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九江王英布中的九江是否指的就是現在的江西九江
不是江西的九江。
今天的江西省九江市,雖在秦置九江郡的范圍內,但當時並未設縣。而到西漢初年建縣於此,稱柴桑時,九江郡范圍已經大幅北退,當中還有整個廬江郡。
所以兩者雖然名稱相同,也曾非常短暫的出現統轄關系,但除此之外幾乎毫無關系。九江市首次獲得九江之名,要到明朝時改江州路為九江府,治德化(即今江西省九江市),而在此之前的歷史中出現的「九江」很少指今天江西省范圍。
(1)江西九江歷史上哪個王的封地擴展閱讀:
英布初隨項梁起義,迎娶吳芮之女,擁立楚懷王繼位,封為當陽君。項梁陣亡後,成為項羽帳下將領之一,屢破秦軍。
在公元前206年項羽分封天下時,封英布為九江王,定都於六,統治九江(郡治壽春,今安徽壽縣)、廬江(郡治舒縣,今安徽廬江西南)二郡。
九江郡是秦時,始皇劃三十六郡之一,全盛時轄境跨河南,安徽,江西諸多地域。郡治壽(今安徽省壽縣附近)。
廬江郡,治在廬江(今安徽省合肥市廬江縣西南),轄今天的安徽省銅陵市、池州市,江西九江市、景德鎮市、上饒等市。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九江郡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英布
B. 項羽封九江王英布的時間
漢元年2月,作為諸侯盟主的項羽開始實施分封方案,英布被封為九江王
C. 漢朝有九江王嗎
漢高祖劉邦開國之後,封了七個異姓王,英布為九江王!後來被呂雉逼反,被劉邦剿滅
D. 漢朝江西屬哪個王管轄
吳王劉濞來(封地為今天蘇皖自一代)劉邦的侄子,應該算是漢景帝的叔叔
楚王劉戊(封地為蘇浙一代),漢景帝的堂兄弟
趙王劉遂(封地為今天山西一代)漢景帝的堂兄弟
濟南王劉辟光(封地為今天山東一代)漢景帝的堂兄弟
淄川王劉賢(封地為今天山東一代)漢景帝的堂兄弟
膠西王劉昂(封地為今天山東一代)漢景帝的堂兄弟
膠東王劉雄渠(封地為今天山東一代)漢景帝的堂兄弟
齊王劉將閭(封地為今天山東一代)漢景帝的堂兄弟
梁王劉武(封地為今天河南一代)漢景帝的親弟弟
淮南王六安(封地為江西一代)漢景帝的堂兄弟
淮陽王劉余(後改魯王)漢景帝的兒子
長沙王劉發(封地為今天湖南一代)漢景帝之子
燕王劉嘉(今天京津一代)漢景帝的遠房叔叔,這個不太確定,在位的應該是劉嘉
E. 江西九江在秦朝的時候屬於哪一國
九江(潯陽城),山擁千嶂,江環九派,「士高氣清,富有佳境」。自古以來。就是舟車輻輳,商賈雲集的通都大邑。九江地處贛、鄂、湘、皖四省交界處,襟江帶湖,背倚廬山,是兵家必爭的軍事重鎮。
九江是一座歷史悠久的文化名城。九江之稱最早見於《尚書·禹貢》中「九江孔殷」、「過九江至東陵」等記載,後據《晉太康地記》記載,九江源於「劉歆以為湖漢九水(即贛江水、鄱水、余水、修水、淦水、盱水、蜀水、南水、彭水)入彭蠡澤也」。長江流經九江水域境內,與鄱陽湖和贛、鄂、皖三省毗連的河流匯集,百川歸海,水勢浩淼,江面壯闊。九江稱謂的來歷有兩種,一是「九」為古代中國人認為的最大數字,「九江」的意思是「眾水匯集的地方」,「九」是虛指;二是「以為湖漢九水(即贛江水、鄱水、余水、修水、淦水、盱水、蜀水、南水、彭水)入彭蠡澤也」,即九條江河匯集的地方,「九」是實指。長江流經九江水域境內,與鄱陽湖和贛、鄂、皖三省毗連的河流匯集,百川歸海,水勢浩淼,江面壯闊。
九江開發歷史較早,夏、商時期,九江屬荊、揚二州之域,春秋時九江屬吳之東境,楚之西境,因而有「吳頭楚尾」之稱。九江作為行政區劃最早出現在秦代,秦始皇劃天下為三十六郡,就有九江郡。此後九江又有柴桑、潯陽、汝南、湓城、德化等古稱。但主要以九江、柴桑、潯陽、江洲著稱於世。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統一中國後,把全國劃為36郡,設有九江郡。西漢時,九江始建縣,稱柴桑,即現在的九江城,是漢高祖六年(公元前201年)車騎大將軍-灌嬰在此鑿井築城戍守,稱位城,又稱灌嬰城。三國時屬東吳,隸武昌郡。唐時,改九江郡為江洲,天寶元年(742年)改為河陽郡,至乾元元年(758年)復為江洲,五代十國時,江洲是南唐道德教化之地,故改潯陽為德化,廢江洲,宋時,復置江洲。元代改為路,元末陳有諒自稱皇帝,以江洲為都,明代,改路為九江府,清沿明制。辛亥革命後廢除帝制,1914年設道領縣,將九江府改為河陽道,共領二十縣,其中德化縣因與福建省的德化縣同名,於1914年改為九江縣。
1917年設九江市,1921年3月,設九江行政廳,次年改設市政府。1932年2月,設立行政區制。1936年又改為九江縣,1949年5月7日九江解放。7月19日設九江專員公署,原九江縣的農村劃九江縣,原九江縣的市區劃分為九江市。1968年4月,成立九江專區革命委員會。1971年2月,改為九江地區革命委員會,1979年改為九江地區行政公署,1980年九江市從九江地區劃出,升為省轄市,市轄潯陽、廬山、郊區三區,1983年7月27日地市合並,同時實行市管縣體制,現轄九江縣、武寧縣、修水縣、永修縣、德安縣、星子縣、都昌縣、湖口縣、彭澤縣等九縣、瑞昌市、潯陽、廬山兩區、九江經濟技術開發區、共青開發區和廬山風景名勝區管理局。
F. 中國歷史上哪個藩王的封地最大
明朝的藩王都 沒有封地啊 封地最大的藩王 應該是西漢初期的劉肥 了 劉邦的大兒子 當時被封為齊王 天下講齊語的都屬於齊國 共有城市七十三座。
G. 中國古代各王封地
西周是共有71個諸侯國,絕大部分是同姓(姬姓)諸侯國,一小部分是異姓諸侯國。
分封列國的目的是加強對各地的統治,並作為周王室的屏藩。異姓諸侯國主要是功臣封地(如齊國是姜尚的封地)或者是古帝後裔的封國(如夏朝的後人封於杞,黃帝的後人封於薊,商朝後人微子封於宋等)。
古書記載: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國」。
一、最重要封國有:
衛,武王弟康叔的封國,在今河南;
齊,太公姜尚的封國,在今山東;
魯,周公旦的封國,周公在朝輔政,子伯禽就國,在今山東;
宋,商貴族微子啟的封國,在今河南;
燕,召公奭的封國,在今北京;
晉,成王弟唐叔虞的封國,在今山西。
二、比較有名的諸侯國有:
秦:陝西中部和甘肅東部;
楚:湖北和湖南一帶,後來擴展到河南、安徽、江蘇、浙江、江西、四川和山東一帶;
陳:河南淮陰縣;
鄭:河南新鄭;
中山:河北靈壽、唐縣;
曹:山東定陶縣;
吳:長江下游一帶;
越:浙江一帶;
蔡:河南上蔡縣和新蔡縣一帶;
邾(皺):山東皺縣一帶;
郜:山東成武縣東南;
萊:山東黃縣東南;
蓼:河南唐河;
皖:安徽潛山縣北;
郇:山西臨綺縣一帶;
藤:山東藤縣西南;
許:河南許昌縣東;
杞:河南杞縣;
邶(bèi):河南湯陰南;
庸:河南新鄉市南;
(7)江西九江歷史上哪個王的封地擴展閱讀:
分封制的核心是宗法制度:
一、含義:
宗法制是以血緣宗族關系來分配政治權利、維護貴族統治的制度。
二、目的:
①解決貴族內部的矛盾(繼承權力、土地和財產問題);
②鞏固分封制形成的統治秩序,保證王權的穩定;
③按照血緣宗族關系分配政治權利,維護政治聯系。
三、內容:
以嫡長子繼承製度為核心。無論周王、諸侯、還是卿大夫和士,都實行嫡長子繼承製。嫡長子是土地、財產和權利的主要繼承者,有主祭祖先的特權,地位最尊貴,故嫡長子也被稱為宗子。在宗法制度下,由嫡長子傳宗繼統,這個系統成為大宗。
嫡長子繼承製在殷商末期確立(不是在西周確立)。
嚴嫡庶之辨,嫡長子的同母弟和庶母兄弟為小宗。
宗法制度確立了嚴格的大宗、小宗體系,大小宗是對立的。
四、特點:
以嫡長子繼承製為基礎,大小宗具有相對性。
血緣紐帶與政治相結合(國與家)。
大宗與小宗的關系不僅是家族等級關系,也是政治隸屬關系。
森嚴的社會等級。
五、作用:
宗法制度通過血緣的親疏,確立起一整套土地、財產和政治地位的分配與繼承製度,保障各級貴族能夠享受「世卿世祿」的特權。
宗法制有利於凝聚宗族,防止內部紛爭,強化王權,把「國」和「家」密切地結合在一起,同時也強化了以大宗為代表的貴族特權地位。
西周政治建制原則和指導思想。
(宗法觀念)成為規范社會,整齊生活習俗的指導思想。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分封制
H. 請問現在的江西九江,在春秋戰國時期是屬於哪一國的
九江縣歷史悠久,行政建制變動頻繁。虞、夏、商、周地處荊、揚二州界。春秋回為吳之西境、楚之東境答,戰國初屬吳,繼屬越,後屬楚。秦屬九江郡,楚漢相爭先後分屬九江、淮南王國。漢高祖六年(公元前201年)始置柴桑縣,新朝改為九江亭,東漢復舊稱。晉由江北徙入尋陽縣,後入柴桑縣,南朝梁析置汝南縣。隋廢柴桑、汝南,復立尋陽縣,繼改彭蠡、湓城縣。唐析湓城置潯陽、楚城縣,後俱入潯陽縣。五代南唐改稱德化縣。民國三年(1914年)改今名,歷為州、郡、軍、路、府、道所治。1949年6月,縣城九江設市,市、縣分治,1959——1961年曾撤縣並市,1968年9月遷縣治於沙河街,今為九江市轄縣。
I. 西漢荊王封地在什麼地方
西漢荊王為劉賈,是漢高祖劉邦的從兄弟,隨高祖征戰項羽,立下戰功,於公元前201年被封回為荊王。
荊國的封地主答要是在今天的江浙一帶。當時,荊王受封的地區為東陽郡、鄣郡、吳郡三處。漢朝的郡縣制大多沿襲秦朝,東陽郡後於武帝時改稱廣陵郡,據考,位於今日江蘇省東陽鄉,今淮安市附近。鄣郡包括今江蘇省南部、浙江省北部以及安徽南部地區。吳郡中心區在今天的蘇州市姑蘇區,包括江蘇、江浙一部分地區。西漢荊國的都城是在吳縣,也就是今天的江蘇市姑蘇區。
荊國國祚為6年,在英布叛亂中,荊王劉賈奮死反抗,城破被殺,從此荊國封地部分被收回,部分改封給淮南王和吳王。
希望對你有幫助,覺得是誠意之作就請採納。
J. 江西九江有什麼悠久的歷史文化
九江,簡稱 「潯」,古稱 「潯陽、柴桑、江州」,是中國江西省下轄地級市,是具有2200多年的歷史文化名城。九江位於江西省最北部、長江以南沿岸,是江西省第二大城市,省域副中心城市,江西省經濟、政治、文化、科教、商業次中心城市,江西省雙核城市,長江十大港口城市,中國十大魅力城市,中國著名優秀旅遊城市,有「江西北大門」之稱。九江地處長江與京九兩大經濟帶交叉點,是長江中游區域中心港口城市,中國首批5個沿江對外開放城市之一,號稱「三江之口,七省通衢」與「天下眉目之地」。中國最大的淡水湖(鄱陽湖)有三分之二的水域面積在九江,世界文化景觀遺產(廬山)、佛教凈土宗發源地(東林寺)皆位其境內。
先秦
夏、商時期,九江境地分屬荊州、揚州;春秋時分別屬吳國、楚國,有「吳頭楚尾」之稱;戰國時多有變更:周元王三年(前473),越滅吳,屬越;周顯王三十五年(前334),楚敗越,屬楚。[1]
商代設艾侯國,建都於修河上游,所轄范圍大致為今修水、銅鼓、武寧、永修一帶;武王克商後,除艾侯國,設艾監。春秋後期至戰國期間,在分封諸侯國之外,出現了縣邑,江西境內有番(pó)、艾2邑,其中艾邑轄區范圍大致與艾侯國、艾監相等。
秦漢
秦王政二十四年(前223),秦滅楚,以其地設3郡,其中九江郡轄區范圍包括今江西大部,郡治設在壽春(今安徽壽縣)。
漢高帝六年(前201),設豫章郡,治南昌;領縣十八,九江境內有五,依次為:第三彭澤(治今彭澤西南,包括湖口、彭澤、都昌及安徽東流一部);第五歷陵(治今德安);第七柴桑(治今九江西南,包括市區及九江、星子、瑞昌等地);第八艾(治今修水渣津附近,包括修水、銅鼓2縣);第十四海昏(治今永修東,包括永修、武寧、靖安、安義、奉新5縣);第十六鄡陽(治今都昌南,包括都昌縣和波陽縣各一部)。同時,設立尋陽縣,治所在今湖北省黃梅縣西南,其江南轄區一部在今九江境內。永元十六年(104),分海昏設建昌縣。中平年間(184~189),分艾縣置西平縣;二年(185),析海昏、建昌置永修、新吳(今奉新)2縣。建安四年(199),析艾、海昏設西安縣。
三國兩晉南北朝
三國時屬孫吳,柴桑隸武昌郡,尋陽隸廬江郡。各縣分屬武昌(柴桑)、豫章(艾、海昏、建昌、永修、新吳、西安、彭澤)、鄱陽(鄡陽、歷陵)、廬江(尋陽)4郡。
西晉太康元年(280),改西安縣為豫章縣。元康元年(291),分揚州之豫章、鄱陽、廬陵、臨川、南康、建安、晉安,荊州之武昌、桂陽、安成10郡為江州,治豫章(今南昌)。永興元年(304),分廬江郡尋陽縣、武昌郡柴桑縣合立尋陽郡,治尋陽縣(江北),屬江州。
東晉咸和年間(326~334),先後將尋陽郡治、尋陽縣治由江北遷至柴桑;咸康六年(340),又將江州州治由豫章移駐尋陽。至此,州、郡、縣三級政權同治尋陽。義熙八年(412),尋陽郡改名為江州郡;省尋陽縣,並入柴桑。
南朝宋永初二年(421),廢鄡陽,並入彭澤縣。元嘉元年(424),廢歷陵,並入柴桑縣;二年(425),廢海昏,並入建昌縣。梁太清二年(548),分彭澤置太原僑郡,轄晉陽、和城、天水3僑縣及彭澤;分柴桑置汝南僑縣;尋陽郡治遷入湓城(今九江市區)。太平二年(557),分江州為二,立西江州,領尋陽及太原、高唐、齊昌、新蔡4僑郡。陳永定三年(559),置豫寧郡,治豫寧縣,轄艾、建昌、永修、新吳、豫寧5縣。天嘉六年(565),罷西江州,尋陽郡還隸江州。
隋唐五代十國
隋開皇三年(583),彭澤易名龍城縣。九年(589),廢除梁、陳二代所設的僑郡、僑縣:廢太原郡,並晉陽、和城、天水、彭澤4縣為龍城縣;廢豫寧郡,並永修、豫寧、新吳、艾4縣入建昌;廢尋陽郡,並柴桑、汝南2縣立尋陽縣;十八年(598),改尋陽縣為彭蠡縣;龍城復名彭澤縣。大業二年(606),廢州設郡,形成郡、縣兩級行政建制;廢江州,改置江州郡;改彭蠡為彭城縣,隨後又改為湓城縣。三年(607),江州郡改為九江郡;復設豫寧縣。九江
唐初,江西地區屬江南道。武德四年(621),分湓城置潯陽縣;廢郡復州,江州領湓城、潯陽、彭澤3縣。五年(622),分湓城縣置楚城縣;割鄱陽縣雁子橋之南境置都昌縣;復置西平縣,與豫寧縣並存;設置浩州,轄彭澤、都昌、樂城、廣晉4縣;復置永修縣;析建昌設龍安縣(今安義境內);八年(625),廢浩州,省樂城並入彭澤縣;廢湓城入潯陽縣。貞觀八年(634),廢楚城並潯陽縣。永淳元年(682),析建昌復設新吳縣。長安四年(704),析建昌置武寧縣。景雲元年(710),改武寧為豫寧縣。開元二十一年(733),分江南道為江南西道,轄洪、饒、虔、吉、江、袁、信、信、撫8州、37縣,其中江州轄潯陽、彭澤、都昌3縣。天寶元年(742),改江州為潯陽郡。乾元元年(758),確立州、縣兩級建制,改潯陽郡為江州。寶應元年(762),豫寧復名武寧縣。貞元十六年(800)分武寧建分寧縣。
五代南唐順義七年(927)升蒲塘場為德安縣。升元元年(937),析建昌、武寧、奉新置靖安縣;二年(938),升湖口戍為湖口縣。三年(939),江州設奉化軍;升赤烏場為瑞昌縣;改潯陽縣為德化縣。
宋元
北宋太平興國三年(978),升星子鎮為星子縣;七年(982),設南康軍,治星子,轄星子、都昌、建昌3縣。天禧四年(1020),分江南路為東、西二路,江州屬江南東路,轄德化、德安、瑞昌、湖口、彭澤5縣;改分寧縣為寧縣。開寶八年(975),江州降為軍事;寧縣復稱分寧縣。大觀三年(1109),江州升為望郡。
南宋紹興二年(1132),江州改屬江南西路;九江境內各縣隸屬:德化、德安、瑞昌、湖口、彭澤屬江州;星子、都昌、建昌屬南康軍;分寧、武寧屬洪州。建炎二年(1128),合江、池、饒,信4州為江州路。四年(1130),升分寧縣為義寧軍。隆興元年(1163),廢義寧軍,復為分寧縣。
元代行省下設路、州、縣。至元十二年(1275),於江州置江東西宣撫司;十三年(1276),改為江西大都督府,隸揚州行省;十四年(1277),罷江西大都督府升江州路,改南康軍為南康路,轄縣未變;十六年(1279),江州路改隸黃蘄等路宣慰司;二十二年(1285)復隸江西行省;二十三年(1286),於武寧縣置寧州,轄分寧、武寧2縣。元貞元年(1295),升建昌為州,屬南康路。大德八年(1304),升分寧縣為寧州。至正二十一年(1361),朱元璋攻下江州,改江州路為九江府;改南康路為西寧府,次年改稱南康府。
明清
明洪武初三年(1370),降建昌州、寧州為縣;九年(1376),改江西行省為江西等處承宣布政使司,全省分為5道、13府,其中九江道轄九江、南康、饒州3府;九江府轄德化、德安、瑞昌、湖口、彭澤5縣;南康府轄星子、都昌、建昌3縣;寧縣、武寧則屬南昌府,弘治十六年(1503),復升寧縣為寧州。正德十三年(1518),分建昌置安義縣,隸南康府。
清代,九江境內各縣隸屬仍承明制。嘉慶六年(1801),改寧州為義寧州。咸豐四年(1854),太平軍改湖口為九江郡,以九江府為江西省;太平天國失利後,清復原制。
中華民國
辛亥革命後,廢除府制。1912年改義寧州為義寧縣。1914年,全省設4道,轄81縣,其中潯陽道轄20縣。同年,為避免道、縣同名,改德化為九江縣、義寧為修水縣、建昌為永修縣。1926年廢道,各縣均直屬省政府。1927年設九江市政廳,次年改稱市政府,1930年撤銷,並入九江縣。
1932年以後,江西省設行政督察區,其區劃變更頻繁,數量時有增減。以1935年全省設8個行政督察區,今九江境內各縣隸屬關系為:武寧、修水、永修屬第一行政督察區;都昌、彭澤、湖口、九江、星子、德安、瑞昌屬第五行政督察區。
中華人民共和國
廬山(3)
1949年5月7日九江解放,7月19日設九江專員公署,析九江縣城廂設九江市。1968年4月,成立九江專區革命委員會。1971年2月,改為九江地區革命委員會,1979年改為九江地區行政公署。
1980年九江市從九江地區劃出,升為省轄市,市轄潯陽、廬山、郊區三區,1983年7月27日地市合並,同時實行市管縣體制,現轄潯陽、廬山兩區,九江縣、武寧縣、修水縣、永修縣、德安縣、星子縣、都昌縣、湖口縣、彭澤縣等九縣,代管縣級瑞昌市、共青城市,另設有九江經濟技術開發區和廬山風景名勝區管理局。
九江是文學家陶淵明、黃庭堅、白鷺洲書院創始人江萬里以及建築家雷發達的故鄉;東晉時,荊、江二州刺史陶侃,就是潯陽人。同時代的周訪、周楚、周撫一家兩代,為保衛晉室屢建功勛。北宋將領王韶(德安人),南宋將領余玠(修水人),曾率部與吐蕃部落和蒙古軍作戰有功,分別官至樞密副使和兵部侍郎。
近代化運動中,九江涌現了維新志士陳寶箴及其子陳三立、孫陳衡恪、陳寅恪。武寧人李烈鈞湖口起兵,反對帝制維護共和,是辛亥革命的元老。
此外還有餘慶鰲、蔡公時、蔣彝、許德珩、吳征鎰、袁隆平、潘際鑾、楊叔子、杜宣、畢必成 、黃遠生、陳邦柱、徐寶璜、陶博吾、蔡若虹、萬昊、沈德詠、樊友山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