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明朝是什麼時候建立的
明朝(1368-1644年)是中國歷史上最後一個由漢族建立的大一統封建王朝。歷經十二世、十六位皇帝,國祚二百七十六年。明朝又是如何建立的呢?
元朝末年,政治腐敗,蒙古統治者爭權奪利,百姓怨聲載道,包括漢族在內的廣大人民受到空前壓迫。國庫也日漸空虛。為了彌補財政虧空,蒙元政府除了加重賦稅以外,還發行新鈔「至正寶鈔」並大量印製,致使嚴重的通貨膨脹,導致民不聊生。
1351年,朝廷征調農民和兵士十幾萬人治理黃河水患。黃河兩岸農民本已飽受災荒之苦,在治河工地上又橫遭監工的鞭打,被苛扣口糧,非常憤怒。於是,「治河」和「變鈔」就成為民變的導火線,導致紅巾軍起義的爆發。1351年5月,韓山童、劉福通領導的紅巾軍起義爆發。次年,郭子興響應,聚眾起義,攻佔濠州(今安徽鳳陽)。不久,貧苦農民出身的濠州人朱元璋投奔郭子興,屢立戰功,得到郭子興的器重和信任,並娶郭子興養女馬氏為妻。之後,朱元璋離開濠州,發展自己的勢力。
1355年,劉福通立韓山童之子韓林兒為帝,稱小明王,國號大宋,年號龍鳳,以濠州為都城。郭子興病故後朱元璋統率郭部,任小明王韓林兒的左副元帥。龍鳳二年(1356年),朱元璋率兵佔領集慶(今江蘇南京),改名為應天府,並攻下周圍一些軍事要地,獲得了一塊立足的基地。此時的朱元璋「地狹糧少」、「孤軍獨守」,遠不及其他起義軍勢力,處境十分艱難。朱元璋採納了謀士朱升「高築牆,廣積糧,緩稱王」的建議,經過幾年努力,朱元璋軍事和經濟實力迅速壯大。龍鳳六年(1360年),通過鄱陽湖水戰,陳友諒勢力遭到巨大打擊。次年,小明王封朱元璋為吳國公。
龍鳳九年(1363年),陳友諒勢力被完全消滅。龍鳳十年(1364年)朱元璋自稱吳王,史稱西吳王,與位於平江(今江蘇蘇州)的東吳王張士誠相區別。龍鳳十二年(1366年)小明王沉於江中溺死,朱元璋將明年改為吳元年。吳元年(1367年),朱元璋攻下平江,張士誠自盡,之後朱元璋又消滅割據浙江沿海的方國珍。
1368年正月,朱元璋在應天稱帝,建立了明朝,改元洪武,之後趁蒙元內斗之際進行北伐和西征,同年攻佔大都(今北京),元順帝北逃。之後朱元璋繼續消滅位於四川的明玉珍勢力和據守雲南的元朝梁王。又深入沙漠,進攻北元。天下至此初定。
⑵ 明朝什麼時候建立的
明朝(1368年-1644年)由明太祖朱元璋建立,歷經十二世、十專六位皇帝、十七朝,國祚276年,是屬中國歷史上最後一個由漢族人建立的封建王朝。明朝初期定都於應天府(今南京),永樂十九年(1421年),明成祖朱棣遷都至順天府(今北京),而應天府改稱為南京。因明朝的皇帝姓朱,故又稱朱明。1644年,李自成攻入北京,明思宗朱由檢於煤山自縊,明朝滅亡。明朝是中國繼周朝、漢朝和唐朝之後的盛世(黃金時代),史稱「治隆唐宋」、「遠邁漢唐」。 大明,無漢唐之和親,無兩宋之歲幣,天子御國門,君主死社稷。當為後世子孫所敬仰。
⑶ 明朝的建立背景
元末農民起義又稱元末農民戰爭、元末紅巾軍起義,是十四世紀中葉爆發的一次農民階級的反封建斗爭。這次農民戰爭規模之大、歷時之久、起義階層的全面程度是空前的。
元末吏治腐敗,橫征暴斂,苛捐雜稅名目繁多,全國稅額比元初增加20倍,大批蒙古貴族搶占土地,而中原連年災荒,更使得百姓破產流亡,無計為生。
當時,黃河泛濫,給沿河中下游地區的人民帶來了巨大的災難。在這些災民中普遍流行著一個民謠:「石人一隻眼,挑動黃河天下反。」至正十一年(1351年),元朝征發15萬人修治黃河,並派兵2萬沿河鎮壓。監督修河的官吏貪污作弊,剋扣民工「食錢」,致使民工挨餓受凍,群情激憤。北方白蓮教首領韓山童及其教友劉福通等便決定抓住這一時機,發動起義,義軍頭裹紅巾,人稱紅巾軍。[2]
韓山童以白蓮教主的身份宣稱:「明王出世」即「彌勒佛下生」,[3]只要明王出世、彌勒下生,人民就可以翻身,這樣有力地吸引了廣大農民。[4]
元朝趕忙下令改變一切歧視漢人的政策,利用仇視紅巾軍的漢族地主勢力來鎮壓紅巾軍。與此同時,南方紅巾軍內部又因矛盾而互相仇殺,勢力大大削弱。[4]
隨著局面惡化,紅巾軍處於元軍包圍之中,至正十九年(1359年),汴梁城破,韓林兒突圍出走,劉福通壯烈犧牲,中原地區的紅巾軍政權結束了,紅巾軍起義至此也接近尾聲。[4]
朱元璋趁元軍疲於對付北方紅巾軍,無暇南顧之機,採取一系列有效措施,逐漸發展壯大起來,從而削平群雄統一了江南,為北上滅元奠定了厚實的物質基礎和軍事基礎
元朝末年,蒙古統治者殘暴無道。1351年,元廷征調農民和兵士十幾萬人治理黃河水患。「治河」和「變鈔」導致紅巾軍起義爆發。1351年5月,韓山童、劉福通領導的紅巾軍起義爆發。1352年,郭子興響應,聚眾起義,攻佔濠州。平民出身的朱元璋受湯和邀請投奔郭子興,屢立戰功,備受郭子興器重和信任,並娶郭子興養女馬氏為妻。 1355年,劉福通立韓林兒為帝,國號宋,年號龍鳳,稱小明王,以亳州為都城。郭子興病故後朱元璋統率郭部,小明王任其為左副元帥
元末農民戰爭
1356年,朱元璋佔領集慶(今南京),改名為應天府,並攻下周圍戰略要地,獲取一塊立足之地。朱元璋採納朱升「高築牆,廣積糧,緩稱王」的建議,不斷壯大自己的實力。1360年,鄱陽湖水戰中殲滅陳友諒的主力。1361年,朱元璋被小明王封為吳國公。1363年,陳友諒敗亡。 1364年,朱元璋稱吳王,初步建立政權,史稱「西吳」。與占平江府的東吳王張士誠相區別。1367年,朱元璋攻下平江,張士誠自盡,後又滅浙江的方國珍 。
1368年正月初四,朱元璋在應天(南京)稱帝,國號大明,年號洪武。後進行北伐和西征,同年以「驅逐胡虜,恢復中華」的口號命徐達、常遇春等將北伐,攻佔大都(即北京),元順帝北逃,元朝在全國的統治結束。]之後朱元璋又相繼消滅四川的明升和雲南的元梁王把匝剌瓦爾密、遼東的納哈出。又八次派兵深入漠北,大破北元的軍隊。明滅元之戰是明太祖朱元璋稱帝後,派軍北伐,結束元朝統治的一系列戰爭。
朱元璋大致掃平南方群雄後,為了徹底推翻元朝,乘紅巾軍基本摧毀元主力軍的有利時機,於至正二十七年(1367年)十月,命徐達、常遇春率軍25萬人北伐。朱元璋軍由淮河入黃河,連克淮安、壽光、臨淄、高苑等地。山東諸州縣盡為朱元璋軍所有。[1]
洪武元年(至正二十八年,1368年)正月,朱元璋稱帝建明。四月,其北伐軍隊完全奪取中原,七月又克通州,元順帝只得攜帶家眷及宮廷官僚北走上都,繼續元室的統治,史稱北元。八月二日,徐達師入大都,北伐取得了徹底勝利,元朝滅亡
元末,爆發了紅巾軍為主的農民起義。義軍首領朱元璋在江北紅巾軍掩護下,到元至正二十七年(1367年),相繼攻滅江南漢帝陳友諒、吳王張士誠政權後,統一江南後。朱元璋審時度勢,決定北定中原、南略沿海並舉,以奪取全國統治權。[1]
朱元璋命徐達為征虜大將軍,常遇春為副將軍,北取中原,進克大都(今北京);湯和為征南將軍,消滅割據浙東的方國珍勢力;胡廷瑞為征南將軍,攻取福建;湖廣行省平章楊璟等攻廣西。洪武元年(1368年)正月,在各路大軍接連獲勝之際,朱元璋於應天(今南京)即帝位,國號大明,是為明太祖,建元洪武。
隨即進行了長達22年的統一戰爭。
⑷ 明朝建立於哪一年。
明朝(1368-1644年
是中國歷史上最後一個由漢族建立的大一統王朝,歷經回十二世,共十六位皇帝,享答國二百七十六年。
公元1368年,明太祖朱元璋在南京應天府稱帝,國號大明因明朝的皇帝姓朱,故又稱朱明。
明初定都於應天府,1421年遷都至順天府
⑸ 明朝在歷史上存在多少年
明朝(1368-1644年)是中國歷史上最後一個由漢族建立的中原王朝。歷經十二世版、十六位權皇帝,國祚二百七十六年。
1368年明太祖朱元璋在南京應天府稱帝,國號大明 。因明朝的皇帝姓朱,故又稱朱明。明初定都於應天府,1421年遷都至順天府 ,而在應天府設立南直隸 。明朝前期國力強盛,開創了洪武之治、永樂盛世、仁宣之治和弘治中興等盛世,國力達到全盛,疆域遼闊。中後期由於政治腐敗和天災導致國力下降,爆發大規模民變。1644年,李自成攻入北京,崇禎帝朱由檢於煤山自縊。明朝宗室在江南建立南明政權,隨後滿清趁亂入關,擊敗李自成農民軍和南明政權,1662年永曆帝朱由榔被殺,南明覆亡。1683年清軍攻佔台灣,明鄭結束。
⑹ 明朝哪一年建立
南宋滅亡五十餘年後,元朝統治者日益殘暴黑暗,終於爆發了元末農民起義。朱元璋參加了當時的濠州大帥郭子興領導的紅巾軍分支,經過多年的南征北戰,1364年,朱元璋自稱吳王獨霸一方,史稱西吳政權。1368年,朱元璋稱帝,以應天府(南京)為京師,國號大明,年號洪武,建立了明朝,朱元璋即為明太祖。不久他又命徐達、常遇春等北伐,攻佔大都(北京),蒙元統治者首領北逃,結束了在中原98年的統治,中國再次回歸到漢族建立的王朝——明朝統治中。
明朝初年國力強盛,經洪武、建文、永樂三朝勵精圖治,至明宣宗的近百年間,明朝北進蒙古高原,南征安南,伐錫蘭,羈縻馬來諸島族。明初天下大治,洪武之治、永樂盛世、仁宣之治一個接一個,一派盛世景象。
至明英宗幼年即位時,朝中有「三楊」楊溥、楊士奇、楊榮主持政局,「海內清平,萬邦來朝」。1442年後,宦官王振開始擅權,1449年發生震驚天下的土木堡之變。明英宗的弟弟景泰帝果斷任用於謙擊敗瓦剌,取得北京保衛戰的勝利。後又經歷景泰、天順兩朝的經營恢復,國力有所回升,到明朝中葉孝宗時期再次大治,此時政治清明,民生安康,對外復立哈密等衛,歷史上稱為「弘治中興」。
年號簡表明朝皇帝
姓名 廟號 謚號 年號 陵墓
朱元璋,原名朱重八,字國瑞 太祖 高皇帝 洪武(1368年——1398年) 孝陵
朱允炆 惠宗 讓皇帝(又謚惠帝) 建文(1399年——1402年) 待考
朱棣 成祖(原為太宗) 文皇帝 永樂(1403年——1424年) 長陵
朱高熾 仁宗 昭皇帝 洪熙(1424年——1425年) 獻陵
朱瞻基 宣宗 章皇帝 宣德(1426年——1435年) 景陵
朱祁鎮 英宗 睿皇帝 正統(1436年——1449年)、天順(1457年——1464年)註:1449年三月被俘退位,1457年一月復位。 裕陵
朱祁鈺 代宗 景皇帝 景泰(1450年——1457年) 景泰陵
朱見深 憲宗 純皇帝 成化(1465年——1487年) 茂陵
朱祐樘 孝宗 敬皇帝 弘治(1488年——1505年) 泰陵
朱厚照 武宗 毅皇帝 正德(1506年——1521年) 康陵
朱厚熜 世宗 肅皇帝 嘉靖(1522年——1566年) 永陵
朱載垕 穆宗 庄皇帝 隆慶(1567年——1572年) 昭陵
朱翊鈞 神宗 顯皇帝 萬曆(1573年——1620年) 定陵
朱常洛 光宗 貞皇帝 泰昌(1620年)實際在位一個月 慶陵
朱由校 熹宗 悊皇帝 天啟(1621年——1627年) 德陵
朱由檢 毅宗(原為思宗) 烈皇帝 崇禎(1628年——1644年) 思陵
南明皇帝
朱由崧 安宗 簡皇帝 弘光(1644年——1645年) 待考
朱聿鍵 紹宗 襄皇帝 隆武(1645年——1646年) 隆武陵
朱聿鐭 文宗 節皇帝 紹武(1646年) 紹武陵
朱由榔 昭宗 匡皇帝 永曆(1646年——1662年) 永曆陵
然後就沒有然後了
⑺ 明朝哪年建立
答案: 1368年
明朝(1368年—1644年)是中國歷史上的朝代之一,也是中國歷史上最後一個由漢族建立的王朝。
元朝末年,政治腐敗,元順帝統治時期,爆發了紅巾軍起義。一位披著破爛袈裟的青年和尚參加了紅巾軍。後來他成了這只軍隊的首領,他南征北戰,終於把蒙古人趕回了草原,建立了明朝。那位青年和尚就是朱元璋。1368年,朱元璋以應天府為京師國號大明,建立了明朝,朱元璋就是明太祖。
明朝共傳十六位皇帝。明朝的領土曾囊括今日內地十八省之范圍,並曾在今東北地區、新疆東部等地設有羈縻機構。明初以應天府(今南京)為京師,明成祖朱棣在位時以順天府(北平,今北京)為京師,應天府改為留都。
明朝初年國力較盛,曾北進蒙古,南征安南。明英宗幼年即位時,朝中有「三楊」楊溥、楊士奇、楊榮主持政局,『海內清平』。至正統七年,宦官王振開始擅權;正統十四年發生土木堡之變,永樂以來的軍事優勢遭到破壞,但景泰皇帝任用於謙擊敗瓦剌,保衛了國土。弘治時期是明朝政治作為清明的時期,歷史上稱為"弘治中興"。正德、嘉靖朝始逐漸中衰,社會矛盾萌發,並面臨蒙古、倭寇兩大外患。明神宗萬曆朝初期在名相張居正的輔政之下曾一度中興。後世計當代朝廷歲收,明朝的經濟規模可稱世界第一。惟至萬曆朝中期始,皇帝怠政,官員腐化,關外女真興起,明朝開始走向衰亡。天啟年間閹黨專政加快了這一進程的發展。至崇禎年間,多處爆發民變,後金軍隊也突破長城,五入關內。公元1644年,大順軍隊攻佔北京,崇禎帝自縊,明朝滅亡。但由明朝宗室在華南建立的若干個南明政權又延續了數十年,直到清朝康熙年間(1680年代)方被清軍徹底滅絕。
明朝的經濟和文化在中國歷史上都屬於較發達的階段。明朝早期君主集權強化,皇帝大權獨攬,但宣德以後,皇權開始削弱,權力在內閣和宦官之間爭奪。從明朝開始,西方伴隨著文藝復興、地理大發現和宗教改革,在世界的地位逐漸與東方平起平坐。同時,西學也隨著一批傳教士來到中國,為東西文化的交流開辟了窗口與機會。
⑻ 明朝開始的首都在哪裡
明朝時期的應天府,就是現在的江蘇南京。至正十六年(公元1356年),朱元璋帶領大軍,日夜圍攻,用了十天的時間,把元末重鎮集慶(江蘇南京)拿了下來。當他稱帝後,就把集慶改名為應天府,並作為自己的都城,同時把開封(河南開封)作為陪都。
應天府,或稱京師,是南京在明朝時期的名稱,為明朝前期首都,後永樂時期遷都順天府,應天府作為留都。應天府下轄上元、江寧、句容、溧陽、溧水、高淳、江浦、六合八縣
明朝(1368年 ―1644年 )是中國歷史上最後一個由漢族建立的大一統王朝,共傳十六帝,享國二百七十六年
元末民不聊生,爆發紅巾起義,朱元璋加入郭子興隊伍。1364年朱元璋稱吳王,建立西吳。 1368年朱元璋稱帝,國號為大明,因皇室姓朱,又稱朱明,定都於應天府
(8)歷史上明朝建立在哪裡擴展閱讀:
1356年,朱元璋攻佔集慶,改為應天府。1368年建立明朝,以南京為京師,南京成為中國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迎來歷史上的第二次高峰。明初京師總人口約70萬人,是當時中國規模最大、人口最多的城市,也是全世界最大的城市,修造歷時達27年的南京明城牆,是世界第一大城垣。雞籠山麓的國子監學生多達近萬人,還有日本、朝鮮、安南、琉球等國的留學生在此學習。
1402年,朱棣發動靖難之役奪建文帝帝位,攻佔南京後稱帝,改元永樂。1421年,朱棣正式遷都北京,將南京改為留都,設南京六部等機構,行使雙京制,應天府(南京)和順天府(北京)合稱二京府。1430年,鄭和從南京龍江關(今下關)啟航,率領2.7萬余官兵,駕駛寶船61艘,開始第七次遠航。
⑼ 明朝是怎麼建立起來的
明朝簡史可以說自明太祖朱元璋開始,明朝便竭力推行加強中央集權的方針和政策,如廢除丞相、創設內閣大學士、改行省為三司、重用廠衛特務等,從而使君權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明前期,雖曾爆發「靖難之役」,但政治上強大,並出現了鄭和七下西洋的壯舉。「土木之變」後,國勢由盛轉衰,宦官長期干政。萬曆時,出現張居正改革。明末,內外矛盾激化,明朝被農民戰爭滅亡。
在前代的基礎上,明朝社會經濟獲得極大的發展。農產品商品化擴大,手工業生產水平提高,工藝精湛,商業繁榮,市場活躍,更產生了資本主義萌芽。
在明代,封建文化極為繁盛。思想界產生了王守仁、李贄等著名人物;小說成就輝煌,《水滸》、《三國演義》及《西遊記》等作品名聞於史;湯顯祖、袁宏道及徐渭等文學藝術家領一時風騷;徐光啟、宋應星、李時珍及徐霞客等科學家都做出了傑出的貢獻。當時,還出現了中國歷史上最大的類書——《永樂大典》。
明太祖朱元璋
明太祖朱元璋(1328~1398),字國瑞,明朝的開國皇帝,濠州人。
朱元璋生在一個普通農民的家庭,17歲那年,家鄉流行瘟疫,他的父母及兄長都在這場災難中死去,青年朱元璋只得出家當和尚,以求溫飽。誰知和尚也並不好當,不久後的飢荒使得他不得不離開寺院外出化緣。這次外出可以說對朱元璋的一生影響非常大,不僅鍛煉了他的意志,身體,同時也使他初步接觸了一些反元的思想。
回到家鄉後不久,由小時的玩伴湯和介紹,朱元璋參加了郭子興的紅巾軍。由於他的睿智與勇敢,很快成為了郭子興的心腹,並取了郭子興的義女馬氏為妻。在郭子興部下期間,朱元璋不斷擴大自己的勢力,並掌握了一隻真正屬於自己的隊伍,這使得在郭子興死後,朱元璋很輕易地就打敗了郭子興的兒子,取得了對這只隊伍的控制權。 朱元璋並不滿足以得的地盤,他要大占宏圖就要有穩定的根據地,這樣南京(集慶)就走入了他的視線。1356年,朱元璋攻佔集慶,並改名應天府,自稱吳國公。同時採納朱升的建議「高築牆、廣積良、緩稱王」大力發展生產,為今後的更大的戰爭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接下來他在南京外圍大敗陳友亮,鄱陽湖血戰徹底擊潰比自己強大的陳友亮軍團,消滅浙江的張士誠,沈殺韓林兒,派徐達、常遇春北伐。逐個消滅了各個勢力,1368年,朱元璋在應天稱帝,國號大明。同年將元順帝趕出北京。
建國後,他採取與民安息的政策,減免賦稅,頒布《大明律》穩定社會秩序。同時他廢除丞相,實行六部制,改御史台為督察院,實行衛所制,使武將與兵權分離,設立錦衣衛,對朝臣和百姓進行監督,這一系列的措施都使皇權得到大大的加強。
朱元璋的屢興大獄在歷史上也留下了重重的一筆,洪武時期的功臣除了耿並文等少數幾個外,其餘全部被殺。胡惟庸一案,牽連被殺者達三萬人,朱元璋晚年的藍玉案又牽連了一萬五千人。以至於到了靖難之役南京朝廷竟無將可派,可以說朱元璋的分封外藩和大殺功臣直接導致了靖難之役中建文帝的失敗。 1398年5月,明太祖朱元璋病死於南京,在位31年,終年71歲。
⑽ 明朝建立時間
明朝(1368年―1644年)是中國歷史上最後一個由漢族建立的大一統王朝,共傳十六帝,享國276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