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古代出名的盔甲有
由賤到貴,分別是紙甲,布甲,皮甲,鎖子甲,板金鎧。此5類各有出名的鎧甲。至於盔,就多不勝數。
Ⅱ 中國古代著名鎧甲
名光鎧 輕便且防護力強 明朝前期
Ⅲ 中國歷史上,哪個朝代的盔甲最好看
我認為宋代的盔甲最好看
Ⅳ 中國古代有什麼名鎧甲
從出土的實物來看,古代戰甲,多以犀牛、鯊魚等皮革製成,上施彩繪;皮甲由甲身、甲袖和甲裙組成;除皮甲之外,商周時期的戰甲還有「練甲」和「鐵甲」。
商代鎧甲
衣、裳、舄是根據廣漢商代祭祀吭出土青銅像和石邊璋線刻人像復原,胄採用江西薪干縣商墓出土實物,甲參考安陽殷墟遺址遺跡
秦
這種鎧甲為臨陣指揮的將官所穿。胸前、背後未綴甲片,皆繪幾何形彩色花紋,似以一種質地堅硬的織錦製成,也有可能用皮革做成後繪上圖案。甲衣的形狀,前胸下擺呈尖角形,後背下擺呈平直形,周圍留有寬邊,也用織錦或皮革製成,上有幾何形花紋。整件甲衣前長97厘米,後長55厘米。胸部以下,背部中央和後腰等處,都綴有小型甲片。全身共有甲片一百六十片,甲片形狀為四方形,每邊寬大處理厘米。甲片的固定方法,用皮條或牛筋穿組,呈「V」字形並釘有鉚釘。另在兩肩裝有類似皮革製作的披膊,胸背及肩部等處還露出綵帶結頭
漢
漢 鎧甲可以分為兩類六型:
第一大類:
札甲
1型:僅護住胸、背的札甲.胸甲和背甲在肩部用帶系聯,長僅及腰。外形類似於明清婦女的肚兜。
2型:除胸甲和背甲以外,加有披膊,甲片較一型小。多半屬於一類二型甲片。
3型:見於二十家子出土標本,除胸甲、背甲外,有盤領,胸中開襟,用鐵扣扣合。披膊腋下不封口。身甲下緣也垂於腰部以下。
西漢的魚鱗甲也有三型,主要使用二類和三類甲片,一般不用一類甲片。
1型:見於二十家子出土的殘鎧,用二類一型甲片編綴。 2型:用三類一型小甲片編綴,,滿城一號墓出土標本屬此型。又見於楊家灣陶俑。
3型:用三類二型甲片編成,見洛陽3023號墓出土標本。
三國
在三國後期是流行被稱為「筩袖鎧」的鎧甲,外形就像是一襲現代的短袖套衫,主要是由一片片的鐵片編成。
除了筩袖鎧外,三國初期已經開始出現其它型制的鎧甲,以曹植的《先帝賜臣鎧表》為例,文中就提到了黑光鎧、明光鎧、兩當鎧、環鎖鎧、馬鎧等五種,由於上述五種鎧甲流行於南北朝甚至部份還一直流行至唐朝,所以學者推測,三國時代可能已出現了新式的鎧甲,只是製作難度大耗時長,只有王公貴族才穿戴得起,直到南北朝時才逐漸普遍流行於軍隊中,例如,有可能三國末期的騎兵已經小規模穿戴便於在戰馬上廝殺的兩當鎧。
南北朝
魏晉北朝時期的鎧甲主要有筩袖鎧兩、襠鎧和明光鎧。「明光鎧」
隋
隋代使用最普遍的鎧甲為兩襠塏和明光塏。兩襠塏的結構比前代有所進步,形制也有一些小的變化
唐
唐代胄甲,用於實戰的,主要是鐵甲和皮甲。除鐵甲和皮甲之外,唐代鎧甲中比較常用的,還有絹布甲。據《唐六典》記載,有明光、光要、細鱗、山文、鳥錘、白布、皂娟、布背、步兵、皮甲、木甲、鎖子、魚鱗甲、羅圈甲、山文字甲 馬甲等十三種。
五代十國
五代時期在服飾方面基本沿襲唐末制度,明光甲已基本退出歷史舞台,鎧甲重又全用甲片編制,形制上變成兩件套裝。
遼
據《遼史》記載,遼在契丹國時,軍隊就已使用鎧甲,主要採用的是唐末五代和宋的樣式,以宋為主
金
早期的鎧甲只有半身,下面是護膝;中期前後,鎧甲很快完備起來,鎧甲都有長而寬大的腿裙,其防護面積已與宋朝的相差無幾,形式上也受北宋的影響。金代戎服袍為盤領、窄袖,衣長至腳面;戎服袍還可以罩袍穿在鎧甲外面。
西夏
武士所穿鎧甲為全身披掛,盔、披膊與宋代完全相同,身甲好象兩襠甲,長及膝上,還是以短甲為主說明鎧甲的製造畢竟比中原地區落後一些。西夏的官服為也可作戎服,如遼代的契丹服一樣,兩者五明顯差別。由於西夏社會的封建程度不是很深,人與人之間的關系還是比較平等,以此在服飾上的等級觀念不那麼強。
蒙古
蒙古汗國和元代軍戎服飾以精巧著名。蒙古高原氈帳諸部未被成吉思汗統一之前曾用過鮫魚皮甲胄、翎根甲,後來則用以牛皮為里的銅鐵盔甲。 蒙古騎兵的胸甲是由4個部分組成,一片是從大腿到頸,根據人體的形狀來製作;另一片從頸到腰部,同前部的甲片連接起來,每一邊肩上固定一塊鐵板。他們每一條手臂上也有一片甲,從肩覆蓋到手腕,在每一條腿上面覆蓋著另一片甲。所有這幾片甲都用扣環連接在一起。
據《中國古代服飾史》記述,元代有一種翎根鎧,用蹄筋,翎根相綴而膠連的甲片,射之不能穿。還有象蹄掌甲。蒙古騎兵多為帶盔。另有一種胄作帽形而無遮眉,但在鼻部作一個極大的護鼻器,其狀頗怪。
蒙古民族的軍隊之所以能稱霸於歐、亞二洲者,實全恃其精良的騎兵。
元
元代鎧甲有柳葉甲、有鐵羅圈甲等。鐵羅圈甲內層用牛皮製成,外層為鐵網甲,甲片相連如魚鱗,箭很難穿透,製作極為精巧。另外還有皮甲、布面甲等。戎服只有一種本民族的服飾,即質孫服,樣式為緊身窄袖的袍服,有交領和方領、長和短兩種,長的至膝下,短的僅及膝。還有一種辮線襖與質孫服完全相同,只是下擺寬大、折有密襇,另在腰部縫以辮線製成的寬闊圍腰,有的還釘有鈕扣,俗稱「辮線襖子」,或稱「腰線襖子」。這種服裝也是元代的蒙古戎服,軍隊的將校和宮廷的侍衛、武士都可服用
清
清代一般的盔帽,無論是用鐵或用皮革製品,都在表面髹漆。盔帽前後左右各有一梁,額前正中突出一塊遮眉,其上有舞擎及覆碗,碗上有形似酒盅的盔盤,盔盤中間豎有一根插纓槍、鵰翎或獺尾用的鐵或銅管。後垂石青等色的絲綢護領,護頸及護耳,上綉有紋樣,並綴以銅或鐵泡釘。鎧甲分甲衣和圍裳。甲衣肩上裝有護肩,護肩下有護腋;另在胸前和背後個佩一塊金屬的護心鏡,鏡下前襟的接縫處另佩一塊梯形護腹,名叫「前擋」。腰間左側佩「左擋」,右側不佩擋,留作佩弓箭囊等用。圍裳分為左、右兩幅,穿時用帶系於腰間。在兩幅圍裳之間正中處,覆有質料相同的虎頭蔽膝。此圖為清代黃緞銅釘銅葉甲,但沒有護心鏡。
Ⅳ 中國古代名盔甲
中國古代鎧甲大全!!!!!!!
中國古代鎧甲,由於材料、保存上的問題,能夠完整保存至今的很少,大部分只能根據史籍和出土的零碎來推測研究。我國古代基本使用札甲,年代久一點,連接鎧甲的麻繩或皮條就會腐爛,造成保存不易。而歐洲鎧甲除了本身材料特點易於保存外,還因為有很多盔甲都是家族世代保存的,所以流傳下來的也不少,再加上現在盔甲成為高檔裝飾品,更加深了現代西方人對盔甲的興趣。
這里推薦一本書,書名叫>,作者是日本的蓧田耕一(唉...),由香港萬里機構出版,在三聯書店應該可以買到,港幣是85元。書中以「斬」、「打」、「扎」、「射」、「城」、「火」、「暗」、「甲」八個類別對中國古代兵器進行描述。書中對各種不同類型古代兵器的長度和重量數據描繪非常精確,長度單位甚至精確到小數點後一位,日本人的嚴謹認真可見一斑。
鎖子甲在中國古代又稱「環鎖鎧」。一般由鐵絲或鐵環套扣綴合成衣狀,每環與另四個環相套扣,形如網鎖。由西域傳入中國,最早記載見於《先帝賜臣鎧表》。《晉書.呂光載記》描述此類鎧甲「鎧如環鎖,射不可入。」唐代極為盛行,並將此甲列為13種甲制之一明代和清代還仍有沿用。
古代所謂「金甲」東西方都有,是貴族為了顯耀身份在鎧甲上鍍金而已。至於金絲甲,與其防護原理相似的應該是鎖子甲,屬於柔性鎧甲,優點是透氣性好,絕對重量小,缺點是防護能力差,不能抵擋大力的打擊和刺擊。
我國古代的盔甲並不輕。在宋代,歐洲鎖子甲的重量不過15公斤,15世紀時的哥特式全身甲也只有20公斤。雖然17世紀最重的盔甲達到了42公斤,但普通的重型四分之三甲也只是在20——30公斤的范圍內。以重量而言,中國宋代的步人甲(步兵鎧甲)是中國歷史上最重的鎧甲,根據《武經總要》記載,北宋步人甲由鐵質甲葉用皮條或甲釘連綴而成,屬於典型的札甲。其防護范圍包括全身,以防護范圍而言,是最接近歐洲重甲的中國鎧甲,但是也沒達到歐洲重甲那種密不透風般的防護程度。
根據宋紹興四年(1134)年的規定,步人甲由1825枚甲葉組成,總重量達29KG,同時可通過增加甲葉數量來提高防護力,但是重量會進一步上升。為此,皇帝親自賜命,規定步兵鎧甲以29.8KG為限。此後,又把長槍手的鎧甲重量定為32-35KG;由於弓箭手經常捲入近戰格鬥,其鎧甲定為28-33KG;而弩射手的鎧甲定為22-27KG。同時期的歐洲步騎兵的鎧甲類型還以鎖子甲為主,沒有達到如此的重量。
紹興十年前後,是宋朝軍隊最強大的時期。名將岳飛、韓世忠等,率領以鐵甲、長槍強弩為主要裝備的重步兵,以密集陣容屢屢擊敗女真族金朝騎兵。包括兵器在內,當時宋軍重步兵的負荷高達40-50KG,由於裝備過重,機動性受到影響,如紹興十一年(1141)的祏皋戰役,以步兵為主力的宋軍,由於身被重甲,加上過於長大的兵器,負荷過重,因為未能全殲已潰不成軍的金朝騎兵。
從出土的實物來看,古代戰甲,多以犀牛、鯊魚等皮革製成,上施彩繪;皮甲由甲身、甲袖和甲裙組成;甲片的編綴方法,橫向均左片壓右片,縱向均為下排壓上排;胄也是用十八片甲片編綴起來的。除皮甲之外,商周時期的戰甲還有「練甲」和「鐵甲」。練甲時間較早,大多以縑帛夾厚綿製作,屬布甲范疇。鐵甲出現於戰國中期,它的前身為青銅甲,是一種比較簡單的獸面壯胸甲。戰國時期的鐵甲通常以鐵片製成魚鱗或柳葉形狀的甲片,經過穿組聯綴而成。
商代鎧甲
衣、裳、舄是根據廣漢商代祭祀吭出土青銅像和石邊璋線刻人像復原,胄採用江西薪干縣商墓出土實物,甲參考安陽殷墟遺址遺跡。
圖片太多了!資料太豐富了。大家自己去看看吧
地址:http://www.qxwar.com/bbs/read.php?tid=362&u=285
Ⅵ 古代這么多盔甲哪一件最強
1樓說的不對,馬匹和騎師全身被板甲包裹的板甲是歐洲文藝復興的依仗式甲胄,作戰專的時候很屬少有人穿全身板甲,指揮官除外。其實不管東方還是西方,發展出來的盔甲都各有好處和特點,因為他們面對的武器都是一樣的。要了解更多關於盔甲的知識可以去網路盔甲吧
Ⅶ 中國古代防禦力最強的盔甲是什麼
中國古代盔甲,唐宋時期達到巔峰。其中尤以北宋時期的冷鍛甲為最強。
文章開篇,我們簡單梳理一下中國鎧甲發展史。
中國鎧甲,最早有竹木製作的。大概上古時期,斬木為兵。用削尖的木頭做兵器,鎧甲也只好採用竹木製作。但是部落首領等重要人物,有可能穿戴青銅製作的甲胄。民間傳說蚩尤82兄弟銅頭鐵腦,可能就是戴了青銅頭盔。
春秋戰國時期,已經普遍裝備皮甲。所謂皮甲,就是皮革製造的鎧甲。
戰國策講,吳國「衣水犀之甲者,億又三千。」意思是吳國有穿著水牛皮鎧甲的戰士十萬三千人。可見當時的鎧甲的材質,以皮革為主。大家不要以為皮革鎧甲質量不好,其實經過加工處理的皮革非常堅韌,有很強的防禦力。
秦始皇兵馬俑坑中,有很多石制的鎧甲,其實都是模擬皮甲的形制製作的。真正的秦兵所穿的應該也是皮甲。因為石甲,製作非常復雜,費工費力;防禦力極低,還非常沉重,沒有任何使用價值。所以不可能有人穿石甲。
秦漢之際,鐵甲逐漸走上歷史前台。
隨著冶煉技術的發展和鐵資源的累積,鐵甲逐漸成為戰場的主流。近年來出土的西漢鎧甲,都是鐵甲。在長安、洛陽、內蒙、河北等地,都曾經出土過漢代鐵甲。其工藝已經非常成熟。一套漢代鐵甲,有2400多片鱗片。防禦力很強。
冷鍛甲之前,鐵甲一般都是加熱之後進行鍛打。這樣方便加工。提高效率。
但是羌族人,採用獨特的冷段技術,「不用火,冷鍛之,比元厚三分減二乃成」,生生將一片片厚厚的金剛,用錘子敲打到三分之一的厚度!這其中所消耗的人力可想而知。而其強大的防禦力也令人不可思議。「去之五十步,強弩射之不能入」!
所以說,冷鍛甲才是中國鎧甲的巔峰。
Ⅷ 中國古代士兵的盔甲是什麼樣子的 最具有代表性的是什麼
宋帶開始武器逐漸繁雜起來,宋之前作戰多為,槊,矛,槍,弓,弩,戈,刀也多為直刀。
唐的步兵主要武器是陌刀,其外形可參考三尖兩刃刀,刃部要長許多。屬於布騎兵,就是騎馬機動,下馬作戰。
鎧甲是明光甲,外似魚鱗,胸有園鏡,但鎧甲厚了不易於作戰,動作遲緩。所以選擇,步騎結合弓弩相負。這種甲外表打磨光亮,望之金光閃閃,特別是胸前明鏡,極具震懾力。
每當戰斗展開時候,敵人在一百五十步時候,弩兵開始射擊;敵人在六十步時候,弓箭手開始射箭;敵人攻入二十步時候,弓弩手發箭後執刀棒(即陌刀、棒)與戰鋒隊齊入奮擊,己方重裝步兵與敵方步騎兵短兵相接後,奇兵、馬軍、跳盪軍皆不準輕舉妄動,如果前方步兵的戰況不順利,跳盪、奇兵、馬軍方可迎前敵出擊, 重步兵則後退整頓後准備再援, 如果跳盪、奇兵、馬軍進攻不利,所有的步軍(唐朝軍制中的陸軍中除去裝備陌刀的重步兵之外還包括防禦弓矢等遠程武器的盾牌手和手持短兵器的輕步兵)必須配合馬軍同時作戰。敵軍退卻,馬軍不得輕易追擊,必須確認敵人真正潰敗後,才能相繼掩殺。唐軍步馬結合,攻守有職,步兵為正面先鋒是最主要的正面攻擊力量,騎兵為側輔,通常用於迂迴包抄敵軍或者迅速沖擊立足未穩的敵軍陣腳之用,步兵配以弓、弩、陌刀,騎兵負責步兵戰後的突擊與追擊。陌刀作為長柄大刀如牆一般推進絞殺敵軍正面有生力量(敵軍往往在陌刀重步兵的絞殺下人馬俱碎),為先鋒步兵集團沖陣的主要力量,與馬軍、奇兵一起構成唐作戰的主要特色。
至於武術,那是單打獨斗。兩軍之間矛鋒如林,步兵間要相互靠攏,以免被敵陣撕裂,無數高強的士兵更本輪不開手,你陣形太散的話很容易就被對方的騎兵突入,所以武術沒落了。
至於明朝的倭寇之亂,有戚繼光創制的《辛酉刀法》和苗刀(非苗族之刀),皆是因為南方的地形特點決定的,倭寇勾結閹黨乘船而來,望有燭光登陸劫掠,或居險而寨,明軍騎兵長槍於海岸,灘塗,林間,崖下,更甭沒有優勢,發揮不出大兵團的力量,所以,個人刀法,武器犀利的倭寇暫時佔了先機,待戚繼光上台後張居正執政,倭寇內無耳目,面臨強將,就敗走了。
明以後就進入熱兵器時代,萬曆朝鮮之亂,倭軍草繩槍隨然殺傷力很大,但明軍的大炮更猛,朝鮮紀錄「在距城5里許,諸炮一時齊發,聲如天動,俄而花光燭天」,...「倭銃之聲雖 四面俱發,而聲聲各聞,天兵之炮如天崩地裂,犯之無不焦爛……」。
Ⅸ 中國歷史最強的鎧甲出現在哪朝,你絕對想不到
戰場上短兵相接,保存自己和消滅敵人同等重要。鎧甲作為中國古代的單兵防禦裝備,在冷兵器時代顯得尤為重要。鎧甲也隨著人類社會的發展而發展。
1鎧甲雛形--皮質鎧甲
鎧甲最早可追溯於原始社會時以藤、木、皮革等原料製造的簡陋的護體裝具。相傳甲是夏朝第七位夏後杼(予)發明的。夏軍在進攻東夷人時,為了防禦善於射箭的東夷人的攻擊,杼發現用獸皮製做甲,可抵消了東夷人的弓箭優勢,使夏軍戰鬥力大大增強。這便是鎧甲的雛形。為了滿足實用性和美觀性的發展要求,商周時期的人們將整片皮甲裁剪成皮革片,並將兩層或者多層粘和起來,表面塗漆,製成牢固、美觀、耐用的甲片,再用繩編連成甲。在實戰中,鎧甲和盾相結合可以有效抵禦青銅器兵器的進攻。
西周鎧甲
2鎧甲主流--鐵質鎧甲
隨著中國冶煉技術的進步—炒鋼法的出現,鋒利的鋼鐵兵器進入實戰,這也要求單兵防護裝備也隨之開始革新,鐵質鎧甲開始出現。秦代的重裝步兵和銳士就是著裝炒鋼鐵鎧甲。技術的發展和國力的強大,使得鐵質鎧甲在西漢時期開始大量裝備部隊,並成為軍中的主要裝備。
西漢鎧甲
此後,鐵質鎧甲成為中國古代將士的主要防護裝備材料,人們更多的對鎧甲的形式、防護攻擊種類、防護部位等方面的改進。如在西漢時期,鐵鎧也經歷由由粗至精的發展,從較大的長條形的甲片編的札甲逐漸發展為較小鱗片編制的魚鱗甲。保護的部位也從胸背的保護發展的肩臂和腰胯的保護。魏晉南北朝開始出現了明光鎧。明光鎧在胸前和背後均有圓護,且裝有護膝、護肩,身甲則長至臀部。明光鎧的圓護多以銅鐵等金屬製成,並且打磨的非常亮,在太陽的照射下會發出耀眼的明光。唐代,中國無論是在裝備、素質,士氣和將帥能力都達到冷兵器時代的高峰,鎧甲亦不列外。唐代改進了冶煉技術,使鎧甲質量更輕,防禦能力更強,發展出了以明光鎧為首的唐十三鎧。鎧甲李世民所率領的玄甲軍其實就裝備黑鐵盔甲的重騎兵。這支重騎兵在唐統一的過程中發揮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也是中國歷史上十大騎兵的兵種之一。
鐵質鎧甲發展歷程
宋朝步人甲是最接近歐洲重甲的中國鎧甲。宋代由於北方產馬地區的喪失,戰馬極度缺失,宋朝只能採用重裝甲步兵對抗北方以騎兵見長的遼國和金國。宋朝步人甲由1825枚甲葉組成,總重量達到29公斤,而長槍手的鎧甲重量則會達到32-35公斤。宋朝步人甲也是中國歷史上最重的裝甲。岳飛、韓世忠等名將以重步兵的密集陣型屢屢擊敗金人的騎兵,但是這種重甲步兵的機動性不足,勝時無法追擊,敗時無法及時撤退。在郾城大戰中,岳飛即把裝備有大刀和大斧的裝甲步兵按兩翼擺開陣勢,有效的抵禦了金騎兵的進攻。而在柘皋戰役中,以重步兵為主力的宋軍由於負荷過重,也因此未能全殲潰不成軍的金騎兵。
宋朝步人甲
3明清鎧甲--綿質鎧甲
自從火器出現以後,傳統的重型鎧甲的防禦能力明顯不足,從元代開始,出現了外為棉布料,要害部位裝有鐵片的布面甲,這就是綿甲的前身。明代是重型鎧甲和輕型鎧甲交替的時期,輕型鎧甲主要是指綿質鎧甲。綿質鎧甲柔軟、輕巧,其表面有大量的鐵甲或者銅甲。這種鎧甲可以抵禦弓箭和初級火器的攻擊。努爾哈赤以十三服鎧甲起兵後,其鎧甲即以綿甲為主,這種鎧甲在清宮劇中經常看到。人們將棉花打濕並反復拍打製成綿片,把多張綿片夾入鐵甲,內外用銅釘或者鐵釘固定,即可得到八旗鎧甲。其綿質材料主要防禦火器,鐵質材料主要防禦弓弩等。這種軟硬結合防禦機理和現代復合防彈衣的機理相似。
棉甲製作容易,價格低廉,且不像傳統重型鎧甲需要量身定做,方便大批量生產,重量輕,對早期火器有很強的防護力(中彈傷的不重),很顯然袁崇煥的紅衣大炮的威力,就不是這種鎧甲所能抵禦的了,努爾哈赤即是實例。
清代鎧甲
4其他鎧甲--紙質鎧甲和絹質鎧甲
唐朝國力鼎盛,統治者奢靡之風漸盛,軍隊的鎧甲也從實用的功能中發展處了眾多的以裝飾為主的儀典服飾,紙質鎧甲也就是在這時候出現的。紙有很好的柔韌性且分量較輕,遇到水時,其韌性更強。紙質鎧甲是用多層紙疊粘在一起製成的甲衣,在分量上比青銅、鐵製作的鎧甲輕,也便於展示。這種材質鎧甲有一定的防禦能力,質量輕但怕火,因此主要用於南方水軍。因為南方多雨鐵質鎧甲易生銹,明朝戚家軍抗擊倭寇時,紙質鎧甲得到了應用。
另外還有絹甲,它一般不用於實戰,只是宮廷侍衛、武士的戎服,這種鎧甲用圖案華美的絹或織錦作面料,內襯數層厚帛製成。和皮甲、鐵甲一樣,絹甲上也鑲有皮革、金屬製造的飾件,穿著更利索、更得體。除了鎧甲材質的多樣,唐代戎服的顏色也是五顏六色,特別是盛唐時期的絹甲,呈現出五彩斑斕的色彩,鮮艷而華麗。唐代的布甲、紙甲不只是用於表演的道具鎧甲,它們依然具有實用性和堅固性,布甲、紙甲實際上是唐代的一種新型鎧甲,是一種具有「高科技」含量的輕型鎧甲。在戰場上同樣可以保護戰士的身體,只是在抗擊重兵器沖擊方面要遜色於金屬鎧甲。
Ⅹ 求關於中國古代盔甲的種類名稱和詳細介紹~~
中國古代盔甲
中國古代盔甲
鎖子甲在中國古代又稱「環鎖鎧」。一般由鐵絲或鐵環套扣綴合成衣狀,每環與另四個環相套扣,形如網鎖。由西域傳入中國,最早記載見於《先帝賜臣鎧表》。《晉書.呂光載記》描述此類鎧甲「鎧如環鎖,射不可入。」唐代極為盛行,並將此甲列為13種甲制之一明代和清代還仍有沿用。
古代所謂「金甲」東西方都有,是貴族為了顯耀身份在鎧甲上鍍金而已。至於金絲甲,與其防護原理相似的應該是鎖子甲,屬於柔性鎧甲,優點是透氣性好,絕對重量小,缺點是防護能力差,不能抵擋大力的打擊和刺擊。
我國古代的盔甲並不輕。在宋代,歐洲鎖子甲的重量不過15公斤,15世紀時的哥特式全身甲也只有20公斤。雖然17世紀最重的盔甲達到了42公斤,但普通的重型四分之三甲也只是在20——30公斤的范圍內。以重量而言,中國宋代的步人甲(步兵鎧甲)是中國歷史上最重的鎧甲,根據《武經總要》記載,北宋步人甲由鐵質甲葉用皮條或甲釘連綴而成,屬於典型的札甲。其防護范圍包括全身,以防護范圍而言,是最接近歐洲重甲的中國鎧甲,但是也沒達到歐洲重甲那種密不透風般的防護程度。
根據宋紹興四年(1134)年的規定,步人甲由1825枚甲葉組成,總重量達29KG,同時可通過增加甲葉數量來提高防護力,但是重量會進一步上升。為此,皇帝親自賜命,規定步兵鎧甲以29.8KG為限。此後,又把長槍手的鎧甲重量定為32-35KG;由於弓箭手經常捲入近戰格鬥,其鎧甲定為28-33KG;而弩射手的鎧甲定為22-27KG。同時期的歐洲步騎兵的鎧甲類型還以鎖子甲為主,沒有達到如此的重量。
紹興十年前後,是宋朝軍隊最強大的時期。名將岳飛、韓世忠等,率領以鐵甲、長槍強弩為主要裝備的重步兵,以密集陣容屢屢擊敗女真族金朝騎兵。包括兵器在內,當時宋軍重步兵的負荷高達40-50KG,由於裝備過重,機動性受到影響,如紹興十一年(1141)的祏皋戰役,以步兵為主力的宋軍,由於身被重甲,加上過於長大的兵器,負荷過重,因為未能全殲已潰不成軍的金朝騎兵。
〖文章來源 http://www.cqzg.cn/bbs/archiver/tid-63221.html 版權所有 春秋戰國社區 jh6n〗
從出土的實物來看,古代戰甲,多以犀牛、鯊魚等皮革製成,上施彩繪;皮甲由甲身、甲袖和甲裙組成;甲片的編綴方法,橫向均左片壓右片,縱向均為下排壓上排;胄也是用十八片甲片編綴起來的。除皮甲之外,商周時期的戰甲還有「練甲」和「鐵甲」。練甲時間較早,大多以縑帛夾厚綿製作,屬布甲范疇。鐵甲出現於戰國中期,它的前身為青銅甲,是一種比較簡單的獸面壯胸甲。戰國時期的鐵甲通常以鐵片製成魚鱗或柳葉形狀的甲片,經過穿組聯綴而成。
商代鎧甲
衣、裳、舄是根據廣漢商代祭祀吭出土青銅像和石邊璋線刻人像復原,胄採用江西薪干縣商墓出土實物,甲參考安陽殷墟遺址遺跡
西周
戰國
秦
這種鎧甲為臨陣指揮的將官所穿。胸前、背後未綴甲片,皆繪幾何形彩色花紋,似以一種質地堅硬的織錦製成,也有可能用皮革做成後繪上圖案。甲衣的形狀,前胸下擺呈尖角形,後背下擺呈平直形,周圍留有寬邊,也用織錦或皮革製成,上有幾何形花紋。整件甲衣前長97厘米,後長55厘米。胸部以下,背部中央和後腰等處,都綴有小型甲片。全身共有甲片一百六十片,甲片形狀為四方形,每邊寬大處理厘米。甲片的固定方法,用皮條或牛筋穿組,呈「V」字形並釘有鉚釘。另在兩肩裝有類似皮革製作的披膊,胸背及肩部等處還露出綵帶結頭
〖文章來源 http://www.cqzg.cn/bbs/archiver/tid-63221.html 版權所有 春秋戰國社區 aGoN〗
漢
南北朝明光凱
魏晉北朝時期的鎧甲主要有筩袖鎧兩、襠鎧和明光鎧。「明光鎧」一詞的來源,據說與胸前和背後的圓護有關。因為這種圓護大多以銅鐵等金屬製成,並且打磨的極光,頗似鏡子。在戰場上穿明光鎧,由於太陽的照射,將會發出耀眼的「明光」,故名。這種鎧甲的樣式很多,而且繁簡不一:有的只是在裲襠的基礎上前後各加兩塊圓護,有的則裝有護肩、護膝,復雜的還有數重護肩。身甲大多長至臀部,腰間用皮帶系束。左面陶俑是戴兜鍪、穿明光鎧的武將;右面是明光鎧穿戴展示圖。
隋甲
〖文章來源 http://www.cqzg.cn/bbs/archiver/tid-63221.html 版權所有 春秋戰國社區 iOhZ〗
隋代使用最普遍的鎧甲為兩襠塏和明光塏。兩襠塏的結構比前代有所進步,形制也有一些小的變化。一般身甲全魚鱗等形狀的小甲片編制,長度已延伸至腹部,取代了原來的皮革甲裙。身甲的下擺為彎月形、荷葉形甲片,用以保護小腹。這些改進大大增強了腰部以下的防禦。明光塏的形制基本上與南北朝時期相同,只是腿裙變得更長。隋代戎服為圓領長袍
唐
唐代胄甲,用於實戰的,主要是鐵甲和皮甲。除鐵甲和皮甲之外,唐代鎧甲中比較常用的,還有絹布甲。絹布甲是用絹布一類紡織品製成的鎧甲,它結構比較輕巧,外形美觀,但沒有防禦能力,故不能用於實戰只能作為武將平時服飾或儀仗用的裝束。
〖文章來源 http://www.cqzg.cn/bbs/archiver/tid-63221.html 版權所有 春秋戰國社區 aeNq〗
據《唐六典》記載,有明光、光要、細鱗、山文、鳥錘、白布、皂娟、布背、步兵、皮甲、木甲、鎖子、馬甲等十三種。其中明光、光要、鎖子、山文、鳥錘、細鱗甲是鐵甲,後三種是以鎧甲甲片的式樣來命名的。皮甲、木甲、白布、皂娟、布背,則是以製造材料命名。可見,鎖子與山文是並列的兩種鎧甲。
魚鱗甲.羅圈甲.山文字甲
魚鱗甲.羅圈甲.山文字甲,這些甲都屬於一種范疇,它們不是全身甲。但是,我認為它們的某些防護能力是不同的,象山文字甲,它的「倒丫」甲片中間凸兩邊凹,由多片甲片相互扣合成整片甲,這樣甲表面形成無數的凹凸面,非常利於防箭。宋明兩朝多裝備此甲,甚至影響了民畫藝術,民畫中的武士都披此甲。我喜歡此甲,因為這是中國獨有的。
〖文章來源 http://www.cqzg.cn/bbs/archiver/tid-63221.html 版權所有 春秋戰國社區 f2kf〗
五代十國
五代時期在服飾方面基本沿襲唐末制度,明光甲已基本退出歷史舞台,鎧甲重又全用甲片編制,形制上變成兩件套裝。披膊與護肩聯成一件;胸背甲與護腿連成另一件,以兩根肩帶前後系接,套於披膊護肩之上。另外五代繼續使用皮甲,用大塊皮革製成,並佩兜鍪及護項。本圖為五代時期穿鎧甲及戎服的武士復原圖。
遼
據《遼史》記載,遼在契丹國時,軍隊就已使用鎧甲,主要採用的是唐末五代和宋的樣式,以宋為主。鎧甲的上部結構與宋代完全相同,只有腿裙明顯比宋代的短,前後兩塊方形的鶻尾甲覆蓋於腿裙之上,則保持了唐末五代的特點。鎧甲護腹好象都用皮帶吊掛在腹前,然後用腰帶固定,這一點與宋代的皮甲相同,而胸前正中的大型圓護,是遼代特有的。遼代除用鐵甲外也使用皮甲。契丹族的武官服裝分為公服和常服兩種,樣式沒有明顯不同,都是盤領、窄袖長袍,與一般男子服飾相同,可能常服比官服略緊身一些。這兩種都可作戎服。
〖文章來源 http://www.cqzg.cn/bbs/archiver/tid-63221.html 版權所有 春秋戰國社區 dkiu〗
金
早期的鎧甲只有半身,下面是護膝;中期前後,鎧甲很快完備起來,鎧甲都有長而寬大的腿裙,其防護面積已與宋朝的相差無幾,形式上也受北宋的影響。金代戎服袍為盤領、窄袖,衣長至腳面;戎服袍還可以罩袍穿在鎧甲外面。
西夏
〖文章來源 http://www.cqzg.cn/bbs/archiver/tid-63221.html 版權所有 春秋戰國社區 3KPF〗
武士所穿鎧甲為全身披掛,盔、披膊與宋代完全相同,身甲好象兩襠甲,長及膝上,還是以短甲為主說明鎧甲的製造畢竟比中原地區落後一些。西夏的官服為也可作戎服,如遼代的契丹服一樣,兩者五明顯差別。由於西夏社會的封建程度不是很深,人與人之間的關系還是比較平等,以此在服飾上的等級觀念不那麼強。
蒙古武士
元
元代鎧甲有柳葉甲、有鐵羅圈甲等。鐵羅圈甲內層用牛皮製成,外層為鐵網甲,甲片相連如魚鱗,箭不能穿透,製作極為精巧。另外還有皮甲、布面甲等。戎服只有一種本民族的服飾,即質孫服,樣式為緊身窄袖的袍服,有交領和方領、長和短兩種,長的至膝下,短的僅及膝。還有一種辮線襖與質孫服完全相同,只是下擺寬大、折有密襇,另在腰部縫以辮線製成的寬闊圍腰,有的還釘有鈕扣,俗稱「辮線襖子」,或稱「腰線襖子」。這種服裝也是元代的蒙古戎服,軍隊的將校和宮廷的侍衛、武士都可服用
〖文章來源 http://www.cqzg.cn/bbs/archiver/tid-63221.html 版權所有 春秋戰國社區 evhX〗
清
清代一般的盔帽,無論是用鐵或用皮革製品,都在表面髹漆。盔帽前後左右各有一梁,額前正中突出一塊遮眉,其上有舞擎及覆碗,碗上有形似酒盅的盔盤,盔盤中間豎有一根插纓槍、鵰翎或獺尾用的鐵或銅管。後垂石青等色的絲綢護領,護頸及護耳,上綉有紋樣,並綴以銅或鐵泡釘。鎧甲分甲衣和圍裳。甲衣肩上裝有護肩,護肩下有護腋;另在胸前和背後個佩一塊金屬的護心鏡,鏡下前襟的接縫處另佩一塊梯形護腹,名叫「前擋」。腰間左側佩「左擋」,右側不佩擋,留作佩弓箭囊等用。圍裳分為左、右兩幅,穿時用帶系於腰間。在兩幅圍裳之間正中處,覆有質料相同的虎頭蔽膝。此圖為清代黃緞銅釘銅葉甲,但沒有護心鏡。
清朝時,大量使用的鎧甲是綿甲,是在堅厚的綿或絹的布料上鑲嵌有鐵片,並用銅釘固定的一鍾鎧甲。看上去,就像一件綿大衣一樣。綿甲具有一定的防寒性,適合中國北方步騎兵使用,厚實的布料中密嵌著鐵甲葉,對冷兵器和火器都有一定的防護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