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伊朗和周邊的哪些國家發生過戰爭
伊朗與周邊國家的戰爭,近年好像只有與伊拉克在1980年9月22日爆發的兩伊戰爭。
❷ 伊朗是否與美國打過仗
沒有,伊朗實力太弱,和美國打的嘴仗比較多。
❸ 伊朗-土耳其戰爭中土伊再度開戰在歷史上有哪些記載
伊土戰爭的第三個時期開始於18世紀初,土耳其蘇丹艾罕默德三世對伊朗重起戰內端。
1723年春容,土軍乘薩非王朝國家崩潰之機侵入外高加索,佔領了第比利斯、整個東喬治亞、東亞美尼亞和亞塞拜然。
與此同時,土軍還征服了伊朗西部的路里斯坦省。土耳其人的勝利直接威脅著俄國在高加索的利益。彼得一世遠征波斯和土耳其的軍事勝利迫使伊朗沙赫塔赫馬斯普二世同俄國簽訂了1723年彼得堡條約。
1724年6月23日,俄土君士坦丁堡條約在伊斯坦布爾簽訂。
根據這項條約,1723年俄伊彼得堡條約列舉的裏海沿岸所有地區轉歸俄國,而外高加索的其餘地區和包括克爾曼沙赫、哈馬丹兩市在內的伊朗西部則轉歸土耳其。1724年的君士坦丁堡條約的條款有利於土耳其,這是由於法國對它支持的結果,因為法國害怕俄國勢力加強。土耳其不滿足於已佔領的大片領土,其軍隊又向伊朗東部推進並攻佔了加茲溫。對土耳其侵略者進行抵抗的只有波斯和亞塞拜然的人民群眾。
❹ 伊朗真的在幾千年的歷史上戰勝了所有外來的侵略者嗎
這句話是伊朗的外交官在跟美國的口水戰中說出來的,反過來看伊朗的歷史,其實不是像伊朗外交官說的那樣子的,伊朗在歷史上有過好多敗戰,伊朗外交官說的太霸氣了。
到了1501年,有一些人在伊朗地區成立了薩菲王朝,薩菲王朝就是伊朗的前身了。到了1921年,又建立了巴列維王朝,而且又自稱波斯帝國,就是最開始在伊朗地區成立的王朝;到了1935年,禮薩汗將把巴列維王朝成功的改名為伊朗,伊朗國家真正的出現在我們的耳朵之中了。可是好景不長,二戰期間又成為了附屬國,直到後面的1979的伊斯蘭革命,才是真正的獨立。
❺ 歷史上佔領過現在伊朗的國家有哪些
LZ您好
伊朗歷史上分別屬於【下文圓括弧國家為外族入侵】
埃蘭【第一次建國】
(亞述版)【入侵】權
米底亞【第一次統一伊朗】
阿契美尼德王朝【古典時期】
(馬其頓)【入侵】
(塞琉古王國)【取代馬其頓統治伊朗】
帕提亞帝國【西域打通時所謂的大秦,安息帝國】
薩珊波斯
(唐朝)【薩珊波斯末代皇帝逃亡中國,請求唐高宗「政治保護」,短暫建立波斯都督府】
(阿拉伯帝國)【擊破唐朝,徹底「綠」化,繼續向北滲透中亞】
薩曼波斯【承認阿拉伯阿里發,有點類似我國春秋戰國時期各國與周朝關系】
(伽色尼王朝)【突厥,後2個國家也是突厥族的】
(塞爾柱帝國)
(花剌子模)
(蒙古帝國)
(伊爾汗國)【蒙古分裂】
(帖木兒帝國)
黑羊王朝
白羊王朝【上述時期伊朗並不統一】
薩菲波斯【統一伊朗,近代開始】
(阿夫沙爾王朝)【突厥】
(愷加王朝)【西方列強進入,英俄法奧美等入侵。雖然政治上獨立,但是逐漸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類似我國滿清】
巴列維王朝
伊朗伊斯蘭共和國
❻ 過去的強國,古代的伊朗叫什麼
叫波斯。
波斯是伊朗在歐洲的古希臘語和拉丁語的舊稱譯音,也就是說波斯是伊朗的古名。歷史上在西亞、中亞、南亞地區曾建立過多個的帝國,如阿契美尼德王朝、薩珊王朝、薩法維帝國等。極盛疆域東起印度河及蔥嶺,西臨巴爾干半島與地中海,南抵亞丁灣和紅海,北達高加索山脈跟鹹海,波斯帝國是第一個地跨亞歐非三洲的大帝國。
波斯興起於伊朗高原的西南部,自從公元前600年開始,希臘人把這一地區叫做「波斯」。直到1935年,歐洲人一直使用波斯來稱呼這個地區和位於這一地區的古代君主制國家。而波斯人則從薩珊王朝(波斯第二帝國)時期起開始稱呼自己的古代君主制國家為埃蘭沙赫爾,意為「雅利安人的帝國」。
(6)伊朗歷史上同哪個國家打過仗擴展閱讀:
伊朗 :
伊朗伊斯蘭共和國(英語:Islamic Republic of Iran,波斯語:جمهوری اسلامی ایران),簡稱伊朗。位於西亞,屬中東國家。東鄰巴基斯坦和阿富汗,與土庫曼接壤,西北與亞塞拜然和亞美尼亞為鄰,西接土耳其和伊拉克。中北部緊靠裏海、南靠波斯灣和阿拉伯海。國土面積約1648195平方公里,世界排名第十八。
伊朗是文明古國。公元前550年,建立了世界歷史上第一個領土橫跨歐亞非三大洲的帝國—波斯帝國。公元前247年建立安息帝國,7世紀後遭不同異族先後入侵。18世紀前期,納迪爾沙推翻外族統治建立阿夫沙爾王朝。19世紀後期起,英國和俄羅斯勢力不斷侵入。1925年建立巴列維王朝。1979年成立共和國。實行政教合一制度。
伊朗是聯合國的創始成員之一,也是不結盟運動(OIC)和石油輸出國組織(OPEC)成員。
❼ 伊朗參加過二戰嗎
應該沒有,以下為詳細介紹:
1939年,二戰爆發,禮薩汗宣布伊朗中立。1941年,伊拉克建立了親德政權,英印軍隊迅速作出反應,登陸伊拉克,佔領巴格達,推翻親德政府。禮薩汗雖非德國的正式盟友,但誰都清楚其親德傾向。下一步,英國就要收拾伊朗了。
1941年6月22日,德國入侵蘇聯。東線戰爭爆發後,英國首相邱吉爾,立即向莫斯科遞去橄欖枝。英蘇達成共同對德的協議之一就是逼迫禮薩汗驅逐在伊朗的德國人,因為伊朗可以成為英國向蘇俄運輸軍火和葯品的重要通道。
禮薩汗頂住英蘇壓力,拒絕了他們的要求,立即招來了兩國聯合入侵。1941年8月,英蘇兩國分別從南北兩個方向夾攻伊朗,兩軍不到一個月即會師,向禮薩汗發出最後通牒,逼他交出所有在伊德國人,並關閉德國及其盟國的大使館。
禮薩汗對德國人表現出了足夠的忠誠,大軍兵臨城下,禮薩汗不甘屈服流亡海外。行前,他裝了一小包伊朗國土帶在身上,65歲時他死於南非。
禮薩汗臨走前,把王位傳於其子穆罕默德·禮薩·巴列維。此君就是日後被伊朗宗教革命趕跑到美國的巴列維國王,當時他還只是個20歲出頭的年輕人。
英蘇聯軍1941年9月17日進入德黑蘭,逮捕了那裡包括外交官在內的所有德國人,其中一半被俄國抓到西伯利亞,大多慘死;另一半被英國流放澳大利亞。
1942年初,伊朗接受了《三國同盟條約》,事實上這個新「盟友」被英俄瓜分了。英國人在其佔領的南方,支持部落勢力,對抗中央政府;蘇聯則在其佔領的北方,扶植了「人民黨」。
1943年9月,巴列維國王對德宣戰,伊朗成為同盟國陣營中的一員。1943年底,美俄英三國首腦於德黑蘭召開會議,簽署了著名的《德黑蘭宣言》,而美英援蘇武器,源源不斷地經伊朗運往蘇聯。
二戰結束後,美國人立即撤出伊朗,最後英軍也撤出了伊朗,而蘇軍不但不撤,反而在伊朗的亞塞拜然地區和庫爾德地區建立了兩個傀儡政權。
巴列維一面向美國求援,一邊派兵與傀儡政權作戰。杜魯門也向斯大林發出強硬的警告。斯大林權衡利弊,終於在1946年5月令蘇軍撤出伊朗.
反猶主義」一詞在英文中為「anti-semitism」,其動詞形式為「anti-semite」,它是由前綴「 anti」和詞根「Semite(閃米特族)」組合變化而來,從字面意思上看,應是「反閃主義」。但是由於歷史的原因,人們都習慣於用這一詞彙來指代反猶主義。有學者認為這一詞彙是在19世紀由德國記者威廉?馬爾因在《猶太教戰勝德意志社會》中首先提出來的,盡管這一詞彙出現於19世紀,對猶太人的迫害早在上古時期就已出現。我們一般認為反猶主義是一種把整個猶太人作為迫害和排擠對象的社會現象、社會思潮和社會行為,反猶主義在不同的社會時期有著不同的表現形式和內涵。在歷史上,歐洲的反猶主義最為嚴重,對歷史的影響也最大,歐洲之所以會頻頻發生反猶的惡浪是由其深刻的歷史根源和社會特點所決定的。
1、歷史的慣性作用。歐洲對猶太人的大規模迫害始於希臘羅馬時期,當時主要是為了推行希臘化政策,鎮壓猶太人的抵制和反抗。羅馬帝國的滅亡以後,一方面帝國內長期推行的反猶政策在社會中形成的反猶排猶思潮並沒有一下子消失。另一方面羅馬帝國推行的反猶措施被後羅馬時代各國所繼承。日耳曼部落打敗羅馬帝國以後,最初並沒有積極的學習希臘羅馬的優秀文化,而是去繼承和發展基督教,也包括對被稱為「異教徒」的猶太人的迫害。例如在公元438年生效的羅馬提奧爾西法典中規定的針對猶太人的附加條款,後來就成為一些人反猶的法律依據。
2、經濟上的偏見和短視。由於猶太人一直被視為魔鬼和異教徒,所以他們的就業和經營也受到了很大限制,不少人只能去從事商業和金融業,特別是高利貸行業。流散到各地猶太人憑借著自己的聰明才智和努力,很快就聚斂起大量財富,但這又會成為當地人妒嫉和仇視的對象。基督教禁止基督徒進行放貸食息,所以猶太人的放貸一直被視為是「罪惡勾當」,實際上「這是一個為自己掘墓的怪圈,其背後則是基督教歐洲對猶太民族的宗教迫害和種族歧視。」1莎士比亞在《威尼斯商人》中所描繪的猶太高利貸商夏洛克的形象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不少歐洲人心中對猶太人的偏見。
歐洲統治者一方面迫害猶太人,另一方面又把猶太人作為「敲竹杠」的榨取對象。法國統治者在這方面的表現尤為滑稽,從公元1182年到1321年,法國曾四次驅逐猶太人,為了財稅收入又四次召回猶太人。1361年法國國王好人約翰被英國俘虜,為了籌集巨額贖金,允許猶太人返回法國,1394年又把他們驅逐了出去。以色列著名歷史學家阿巴·埃班在《猶太史》中曾寫道「他們(猶太人)在英國短暫的定居史逼真而深刻地反映了中世紀猶太人的命運:始則受鼓勵,繼而受辱,受迫害,最後則遭驅逐。」2近代歐洲資本主義興起以後,猶太人在經濟競爭中的優勢也成為非理性反猶的新借口,一些反猶組織通過聯合抵制的辦法反對猶太人,把猶太人排除在一些行業和社團組織之外。在奧地利,一些反猶主義者在報紙上和集會上就公開打出「不從猶太人處購貨」的口號。法國反猶分子愛德華·阿道夫·德律蒙在《法國猶太人》一書中竟然提出:法國的經濟蕭條和社會貧困是猶太人的罪過。他認為猶太人在法國人口中雖然只佔0.25%,可是他們卻掌握著法國一半以上的財富,所以要徵收猶太人「顯然用非法手段牟取的財產」。這本書在出版的當年就售出了十萬冊,在社會上起到了極大的蠱惑作用。
3、政治地位的缺乏。猶太人在客居地基本上都是以少數族裔的面目出現的,他們的經濟地位凸顯了他們這一群體的獨特性,但他們始終沒有完全獲得相應的政治權利來保障自身的利益,這使得他們始終是一個脆弱的群體,再加上一些當權者別有用心的縱容和挑唆猶太人常常會無端的成為權力爭斗犧牲品。在中世紀,一些歐洲國家統治者為了討好教會,不遺餘力的迫害猶太人。到了近代,歐洲各國的統治者為了轉移國內社會矛盾和階級斗爭的視線,又往往拿猶太人作為「替罪羊」。19世紀末20世紀初俄國的沙皇政權就利用反對猶太人來轉移國內的不滿,在當時的反猶浪潮中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20世紀三十年代,希特勒的納粹勢力同樣是利用人們對猶太人的仇視來一步一步奪取權力的。從歷史上來看,從《聖經》中在埃及為相的約瑟到在波斯國為後的以斯貼,從近代歐洲的「宮廷猶太人」到當今美國的猶太人,凡是猶太人有一定政治地位的時候,其權利就可以得到較好的維護,就可以有效的抵禦反猶主義的攻擊。
4、宗教文化上的不兼容性。公元4世紀後隨著基督教被羅馬帝國宣布為國教後,它就逐漸在歐洲取得了統治地位。但其地位一直受到來自猶太教的質疑,被基督教奉為經典的《新約》和基督耶穌一直為猶太教所否認,這種否認實際上就是對基督教合法性的一種質疑「幾千年來,上帝、托拉、以色列一直是猶太教所包含的內容,猶太人對這些東西的忠誠就成為反猶主義的一個借口。它們使猶太人被視為局外人,更為重要的是被視為是對非猶太人神祗合法性的一種挑戰。」3這是基督教占統治地位的歐洲社會所不能容忍的。其次是宗教傳說中的猶太人對基督耶穌的迫害,以及一些人別有用心的把猶太人附會成為出賣耶穌的猶大的後裔,這些宗教傳說不論其真實與否,在基督教會不厭其煩的鼓吹下,都在一定程度加深著基督徒對猶太人的偏見,並導致了一種強烈的宗教復仇情緒。最後是在宗教價值觀上的對立。
猶太人自認為是上帝的「特選子民(the Chosen People)」,與上帝有著某種契約關系;基督教雖脫胎於猶太教,但已演變成一種普世的宗教,它認為所有的人都可以歸化為上帝的子民,基督徒負有拯救人類和世界的使命。所以,當基督教與具有優越感的猶太教迎頭相撞時,沖突就不可避免了,要麼被歸化,要麼成為「萬惡不赦」的異教徒。正因為如此,那些狂熱的十字軍戰士在東征時就提出了「幹掉一個猶太人,以拯救你的靈魂」的口號,基督教會也想盡辦法包括使用暴力手段來迫使猶太人改變信仰乃至消滅掉他們。
猶太人由於在宗教和價值觀上的獨特性,在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都表現出了有別於基督教世界。這種差異使他們往往被視為是「非我族類」,進而形成一種深刻的偏見。按理上說這種差異並不一定能成為現實的沖突,一般而言,任何民族文化內部都存在兩種機能:排斥性和包容性。排斥性有助於傳統文化的延續和穩定,它是一種文化出於保護自身的本能而對外來異質文化的做出的反應。包容性則有利於吸收外來文化並適應社會的發展。這兩種機能發揮作用並不是同步的和均衡的,它與這種文化自身的自信程度和開放程度及其所處的社會環境等有著密切的聯系。由於希臘羅馬以後的歐洲世界不具有中國文化上的那種優越和自信,再加上基督教占據社會思想主體地位後所帶來的偏執和非理性因素,所以對異質的猶太人和文化表現出了強烈的排斥而不是寬容。這樣,以兩種不同宗教信仰為主體的社會在文化生活上表現出的差異竟然成了一種現實沖突的借口。
參考資料:http://..com/link?url=eRU57833g1-r1mrDS-6gd2bi_
❽ 伊朗-土耳其戰爭中教派之爭起戰火在歷史上有哪些記載
得到遜尼派封建貴族上層人物支持的土耳其佔領者,遭到了15世紀末產生的以薩非王朝為內首的伊朗國家的容反抗,薩非王朝宣布希葉派為國教。土耳其蘇丹謝里姆一世殘酷地鎮壓了1513年安納托利亞的什葉派教徒起義,殺死什葉派教徒4萬人。從此,開始了對什葉派的伊朗的戰爭。
伊土戰爭的第一個時期奧斯曼帝國不僅擁有封建民軍,還擁有常備軍--土耳其近衛兵和強大的炮兵。
伊朗軍隊由騎兵弓箭手近衛軍、負責保護本部族領導機構並時常攜帶家小驅趕牲畜遠出的游牧民族的騎兵民軍和少量的地方封建主的民軍組成。庫爾奇伊和民軍戰士的武器是馬刀和長矛。
❾ 美國和伊朗敵對的歷史根源在哪裡
應該是兩伊戰爭。
1979年伊朗爆發伊斯蘭革命,伊朗政府強調要向所有伊斯蘭國家「輸出原教旨主義的伊斯蘭革命」,公開號召占伊拉克人口60%的什葉派「進行伊斯蘭革命」,推翻伊拉克現政權建立「伊斯蘭共和國」。伊拉克則支持伊朗境內少數民族如庫爾德族的民族自決要求。海珊試圖完全控制位於波斯灣西北部的阿拉伯河,該水道是兩個國家重要石油出口通道。美國為薩達姆提供武裝並支持其向這一有爭議的地區發動進攻,試圖以此遏制剛剛通過革命上台並強烈反美的伊朗政權。 而在1975年,美國國務卿基辛格曾支持伊朗國王對當時在伊拉克控制下的水道發動進攻。伊拉克和其他阿拉伯國家還擔心伊朗1979年二月革命產生的武裝政權向周邊地區擴散。導致兩伊戰爭的另一因素是兩國領導人的野心。伊朗宗教領袖霍梅尼試圖將他領導的伊斯蘭原教旨主義運動推廣到整個中東地區。不過由於伊朗革命才成功不久,這方面的嘗試還十分有限。 對薩達姆而言,他掌權時間不長,正試圖使伊拉克獲得地區霸權地位。伊朗戰爭的成功可以使得伊拉克成為海灣地區的霸主並控制石油貿易。軍隊內部清洗和美製裝備零件嚴重缺乏都很大地影響了伊朗曾經強大的軍力。另外,阿拉伯河地區的伊朗防禦也很薄弱。隨著政治、宗教的矛盾激化和邊界武裝沖突的加劇,1980年9月22日,伊拉克利用伊朗支持的對當時伊拉克外長阿齊茲的刺殺企圖為借口,抓住機會發動進攻,至此兩伊戰爭就全面爆發了。自從戰爭爆發後,引起了世界人民特別是阿拉伯國家的密切關注。
伊拉克在從蘇聯獲得了很大外交和軍事上的支持。阿拉伯國家主要是科威特和沙烏地阿拉伯則提供了經濟援助。 另外,美國也偏向伊拉克,向其提供武器和經濟援助。自1985年起,美國在出售給伊拉克武器的同時也出售給伊朗。這引發了後來里根政府的伊朗門事件。
這場戰爭進行得十分慘烈。戰爭雙方都常常使用類似於一戰中的人海戰術攻擊。伊拉克使用了包括塔崩毒劑在內的化學武器。盡管伊拉克率先挑起戰爭和使用化學武器, 國際社會對其並沒有施加太大的壓力。
1982年6月,伊朗發動的一系列反攻奪回了伊拉克在戰爭初期佔領的土地。伊拉克鑒於可能被徹底打敗,向伊朗提出休戰的建議。此時,伊朗試圖打垮伊拉克政權,因此拒絕了這一建議。這樣導致戰爭又進行了六年。
在此期間,西方海軍力量介入該地區,試圖保護海灣航道暢通。由此導致伊朗導彈攻擊美國斯塔克號護衛艦;以及美國文森斯號巡洋艦擊落伊朗民航客機,290名乘客和機組人員喪生。
綜上所述,伊朗門事件和伊朗導彈攻擊美國護衛艦可能是導致美伊敵對的歷史根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