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我國歷史上都有些什麼制度
郡縣制 、 九品中正 、 三省六部 、內閣制 、清朝的軍機處、明朝東西廠 、特務機構,君主立憲制 三公九卿制 君主專制
Ⅱ 中國歷史上經歷過哪些社會制度
原始社會、奴隸制度、封建制度、半殖民地半封建制度、新民主主義制度和社會主義制度。
1、原始社會
亦稱「原始公社」「原始共產主義社會」。人類歷史上第一個社會形態。人類產生的過程也就是原始社會形成的過程。它存在了二三百萬年,是截至目前人類歷史上最長的一個社會發展階段。
生產力極其低下是原始社會發展緩慢的根本原因。社會生產力的主要標志是使用石器工具。勞動的結合方式主要是簡單協作,人們之間的分工主要是按性別、年齡實行的自然分工。人們單身無力同自然界進行斗爭,為謀取生活資源必須共同勞動,從而決定了生產資料的共同佔有。
2、奴隸社會
根據馬克思歷史理論,夏、商、周三代曾被定性為奴隸社會,此觀點爭論較多。奴隸社會以社會下層的廣大奴隸群眾為主要生產角色,然而就傳統文獻記載以及考古發掘工作並沒有發現中國上古時期廣泛實行奴隸制度的跡象。
3、封建社會
馬克思主義史學家的「封建社會」是指地主或領主佔有土地並剝削農民或農奴的社會形態,西方學者的「封建社會」指由共主或中央王朝給王室成員、王族和功臣分封領地,是一種國家管理「制度」而不是一種「社會」,屬於政治制度范疇。
地主階級成為統治階級的社會是封建社會,地主階級與農民階級之間的矛盾是封建社會的主要矛盾。封建社會形成的自然經濟是以土地為基礎,農業與手工業結合,以家庭為生產單位,具有自我封閉性、獨立性,以滿足自身需要為主的經濟結構組織。
4、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是一個馬克思主義的概念,意指在形式上保留有封建社會國家機關及主權所有,同時在經濟、政治、文化上受到外國資本主義國家控制與壓迫的社會。
隨著其它資本主義國家控制力度的加強,一部分國家會完全喪失國家主權,成為徹底的殖民地國家;另一部分國家則發生反彈,取得獨立地位。大部分國家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形成是不平等條約造成的直接影響。
中國共產黨將近代中國的社會性質總概括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
5、社會主義制度
社會主義制度是相對於資本主義制度而言的政治經濟制度。其基本要素是實行公有制、實現人民當家作主。是指社會主義國家機關在其法定的職權范圍內依照法定程序,創制、認可、修改和廢止法律,以及規范性法律文件的制度。
(2)歷史都有哪些制度擴展閱讀:
社會形態劃分方法:
社會形態作為揭示社會生活整體性特徵,研究社會發展階段、社會類型即社會結構的社會歷史范疇,通常有兩種劃分方法:一種以生產關系的性質為標准劃分社會形態,即經濟社會形態;一種是以生產力和技術發展水平以及與之相適應的產業結構為標准劃分,即技術社會形態。
每一種社會形態都有其特定的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築,各種社會形態既有自身的特點又有共同的規律,既互相聯系,又相互區別。
在經濟社會形態范圍內,有兩種基本的劃分方法:一是五種形態的社會劃分法,一種是三種形態的社會劃分法。
1、五分法
是根據生產關系的不同性質把人類社會依次劃分為原始社會、奴隸社會、封建社會、資本主義社會、共產主義社會(社會主義社會是它的第一階段)。
2、三分法
是根據人的發展狀況,把人類社會依次劃分為人的依賴性社會、物的依賴性社會和個人全面發展的社會。
如果把兩種方法對應起來: 人的依賴性社會——自然經濟社會——原始、奴隸、封建社會;物的依賴性社會——商品經濟社會——資本主義;個人全面發展的社會——產品經濟社會——共產主義。
這兩種劃分方法各自從不同的角度和不同的側面說明了人類社會發展進程和社會發展階段,共同揭示了人類社會發展的普遍規律。兩種劃分在本質上是一致的。
社會形態逐漸進步,一種社會形態總要被更高的社會形態所代替,人類社會最終將發展到共產主義社會。
每一種社會形態都有佔主導地位的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築,從而決定社會形態的性質和特徵,同時在這一形態里,還存在著舊社會形態的殘余及思想影響,也會出現即將誕生的新的社會形態的物質前提和萌芽。在一定的社會形態中,由於新舊形態因素的發展、變化和交替,從而產生社會形態中不同的歷史發展階段。
Ⅲ 中國古代朝代各有什麼制度
1、夏商周時期的封王制度
這一時期是從原始的部落聯盟向統一國家轉變,因而封王制度有著部落時期的特徵。其中西周建立時期的分封制度最為完善,周王把王族、功臣和貴族分封到各地做諸侯,建立諸侯國。
西周分封七十一國,五十三是姬姓國,其中周王的近支分布在鎬京,洛陽附近拱衛。外姓諸侯國主要是夏、商以及上古其他聖人的後代。這一制度確立了周王的絕對權威,周朝800年也是中國最長的朝代。
2、秦漢時期的郡縣制
經過春秋戰國,秦國統一天下,中國進入封建社會。秦國能統一的一個重要原因是採取了郡縣制,縣字同「懸',就是中央直屬的意思,秦朝沒有封王,能夠集中全國力量進行戰爭。
到文景時期,諸侯國占據全國三分之二領土,影響著中央集權,在七國之亂之後,通過推恩制手段將諸侯國逐漸削弱。同樣,東漢建立後也實行了同姓封王制和推恩制,東漢再沒出現西漢那樣的七國之亂。
3、金朝的猛安謀克制
金建立後,為了加強統治力量,阿骨打推行猛安謀克制,它是一種兵農合一的制度,猛安謀克既是軍事組織,又是地方行政組織,推進了女真族的封建化進程。
4、元朝的行省制
元朝是當時地域空前遼闊的封建國家,為了對各地實行有效的管轄和統治,元政府建立了行省制度。它的確立,鞏固了國家統一,使中央集權在體制上得以保障,是繼秦朝郡縣制後,我國政治制度史上的一項重大變革。元朝的行省制度對後世的政治制度影響深遠,行省從此成為我國的地方行政機構,明清沿用此制,一直保留到今天。
5、明朝土司制
明朝在西南少數民族地區沿襲元朝的統治辦法,在那裡實行土司制度,這些由當地少數民族擔任的土司官,對轄區內的行政有自主權,且可以世襲,擁有很大的權力,逐漸演變成一種割據勢力。
Ⅳ 中國近現代歷史上有哪些制度,如何建立的
我可以給你一個復習資料,你有郵箱嗎??
Ⅳ 中國歷史上歷經了哪些制度
一、皇帝制度
公元前221年,秦兼並六國。秦王嬴政自稱始皇帝,並規定皇帝擁有至高無上的權力,凡行政、軍事、經濟等一切大權均由皇帝總攬。從此,皇帝成為我國封建時代歷代王朝最高統治者的專稱。
從秦始皇起,皇帝的特權從制度上進一步明確。明代,皇帝廢除宰相制度直接統管政府,並建立龐大的宦官機構和廠衛制度,實行專制特務統治,皇帝制度走向極端。明末清初,我國著名的思想家黃宗羲針對君主專制制度進行了激烈的批判。他認為君主專制是「天下之大害」。在19世紀末的維新變法運動中,資產階級維新派主張以君民共主的君主立憲政體代替君主專制政體。資產階級革命派則主張推翻君主專制制度,實行民主共和制度。1912年,隨著辛亥革命的勝利,中華民國的建立,統治中國兩千多年的君主專制制度壽終正寢。
二、中央官制
秦朝統一全國後,在中央實行三公九卿制度。三公是丞相、御史大夫和太尉。丞相幫助皇帝處理全國政事;御史大夫執掌群臣奏章,下達皇帝詔令,兼理國家監察事務;太尉負責管理軍事。三公以下設九卿,分掌朝廷和國家各項行政事務。
三省六部制由隋文帝首創,唐太宗時進一步明確了三省的職權。三省為中央政府最高機構。中書省負責草擬和頒發皇帝的詔令,門下省負責審核政令,尚書省負責執行國家的政令。三省的長官都是宰相。三省下設吏、戶、禮、兵、刑、工六部,具體負責各項行政事務。
宋太祖將宰相的職權一分為三,總攬中央行政權力。在宰相之下增設參知政事為副相,分割宰相的行政權;設樞密使管理軍事,分割宰相的軍權;設三司使管理財政收入等,分割宰相的財政權。
元世祖設立中書省、樞密院和御史台,健全了中央統治機構。中書省上承天子,下總百司,為最高行政機構,行使宰相職權;樞密院為中央最高軍事管理機關;御史台為最高監察機構。另外,設宣政院統領宗教事務和管理西藏地區。
明太祖裁撤中書省,廢除了丞相制度,把中央行政權分屬六部。皇帝直接管理國家政事,並下令以後不許再設丞相這一職務。從制度上集君權與相權於一身,保證了皇帝的專制獨斷。三省制度結束後,設立殿閣大學士參與決策,逐步形成內閣制度。
清初,中央機構大體採用明朝制度,設內閣,置六部,但保留著由滿洲貴族組成的議政王大臣會議。凡軍國大事都由議政王大臣會議決定,皇權受到限制。雍正時設軍機處,軍國大事全憑皇帝裁決,軍機大臣只是跪受筆錄後加以傳達執行,地方軍政首腦直接聽從皇帝指揮,君主專制制度走向頂峰。
1861年,清朝設立總理衙門,它是主管外交、通商及其他洋務事宜的中央機構,地位高於六部,它是中國近代第一個常設的外交機構。1901年按《辛丑條約》規定,改總理衙門為外務部,位居六部之上。
三、軍事制度
隋朝沿襲南北朝的府兵制;並加以改革。隋文帝時把軍人戶籍編人州縣,同樣分到田地,不再實行軍民異籍,使府兵制與均田制結合,「寓兵於農」「兵農合一」。
唐太宗時,調整和健全了府兵制,增加了軍府的數量。武則天時,隨著均田制的破壞,農民得不到土地,府兵制難以維持,加上軍隊中士兵的逃亡和府兵社會地位的下降,到唐玄宗時,府兵制度崩攢。唐玄宗為增強軍事力量,實行募兵制。由國家招募丁男當兵,供給衣食,免徵賦役。天寶年間,地方節度使自行募兵,形成軍閥割據勢力。
北宋有禁軍與地方軍之分。禁軍是國家的正規軍,各地方軍的精壯之士都選人禁軍。禁軍的半數拱衛京師,另一半駐守各地,以達到「強干弱枝」「內外相制」的目的。所有禁軍要定期換防,而統兵的將領並不隨軍調動,以防止武將專權。為集中軍權,將禁軍的統領權一分為三,都直接對皇帝負責。又設立樞密院,有調兵之權但不直接指揮軍隊;而統領軍隊的將帥無調兵之權,使其互相牽制。
明太祖仿照宋朝的樞密院制度,將大都督府改為前、後、左、右、中五軍都督府。五軍都督府和兵部相互制約。遇有戰事,兵部奉旨調兵,由皇帝臨時任命將領、總兵統帥軍隊作戰。
四、選官制度
漢朝建立了一整套選舉人才的選官制度,其中,察舉即選舉,是一種由下而上推選人才為官的制度,是兩漢選用官吏最主要的途徑;察舉制,初期以「鄉舉里選」 為依據,注重鄉里輿論對某位士人德才評判的權威性,後期門第望族成為選舉的主要依據,世家地主因此而發展起來。
隋文帝廢除九品中正制,開始採用分科考試的方法選拔官員;隋煬帝時,始建進士科,科舉制形成;唐朝繼承和完善科舉制度:貞觀年間,增加考試科目,以進士、明經兩科為主;武則天時,增加科舉取士的人數,首創武舉和殿試;開元年間,任用高官主持考試,提高科舉考試地位,後成定製。
北宋的科舉制比唐朝有了進一步發展:考試分為鄉試、省試、殿試三級,嚴格科舉考試程序,舉人經禮部考試後須經殿試才算合格,錄取權由皇帝直接掌握,殿試成為定製;考試科目逐漸減少,進士科成為最主要科目;實行糊名制,即將試卷上的姓名、籍貫密封,防止考官舞弊;錄取名額比唐朝大大增加。
明朝沿襲了前代科舉取士制度。為嚴厲控制士人的思想,科舉試卷僅從儒家的四書、五經中命題,而且只准用程、朱理學的觀點,不許發揮個人見解;答卷的文體,有嚴格的規定,分八個部分,稱為「八股文」。八股取士制度,嚴重地束縛了人們的思想。
20世紀初,由於國內形勢的劇變,封建科舉制度已不適應形勢的需要。190 5年,清政府廢除了科舉制度。
五、法律制度
戰國時期,法家代表韓非子提出了「以法為本」和「法不阿貴」的治國思想。這對打擊奴隸主貴族特權是有積極意義的。
秦朝以法家思想為治國依據,實行法治。秦始皇參照六國法令,制定並頒行察律。秦律對後世封建律令的制定很有影響。《唐律疏議》是我國現存最古老、最成熟、最完備的封建法典;是中華法律文化的優秀代表。朋太祖時制定了(大明律》,增加了經濟立法,主張按其罪行輕重量刑。
六、地方行政制度
西周開始實施分封制。周王把一定的土地和民,分別授予王室、功臣和先代貴族,建立諸侯國。春秋戰國時期,諸侯爭霸,分封制瓦解。
戰國時期,商鞅「廢分封,行縣制」。秦統一全國後,郡縣制在地方普遍推廣,分封制被廢除,奠定中國地方行政制度的基礎;西漢初年的地方統治體制是「郡國並行制」,通過漢武帝的「推恩令」「附益之法」,「郡國並行」之制名存實亡,地方行政制度復歸為郡縣制;東漢的地方行政區劃由郡縣兩級轉變成州、郡、縣三級制。
金建立後,為加強統治力量,阿骨打推行猛安謀克制。猛安謀克制既是軍事組織,又是地方行政組織,平時生產,戰時出征,是一種兵農合一的制度,它對金的社會發展起了重要作用。
遼統治者實行蕃漢分治制度,在中央設置南面官和北面官。南面官由漢人和契丹人擔任,沿用唐以來的官制,統治漢人和渤海人,權利不及北面官大;北面官均由契丹人擔任,統治契丹人和其他少數民族。蕃漢分治制度適應了當時社會經濟政治發展不平衡的現實,有利於社會穩定和經濟發展。
元朝在地方設置行中書省,簡稱行省或省,由中央委派官員管瑚,後來發展成為地方行政區的名稱,初步奠定了明清乃至今天省區的規模,行省制度對後世產生了深遠的影響;設宣政院管轄藏族地區事務,西藏地區正式成為我國領土的一部分;設澎湖巡檢司,管轄澎湖與琉球(今台灣)。
明朝實行僧官制度,對西藏各教派首領酌情封賜,各級僧官也由朝廷任免,法王實際上是最高的僧官。
清朝確立了對西藏宗教領袖達賴和班撣的冊封制度及其繼承人靈童「轉世」的金瓶掣簽制度,同時確立了駐藏大臣制度,加強了對西藏的管轄,對後世產生了重要的影響。
明清時期,我國對西南地區實行土司制度和「改土歸流」政策。中央政府在西南地區設立宣慰司、土知府等各級政府機關,任用當地少數民族首領擔任土司長官,允許其世襲。土司首領必須忠於朝廷,按時向朝廷交納貢賦。明初西南地區的兩個宣慰司叛亂,明朝派兵平定後,開始實行改土歸流政策。後設貴州布政使司,貴州成為省一級行政單位;清朝在平定「三藩之亂」後,大規模地實施改土歸流政策,土司制度隨之逐漸消亡。
易混概念辨析
●分封制與郡縣制
都屬於統治和管理地方的行政制度。在周朝以分封制為主,從秦朝統一全國起,以郡縣制為主,也有分封制存在。在西漢和西晉兩種制度並存,明朝也實行過分封制,但與先秦的分封制不完全相同。
兩者的主要區別在於地方與中央的制約關系及其地方權力的大小。
在分封制下,被封者的爵位和領地等都是世襲的。他們雖然對上承擔一定的義務,但獨立性很大,實際上是一個獨立的王國。在中央政權力量衰弱的時候,被分封者就稱霸一方,形成割據稱雄的局面。在郡縣制下,郡、縣長官都是由君主任命,可以隨時撤換或調動,郡、縣兩級政府都是中央的派出機構,權力集中於君主一人手中。郡、縣兩級的官員按能力選任,破了貴族制下的血緣聯系。對居民管理主要按地域劃分,進一步清除了氏族制殘余。
●府兵制與募兵制
都是重要的兵制。從南北朝到唐朝後期,我國主要實行府兵制;唐玄宗起募兵制是我國的主要兵制。
兩者的主要區別:一是士兵職業的性質。府兵制下的士兵是與農業緊密結合,「寓兵於農」「兵農合一」。府兵平時在家鄉從事農業生產,農閑受軍事訓練,輪番宿衛京師,戰時應征作戰並自備武器、糧食等,軍費由農民負擔。戰事結束,解甲歸田。募兵制下的士兵應國家招募當兵,當兵是他們的一種職業,完全脫離農業生產。他們由國家供給衣食,免徵賦役。二是兵將關系。府兵制的兵將平時不在一起,不易形成將帥擁兵自重的局面。募兵制下,將領長期統帥一支軍隊,兵將之間有了隸屬關系,導致軍閥的形成。安史之亂、藩鎮割據與此極有關系。
●猛安謀克制與八旗制度
都是女真人兵農合一韻社會組織,既是軍事組織,又是地方行政組織。各戶壯丁平時從事生產,戰時出征,都對各自社會的發展作出了貢獻。猛安謀克制由金朝皇帝阿骨打所創立。猛安謀克原是女真族的氏族部落組織。八旗制度由明朝後期建州女真首領努爾哈赤所創。八旗是清代軍事力量的核心。
●君主專制(或專制主義)與中央集權制度
君主專制是指決策的方式,中央集權是指一種政治體制,兩者的結合構成了我國古代政治制度的基本特點。君主專制強調君主個人權力至高無上,國家大事由其人獨斷。中央集權是指全國的政治、經濟和軍事等權力集中於中央,地方受命於中央,地方長官只能在允許的范圍內行使自己的權力,強調中央對地方的統治。
階段性特徵掃描
從周朝起,我國就重視國家的制度建設。這一時期,我國確立了包括宗法制、分封制、井田制、官制在內的「周禮」體系。戰國的變法運動,破壞了貴族等級社會,確定了一系列新的制度。君主集權制、官僚制、郡縣制等紛紛出現,對此後的歷史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秦朝確立了以皇帝為中心的中央集權制政體,郡縣制在全國范圍推廣。西漢王朝繼承了秦朝的政治和法律制度,同時通過刺史制度的設立,加強了對地方官員的監察力度。
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是我國封建社會前期兩大鼎盛時期之間的過渡階段。這一時期的許多制度,表現出承先啟後的過渡性。
隋唐時期是我國封建社會政治制度繼秦漢以後又一次大的發展時期,其確立的基本框架,一直影響到我國封建社會的後期。三省六部制的確立,提高了政府部門的行政效能;地方機構的改革,加強了中央對地方的控制;科舉制的建立,擴大了地主階級政權的基礎。
北宋吸取了唐末以來藩鎮割據的教訓,以集中軍權和地尤權力為突破口,進行全面的制度建設。元朝對地方和邊疆的有效統治,奠定了中國統一的多民族的國家的疆域。
明朝繼承並革新了宋元的統治方式。朱元璋進行了大規模的立法創制,中國自秦漢以來的專制主義中央集權政治體製得到進一步的完善和強化。清朝建立以後,以皇權的強化為前提,在制度上解決了困擾歷代王朝中央集權專制主義的一些問題。
規律性知識拓展
一、君主專制中央集權制度的產生根源、發展趨勢及其作用
發展趨勢:一是不斷改革中央行政結構,不斷地削弱相權,以加強皇權。二是不斷改革地方行政結構,加強中央對地方,特別是對邊疆地區的嚴密管轄,在元明清三朝,再沒有出現過國家大分裂。三是對人們思想的控制日益加強,明朝的八股取士制度和清朝的文字獄就是典型的表現。
產生根源: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產生的歷史根源,理論上來源於法家思想,實踐上是封建國家鞏固統一的需要,也是維護封建經濟基礎的需要。分散的自然經濟,要求有一個強有力的中央政權,維護社會的安定和國家的統一,以保證小農經濟生產的發展;封建地主階級也需要有一個強有力的政權保護封建土地所有制,鎮壓人民的反抗。在中國兩千多年的封建社會中,生產力沒有發生質的變化,作為上層建築的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也就得到了鞏固。
積極作用:①有利於多民族封建國家的建立、鞏固 和發展,有利於維護國家的統一和領土的完整。②能有效地組織人力、物力和財力進行大規模的經濟建設和生產活動,有利於社會經濟的發展。③在統一的社會環境下,有利於民族大融合,有利於各地區經濟、文化的交流、發展和提高,使我國古代人民創造了領先於世界的古代文明。
消極影響:①君主專制易形成暴政統治和導致腐敗現象的出現,成為阻礙歷史發展的因素。②在思想方面獨尊一家箝制了人們的思想,出現了萬馬齊喑的可悲局面。③在明清時期,嚴重阻礙了資本主義萌芽的產生和發展。
概括地說,在封建社會前期,其積極作用是主要的;封建社會後期,其消極作用逐漸增大,尤其是明清時期,封建專制主義中央集權的進一步強化,束縛了社會生產力的進步,在中國邁向近代社會進程中的歷史危害尤為嚴重。評價這一歷史現象時,應該將其放在特定的歷史條件下進行辯證地分析和探討,不能一概而論,從而對君主專制制度作出科學地全面地認識和評價。
二、科舉制度產生的原因和影響
產生的社會原因:科舉制度的開創,是社會經濟發展、階級關系變化的產物。南北朝時期的土族制度,只是按照門第高低分配權力,不能滿足數量眾多的出身低微的地主的要求。同時封建經濟有所發展,尤其是均田制實行後,中小地主勢力增長,非常渴望進入統治階層。隋唐時期,實現了國家的統一,為革新政治、鞏固統治、加強中央集權,實行了科舉制。農家子弟生活貧困,能讀書應試者可謂鳳毛麟角,能夠參加科舉考試的絕大多數是庶族地主。因此,科舉制度實際上是一種代表地主階級利益的選官制度。
積極意義:科舉制度的創立和實施,削弱了地方豪強士族的勢力,使封建官吏的選拔和任用權收歸中央,有利於消除地方和中央在選官方面的腐敗,改變了自秦漢以來以薦舉為主的官吏選拔制度,是歷史的一大進步。通過科舉考試,向整個地主階級開放仕途,有利於籠絡人才,緩和矛盾,擴大統治階級的基礎。科舉制度把讀書、考試和做官緊密聯系起來,從而提高了官員的文化素質,大大加強了中央集權,有利於政局的穩定,推動了教育和科技文化的發展。
消極影響:明清時實行八股取士,極大地束縛了知識分子的創造性,壓抑了科技的發展,阻礙了社會的進步,是中國近代落後於西方的文化因素。其弊端的出現是專制主義中央集權極端強化的產物,並非考試制度本身。
三、我國地方行政制度的特點與作用
在郡縣制的發展過程中,中央一直強化對地方的領導、監督和制約,而地方則要求有充分的獨立自主權。中央與地方的矛盾一直存在。歷代統治者總是採取調整地方結構和限制地方權力的措施以加強集權統治,這種情況到封建社會後期更加明顯。地方行政受到多方面限制,不能充分發揮積極性。這種情況在宋、明兩代尤為突出。
我國的地方行政制度,自秦朝實施郡縣制度以來,逐漸發展和完善。這一制度,組織系統龐大,結構嚴密,它們在征發徭役、兵役,徵收田賦和租稅,以及管理地方的治安秩序方面發揮了良好的作用。地方行政制度的改革和完善,加強了中央集權,鞏固了封建統治,也有利於社會的穩定和經濟的發展。
Ⅵ 中國歷史上有哪些政治制度
政治來制度是指在特定社會中自,統治階級通過組織政權以實現其政治統治的原則和方式的總和。
奴隸制政治制度是人類歷史上最早的政治制度,由氏族社會的管理形式演變而來,在某些形式上帶有原始制度的痕跡。神權學說是奴隸制政治制度的理論基礎。東方與西方奴隸制國家政治制度的具體形式有所不同。君主制和身份等級制是封建制國家的普遍形式 。「朕即國家」 、「君權神授說」是封建君主專制政治制度的理論基礎。
資本主義政治制度是最後的也是最高發展階段的剝削階級政治制度。它的顯著特點是分權、制衡、政黨制、代議制、普選權和限期任職制。其種類較多,就主權歸屬而言,可分為君主制和共和制;就國家元首、立法機關和行政機關的關系而言,可分為總統制和議會內閣制等。
社會主義政治制度是建立在生產資料公有制基礎上的、由以工人階級為首的廣大人民掌握政權、對反對社會主義的敵對勢力實行專政的政治制度。它與歷史上所有剝削階級類型的政治制度有本質的不同。它的實質是無產階級專政,是新型的民主,即占人口最大多數的勞動人民享有民主,並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則建立起來的政治制度。它的領導力量是工人階級政黨,它的理論基礎是馬克思列寧主義。
Ⅶ 中國古代都有哪些制度出現
一夫多妻制。
Ⅷ 中國歷史上都有那些制度
奴隸制度 封建君主專制 半封建半殖民制度 資本主義制度 和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制度
Ⅸ 中國古代有哪些政治制度
1、中國政治制度的歷史經過數千年的發展過程,從未中斷,因此源流分明,沿革清晰。
2、以君權為中心,高度集中權力。在人神關繫上,鼓吹君權神授,君權至上,以神權服務於君權。在君臣關繫上,宣揚君令臣從,臣效死忠,下級服從上級,全國依附君主。在權力配置原則上,君主一人全面壟斷國家的行政、立法、司法、監察、財政、軍事和文化教育大權。
3、人治高於法治。雖然每朝每代都曾制定和修訂法律,但政治生活的主流是人治而不是法治。尤其是君主的言論,可以任意沖擊、取代法律。
4、完備性、周密性和成熟性。中國古代政治機構的設置相當完備,從君主到臣僚,從中央
地方,上下相依、交叉相連,統治法網嚴密周全。
5、宗法制度的殘余嚴重影響到古代政治制度的建設,父權的觀念滲入到國家政治制度中,居家為孝,事君為忠,藉助父權來加強君權和行政權。
6、在漫長的政治制度的發展過程中,儒家經典是君主專制制度的理論基礎,是歷代各項制度與政策的依據。政治制度與倫理道德相結合,儒家學術思想長期影響古代政治制度。
7、調整倫理關系與等級秩序的禮制,得到行政法的確認而與政治制度結合,形成典型的官僚政治、嚴密的等級制度,造成嚴重的官民對立現象。
中央行政制度:
1、三公九卿制
秦始皇創立的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中的中央行政制度,由丞相、御史大夫、太尉等官職組成,其中丞相制度延續了一千多年,御史大夫兼理監察事務,太尉負責管理軍事。
2、三省六部制
三省六部制是隋文帝綜合漢魏以來的官制而創立的一種新的中央行政制度。三省為尚書省、中書省、門下省,是中央最高政府機構。中書省負責草擬和頒發皇帝詔令;
門下省負責審核政令;尚書省負責執行國家重要政令,三省的長官都是宰相。六部即吏、戶、禮、兵、刑、工六部,是尚書省的下設機構。
三省六部既有分工,又有合作,彼此相互監督和牽制,使封建官僚機構形成一個嚴密完整的體系,有力地提高了行政效率,加強了中央的統治力量。
相權一分為三削弱了相權,加強了皇權。宋、元、明、清各朝官制均在此基礎上稍加變化,實質情況變化不大。
3、宰相(丞相)制度的變革
秦在中央設三公九卿制,丞相為首,協助皇帝處理政事;西漢漢武帝改革官制,實行內外朝制度,削弱相權;東漢光武帝擴大尚書台權力;
隋唐設三省六部制,把相權一分為三,互相牽制,體現了皇權的加強;北宋在宰相下增設參政知事為副相,分割宰相的行政權,設樞密使分割軍權,設三司使分割財權,把宰相職權一分為三,便於皇帝總攬大權;
元朝設中書省,置右、左丞相,行宰相職權,為最高行政機關,另設樞密使、御史台、宣政院分掌軍事、監察和宗教事務;明朝廢丞相,權分六部;
永樂朝設內閣,實行「票擬」;清朝設軍機處,丞相制殘余盪然無存,反映出皇權已達到頂峰。從變化之中看到,皇帝對相權分割、削弱,一步步把各種大權集中到自己手中,從而有效地實行君主專制。
(9)歷史都有哪些制度擴展閱讀:
古代其他重要政治制度
1、世襲制
從禪讓到王位世襲,從天下為公到天下為家,是生產力發展的結果,是階級對立的產物,是歷史發展的必然趨勢。世襲制以其鮮明的私有化體現社會的重大進步。
2、宗法制
宗法制是一種西周以來以血緣親疏與嫡庶來確定繼承關系和名分的制度。宗法制所形成的宗族制度和特權制度,對後世影響巨大。
3、士族制度
士族是由豪強地主發展而來,屬於地主階級中的特權階層。士族制度形成於魏晉,東晉時充分發展,南朝末年走向衰落,隋唐時消亡。它是以門第的高低為標准選擇官吏的,即「做官看門第,通婚分士庶」,是一種腐朽的政治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