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歷史問題 > 歷史上有哪些政治改革

歷史上有哪些政治改革

發布時間:2021-02-26 18:12:32

A. 中國歷史上改革成功的案例有哪些

1、李悝變法

李悝變法是指戰國時期魏國的魏文侯當政時,任用李悝為相,進行變法改革。李悝在政治上主張廢止世襲貴族特權,選賢任能,賞罰嚴明。經濟上主要實行盡地力、平糴法。極大地促進了魏國農業生產的發展,使魏國因此而富強。

為了進一步實行變法,鞏固變法成果,匯集各國刑典,著成《法經》一書,以法律的形式肯定和保護變法,固定封建法權。李悝在魏國的變法,是中國變法之始,在中國歷史上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2、商鞅變法

戰國時期秦國的秦孝公即位以後,決心圖強改革,便下令招賢。商鞅自衛國入秦,並提出了廢井田、重農桑、獎軍功、實行統一度量和建立縣制等一整套變法求新的發展策略。

深得秦孝公的信任,任他為左庶長,在公元前356年和公元前350年,先後兩次實行以「廢井田、開阡陌,實行郡縣制,獎勵耕織和戰斗,實行連坐之法」為主要內容的變法。

經過商鞅變法,秦國的經濟得到發展,軍隊戰鬥力不斷加強,發展成為戰國後期最富強的集權國家。

3、劉裕改革

劉裕改革,指劉裕從東晉義熙年間到劉宋永初年間進行的各項改革。也有義熙改革的稱號。劉裕從公元405年開始,針對東晉以來的政治、社會各方面的問題進行的一系列的改革。

包括實行土斷法,恢復秀才、孝廉策試的制度、整頓賦役制度、取消苛捐雜稅、禁止豪強封固山澤、抑制兼並、賑濟窮人、振興教育、精簡僑州郡縣、削弱士族權力、強化中央集權等等。進一步打擊了腐朽、黑暗的貴族、士族勢力,改善了政治和社會狀況,對勞動人民的痛苦亦有所減輕。

4、北魏孝文帝改革

北魏孝文帝改革,俗稱孝文漢化,是指在南北朝時期的北魏孝文帝在位時所推行政治改革。其主要內容是漢化運動,包括推行均田制和戶調制,變革官制和律令,遷都洛陽,改易漢俗等。

5、洋務運動

洋務運動,又稱自救運動、自強運動。是19世紀60年代到19世紀90年代晚清洋務派所進行的一場引進西方軍事裝備、機器生產和科學技術以挽救清朝統治的自救運動。洋務運動前期口號為「自強」,後期口號為「求富」。

洋務運動主要指導思想就是「中學為體,西學為用」 八個字。前四個字「師夷制夷」 表明洋務運動與外國資本主義侵略者的關系,即學習西方的長技用以抵制西方的侵略道路。

洋務運動進行30多年雖然沒有使中國富強起來,但洋務運動引進了西方先進的科學技術,使中國出現了第一批近代企業,在客觀上為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的產生和發展起到了促進作用。

B. 中國歷史上都有那些改革和變法

樓層: 1
[思路分析]
一,定義及內涵
改革指對舊有的生產關系,上層建築作局部或根本性的調整變動.改革是社會發展的強大動力.因此,也可以說人類的文明史也是一部改革史.
二,決定改革成敗的因素
1,改革是否順應歷史潮流,遵循社會發展規律.
2,進步的改革有時也會失敗,這就取決於改革與反改革勢力之間的力量對比,政治地位與權力的高低強弱,以及改革者策略方針是否得當.
三,評價標准
對於歷史上的改革和變法的評價要堅持如下標准:
堅持社會發展的標准;
2,堅持歷史的標准;
3,以馬克思主義哲學為指導思想,堅持階級斗爭的觀點;
4,重視歷史發展必然性與偶然性的關系;
5,注意主觀動機與客觀效果之間的關系;
6,改革的成敗不能以改革者個人的結局來作判斷,而應視改革的積極作用是否得以維持.

[解題過程]
秦國商鞅變法
1,背景:新興地主階級要求建立封建在政權,發展封建經濟.
2,目的:建立地主階級專政;富國強兵.
3,性質:地主階級確立封建制度的改革.
4,核心內容:①廢井田,開阡陌;②廢除特權,獎勵耕戰;③建立縣制.
5,作用:①廢除了奴隸主貴族的世襲特權;②發展了封建經濟;③加強了地主階級中央集權;④秦國實力增強,為秦統一全國創造了條件.

北魏孝文帝改革
1,背景:①吏治混亂,財政困難,②北部受到游牧民族的武力威脅.③北方民族大融合趨勢的出現.
2,內容:①整頓吏治.②頒布均田令;③遷都洛陽;④學習漢族文化.
3,作用:①改革促進了北方經濟的恢復和發展,②加速了北方少數民族封建化進程,③促進了北方民族融合.

王安石變法
1,背景:北宋中期社會危機加深.
2,目的:鞏固封建統治,挽救封建危機.
3,性質:地主階級調整統治秩序的改革.
4,核心內容:理財;
具體措施:青苗法,募役法,農田水利法,方田均稅法,保甲法.
5,作用:興修水利,發展了農業,政府的收入也增加了一些,軍事力量也有所增強.一定程度上扭轉了北宋積貧積弱的局面.
6,失敗原因:用人不當,大地主大官僚的反對.

戊戌變法
1,背景
①中國資本主義初步發展;②19世紀末中國面臨被瓜分危機
2,目的:在保護清政府的前提下,使中國發展資本主義.擺脫民族危機
①兩大政治目標:挽救民族危亡 ;發展資本主義
②救國方案:主張採取不流血的和平手段,自上而下地改革,興民權,設議院,走君主立憲道路,改革內政,抵禦外侮,將古老中國變成一個資本主義國家.
3,變法內容
①政治;②經濟;③軍事;④文化教育.
4,作用
①有利於中國資本主義的發展和西方科學技術的傳播,②有利於具有維新思想的知識分子參與國家政權.③在社會上起了思想啟蒙的作用.有利於資產階級思想文化的傳播(戊戌變法最大的歷史功績)
5,性質:是一次自上而下的資產階級性質的改良運動
6,變法原因:
①缺乏反帝反封建斗爭的勇氣,採取改良的方法;②寄希望於無實權的皇帝,脫離廣大人民群眾;③封建頑固勢力發動反撲(非中外反動勢力聯合絞殺)
7,經驗教訓:資產階級改良道路在中國行不通

C. 中國歷史上有哪些重要改革啊

商鞅變法
1.積極作用:
①沉重打擊了奴隸主舊貴族,加強了新興地主階級的中央集權制度;
②促進了封建經濟的發展,壯大了軍事力量;
③是戰國時期最徹底的變法,收富國強兵之效。它不僅為後來秦統一六國奠定了經濟和政治基礎,而且對後世的發展也產生了重大影響
2.消極影響:
①、輕罪重刑, 輕視了教化;連坐法加重了對人民的壓迫。法律嚴苛,容易造成統治者的暴政;
②、文化高壓政策不利於思想文化發展;
③、重農抑商,造成封建社會對商業和商人長期歧視,阻礙了商品經濟的發展。
④、對忠孝、誠信、仁義、貞廉等倫理道德的蔑視,導致社會風氣的敗壞,使政權失去了社會道德的支持。
(八)、特點:(與春秋戰國時期的其他改革比較)
(1)措施最全面:涉及政治、經濟、軍事、司法、文化、習俗等方面
(2)措施最徹底:廢除井田制,廢除世卿世祿
(3)歷時最久:先後兩次改革,持續18年
(4)推行力度最大:
(5)成效最明顯:增強秦國實力,為秦統一奠定了基礎
(6)核心內容為「農戰」和「法治」。
(九)、商鞅變法的成功因素:
啟示(結語):
不難看出,改革也是一場革命,改革也應該是以促進生產力的發展為目的的。商鞅變法正是順應了時代的發展,順應了生產關系與生產力的變革,是對整個生產關系的變革,使封建生產關系和生產力得以進一步的確立與發展,因此,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商鞅變法是成功的。然而,商鞅最終遭車裂而死,他的家人也遭到了他自己制定的刑律——連坐,不得不說商鞅的結局是個歷史的悲劇,由此可見舊勢力的頑固與改革的艱辛。歷史發展的趨勢是不斷向上的,然而在向上發展的道路中會有許多可知或不可知的阻力,因此,改革者需要更多的決心與勇氣,而商鞅正是具備了這種勇氣與信念,在改革中表現了義無返顧的堅毅精神和大膽而審慎的處事態度。

王莽。
托古改制好生厲害,將一切制度推倒,改得個稀巴爛,還真有勇氣的。凡是不同意他的改革的,全部殺掉,結果天下大亂。就憑這點倔勁,足夠贏個第二了。

北魏孝文帝改革
〔北魏孝文帝改革與民族融合〕
(1)生活方式農耕化:促進了北方社會經濟的恢復與發展
(2)社會制度封建化:加速了北魏政權的封建化進程
(3)生活方式漢族化:緩和民族矛盾,鞏固封建統治,促進民族融合,為統一奠定基礎
孝文帝的改革使北魏政治、經濟發展以及鮮卑族進一步封建化的必然結果,但從另一方面,孝文帝的改革也促進了北魏政治、經濟的發展,體現了民族融合的巨大作用。鮮卑族用武力征服了漢族及其他少數民族,但卻不得不被漢族較高的文化所征服,並從中吸收了漢族文化的精華,更加促進了自身的發展、鞏固了封建統治。同時漢民族也從中吸收了鮮卑族文化中優秀的部分,使自己的發展更為完善。
孝文帝的改革體現了民族融合的巨大推動作用,整個中華民族的文明就是各個民族不斷交流、融合所產生的,中華民族是一個大家庭,我們應該具有高度的民族凝聚力與民族情感,懂得民族間的尊重與友愛。然而孝文帝的改革也遇到了鮮卑舊貴族的激烈反對,在孝文帝的堅決鎮壓下才保證了漢化政策的推行,鞏固了改革的成果,由此也可見孝文帝改革的勇氣與決心以及高瞻遠矚的改革眼光。

隋煬帝。
這傢伙不是好人,但卻發明了一個偉大的制度:科舉制度。這一制度後來被西方國家加以發展,成為現在全球通行的公務員考試制度。就憑這一條,足以占據第五的位置。

宋太祖。
這人有點本事,居然不動聲色地將長期困擾中國的藩鎮問題解決了。靠的就是改革了兵制,廢除府兵制,建立了禁軍和以文官為主壓制武官的行政制度。不過這么做內亂雖平,卻為宋朝留下了貧弱的病根。只能排在第七了。

王安石變法
認識:
(1)變法的不足:(局限性)
①王安石變法是封建地主階級針對北宋統治危機而進行的改革運動,他不可能從根本上擺脫封建統治的危機。
②變法是以維護地主階級的統治為出發點,農民的處境沒有根本的改變,負擔依然沉重。
(2)變法的進步意義:(進步性)
①變法措施的推行,增加了政府的財政收入,加強了國家的軍事力量,在一定程度上改變了北宋積貧積弱的局面。
②王安石變法促進了社會經濟的發展,客觀上有利於社會的進步。
③王安石能夠對北宋的積弊進行大刀闊斧的改革,這種勇於改革和敢於斗爭的精神,值得肯定。

朱元璋
建立了有史以來最龐大的特務組織,永遠地廢除了宰相一職。

戊戌變法
意義:
1、性質:是一次資產階級性質的改良運動,具有進步意義。
2、政治:是一場愛國救亡的政治運動,具有愛國性。
3、思想:是中國近代第一次思想解放運動,具有啟蒙性。
4、經濟:有利於中國資本主義的發展。
5、文化:有利於西方科技的傳播,推動了近代文化(傳媒)和教育事業(新式學堂)的發展
6、習俗:摒棄陳規陋俗,提倡文明的生活方式,引領時代新風

(五)局限性:由於資產階級的軟弱性和妥協性;缺乏反帝反封建的勇氣,只採取改良的辦法;並對封建反動勢力和列強寄予幻想;遠離了民眾,又害怕民眾,只依靠一個沒有實權的皇帝來進行變法,因而也就得不到人民群眾的支持,歸於失敗
(六)性質:是一次自上而下的資產階級改良運動,是一場愛國救亡運動、一次思想解放潮流。

D. 中國歷史上著名的變法都有哪些

春秋時期齊國管仲改革:

改革內政,發展生產,改革軍制,使齊國強盛,齊桓公確立霸業。

戊戌變法,

又稱百日維新、維新變法,是指1898年6月11日至9月21日維新派人士通過光緒帝進行倡導學習西方,提倡科學文化,改革政治、教育制度,發展農、工、商業等的政治改良運動。但戊戌變法因損害到以慈禧太後為首的守舊派(頑固派)的利益所以遭到強烈抵制與反對。1898年9月21日慈禧太後等發動戊戌政變,光緒帝被囚至中南海瀛台,維新派的康有為、梁啟超分別逃往法國、日本,戊戌六君子譚嗣同、康廣仁、林旭、楊深秀、楊銳、劉光第被殺,歷時103天的變法失敗。主要內容:改革政府機構,裁撤冗官,任用維新人士;鼓勵私人興辦工礦企業;開辦新式學堂吸引人才,翻譯西方書籍,傳播新思想;創辦報刊,開放言論;訓練新式陸軍海軍同時規定,今後科舉考試廢除八股文,取消多餘的衙門和無用的官職。戊戌變法是中國近代史上一次重要的政治改革,也是一次思想啟蒙運動,促進了思想解放,對社會進步和思想文化的發展,促進中國近代社會的進步起了重要推動作用。

E. 在中國歷史上從古至今都有那些政治改革取得了成功

說幾個來比較重要的吧。源
1.秦時商鞅變法,是在秦孝公時期,這個改革比較成功,使秦成為戰國後期最富強的封建國家。
2.王安石變法,這個應該是比較熟的,由於權貴階層的反對,後期是不太成功,很多政策被廢除。
3.張居正的改革,明代最偉大的政治家,沒有之一,他在明萬曆年間所做的一些政治舉措使明朝的壽命延長了100年。他的改革是成功的,生前也過得不錯,不過死後有些令世人心寒。
4.百日維新,這個不多說了,是不成功的,不過這些改革者仍是令人欽佩的。

F. 世界歷史上有哪些重大改革啊 不要跟政治和有關的 急啊

可是改革基本上都與政治有關啊,至少也是有一定的政治因素
您的問題有點模糊~

G. 在中國歷史上都有那些政治改革取得了成功

(1)春秋——管仲改革(2)戰國——魏國李悝、楚國吳起、韓國申不害、齊國鄒忌變法,回秦國商鞅變法(3)西答漢——王莽改制(4)北魏——孝文帝改革(5)北周武帝改革(6)後周——世宗改革(7)北宋——慶歷新政、王安石變法(8)金世宗改革(9)明朝——張居正改革(10)三大改造(11)改革開放

H. 中國歷史上的重大改革有哪些

成功的改革:
A、管仲改革:實現了齊國的富國強兵,使齊國成為春秋五內霸之一。

B、魯國「初稅容畝」:取得了預期效果,魯國財政收入大幅增加,諸侯列國紛紛仿效。從稅制改革的角度看它達到了預期目的,所以可以說是成功的。

C、商鞅變法:推動了秦國社會的進步,促進了經濟的繁榮,壯大了國力,為秦國的富國強兵和後來統一全國奠定了基礎,對秦國以至中國歷史的發展都起了重要作用。

E、北魏孝文帝改革:不僅緩和了民族矛盾,鞏固了封建統治,更促進了民族的大融合,為結束長期分裂局面,重新走向國家統一奠定了基礎。

F、改革開放:經濟體制改革解放了社會生產力,推動國民經濟高速發展。政治體制改革……

失敗的改革:
魏文侯改革(李悝變法)、楚國吳起變法、慶歷新政、王安石變法、洋務運動、戊戌變法

I. 中國近現代史上有哪幾次改革

一、洋務運動

洋務運動,又稱自救運動、自強運動。是19世紀60到90年代晚清洋務派所進行的一場引進西方軍事裝備、機器生產和科學技術以維護清朝統治的自救運動。洋務運動前期口號為「自強」,後期口號為「求富」。

洋務運動進行30多年雖然沒有使中國富強起來,但洋務運動引進了西方先進的科學技術,使中國出現了第一批近代企業,在客觀上為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的產生和發展起到了促進作用。

三、幣制改革

1935年國民政府廢止銀本位制﹐實行紙幣制的一次幣制改革。1935年11月 4日起實行。中國疆城遼闊﹐貨幣制度一直很復雜混亂﹐嚴重地影響了商品的流通和交易。

並且不利於工農業生產的發展和國家財政金融的穩定。1933年3月﹐國民政府廢兩改元﹐實行銀本位制﹐雖對貨幣制度進行了一次改革﹐但整個中國的幣制仍非常紊亂。

四、土地改革

一九四七年九月,中國共產黨在河北省石家莊市西柏坡村舉行全國土地會議,通過了《中國土地法大綱》,於同年十月十日由中共中央公布。

1947年11月至12月,一個以土地改革為中心的波瀾壯闊的群眾運動,很快在陝甘寧、晉綏、晉察冀、晉冀魯豫、華東等老解放區,東北等半老解放區,以及鄂豫皖、豫皖蘇、豫陝鄂、江漢、桐柏等新解放區廣泛開展起來。

五、改革開放

改革開放,是1978年12月十一屆三中全會中國開始實行的對內改革、對外開放的政策。中國的對內改革先從農村開始。

1978年11月,安徽省鳳陽縣小崗村實行「分田到戶,自負盈虧」的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大包干),拉開了中國對內改革的大幕。在城市,國營企業的自主經營權得到了明顯改善。

J. 羅馬歷史上比較著名的政治改革有哪些

有很多呢,都在歷史中,自己慢慢研究下:古羅馬的政治制度以西方學院派,與一般歷史派區分還可以分為三個部分:王政時代(奴隸制原始部落國體)羅馬共和國,羅馬帝國。
王政時代:
前8世紀至前6世紀史稱王政時代。先後有7個王,氏族部落組織尚完整存在,統治階層包括王、元老院、庫里亞會議(羅馬稱胞族為庫里亞,每10個氏族組成一個胞族,後為百人隊會議取代)。後來又出現了貴族與平民之分。
第一王羅穆盧斯在前753年建立羅馬城。前4王是羅馬人公社的軍事首領,後3王是伊特拉斯坎人塔克文王朝的君主。前6世紀中葉的塞爾維烏斯·圖利烏斯改革,標志著羅馬國家的產生。王政時代最後一位王高傲者塔克文暴虐無道,被憤怒的羅馬人趕走,傳說於前509年建立起由羅馬貴族掌權的羅馬共和國。
羅馬共和國時代:
在共和時代的早期,平民與貴族的斗爭進行了2個世紀。百人隊會議從貴族中選出兩名執政官行使最高行政權力,為期1年;而掌握國家實權的則是元老院。隨著貴族與平民之間對立的加深,貴族承認了平民所選的「保民官」,負責保護平民的權力不受貴族侵犯。前451年,頒布了十二銅表法,廢除了平民與貴族不能通婚的限制,這也標志著羅馬法的誕生。前326年,取消了債務奴隸制。
羅馬剛建國時,還是一個小國家。自公元前5世紀初開始,先後戰勝拉丁同盟中的一些城市和伊特拉斯坎人等近鄰,又征服了義大利半島南部的土著和希臘人的城邦,成為地中海西部的大國。羅馬又發動了3次布匿戰爭,在前146年征服了迦太基並使之成為羅馬的一個行省。前215年-前168年發動3次馬其頓戰爭,征服馬其頓並控制了整個希臘。又通過敘利亞戰爭和外交手段,控制了西亞的部分地區,建成一個橫跨非洲、歐洲、亞洲,稱霸地中海的大國。
這一時期經濟發展迅速,但是也激化了社會矛盾。前2世紀30年代~前1世紀30年代,史稱內戰時代,先後爆發了西西里奴隸起義和斯巴達克起義。形成了破產農民與大地主的斗爭,無權者與當權者的斗爭,騎士派與元老派的斗爭。並且在前133年至前123年期間發生了格拉古兄弟改革。前107年,在民主派支持下,馬略(Gaius Marius)當選為執政官並開始實行軍事改革。他推行募兵制,使大批無地或少地公民湧入軍隊。
前90年,為了爭取羅馬公民權,義大利人起義,史稱同盟者戰爭。
前82年,貴族派支持的蘇拉率軍佔領羅馬。次年,迫使公民大會選舉他為終身獨裁官,開創了羅馬歷史上軍事獨裁的先例。前60年,克拉蘇、凱撒、龐培秘密結盟,共同控制羅馬政局,史稱前三頭同盟。前48年, 尤利烏斯·愷撒先後打敗另外兩人,被宣布為終身獨裁官,集軍政大權於一身。他厲行改革,但因獨裁統治而招致政敵仇視,於前44年3月15日遭貴族派陰謀分子刺殺。凱撒死後,羅馬內戰又起。前43年,安東尼、雷必達、屋大維公開結盟,獲得統治國家5年的合法權力 ,史稱後三頭同盟。隨後屋大維將另外兩人打敗,於前27年元老院授與屋大維「奧古斯都」的尊號,建立元首政治。共和國宣告滅亡。羅馬從此進入羅馬帝國時代。
羅馬帝國時代(包括寡頭統治):
奧古斯都創建的政治制度,史稱元首制,其實就是共和名義的帝制。他在位期間,實行了一系列積極的改革,促進了經濟和社會的發展。並且對外擴張,使帝國北疆達到萊茵河與多瑙河一帶。
奧古斯都死後,其養子提比略繼位,從此開創了皇位繼承製。從前27年開始到192年這一時期被稱為前期帝國時期,包括3個王朝:克勞狄王朝、弗拉維王朝和安東尼王朝。這一時期社會相對穩定。安東尼王朝皇帝圖拉真(98年-117年)在位時,帝國版圖達到最大:西起西班牙、不列顛,東到幼發拉底河、南有埃及、迦太基,北達萊茵河、多瑙河,地中海成為帝國的內海。經濟空前繁榮。
192年,安東尼王朝最後一位皇帝被殺,羅馬出現了近百年的混亂時期。史學家將193年塞維魯王朝建立,到235年這段時期稱為後期帝國時期。始於安東尼王朝後期的社會、經濟和軍事危機,在公元3世紀達到空前規模,以致一些史家又劃出一個三世紀危機時期(193年~ 284年)。這一時期,戰亂頻仍,皇帝更迭頻繁,奴隸和隸農的起義遍及各地,3世紀60年代在高盧開始的巴高達運動,對統治階層的統治造成很大的威脅。
284年,近衛軍長官戴克里先由軍隊擁立做皇帝,取得帝國政權,改元首制為多米那特製(即君主制),正式採用東方君主的統治形式和禮儀。並實行了許多改革,史稱戴克里先改革。其後繼者君士坦丁一世廢除四帝共治制,於324年成為唯一君主,皇權得到加強。330年遷都拜占廷,更名君士坦丁堡。313年,頒布米蘭敕令,承認基督教的合法地位。他死後,戰亂又起。狄奧多西一世曾一度實現帝國的統一。395年狄奧多西一世死後,帝國分裂為東羅馬帝國和西羅馬帝國兩部分。
在西羅馬帝國,經濟不斷出現危機,人口減少,田地荒蕪,城鄉蕭條。410年,西哥特人佔領羅馬。452年,匈奴王阿提拉進兵義大利。455年,汪達爾人再陷羅馬城。先後建立起西哥特王國、汪達爾-阿蘭王國、勃艮第王國和東哥特王國等蠻族國家。476年9月,日耳曼人入侵,其雇傭兵首領奧多亞克廢黜最後一位君主羅慕盧斯·奧古斯圖盧斯,西羅馬帝國宣告滅亡。東羅馬帝國一直延續至1453年,為奧斯曼帝國所滅。

閱讀全文

與歷史上有哪些政治改革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歷史知識薄弱 瀏覽:23
軍事理論心得照片 瀏覽:553
歷史故事的啟發 瀏覽:22
美自然歷史博物館 瀏覽:287
如何評價韓國歷史人物 瀏覽:694
中國煉丹歷史有多久 瀏覽:800
郵政歷史故事 瀏覽:579
哪裡有革命歷史博物館 瀏覽:534
大麥網如何刪除歷史訂單 瀏覽:134
我心目中的中國歷史 瀏覽:680
如何回答跨考歷史 瀏覽:708
法國葡萄酒歷史文化特色 瀏覽:577
歷史人物評價唐太宗ppt 瀏覽:789
泰安的抗日戰爭歷史 瀏覽:115
七上歷史第四課知識梳理 瀏覽:848
歷史老師職稱需要什麼專業 瀏覽:957
什麼標志軍事信息革命進入第二階段 瀏覽:141
正確評價歷史人物ppt 瀏覽:159
ie瀏覽器如何設置歷史記錄時間 瀏覽:676
高一歷史必修一第十課鴉片戰爭知識點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