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淡泊名利的名人有哪些 歷史上有哪些人淡泊名利 請舉出具體人物!
左宗棠:「身無半畝心憂天下,讀破萬卷神交古人」
諸葛亮:「淡泊以明志,寧靜以致遠」版
陶淵明:「權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
老子:「天下之至柔,馳騁天下之至堅」
蘇軾:「生、死、窮、達,不易其操」
呂氏春秋:「不疾學而能為魁士名人者,未之嘗有也」
孔子:「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
莊子:「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
顏氏家訓:「上士忘名,中士立名,下士竊名」
范仲淹:「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
㈡ 歷史上淡泊名利的名人有哪些
萊特兄弟,即維爾伯.萊特(Wilbur Wright,1867―1912)和奧維爾.萊特(Orville Wright,1871―1948)是美國發明家。1903年他們成功地完成首次飛行試驗後,兄弟兩人名揚全球。
雖然成為世界知名人物,然而他們卻完全沒把聲名放在心上,只是默默地工作,不寫自傳,不參加無意義的宴會,也從不接待新聞記者。
有一次,一位記者要求哥哥維爾伯發表講話,維爾伯回答說:「先生,你知道嗎,鸚鵡喜歡叫得呱呱響,但是它卻怎麼也飛不高。」
還有一回是弟弟奧維爾的故事。奧維爾和姐姐一起用餐,吃到一半,奧維爾順手從口袋摸出一條紅絲帶擦嘴,姐姐看見了問他:「哪來的手帕這么漂亮?」
奧維爾毫不在意地說:「哦,這是法國政府發給我的榮譽獎章,剛剛嘴巴沾油沒手帕用,我就拿來擦嘴了。」
管寧、華歆共園中鋤菜,見地有片金,管揮鋤與瓦石不異,華捉而擲去之。又嘗同席讀書,有乘軒冕者過門,寧讀如故,歆廢書出看。寧割席分坐,曰:「子非吾友也!」
最出名的,陶淵明,不為五斗米折腰
一代才子錢鍾書出生在搖曳著水聲槳影的江南名城無錫。錢鍾書周歲「抓周」時,第一下就抓住一本書不放,伯父為他起名「鍾書」。這個名字倒真地驗證了錢鍾書一生都嗜書如命的脾性。
錢鍾書有著非凡的記憶力,被人嘆稱為「照相機式的記憶力」。他看過的即使是晦澀生僻的古籍,都能准確無誤地復述,有時甚至一字不差。更讓人稱奇的是,他的記憶力到了七八十歲的高齡也不曾衰退,1979年訪問美國時,他常常對提及的學術內容倒背如流,把「耶魯大學在場的老外都嚇壞了」。過目不忘的天分和深厚的藝術修養,使他成為個性獨特的小說家。他的《圍城》充滿了機智、幽默,蘊涵著深邃的諷刺,讓人在淺笑中感悟深刻的哲思,回味無盡。他在《圍城》里說,結婚猶如被圍困的城堡,城外的人想沖進去,城裡的人想逃出來,這智慧的譬喻,不僅對婚姻,也是對事業、理想、金錢等人世種種的凝練概括。
「文革」時期,錢鍾書憑著超人的記憶力、達觀的人生態度和孜孜以求的刻苦精神完成了學術著作《管錐編》。「管錐」喻意「以管窺天,以錐指地」。這部鴻篇巨制,可稱是中國古典文化在20世紀的最高結晶之一,其廣博的思想和浩瀚的內容使人震撼。達觀直率、淡泊名利的品質凝聚成錢鍾書榮辱不驚的人格魅力。「文革」中,這位二十幾歲便名揚四方的「文化昆侖」;竟被指派在一名女清潔工的監督下打掃廁所,但他卻能一直幽默樂觀地生活,即使在慘無人道的批判面前,也有自己的應對方式。電視劇《圍城》熱播後,錢鍾書的新作舊著,被爭先恐後地推向市場。面對這種火爆,錢鍾書始終保持靜默。對所謂的「錢學」熱,他認為「吹捧多於研究」、「由於吹捧,人物可成厭物」。
有人用錢策動他接受采訪,他卻說:「我都姓了一輩子錢了,難道還迷信錢嗎?」一著名洋記者慕名想見他,他回話說:「假如你吃了一個雞蛋覺得還不錯,又何必要去認識那隻下蛋的母雞呢?」錢鍾書認為作家的使命就是要抵制任何誘惑,要有一枝善於表達自己思想的筆,要有鐵肩膀,概括起來說就是:頭腦、筆和骨氣。
㈢ 中國古代時期,有哪些文化名人不願做官
古代的忠君思想以及讀書為上,就充分限制了你所說的不願做官的可能性!在古代,回顧歷史有幾個是棄文從武的,大部分有條件讀書的都是希望子弟讀書,有朝一日立於朝堂之上,而不是讓他學武去帶兵打仗。當然不包括清朝,清朝以八股取士,限制了人們的思想,但有一個特別的就是軍機大臣,雖是文官但掌握當時大清的兵馬。而其他朝代,讀書人並不只是只讀儒家還讀兵法,歷史上像關羽項羽這類人,為將者一人可頂百人的沒有幾個,更多的為將者是精通兵法但個人戰力並不出色之輩,就像韓信孫臏,畢竟熟讀兵法又個人戰力出色的歷史上也沒有幾個,古代將善於沖鋒陷陣與熟讀兵法善於帶兵的都成為武將。也就是說讀書很有前途,善文可做文官,熟讀兵法可做武將。
所以說在古代有條件讀書的誰讓自己的子孫去沖鋒陷陣,真愛習武的話也是讀兵法為將,在古代人眼裡讀書很有前途,也是光宗耀祖的唯一途徑,文化名人也一樣,讀書的目的還不是為了光宗耀祖立於朝堂為天子之臣,有不願做官的只是對官場失望了,用現在的話說就是看不慣,自己還不想去適應,但是就像三樓說的只是等合適的機會,一旦官場清凈恐怕早都出去做官了!
真不想做官的話只是愛讀書,還考什麼科舉干什麼,古代人的思想已經絕對否定了讀書卻不願做官可能性的存在,畢竟小時候有條件讀書的他們接受的教育指出了讀書是出頭之路的,長大了目標也是立於朝堂。也可以說是環境已經決定了他們讀書是干什麼的,願意做和不願意做官只是你能不能適應當時的官場
㈣ 淡泊名利的名人有哪些歷史上有哪些人淡泊名利
中國淡泊名利的名人:
1.錢鍾書。電視劇《圍城》熱播後,錢鍾書的新作舊著,被爭先恐後地推向市場。面對這種火爆,錢鍾書始終保持靜默。對所謂的「錢學」熱,他認為「吹捧多於研究」、「由於吹捧,人物可成厭物」。有人用錢策動他接受采訪,他卻說:「我都姓了一輩子錢了,難道還迷信錢嗎?」一著名洋記者慕名想見他,他回話說:「假如你吃了一個雞蛋覺得還不錯,又何必要去認識那隻下蛋的母雞呢?」
2.介之推。出自《左傳》中的《晉公子重耳之亡》重耳繼位後犒賞諸臣,別人都急著表彰自己的功勞,而介之推從不言功勞所以沒有受到獎賞。
介子推說:「獻公有九個兒子,只有晉文公一人了。惠公。懷公沒人親近,外內反對。天沒有絕晉,必定要立人主。主持晉國祭祀的人,除了你還有誰呢?是天安排的,而幾個隨從出亡的人卻說成是他們的力量,不是很荒謬嗎?私下拿人的財產,還說是強盜,何況貪天之功占為己有呢?在下的從亡者把有罪的事當作正義,在上的君主獎賞他們所做的壞事。上下互相蒙騙,不好相處。」他的母親說:「何不也去請求它,這樣苦死了又能怨誰呢?」介子推說:「明知是有罪的事,效仿它,罪更大啊!因有怨言,不吃他的俸祿。」他的母親說:「也讓他知道,怎麼樣?」回答說:「言語,是身上的文采,身子都隱藏起來了,那還用得著文采?是求別人知道啊。」他的母親說:「這樣的話,我和你一塊隱居。」於是隱居而死。晉侯尋找不到,就用綿上的田作為他的祭田,說:「以此記下我的過錯,並用來表揚有德之人。」
3.莊子在濮河釣魚,楚國國王派兩位大夫前去請他(做官),(他們對莊子)說:「想將國內的事務勞累您啊!」莊子拿著魚竿沒有回頭看(他們),說:「我聽說楚國有(一隻)神龜,死了已有三千年了,國王用錦緞包好放在竹匣中珍藏在宗廟的堂上。這只(神)龜,(它是)寧願死去留下骨頭讓人們珍藏呢,還是情願活著在爛泥里搖尾巴呢?」 兩個大夫說:「情願活著在爛泥里搖尾巴。」 莊子說:「請回吧!我要在爛泥里搖尾巴。」
外國淡薄名利的名人:
1.萊特兄弟,即維爾伯.萊特和奧維爾.萊特是美國發明家。1903年他們成功地完成首次飛行試驗後,兄弟兩人名揚全球。雖然成為世界知名人物,然而他們卻完全沒把聲名放在心上,只是默默地工作,不寫自傳,不參加無意義的宴會,也從不接待新聞記者。
一次,一位記者要求哥哥維爾伯發表講話,維爾伯回答說:「先生,你知道嗎?鸚鵡喜歡叫得呱呱響。但是它卻怎麼也飛不高。」
還有一次是弟弟奧維爾的故事。奧維爾和姐姐一起用餐,吃到一半,奧維爾順手從口袋摸出一條紅絲帶擦嘴,姐姐看見了問他:「哪來的手帕這么漂亮?」
奧維爾毫不在意地說:「哦,這是法國政府發給我的榮譽獎章,剛剛嘴巴沾油沒手帕用,我就拿來擦嘴了。」
2.居里夫人。居里夫人天下聞名,但她既不求名也不求利。她一生獲得各種獎金10次,各種獎章16枚,各種名譽頭銜107個,卻全不在意。有一天,她的一位朋友來她家做客,忽然看見她的小女兒正在玩英國皇家學會剛剛頒發給她的金質獎章,於是驚訝地說「居里夫人,得到一枚英國皇家學會的獎章,是極高的榮譽,你怎麼能給孩子玩呢?」居里夫人笑了笑說:「我是想讓孩子從小就知道,榮譽就像玩具,只能玩玩而已,絕不能看得太重,否則就將一事無成。」
㈤ 歷史上有哪些不被名利束縛的名人
陶淵明是中國古代著名的文學家,他不僅詩文非常有名,而且他蔑視功名富貴,版不肯趨炎附勢也同樣很有權名。陶淵明生於公元365年,是中國最早的田園詩人。陶淵明生活的時代,朝代更迭,社會動盪,人民生活非常困苦。公元405年秋天,陶淵明為了養家糊口,來到離家鄉不遠的彭澤當縣令。這年冬天,他的上司派來一名官員來視察,這位官員是一個粗俗而又傲慢的人,他一到彭澤縣的地界,就派人叫縣令來拜見他。
㈥ 中國歷史上連「閻羅王」都不願收的3個名人是誰,個個家喻戶曉
在中國的歷史上,連閻羅王都不願意收的三個名人有北周時期的韓擒虎,還有青天大老爺包拯,還有北宋時期的寇準,他們被列為三大閻羅王,家喻戶曉。
第三個人就是寇準,他是北宋時期的政治家,在他的身上發生過很多的典故,從這些典故里,也顯示出了他不一樣的人格,他的家風是非常嚴厲的,所以後人把他也列為閻羅王之一。
㈦ 淡泊名利的名人有哪些歷史上有哪些人淡泊
1、陶淵明不為五斗米折腰
陶淵明為了養家糊口,來到離家鄉不遠的彭澤當縣令。在那年冬天,郡的太守派出一名督郵,到彭澤縣來督察。督郵,品位很低,卻有些權勢,在太守面前說話好壞就憑他那張嘴。這次派來的督郵,是個粗俗而又傲慢的人,他一到彭澤的旅舍,就差縣吏去叫縣令來見他。陶淵明平時蔑視功名富貴,不肯趨炎附勢,對這種假借上司名義發號施令的人很瞧不起,但也不得不去見一見,於是他馬上動身。
不料縣吏攔住陶淵明說:「大人,參見督郵要穿官服,並且束上大帶,不然有失體統,督郵要乘機大做文章,會對大人不利的!」這一下,陶淵明再也忍受不下去了。他長嘆一聲,道:「我不能為五斗米向鄉里小人折腰!」說罷,索性取出官印,把它封好,並且馬上寫了一封辭職信,隨即離開只當了八十多天縣令的彭澤。
2、山中宰相陶弘景
陶氏為世醫出身,祖父及父親皆習醫術,且有武功。他自幼聰慧,約十歲時即讀葛洪《神仙傳》,深受影響,三十六歲辭官隱居句容茅山,並遍歷諸有名大山,訪求仙葯。當時,他深受梁武帝蕭衍的信任,雖則他時梁武帝多次贈官不受,但梁武帝有關國家大事都要向他諮詢,所以時人對他有「山中宰相」的稱號。
3、諸葛亮躬耕隴畝
諸葛亮於漢靈帝光和四年(181年)出生在琅琊郡陽都縣的一個官吏之家,諸葛氏是琅琊的望族,先祖諸葛豐曾在西漢元帝時做過司隸校尉,諸葛亮的父親諸葛珪在東漢末年做過泰山郡丞。
諸葛亮3歲時母親章氏病逝,諸葛亮8歲時喪父,與弟弟諸葛均一起跟隨由袁術任命為豫章太守的叔父諸葛玄到豫章(今江西南昌)赴任,東漢朝廷派朱皓取代了諸葛玄職務,諸葛玄就去投奔荊州劉表。
建安二年(197年),諸葛玄去世,諸葛亮就在隆中隱居,平日喜歡吟誦《梁甫吟》,又常以管仲、樂毅自比,時人對他都是不屑一顧,只有好友徐庶、崔州平等人相信他的才幹。
4、介之推功不言祿
介之推隨晉公子重耳流亡十九年備受艱辛,有割股啖君之功,但重耳返國主政後,介之推拒不以功邀賞,而偕其母隱於介休綿山。晉文公求賢不得,知他是孝子,於是三面放火焚山,逼其出山,介之推母子守志被焚。
5、君子之交淡如水——薛仁貴和王茂生
唐貞觀年間,薛仁貴尚未得志之前,與妻子住在一個破窯洞中,衣食無著落,全靠王茂生夫婦經常接濟。後來,薛仁貴參軍,在跟隨唐太宗李世民御駕東征時,因薛仁貴平遼功勞特別大,被封為「平遼王」。一登龍門,身價百倍,前來王府送禮祝賀的文武大臣絡繹不絕,可都被薛仁貴婉言謝絕了。他惟一收下的是普通老百姓王茂生送來的「美酒兩壇」。
一打開酒壇,負責啟封的執事官嚇得面如土色,因為壇中裝的不是美酒而是清水!「啟稟王爺,此人如此大膽戲弄王爺,請王爺重重地懲罰他!」豈料薛仁貴聽了,不但沒有生氣,反而命令執事官取來大碗,當眾飲下三大碗王茂生送來的清水。
在場的文武百官不解其意,薛仁貴喝完三大碗清水之後說:「我過去落難時,全靠王兄弟夫婦經常資助,沒有他們就沒有我今天的榮華富貴。如今我美酒不沾,厚禮不收,卻偏偏要收下王兄弟送來的清水,因為我知道王兄弟貧寒,送清水也是王兄的一番美意,這就叫君子之交淡如水。」
此後,薛仁貴與王茂生一家關系甚密,「君子之交淡如水」的佳話也就流傳了下來。
㈧ 不願做高官的名人
歷史上記載的第一個就是 「許由」 ,堯帝想傳位給他 ,他逃跑了 。
商末的版伯夷叔齊權 ,義不食周黍 ,雙雙餓死在首陽山 。
漢朝有一個 「梁鴻」 ,字 伯鸞 ,漢章帝多次征調他出來做官 ,他乾脆隱居了 。
漢光武有一個同學 ,叫做 嚴光 ,字子陵 。劉秀當了皇帝 ,要他出來做官 ,他不幹 就在富春江釣魚 。
西晉的李密 ,為了年邁的奶奶 ,堅決辭去 「太子洗馬」 ,直到奶奶去世 ,才應招除漢中太守 。
儒林外史描寫的王冕 ,也是 。
解放後 ,新疆軍區後勤部長甘祖昌 ,辭去軍職 ,回鄉務農 。
㈨ 歷史上連閻羅王都不願收的名人有哪些,他們做了什麼事情
歷史上連閻羅王都不願收的名人有很多,其中最出名的有隋朝的韓擒虎,還有北宋的寇準,包拯包青天,還有范仲淹等人,他們都是正直的人,沒有私慾,為百姓們立下了大功勞。
第3個人就是北宋的名相寇準,他也是一個非常正直的人而且很有才華,那也是一名著名的政治家,在他為官的生涯里發生了很多典故,而且他的家風很嚴厲。因為他正直的性格,所以後期受到了很多的磨難,但是天性難儀,就算死也改不了。還有一個人就是范仲淹,他在生前一心為國,時時刻刻都為百姓們著想,一生都恪守本分,不管是在官場還是戰場,從來就沒有私慾,一心為民。
在歷史上有十殿閻羅之說,而這幾個人是最有名的。他們的故事家喻戶曉,成為了閻羅王的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