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邯鄲的歷史
邯鄲歷史悠久,文化源遠流長。邯鄲是具有3000多年歷史的古城,春秋早期見於史籍,戰國時期是七雄之一趙國的都城。早在7300多年前,這里就孕育了新石器時代早期的磁山文化。
磁山先民們就在這一帶建立了自己的家園,創造了舉世聞名的「磁山文化」。邯鄲興於殷商後期,繁榮於戰國和秦漢時期。先屬衛後歸趙,戰國時為趙國都城,雄踞中原,為戰國七雄之一。
它將中原農業文化與草原游牧文化融為一體,構築了趙文化豪放粗獷、慷慨悲歌的思想基調。漢代末期,曹操攻下鄴城後,修城擴地,使其成為北方軍事和政治中心。
後趙、冉魏、前燕、東魏、北齊等六個朝代相繼在此建都。唐朝時期,邯鄲境內的大名府逐漸崛起,成為「河北重鎮」、「畿輔八府之首」,宋代又晉升為京都開封的陪都。
由此成為黃河以北地區的中心城市。伴隨著京漢鐵路的通車,邯鄲再度復興,使冀南的區域中心又回到了邯鄲城。1949年10月,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邯鄲真正走向復興。
成為一座新興的工業城市。豐富的歷史文化遺產為邯鄲人民留下了寶貴的精神財富,也為邯鄲的文藝復興奠定了基礎。解放後,黨政府在恢復和發展經濟建設的同時。
也十分重視對歷史文化的發掘和研究,並在此基礎上為發展社會主義新文化做了大量的工作。邯鄲歷史悠久,留下豐富的文化底蘊,主要有以趙王城、武靈叢台為象徵的古趙文化。
以「曹魏三台」和南北響堂為代表的魏齊文化和新石器早期文化的重要代表,磁山文化遺址。邯鄲還是全國著名的成語之鄉,擁有許多歷史典故。
革命戰爭年代,也做出了巨大貢獻,現保存有晉冀魯豫烈士陵園、八路軍129師司令部等革命歷史遺址。2018年6月13日,邯鄲市入選2018年度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試點單位。
(1)洛陽和邯鄲哪個歷史悠久擴展閱讀:
歷史名城邯鄲的文化:
1、趙文化
以胡服騎射為代表的趙文化,其基本內涵為開放、進取、包容,展現出趙國在逐鹿中原時所表現出的改革創新精神。她是中華民族古老文化的源頭之一。
是華夏文化與北方草原游牧文化的交匯、融合和升華的結晶,具有中原華夏文化和北方草原文化構成的二重性,集中反映了北方地區諸民族沖突與融合的過程。
她豐厚博深、魅力四射、光彩照人,是邯鄲地域文化中的代表。趙文化濫觴於春秋,興旺於戰國,延續至兩漢,在歷史的長河中流淌至今,形成了自己獨特的風韻。
這里產生了發達的冶鐵、制銅、制陶等手工業,形成了繁榮的城市商業貿易,孕育了荀子、公孫龍、慎到等一代學術大師,它與燕文化共同構成了中國古代北方文化的概貌。
趙文化其主流內涵是「開拓進取,競爭圖強,兼收並蓄,改革創新」,貫穿其中的以人為本、廣攬賢才、團結向上、忠勇報國等思想。
2、磁山文化
磁山文化是中國新石器時代的考古文化,是中國以粟作農業和定居生活為特點的原始農耕文化的典型代表,表現出人類利用自然、與自然相融合的奮斗精神。
因最早發現在武安的磁山遺址而命名。經科學測定,距今已有10300年的歷史。1976年開始考古發掘,出土陶、石、骨、蚌器5000多件和大量家禽家畜、胡桃等動植物標本。
還發現了炭化的粟約10萬余斤,磁山被確認為是世界上糧食作物—粟的最早發源地,還是中國家雞和中原核桃最早的發現地。農作物「粟」(穀子)、家雞和胡桃(核桃)三大發現。
不僅反映了磁山先民在認識、利用和改造自然過程中為人類生存與發展所做出的巨大貢獻,並改寫了中國乃至世界粟作農業、家雞馴養和核桃產地的歷史。
以陶質平底盂、鳥頭形支腳為特點的生活用具,以石制斧、鏟、磨盤、磨棒為特點的農耕和脫粒工具,以長方形坑穴為特點的糧食窖穴,以陶、石器「組合物」為特點的祭祀遺跡等。
構成了磁山文化獨特而豐富的內涵。磁山文化被譽為「中華瑰寶」,是中國新石器時代考古的一項重大突破。
3、女媧文化
在涉縣的古中皇山上坐落的媧皇宮,傳說是華夏始祖女媧氏「煉石補天,摶土造人」的地方。媧皇宮因此而得名。因女媧摶土造人,又是人類的創造者,故被世人尊稱為「華夏祖廟」。
媧皇宮建造在懸崖峭壁上,閣樓高懸,構造奇巧,被稱為河北古建築十大奇觀之一。從媧皇宮開鑿的石窟和摩崖刻經考察,它始建於北齊天保年間,距今已有1450餘年。
後經歷代相繼擴修,逐漸形成今日規模。相傳農歷三月十五日為女媧的誕生之日,每當此時舉辦媧皇廟會,來自周邊數省的遊客雲集此地祭祀女媧。
千百年以來,流傳在這里的民風民俗,民間信仰和神話傳說形成了豐富的神秘文化,在中原大地遠近聞名。以媧皇宮為代表的女媧文化,展現了女蝸在洪荒之世。
與自然抗爭、改造自然、造福蒼生的不屈精神,表現出中華民族自強不息的民族精神。涉縣被中國民間藝術家協會命名為「中國女媧文化之鄉」。
B. 河北邯鄲好還是河南洛陽好
各有特色,都是歷史名城,文化氣息濃厚,相比來說,洛陽更知名。都愛自己的家鄉,我是邯鄲人,喜歡邯鄲
C. 洛陽市和邯鄲市比較。
恩,洛陽好點來吧,我就是自洛陽人,去年洛陽的國民生產總值在全國所有城市中排名第42位,應該說是你能想到的都有的。推薦你來洛陽,我們這有個公園洛浦公園,綿延幾十公里,直接橫貫城市南北,洛河穿城而過。平時可以去河邊釣魚的。現在新建的房子都是十分漂亮的,不過現在新區的房子有點貴,靠近河兩邊的都是4000-5000多一平米的,除過這個外我覺得物價還是想當實惠的。洛陽交通很發達的,有連霍,二廣,寧洛高速,隴海,焦柳,洛瑜,洛湛鐵路線。還有個飛機場,正在擴建。洛陽市區現在有常住人口140萬,加上流動人口差不多快300萬吧,相對來說人還是不算多的。今年世界集郵展會在洛陽舉行,再過一個多月就是牡丹花會了。十分歡迎你來洛陽做客,定居。
D. 西安和洛陽哪個歷史更悠久
夏王朝是中國歷史上出現的第一個王朝。據《竹書紀年》的記載推算,夏王朝存在的時間在公元前21世紀至公元前16世紀之間,有470多年的歷史,歷經17位帝王。 洛陽一帶是夏民族建邦立國的腹地。
1959年,中國考古研究所在洛陽轄區偃師二里頭進行考古發掘,發現二里頭一帶是一座大型都城遺址,定名為「二里頭文化」。經碳14測定,其絕對年代相當於夏代,距今有4000 多年的歷史,是一座夏代的大型都城遺址。總面積為3.75平方公里。內有大型宮殿遺址。考古學家認定,二里頭文化遺址就是夏代都城遺址,即夏都斟鄩的所在地。夏代太康、仲康、夏桀三帝王曾建都於此。
司馬遷就說過:昔三代之居,皆在河洛之間。這個三代,指的就是夏、商、周。
依史書記載和依建都時間,洛陽先後有帝嚳、夏、商、西周、東周、戰國韓、秦末河南王、西漢、更始、東漢、曹魏、西晉、北魏、隋、李魏、鄭、唐、武周、燕、後梁、後唐、後晉、中華民國等二十三個政權,同時加上新莽、後趙、東魏、北周、後漢、後周、北宋、金等八個陪都政權,因此共有三十一個政權。
而西安最早的建都時間只是周朝。依史書記載和依建都時間,先後有西周、秦、西漢、新、東漢、西晉(愍帝)、前趙、前秦、後秦、西魏、北周、隋、唐等13個王朝在這里建都達1200餘年之久。 所以,相對而言,仍然是洛陽建都時間最長,歷史最悠久。
E. 邯鄲市和洛陽哪個好
對於一個城市的評價和感受有好多種,不知道你說哪方面。只要在一個城版市過得舒服,那就算好。權從經濟規模上比較,兩個城市的GDP相差無幾,可以說在中原經濟區旗鼓相當,都在爭奪第二城。從文化和歷史上說,兩個城市都是歷史文化名城,旅遊資源豐富。人口上,邯鄲900多萬,洛陽600多萬。到底哪個好,在於你自己的感受。
F. 西安和邯鄲哪個歷史悠久
西安歷史悠久,是中國歷史上建都朝代最多、時間最長、影響力最大版的都城,有著權7000多年文明史、3100多年建城史和1100多年的建都史。
邯鄲早在8000年前,這里就有人類繁衍生息,孕育了新石器早期的磁山文化;戰國時期,邯鄲作為趙國都城長達158年之久,是我國北方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秦統一中國後,為天下三十六郡郡治之一;漢代與長安、洛陽、臨淄、成都共享「五都盛名」;東漢末年,曹魏集團在邯鄲南部鄴城一帶建都;北宋時期,邯鄲東部的大名成為北宋都城汴梁的「陪都」。
G. 河北省邯鄲和邢台,哪個歷史更悠久
邯鄲市,河北省省轄市,位於河北省南端。邯鄲的城邑,肇起於商殷,邯鄲古城距今已回有3100多年的建城歷史。1993年經國務答院批准,撤消邯鄲地區,實行地市合並,將邯鄲地區所轄各縣劃歸邯鄲市管轄,稱邯鄲市。
邢台市 有3500年建城史,曾是商代祖乙之都,歷史上四次建國、三次定都,素有「邢國故地、襄國故都」之譽,是中國北方最早形成城市的地區,在五萬至十萬年以前就有人類棲息繁衍,是仰韶文化發源地之一。
相較而言,邢台要比邯鄲歷史更悠久
H. 洛陽和邯鄲那個歷史長
洛陽歷史長。抄
由於中國先祖炎黃帝是從渭水一帶興起而播散中原的,所以洛陽比邯鄲在地理位置上更先受到文化的影響。而事實也正是如此。夏初的版圖是山西南部到河南北部的黃河流域,夏朝的第一個國都建在現在河南禹州。後由夏太康遷於斟鄩(今洛陽東北偃師二里頭夏商文化遺址)。
邯鄲城邑,肇起於殷商。商代建都於邢(邢台),後遷於殷(今安陽)的數百年間,邯鄲為畿輔之地。
目前公認洛陽建城史4000餘年,邯鄲建城史約3100年。
I. 西安洛陽哪個歷史悠久分別是幾朝古都和南京比呢
各大古都
西安(周、秦、漢、隋、唐等十三個王朝)、洛陽(夏、商、周、晉、漢等十三個王朝)、南京(明初、中華民國)、北京(元、明、清、中華人民共和國)、開封(夏、北宋)五大古都等都曾作為全國性政權的中國的首都。此外,發現殷墟的安陽曾作為商後期的首都,商朝京師曾經多次遷徙,有「前八後五」之說。
定都南京的東晉和南朝宋、齊、梁、陳四個朝代、定都杭州的南宋等朝代,是處於分裂時期的中國漢族政權,而定都洛陽的北魏、定都北京的金則是處於分裂時期的中國少數民族政權。不過,東晉、南朝、南宋是漢人一般認為的中國處於分裂時期的華夏正統政權。
以下按照歷史地位介紹。
西安
西安,古稱長安,又曾稱西都、西京、大興城、京兆城、奉元城等,是中國歷史上影響力最大的城市之一。先後有西周、秦、西漢、新、東漢(獻帝初)、西晉(愍帝)、前趙、前秦、後秦、西魏、北周、隋、唐等13個王朝在這里建都達1000餘年之久。又曾為赤眉、綠林、大齊(黃巢)、大順(李自成)等民變政權的都城。
洛陽
洛陽,古又稱「洛邑」「雒邑」,先後有夏、商、西周、東周、東漢、曹魏、西晉、北魏、隋、唐、後梁、後唐、後晉13個王朝在此建都,歷時1300餘年。洛陽在明清時期為河南府治,民國時期設有專員公署,並一度為民國行都。1948年置洛陽市,但為縣級市屬洛陽地區管轄,1956年升為地級市(省轄市)。
北京
北京為五朝帝都(遼、金、元、明、清):
春秋戰國時期為燕國國都,當時稱為薊。
遼代為陪都,稱南京。
金朝(1115年 - 1234年)自金世宗起至1217年為中都。
元朝為大都。
明朝自明成祖起改稱北京,為京師。
清朝入主中原後亦把北京作國都。
中華民國北洋政府時期,當時稱北京,北伐成功後
J. 邯鄲都有什麼主要歷史
鄲歷史悠久。早在7300多年前,這里就孕育了我國新石器時代早期的「磁山文化」;到商代,作為商王朝的「離宮別館」,早期城市逐漸興起;春秋時期,是晉國的重要工商業城市;戰國,作為趙國的都城,曾歷經八代國君,達158年之久;趙武靈王胡服騎射,雄踞中原,使邯鄲進入了鼎盛時期。
秦統一中國後,為天下三十六郡治所之一。西漢時期,與洛陽、淄博、宛、成都共享「五都盛名」;東漢末年,由於連年戰亂而走向衰落,邯鄲以南的鄴城開始崛起,曹操建都鄴城後,勵精圖治,逐鹿中原,構築了三分天下必有其一的政治格局;到他兒子正式建立魏王朝時,把鄴城看成是「王業本基」,被列為政治上的五都之一。西晉以後,北方成了內遷各族首腦們的混戰場所,迫使大量人口渡江南遷,邯鄲更加蕭條。此後鄴城又成為後趙、冉魏、前燕、東魏、北齊的國都;隋唐時期,邯鄲或屬州(武安郡,即廣平郡,治所在今永年舊城),或屬磁州(今磁縣);隋唐以後,鄴城被焚為廢墟,代之而起的邯鄲東部的大名城,唐朝為「河北重鎮」「畿輔八府」之首;宋朝為京都開封的陪都,也是宋、元大名路,明、清大名府,民國大名道的治所,直到20世紀30年代,一直是黃河以北較大區域的中心城市之一。
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時期,邯鄲是八路軍129師司令部和晉冀魯豫邊區政府所在地。
1945年10月邯鄲解放,1956年10月邯鄲市,峰峰市合並,仍稱邯鄲市。1965年又調整了政區范圍。1983年,邯鄲市升為地級市,將邯鄲地區的邯鄲縣劃歸邯鄲市管轄。1993年7月邯鄲地區與邯鄲市合並,實行市管縣體制,今日是晉冀魯豫地區中心城市、全國「較大的市」和國家歷史文化名城。
邯鄲這個具有輝煌歷史的古城,到解放前終於走完了一波三折的下坡路。建國後,古城不僅獲得新生,並且在繁榮昌盛的道路上迅速前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