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如何理解和認識中國改革開放的歷史背景和目的
歷史背景:十年內亂使黨國家人民遭到嚴重挫折和損失,我國經濟實力、科技內術實力與國際先進水平的差距容明顯拉大,面臨著巨大的國際競爭壓力 目的:解放和發展生產力國家現代化人民富裕振興民族推動社會主義制度完善發展
B. 如何認識我國社會主義改造的歷史意義和基本經驗
一、社會主義發展是曲折性與前進性的統一
二、馬克思主義與本國實際相結合是社會主義發展必然選擇
第一,它是過去社會主義政權建立的歷史經驗的總結。以中國革命為例,它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歷史條件下發生的。中國近代政治史的發展中從來沒有強大的資產階級和小資產階級政黨,中國革命是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人民大眾的反對帝國主義、封建主義和官僚資本主義的革命。中國革命的勝利通過「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獨特途徑實現,就是馬列主義與中國實際相結合的典範。1905年革命中走上政治舞台的俄國無產階級通過創立新型的階級組織蘇維埃,積累了政治總罷工和武裝起義的經驗,為1917年俄國十月革命進行了總演習。在俄國十月社會主義革命勝利的歷史過程中,從推翻沙皇專制制度的俄國「二月革命」,到發動彼得格勒城市武裝起義,推翻資產階級臨時政府,這一切都有別於馬克思時期的無產階級革命。但是,列寧能夠巧妙地將俄國革命與馬克思主義理論相結合,最終使俄國走向社會主義。這成為馬克思主義理論與俄國實際相結合的經典注釋。
第二,它是當代社會主義改革成效的現實的驗證。中國改革模式或改革的「中國特色」,正是馬克思主義與本國實際相結合的嶄新命題。如前所述,中國改革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的改革指導思想;由點到面、點面結合的改革推進策略。都是這一命題在一個具體時空環境中的運用。如此才能使改革效應最優化和最大化,才能掌控改革、駕馭改革。與本國實際結合,實際也就是一切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不脫離群眾。東歐劇變之所以是一種「多米諾骨牌效應」,戈爾巴喬夫時期蘇聯的變動之所以使東歐黨無所措手足,從反面驗證了脫離本國實際的改革對社會主義事業發展的極端危害性。多年來盲目追隨蘇聯,已使東歐國家的黨政領導人逐漸喪失了維護民族特性的機能和對本國國情的獨立探索的勇氣。一切唯蘇聯馬首是瞻,不敢越「社會主義大家庭」雷池半步,是不可能做好改革發展這一極其復雜的社會大工程的。一個真正把握本國國情的政黨,能夠將改革帶來的風險降低到最低程度。即使風險來臨,也能最終依靠人民的力量戰勝風險,克服危機。
第三,它是實事求是的馬克思主義的方法論精髓,是與時俱進的馬克思主義理論品質的規定。列寧將馬克思主義的「多國勝利論」發展為社會主義革命的「一國勝利論」,是對帝國主義時代壟斷資本發展的最新情況和第一次世界大戰獨特的時代環境的精深把握。中國共產黨「三個代表」學說的創立,建立在中國改革開放事業20多年來的發展所引起的經濟和社會變動的基礎之上,是對馬克思列寧主義群眾、階級及政黨相互關系學說的精深探求。如果不顧時代條件的變化,拘泥於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在特定時期,針對特定情況作出的某些個別論斷和具體綱領,我們就會因為思想脫離實際而不能勝利前進,就會犯教條主義和因循守舊的錯誤。所以馬克思主義與本國實際的結合,也就是與時代特徵相結合,就是要正確認識和把握各個時代的本質特點和面臨的主要問題。一百多年來,世界變化很快,特別是現代科學技術革命和正在興起的經濟全球化浪潮,深刻地改變了並將繼續改變人類生活和世界面貌,任何國家的社會主義者都不能不認真對待。
對於社會主義國家的執政黨來說,馬克思主義如同肌體中涌動的血液一樣須臾不可離棄;本國實際則像肌體的脈動一樣必須時時予以把握。如此才能將社會主義事業生生不息地推進下去。
蘇聯解體和蘇東劇變以來,不僅社會主義國家的改革實踐方興未艾,社會主義的理論探索也並未止息。通過對現實社會主義的反思,結合當代資本主義的特點和新的科學技術革命對人類社會的影響,世界各國的社會主義者對社會主義進行了更深刻的思索,對社會主義的歷史、現實和未來進行重新認識。各種不同觀點之間的爭論形成了社會主義思想上一場新的大討論。其范圍已經涉及到了社會主義的理論與實踐的各個方面,包括社會主義的起源、演變、概念、實質、目的、價值、手段等;前蘇聯東歐社會主義失敗的原因和教訓;社會主義的時代特徵、政治經濟制度;社會主義與資本主義的關系;社會主義與人類歷史的進程;科技進步與社會主義的發展;社會主義與新社會運動;社會主義與生態環境;社會主義的出路與未來;社會主義者的政治經濟策略,等等。歷史表明:社會主義運動的低潮時期也是馬克思主義者進行理論建設的重要時期。上個世紀之交列寧對帝國主義和壟斷資本主義、以及國家與革命學說的卓越建樹,就曾為世界社會主義革命的重新高漲做了理論上的准備。關注、尊重和吸收社會主義實踐和理論建設的新成果,自覺地通過改革鞏固、發展和完善社會主義,就會使社會主義更加深入地影響當代世界的發展進程。
C. 如何認識中國改革開放30年的歷史進程及其特點
【1.科學技術的發展和應用是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的關鍵。20多年來,現代化建設的成 功經驗告訴我們,在一個人口多、底子薄、文化科技總體水平不高、人均國民生產總值 仍居於世界後列的大國要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是一項十分艱巨的歷史任務。它既承擔 著完成傳統工業化的任務,又承擔著進行新的產業革命的任務。在國際經濟和科學技術 激烈競爭的形勢下,科學技術是盡快改變我國生產力的落後面貌,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 的關鍵因素,是當今中國發展生產力的突破口。
當今世界,現代科學技術突飛猛進地發展,並且正在以空前的規模和速度被應用於生 產,使社會生活各個領域的面貌發生著日新月異的變化。在這種形勢下,我們要實現「 四個現代化」,必須比以往更加重視依靠科技進步和提高勞動者素質。在農業方面,我 們要用佔世界7%的土地養活佔世界22%的人口,必須依靠科學技術特別是生物技術、計 算機技術、核技術等高新技術和科學的管理方法來改造傳統農業,發展新興農業。工業 方面,則必須應用以電子信息和自動化技術、新能源和新材料技術來改造傳統產業,用 於新產品開發,提高產品質量和市場競爭力,從而實現經濟增長方式的根本轉變,走出 「高投入、高消耗、低效益」的老路。至於國防現代化,就更離不開科學技術。此外, 決策的自主化、科學化,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和社會的全面進步,也都離不開科學技 術。
2.改革開放是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的動力。20多年前,鄧小平深刻地指出,「四個現 代化」是一場「偉大革命」,「這場革命既然要大幅度地改變落後的生產力,就必須要 多方面地改變生產關系,改變上層建築,改變工農業企業的管理方式和國家對工農業企 業的管理方式,使之適應於現代化大經濟的需要。各個經濟戰線不僅需要進行技術上的 重大改革,而且需要進行制度上組織上的重大改革。進行這些改革,是全國人民的長遠 利益所在,否則,我們不能擺脫目前生產技術和生產管理的落後狀態。」[1](P135~13 6)在這里鄧小平第一次揭示了改革與現代化之間的內在聯系:現代化本身就是一場革命 ,只有通過改革,才能實現現代化。20年的實踐使我們進一步加深了對這些論斷的認識 。改革舊的體制適應了生產力發展的客觀要求,為我國的現代化掃清了障礙、開辟了道 路,改革使從經濟、政治到思想、文化,從生產方式、生活方式到行為方式、思維方式 完成了現代化所要實現的從傳統文明向現代文明的轉型。全面改革推動著社會主義現代 化不斷向縱深發展,也為實現全面現代化創造了條件。
開放,不僅適應了世界經濟的客觀狀況和發展趨勢,也推動著社會主義現代化的發展 ,中國的現代化已經越來越離不開對外開放。對外開放,加強了同世界各國在貿易、科 技、文化等領域的交流與合作,推動了生產力的發展,促進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 建立,提高了我國的經濟管理和科學技術的水平,擴大了對外貿易,彌補了國內建設資 金的不足,這一切都是推動現代化的直接動力。進一步深化改革,擴大開放將被作為社 會主義現代化的持久動力而被繼續堅持下去。實踐也證明,改革開放是建設有中國特色 社會主義現代化所必需的。
3.政治穩定是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的保障。在一個擁有近13億人口的大國進行社會主 義現代化建設是一項偉大的事業。我們具有許多有利條件和優勢,也有許多不利因素和 困難,如眾多的人口以及由此帶來的資源相對短缺、交通運輸緊張、就業壓力大、生態 環境惡化等。在這樣的國情下,如果全體人民同心同德、齊心協力地進行現代化建設, 就能化不利因素為有利因素,最大限度地發揮我們的優勢。反之,如果政治不穩定,社 會動亂、人民內部發生分裂,那就不僅會加劇原有矛盾和困難,而且會喪失我們的有利 條件和優勢,現代化的實現就無從談起。從這個意義上講,保持政治的穩定是實現現代 化的重要保證。用鄧小平同志的話來說就是:「中國的問題,壓倒一切的是需要穩定。 沒有穩定的環境,什麼都搞不成,已經取得的成果也會失掉。」[2](P284)為此,所有 關於中國現代化的設計都要把保持社會穩定放在首位,一切有關現代化的方針、政策、 方案都要服從於穩定這一最根本的大局。
4.必須把現代化建設與可持續發展統一起來。在現代化建設中,必須把實現可持續發 展作為一個重大戰略。實現人、社會與自然的和諧協調發展是馬克思主義的一貫思想。 對於我國這樣一個人口眾多資源相對不足的國家,實施可持續發展戰略,把現代化建設 與可持續發展內在地統一起來具有特殊的重要性和緊迫性。要把控制人口、節約資源、 保護環境放到重要位置,使人口增長與社會生產力的發展相適應,使經濟建設與資源、 環境相協調,實現良性循環。我們不僅要把眼前的改革和現代化建設搞好,還要為我們 的子孫後代著想,決不能吃祖宗糧,斷子孫路,走浪費資源和先污染、後治理的路子。 我們不能為謀求一時的發展而以犧牲長久利益為代價。
總之,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立足於中國的現實,吸納和借鑒了 世界的和我國的現代化的經驗和教訓,找到了一條真正的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現 代化建設道路,實現了經濟的、政治的和思想文化的現代化的全面發展】。
D. 如何理解改革開放的成功實踐為全面深化改革提供了重要經驗
改革開放的成功實踐為全面深化改革提供了重要經驗,必須長期堅持。最重要回的是,堅持答黨的領導,貫徹黨的基本路線,不走封閉僵化的老路,不走改旗易幟的邪路,堅定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始終確保改革正確方向;堅持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求真務實,一切從實際出發,總結國內成功做法,借鑒國外有益經驗,勇於推進理論和實踐創新;堅持以人為本,尊重人民主體地位,發揮群眾首創精神,緊緊依靠人民推動改革,促進人的全面發展;堅持正確處理改革發展穩定關系,膽子要大、步子要穩,加強頂層設計和摸著石頭過河相結合,整體推進和重點突破相促進,提高改革決策科學性,廣泛凝聚共識,形成改革合力。
當前,我國發展進入新階段,改革進入攻堅期和深水區。必須以強烈的歷史使命感,最大限度集中全黨全社會智慧,最大限度調動一切積極因素,敢於啃硬骨頭,敢於涉險灘,以更大決心沖破思想觀念的束縛、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籬,推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自我完善和發展。
E. 如何理解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共產黨的偉大成就和基本經驗
改革開放以來我們取得一切成績和進步的根本原因,歸結起來就是:開辟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形成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旗幟,最根本的就是要堅持這條道路和這個理論體系.
改革開放是黨在新的時代條件下帶領人民進行的新的偉大革命,目的就是要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實現國家現代化,讓中國人民富裕起來,振興偉大的中華民族;就是要推動我國社會主義制度自我完善和發展,賦予社會主義新的生機活力,建設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就是要在引領當代中國發展進步中加強和改進黨的建設,保持和發展黨的先進性,確保黨始終走在時代前列.
新時期最鮮明的特點是改革開放.從農村到城市、從經濟領域到其他各個領域,全面改革的進程勢不可當地展開了;從沿海到沿江沿邊,從東部到中西部,對外開放的大門毅然決然地打開了.這場歷史上從未有過的大改革大開放,極大地調動了億萬人民的積極性,使我國成功實現了從高度集中的計劃經濟體制到充滿活力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從封閉半封閉到全方位開放的偉大歷史轉折.今天,一個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的社會主義中國巍然屹立在世界東方.
新時期最顯著的成就是快速發展.我們黨實施現代化建設「三步走」戰略,帶領人民艱苦奮斗,推動我國以世界上少有的速度持續快速發展起來.我國經濟從一度瀕於崩潰的邊緣發展到總量躍至世界第四、進出口總額位居世界第三,人民生活從溫飽不足發展到總體小康,農村貧困人口從兩億五千多萬減少到兩千多萬,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取得舉世矚目的成就.中國的發展,不僅使中國人民穩定地走上了富裕安康的廣闊道路,而且為世界經濟發展和人類文明進步作出了重大貢獻.
新時期最突出的標志是與時俱進.我們黨堅持馬克思主義的思想路線,不斷探索和回答什麼是社會主義、怎樣建設社會主義,建設什麼樣的黨、怎樣建設黨,實現什麼樣的發展、怎樣發展等重大理論和實際問題,不斷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堅持並豐富黨的基本理論、基本路線、基本綱領、基本經驗.社會主義和馬克思主義在中國大地上煥發出勃勃生機,給人民帶來更多福祉,使中華民族大踏步趕上時代前進潮流、迎來偉大復興的光明前景.
事實雄辯地證明,改革開放是決定當代中國命運的關鍵抉擇,是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必由之路;只有社會主義才能救中國,只有改革開放才能發展中國、發展社會主義、發展馬克思主義.
改革開放作為一場新的偉大革命,不可能一帆風順,也不可能一蹴而就.最根本的是,改革開放符合黨心民心、順應時代潮流,方向和道路是完全正確的,成效和功績不容否定,停頓和倒退沒有出路.
在改革開放的歷史進程中,我們黨把堅持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結合起來,把堅持四項基本原則同堅持改革開放結合起來,把尊重人民首創精神同加強和改善黨的領導結合起來,把堅持社會主義基本制度同發展市場經濟結合起來,把推動經濟基礎變革同推動上層建築改革結合起來,把發展社會生產力同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質結合起來,把提高效率同促進社會公平結合起來,把堅持獨立自主同參與經濟全球化結合起來,把促進改革發展同保持社會穩定結合起來,把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同推進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結合起來,取得了我們這樣一個十幾億人口的發展中大國擺脫貧困、加快實現現代化、鞏固和發展社會主義的寶貴經驗.
F. 中國近代史的歷史經驗對中國目前改革有何借鑒
改革開放與中國近代史研究的繁榮發展
從20世紀80年代開始,中國近代史學界對文革前就已是「熱門」並有相當多研究的領域,如太平天國運動、義和團運動、辛亥革命等許多領域開始了新一輪的實證性研究;與此同時,近代史學界加強了對鴉片戰爭、洋務運動、中法戰爭、中日戰爭、戊戌變法等過去比較薄弱領域的研究;還在政治史、經濟史、思想文化史、軍事史、外交史等專史研究方面取得了突出的成就;並開辟了關於近代文化史、社會史、思想史以及中國近代化史等新領域的研究。這些新領域雖然起步較晚,基礎薄弱,但在研究者們的共同努力下,發展迅速,成就顯著,有些新課題甚至後來居上,成為學術研究的新熱點。傳統的政治史研究領域出現了多種意見爭鳴的活躍局面,而以前被忽視或被認為是禁區的經濟史、社會史等研究領域,則出現了令人矚目且朝氣蓬勃的發展:優秀學人迅速涌現,創新成果大批誕生,真正出現了「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局面。
1981年2月,劉大年在《光明日報》上發表《中國近代史研究從何處突破》的文章,提出從近代史研究中「最薄弱、最繁難、而又最重要的內容」即中國近代經濟史的研究的角度尋找突破口的主張。此後不久,以《歷史研究》編輯部等為首,也在「把歷史的內容還給歷史」的題目下發起了關於開展中國社會史研究的倡議。這是經濟史與社會史成為新時期中國近代史研究中兩個最令人矚目和最富活力的研究方向的重要契機。其實,中國近代經濟史與社會史研究的繁榮並不是單純學術發展的表現,而是改革開放後轉到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的中國社會的迫切需求。我們探索和回答什麼是社會主義、如何建設社會主義的問題,自然需要從中國近代經濟史與社會史的研究領域入手,尋找答案。
80年代後,中國近代經濟史研究的重點從社會經濟形態、生產關系和經濟制度轉移到與現代化有關的問題上。之所以提出這一問題,是由於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實現現代化目標、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任務被突出地提了出來。在這樣的情況下,迫切需要從近代中國實現現代化的角度對近代中國的歷史加以重新審視,它包括對近代中國各個領域現代化進程的經驗的具體考察、對各種現代化理論和思想的總結、對中外現代化道路的綜合比較、對中國共產黨及其他各種政治派別對近代中國現代化道路的選擇及制度、方針、政策和實施模式等方面的作用與影響的評價與分析等等。
中國近代社會史的復興,也是在改革開放形勢的鼓舞下,伴隨國外社會史理論的引入以及中國社會史的復興與重建,特別是在對舊有研究模式的反思的基礎上開展起來的。開展社會史研究不僅適應了學術發展的需要,也順應了時代發展的潮流。社會史復興之初的主要目標是「把歷史的內容還給歷史」,其涵義包括研究重心的三個方面的轉向:一是從精英歷史轉向普通民眾的歷史,通過對社會大眾日常生活的探討揭示出導致「英雄」輩出的社會內容;二是將政治的歷史轉向日常社會生活的歷史,關注與社會大眾日常生活相關的物質生活和精神生活內容;三是由一般歷史事件轉向重大的社會問題,從歷史的縱向探索中為現實的社會問題的化解提供歷史借鑒。在近代社會史研究成果的推動下,中國近代史的研究理念、研究視角和研究方法均發生了根本性變化,簡單化、教條化的「革命史」和「階級斗爭史」模式己經被突破,使中國近代史的內容獲得了重新建構的新的知識體系;並由此豐富、深化、擴展了中國近代史的內容。這應該是具有時代性的變化。
改革開放與中國近代史研究的思想活躍
改革開放初期,以真理標准討論為代表的思想解放運動對長期盛行的「左」的思想進行了深刻反思,帶來了精神潛能的釋放,為當代中國文化的復興作了准備,也成為史學工作者解放思想的契機。從事近代史研究的史學工作者在思想解放的過程中增添了追求真理的勇氣,這是近代史研究取得突破和擁有活力的重要條件。在列舉改革開放以來中國近代史研究取得的繁榮局面的時候,不能不注意到,這一繁榮是與思想解放帶來的近代史研究中的思想活躍密不可分的。
誕生在民族民主革命年代的中國近代史研究,從20世紀40年代就基於中國近代社會兩個基本矛盾(帝國主義和中華民族的矛盾、封建主義和人民大眾的矛盾)的判斷,初步確立了以階級斗爭為基本線索的理論體系。新中國建立後,老一代歷史學家結合自己的革命經歷,進一步將階級斗爭的線索歸納為太平天國革命、義和團運動、辛亥革命三次革命運動高潮,用「革命史體系」敘述帝國主義企圖變中國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的過程和中國人民反抗外來侵略的過程。由於這是一種能夠合理闡釋近代中國的歷史過程又與時代精神極其吻合的理論「範式」,而且對於革命政黨具有很強的資治功能,所以是革命年代的中國近代史研究理論框架的基礎。即使在革命取得成功後的初期階段,這一理論「範式」的闡釋功能仍在繼續。改革開放開始後,以民族解放為目標的革命追求被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的現代化努力所取代;憧憬未來的浪漫激情被對世界先進國家現代化道路的冷靜觀察所替代。中國社會發生了重要的社會轉型,時代精神隨之發生了改變。在這樣的新形勢下,主要的社會運動從原來爭取民族獨立與解放的反帝反封建斗爭轉為實現經濟與社會全面發展與進步的四個現代化的努力;以前被激烈的階級斗爭所掩蓋的新舊生產方式的矛盾和現代工業文明與農耕文明的矛盾被突出出來。由於實現社會的「現代化」成為主要的目標,開始有人提出從現代化的視角重新評價歷史事件和歷史人物的主張,而對歷史評價的關注比研究具體問題更能觸及學術發展的方向問題,並能夠凸顯近代史在整個社會實踐中的位置。這一主張逐漸從理論上被加以系統化,形成被稱為「現代化範式」的學派。而在中國近代史研究中,也同時出現了用「革命史範式」還是用「現代化範式」加以分析闡釋的討論與爭鳴。
其實,上述兩種「範式」之所以產生爭論,與對中國近代史上「現代化歷程」與「革命歷程」孰輕孰重的判斷有緊密聯系。在多數情況下,這種孰輕孰重的判斷並非產生於主觀性的政治立場的動搖,而是源於客觀的時代變化。從鴉片戰爭開始後的100多年來,中國社會的政治、經濟、軍事、外交、文化思想及社會變遷,無不與「革命歷程」密切相關,革命進程、革命事業是影響這一時期中國基本趨勢的根本因素,是規定社會本質內容的基本因素。人們對這一時期的階級斗爭、革命斗爭予以更多的關注是完全必要的、十分合理的。只有抓住了這一基本線索,才能夠順藤摸瓜,理清近代中國社會歷史的各個方面,包括居於「革命歷程」之外的洋務運動、戊戌維新、改良運動、北洋軍閥、資產階級等歷史真相。這是符合馬克思主義唯物史觀的認識。不過,馬克思主義唯物史觀對社會經濟的發展、社會的變遷也是十分注意的。在新的時代條件下,在提出建設具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理論後,重視馬克思主義現代化理論的重要性,即重視「現代化歷程」的必要性,則成為時代的要求。生產力的發展是社會變革的根本動力這一命題同樣是符合馬克思主義唯物史觀的。從現代化視角看,鴉片戰爭以來中國發生的極為錯綜復雜的變革都是圍繞著從傳統向現代過渡這個中心主題進行的,這是不以人們意志為轉移的歷史大趨勢。抓住這個中心主題進行分析,帶動對其他問題的研究,就可以探索近百年來中國歷史的真相,全面把握歷史過程中的復雜線索。
從近代化、現代化的角度關注中國社會,與從革命和階級斗爭的角度分析中國社會,在理論架構方面雖然有所不同,但兩者並不是對立與排斥的關系。實際上,正如胡繩先生指出的:「從1840年鴉片戰爭以後,幾代中國人為實現現代化作過些什麼努力,經歷過怎樣的過程,遇到過什麼艱難,有過什麼分歧、什麼爭論都是中國近代史的重要題目。以此為主題來敘述中國近代歷史顯然很有意義。」(《從鴉片戰爭到五四運動》再版序言)。只是在戰爭年代,人們還不能把主要的精力放在世界大變革的總進程中考察近代中國社會的變動,所以就沒有可能提出以生產力作為社會發展中軸的發展觀的理論架構。但改革開放以來,重新建立一個包括革命在內而不是排斥革命的新的綜合分析框架,以現代生產力、經濟發展、政治民主、社會進步、國際性整合等為參照,對近一個半世紀的中國大變革重新給予歷史定位,從新的視角對中國近代史進行研究,顯然已成為時代發展的要求。
改革開放以來,關於中國近代史的理論「範式」的討論雖然曾經十分活躍,但沒有發生以前出現過的「一揚一抑」或「非此即彼」的結果,因為兩種「範式」都沒有否認對方存在的價值:用現代化範式研究中國近代追求近現代化的過程固然重要,但是,至少從目前人們對歷史的認識來看,還不能完全取代以革命史範式對中國近代革命里程的研究,不能代替整個近代史。反之亦然。關於中國近代史基本線索的探索和不同「範式」的爭論,不僅是社會轉型的產物,而且反映了中國近代歷史的紛繁復雜、豐富多彩的實際狀況,提醒人們通過不同的視角觀察近代中國的歷史,從而避免偏頗或誤差。不同學術流派的討論只是發現了自身的缺陷和糾正了對方的偏頗和不足。所以,中國近代史研究中的「範式」多元並存的狀態,是思想活躍的直接結果,對於拓展中國近代史研究的廣度和深度,對於近代史研究中理論思維的深入具有積極意義,推動了學術界的思想解放,深化了關於中國近代史研究的理論思維。
值得注意的是,「範式」是具有一定價值取向的理論框架,所以需要將「範式」的討論加以一定的學術限制,否則就會產生與思想活躍相反的結果。譬如,以「革命史範式」闡述中國近代革命斗爭的歷史,也需要注意社會經濟的發展和社會的變遷,要避免使我們的研究對象過於片面,研究方法過於單一,要防範研究思維絕對化和研究理論教條化的傾向。而以「現代化範式」闡述社會變革的過程也需要十分注意,因為現代化的理論從某種程度上是被引進的理論,是在西方的學術話語系統中被磨練得相對純熟的理論。如果照搬這一理論,把中國僅僅看做是普遍化的西方歷史在東方的特殊範例,就容易陷入「歷史虛無主義」的泥潭,走到「告別革命」的道路上去。連西方的理論界對現代化理論的局限都有所警覺,他們對基於西方中心論的現代化理論的普遍性提出了懷疑,有人甚至認為那是與宣揚英美式的自由民主政體和美國文化緊密地結合在一起的理論。這些動向對中國近代史理論研究的深入意味著什麼是不言而喻的。由此可見,改革開放帶來的中國近代史研究的思想活躍,今後還會繼續下去。
改革開放與中外歷史學界的對話
改革開放對於中國近代史研究的意義,還特別體現在開創了中國近代史研究走向世界、開始中外歷史學界對話的新時期。
近代以來,關於中國近代史的研究,一直存在從中國看世界和從世界看中國的兩個角度。從林則徐和魏源那一代人的「睜眼看世界」開始,中國知識分子就開始了對世界的觀察,稍後開始了中外學者間的交流與對話,而改革開放則大大促進了中外學者之間的學術交流。從理論上說,這種交流與對話對於確立以世界為背景思考中國的視角,摒棄或盲從或封閉的文化心態,積極引進海外中國學的優秀成果,進而促進傳統的歷史研究理論與方法同馬克思主義的科學唯物史觀相結合,具有很重要的意義。但是,中外學者之間的交流過程是曲折的,不平坦的。主要的問題是中國學者能否在研究中國自身歷史的過程中保持主體意識,對國外歷史學界的觀點做出積極的學術回應。堅持中國的馬克思主義新史學在歷史學領域發揮主導地位與主流影響,始終是中國學者所肩負的重要任務。
而另一方面,關注跨學科研究和並不缺乏中國近代史資料的外國學者則從世界看中國的角度確實也得出了許多新的研究成果。如果說19世紀的「中國熱」是出於對「東方睡獅」的好奇,20世紀的「中國熱」是出於窺探冷戰中被封鎖的中國的內幕,那麼,國際歷史學界對改革開放後中國的關注,則隨著中國在國際社會中發揮更大和更積極的作用而不斷升溫。國外學者對中國近代史的研究給中國學者以啟示,同時也提出了挑戰。有的外國學者在吸收中心地學說、城市空間網路學說、等級——規模學說及許多相關研究成果的基礎上,根據集市體系理論和區域體系理論對中國的鄉村社會與中國的城市化進行研究,解剖中國社會經濟變遷狀況,提出了分析傳統農耕社會向現代工業社會轉化的中國經濟的模式。還有些外國學者從傳統的朝貢體系與近代的條約外交體系的矛盾角度對中國近代史乃至東亞的近代史進行考察,從地域與時間的差別的角度看東亞受到外來壓力的情況,強調東亞史的內在性和構造、基礎的連續性,注重思考東亞各國在國際秩序重新組合過程中包括政府層面及知識分子與民眾層面的相互影響,認為來自亞洲的沖擊應比西洋的沖擊更受重視。
上述從世界看中國的角度對中國近代史研究,其積極意義在於促使中國學者更加重視建立理論框架的意義和意識到實證研究方面的「缺口」。為什麼外國學者針對中國近代社會歷史的發展能夠大膽提出某些理論或模式,而且並沒有太多的顧慮,而中國學者提出理論或模式則比較謹慎呢?在一些學者思考這一問題的時候,也有一些學者開始引進這種從世界看中國的理論包括模式作為分析中國近代社會的理論工具。近年來中國近代史的研究注重從社會現代化的角度建立社會發展研究的區域體系理論,並注重尋求推進中國近代史研究的方法,應當說與這一影響不無關系。這就是80年代的中國敞開國門,中國近代史研究也面向國際歷史學界與國外學者切磋交流的過程中的實際情況。西方史學理論相繼被介紹到國內來,促進了80年代的理論熱,對以唯物史觀為基本原理的理論挑戰也引起了激烈的爭論,當然也成為中國近代史學科理論建設發展的契機。
在經歷了90年代相對扎實的實證性研究階段後,國內學者發現,運用國外學者提出的模式或者理論從事中國近代史研究之際,其實還存在明顯的局限性。如有的模式其實與歷史實際並不完全相符,至少需要通過實證研究對其結論進行修正;有的理論在提出的時候有史料運用不當和數據統計誤差的問題。這些問題只有在使用大量的歷史資料或具體事例進行研究之後才能夠發現。外國學者由於對中國的歷史資料的充分利用的數量與條件有限,第一手材料嚴重不足,所以主要是將其模式或理論建立在較繁瑣的理論推衍或邏輯推理上。但即使是在理性層面,其理論來源及該模式或理論本身的某些研究方法也值得質疑,所以那些模式或理論與中國歷史的實際是有偏差的。而在使用歷史資料或文獻方面,中國學者當然比外國學者更加得心應手。這一現象引起了學者關於西方人文社會科學對中國人文社會科學的「文化霸權」的討論。在經歷了80年代對西方的學術成果的大量介紹、引進和學習之後,特別是在接受了盲目引進西方理論的教訓後,關於學術研究的自主性與本土化的話題越來越受到國內學者的重視。當社會越來越面對那些復雜而深層的難題的時候,當人們越來越迫切地需要破解難題的具有較高解釋力理論的時候,唯物史觀則越來越展示出強大的功能。
當前,中外學者關於中國近代史的對話十分活躍,學者層面的交流和政府主導的共同研究日趨頻繁。值得注意的是,現在的共同研究已經遠遠超出改革開放初期追隨外來學術理論的「知識移植」層面,也不再是簡單地套用西方理論研究中國現象,而是在保持自身「知識系統」正當性的前提下的平等的學術對話。中外學者都在共同思考超越本國的歷史視角,建立面向未來和更寬視界的歷史認識。在頻繁的國際史學交流過程中,中國學者將在保持主體意識的前提下對國際社會的種種觀點做出積極的學術回應,發揮中國馬克思主義史學在歷史學領域的主導地位與主流影響。我們相信,新一輪的中外歷史學者的對話將進一步深化人們對中國近代歷史的認識。
G. 如何認識中國的改革開放歷程
改革開放是一場革命,中國經濟的崛起與這場革命密不可分。進入21世紀,中國成為一個令人矚目的新興大國,中國的改革開放也進入了一個新的、不同以往的階段。當前這個時間點對深化改革開放非常關鍵,對實現兩個百年目標非常關鍵。
改革開放帶來巨大變化:
新問題要靠進一步的改革發展來解決
從1978年開始的改革開放,以世紀之交為界大體可劃分成兩大階段。前一階段,改革開放所要應對的主要是建國後三十年逐漸積累起來的那些問題。而進入21世紀以後,改革開放所面對的問題主要是由經濟社會發展,由改革開放過程中形成的新體制不健全、不完善帶來的。這兩個階段雖然同屬改革開放,但面臨的實際任務很不一樣。所以,我們的思考也應該有所不同。
在改革開放的第一階段,可以看到四個方面的變化引導著潮流的發展,有力地推動著中國現代化進程:第一,指導思想的轉變。從「以階級斗爭為綱」轉到「以經濟建設為中心」,並形成了以「一個中心、兩個基本點」為核心內容的黨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基本路線。第二,政治環境的轉變。改革開放從一開始就包括政治和經濟兩個方面。政治方面的改革內容廣泛,不僅起到為經濟方面的改革清掃道路的作用,也使國家的治理朝著民主法制方向發展。第三,經濟體制的轉變。這方面的改革最突出的特點是採取漸進方式,根據實踐不斷調整思路。1992年確定建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目標,到20世紀末我國基本完成了從計劃經濟體制向市場經濟體制的轉軌。第四,對外政策的轉變。改革開放啟動之後,中國明確了外交工作的主要任務是為國家的現代化建設創造有利的和平環境。鄧小平確定的對外戰略和政策主要有三點:一是對國際形勢做出和平與發展的大判斷;二是明確了中國外交從「一條線」向「全方位」發展;三是重新解釋了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中國改革開放的第一階段是成功的,第一階段設立的基本目標均如期實現。值得注意的是,除上述四方面改變之外,中國的社會結構和思想觀念也發生了巨大變化,出現了許多新的階層,人們的思想也不再簡單一致。這兩方面的變化伴隨著經濟增長和現代化進程必然發生,雖無法預先設定,但其影響更深刻、更長遠。
進入新世紀之後,中國繼續保持強勁的發展勢頭,到2010年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與此同時,中國也面臨著一系列新的挑戰。從國內看,這一挑戰主要來自五個方面:第一,改革要解決的問題在很大程度上已不是舊的計劃經濟體制帶來的問題,而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不完善、不健全帶來。第二,中國經濟高速發展階段已經結束,正進入適度穩步增長階段,而能否成功應對這一變化將對我國如期實現現代化具有重要影響。第三,在經濟發展之後,財富的掌握和分配問題日益突出。社會貧富分化和利益集團的出現,使得這一問題更趨敏感。第四,在經濟高速發展過程中積累的一系列問題亟待解決,諸如環境資源問題、產業結構問題、城市化問題、就業問題、人口老齡化問題等等。第五,在利益多元化的情況下,統籌協調各方、凝聚改革共識、實現有效治理,要比以往復雜得多。
要解決這些問題,還是以往常說的話:改革和發展中出現的問題,只有靠進一步的改革和發展來解決。要解決當前遇到的困難,只有沿著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所確定的方向前進,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迎難而上。
改變自己影響世界:
中國有成功應對挑戰的經驗和實力
除了國內環境發生變化以外,這幾年中國面臨的外部環境也正在發生變化。如何看待和應對外部環境的變化?首先,中國已經成為當今世界發展中最重要、最引人注目的變數。這個重要變化就要求我們改變以前的思維習慣。以前,我們習慣於先觀察外部形勢的變化,然後加以應對。現在,外國判斷國際形勢首先要看中國怎麼樣,這說明中國強大了;但這也要求我們必須預判我國的內部發展和對外行為會產生何種影響,提前有所部署。如果說,以前是看一步,走一步;現在則要走一步,算兩步,把中外互動的結果考慮進去。這對我們來說還需進一步地學習和實踐。
其次,我們要對自己要有實事求是的評估。我國現在還是一個新興的大國,離一個成熟的大國還有一段路要走。我國的現代化還沒有完成,人均GDP、人均資源佔有率很低;國家統一還沒有完成;我國奉行不結盟政策,沒有真正意義上的盟國;作為新興大國參與國際博弈的經驗還有待進一步積累。另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本身具有獨特性。最後,作為一個超大型國家,中國的發展不可避免地會對現存國際秩序產生沖擊,這個過程不會一帆風順。從地緣環境看,中國是唯一一個有眾多鄰國環繞的大國。從歷史經驗看,中國的盛世,主要不是依仗對外征服;自20世紀以來,中國是靠改變自己來影響世界。
當前,我們雖然面臨諸多問題,但是中國有成功應對挑戰的經驗和能力。改革開放以來的基本經驗有這樣幾點:第一,明確改革開放不動搖。首先是集中精力,踏踏實實做好國內的事情。第二,樹立中央的權威,通過集思廣益形成新的改革共識。從治國理政的角度看,當前需要從以往謀求經濟的高速發展轉為引領經濟社會協調發展。第三,中央、地方和基層之間的良性互動,這是中國改革開放的一個突出特點。在改革進入深水區時,如何繼續這種良性互動,如何調動各方面的積極性,同時協調各方利益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問題。第四,權衡短期、中期、長期的利弊,處理好改革、發展、穩定三者關系。從以往的經驗看,處理這三者關系的基本邏輯是,通過改革帶動發展,當出現不穩定因素時通過進一步的改革措施加以消除。當前,隨著經濟社會發展和思想觀念的變遷,對改革成果的分享將不僅限於經濟方面,還必然包括平等享有各方面的權利,實現社會的公平與公正。第五,隨著形勢的變化,中國外交方針和政策在保持總體穩定的情況下也必然要有所調整。改革開放帶來的一個重要的變化,就是中國和世界的聯系已經到了密不可分的程度。這既有有利的一面,也有不利的一方面。這需要我們在處理對外事務時有綜觀全局的大戰略的思考,在處理國際問題時更加註意目標、手段和實力之間的平衡。當今世界各主要國家各有各的難處。在世界有可能陷於動盪之際,中國如能在維護和平與發展方面發揮更加積極的建設作用,將可以進一步確立大國地位,展現風采。
最後,筆者還想提出兩個在宏觀層面仍關注得不夠的問題。一是如何通過進一步改革實現制度穩定,二是如何建立現代化的節約型社會。穩定和完善經濟政治制度是中國改革大課題中必不可少的內容,也是在基本實現現代化時所要達到的既定目標之一。改革開放進行到現階段,頂層設計必須更多地考慮這方面的問題。從世界歷史經驗看,一個政黨對於一個民族的貢獻,最重要的就是能不能為這個民族創造一個穩定的、有利於持續發展的政治制度。中國人口眾多,從發展的角度看不僅需要創新生產方式,還需要創新生活方式。儉朴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而全球資源的有限已決定了西方的現代化生活方式不具普遍性。中國如能依靠有限的資源創造一種為眾多人口所享受的現代化生活,將是中華民族對人類社會發展的最大貢獻。(章百家 中央黨史研究室原副主任、研究員)
H. 改革開放的根本原因和歷史經驗
一、改革開放的根本原因:
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取得了巨大成就。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經過全國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開創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堅持四項基本原則、堅持改革開放,初步建立起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勝利實現了現代化建設「三步走」發展戰略的前兩步目標,大幅度提高了國家的綜合國力和人民生活水平,為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開辟了廣闊的前景。這是社會主義制度優越性的生動體現,是中華民族發展史上的一個新的里程碑。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取得一切成績和進步的根本原因,歸結起來就是:開辟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形成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
二、改革開放的歷史經驗:
在30年來的創造性實踐中,積累了寶貴經驗。概括起來說,就是黨的十七大闡明的「十個結合」。
1、必須把堅持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結合起來,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以實踐基礎上的理論創新為改革開放提供理論指導。
2、必須把堅持四項基本原則同堅持改革開放結合起來,牢牢扭住經濟建設這個中心,始終保持改革開放的正確方向。
3、必須把尊重人民首創精神同加強和改善黨的領導結合起來,堅持執政為民、緊緊依靠人民、切實造福人民,在充分發揮人民創造歷史作用中體現黨的領導核心作用。
4、必須把堅持社會主義基本制度同發展市場經濟結合起來,發揮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和市場配置資源的有效性,使全社會充滿改革發展的創造活力。
5、必須把推動經濟基礎變革同推動上層建築改革結合起來,不斷推進政治體制改革,為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提供製度保證和法制保障。
6、必須把發展社會生產力同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質結合起來,推動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協調發展,更加自覺、更加主動地推動文化大發展大繁榮。
7、必須把提高效率同促進社會公平結合起來,實現在經濟發展的基礎上由廣大人民共享改革發展成果,推動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建設。
8、必須把堅持獨立自主同參與經濟全球化結合起來,統籌好國內國際兩個大局,為促進人類和平與發展的崇高事業作出貢獻。
9、必須把促進改革發展同保持社會穩定結合起來,堅持改革力度、發展速度和社會可承受程度的統一,確保社會安定團結、和諧穩定。
10、必須把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同推進黨的建設新的偉大工程結合起來,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和先進性建設,提高黨的領導水平和執政水平、拒腐防變和抵禦風險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