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怎麼學歷史
您的問題比較難僅從一字兩句進行回答,我在這兒根據我個人的學習經歷盡可能說說。
首先最重要的是您心態上的轉變,您現在剛進入高三正好是學習經歷中一個非常好的轉折點,因此在心態上(注意是心態上)無需過多的糾結於過去學的如何,題目是否錯的多,重要的是您現在需要開始以高考應試為目的,進行前幾輪的知識學習、復習以及對高考題模式的適應與掌握。總的來說是懷有信心的往前看。
其次是一種思維方式、思路上的轉變或者說是鍛煉,按照我以往經歷及接觸,高中歷史學習在實際操作中很多人最終走向的是一種能理解的理解,諸多不能理解的強記,學習出題者思維,再通過答題訓練來掌握最終考試。這一模式不能為之錯,而且能幫助更多的人實現最優的費效比,但從思路上應該說是從一開始就處於一種示弱的地位。實際上看待歷史這一學科,不應該將其純粹的當作文字、死內容、記憶這幾種關鍵詞。以下我列舉幾點供您參考,因為篇幅問題只能簡單介紹,如有不理解或進一步了解可再聯系我。1、知識點與實物的聯系。書本中的圖片、老師的課件、電視劇等可以在學習過程中與知識點自行聯想,盡可能的嘗試將文字內容在腦海中轉變成圖片畫面甚至影像片段,如北緯孝文帝改革、日本明治維新等知識都是較容易的結合的,這樣能夠使知識不再枯燥便於理解記憶。2、知識點間的串聯,小點之間、大板塊之間。如西方資產階級革命這一部分的知識存在較多有關時間的記憶,硬記憶較容易出錯。再如題目會出現根據材料判斷出是什麼時期的推斷類。這些題目如果能夠在前幾輪知識溫習的時候,通過畫歷史地圖、結合其他板塊知識如經濟類、文化類、乃至結合其他學科如地理,最終可以提高學習效率。3、關於歷史地圖,這一點是我個人經驗,雖然不太適合高三,但還是說下這一模式。歷史是實打實發生在地球這篇土地上的事,因此歷史向游戲與視頻,如游戲P社的歐陸風雲、視頻史圖館,往往都是通過在真實地圖上來展現歷史進展。因此在學習過程中對著世界地圖進行標注、學習、理解、記憶能夠優化學習,久而久之便能夠在腦海產生一個基於真實世界的歷史知識體系。這一模式在學習世界文藝復興、近現代是有較大幫助。同時對於地理學科的學習也會有所幫助。
最後是有關學習技巧方法的內容。1、復習答題思路的訓練,正確理解題干意思、考察重點、答題模式等內容,提高正確率。這一點是將歷史學習成果變現的非常關鍵的一步,相信您的老師也會非常著重這一塊,跟著老師認真進行這方面的學習,不懂就問,多鍛煉。2、勤於問問題,不管多蠢的問題也不管老師是不是不耐煩了,盡可能的問清楚問到自己能夠理解為止,看看班裡甚至是級裡面歷史成績穩定高分的人、他們的大題答案的回答套路、他們的理解知識的方式方法,也可以問,能學的就學。3、有效的錯題本,對於錯的題(注意如果貴校高一高二學習階段的題難度明顯低於高考水平的化就無需太過糾結,高三階段的題為重),需要正確理解題干意思、出題目的、考察要素、思考方式、涉及知識點、排除選項的錯誤原因等要素,當這些都搞清楚,錯題的回顧才算有效。
篇幅有限,只能大概講解一二,如有問題可再聯系,記住關鍵,別灰心,往前走!
⑵ 如何學好歷史
1
喜愛歷史:既然你想學好歷史,我相信你至少對它呀一定的興趣吧!那麼就讓這個興趣一直保持,帶你走向歷史,為你打開歷史之門
2
課上認真:不要認為老師的內容都是枯燥無味的,及時是課本上的內容只要你用心學習也是妙趣橫生的,關鍵是你要善於融入歷史
3
好的筆記:課上認真聽的一大特點就是做好筆記,何為好筆記?不是指工工整整得像老師的教案那樣,而是指你看到他能夠清晰的回憶起那堂課所學的知識。你的筆記只要你自己好認,懂得,清楚明白即可
查看全部
搜狗立知反饋
怎樣學好初中歷史_搜狗指南瀏覽:9341 更新時間:2017-01-10
1
初中歷史總體分為兩個部分,中國歷史和世界歷史.中國歷史又分為古代史與近現代史,要學好初中歷史,理所應當在課堂上認真聽老師講課.首先,要對老師講的課程要預習一遍,第二天聽課時才能融會貫通.
2
課堂上要有一本歷史筆記本,將老師補充的課本上沒有的知識記下來並整理,有助於輔助自己學習歷史.
3
在課後應及時復習,溫故而知新,這樣才能牢記知識,更好的學習歷史.
搜狗指南-nan.sogou.com
怎麼學好歷史_網路經驗
1
我學習歷史的時候是一有時間就看歷史書,高中的時候把三本歷史書看了不止五遍了,會有很多人覺得很恐怖,很無聊,但是事實證明是有用的,看完了之後時間、事件、原因、性質等我都了如於心,做起題目來也非常得心應手.不過這是因為我本身就很喜歡歷史.
2
畫時間軸.把這一個時間段發生的都串聯起來,當時的經濟、政治都列出來,這樣在看完書之後做是屬於加強記憶,我當時就是看完一課或者一單元就這么做.
3
最後就是看完書或者畫完時間軸或者是上完課就開始寫練習,特別是裡面的主觀題我是非常喜歡寫
⑶ 如何學習歷史
讀通史,自己整理時代主線,列個時間軸之類時東西掛牆上,一面放世界大事,另一邊寫同時代的中國史大事(只放你覺得對世界起重要作用的大事,不必事無巨細地都寫下來),讀書過程中不斷補充。比較好的世界史書推薦全球通史,盡管有些錯誤,但難得在視角不是西方中心,作者又有完整的史識。帕爾默的現代世界史在學術上更站得住,但西方中心也比較嚴重。另外極簡歐洲史脈絡清晰,有史識也好讀,可以看看。中國史推薦錢穆的國史大綱,配合柏楊的中國人史綱來看。你做的時間軸是否精彩不是關鍵,對比地把中外通史讀完才是關鍵。
拓展資料:
歷史,簡稱史,一般指人類社會歷史,它是記載和解釋一系列人類活動進程的歷史事件的一門學科,多數時候也是對當下時代的映射。如果僅僅只是總結和映射,那麼,歷史作為一個存在,就應該消失。歷史的問題在於不斷發現真的過去,在於用材料說話,讓人如何在現實中可能成為可以討論的問題。 歷史是延伸的。歷史是文化的傳承,積累和擴展,是人類文明的軌跡。
參考資料:歷史-網路
⑷ 如何系統地學習歷史知識
我也喜歡歷史,只為娛樂,不為考試。樓主想深層次的學習真正的歷史專,確實是需要花點屬功夫和時間。我的想法是這樣的:從全面和深度兩個方面下功夫;第一步,按照時間先後順序先讀完中國上下五千年歷史,再讀完世界歷史,這樣就能夠廣泛的系統的初步了解歷史了;第二步,反復閱讀歷史做到非常熟練,自己能夠推敲、揣摩、人物心理和歷史事件背後的本質原因,對歷史事件以及歷史人物,能夠發表個人的看法;第三步能夠對歷史進行評論,能夠預知歷史發展趨勢。
⑸ 怎樣學習歷史
歷史是我們的前輩一步步走出來的,當我們回望歷史,學習歷史,其實我們就有了更多的經驗與教訓,當我們站在前人的肩膀上我們就更容易獲得成功!可以說歷史是非常重要的一個學科。so我們要如何學好歷史呢?
⑹ 如何學習了解中國歷史
1、首先,掌握一些系統的歷史知識、史學理論還是很重要的。如果只是憑興趣,「跟著感覺走」,讀了再多的書,看了再多《百家講壇》中的歷史講座,你都未必真的理解歷史,理解歷史發展的規律性的東西。
那麼,怎樣掌握基本的系統歷史知識和史學理論?你可以根據你已有的基礎,選擇比較權威的中國通史和世界通史著作下點功夫來啃。為什麼要先讀權威的通史著作,因為它的作者治學嚴謹,寫的書史料翔實,論述、論證比較科學,會啟迪你如何正確地觀察、分析問題,這就讓你初步學習到基本的史學理論、史學方法。加上它們是通史,這就使你的歷史知識不會是支離破碎的,而是系統的有規律的東西。有些新潮的年輕人會說,那些「公認的、權威的」歷史著作保守,觀點不新。是有這種情況,但他們嚴謹的治學態度和治學方法才是最值得學的,至於觀點、結論本來就不可能永久不變的,否則歷史學就不會發展了,就不是一門科學了。
2、其次,在吃力地啃通史名著的同時,為了張弛結合,也為了培養興趣,可結合閱讀些既生動又嚴肅通俗歷史著作。這些科普型的歷史著作必須是公認的、久經檢驗的,如過去吳晗編的「歷史小叢書」以及以後的《上下五千年》、《世界五千年》等。初學者最好不要迷於一些不負責任的嘩眾取寵的歷史書,例如大量充斥於書店的什麼什麼「大帝」的書。也不要迷信外國歷史學家的著作,它們當中即使質量較好較權威的往往也是一西方為中心的,對東方包括中國歷史或者有成見、偏見,或者並不真的了解中國歷史。當然,看看人家是怎麼看世界看中國還是有好處的,我只是說:不要迷信,不要人雲亦雲,其實對自己中國人寫的書也一樣。
3、爭取多看些原始史料。例如,你要學好中國古代史,像《史記》、《資治通鑒》之類的古代史學名著都沒有接觸,只是讀後人寫的歷史書,實在太不夠了。當然,你不想把歷史當作自己的專業,讀多讀少要根據你的時間和精力,但有可能讀多點是有好處的,至少不會被別人牽著鼻子走,不會相信那些不負責任的胡謅。
⑺ 怎樣學好歷史
就歷史知識而言,歷史知識可以分為歷史背景、歷史經過、歷史影響等。
歷史背景又可分為動機、條件和原因。原因又分為歷史原因和現實原因,內因和外因,必然性原因和偶然性原因,直接原因和間接原因,根本原因和一般原因,主觀原因和客觀原因,主要原因和次要原因等。
歷史經過一般包括時間、地點、人物、政黨、團體、階層、階級、事件、現象、著作、制度等。
歷史影響包括結果、性質、功績、經驗、教訓、意義等等。
歷史知識還可分為歷史概念、歷史結論、歷史特徵、歷史線索等。其中最為基本的也是最為重要的是歷史概念。
歷史概念是以歷史理論為指導,對歷史現象進行抽象概括而成,是基本史實的拓展和深化,它反映著歷史事物、歷史現象的本質屬性和內在規律。由於歷史知識是由眾多有聯系的歷史概念所組成,因此,形成並掌握歷史概念,也就成了掌握歷史知識的關鍵。
另外,大家還要學會自學歷史課本。
一般來說,自學歷史課本應包括以下幾個程序:
一、逐段寫出小標題。知道各個自然段主要說的是什麼,並用簡明的語言加以概括,粗知教材梗概。
二、全面寫出教材要點提綱。逐段找出知識點和層次結構,進行適當加工,形成提綱。
三、找出教材的內在聯系。就是要搞清歷史的發展是怎樣一環套著一環,搞清它的發展線索,形成一個系統結構。
四、總結基本觀點。通過以上步驟,總結出一些歷史唯物主義的基本觀點。
五、找出必須記住的內容並設法記牢。什麼是重要的歷史內容,就是歷史三要素和重要事件、制度和政策等。
六、對教材做出評價。這是對讀書提出的最高的要求,也是善於讀書的標志。盡信書不如無書。課本並不是十全十美的,它也有可商榷的地方,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同學們應該大膽質疑。
第一部分:學會學習
隨著人類向信息社會的邁進,教育面臨著重大變革,學習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視。一個全新的學習時代就要到來。美國著名未來學家阿爾文•托夫斯認為:「未來的文盲不再是不識字的人,而是沒有學會學習的人。」蘇聯著名教育學家蘇霍姆林斯基再三強調,一定要讓學生「學會如何學習」。所有的目光都投向了同一個問題——學會學習。這是時代對青年學生提出的新要求。那麼,怎樣學會學習呢?
首先,同學們一定要樹立自己是學習的主體的學習觀念。
一個不容否認的常識是,學習是學生而不是教師在學。因此,作為學生,一定要充分發揮學習的主動性和主體性,不要一味依賴教師,而應該在教師的「教」中主動構建自己的「學」,取人所常,為己所用。
其次,同學們應該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
著名教育家葉聖陶說過:「教育是什麼,往簡單方面說,只須一句話,就是養成良好的習慣。」養成了好的習慣,「好的態度才能隨時隨地表現,好的方法才能隨時隨地應用,好象出於本能,一輩子受用不盡。」古往今來的大量事實也表明,一個人成功與否主要不是因為他的智力,而是取決於他是否具備良好的習慣。因此,我們必須要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在學校的學習中,一個良好的學習習慣應該包括預習習慣、上課習慣、復習習慣等基本環節。
預習是首要環節。預習的目的在於對將要學習的知識有個總體了解,以便上課時有目的地聽講,集中精力解決好新課的重點和難點。所以,學習新課前必須預習。預習時要認真仔細地閱讀新課內容,對照注釋或例題,參考課後練習題。預習時要讀懂詞句,聯系有關知識,了解課文內容及重點難點,劃出生字新詞或概念。預習時要邊讀邊記,把疑難問題注在書上或筆記本里,為上課作好准備。課前預習中如果發現有與新知識相關而又未能牢固掌握的舊知識時,應先回頭來重溫舊課,並弄懂舊知識。良好的預習習慣的養成並不是一朝一夕的努力就行的,需要堅持每天預習。在預習的時候,應做到看、做、思結合,做到眼到、手到、心到。不能把預習僅當作任務完成,而要將它作為學習知識的一個重要環節來看待。正所謂不動筆墨不讀書。邊看書,邊用筆在書上進行「圈、點、勾、畫、批」。圈點的過程,就是提煉重點的過程,就是品味、加深理解的過程,就是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和解決問題的過程。
上課的時候,課前准備好需用的課本、筆記本、作業本、工具書及學慣用具等。上課時要認真專注地聽老師講解和同學發言,要積極思考,課堂上回答問題和討論問題,都要積極踴躍,敢於發表自己的意見。要記課堂筆記,記學習要點,要記得正確、完整。把自己自學的心得和老師對新教材的闡述加以對照比較,加深或更正自己的認識,不斷提高自己的自學能力,若有疑問,可以及時提出或課後探討。
課後要進行及時的復習。復習分為三種:平時復習、階段復習和總復習。不同的復習有不同的目的與要求。
平時復習,其目的主要是鞏固課堂所學的新知識,因此平時復習必須做到及時,整理、修改、補充課堂筆記,深化和鞏固對新知識的理解、記憶。對重要的知識,要經常復習,牢固掌握。
階段復習的主要目的是使知識條理化、結構化。對單元、章節知識的復習鞏固,復習時要進行知識歸類,把握重點,新舊聯系,融會貫通,在階段復習時注意養成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總復習的目的是對一個學期、一個學年所學的知識全面復習鞏固,因此復習時要對照大綱教材的要求,根據復習時間制定好切實可行的復習計劃,對已學的知識進行系統梳理,查漏補缺,解決疑難,達到全面掌握。此外,提醒大家注意的是,復習不僅僅是知識的復習,還應包括學習方法的回顧和總結。通過學習方法的不斷總結和完善,就可以不斷提高學習能力。
最後,學會學習,關鍵在於學會如何讀書。
讀書之前,大家應該對「書」有一個大概的了解。拿高中歷史教材來說,從形式上講,它大致包括以下幾方面內容:①目錄和大事年表。目錄是各章節知識的總綱,大事年表是簡明的大事記,這是全冊課本的總體知識框架,應從宏觀上把握。②每章開頭的「引言」。「引言」主要說明本章內容的歷史背景和本階段的時代特徵和本章內容的特點。③正文內容(大字)和閱讀內容(小字)。正文部分是課文的主體,是考試命題的依據,屬於必須掌握的內容。閱讀部分一般有以下幾種情況:或是對正文內容的補充,或是正文上下段內容的過渡,或是正文的展開性敘述等等,應有不同的要求。④原始資料。應聯系課文內容加以分析,可培養思維問題的能力。⑤表格、圖畫。要弄清其與正文的關系,安排這圖表的用意和作用等。⑥思考題和練習題。思考題是高層次的練習,練習題是基本的作業。⑦學術爭鳴。旨在提高思辨能力,要求大家能大膽質疑,養成求知的好習慣
⑻ 怎麼學歷史
「冰封三尺,非一日之寒」,要把歷史學好也並非一朝一夕所能辦到的。
歷史是一個記憶性很強的科目,大家往往會發現很難把所學的知識都一一記住,甚至記了幾遍後,隔了不久便會遺忘。其實,想要把歷史知識記住,是有規律可循的。例如,學習古代史,可分解為政治特徵、經濟特徵、民族關系、對外交往、文化五大方塊進行記憶。而對於世界史和中國近現代史則要注重理解,因為許多歷史事件是相互交織、脈脈相承的,這樣就組成了一個較龐大的記憶網路,死記硬背是行不通的,而且很吃力,這就需要理解的幫助,聯系當時的歷史背景,運用邏輯推理的方法,就較容易將此歷史事件的來龍去脈理清楚。
對於歷史科的復習,由於個人情況不同,側重點也會有差異。我個人認為,考前應注重書本和筆記上的基礎知識,因為30題選擇題占據半壁江山,而選擇題往往是一些基礎知識。對於材料題,是需要靠平時積累的,如老師要求我們每星期三題,就算真的不想做,也應該把材料閱讀後,對照一下答案,對材料有一個大概印象,因為材料題往往會涉及到我們沒有接觸過或書本沒有詳細說明的問題,做材料題可以擴大我們的知識面。
大家都知道,歷史是一個不需要很高思維能力的科目,但注重思維的嚴謹,所以要學好歷史就不能馬馬虎虎、得過且過,要踏踏實實,一步一個腳印,只要樹立信心,掌握有效的學習方法和解題技巧,那麼在高考考場上就無往不利了。
路就在腳下,我們一定可以走好;只要我們把握了學習的方法,我們要過就不會是有很多人害怕的獨木橋,而是上面的這座可以暢通無阻的橋。
一、 產生興趣
對歷史科有興趣,成績自然好起來。如何對歷史科產生興趣呢?
首先,歷史事件和我們們息息相關。例如:香港的一九九七問題和1842、1860及1898年的中英條約有關;今天南斯拉夫的內戰與第一次和第二次世界大戰關系密切。所以,只要留意時事並探本尋源,定能鞏固書本上的知識。
其次,明白歷史的用處。歷史可以訓練思考和分析能力,使人具備求真和講證據及邏輯的實事求是的精神。歷史對做人處世幫助很大,退可以勵志,進可以建功立業----英國著名首相邱吉爾是歷史學家,已故港督尤德也是專攻歷史的。因此,各位不要因為修讀文科,尤其是歷史科而感到自卑。反而要努力學好這門學科,在學業上、個人修養上和識見土、及前途上下苦功。
二、 歷史事件的要素和閱讀及記誦技巧
歷史事件的要素有四:時間、地點、人物和事情;而事情則包括原因、經過和結果。
(1) 時間有先後,你只要把大事年表裡的重要事件多看幾遍,自然記牢了。除了重要事件要確知其發生年分(如維也納會議是1814-15年,辛亥革命是l911年),其它只須明白其大概年代,或不同事件的先後次序(如維也納會議先於凡爾賽會議),便可以了。
(2) 地點有東西南北,你只須認識各地的大概位置或相對位置便行了。最佳的方法是和地理科結合,確認各國今天的政治地圖,特別是歐洲和中日的國界.主要城市。此外,若干條約規定的領土轉變也應緊記。
(3) 人物是構成歷史事件的主角。不過,會考要求並不太高,我們祗要熟記重要的歷史人物便可以應付考試了。如自強運動的曾、左、李.恭親王、慈禧太後是必須熟記的,次要的人物如魏源、馮桂芬則略知一二,再其次的,則一律不記。不同歷史人物的生存時代和事跡也應知其大概,才不會張冠李戴。
(4) 事件由時地人三項元素構成。明白了上述的時間地點和人物,自能對重要史事了如指掌。歷史事件的相關年代要清析:先念念課題的次序;次念某課題的重要事情,如1860至1919年中國的大事包括自強運動、中法戰爭、甲午戰爭、瓜分運動、戊戌維新、義和團事件.晚清改革、辛亥革命和五四運動;然後記誦某事件的其它重大情節,如自強運動分為三階段,辛亥革命分為興中會和同盟會兩個時期。至於枝節瑣事,似非會考的重點。
(5) 事件的原因和結果可分為:政治、經濟、社會、文化和其它方面。以第一次鴉片戰爭的爆發原因為例:政治方麵包括中英的政制不同、司法制度的差異;經濟層面有工業和農業經濟的不同、公行制度.貿易不平衡、鴉片貿易;社會因素如英國工商業家對政府決策的影響;文化方面如中國中心主義與英國自由思想的分歧,個人責任與集體負責制的沖突;特殊事件包括林則徐銷鴉片.林維喜事件。若能緊記這些重大事情,則對鴉片戰爭的背景有清析的概念了。總之,把政治、經濟、社會、文化和其它等五方面的公式套在任何歷史事件中,即可事半功倍。
(6) 因果關系應建立於史實和邏輯上。因先於果,果後於因,兩者要合乎情理。從這一角度看,不應把歷史事件孤立來看,如法國在普法戰爭中失敗,導致割讓阿爾薩斯、洛林,前者是因,後者是果;但此後法德關系惡化,爆發第一次世界大戰,則割地是因,而大戰是果了。 因此,假如能以時間為經,以事件為緯,舉一反三,則事件的因果關系了如指掌,而學習亦事半功倍了。
(7) 事件的經過祗須記重大事件,如義大利的統一運動略知1820.1830和1848革命,加富爾的改革和外交,馬志尼的思想及加里波的的貢獻便可以了。因近年會考並不強調背誦史實,故你只須知道最重要的史實便行了。
(8) 近年考試強調分析,也會要求考生就歷史學家對同一史事的不同觀點作出評論。初學者往往被矛盾的史論迷惑,不知信那一學說;同時對歷史解釋的客觀性產生懷疑。我的建議是:首先明白一種解釋 分析其長短處;但同時卻抱著懷疑批判的精神,把它和相反的意見比較,得出自己的結論。
(9) 和其它科目一樣,只要課前預習,把不明白的地方記下;上課留心聽講,不明之處,向老師請教;課後溫習,整理筆記,把重點記熟;多讀、多思考、多寫、多做模擬試題(在法定時間內完成);考試前重溫重點;考試時冷靜選題和作答-----能夠做到上述各點,自可獲得好成績。
⑼ 怎樣學歷史
各學科都有自己的特點,歷史也不例外。時間上縱跨幾千年,知識點繁多、瑣碎,這是歷史的特 點,同時 也是我們這些初學者覺得知識不易記憶、難於掌握的地方。但是有要緊,只要有決心學好 歷史,我們可以自己來想些辦法。通過幾年的學習,我以為口訣法、卡片法、列表法都不失為學習歷 史的好辦法。
先說口訣法。針對歷史知識瑣碎的特點,我們可以編些口訣把它們連輟起來。比如,我國古代朝 代很多,不便記憶,有人就編了個口訣:
唐堯虞舜夏商周,春秋戰國亂悠悠。
秦漢三國晉統一,南北朝來是對頭。
隋唐五代又十國,宋元明清帝王休。
短短幾句,讀來琅琅上口,避免了死記硬背,又達到了記憶的目的。這種口訣前人編了許多,我們也可以自己來編,自編自記,其樂無窮。
學習歷史還會遇到大量的歷史人物,這時,不妨用卡片法來解決記憶問題。我們可以准備一些卡 片,學習時遇到一個歷史人物,就把他的名字生平寫在上面。有一個寫一個,隨寫隨寫記。但是課本上的知識是有限的,每個歷史人物的情況難以全部提及,因此還可以在每張卡片的後面留一些地方,當我們通過課外閱讀得到新知識以後,隨時記在後面,不斷充實自己的卡修正。這樣,久而久之,一 部「歷史人物小辭典」就在我們手中誕生了,真是一舉兩得!這種方法貴在持之以恆,點滴積累,寫記結合。若不能堅持下去,就難以達到目的了。列表法是另一種學習方法。列表法可以使知識系統化,把同一范疇的各種事物列在一個表中,便於我們通過對比,加深記憶。例如:清末的歷史比較復雜,各種矛盾的不同方面把表分為三欄,一 是帝國主義的侵略行徑,一清政府的腐敗無能,一是中國人民的反抗斗爭。通過對比,不僅能使我們 加深記憶,還能充分認識中國人民不屈不撓的斗爭精神,從而達到學習歷史的目的。類似的表可以列許多,如中國古代戰爭表、中國古代文化表、中國古代科學技術表等等。我們所學的大部分歷史都可以包括在這些表中,因此列表是一種好的學習方法。
歷史是復雜的,用我們自己的腦子去認識歷史,在理解的基礎上學習歷史,這是學歷史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