢州武昌、陽新兩縣。
隨開皇九年(公元589年),改陽新為富川,不久,改富川為永興,時縣地在武昌、永興兩縣境內。
唐代,縣地在鄂州武昌、永興兩縣境內。唐末,南方的九國興起,縣地在吳國境內。唐哀帝天佑二年(公元905年),吳國將永興縣和武昌縣各劃出相鄰的一塊地盤,置青山場院,進行大規模采礦、冶煉,時縣地在吳國鄂州境內。
宋乾德五年(公元967年),始建大冶縣。
宋太平興國二年(公元977年),升永興縣為永興軍,次年改永興軍為光國軍,縣地先後屬永興軍與光國軍。
元世祖至元十四年(公元1277年),升永興軍為興國路,隸屬於江西行省;元至元三十年(公元1293年),興國路劃歸湖廣行省,縣地屬興國路。
明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改興國路為興國府;明洪武九年(公元1376年),將興國府降為興國州,縣地先後屬興國府和興國州。
清康熙三年(公元1664年),縣地屬武昌府;雍正元年至十三年(公元1723—1735年),分湖廣行省,設置湖北省,縣地屬湖北省武昌府。
1921年,建立中華民國以後,廢府改道,縣地屬湖北省江漢道,後道廢,從屬湖北省。
民國十六年(公元1927年)至民國三十四年(公元1945年),縣地呈現「兩權」(國、共)或「三權」(國、共、日)並立狀況。大冶縣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湘鄂贛革命根據地的一部分。1930年,成立大冶縣蘇維埃政府,先後隸屬於「湖北省鄂東革命委員會」、「湘鄂贛省蘇維埃政府鄂東辦事處」、「湘鄂贛省鄂東南蘇維埃政府」。民國二十一年(公元1932年),國民政府在省縣之間設立「湖北省行政督察專員公署」,時縣地屬湖北省第二專署,1935年改屬第一專署。
民國二十七年(公元1938年),大冶淪陷,日軍隨後建立偽「中華民國湖北省大冶縣政府」,而國民黨大冶縣政府則流亡城外。民國三十一年(公元1942年),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新四軍五師十四旅在大冶、陽新、鄂城等地先後建立了「大鄂政務委員會」、「鄂大政務委員會」、「陽大政務委員會」,統屬於「鄂南政務委員會」領導。民國三十四年(公元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投降,國民黨大冶縣政府接管大冶縣政權。
1949年5月15日,大冶解放。5月,劃石黃鎮、鐵麓等鄉成立「湖北省大冶工礦特區人民政府」。6月9日,成立大冶縣人民政府。先後屬大冶專區、黃岡專區。
1959年1月26日,大冶縣從黃岡地區劃出,改屬黃石市。12月,撤銷大冶縣建制,並入黃石市。
1962年6月1日,恢復大冶縣建制,仍屬黃石市。
1995年元旦,撤銷大冶縣建制,成立大冶市,屬黃石市代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