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將相和晏子使楚書屬不屬於歷史故事
將相和晏子使楚屬於歷史故事
晏子使楚
作者:《晏子春秋》
春秋末期,齊國和楚國都是大國。
有一回,齊王派大夫晏子去訪問楚國。楚王仗著自己國勢強盛,想乘機侮辱晏子,顯顯楚國的威風。
楚王知道晏子身材矮小,就叫人在城門旁邊開了一個五尺來高的洞。晏子來到楚國,楚王叫人把城門關了,讓晏子從這個洞進去。晏子看了看,對接待的人說:「這是個狗洞,不是城門。只有訪問『狗國』,才從狗洞進去。我在這兒等一會兒。你們先去問個明白,楚國到底是個什麼樣的國家?」接待的人立刻把晏子的話傳給了楚王。楚王只好吩咐大開城門,迎接晏子。
晏子見了楚王。楚王瞅了他一眼,冷笑一聲,說:「難道齊國沒有人了嗎?」晏子嚴肅地回答:「這是什麼話?我國首都臨淄住滿了人。大夥兒把袖子舉起來,就是一片雲;大夥兒甩一把汗,就是一陣雨;街上的行人肩膀擦著肩膀,腳尖碰著腳跟。大王怎麼說齊國沒有人呢?」楚王說:「既然有這么多人,為什麼打發你來呢?」晏子裝著很為難的樣子,說:「您這一問,我實在不好回答。撒謊吧,怕犯了欺騙大王的罪;說實話吧,又怕大王生氣。」楚王說:「實話實說,我不生氣。」晏子拱了拱手,說:「敝國有個規矩:訪問上等的國家,就派上等人去;訪問下等的國家,就派下等人去。我最不中用,所以派到這兒來了。」說著他故意笑了笑,楚王只好陪著笑。
楚王安排酒席招待晏子。正當他們吃得高興的時候,有兩個武士押著一個囚犯,從堂下走過。楚王看見了,問他們:「那個囚犯犯的什麼罪?他是哪裡人?」武士回答說:「犯了盜竊罪,是齊國人。」楚王笑嘻嘻地對晏子說:「齊國人怎麼這樣沒出息,干這種事?」楚國的大臣們聽了,都得意揚揚地笑起來,以為這一下可讓晏子丟盡了臉了。哪知晏子面不改色,站起來,說:「大王怎麼不知道哇?淮南的柑橘,又大又甜。可是橘樹一種到淮北,就只能結又小又苦的枳,還不是因為水土不同嗎?同樣道理,齊國人在齊國安居樂業,好好地勞動,一到楚國,就做起盜賊來了,也許是兩國的水土不同吧。」楚王聽了,只好賠不是,說:「我原來想取笑大夫,沒想到反讓大夫取笑了。」
從這以後,楚王不敢不尊重晏子了。
將相和
作者:《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
戰國時候,秦國最強,常常進攻別的國家。
有一回,趙王得了一件無價之寶,叫和氏璧。秦王知道了,就寫一封信給趙王,說願意拿十五座城換這塊璧。
趙王接到信非常著急,立即召集大臣來商議。大家說秦王不過想把和氏璧騙到手罷了,不能上他的當,可是不答應,又怕他派兵來進攻。
正在為難的時候,有人說有個叫藺相如的,勇敢機智,也許他能解決這個難題。
趙王把藺相如找來,問他該怎麼辦。
藺相如想了一會兒,說∶「我願意帶著和氏璧到秦國去。如果秦王真的拿十五座城來換,我就把璧交給他;如果他不肯交出十五座城,我一定把璧送回來。那時候秦國理屈,就沒有動兵的理由了。」
趙王和大臣們沒有別的辦法,只好派藺相如帶著和氏璧到秦國去。
藺相如到了秦國,進宮見了秦王,獻上和氏璧。秦王雙手捧住璧,一邊看一邊稱贊,絕口不提十五座城的事。藺相如看這情形,知道秦王沒有拿城換璧的誠意,就上前一步,說∶「這塊璧有點兒小毛病,讓我指給您看。」秦王聽他這么一說,就把和氏璧交給了藺相如。藺相如捧著璧,往後退了幾步,靠著柱子站定。他理直氣壯地說∶「我看您並不想交付十五座城。現在璧在我手裡,您要是強逼我,我的腦袋和璧就一塊兒撞碎在這柱子上!」說著,他舉起和氏璧就要向柱子上撞。秦王怕他真的把璧撞碎了,連忙說一切都好商量,就叫人拿出地圖,把允諾劃歸趙國的十五座城指給他看。藺相如說和氏璧是無價之寶,要舉行個隆重的典禮,他才肯交出來。秦王只好跟他約定了舉行典禮的日期。
藺相如知道秦王絲毫沒有拿城換璧的誠意,一回到賓館,就叫手下人化了裝,帶著和氏璧抄小路先回趙國去了。到了舉行典禮那一天,藺相如進宮見了秦王,大大方方地說∶「和氏璧已經送回趙國去了。您如果有誠意的話,先把十五座城交給我國,我國馬上派人把璧送來,決不失信。不然,您殺了我也沒有用,天下的人都知道秦國是從來不講信用的!」秦王沒有辦法,只得客客氣氣地把藺相如送回趙國。
這就是「完璧歸趙」的故事。藺相如立了功,趙王封他做上大夫。
過了幾年,秦王約趙王在澠池會見。趙王和大臣們商議說∶「去吧,怕有危險;不去吧,又顯得太膽怯。」藺相如認為對秦王不能示弱,還是去的好,趙王才決定動身,讓藺相如隨行。大將軍廉頗帶著軍隊送他們到邊界上,作好了抵禦秦兵的准備。
趙王到了澠池,會見了秦王。秦王要趙王鼓瑟。趙王不好推辭,鼓了一段。秦王就叫人記錄下來,說在澠池會上,趙王為秦王鼓瑟。
藺相如看秦王這樣侮辱趙王,生氣極了。他走到秦王面前,說∶「請您為趙王擊缶。」秦王拒絕了。藺相如再要求,秦王還是拒絕。藺相如說∶「您現在離我只有五步遠。您不答應,我就跟您拼了!」秦王被逼得沒法,只好敲了一下缶。藺相如也叫人記錄下來,說在澠池會上,秦王為趙王擊缶。
秦王沒佔到便宜。他知道廉頗已經在邊境上作好了准備,不敢拿趙王怎麼樣,只好讓趙王回去。
藺相如在澠池會上又立了功。趙王封藺相如為上卿,職位比廉頗高。
廉頗很不服氣,他對別人說∶「我廉頗攻無不克,戰無不勝,立下許多大功。他藺相如有什麼能耐,就靠一張嘴,反而爬到我頭上去了。我碰見他,得給他個下不了台!」這話傳到藺相如耳朵里,藺相如就請病假不上朝,免得跟廉頗見面。
有一天,藺相如坐車出去,遠遠看見廉頗騎著高頭大馬過來了,他趕緊叫車夫把車往回趕。藺相如手下的人可看不順眼了。他們說,藺相如見了廉頗像老鼠見了貓似的,為什麼要怕他呢!藺相如對他們說∶「諸位請想一想,廉將軍和秦王比,誰厲害?」他們說∶「當然秦王厲害!」藺相如說∶「秦王我都不怕,會怕廉將軍嗎?大家知道,秦王不敢進攻我們趙國,就因為武有廉頗,文有藺相如。如果我們倆鬧不和,就會削弱趙國的力量,秦國必然乘機來打我們。我所以避著廉將軍,為的是我們趙國啊!」
藺相如的話傳到了廉頗的耳朵里。廉頗靜下心來想了想,覺得自己為了爭一口氣,就不顧國家的利益,真不應該。於是,他脫下戰袍,背上荊條,到藺相如門上請罪。藺相如見廉頗來負荊請罪,連忙熱情地出來迎接。從此以後,他們倆成了好朋友,同心協力保衛趙國。
『貳』 誰能講一下歷史上晏子使楚的故事
春秋時期,齊國的宰相晏子雖然身材矮小長相醜陋,卻是飽讀詩書、才高八斗、學富五車、為人機智。
有一次,晏子作齊國的代表,前去楚國京城談判。
當楚王得知晏子要來到楚國的京城時,挖空心思,好不容易想出了一個辦法。想利用晏子身材矮小的特點侮辱他,於是令人在京城城門旁邊挖了一口小洞,讓管禮賓的小官帶晏子從此洞進城。
晏子一行人到了,楚國管禮賓的小官按照事先設計的方案,領他從小門進去。晏子不進,看看周圍等著看笑話的人群,十分驚訝地說:「啊呀,今天我恐怕來到狗國了吧?怎麼要從狗門進去呢?」楚國管禮賓的小官被說得面紅耳赤,討了一臉沒趣,只好引他從大門進了城。
晏子走進楚宮,楚王腆著肚皮,高高地站在台階上,傲慢地瞟了晏子一眼,問道。「你們齊國難道就沒有人了嗎?」
「臣不知大王這『無人』是什麼意思?」
楚王說:「寡人想知道你國中有多少人?」
晏子從容地回答:「齊國都城臨淄有七、八千戶人家,房屋一片連著一片,街上行人肩膀擦著肩膀,腳尖踩著腳跟,張開衣襟就像烏雲遮天,揮把汗水有如暴雨滂沱,怎麼能說齊國沒有人呢?」
楚王拉長了臉吭了一聲,又問:「既然這樣,你們齊國怎麼單單派你出使呢?就派不出比你更強的人來嗎?」
晏子笑嘻嘻地答道:「怎麼派不出呢?可是我們齊國委派大使是有規矩的,有才乾的賢人派去見有才乾的國王,無能之輩才派去見無能的國王。我晏子是齊國最無能的一個使臣,所以就被派來見您了。」楚王聽了,又討了個沒趣,只得暫時收場了。
到了吃飯的時候,武士們押著一個犯人從堂前經過,楚王故意問道:「這犯人是哪國人?犯了什麼罪?」武士回答:「是齊國人,犯了盜竊罪。」楚王看了看晏子說:「齊國人怎麼都善於做盜賊?」一句話引起楚國大臣哈哈大笑。這時,晏子從席上站了起來,嚴肅地說道:「大王,人們常說,橘子生於淮南,結的果實又大又甜,如果生於淮北,果實又酸又小。這是什麼原因呢?不過是因為水土不同的緣故罷了。同樣的道理,齊國人在齊國不做盜賊,到了楚國就做了盜賊,這大概也是貴國的水土不同吧!」楚王沒有想到晏子這么厲害,只得認輸,他對晏子說:「我原想取笑大夫的,沒想到反而被大夫取笑了!」
『叄』 課文《晏子使楚》的時代背景資料!!
晏嬰,字仲平,春秋時齊國夷維人,夷維就是今天的山東高密縣附近。他在齊國擔任大夫之職,是當時有名的政治家。稱他「晏子」是表示尊稱,「子」在古代是對人的敬稱,用在姓氏之後,比如孔子、老子、孟子等等。
晏子於齊靈公26年(公元前556年)任齊卿之職,歷經靈公、庄公及景公三代君主,堪稱「三朝元老」,景公即位後不久,齊便爆發了大夫慶封、崔杼之亂,而晏子在這次騷亂中始終站在景公一邊,並協助鎮壓了叛軍,因而深得景公賞識。晏子雖身材矮小,其貌不揚,然滿腹經綸、才思敏捷,尤以口才出眾而著稱於世。
齊國是周天子分封的諸侯國之一,自桓公即位以來,任管仲為相,內修政治,外交諸侯,國力日漸強盛,很快便成為春秋時期最強大的諸侯國,桓公也位列春秋五霸之首。然而自桓公去世以後,齊國便開始走下坡路。
齊景公名字叫做姜杵臼,在位有58年。在他執政初期,很想勵精圖治,重現齊國的聲威。這位青年君主做事情比較狂熱,他曾在與晉國的會晤中喊出了「與君代興」的話,就是說,我要取代你們晉國成為霸主。於是,他任用司馬穰且為將軍,振興軍事,曾一度擊潰了晉國入侵的軍隊,又北上打敗了燕國軍。
但是景公沒有長性,在執政的第三十年,他開始墮入了貪圖享樂、縱情聲色犬馬的亡國之路上去。國內官吏腐敗,民生凋敝,軍隊戰鬥力也開始銳減。
而另一方面,南方的楚國卻正在蒸蒸日上。楚並非周天子分封的諸侯國,與秦國同屬「化外夷民」,當時中原地區的諸侯蔑稱楚國為「荊蠻」。但是,楚國卻一躍成為春秋時期另一大軍事強國,與春秋中後期的第一軍事強國晉國抗衡了數十年。
在齊景公即位的第二年,由於他在晉國訪問時的狂妄態度,引起了晉國高層的不滿,於是派出軍隊對齊實施震懾性攻擊,齊景公一開始並不在意,但後來晉國軍隊幾乎兵臨城下,使得他不得不服軟。通過這次教訓,景公意識到單憑齊國的力量是無法與強晉抗衡的,於是他將目光放到了南方的楚國,決意與楚修好,共抗晉國。在這種情況下,晏子作為使者訪問了楚國。
此時楚國由楚靈王執政,他目空天下,狂妄自傲,因此打算羞辱一下齊國的使節,於是便有了「晏子使楚」這個故事。
『肆』 《晏子使楚》出自哪本書是誰寫的
《晏子使楚》是戰國末期佚名創作的一篇散文,出自《晏子春秋·內篇·雜下》。作者佚名。
晏子,即晏嬰(?—前500年),姬姓(一說子姓),字仲,謚「平」,夷維(今山東省高密市)人,春秋時期齊國著名政治家、思想家、外交家。
全文(節選)如下:
楚人以晏子短,楚人為小門於大門之側而延晏子。晏子不入,曰:「使狗國者從狗門入,今臣使楚,不當從此門入。」儐者更道,從大門入。
見楚王。王曰:「齊無人耶?」晏子對曰:「齊之臨淄三百閭,張袂成陰,揮汗成雨,比肩繼踵而在,何為無人?」
王曰:「然則何為使予?」晏子對曰:「齊命使,各有所主:其賢者使使賢主,不肖者使使不肖主。嬰最不肖,故宜使楚矣!」
譯文如下:
晏子出使楚國。楚王知道晏子身材矮小,在大門的旁邊開一個五尺高的小洞請晏子進去。晏子不進去,說:"出使到狗國的人從狗洞進去,今天我出使到楚國來,不應該從這個洞進去。"迎接賓客的人帶晏子改從大門進去。
晏子拜見楚王。楚王說:"齊國沒有人嗎?竟派您做使臣。"晏子回答說:「齊國首都臨淄有七千多戶人家,展開衣袖可以遮天蔽日,揮灑汗水就像天下雨一樣,人挨著人,肩並著肩,腳尖碰著腳跟,怎麼能說齊國沒有人呢?」
楚王說:「既然這樣,為什麼派你這樣一個人來做使臣呢?」晏子回答說:「齊國派遣使臣,各有各的出使對象,賢明的使者被派遣出使賢明的君主那兒,不肖的使者被派遣出使不肖的君主那兒,我是最無能的人,所以就只好委屈下出使楚國了。」
春秋時期,很多謀士能臣遊走於各國之間,憑借自己的口才和智慧,各為其主,謀取霸業。晏子即是其中的佼佼者。
公元前547年,齊景公即位。前548年,由於齊景公在晉國訪問時的狂妄態度,引起了晉國高層的不滿,於是派出軍隊對齊實施震懾性攻擊,齊景公一開始並不在意,但後來晉國軍隊幾乎兵臨城下,使得他不得不服軟。
通過這次教訓,齊景公意識到單憑齊國的力量是無法與強晉抗衡的,於是他將目光放到了南方的楚國,決意與楚修好,共抗晉國。在這種情況下,晏子作為使者訪問了楚國。《晏子使楚》即是記錄晏子在這種情況下出使楚國的這一故事。
『伍』 《將相和》《晏子使楚》這些故事收錄在哪本書里五年級學生看。謝謝啦
人教版五年來級下冊語文自《將相和》與《晏子使楚》都是根據歷史故事改編的。《晏子使楚》在第三組,單元學習主題是感受語言表達的藝術;《將相和》在第五組,單元學習主題是學習名著中的歷史故事,理解主要內容,感受人物形象。這種學習目標上的差異,往往使我們在教學中只顧及文本所體現的教學目標方面內容的學習,而忽略兩篇課文在多方面存在的可比性及蘊藏的教學價值
『陸』 晏子使楚 主要講什麼
此文講述了春秋末期,齊國大夫晏子出使楚國,楚王三次侮辱晏子,回想顯示楚國的威風答,晏子巧妙回擊,維護了自己和國家尊嚴的故事。故事贊揚了晏子愛國,機智勇敢,善於辭令,靈活善辯的外交才能與不懼大國、不畏強暴的斗爭精神。諷刺了狂妄自大,傲慢無理,自作聰明的人。
《晏子使楚》這則文言文開頭即點明事情的起因:晏子將使楚,楚王欲辱之,楚王的手下獻計欲共同侮辱晏子。晏子到出國後,楚王及手下按計劃上演一出誣齊人為盜的假戲,而機智、善變的晏子則用「橘生淮南則為橘,生於淮北則為枳」的事實,用類推的方法進行反駁,挫敗楚王的陰謀。
『柒』 晏子使楚的資料
楚國
春秋戰國時期的一個國家,西周時立國,大約在今湖北荊山一帶。後來楚國不斷擴大勢力,占據了長江中游,後又滅越國,占江、浙,先後於湖北的丹陽(秭歸東南)、郢(江陵)和河南的陳(淮陽)安徽春(壽縣)建立都城,在公元前223年被秦國消滅。
晏子
名嬰,字仲平,春秋時夷維(山東高密)人,是春秋時齊國的大夫,是當時有名的政治家,大約生活於公元前500年之前。稱他「晏子」是表示尊稱,「子」古代表示尊稱。晏子於齊靈公26年(公元前556年)任齊卿之職,歷經齊靈公、齊庄公及齊景公三代君主,堪稱「三朝元老」。出使楚國是在齊景公在位的時候,那時楚國的國王是楚靈王。
枳
是一種落葉灌木或小喬木。開白色小花,結黃綠色小球形漿果,味道酸苦,可以入葯,用以消積、化痰。枳也叫枸橘。
拋磚引玉
公元前 700年,楚國用「拋磚引玉」的策略,輕取絞城。
這一年,楚國發兵攻打絞國(今湖北鄖縣西北),大軍行動迅速。楚軍兵臨城下,氣勢旺盛,絞國自知出城迎戰,凶多吉少,決定堅守城池。絞城地勢險要,易守難攻。楚軍多次進攻,均被擊退。
兩軍相持一個多月。楚國一大夫莫傲屈瑕仔細分析了敵我雙方的情況,認為絞城只可智取,不可力克。他向楚王獻上一條「以魚餌釣大魚」的計謀。他說:「攻城不下,不如利而誘之」。楚王向他問誘敵之法,屈瑕建議:趁絞城被圍月余,城中缺少薪柴之時,派些士兵裝扮成樵夫上山打柴運回來,敵軍一定會出城劫奪柴草。頭幾天,讓他們先得一些小利,等他們麻痹大意,大批士兵出城劫奪柴草之時,先設伏兵斷其後路,然後聚而殲之,趁勢奪城。
楚王擔心絞國不會輕易上當,屈瑕說:「大王放心,絞國雖小而輕躁,輕躁則少謀略。有這樣香甜的釣鉺,不怕它不上釣。」楚王於是依計而行,命一些士兵裝扮成樵夫上山打柴。絞侯聽探子報告有樵夫進山的情況,忙問這些樵夫有無楚軍保護。
探子說,他們三三兩兩進山,並無兵士跟隨。絞侯馬上布置人馬,待「樵夫」背著柴禾出山之機,突然襲擊,果然順利得手,抓了三十多個「樵夫」,奪得不少柴草。一連幾天,果然收獲不小。見有利可圖,絞國士兵出城劫柴草的越來越多。
楚王見敵人已經吞下釣餌,便決定迅速逮大魚。第六天,絞國士兵像前幾天一樣出城劫掠,「樵夫」們見楚軍又來了,嚇得沒命地逃奔,絞國士兵緊緊追趕,不知不覺被引入楚軍的埋伏圍內。只見伏兵四起,殺聲震天。楚國士兵哪裡抵擋得住,慌忙敗退,又遇伏兵斷了歸路,死傷無數。楚王此時趁機攻城,絞侯自知中計,已無力抵抗,只得請降。
——本文選自西苑出版社《素質教育新教案》
晏子不辱使命
晏子是春秋時期齊國著名的政治家。他博學多才,聰明過人,能說善辯,所以齊景公經常派他出使各國。一次,晏子要出使到楚國去,楚靈王知道了,就召集眾大臣說:「聽說晏子是齊國能言善辯的大臣,名氣雖然很大,但他身高卻不足五尺,我想當面羞辱他一番,叫他知道知道咱們楚國的威風,你們誰有什麼好辦法?」
這時,一個大臣在楚靈王耳邊嘀咕了半天,楚靈王一邊笑一邊連說:「好,好,這個辦法好。」
於是,那個大臣馬上叫人在城門旁邊挖了一個五尺高的小洞,等晏子到來時,他們故意把大門關了,想讓晏子從小洞進城。
晏子走到小洞前邊,看了看,說:「這是狗洞,不是城門。出使狗國的人,才從狗洞進。請問我是來到了狗國呀,還是來到了楚國?」這一問鬧得楚國的大臣們都說不出話來,只好打開城門,迎接晏子進城。
楚王見到晏子,笑嘻嘻地說:「怎麼,齊國沒有人了嗎?」
晏子知道楚王是在諷刺他個子矮,但他卻不動聲色地回答說:「您這是什麼話!單是我們齊國首都臨淄,就有七八千戶人家。街上的行人擠得肩膀挨著肩膀,腳尖碰著腳跟。大王,您怎麼說齊國沒有人呢?」
楚王說:「既然有這么多人,為什麼要派你這樣的人出使到我們堂堂的楚國來呢?」
晏子不慌不忙地回答:「噢!這您就不知道了。我們齊國派遣使臣有個規矩:對方要是個上等國家,就派一個有本事的人去;對方要是個下等國家,就派一個無能的人去。我就是個無能的人,所以才派我到你們楚國來。」幾句話說得楚王張口結舌。
不久,晏子又要出使到楚國去,楚王又和左右的大臣們商量:「我想再當眾耍笑他一下,你們誰有什麼好辦法?」一個大臣又在楚王跟前如此這般地說了一番,楚王聽了連說:「好,好!到時候咱們試他一下。」
沒幾天晏子到了,楚王安排了酒席招待他。大家正喝得高興的時候,只見兩個吏卒綁著一個犯人來到楚王面前。楚王故意問:「這個犯人是哪國人?犯了什麼罪?」吏卒回答說:「是齊國人,犯了盜竊罪。」楚王看了看晏子,笑嘻嘻地問晏子:「齊國人都善於偷盜嗎?」
晏子輕輕地站了起來,不慌不忙地回答:「我聽人家說,桔子生在江南一帶的叫做桔,又大又甜;假如把它移到江北一帶,就變成枳了,又小又酸。它們的葉子很相似,果實的味道可完全不同。為什麼會這樣呢?這因為兩個地方的水土不同啊!現在這個人,生活在齊國的時候並不偷盜,到了楚國就偷盜,是不是楚國的水土使百姓善於偷盜啊?」
楚王聽了,臉羞得通紅,心想:「晏子真了不起啊!我想要笑他,沒想到,反被他給要笑了。」
我國歷史上的一個時代(公元前722年至公元前481年),因孔子所編史書《春秋》包括了這一段時間而得名。 [大夫] 古代的高級官職。 [使楚] 使:出使。使楚就是以國家代表的身份到楚國去。 [國勢] 國家政治、經濟、軍事等方面的力量。 [侮辱] 使對方人格或名譽受損害,蒙受恥辱。例:侮辱生理有缺陷的同學,是一種不道德的行為。 [打發] 派遣,使離去。 [欺君之罪] 君:君主,國王。之:的。欺君之罪指欺騙君主的罪過。 [敝國] 謙稱,稱自己的國家。 [酒席] 用於待客或聚餐的酒和整桌的菜。
『捌』 讀《晏子使楚》有感
讀《晏子使楚》有感
《晏子使楚》是我的語文書上其中的一篇課文,雖說是課版文,可我還是象讀權其他課外書一樣寫了讀後感。
《晏子使楚》是一篇歷史故事,記敘了春秋時期齊國大夫晏子出使楚國,楚王想借勢侮辱晏子,而晏子以自己的聰明才智,針鋒相對,反駁了楚王,從而維護了國家的尊嚴。課文的3-5自然段主要寫了楚王三次侮辱晏子,言語中充滿了挑畔和嘲弄。先是對齊國大夫直呼「你」已是無理之極,後一次直指齊國,嘲笑之語更是肆無忌憚。面對這樣盛氣凌人的侮辱,晏子正氣凜然、沉著應對、機智反擊,結果楚王一敗再敗,不得不賠禮認輸。
讀完了這篇課文,我覺得晏子的言語中帶著奇妙的感覺。在生活中這種事非常多。前些日子,我在看一本書時,看到了與這種事情差不多的情節,一位女人在別人家吃飯時,主人為了幫她盛飯不小心把衣服弄臟了,結果她說:「你的衣服真有品味!」我那時想:這句話分明在嘲笑主人的衣服弄臟了,太不應該了。
在生活中,大家不能在別人做錯事的時候嘲笑別人,這樣是可恥的。
『玖』 《晏子使楚》講了什麼
《晏子使楚》講述了春秋末期,齊國大夫晏子出使楚國,楚王三次侮辱晏子版,想顯顯楚國的威權風,晏子巧妙回擊,維護了自己和國家尊嚴的故事.故事贊揚了晏子機智勇敢、靈活善辯的外交才能與不懼大國、不畏強暴的斗爭精神。
『拾』 晏子使楚的歷史故事
晏子出使楚國。楚國人想侮辱他,因為他身材矮小,楚國人就在城門旁邊特意開了一個小專門,請晏子屬從小門進去。晏子說:「只有出使狗國的人,才從狗洞進去。今天我出使的是楚國,應該不是從此門入城吧。」楚國人只好改道請晏子從大門進去。晏子拜見楚王。
楚王說:「齊國恐怕是沒有人了吧?」晏子回答說:「齊國首都臨淄有七千多戶人家,人挨著人,肩並著肩,展開衣袖可以遮天蔽日,揮灑汗水就像天下雨一樣,怎麼能說齊國沒有人呢?」楚王說:「既然這樣,為什麼派你這樣一個人來做使臣呢?」晏子回答說:「齊國派遣使臣,各有各的出使對象,賢明的人就派他出訪賢明的國君,無能的人就派他出訪無能的國君,我是最無能的人,所以就只好出使楚國了。」
這時,楚王覺得自己是在自取其辱,反而開始對晏子尊敬起來。
(10)晏子使楚要讀哪個歷史書擴展閱讀:
晏子針對楚王的原因在於,楚王不尊重他人的人格 ,欺人太盛。
這則故事也說明了尊重他人就要尊重他人的人格,每一個人無論別的方面有什麼差別,在人格上是平等的。維護人格對一個人保持尊嚴是最重要的,所以要尊重他人就必須注意不能損害他人人格。否則必定要遭到他人的反擊,從而以自取其辱而告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