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什麼字是我國舊時流行的金屬活字
雕板印書,一次可以印出幾百部、幾千部,比起一字一句地靠手來抄寫,的確是一次革命。但是雕板仍然有缺點,印一頁書,就得刻一塊板,雕印一部大書,得花好幾年工夫,人力、物力和時間都很不經濟。因此,我們的祖先在勞動實踐過程中刻苦鑽研,力求改進,終於進一步發明了活字印刷術。
活字印刷術的基本方法,就是先製成一個個的單字,然後把所需要的單字排板印刷;印完以後,再把單字拆開,以備下次排印。這樣,每次印書就不需要整塊整板地刻字,不僅節省了巨大的勞動,而且大大地提高了書籍生產速度。
活字印刷術的發明,是印刷史上一次偉大的技術革命。世界上第一個發明活字印刷術的是我國宋朝的畢升。他的發明是在北宋慶歷年間(1041—1048年),比歐洲最先用活字印《聖經》的德國人谷騰堡要早四百年。
根據和畢升同時的宋朝大科學家沈括在他所著的《夢溪筆談》裡面的記載,畢升發明的活字印刷術大致是這樣的:先用膠泥刻成一個個薄薄的單字,用火燒硬,就成了活字。排字的時候,依照稿本揀出所需要的字,排在一塊放有松香、蠟、紙灰的鐵板上面,用鐵框圍住四周。活字排滿一板之後,就用火烘熱,使松香和蠟熔化,再用平板從上面壓平,使板上的字面平整。鐵板冷卻以後,活字就固定在板上,可以上墨印刷了。印刷完畢以後,再把字板烘熱,取下活字,留備以後再用。常用單字往往准備好幾個,甚至二十多個。同時,他又拿兩塊鐵板交替使用,一塊排字,另一塊印刷,這樣就大大縮短了排印的時間。不過只印二三本,顯不出它的方便,假如印上幾百冊、幾千冊,那就極為神速。而且有了這一套活字,還可以印其他各種各樣的書,節省了寫字雕板的費用,真是既方便,又經濟。
畢升發明的這一套活字印刷術,雖然原始一些,但是基本原理卻和現代的活字印刷術完全相同。這是我國古代勞動人民對人類文化的重大貢獻。
關於畢升的事跡,除了《夢溪筆談》中的一段記載以外,再沒有留下更多的資料。有位外國人因為沈括在《夢溪筆談》中曾經提到過一名叫「畢升」的老鍛工(鐵匠,新版《大英網路全書》改為煉金術士)就以為他和發明活字印刷術的畢升是同一個人。但是這兩個名字,音同字不同,而且年代也不符合,所以這種推斷是不可靠的。
畢升發明的活字印刷術,當時雖沒有得到廣泛流行,但是這種技術也並沒有因此停滯不前,而一直繼續得到發展。這種發展具體表現在後來各個時期利用各種不同的材料做成的各種活字,如用非金屬材料製成的札泥活字板」、「磁板」和「木活字板」,和以金屬材料製成的「錫活字板」、「銅活字板」和「鉛活字板」等非金屬活字
泥活字
元朝初年,有人把畢升的泥活字進行了一些改良,用泥板框代替鐵板框,把燒好的瓦字排在泥框裡面,放入窯內再燒一次,使它成為整塊陶板,再拿來印書。據說,元初姚樞的學生楊古曾在北方用活版印過幾部書,他的活字可能是用泥土燒成的。在此以後關於泥活字的文獻,就很少見了。
到了清朝康熙五十八年(1719年),有個曾經做過知縣的山東泰安人徐志定,發明了一種磁板,就是在泥字上加一層磁釉,燒成的活字非常堅硬。他用這種磁活字印出了《周易說略》、《蒿庵閑話》兩部磁板書。
一百多年後,道光十年(1830年),蘇州人李瑤在杭州印成《南疆繹史勘本》和《校補金石例四種》。這兩部書據李瑤自己說,是「仿宋膠泥板」印的。在此以後不久,又有安徽涇縣人翟金生的泥活字。
翟金生是泥活字史上的重要人物。他是一個貧窮的教書先生,既會做詩,又寫得一手好字,還懂得繪畫,是個多才多藝的人。他為了解決一般窮苦讀書人往往因為雕板費用太大,沒有力量出版自己的著作的困難,根據《夢溪筆談》中關於泥活字的記載,花了三十年的辛勤勞動,和他的兒子們共同製造了十多萬個泥活字。
翟金生製造泥活字的工序,是先做好模子,然後用澄漿泥做成一個個泥字,放進爐子燒煉之後,再加以修整。這樣燒好的泥活字,硬得同石頭和骨角一樣,不會脹大和變形。他所製造的泥字,都是仿宋字體(明體字),分大、中、小、次小和最小五種,叫做「泥斗板」、「澄泥板」或者「泥聚珍板」。他用這種泥活字印過他自己的詩集《泥板試印初編》、翟氏的家譜和他的朋友黃爵滋的詩集。
這些用泥板、磁板印成的書,近年來陸續發現了好幾種,現在都保存在北京圖書館。這些發現更加證明了《夢溪筆談》里關於泥活字的記述的真實性。並且推翻了過去一部分中外學者認為泥活字一碰就碎,不能印書的說法。
木活字
木活字是用梨木、棗木或者楊柳木雕成的,因為取材比較方便,成本不高,製造起來又比較簡單迅速,所以成為我國活字印刷史上常用的一種活字。
根據《夢溪筆談》的記載,畢升曾經試驗過用小塊木頭刻成一個個的活字;但是他發現木材纖維有伸縮性,沾了水就會膨脹,因而排板高低不平,又容易被葯料粘住,不容易取下來,所以後來才改用膠泥製作活字。
第一次製作木活字取得成功的是元朝初年的科學家王禎。王禎不但對農業生產技術和機械製造有過貢獻,在我國科學史上很有地位,同時,在印刷史上也有重要貢獻。元朝元貞元年(1295年),他到安徽旌德縣做縣官,在任六年。他建學校,修橋梁,興辦公共事業,並留心農事,勸助農桑,積累了豐富的農業知識。與此同時,他著手整理前人在農業方面的文獻資料,結合各地的生產實踐,進行深入研究,寫出了一部《農書》。這是我國農業科學史上一部極有價值的巨著。這部著作因為字數多,如果用雕板來印刷,非常費事,他便自己設計,花了兩年的時間,請工匠刻制了三萬多個木活字。大德四年(1300年),他調到江西永豐縣做縣官,就把這副准備印《農書》的木活字從安徽帶到江西,想不到那時江西已經有人把它雕成了整板,因而本來是為了印刷《農書》而特製的木活字,竟然沒有用上。這套木活字只在大德二年(1298年)他在旌德縣任上時用來試印過自己纂修的《旌德縣志》。這部縣志有六萬多字,不到一個月便印成了一百部,可見效率很高。這部書是我國方誌中最早使用活字印成的,可惜早已失傳了。
王禎用木活字印刷的方法是這樣的:先在紙上寫好字樣,貼在一塊木板上,然後把字刻出來。字刻好以後,就用細鋸把一個個單字鋸開,再用小刀整修,使木字大小一律。排印的時候,把字一行行排好,用薄竹片隔開,排滿一板,再用小竹片和木楔墊平、塞緊,使活字固定,然後在排好的字板上塗勻黑墨,鋪上紙,用棕刷刷印。
王禎為了減輕排字工人來回尋找單字的勞動,提高排字效率,又發明了一種「轉輪排字盤」(見本站「歷史圖鑒」),把木活字按號排列在兩個木製的大轉盤里,排字工人只要坐著推動轉盤,便可以揀到所需要的括字。這是一種簡單的機械,卻達到了「以字就人」的效果。木活字印書試驗成功後,王禎寫了一篇《造活字印書法》,把操作方法和經驗系統地記錄下來,附在《農書》後面。這篇文章成為活字印刷史上不可多得的文獻,已經被翻譯成幾國文字傳到國外。
稍後於王禎二十多年的馬稱德,也是一個木活字印刷史上值得提出的人物:他在浙江奉化作州官時,開河築堰,墾荒植樹,興辦學校,建藏書樓,還雕刻了十萬個木活字,在至治二年(1322年)印成《大學衍義》等書。這些事實說明元朝初年在安徽南部和浙江東部已經開始用木活字印刷。
木活字在元朝還傳到了兄弟民族地區。甘肅敦煌千佛洞中曾經發現幾百個用硬木製成的維吾爾文木活字,都是用維文字母拼成的一個個長短不一的單字。這些木字大部分都被帝國主義分子盜走了,只剩下五個,現在陳列在北京歷史博物館里。
到了明朝,隨著社會經濟和文化的發展,使用木活字的地方比過去多了,不但流行在蘇州、杭州、南京、福州等沿江沿海城市,而且發展到四川、雲南等僻遠地區。木活字印本書的內容也更為復雜,其中最多的是詩文集。同時,用木活字印家譜的風氣也在浙江開始流行。不過,明朝木活字印的書質量不高,不但脫字錯字不少,而且行字不正,墨色忽濃忽淡,更是普遍的現象。
明朝木活字印刷的另一個特點,是從崇禎十一年(1638年)起,改用木活字排印《邸報》(政府公報)。這在我國新聞史上是有歷史意義的一件事。
到了清朝,木活字印書通行南北各地。各地方的衙門、書院和某些官書局大都有活字。私人用木活字印書的也很多。有的書坊專用木活字印書,稱為「活字印書局」或「聚珍堂」。木活字在當時被看作是一種財產,可以作價抵押、買賣,又可以作為贈送親友的禮物。
清朝乾隆皇帝在修《四庫全書》時,就計劃把明朝《永樂大典》中輯出來的業已失傳的大批古書,印刷出版,以廣流通。這是一件很巨大的工作,如果用雕板來刻印,耗費的人力、財力和時間很多。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十月,、負責印刷出版的官員金簡,向乾隆皇帝提出刻木活字排印的建議。他舉了下面這樣一個生動的例子:刻一部司馬遷的《史記》,得用二千六百七十五塊梨木板,刻寫一百十八萬九千多字,合計工錢和材料,要一千四百五十多兩銀子,而且刻成以後只能印《史記》一部書;如果用木活字來排印,只要做十萬個大小棗木字,連工帶料,不過一千四百多兩銀子也就夠了。可是有了這一副木活字,就什麼書都可以印,一勞永逸,何等便當。乾隆皇帝認為他這個建議很合理,馬上批准照辦,並且把木活字板改了一個比較文雅的名稱,叫作「聚珍板」。第二年,一共刻成大小棗木字二十五萬三千五百個,連同備用的棗木子,排字用的楠木槽板,揀字歸類用的木盤,套板格子和字櫃,一共用了二千三百三十九兩七錢五分銀子。用這套新造的活板工具,先後共印成《武英殿聚珍板叢書》一百三十四種,二千三百多卷。
後來,金簡把印造這部《武英殿聚珍板叢書》的經驗寫成了《欽定武英殿聚珍板程式》,並一一用圖來說明。他寫的這篇總結,比王禎的《造活字印書法》更詳細,記錄下來的操作技術也比王禎的方法有所改進和發展。例如:王禎是先在一塊整板上刻字,刻滿一板再用鋸子把一個個字鋸開,而聚珍板則是先做好一個個獨立的木子,然後再刻字。王禎用薄竹片來作行線,而聚珍板則是用梨木板刻好十八行格子,叫做套板;印刷時先用套板印好格子,再把文字印在格子裡面。正因為這樣,武英殿聚珍本每頁四周邊闌介面的地方,不象一般活字本那樣留有大缺口,而是嚴絲合縫。聚珍板排字,用的不是王禎發明的轉輪排字盤,而是「字櫃」。這種「字櫃」,是按照十二支的次序把全部活字分別裝在十二個大字櫃里,每櫃有二百個抽屜,每個抽屜分大小八格,每格存放大小木活字各四個,每個抽屜上面都標明某部某字和畫數。由專人負責揀取。排字工人只要喊出他要什麼字,管字的人就可以立刻揀出來。用這種方法排板,大字每人一天可以排二板,小字只能排一板。
自從《武英殿聚珍板程式》介紹了簡單易行的印書方法後,全國各地紛紛仿效,流行更加普遍,河北、山東、河南、江蘇、浙江、安徽、江西、湖北、湖南、四川、福建、廣東、陝西、甘肅等十四省都用木活字來印刷書籍,而以常州的木活字最為有名。其中規模最大的要算某知縣所造的活字。他花了不到一千元,刻成三十六萬個木字,比武英殿聚珍板木活字幾乎多三分之一。
清朝的木活字印本,內容豐富多采,有經書、字書、正史、傳記、年譜、家譜、奏議、目錄、方誌、游記、兵書、醫書、農書、類書、工具書等。其中以歷代詩文集較多,約二百種,叢書約二十餘種;鼓詞、彈詞、寶卷、唱本、小說、戲曲等民間文學作品也不少,如《紅樓夢》前後就排印過三次。現在流傳的清朝木活字印本,估計約在兩千種左右,這對知識的普及和文化的提高,起過一定的作用,到現在為止,其中有不少書還有學術上的參考價值。
從乾隆初年一直到清末,北京出版的《京報》(政府公報),都是用木活字排印的。它曾引起不少外國人的注意,在他們的記載中,提到排印《京報》的木活字是用白楊木或柳木刻的。北京當時還有一種叫做《搢紳錄》的定期出版物,也是用木活字印的。書的外皮都用紅紙裝訂,所以外國人稱它為《紅皮歷書》。
清代木活字印本中數量最多的是家譜。家譜也是一種連續性出版物,通常是二三十年一修。流行於浙江、江蘇、安徽南部、江西、湖南和四川等地的民間,其中以浙江的紹興和江蘇的常州一帶最為盛行。這些地區,有專門以排印家譜為職業的「譜匠」或「譜師」。他們每當秋收以後,就挑起活字擔子,到各鄉鎮的祠堂,為人家印家譜。
錫活字
用金屬材料製造活字,是印刷技術上的一大進展。我國最早的金屬活字,是元朝初年的錫活字,比德國最先用金屬活字要早一二百年。
錫活字最初是誰發明的?當時印過些什麼書?現在沒有足夠的材料來說明這些問題:不過根據王禎所說的「近世又鑄錫作字」這句話,可以肯定當時的錫字不是直接在錫塊上面刻成的,而是鑄造出來的。把鑄好的錫字,用細鐵條穿起來放在字盤里,再一行行隔開來印刷。
到了明朝,無錫人華燧除了大造銅活字印書之外,據說又鑄過錫字。除此而外,我國關於錫活字的文獻記載很少。十九世紀中葉有個名叫衛三畏的美國人卻注意了這件事,把廣東佛山唐姓書商鑄造錫活字的經過記錄了下來。
廣州附近的佛山鎮,手工業和商業都很興盛,是清朝有名的四大鎮之一,也是清朝出版業中心之一。鎮內到處是紙行、墨行、刻字行、書籍行。在最盛的時候,這個鎮里單是印刷和折疊書頁的工人就有上千人。當地的出版物不但行銷南方各地,並且遠銷到南洋群島。佛山鎮有個姓唐的書商,為了印刷當時廣東最流行的彩票「闈姓票」和「白鴿票」,從道光三十年(1850年)開始鑄造錫活字。他花了一萬元以上的本錢,前後鑄成三套字體不同的錫活字,一套是漂亮的扁體字,一套是長體大字,另一套是作為正文小注用的長體小字,共有二十多萬個。他鑄造錫活字的方法是這樣的:先在小塊木頭上刻好字,然後把木刻的字印在澄泥上,做成泥模,再把熔化的錫液澆入泥模里。等到錫液冷卻凝固以後,把泥模打碎,錫字就鑄成功了。錫字鑄成以後,再經過修整,使所有的錫字高矮一律。為了節省金屬材料,他鑄造的錫活字,只有四分多高。這種鑄造法和西洋的銅模鑄字相比要經濟得多。印刷的時候,把一個個錫字排在光滑堅固的花梨木盤里,扎緊四邊,免得活字在印刷時跳動。用黃銅條做界行,中間有板心隔開,有如雕板式樣,然後上墨印刷。
唐姓書商所鑄的錫字,美麗大方。印成的書本,大字悅目,紙張潔白,墨色鮮明,質量很高。咸豐元年(1851年),他花了將近兩年的時間,用錫活字印成了元朝史學家馬端臨的名著《文獻通考》三百四十八卷,共一萬九千三百四十八面,釘成一百二十大冊。這位不知名字的書商,在我國錫活字印刷史上有著重要的地位。
銅活字
我國古代最通行的金屬活字,是銅活字。明朝弘治初年(十五世紀末)江蘇的無錫、常州、蘇州一帶,有不少富豪巨商製造銅活字印書,其中最有名的是無錫華家和安家。
無錫華家用銅活字印的書,數量最多。弘治十五年(1502年),華珵出版了宋朝著名愛國詩人陸放翁的《渭南文集》和《劍南續稿》。在此以前,大約在弘治三年(1490年),華珵的侄子華燧(1439—1513每)已經先造成了「會通館銅板」,並且試印了《宋諸臣奏議》五十冊。因為銅活字不容易受墨,技術問題沒有很好地解決,所以印本的墨色濃淡不勻,而且模糊骯臟,沾手便黑;有的字只印出一半,排板又參差不齊。當時只有一副活字,所以正文和小注不分,脫文錯字,每卷都有,質量很差;但它卻是現在所知道的我國最早的一部金屬活字印本。
後來華燧又陸續排印了不少大部頭的古書,以及他本人寫的著作,現在所知道的大約有十四種,其中《宋諸臣奏議》等八種,都是在弘治十三年(1500年)以前出版的,相當於歐洲十五世紀的「搖籃本」,在印刷史上顯得特別珍貴。
華燧的侄子華堅和華堅的兒子華鏡,也都繼承了華家銅板印書的傳統。華堅印的書,稱為「蘭雪堂活字銅板」,因為每一直行中排印兩行,所以又叫「蘭雪堂雙行本」。印有漢朝著名文學家蔡邕的《蔡中郎集》,唐朝著名詩人白居易的《白氏文集》和元稹的《元氏長慶集》,都獲得藏書家的好評。
在銅活字印刷史上和華家同樣有名的,是無錫安家。號稱「安百萬」的安國(148l—1534年),在當時是有名的大富翁,曾經做了不少地方上的公益事業,又製造活字銅板,出版了九種書,最早的一種是《正德東光縣志》。這是我國唯一用銅活字印的一部方誌。安國印書相當認真,錯漏很少,所以質量很高。無錫近鄰的常州、蘇州和南京,當時也都有銅活字印的書。
福建建寧府(今建甌)和所屬建安、建陽兩縣,自宋朝以來,就是雕板印刷業的中心之一,現在流傳的宋元本,也以「建本」為多。而明朝嘉靖、萬曆年間,建寧、建陽的書商又創制了銅活字。用銅活字所印的印本中,有一部最出名的藍色印本「芝城(建寧的別名)銅版」《墨子》。
清朝最有名的一部銅活字板,是內府銅板印的《欽定古今圖書集成》。這部網路全書,是在雍正三、四年(1725—1726年)印成的,全書用大小兩號字體,清晰醒目,初版印了六十六部,每部五千二十冊。現在要找一部完整的原本,已經很難辦到了。這部書一直到現在,還是國內外科學研究工作者常用的參考書。
內府銅字就是清朝宮廷所造的銅板,早在康熙末年就已經有了,而且還印了幾種天文、數學和音樂方面的書籍,可是自從《古今圖書集成》問世以後,卻沒有再印過什麼書。後來因為管理銅字的人員趁著那時北京錢貴,便建議銷毀銅字,鑄成銅錢,於是這批寶貴的銅字就被熔化,作為鑄造銅錢的原料了。
清朝的銅活字,除了內府銅板以外,民間的銅板可考的有以下幾家。「吹藜閣」印的《文苑英華律賦選》四卷,要比《古今圖書集成》早四十年,是用楷體字印的,流利美觀,印刷清楚。民間銅活字造字最多的要算福州的林春祺。他從十八歲起,先後投入二十多萬兩銀子的巨資,費了二十一年的工夫,僱人刻制銅字,到道光二十六年(1846年),完成精美的楷書體大小銅字四十多萬個。這批銅活字的數目,比內府的銅活字幾乎多一倍。林春祺傾個人全部家財,以半生心血,僱人刻造銅字,中間經過多少次挫折才告完成,他的毅力確有過人之處。他的原籍是福清縣的龍田,所以他的銅字定名「福田書海」。他出版了清初學者顧炎武的《音論》和《詩本音》,後來又刊印了一部軍醫學著作《軍中醫方備要》二小冊。他還寫了一篇《銅板敘》,說明他造銅字的原因和經過。這是我國有關製造金屬活字僅有的文獻。
此外,嘉慶十二年(1807年)滿洲人武隆阿當台灣總兵官的時候,曾經刻制漢文銅字,印成《聖諭廣訓》一種。又常州銅活字印本中有咸豐八年(1858年)的《毗陵徐氏宗譜》,是家譜中唯一的銅字本。杭州也存『聚珍銅板」書,印本字體和「福田書海」很相似。
明清兩代的銅活字,是雕刻的,還是用字模鑄造的,或者兩種辦法都用,是一個到現在還不能完全確定的問題。清朝內府銅字,經過中外學者多方面的研究,斷定是手工雕成的。林春祺在他所寫的《銅板敘》中,曾經說明他的幾十萬個銅字也是一個個用手刻成的。除此以外,其餘的銅活字是怎樣製成的,缺乏詳細的文獻記載,又沒有足以為證的實物,也就只好存疑了。
明清兩代銅活字印本,流傳下來的有二十幾種,現在都成了名貴的善本,幾乎全部藏在北京圖書館。
鉛活字
現代印刷所用的鉛字,許多人認為是十九世紀中葉以後由西洋教士傳到中國來的。這個說法並不符合事實。我國用鉛製造活字的最早記載,見於明朝弘治末正德初年(1505—1508年)陸深所著的《金台紀聞》。書中說:近來常州人用銅、鉛做活字,比雕板印刷更巧妙方便;但是排印時特別容易發生錯誤,所以他表示反對。這簡直是因噎廢食的辦法。當時常州的鉛活字本和常州銅板一樣,都沒有流傳下來。
清朝道光十四年(1834年),湖南人魏崧在他所著的《壹是紀始》里說:「活板始於宋,……今又用銅、鉛為活字。」這更可以說明鴉片戰爭以前,我國一直有人在使用鉛活字,當然那時候的鉛活字是和西洋人不相乾的,只是沒有大量使用而已。直到鴉片戰爭之後,西洋的石印、鉛印才逐漸為我國所採用,並且後來居上,終於壓倒了我國古老的雕板和固有的各類活字,成為現代印刷術的主流。
自從十一世紀畢升發明活字以後,八九百年來的發展大致就是這樣。這些各種各樣的活字的創造和改革,充分表現了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和毅力。
四、活字印刷術的影響
我國的鄰邦朝鮮、日本、越南、菲律賓等,自古就在政治、經濟和文化上同我國有密切往來。從唐朝開始,朝鮮、日本就有不少留學生和高僧來過中國。北宋以後,我國又常常把印本書籍作為禮品贈送給他們。這樣,雕板印刷術和活字印刷術就通過往來的使節、留學生、商人、旅行家和印本書籍的贈送,逐漸傳布到這些國家。朝鮮刻書開始較早,在十一世紀已能翻刻工程浩大的《大藏經》以及我國的經、史、子、集。朝鮮人的著作也相繼出版。勤勞智慧的朝鮮人民先後創造出「陶活字」、「瓢活字」、「木活字」和金屬活字。尤其是在金屬活字方面,朝鮮有著卓越的貢獻。1436年朝鮮出版的《通鑒綱目》是世界最早的鉛活字本。1729年,他們還用特有的鐵活字印成了《西坡集》。元末明初,我國刻工俞良甫、陳孟榮等曾到日本刻書。1592年,日淬豐臣秀吉侵略朝鮮時,曾把活字劫掠回國,日本也學會了活字印刷。因此,在1597年印成的木活字本《勸學文》中,有「此法出朝鮮」等語。此外,我國活字印刷還對亞洲其他國家,甚至對歐洲各國發生了影響。
外國人一般所謂印刷術,主要指的是活字印刷術。因此我國活字印刷術的發明,為世界文化的交流提供了便利的條件,在世界文化史上有極其重要和深遠的意義。
② 用來做活字的材料有哪些
鉛
橡膠
塑料
木頭
陶土
③ 通過畢A發明的泥活字印術,後來又發展出哪些不同材質的活字
畢A發明的泥活字印術,在當時雖然沒有得到廣泛的推廣,但這種技術卻版由於後人一權直不斷地仿效,得到繼續發展。活字的材料也不斷進步,由泥活字、木活字一類的非金屬活字,逐漸過渡到銅活字、鉛活字、錫活字一類的金屬活字。
從元朝開始,直到清朝,不斷有人仿照畢A的方法,製造泥活字。
④ 較早使用的活字是什麼
較早使用的活字是:「陶活字」。
活字是中國古代發明的一種印刷技術 用泥燒成單獨的類似於印章的字塊 用來排版印刷 是中國古代的四大發明之一,全稱應該叫活字印刷。
⑤ 活字印刷術的發明人畢升用來製作活字的材料是
用膠泥做成一個個規格一致的毛坯,在一端刻上反體單字,字劃突起的高度象銅錢邊緣的厚度一樣,用火燒硬,成為單個的膠泥活字。
⑥ 元代發明的( )是世界上最早的金屬活字。 A 錫活字 B 鉛活字 C 銅活字 D 鐵活字
嗯,這個題選c鄂西簽字是世界上最早的金屬活字。
⑦ 什麼是活字印刷什麼朝代出現的用什麼材料印刷
中國早在11世紀就發明了活字印刷。作為中國古代「四大發明」之一,曾對世界文明進程和人類文化發展產生過重大影響。活字印刷的發明是印刷史上一次偉大的技術革命。是一種印刷方法,使用可以移動的金屬或膠泥字塊,用來取代傳統的抄寫,或是無法重復使用的印刷版。活字印刷的方法是先製成單字的陽文反文字模,然後按照稿件把單字挑選出來,排列在字盤內,塗墨印刷,印完後再將字模拆出,留待下次排印時再次使用。北宋慶歷間(1041-1048)中國的畢升(?-約1051)發明的泥活字標志活字印刷的誕生。泥活字
19世紀安徽涇縣的翟金生,因讀沈括的《夢溪筆談》中所述的畢升泥活字技術,而萌生了用泥活字印書的想法。他費事30年,制泥活字10萬多個。1844年印成了《泥版試印初編》。此後,他又印了許多書。20世紀60~70年代在涇縣還發現了翟金生當年所制的泥活字數千枚。這些活字有大小五種型號。他以自己的實踐證明了畢升的發明是可行的,打破了有人對泥活字可行性的懷疑。1962年發現於安徽徽州的翟氏泥活字模。
木活字
與楊古同時代的王禎(1271~1368年)創制了木活字。王禎是山東東平人,是一位農學家,做過幾任縣官,他留下一部總結古 活字印刷代農業生產經驗的著作——《農書》。王禎關於木活字的刻字、修字、選字、排字、印刷等方法都附在這本書內。他在安徽旌德請工匠刻木活字3萬多個,於元成宗大德二年(1298年)試印了6萬多字的《旌德縣志》不到一個月就印了一百部可見效率之高。這是有記錄的第一部木活字印本。王禎在印刷技術上的另一個貢獻是發明了轉輪排字盤。用輕質木材作成一個大輪盤,直徑約七尺,輪軸高三尺,輪盤裝在輪軸上可以自由轉動。把木活字按古代韻書的分類法,分別放入盤內的一個個格子里。他做了兩副這樣的大輪盤,排字工人坐在兩副輪盤之間,轉動輪盤即可找字,這就是王禎所說的「以字就人,按韻取字」。這樣既提高了排字效率,又減輕了排字工的體力勞動。是排字技術上的一個創舉。元代木活字印本書雖已失傳,但當時維吾爾文的木活字則有幾百個流傳下來。
明代木活字本較多,多採用宋元傳統技術。明萬曆十四年(1586年)的《唐詩類苑》、《世廟識余錄》、嘉靖間(約1515~1530年)的《璧水群英待問會元》等都是木活字的印本。在清代,木活字技術由於得到政府的支持,獲得空前的發展。康熙年間木活字本已盛行,大規模用木活字印書則始於乾隆年間《英武殿聚珍版叢書》的發行。印製該書共刻成大小棗木木活字253500個。印成《英武殿聚珍版叢書》134種,2389卷。這是中國歷史上規模最大的一次用木活字印書。用金屬材料製造活字,也是活字印刷的一個發展方向。在王禎以前,已有人用錫做活字。但錫不易受墨印刷很困難,難於推廣。公元15、16世紀之際,銅活字流行於江蘇無錫、蘇州、南京一帶。銅活字印刷在清代進入新的高潮,最大的工程要算印刷數量達萬卷《古今圖書集成》了,估計用銅活字達100~200萬個。
⑧ 我國古代活字印刷技術的種類有哪些
雕板印書,一次可以印出幾百部、幾千部,比起一字一句地靠手來抄寫,的確是一次革命.但是雕板仍然有缺點,印一頁書,就得刻一塊板,雕印一部大書,得花好幾年工夫,人力、物力和時間都很不經濟.因此,我們的祖先在勞動實踐過程中刻苦鑽研,力求改進,終於進一步發明了活字印刷術.
活字印刷術的基本方法,就是先製成一個個的單字,然後把所需要的單字排板印刷;印完以後,再把單字拆開,以備下次排印.這樣,每次印書就不需要整塊整板地刻字,不僅節省了巨大的勞動,而且大大地提高了書籍生產速度.
活字印刷術的發明,是印刷史上一次偉大的技術革命.世界上第一個發明活字印刷術的是我國宋朝的畢升.他的發明是在北宋慶歷年間(1041—1048年),比歐洲最先用活字印《聖經》的德國人谷騰堡要早四百年.
根據和畢升同時的宋朝大科學家沈括在他所著的《夢溪筆談》裡面的記載,畢升發明的活字印刷術大致是這樣的:先用膠泥刻成一個個薄薄的單字,用火燒硬,就成了活字.排字的時候,依照稿本揀出所需要的字,排在一塊放有松香、蠟、紙灰的鐵板上面,用鐵框圍住四周.活字排滿一板之後,就用火烘熱,使松香和蠟熔化,再用平板從上面壓平,使板上的字面平整.鐵板冷卻以後,活字就固定在板上,可以上墨印刷了.印刷完畢以後,再把字板烘熱,取下活字,留備以後再用.常用單字往往准備好幾個,甚至二十多個.同時,他又拿兩塊鐵板交替使用,一塊排字,另一塊印刷,這樣就大大縮短了排印的時間.不過只印二三本,顯不出它的方便,假如印上幾百冊、幾千冊,那就極為神速.而且有了這一套活字,還可以印其他各種各樣的書,節省了寫字雕板的費用,真是既方便,又經濟.
畢升發明的這一套活字印刷術,雖然原始一些,但是基本原理卻和現代的活字印刷術完全相同.這是我國古代勞動人民對人類文化的重大貢獻.
關於畢升的事跡,除了《夢溪筆談》中的一段記載以外,再沒有留下更多的資料.有位外國人因為沈括在《夢溪筆談》中曾經提到過一名叫「畢升」的老鍛工(鐵匠,新版《大英網路全書》改為煉金術士)就以為他和發明活字印刷術的畢升是同一個人.但是這兩個名字,音同字不同,而且年代也不符合,所以這種推斷是不可靠的.
畢升發明的活字印刷術,當時雖沒有得到廣泛流行,但是這種技術也並沒有因此停滯不前,而一直繼續得到發展.這種發展具體表現在後來各個時期利用各種不同的材料做成的各種活字,如用非金屬材料製成的札泥活字板」、「磁板」和「木活字板」,和以金屬材料製成的「錫活字板」、「銅活字板」和「鉛活字板」等
非金屬活字
泥活字
元朝初年,有人把畢升的泥活字進行了一些改良,用泥板框代替鐵板框,把燒好的瓦字排在泥框裡面,放入窯內再燒一次,使它成為整塊陶板,再拿來印書.據說,元初姚樞的學生楊古曾在北方用活版印過幾部書,他的活字可能是用泥土燒成的.在此以後關於泥活字的文獻,就很少見了.
到了清朝康熙五十八年(1719年),有個曾經做過知縣的山東泰安人徐志定,發明了一種磁板,就是在泥字上加一層磁釉,燒成的活字非常堅硬.他用這種磁活字印出了《周易說略》、《蒿庵閑話》兩部磁板書.
一百多年後,道光十年(1830年),蘇州人李瑤在杭州印成《南疆繹史勘本》和《校補金石例四種》.這兩部書據李瑤自己說,是「仿宋膠泥板」印的.在此以後不久,又有安徽涇縣人翟金生的泥活字.
翟金生是泥活字史上的重要人物.他是一個貧窮的教書先生,既會做詩,又寫得一手好字,還懂得繪畫,是個多才多藝的人.他為了解決一般窮苦讀書人往往因為雕板費用太大,沒有力量出版自己的著作的困難,根據《夢溪筆談》中關於泥活字的記載,花了三十年的辛勤勞動,和他的兒子們共同製造了十多萬個泥活字.
翟金生製造泥活字的工序,是先做好模子,然後用澄漿泥做成一個個泥字,放進爐子燒煉之後,再加以修整.這樣燒好的泥活字,硬得同石頭和骨角一樣,不會脹大和變形.他所製造的泥字,都是仿宋字體(明體字),分大、中、小、次小和最小五種,叫做「泥斗板」、「澄泥板」或者「泥聚珍板」.他用這種泥活字印過他自己的詩集《泥板試印初編》、翟氏的家譜和他的朋友黃爵滋的詩集.
這些用泥板、磁板印成的書,近年來陸續發現了好幾種,現在都保存在北京圖書館.這些發現更加證明了《夢溪筆談》里關於泥活字的記述的真實性.並且推翻了過去一部分中外學者認為泥活字一碰就碎,不能印書的說法.
木活字
木活字是用梨木、棗木或者楊柳木雕成的,因為取材比較方便,成本不高,製造起來又比較簡單迅速,所以成為我國活字印刷史上常用的一種活字.
根據《夢溪筆談》的記載,畢升曾經試驗過用小塊木頭刻成一個個的活字;但是他發現木材纖維有伸縮性,沾了水就會膨脹,因而排板高低不平,又容易被葯料粘住,不容易取下來,所以後來才改用膠泥製作活字.
第一次製作木活字取得成功的是元朝初年的科學家王禎.王禎不但對農業生產技術和機械製造有過貢獻,在我國科學史上很有地位,同時,在印刷史上也有重要貢獻.元朝元貞元年(1295年),他到安徽旌德縣做縣官,在任六年.他建學校,修橋梁,興辦公共事業,並留心農事,勸助農桑,積累了豐富的農業知識.與此同時,他著手整理前人在農業方面的文獻資料,結合各地的生產實踐,進行深入研究,寫出了一部《農書》.這是我國農業科學史上一部極有價值的巨著.這部著作因為字數多,如果用雕板來印刷,非常費事,他便自己設計,花了兩年的時間,請工匠刻制了三萬多個木活字.大德四年(1300年),他調到江西永豐縣做縣官,就把這副准備印《農書》的木活字從安徽帶到江西,想不到那時江西已經有人把它雕成了整板,因而本來是為了印刷《農書》而特製的木活字,竟然沒有用上.這套木活字只在大德二年(1298年)他在旌德縣任上時用來試印過自己纂修的《旌德縣志》.這部縣志有六萬多字,不到一個月便印成了一百部,可見效率很高.這部書是我國方誌中最早使用活字印成的,可惜早已失傳了.
王禎用木活字印刷的方法是這樣的:先在紙上寫好字樣,貼在一塊木板上,然後把字刻出來.字刻好以後,就用細鋸把一個個單字鋸開,再用小刀整修,使木字大小一律.排印的時候,把字一行行排好,用薄竹片隔開,排滿一板,再用小竹片和木楔墊平、塞緊,使活字固定,然後在排好的字板上塗勻黑墨,鋪上紙,用棕刷刷印.
王禎為了減輕排字工人來回尋找單字的勞動,提高排字效率,又發明了一種「轉輪排字盤」(見本站「歷史圖鑒」),把木活字按號排列在兩個木製的大轉盤里,排字工人只要坐著推動轉盤,便可以揀到所需要的括字.這是一種簡單的機械,卻達到了「以字就人」的效果.
木活字印書試驗成功後,王禎寫了一篇《造活字印書法》,把操作方法和經驗系統地記錄下來,附在《農書》後面.這篇文章成為活字印刷史上不可多得的文獻,已經被翻譯成幾國文字傳到國外.
稍後於王禎二十多年的馬稱德,也是一個木活字印刷史上值得提出的人物:他在浙江奉化作州官時,開河築堰,墾荒植樹,興辦學校,建藏書樓,還雕刻了十萬個木活字,在至治二年(1322年)印成《大學衍義》等書.這些事實說明元朝初年在安徽南部和浙江東部已經開始用木活字印刷.
木活字在元朝還傳到了兄弟民族地區.甘肅敦煌千佛洞中曾經發現幾百個用硬木製成的維吾爾文木活字,都是用維文字母拼成的一個個長短不一的單字.這些木字大部分都被帝國主義分子盜走了,只剩下五個,現在陳列在北京歷史博物館里.
到了明朝,隨著社會經濟和文化的發展,使用木活字的地方比過去多了,不但流行在蘇州、杭州、南京、福州等沿江沿海城市,而且發展到四川、雲南等僻遠地區.木活字印本書的內容也更為復雜,其中最多的是詩文集.同時,用木活字印家譜的風氣也在浙江開始流行.不過,明朝木活字印的書質量不高,不但脫字錯字不少,而且行字不正,墨色忽濃忽淡,更是普遍的現象.
明朝木活字印刷的另一個特點,是從崇禎十一年(1638年)起,改用木活字排印《邸報》(政府公報).這在我國新聞史上是有歷史意義的一件事.
到了清朝,木活字印書通行南北各地.各地方的衙門、書院和某些官書局大都有活字.私人用木活字印書的也很多.有的書坊專用木活字印書,稱為「活字印書局」或「聚珍堂」.木活字在當時被看作是一種財產,可以作價抵押、買賣,又可以作為贈送親友的禮物.
清朝乾隆皇帝在修《四庫全書》時,就計劃把明朝《永樂大典》中輯出來的業已失傳的大批古書,印刷出版,以廣流通.這是一件很巨大的工作,如果用雕板來刻印,耗費的人力、財力和時間很多.乾隆三十八年(1773年)十月,、負責印刷出版的官員金簡,向乾隆皇帝提出刻木活字排印的建議.他舉了下面這樣一個生動的例子:刻一部司馬遷的《史記》,得用二千六百七十五塊梨木板,刻寫一百十八萬九千多字,合計工錢和材料,要一千四百五十多兩銀子,而且刻成以後只能印《史記》一部書;如果用木活字來排印,只要做十萬個大小棗木字,連工帶料,不過一千四百多兩銀子也就夠了.可是有了這一副木活字,就什麼書都可以印,一勞永逸,何等便當.乾隆皇帝認為他這個建議很合理,馬上批准照辦,並且把木活字板改了一個比較文雅的名稱,叫作「聚珍板」.第二年,一共刻成大小棗木字二十五萬三千五百個,連同備用的棗木子,排字用的楠木槽板,揀字歸類用的木盤,套板格子和字櫃,一共用了二千三百三十九兩七錢五分銀子.用這套新造的活板工具,先後共印成《武英殿聚珍板叢書》一百三十四種,二千三百多卷.
後來,金簡把印造這部《武英殿聚珍板叢書》的經驗寫成了《欽定武英殿聚珍板程式》,並一一用圖來說明.他寫的這篇總結,比王禎的《造活字印書法》更詳細,記錄下來的操作技術也比王禎的方法有所改進和發展.例如:王禎是先在一塊整板上刻字,刻滿一板再用鋸子把一個個字鋸開,而聚珍板則是先做好一個個獨立的木子,然後再刻字.王禎用薄竹片來作行線,而聚珍板則是用梨木板刻好十八行格子,叫做套板;印刷時先用套板印好格子,再把文字印在格子裡面.正因為這樣,武英殿聚珍本每頁四周邊闌介面的地方,不象一般活字本那樣留有大缺口,而是嚴絲合縫.聚珍板排字,用的不是王禎發明的轉輪排字盤,而是「字櫃」.這種「字櫃」,是按照十二支的次序把全部活字分別裝在十二個大字櫃里,每櫃有二百個抽屜,每個抽屜分大小八格,每格存放大小木活字各四個,每個抽屜上面都標明某部某字和畫數.由專人負責揀取.排字工人只要喊出他要什麼字,管字的人就可以立刻揀出來.用這種方法排板,大字每人一天可以排二板,小字只能排一板.
自從《武英殿聚珍板程式》介紹了簡單易行的印書方法後,全國各地紛紛仿效,流行更加普遍,河北、山東、河南、江蘇、浙江、安徽、江西、湖北、湖南、四川、福建、廣東、陝西、甘肅等十四省都用木活字來印刷書籍,而以常州的木活字最為有名.其中規模最大的要算某知縣所造的活字.他花了不到一千元,刻成三十六萬個木字,比武英殿聚珍板木活字幾乎多三分之一.
清朝的木活字印本,內容豐富多采,有經書、字書、正史、傳記、年譜、家譜、奏議、目錄、方誌、游記、兵書、醫書、農書、類書、工具書等.其中以歷代詩文集較多,約二百種,叢書約二十餘種;鼓詞、彈詞、寶卷、唱本、小說、戲曲等民間文學作品也不少,如《紅樓夢》前後就排印過三次.現在流傳的清朝木活字印本,估計約在兩千種左右,這對知識的普及和文化的提高,起過一定的作用,到現在為止,其中有不少書還有學術上的參考價值.
從乾隆初年一直到清末,北京出版的《京報》(政府公報),都是用木活字排印的.它曾引起不少外國人的注意,在他們的記載中,提到排印《京報》的木活字是用白楊木或柳木刻的.北京當時還有一種叫做《搢紳錄》的定期出版物,也是用木活字印的.書的外皮都用紅紙裝訂,所以外國人稱它為《紅皮歷書》.
清代木活字印本中數量最多的是家譜.家譜也是一種連續性出版物,通常是二三十年一修.流行於浙江、江蘇、安徽南部、江西、湖南和四川等地的民間,其中以浙江的紹興和江蘇的常州一帶最為盛行.這些地區,有專門以排印家譜為職業的「譜匠」或「譜師」.他們每當秋收以後,就挑起活字擔子,到各鄉鎮的祠堂,為人家印家譜.
錫活字
用金屬材料製造活字,是印刷技術上的一大進展.我國最早的金屬活字,是元朝初年的錫活字,比德國最先用金屬活字要早一二百年.
錫活字最初是誰發明的?當時印過些什麼書?現在沒有足夠的材料來說明這些問題:不過根據王禎所說的「近世又鑄錫作字」這句話,可以肯定當時的錫字不是直接在錫塊上面刻成的,而是鑄造出來的.把鑄好的錫字,用細鐵條穿起來放在字盤里,再一行行隔開來印刷.
到了明朝,無錫人華燧除了大造銅活字印書之外,據說又鑄過錫字.除此而外,我國關於錫活字的文獻記載很少.十九世紀中葉有個名叫衛三畏的美國人卻注意了這件事,把廣東佛山唐姓書商鑄造錫活字的經過記錄了下來.
廣州附近的佛山鎮,手工業和商業都很興盛,是清朝有名的四大鎮之一,也是清朝出版業中心之一.鎮內到處是紙行、墨行、刻字行、書籍行.在最盛的時候,這個鎮里單是印刷和折疊書頁的工人就有上千人.當地的出版物不但行銷南方各地,並且遠銷到南洋群島.佛山鎮有個姓唐的書商,為了印刷當時廣東最流行的彩票「闈姓票」和「白鴿票」,從道光三十年(1850年)開始鑄造錫活字.他花了一萬元以上的本錢,前後鑄成三套字體不同的錫活字,一套是漂亮的扁體字,一套是長體大字,另一套是作為正文小注用的長體小字,共有二十多萬個.他鑄造錫活字的方法是這樣的:先在小塊木頭上刻好字,然後把木刻的字印在澄泥上,做成泥模,再把熔化的錫液澆入泥模里.等到錫液冷卻凝固以後,把泥模打碎,錫字就鑄成功了.錫字鑄成以後,再經過修整,使所有的錫字高矮一律.為了節省金屬材料,他鑄造的錫活字,只有四分多高.這種鑄造法和西洋的銅模鑄字相比要經濟得多.印刷的時候,把一個個錫字排在光滑堅固的花梨木盤里,扎緊四邊,免得活字在印刷時跳動.用黃銅條做界行,中間有板心隔開,有如雕板式樣,然後上墨印刷.
唐姓書商所鑄的錫字,美麗大方.印成的書本,大字悅目,紙張潔白,墨色鮮明,質量很高.咸豐元年(1851年),他花了將近兩年的時間,用錫活字印成了元朝史學家馬端臨的名著《文獻通考》三百四十八卷,共一萬九千三百四十八面,釘成一百二十大冊.這位不知名字的書商,在我國錫活字印刷史上有著重要的地位.
銅活字
我國古代最通行的金屬活字,是銅活字.明朝弘治初年(十五世紀末)江蘇的無錫、常州、蘇州一帶,有不少富豪巨商製造銅活字印書,其中最有名的是無錫華家和安家.
無錫華家用銅活字印的書,數量最多.弘治十五年(1502年),華珵出版了宋朝著名愛國詩人陸放翁的《渭南文集》和《劍南續稿》.在此以前,大約在弘治三年(1490年),華珵的侄子華燧(1439—1513每)已經先造成了「會通館銅板」,並且試印了《宋諸臣奏議》五十冊.因為銅活字不容易受墨,技術問題沒有很好地解決,所以印本的墨色濃淡不勻,而且模糊骯臟,沾手便黑;有的字只印出一半,排板又參差不齊.當時只有一副活字,所以正文和小注不分,脫文錯字,每卷都有,質量很差;但它卻是現在所知道的我國最早的一部金屬活字印本.
後來華燧又陸續排印了不少大部頭的古書,以及他本人寫的著作,現在所知道的大約有十四種,其中《宋諸臣奏議》等八種,都是在弘治十三年(1500年)以前出版的,相當於歐洲十五世紀的「搖籃本」,在印刷史上顯得特別珍貴.
華燧的侄子華堅和華堅的兒子華鏡,也都繼承了華家銅板印書的傳統.華堅印的書,稱為「蘭雪堂活字銅板」,因為每一直行中排印兩行,所以又叫「蘭雪堂雙行本」.印有漢朝著名文學家蔡邕的《蔡中郎集》,唐朝著名詩人白居易的《白氏文集》和元稹的《元氏長慶集》,都獲得藏書家的好評.
在銅活字印刷史上和華家同樣有名的,是無錫安家.號稱「安百萬」的安國(148l—1534年),在當時是有名的大富翁,曾經做了不少地方上的公益事業,又製造活字銅板,出版了九種書,最早的一種是《正德東光縣志》.這是我國唯一用銅活字印的一部方誌.安國印書相當認真,錯漏很少,所以質量很高.
無錫近鄰的常州、蘇州和南京,當時也都有銅活字印的書.
福建建寧府(今建甌)和所屬建安、建陽兩縣,自宋朝以來,就是雕板印刷業的中心之一,現在流傳的宋元本,也以「建本」為多.而明朝嘉靖、萬曆年間,建寧、建陽的書商又創制了銅活字.用銅活字所印的印本中,有一部最出名的藍色印本「芝城(建寧的別名)銅版」《墨子》.
清朝最有名的一部銅活字板,是內府銅板印的《欽定古今圖書集成》.這部網路全書,是在雍正三、四年(1725—1726年)印成的,全書用大小兩號字體,清晰醒目,初版印了六十六部,每部五千二十冊.現在要找一部完整的原本,已經很難辦到了.這部書一直到現在,還是國內外科學研究工作者常用的參考書.
內府銅字就是清朝宮廷所造的銅板,早在康熙末年就已經有了,而且還印了幾種天文、數學和音樂方面的書籍,可是自從《古今圖書集成》問世以後,卻沒有再印過什麼書.後來因為管理銅字的人員趁著那時北京錢貴,便建議銷毀銅字,鑄成銅錢,於是這批寶貴的銅字就被熔化,作為鑄造銅錢的原料了.
清朝的銅活字,除了內府銅板以外,民間的銅板可考的有以下幾家.「吹藜閣」印的《文苑英華律賦選》四卷,要比《古今圖書集成》早四十年,是用楷體字印的,流利美觀,印刷清楚.民間銅活字造字最多的要算福州的林春祺.他從十八歲起,先後投入二十多萬兩銀子的巨資,費了二十一年的工夫,僱人刻制銅字,到道光二十六年(1846年),完成精美的楷書體大小銅字四十多萬個.這批銅活字的數目,比內府的銅活字幾乎多一倍.林春祺傾個人全部家財,以半生心血,僱人刻造銅字,中間經過多少次挫折才告完成,他的毅力確有過人之處.他的原籍是福清縣的龍田,所以他的銅字定名「福田書海」.他出版了清初學者顧炎武的《音論》和《詩本音》,後來又刊印了一部軍醫學著作《軍中醫方備要》二小冊.他還寫了一篇《銅板敘》,說明他造銅字的原因和經過.這是我國有關製造金屬活字僅有的文獻.
此外,嘉慶十二年(1807年)滿洲人武隆阿當台灣總兵官的時候,曾經刻制漢文銅字,印成《聖諭廣訓》一種.又常州銅活字印本中有咸豐八年(1858年)的《毗陵徐氏宗譜》,是家譜中唯一的銅字本.杭州也存『聚珍銅板」書,印本字體和「福田書海」很相似.
明清兩代的銅活字,是雕刻的,還是用字模鑄造的,或者兩種辦法都用,是一個到現在還不能完全確定的問題.清朝內府銅字,經過中外學者多方面的研究,斷定是手工雕成的.林春祺在他所寫的《銅板敘》中,曾經說明他的幾十萬個銅字也是一個個用手刻成的.除此以外,其餘的銅活字是怎樣製成的,缺乏詳細的文獻記載,又沒有足以為證的實物,也就只好存疑了.
明清兩代銅活字印本,流傳下來的有二十幾種,現在都成了名貴的善本,幾乎全部藏在北京圖書館.
鉛活字
現代印刷所用的鉛字,許多人認為是十九世紀中葉以後由西洋教士傳到中國來的.這個說法並不符合事實.我國用鉛製造活字的最早記載,見於明朝弘治末正德初年(1505—1508年)陸深所著的《金台紀聞》.書中說:近來常州人用銅、鉛做活字,比雕板印刷更巧妙方便;但是排印時特別容易發生錯誤,所以他表示反對.這簡直是因噎廢食的辦法.當時常州的鉛活字本和常州銅板一樣,都沒有流傳下來.
清朝道光十四年(1834年),湖南人魏崧在他所著的《壹是紀始》里說:「活板始於宋,……今又用銅、鉛為活字.」這更可以說明鴉片戰爭以前,我國一直有人在使用鉛活字,當然那時候的鉛活字是和西洋人不相乾的,只是沒有大量使用而已.直到鴉片戰爭之後,西洋的石印、鉛印才逐漸為我國所採用,並且後來居上,終於壓倒了我國古老的雕板和固有的各類活字,成為現代印刷術的主流.
自從十一世紀畢升發明活字以後,八九百年來的發展大致就是這樣.這些各種各樣的活字的創造和改革,充分表現了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和毅力.
四、活字印刷術的影響
我國的鄰邦朝鮮、日本、越南、菲律賓等,自古就在政治、經濟和文化上同我國有密切往來.從唐朝開始,朝鮮、日本就有不少留學生和高僧來過中國.北宋以後,我國又常常把印本書籍作為禮品贈送給他們.這樣,雕板印刷術和活字印刷術就通過往來的使節、留學生、商人、旅行家和印本書籍的贈送,逐漸傳布到這些國家.朝鮮刻書開始較早,在十一世紀已能翻刻工程浩大的《大藏經》以及我國的經、史、子、集.朝鮮人的著作也相繼出版.勤勞智慧的朝鮮人民先後創造出「陶活字」、「瓢活字」、「木活字」和金屬活字.尤其是在金屬活字方面,朝鮮有著卓越的貢獻.1436年朝鮮出版的《通鑒綱目》是世界最早的鉛活字本.1729年,他們還用特有的鐵活字印成了《西坡集》.元末明初,我國刻工俞良甫、陳孟榮等曾到日本刻書.1592年,日淬豐臣秀吉侵略朝鮮時,曾把活字劫掠回國,日本也學會了活字印刷.因此,在1597年印成的木活字本《勸學文》中,有「此法出朝鮮」等語.此外,我國活字印刷還對亞洲其他國家,甚至對歐洲各國發生了影響.
外國人一般所謂印刷術,主要指的是活字印刷術.因此我國活字印刷術的發明,為世界文化的交流提供了便利的條件,在世界文化史上有極其重要和深遠的意義.
⑨ 最早的活字印刷術中活字的原料是什麼
自從漢朝發明紙以後,書寫材料比起過去用的甲骨、簡牘、金石和縑帛要輕便、經濟多了,但是抄寫書籍還是非常費工的,遠遠不能適應社會的需要。至遲到東漢末年的熹平年間(公元172-178年),出現了摹印和拓印石碑的方法。大約在公元600年前後的隋朝,人們從刻印章中得到啟發,在人類歷史上最早發明了雕版印刷術。
雕版印刷是在一定厚度的平滑的木板上,粘貼上抄寫工整的書稿,薄而近乎透明的稿紙正面和木板相貼,字就成了反體,筆劃清晰可辨。雕刻工人用刻刀把版面沒有字跡的部分削去,就成了字體凸出的陽文,和字體凹入的碑石陰文截然不同。印刷的時候,在凸起的字體上塗上墨汁,然後把紙覆在它的上面,輕輕拂拭紙背,字跡就留在紙上了。 到了宋朝,雕版印刷事業發展到全盛時期。雕版印刷對文化的傳播起了重大作用,但是也存在明顯缺點∶第一,刻版費時費工費料,第二,大批書版存放不便,第三,有錯字不容易更正。
北宋平民發明家畢升發明了活字印刷術,改進雕版印刷這些缺點。畢升是北宋中期的一個普通平民知識分子,當時人稱布衣。他總結了歷代雕版印刷的豐富的實踐經驗,經過反復試驗,在宋仁宗慶歷年間(公元1041-1048)製成了膠泥活字,實行排版印刷,完成了印刷史上一項重大的革命。
畢升的方法是這樣的:用膠泥做成一個個規格一致的毛坯,在一端刻上反體單字,字劃突起的高度象銅錢邊緣的厚度一樣,用火燒硬,成為單個的膠泥活字。為了適應排版的需要,一般常用字都備有幾個甚至幾十個,以備同一版內重復的時候使用。遇到不常用的冷僻字,如果事前沒有準備,可以隨制隨用。為便於揀字,把膠泥活字按韻分類放在木格子里,貼上紙條標明。排字的時候,用一塊帶框的鐵板作底托,上面敷一層用松脂、蠟和紙灰混合製成的葯劑,然後把需要的膠泥活字揀出來一個個排進框內。排滿一框就成為一版,再用火烘烤,等葯劑稍微熔化,用一塊平板把字面壓平,葯劑冷卻凝固後,就成為版型。印刷的時候,只要在版型上刷上墨,覆上紙,加一定的壓力就行了。為了可以連續印刷,就用兩塊鐵板,一版加刷,另一版排字,兩版交替使用。印完以後,用火把葯劑烤化,用手輕輕一抖,活字就可以從鐵板上脫落下來,再按韻放回原來木格里,以備下次再用。畢升還試驗過木活字印刷,由於木料紋理疏密不勻,刻制困難,木活字沾水後變形,以及和葯劑粘在一起不容易分開等原因,所以畢升沒有採用。 畢升的膠泥活字版印書方法,如果只印二三本,不算省事,如果印成百上千份,工作效率就極其可觀了,不僅能夠節約大量的人力物力,而且可以大大提高印刷的速度和質量,比雕版印刷要優越得多。現代的凸版鉛印,雖然在設備和技術條件上是宋朝畢升的活字印刷術所無法比擬的,但是基本原理和方法是完全相同的。 活字印刷術的發明,為人類文化做出了重大貢獻。這中間,我國的平民發明家畢升的功績不可磨滅的。可是關於畢升的生平事跡,我們卻一無所知,幸虧畢升創造活字印刷術的事跡,比較完整地記錄在北宋著名科學家沈括的名著《夢溪筆談》里。但是除開西夏文字的幾本推測為活字印刷的佛經外,中原地區無發現活字印刷的中文印刷品!
雕版印刷一版能印幾百部甚至幾千部書,對文化的傳播起了很大的作用,但是刻板費時費工,大部頭的書往往要花費幾年的時間,存放版片又要佔用很大的地方,而且常會因變形、蟲蛀、腐蝕而損壞。印量少而不需要重印的書,版片就成了廢物。此外雕版發現錯別字,改起來很困難,常需整塊版重新雕刻。
活字製版正好避免了雕版的不足,只要事先准備好足夠的單個活字,就可隨時拼版,大大地加快了製版時間。活字版印完後,可以拆版,活字可重復使用,且活字比雕版佔有的空間小,容易存儲和保管。這樣活字的優越性就表現出來了。
用活字印刷的這種思想,很早就有了,秦始皇統一全國度量衡器,陶量器上用木戳印四十字的詔書,考古學家認為,「這是中國活字排印的開始,不過他雖已發明,未能廣泛應用」。古代的印章對活字印刷也有一定啟示作用。關於活字印刷的記載首見於宋代著名科學家沈括的《夢溪筆談》。公元1041~1048年,平民出身的畢升用膠泥制字,一個字為一個印,用火燒硬,使之成為陶質。排版時先預備一塊鐵板,鐵板上放鬆香、蠟、紙灰等的混合物,鐵板四周圍著一個鐵框,在鐵框內擺滿要印的字印,擺滿就是一版。然後用火烘烤,將混合物熔化,與活字塊結為一體,趁熱用平板在活字上壓一下,使字面平整。便可進行印刷。用這種方法,印二、三本談不上什麼效率,如果印數多了,幾十本以至上千本,效率就很高了。為了提高效率常用兩塊鐵板,一塊印刷,一塊排字。印完一塊,另一塊又排好了,這樣交替使用,效率很高。常用的字如「之」、「也」等字,每字製成20多個字,以備一版內有重復時使用。沒有準備的生僻字,則臨時刻出,用草木火馬上燒成。從印板上拆下來的字,都放入同一字的小木格內,外面貼上按韻分類的標簽,以備檢索。畢升起初用木料作活字,實驗發現木紋疏密不一,遇水後易膨漲變形,與粘葯固結後不易去下,才改用膠泥。
畢升發明活字印刷,提高了印刷的效率。但是,他的發明並未受到當時統治者和社會的重視,他死後,活字印刷術仍然沒有得到推廣。他創造的膠泥活字也沒有保留下來。但是他發明的活字印刷技術,卻流傳下去了。
1965年在浙江溫州白象塔內發現的刊本《佛說觀無量壽佛經》經鑒定為北宋元符至崇寧(1100~1103)年活字本。這是畢升活字印刷技術的最早歷史見證。
宋人周必大(1129~1204年)曾被封為濟國公,老年時從沈括那裡學來了畢升的方法,印了自己的著作。他也做了一點小改動,把鐵板改為銅板。銅板比鐵板傳熱性好,易使粘葯熔化,但銅板比鐵板價格貴,這對一個公爵來說就算不了什麼。
元代的姚樞(1201~1278)提倡活字印刷,他教子弟楊古用活字版印書,印成了朱熹的《小學》和《近思錄》,以及呂祖謙的《東萊經史論說》等書。不過楊古造泥活字是用畢升以後宋人改進的技術,並不是畢升原有技術。
清康熙六年翟世琪出任饒州推官,集磁戶,造青磁《易經》一部。所謂青磁(活字)據專家分析可能是以制青瓷的瓷土燒成的陶活字。
1718年山東泰安人徐志定製成陶活字,印《周易說略》。他將泥土煅燒後製成活字用以排版印書,採用的仍然是畢升用過的方法。
19世紀安徽涇縣的翟金生,因讀沈括的《夢溪筆談》中所述的畢升泥活字技術,而萌生了用泥活字印書的想法。他費事30年,制泥活字10萬多個。1844年印成了《泥版試印初編》。此後,他又印了許多書。20世紀60~70年代在涇縣還發現了翟金生當年所制的泥活字數千枚。這些活字有大小五種型號。他以自己的實踐證明了畢升的發明是可行的,打破了有人對泥活字可行性的懷疑。
1962年發現於安徽徽州的翟氏泥活字模。
與楊古同時代的王禎(1271~1368年)創制了木活字。王禎是山東東平人,是一位農學家,做過幾任縣官,他留下一部總結古代農業生產經驗的著作——《農書》。王禎關於木活字的刻字、修字、選字、排字、印刷等方法都附在這本書內。他在安徽旌德請工匠刻木活字3 萬多個,於元成宗大德二年(1298年)試印了6萬多字的《旌德縣志》不到一個月就印了一百部可見效率之高。這是有記錄的第一部木活字印本。王禎在印刷技術上的另一個貢獻是發明了轉輪排字盤。用輕質木材作成一個大輪盤,直徑約七尺,輪軸高三尺,輪盤裝在輪軸上可以自由轉動。把木活字按古代韻書的分類法,分別放入盤內的一個個格子里。他做了兩副這樣的大輪盤,排字工人坐在兩副輪盤之間,轉動輪盤即可找字,這就是王禎所說的「以字就人,按韻取字」。這樣既提高了排字效率,又減輕了排字工的體力勞動。是排字技術上的一個創舉。元代木活字印本書雖已失傳,但當時維吾爾文的木活字則有幾百個流傳下來。
明代木活字本較多,多採用宋元傳統技術。明萬曆十四年(1586年)的《唐詩類苑》、《世廟識余錄》、嘉靖間(約1515~1530年)的《璧水群英待問會元》等都是木活字的印本。
在清代,木活字技術由於得到政府的支持,獲得空前的發展。康熙年間木活字本已盛行,大規模用木活字印書則始於乾隆年間《英武殿聚珍版叢書》的發行。印製該書共刻成大小棗木木活字253500個。印成《英武殿聚珍版叢書》134種,2389卷。這是我國歷史上規模最大的一次用木活字印書。
用金屬材料製造活字,也是活字印刷的一個發展方向。在王禎以前,已有人用錫做活字。但錫不易受墨印刷很困難,難於推廣。公元15、16世紀之際,銅活字流行於江蘇無錫、蘇州、南京一帶。銅活字印刷在清代進入新的高潮,最大的工程要算印刷數量達萬卷《古今圖書集成》了,估計用銅活字達100~200萬個。
《畢升活字印刷的發展及技術特點解讀》
畢升的方法是這樣的:用膠泥做成一個個規格一致的毛坯,在一端刻上反體單字,字劃突起的高度象銅錢邊緣的厚度一樣,用火燒硬,成為單個的膠泥活字。為了適應排版的需要,一般常用字都備有幾個甚至幾十個,以備同一版內重復的時候使用。遇到不常用的冷僻字,如果事前沒有準備,可以隨制隨用。為便於揀字,把膠泥活字按韻分類放在木格子里,貼上紙條標明。排字的時候,用一塊帶框的鐵板作底托,上面敷一層用松脂、蠟和紙灰混合製成的葯劑,然後把需要的膠泥活字揀出來一個個排進框內。排滿一框就成為一版,再用火烘烤,等葯劑稍微熔化,用一塊平板把字面壓平,葯劑冷卻凝固後,就成為版型。印刷的時候,只要在版型上刷上墨,覆上紙,加一定的壓力就行了。為了可以連續印刷,就用兩塊鐵板,一版加刷,另一版排字,兩版交替使用。印完以後,用火把葯劑烤化,用手輕輕一抖,活字就可以從鐵板上脫落下來,再按韻放回原來木格里,以備下次再用。畢升還試驗過木活字印刷,由於木料紋理疏密不勻,刻制困難,木活字沾水後變形,以及和葯劑粘在一起不容易分開等原因,所以畢升沒有採用。畢升的膠泥活字版印書方法,如果只印二三本,不算省事,如果印成百上升份,工作效率就極其可觀了,不僅能夠節約大量的人力物力,而且可以大大提高印刷的速度和質量,比雕版印刷要優越得多。現代的凸版鉛印,雖然在設備和技術條件上是宋朝畢升的活字印刷術所無法比擬的,但是基本原理和方法是完全相同的。活字印刷術的發明,為人類文化做出了重大貢獻。這中間,我國的平民發明家畢升的功績不可磨滅的。可是關於畢升的生平事跡,我們卻一無所知,幸虧畢升創造活字印刷術的事跡,比較完整地記錄在北宋著名科學家沈括的名著《夢溪筆談》里。但是除開西夏文字的幾本推測為活字印刷的佛經外,中原地區無發現活字印刷的中文印刷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