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北師大版歷史八年級下第五單元有那幾課
14.鋼鐵長城
15.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16.外交事業的發展
Ⅱ 北師大版八年級下冊《歷史》的講解類教輔書哪本好
我高二了物理一直用
《教材解讀》講解詳細.例題特別典型,難度中等,物理老師也給我們介紹過
Ⅲ 八年級下冊歷史第二單元是到第幾課
人教版八年級下冊歷史書目錄:
第一單元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和鞏固
第1課中國人民站起來了
第2課最可愛的人
第3課土地改革
第二單元社會主義道路的探索
第4課工業化的起步
第5課三大改造
第6課探索建設社會主義的道路
第7課「文化大革命」的十年
第三單元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
第8課偉大的歷史轉折
第9課改革開放
第10課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
活動課一社會調研──家鄉的昨天和今天
第四單元民族團結與祖國統一
第11課民族團結
第12課香港和澳門的回歸
第13課海峽兩岸的交往
第五單元國防建設與外交成就
第14課鋼鐵長城
第15課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第16課外交事業的發展
活動課二歷史紀實大家談──新中國的外交
第六單元科技教育與文化
第17課科學技術的成就(一)
第18課科學技術成就(二)
第19課改革發展中的教育
第20課百花齊放推陳出新
活動課三20世紀歌曲中的「歷史」
第七單元社會生活
第21課人們生活方式的變化
活動課四家庭的照片
北師大版八年級歷史下冊目錄:
第一單元 走向社會主義之路
第1課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
第2課 為鞏固新中國而斗爭
第3課 新中國的內政與外交
第4課 社會主義制度的確立
第5課 新中國民族區域自治
第二單元 建設社會主義道路的探索
第6課 艱難曲折的探索歷程
第7課 「文化大革命」十年內亂 37 第8課 築起共和國鋼鐵長城
第9課 新中國走向世界舞台
第10課 「走向創業年代的英雄」
第三單元 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
第11課 偉大的歷史轉折
第12課 欣欣向榮的科教文體事業
第13課 祖國統一的歷史大潮
第14課 邁向社會主義現代化
第15課:展示五彩繽紛的社會生活
第四單元 人類祖先的基業——古代世界
第16課 當人類還是野蠻人的時候
第17課 大河流域的文明曙光
第18課 藍色的地中海文明
第19課 「日出之國」與「新月之鄉」
第20課 西歐的基督教文明
第21課 古老帝國的悲劇
第22課 人類三大人種的基本特徵
第五單元 古代文明的沖撞與文化成就
第23課 文明的沖撞與交融
第24課 昔日的輝煌
第25課 世界古代科學魅力的報告會
附錄:
中國現代史大事年表(1949——200)
世界上古中古史大事年表(約500萬年前至15世紀)
Ⅳ 人教版八年級歷史下冊有幾單元,每單元有幾課
第一單元 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和鞏固
第1課《中國人民站起來了》
第2課《回最可愛的人》
3課《土地改革》
第二單答元 社會主義道路的探索
第4課工業化的起步
第5課三大改造
第6課探索建設社會主義道路
第7課 《「文化大革命」的十年》
第三單元 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
第8課《偉大的歷史轉折》
第9課改革開放
第10課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
活動課一社會調研
第四單元 民族團結與祖國統一
第11課民族團結
第12課《香港和澳門的回歸》
第13課《海峽兩岸的交往》
第五單元 國防建設與外交成就
第14課鋼鐵長城
第15課 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
第16課外交事業的發展
活動課二歷史紀實大家談
第六單元 科技教育與文化
八下第17課《科學技術的成就(一)》
第18課科學技術的成就(二)
第19課改革發展中的教育
第20課百花齊放推陳出新
活動課三20世紀歌曲中的歷史
第七單元 社會生活
第21課人們生活方式的變化
活動課四家庭的照片
Ⅳ 八下歷史詳細目錄(北師大版)
第1課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
一、籌建新中國(第一屆政協會議)(P1)
(一)時間:1949年9月 地點:北平
(二)內容:
1、制定《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共同綱領》(《共同綱領》)---臨時憲法
(1)新中國的名稱:中華人民共和國
(2)新中國的性質:中華人民共和國是工人階級領導的、以工農聯盟為基礎的人民民主專政的國家,人民是國家的主人。
2、選舉中央人民政府領導----毛澤東為政府主席
3、大會確定:國旗為五星紅旗;代國歌為《義勇軍進行曲》;首都為北京;採用公元紀年。
(三)作用:為新中國的成立作好准備工作。
二、開國大典(新中國成立的標志)(P3-4)
(一)中央人民政府委員會第一次會議
1、接受《共同綱領》為施政方針
2、任命周恩來為政務院總理,朱德為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司令。
(二)大典盛況
1、時間:1949年10月1日
2、毛澤東宣稱: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中央人民政府是中國唯一合法政府。(54門禮炮齊響28響:54門象徵參加第一屆政協會議的54個民族[或參加第一屆政協的54個政治團體,或五四運動],28響代表中國共產黨領導人民英勇奮斗28個春秋)
(三)新中國成立的意義:標志中國新民主主義革命已經取得勝利,標志著中國受奴役受壓迫的半殖民地半封建時代已經過去了;中國人民從此站立起來,成為新國家、新社會的主人;中國歷史從此揭開了新的篇章。
三、西藏和平解放(P5):1951年5月中央人民政府同西藏鑒定和平協議,1951年10月,人民解放軍勝利進軍拉薩,西藏和平解放。
第2課 為鞏固新中國而斗爭
一、土地改革(P9)
1、標志:1950年6月,中央人民政府公布《中國人民共和國土地改革法》,土地改革運動在全國農村展開。
2、結果:到1952年底,全國大陸除了部分少數民族地區外,土地改革基本完成,三億多無地的農民分到了土地。(參閱P9「土改」的相關圖)
3、作用(意義):土地改革的完成,徹底廢除了在我國延續了兩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剝削制度,消滅了地主階級;農民成為土地的主人,在政治、經濟上翻了身;解放了農村生產力,促進了農村經濟迅速恢復和發展。
二、抗美援朝(1950---1953年7月)(P10-13)
1、原因:美國第七艦隊侵入台灣海峽,干涉中國內政;並越過中朝邊境,轟炸中國東北邊境的地區,嚴重威脅新中國的安全。為保家衛國(目的),中國人民志願軍(總司令:彭德懷)開赴朝鮮,抗美援朝。(參閱P10「中國人民志願軍開赴朝鮮戰場」圖)
2、英雄人物:黃繼光(為了掩護戰友前進,他用身軀堵住了敵人的槍口。)
邱少雲(為了保證戰斗的勝利和戰友的安全,在大火燒身的情況下,邱少雲嚴守潛伏紀律,直至壯烈犧牲) 稱號:最可愛的人
3、結束:1953年7月《朝鮮停戰協定》的簽定
4、意義:抗美援朝戰爭的勝利,維護了亞洲和世界的和平,大大提高了新中國的國際威望,為新中國贏得了一個相對穩定的和平環境。
5、中國人民志願軍的精神:集體主義精神(愛國主義精神、革命主義精神等)
第3課 新中國的內政與外交
一、內政(《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P15)(參閱P16「《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書影」圖)
1、會議名稱:第一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1954年9月北京;
2、憲法內容:我國堅持人民民主專政,堅持社會主義道路,一切權力屬於人民,人民行使權力的機關是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和地方各級人民代表大會,確立了我國的根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會制度)。
3、性質:第一部社會主義類型的憲法。 4、選舉毛澤東為主席,周恩來為國務院總理。
二、外交
1、和平共處五項原則(P16)
(1)提出:1953年12月我國政府同印度政府代表的談判中,首次提出和平共處五項原則;
(2)倡導:中、印、緬
(3)內容:互相尊重主權和領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幹涉內政;平等互利;和平共處。
(4)影響:為越來越多的國家所接受,成為處理國與國之間關系的基本准則,在國際社會產生廣泛而深遠的影響
2、亞非萬隆會議:1955年,印度尼西亞的萬隆舉行,是有史以來第一次由亞非國家自己舉行的國際會議,主要討論保衛和平、爭取民族獨立和發展民族經濟等問題,周總理提出「求同存異」的方針,促進會議圓滿成功。
第4課 社會主義制度的確立
一、第一個五年計劃(1953----1957年)(書P20)
1、過渡時期的總路線(一化三改):在一個相當長的時期內,逐步實現國家的社會主義工業化,實現國家對農業、手工業、資本主義工商業的社會主義改造。
2、一五計劃:(時間:1953---1957年)
(1)目的:有計劃地進行社會主義建設;
(2)內容:集中主要力量發展重工業,建立國家工業化和國防現代化的初步基礎;有步驟地促進農業、手工業的合作化;繼續進行對資本主義工商業的改造;保證國民經濟中社會主義成分的比重穩步增長。
(3)成就:一田(克拉瑪依油田)、一橋(武漢長江大橋)、三廠(長春第一汽車製造廠、沈陽飛機製造廠、鞍山鋼鐵公司)、六路(三公路[川藏、青藏、新藏]、三鐵路[集二、寶成、鷹廈])。(參閱書P21「第一個五年成就示意圖」)
二、三大改造(1953---1956年底)
1、1955年,全國出現農業合作化高潮。
2、資本主義工商業改造政策:利用、限制、改造。
3、概況:
改造的內容
改造的途徑
結果
歷史意義
存在的主要問題
農業
走合作化道路
到1956年底基本完成三大改造
社會主義改造的基本完成,標志著社會主義公有制形式在國民經濟中佔主導地位,社會主義制度在我國基本建立起來,我國進入社會主義初級階段。
由於發展速度迅猛,工作過於急促和粗糙,在實際工作中出現了一些偏差。
手工業
走合作化道路
資本主義工商業
從加工訂貨為主逐步向到公私合營過渡
第5課 學習探究(一)
1、民族區域自治是新中國解決民族問題的基本政策。(P26)
2、5個民族自治區,最早成立的是內蒙古自治區,最晚的是西藏自治區。(參閱書P28「自治區成立時間表」)
第6課 艱難曲折的探索歷程
一、中共八大(1956年9月)(P31)
1、主要內容:正確分析了國內主要矛盾,規定了全國人民的主要任務。
2、地位:成為黨在探索社會主義道路過程中取得的重要成果。
二、重大失誤(P32)
1、1958年5月,中共八大二次會議通過「鼓足干勁,力爭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設社會主義」的總路線。
2、失誤的表現
(1)1958年大躍進: 標志:盲目求快,片面追求高速度; 大煉鋼鐵運動
(2)人民公社化運動: 特點:一大二公(規模大,公有化程度高):大辦公共食堂
3、失誤的結果:是黨在探索過程中的嚴重失誤,國民經濟出現嚴重困難。
4、失誤的原因:黨對社會主義建設缺乏經驗,對國情沒有認識清楚,急於求成,忽視了經濟發展的客觀規律。
5、經驗教訓:經濟發展一定要遵循客觀規律,立足國情,堅持實事求是,一切從實際出發,多積累發展經濟的景仰。
三、國民經濟復甦:1961年,國民經濟調整八字方針「調整、鞏固、充實、提高」,1962年底開始復甦
第7課 「文化大革命」十年內亂(1966—1976年)(P37-39)
一、發動
1、原因:毛澤東錯誤地分析了階級斗爭的形勢。
2、導火線:1965年《評新編歷史劇〈海瑞罷官〉的發表》
3、開始標志:1966年5月,《五一六通知》。
4、1966年,毛澤東《炮打司令部------我的一張大字報》矛頭指向劉少奇、鄧小平。
二、經過
1、紅衛兵運動----造反派奪權到武鬥;形成林彪(1971年墜機死亡)和江青兩個反革命集團
2、最大冤案:劉少奇案。
三、結束:1976年10月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團。
四、評價
1、性質:「文化大革命」是一場由領導者錯誤發動,被反革命集團利用,給黨、國家和各族人民帶來嚴重災難的內亂。
2、危害(影響):國家政權遭到嚴重削弱;民主與法制被肆意踐踏;國民經濟發展緩慢,生產處於半停產或停產狀態;人民生活水平基本沒有提高;對教育科學文化事業嚴重摧殘,阻滯了全民族文化素質的提高和現代化事業的發展。中國與發達國家之間的差距拉大了。國民經濟損失約5000億元。
3、教訓:社會主義制度基本確立後必須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必須對社會主義制度確立後的階級矛盾有科學客觀的分析;健全民主和法制建設,健全黨的民主集中制領導。
第8課 鑄起共和國鋼鐵長城
(1)1964年10月:原子彈 (參閱P42「原子彈爆炸成功」圖)
(2)1966年10月:導彈,實現導彈和原子彈的結合。
(3)1967年:氫彈(成為第四個能夠自己研製氫彈的國家)
(4)1970年:人造衛星「東方紅一號」(參閱P43「東方紅1號」圖)
(5)1949年:海軍和空軍
(6)三位一體的戰略核力量:地地戰略導彈部隊、海軍潛地戰略導彈部隊、空軍戰略轟炸機部隊。(通常被成為「二炮」的部隊是導彈部隊)
(7)「兩彈一星」精神(P45每課一得):是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社會主義精神和科學精神的集中體現。
第9課 新國中走向世界舞台
一、重返聯合國(參閱P47「中國代表團在第26屆聯合國大會上「圖):1971年10月,第26屆聯大。意義:中華人民共和國正式作為聯合國安理會五個常任理事國之一,登上國際政治舞台,為實現聯合國憲章的宗旨、維護世界和平、加強各國友好合作、促進人類進步事業,做出了自己不懈的努力。(現在,聯合國的5個常任理事國是:中美英法俄)
二、中美建交:1971年,中美雙方開展「乒乓外交」;1972年尼克松訪華,簽定上海《中美聯合公報》,認為要實行和平共處五項原則,反對霸權主義的威脅,美國承認只有一個中國,台灣是中國的一部分(改變世界的一周);1978年12月發表《建交公報》;1979年1月1日正式建立外交關系。(參見P49「歷史性的握手」圖)
第10課 學習探究(二)
「鐵人」王進喜 「兩彈元勛」鄧稼先 「縣委書記的榜樣、人民的好乾部」焦裕祿
第11課 偉大的歷史轉折
一、十一屆三中全會的召開(P59)(1978年12月,北京)—— 改革開放的開始
1、內容:確立解放思想、實事求是的指導思想;黨和國家的工作重點轉移到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上和實行改革開放;形成以鄧小平為核心的黨中央第二代領導集體。
2、意義:重新確立了實事求是的馬克思主義思想路線,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實行改革開放,走上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正確道路,中共十一屆三中全會是共和國歷史上一個偉大的轉折點。(聯系歌〈春天的故事〉)
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1982年開始,最早在安徽、四川兩省)
1、經濟體制改革首先在農村進行——包產到戶
2、意義: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明確了國家、集體、個人的利益關系,農民的責、權、利緊密結合,空前地調動了農民的生產積極性,解放、推動了中國農村生產力的發展,為工業的發展提供了堅實的基礎。
三、對外開放(參見P62「沿海地區對外開放示意圖」)
1、我國對外開放格局形成過程:先開放經濟特區,再開放沿海經濟開放城市,接著發展到開放經濟開放區,最後逐漸向內地發展成現在的全方位對外開放的格局
2、1979年,對廣東、福建兩省實行優惠政策。
3、經濟特區:深圳、珠海、汕頭、廈門(1980年)、海南省(1988年,最大的經濟特區);
(經濟特區集中於福建、廣東、海南三省)
4、經濟開放區:長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閩東南地區、環渤海地區、上海浦東新區。
5、作用和影響:深圳等經濟特區的創建,為進一步擴大開放積累了經驗,有利地推動了我國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進程;建設經濟特區,可以增強同國外的經濟技術合作交流與合作,學習國外先進的科學技術和管理經驗,有利於人才的培養,有利於中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更快、更好地發展;也有利於世界了解中國,擴大中國的國際影響。
第12課 欣欣向榮的科教文體事業
一、科技(P65)
1、1973年袁隆平----秈型雜交水稻(東方魔稻);大大提高了畝產量,被外國新聞媒體稱為「東方魔稻」。(參見P65「袁隆平在田間工作」圖)
2、1986年3月「八六三計劃」《高新技術研究開發計劃綱要》;
二、教育
1、戰略思想:科教興國----普及九年義務教育、發展高等教育(參閱P66「鄧小平題詞」)
2、普及九年義務教育:1986年《中華人民共和國義務教育法》;20世紀末,全國普及九年義務教育的人口覆蓋率達到80%。
3、發展高等教育:1977年底恢復高考。
三、其它:
1、20世紀五六十年代:《青春之歌》《紅旗譜》《創業史》《紅岩》
2、1981年茅盾文學獎設立; 3、1991年精神文明建設「五個一工程」;
4、1984年第23屆奧運會金牌零的突破。1959年,容國團首次獲得乒乓球單打冠軍,是新中國成立第一個世界冠軍。
第13課 祖國統一的歷史大潮
一、一國兩制(鄧小平)(P70)
1、提出:首先針對台灣問題提出來的。 2、主要內容:一個中國的前提下,中國主體部分實行社會主義,港澳台地區仍然保持資本主義制度。 3、實踐:首先被運用於解決香港問題,1997年7月1日收回香港;1999年12月20日收回澳門。(香港於1841~1898年逐步被英國侵佔,澳門於1553~1887年被葡萄牙侵佔)
二、兩岸交流:1、方針:和平統一,一國兩制; 2、原則:相互尊重、互補互利
第14課 邁向社會主義現代化
一、社會主義民主與法制建設(P76)
1982年五屆全國人大通過新憲法,後又制定《刑法》、《刑事訴訟法》、《民法通則》——建立起以憲法為核心的法律體系。
二、市場經濟體制(經濟體制改革的目標: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
1、1993年通過《關於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若干問題的決定》,規定國有企業改革的基本方向是建立現代企業制度。(先進典型:邯鄲鋼鐵總廠)。
2、就業制度:我國實行「勞動者自主就業、市場調節就業、政府促進就業」的方針,建立市場導向的就業機制,打破了「鐵飯碗」,通過公平競爭獲得工作崗位。
三、推進建立國際新秩序 1989年「亞太經合組織」(APEC)建立,中國1991年加入。
四、高舉偉大的旗幟(「鄧小平理論」)(書P79)
1、提出:1997年十五大首次使用「鄧小平理論」,
2、地位:鄧小平理論是馬克思列寧主義同中國實際相結合的又一次歷史性飛躍產生的理論成果;是當代中國的馬克思主義;成為指導我國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光輝旗幟。
Ⅵ 北師大版歷史八年級下冊重點知識匯總
學歷史的關鍵是記憶,就是看書沒別的辦法。我建議你,一邊看書,一邊用鉛筆劃書,再用不同的筆,多劃幾遍。熟能生巧。祝你學習進步啊!
Ⅶ 八年級上歷史北師大課本一共多少課
28
Ⅷ 八年級下冊歷史(北師大版)
這就要去書店找了..
Ⅸ 北京師范大學歷史考試科目有哪幾課
呵呵,打算考研,這些最基本的信息都可以在北師大研招網上了解到啊版。歷史屬於統權考科目,你需要准備政治,英語一和專業課就好了。
網上也可以查到往年的公共課和專業課考試大綱,還有不明白的,可以登陸我們網站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