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歷史問題 > 歷史上的中醫中葯有哪些

歷史上的中醫中葯有哪些

發布時間:2021-02-25 18:06:23

① 古代有那些中葯

中葯文化 底蘊豐富
說到中國的葯文化,由於它有著數千年的悠久歷史,所以其底蘊十分豐富。然而,無論是中國人,還是外國人,對其豐富的文化內涵缺乏全面深刻的理解,故而導致某些誤識。其根本原因就在於長期以來,我們對葯文化的研究與宣傳,力度很不夠,長此以往,無疑對中葯事業的繼承、發展與推廣是十分不利的。這里,擇其要者,略加論述,以饗讀者。在中國古籍中通稱「本草」。我國最早的一部中葯學專著是漢代的《神農本草經》,唐代由政府頒布的《新修本草》是世界上最早的葯典。明代李時珍的《本草綱目》,總結了16世紀以前的葯物經驗,對後世葯物學的發展做出了重大的貢獻。中葯按加工工藝分為中成葯、中葯材。

有人說中葯就是樹皮,草根,這話說對了一部分。
中葯離不開樹皮,草根,如苦楝根皮,牡丹皮,茜草根,白茅根等均是中葯,但不是所有的樹皮,草根都是中葯;中葯主要起源於中國,除了植物葯以外,動物葯如蛇膽,熊膽,五步蛇,鹿茸,鹿角等,介殼類如珍珠,海蛤殼,礦物類如龍骨,磁石等,都是用來治病的中葯。少數中葯源於外國,如西洋參。

目前,隨著對中葯資源的開發和研究,許多民間葯物也歸入中葯的范疇。所以,中葯是以中醫理論為基礎,用於防治疾病的植物,動物礦物及其加工品,不論產於中國,外國均稱中葯。中葯有著獨特的理論體系和應用形式,充分反映了我國自然資源及歷史,文化等方面的特點。

其一,毒葯非「毒」
追溯到遠古神農時代,《淮南子·修務訓》中這樣記載:「神農……嘗百草之滋味,水泉之甘苦,令民知所避就。當此之時,一日而遇七十二毒。」由此,古代把所有治病的葯物泛稱「毒葯」。《素問·異法方宜論》說:「其病生於內,其治宜毒葯。」在古人看來,是葯三分毒,實際上是指葯物的特性;後來才用以專指毒性較大的葯物。《醫學問答》對此有解釋:「夫葯本毒葯,故神農辨百草謂之『嘗毒'。葯之治病,無非以毒拔毒,以毒解毒。」醫聖張仲景更有精闢之論:「葯,謂草、木、蟲、魚、禽、獸之類,以能治病,皆謂之毒」,「大凡可避邪安正者,均可稱之為毒葯。」神農一日而遇七十二毒,是說他一日之中,辨別了 70餘種葯物的特性。葯之特性,用對了可以治病救人,用錯了就會傷人害命。對中葯,一言以敝之,就是用毒葯治病。神農嘗百草的本草,是一種勇於探索的偉大義舉,是一種捨生忘死的高尚行為。無怪對起步於先秦、成書於東漢、歷經幾百年、融匯了幾代醫葯學家的辛勤勞動與智慧的第一部中葯學巨著,作者們寧肯要隱去自己的姓名,而冠以「神農」之名——《神農本草經》,除了受託古之風的影響之外,恐怕也是對這位中華民族葯物學的聖祖的一種紀念吧 ! 由此不難看出,「毒葯」一詞的豐富文化內涵。正是這毒葯,為中華民族的繁衍生息、療病保健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其二,四氣療疾
中葯有「氣」,「氣」是什麼?它能治病?我們的回答都是肯定的。在《神農本草經》中說:「葯又有寒、熱、溫、涼四氣。」「療寒以熱葯,療熱以寒葯。」葯之「四氣」便由此而來。中醫葯理論中說到「氣」,居然有 27個義項。這個「氣」,不是我們日常生活中的概念,而是特指「葯性」。我們的先祖用寒、熱、溫、涼來詮釋葯的特性,比「毒」要具體、科學多了,這中葯的補,不僅內容豐富,而且別具文化情趣。有補氣、補心、補血、補腎、補脾、補肝、補肺、補陰、補陽等等,與之相應的 方葯有「補心丹、補肝散、補肺散、四物湯、歸脾湯、補陰丸、補血榮筋丸、補中益氣湯、四君子湯、杞菊地黃丸、六味地黃丸、百合固金湯、補陽還五湯、補腎磁石丸、補肺阿膠湯等等,有以上功能的單味葯,不下數十種,舉不勝舉。此類補法多是補臟氣。這個「補」,是調理、增強的意思;這個「氣」,是指生理功能,即用葯物來調理增強五臟六腑的生理功能,使之發揮正常作用,充分體現中葯對人體功能器官治本的作用。《神農本草經》中把葯分為上、中、下三品 (即「類」),並說:「上葯養命,中葯養性,下葯治病。」又說:「上葯……為君,主養命以應天」,「中葯……為臣,主養性以應人」,「下葯……為佐使,主治病以應地」。

所謂養命、養性,都是突出了中葯調養人體的功效,從而保證機體、各個器官組織的功能正常,這就是許多人信奉中葯的原因之一。這是中葯學的進步,也是它的特色,這其中也充滿了文化意味。中葯的這種特性,被一一體現在每一味葯中,因為它對於療疾治病十分重要。對於寒病就要用熱性葯,對於熱病就要用寒性葯,這里葯性與病性是相逆的,所謂相反相成,這就是葯文化的一種具體表現。若非如此,如果「以熱益熱 (用熱葯治熱病,下句仿此),以寒增寒」,就會導致「精氣內傷,不見(現)於外」,這是治療上的嚴重失誤 (《漢書·藝文志·文技略》)。孫思邈在《大醫精誠》中嚴肅地批判了那些「寒而冷之(是寒病,卻用寒使病症更寒,下句仿此 ),熱而溫之」的醫生,「是重加(即加重)其病」,必導致死亡。中醫葯學上稱這種用葯方法為「正治」,即常規治法。還用一種「反治」,將在本文「其五」中有述。由此可見,運用葯的「四氣」來治病,是多麼重要,許多服用過中葯的人,或許對此知之甚少。

其三,葯補趣話
此外,還有味補。《神農本草經》中說:「葯有酸、咸、甘、苦、辛五味」。這五味對人體有何作用呢?在《素問·宣明五氣篇》中講得明白:「五味所入 (即進的器官):酸入肝、苦入心、甘入脾、辛入肺、咸入腎」。可見葯味不同,功效各異,原因是,酸味能收能澀,苦味能泄能燥,甘味能補能緩,辛味能散能行,鹹味能軟堅潤下。根據五味的葯用功能與進入相應臟腑的情況,也可以發揮其「補」 (或補養、或調理)的作用。這些恐怕都是一般人並不熟知內涵。更有出人意料的補,將在本文「其五」中有述。

其四,君臣佐使
君臣本是一個政治術語,古代天子、諸侯都稱君,輔佐君者稱為臣,君臣有著嚴格的等級之分。古代葯學家將它引入葯物配伍組方中,成為方劑組成的基本原則。早在西漢初年成書的《素問·至真要大論》中,岐伯回答黃帝關於「方制君臣」時說:「主病之謂君,佐君之謂臣,應臣之謂使」,《神農本草經》說:「葯有君、臣、佐、使,以相宣欇」。明代的何伯齋更進一步闡釋說:「大抵葯之治病,各有所主,主治者,君也;輔治者,臣也;與君葯相反而相助者,佐也;引經使治病之葯至病所者,使也」。十分清楚地講明了君、臣、佐、使之葯的功能。更詳盡一點說,君葯是針對主病或主證,起主要作用的葯物,按需要可用一味或幾味;臣葯是輔助君葯加強治療主病或主證作用的葯物,或者是對兼病或兼證起主要治療作用的葯物;佐葯是輔助君臣葯起治療作用,或治療次要症狀,或消除 (減輕)君、臣葯的毒性,或用於反佐葯,使葯是起引經或調和作用的葯物。以《傷寒論》中第一方「麻黃湯」為例,主治外感風寒的表實證。君葯——麻黃 (3兩),辛溫,發汗解表以散風寒,宣發肺氣以平喘逆。臣葯——桂枝 (2兩),辛甘溫,溫經和營,助麻黃發汗解表。佐葯——杏仁(70個),苦溫,降肺氣助麻黃平喘。使葯——炙甘草(1兩),苦溫,調和諸葯又制約麻、桂發汗太過。麻、桂、杏皆入肺,有引經之效,故不再用引經的使葯。麻黃、桂枝、杏仁、炙甘草的葯性有有次,相互制約又相互補充,協調作用,形成一股強大的葯力,去攻克外感風寒這一堡壘,臨床療效十分顯著,成為千古名方、經方。中葯方劑的組成不是幾種葯物的簡單組合,而是在豐富的臨床實踐基本上形成的一個有機的整體。其中文化內涵的核心就是儒家所強調的「和」。

其五,葯中哲理
中葯自有它的葯理,如前所述;還有它的哲理,常為人所忽視或不識。我們知道,哲學是教人如何以更高層次認識事物、認識世界,並從中找出規律,以更好地指導我們從「必然王國」進入「自由王國」。這里僅就葯中哲理略談一二。 (一)葯性有「陰陽」:「陰陽」本是中國古代哲學中的一個概念,它概括了天下萬物相對的兩種不同屬性,大至宇宙天地,小至草木魚蟲的矛盾與對立、共性與個性,無不盡在其中。這里僅擇一些與自然、醫葯、人身有關的概念,以見一斑:天地、日月、男女、剛柔、動靜、升降、生死、長消、寒熱、正邪、益損、增減、氣血、臟腑……《神農本草經》說:「葯有陰陽配合,子母兄弟。」後世醫葯學家多用「陰陽」來闡釋葯理。金代醫家李杲在《東垣十書·湯液本草》的「葯類法象」一章中說道:「溫涼寒熱,四氣是也。溫熱者,天之陽也;涼寒者,天之陰也。此乃天之陰陽也……辛甘淡酸苦咸,五味是也。辛甘淡者,地之陽也;酸苦咸,地之陰也。此乃地之陰陽也。味之薄者,為陰中之陽,味薄則通,酸苦咸平是也;味之厚者,為陰中之陰,味厚則泄,酸苦咸寒是也。氣之厚者,為陽中之陽,氣厚則發熱,辛甘溫熱是也;氣之薄者,為陽中之陰,氣薄則發泄,辛甘淡平涼寒是也……氣味辛甘發散為陽,酸甘涌泄為陰。」通過陰陽,既闡釋了葯之特性,又闡明了葯之功效,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和規律性。(二)治則有「反治」。在其二中提到了「正治」,還有「反治」。反治與正治相反,是當疾病出現假象,或大寒證、大熱證時,對正治法發生格拒而採用的治法。其中有「熱因寒用」,是以熱葯來治療真寒假熱證,要佐以少量寒葯,或熱葯涼服才發揮作用;有「寒因熱用」,是指用寒涼葯治真熱假寒證,要佐以少量溫熱葯,或寒葯熱飲才發揮作用。這既體現了中醫的辨證,又體現了用葯的辯證法,具有很深的哲學內涵,這是中醫葯文化的獨特之處。(三)補益有哲理。在其三中,講到兩方面的葯補,金代醫家張以正論補,頗具哲理,別樹一幟。1、他在《汗下吐三法該盡治病詮》一文中,從扶正祛邪的角度,按照中醫五行理論,認為祛邪就是扶正,獨出心裁,提出了與《素問》不同的「五補」:「辛補肝,咸補心,甘補腎,酸補脾,苦補肺」的觀點。以「辛」為例,辛味原本入肺,屬金;肝屬木,金能克木,所以用「辛補肝」(以下均仿此)。張以正治病強調以祛邪為主,認為邪去正自安,偏重攻法,他所謂「補」,實際上已含有「攻治」的意味,後世稱他為「攻下派」。2、他在《補論》中,更是高論迭出:「予請為言補之法,大抵有餘者損之,不足的補之,是則補之義也。陽有餘而陰不足,則當損陽而補陰;陰有餘而陽不足,則當損陰而補陽」。那麼,具體如何補呢?他是這樣闡述的:是熱證,就用芒硝大黃一類的寒葯,為了「損陽而補陰」;是寒證,就用乾薑附子一類的熱葯,為了「損陰而補陽」。他的結論語出驚人:「豈可以熱葯而雲補乎哉?而寒葯亦有補之義也。」僅此二例便可以看出,這正是張從正所以能自成一家的超人之處。其中的哲理和文化底蘊,需要我們細細品味,方解葯文化之三昧。(四)用葯講「中和」。「中和」是儒家的哲學,認為能「致中和」,則無事不達於和諧的境界。《說文》雲:「……事之調適者謂之和。」中和,用於葯理之中,含義有三層:一是調和,以不同的因素適度配合,使之比例恰當,如廚師之烹調羹湯,含有方法的意思;二是和諧、均衡、統一的狀態。「和」是天下共行的大道。孔子說:「君子和而不同。」是說君子用自己的正確意見來糾正別人的錯誤意見,使一切做到恰到好處,卻不肯盲目附和。可見,君子是很懂得「和」的道理的,我們的古代醫葯家們就是這樣的君子!楊伯峻在《論語注釋》中形象地解釋「和」:「和,如五味之調合,八音之和諧,一定要有水、火、醬、醋各種不同的材料才能調和滋味;一定要有高下、長短、疾徐各種不同的聲調才能使樂曲和諧。」君臣佐使之中,還有一個最佳組合的問題,這就是為什麼麻黃湯中的幾味葯能達到最佳的辛溫解表之效,而麻黃與細辛、羌活等辛溫解表葯物相配,卻達不到這種效果的原因。君臣之間,不但有相互協調(配合)的關系,還有相互制約的關系,晏子說:「君臣亦然。君所謂可,而有否焉,臣獻其否而成其可;君所謂否,而有何焉,臣獻其可以去其否。」意思是:君臣也是這樣,不能君說可,臣也說可;君說否,臣也說否,這樣「以水濟水,誰能食之?若琴瑟之專一,誰能聽之?」應當君說可,臣獻其否成全可,反之亦然。方葯中的君臣,也是這樣的道理。從麻杏石甘湯,是治療邪熱壅肺的名方,用麻黃為君葯,宣肺平喘,是「火郁發之」之義,但其性溫,故配辛甘大寒之石膏為臣葯,石膏既可清宣肺熱,又可制約麻黃溫性,使其去性存用,兩者相配,肺郁解,肺熱清,咳喘平,療效可靠,深得配伍變通之妙,此可謂「臣獻其可而去其否」之範例。我想,中葯方劑之所以有數千年的生命力,決不是偶然的,我們在本文中所提及的其二、其三、其四及其五的內容,在世界葯學理論和文化中,都是獨具特色、獨一無二的。它們不僅融匯了我們祖先在葯學上的唯物辯證的睿智,而且形成了中葯方劑必須遵循的圭臬,還具有極其豐厚的文化底蘊。

其六,用葯有兵法
古人說:「用葯如用兵,任醫如任將。」用兵用兵法上的戰略和戰術,而用葯也是如此,不但要熟知葯性,更要切中病機,有的放矢,才能達到治病的目的。若說用葯如用兵,就必須要了解它們的比擬中的聯系:葯有性屬類別,兵有種類裝備;葯有輕用重用,兵有輔攻主攻;葯有緩急攻補,兵有虛實強弱;葯有配伍精良,兵有出奇制勝……清代名醫徐大椿,不僅精通醫術,而且深諳兵法,「舞刀奪槊、勾卒嬴越(布陣指揮作戰)之法,靡不宣(廣泛)究」,是這方面的代表人物,曾專著《用葯如用兵論》,以講述其中的道理。他十分形象而透闢地論述道:對於循著六經傳變的病邪,要預先佔據它尚未侵襲的部位,就好比切斷敵軍的必經之路一樣;對來勢兇猛的病邪,要趕快守護那尚未致病的部位,就好比守衛我方險要的疆土一樣;對挾帶積食而造成的疾病,要首先消除積食,就好比敵方的輜車糧食已經燒毀一樣;對新舊病的並發症,一定要防止新舊病邪會合,就好比切斷敵方的內應一樣……此外,還說到用葯要辨明經絡,好比派出偵察部隊;依據病的寒熱有反治之法,好比實施分化離間的策略……病勢正在發展,就不宜在病邪猖獗時攻治,應堅守正氣,好比使敵軍疲憊;病勢衰退,就一定要窮追病邪退去之處,再增加精銳葯物,這好比摧毀敵人的巢穴。還涉及到許多方面,這里不一一例舉。總之它充分啟迪我們,在用葯、用兵之間,去深入探討其中的道理,決不是故意聳人聽聞。徐大椿最後總結道:《孫子兵法》一書,治病的方法完全包括在裡面了。多麼催人深思

其七,中葯理念
說到中葯理念,似乎沒有問題,但實際並非如此。在許多普通人、乃至專業人士中,仍對此存在模糊的認識。這里僅就一個熱門話題「天然葯物等於中葯嗎」談談看法。前些年當世界興起「天然葯物」熱的時候,我們自己業內的人也主張用「天然葯物」來取代「中葯」,並說這是與世界接軌,是讓西方人接受中葯的一個重要舉措。此舉曾在葯界掀起了不小的浪潮,一直延續至今。稍有知識的人都知道,「天然葯物」的提出和興起,是西方醫葯界針對西方人懼怕化學合成葯物的毒副作用,從而轉向自然界尋找新的葯物途徑,通過研究,從某些含有特殊葯用成分的動植物身上,運用科技提取一種或(幾種)葯用成分,製成葯物,用於臨床,這無疑是當代制葯學的一個新的領域、一種新的發展。令人不可思議的是:為什麼有些人竟以接受新事物為幌子,一下子就聯繫上中葯了,認為中葯湯劑西方人說它是「一鍋濃濃的草根樹皮黑湯,既不衛生,又難喝,還說不清它的成分,實在可怕」;中葯丸劑西方人說它是「一團黑乎乎的葯丸,難以接受」。於是就下了這樣的結論:中葯落後,成分講不清,應該趕緊改成「天然葯物」,否則就會在國際上沒有市場、沒有前途。難道「中葯」真的面臨絕境,慘到要改名換姓才能生存的地步嗎?我們的觀點是明確的:「天然葯物」不等同於「中葯」,務請諸君保持清醒頭腦。對於「天然葯物」的概念與內涵,上文已做簡述;而「中葯」的概念與內涵,與之決不相同。盡管中葯材大都取自「自然界」,有些也可以直接葯用,但這還不是真正意義上的「中葯」,我們稱之為「中葯」的,也不是可以籠統而言的,首先,是指經過炮製的各類飲片。炮製的作用,除了清除雜質,便於制劑和服用外,更重要的是消除或減低葯物的毒性和副作用,改變葯物的性能,加強療效。以地黃為例,生地黃清熱涼血,經用酒蒸曬成熟地黃之後,就具有溫性而滋腎補血的功效。炮製總分為水制、火制、水火合制等。水制有洗、漂、泡、漬、水飛等;火制有煅、炮、煨、炒、烘、焙、炙等;水火合制有蒸、煮、淬等。而每一種方法中又細含若干種具體方法,其內涵是極其豐富的。而這些炮製方法,現在已成為我們國寶級的機密。其次,中葯是指按照四氣五味、君臣佐使等特性與法則配比而成的方劑葯物,而不是隨心所欲的雜合物,然後根據需要,或湯、或丸、或散、或膏……由此可見,「中葯」與「天然葯物」,既不可混為一談,又不可相互取代。有著幾千年歷史的中葯,有什麼必要因「天然葯物」的興起,就亂了陣營,自動退避,主動靠攏,甚至要宣告投降呢?中葯,就是中華民族的葯,只有首先是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它的四氣五味、君臣佐使、正治反治等一系列獨特法則與文化內涵,是不可輕意棄置,更不可隨意取代的。不能西方人說它是「一鍋濃濃的黑湯」、「一團黑黑的葯丸」,我們就自覺中葯落後,沒了底氣。如果放棄了湯葯,中醫的特色(辨證論治)也就失去了光彩,後果嚴重。 現在有模糊數學、模糊邏輯,無疑都是高深的科學門類。由此我聯想到了一鍋湯葯、一團葯丸,目前對它們經過配比後的葯物成分暫時說不清,那麼,何不將它稱之為「模糊葯學」呢?由此我又聯想到世界無論是自然界或是科學界不是有著許許多多的「模糊」難題在困惑著人類,等待我們去考察、研究、揭秘嗎?對宇宙,我們知道了多少,又有多少模糊未知的,但是,我們不是有綜合宇宙學嗎?對人類居住的地球,我們依然存在許多模糊與未知,不是有綜合地球學嗎?就說對人體自身,我們到底還有多少模糊與未知,人類基因圖譜的問世,無疑是大大向前邁進了一步,而綜合性的人體科學還面臨著多少有待探索的課題。人類不會因為對某種自然現象處於模糊之中,而去指責它;人類不會因為對金字塔等許多古代建築處於模糊之中,而去指責它們;人類更不會對自身的器官、組織、功能模糊不解,而去責怪它們……同理,人類暫時對一鍋葯湯、一個葯丸的成分處於模糊之中,又有什麼了不起呢?何況它們已存在了幾千年,救治和保養的人數以億計,僅這一條就足以證明中葯的科學性與實效性。我不相信把這些道理告訴西方人,他們還要跟中葯較勁 !要讓世人都知道中葯的內涵、中葯的文化,其底蘊是何其豐富!我們的任務,在把中葯推向世界的同時,要加大葯文化宣傳的力度。我主張「中葯」與「天然葯物」應該相互並存、相互借鑒、友善共存、各謀發展。世界如此遼闊,人類如此之多,不可能容不下這兩種事物同生共存。它們各有特色,各有優勢,完全不必「合二為一」。是金子總在閃光。西方人不是照樣吃上了中國的煎餅、油條、豆汁和菜餚嗎?照樣唱上了中國的歌曲、京劇,說上了中國的相聲,穿上了中國的旗袍、布鞋嗎?如果真有需要,外國人照樣會喝中葯湯、吃中葯丸的。

中葯的配伍

配伍是指有目的地按病情需要和葯性特點,有選擇地將兩味以上葯物配合同用。、疾病的發生和發展往往是錯綜復雜、瞬息萬變的,常表現為虛實並見、寒熱錯雜、數病相兼,故單用一葯是難以兼顧各方的。所以臨床往往需要同時使用兩種以上的葯物。葯物配合使用,葯與葯之間會發生某些相互作用,如有的能增強或降低原有葯效,有的能抑制或消除毒副作用,有的則能產生或增強毒副反應。因此,在使用兩味以上葯物時,必須有所選擇,這就提出了葯物配伍關系問題。前人把單味葯的應用同葯與葯之間的配伍關系稱為葯物為「七情」,「七情」之中,除單行者外,其餘六個方面都是講配伍關系。現分述如下: (一)單行:即不需配伍,單用一味葯即可治癒疾病,稱為單行。如清金散就是單用一味黃芩,治肺熱咳血的病證。(二)相須:即將性能功效相類似的葯物配合應用,以增強原有療效。如石膏與知母配合,能明顯增強清熱瀉火的治療效果;大黃與芒硝配合,能明顯增強攻下瀉熱的治療效果;全蠍、蜈蚣同用,能明顯增強止痙定搐的作用。(三)相使:即在性能功效方面有某些共性,或性能功效雖然不相同,但是治療目的一致的葯物配合應用,而以一種葯為主,加一種葯為輔,能提高主葯療效。如補氣利水的黃芪與利水健脾的茯苓配合時,茯苓能提高黃芪補氣利水的治療效果。(四)相畏:即一種葯物的毒性反應或副作用,能被另一種葯物減輕或消除。如生半夏和生南星的毒性能被生薑減輕或消除,所以說生半夏和生南星畏生薑。(五)相殺:即一種葯物能減輕或消除另一種葯物的毒性或副作用。如生薑能減輕或消除生半夏和生南星的毒性或副作用,所以說生薑殺生半夏和生南星。由此可知,相畏、相殺實際上是同一配伍關系的兩種提法,是葯物間相互對待而言的。(六)相惡:即兩葯合用,一種葯物能使另一種葯物原有功效降低,甚至喪失。如人參惡萊菔子,因萊菔子能削弱人參的補氣作用。(七)相反:即兩種葯物合用,能產生或增強毒性反應或副作用。如「十八反」、「十九畏」中的若干葯物。上述除單行外的六個方面,其變化關系可以概括為四項,即在配伍應用的情況下:①有些葯物因產生協同作用而增進療效,是臨床用葯時要充分利用的;②有些葯物可能互相拮抗而抵消、削弱原有功效,用葯時應加以注意;③有些葯物則由於相互作用,而能減輕或消除原有的毒性或副作用,在應用毒性葯或烈性葯時必須考慮選用;④一些葯物因相互作用而產生或增強毒副作用,屬於配伍禁忌,原則上應避免配用。基於上述,可知從單味葯到配伍應用,是通過很長的實踐與認識過程逐漸積累豐富起來的。葯物的配伍應用是中醫用葯的主要形式。葯物按一定法度加以組合,並確定一定的分量比例,製成適當劑型,即為方劑。方劑是葯物配伍的發展,也是葯物配伍應用的較高形式。

② 歷史上有哪些著名的的書(關於中醫的)

1、《難經》

《難經》原名《黃帝八十一難經》,又稱《八十一難》,是中醫現存較早的經典著作。關於《難經》的作者與成書年代歷來有不同的看法,一般認為其成書不晚於東漢,內容可能與秦越人(扁鵲)有一定關系。

《難經》之「難」字,有「問難」或「疑難」之義。全書共八十一難,採用問答方式,探討和論述了中醫的一些理論問題,內容包括脈診、經絡、臟腑、陰陽、病因、病機、營衛、腧穴、針刺、病證等方面。

2、《本草綱目》

《本草綱目》,本草著作,52卷。明代李時珍(東璧)撰於嘉靖三十一年(1552年)至萬曆六年(1578年),稿凡三易。此書採用「目隨綱舉」編寫體例,故以「綱目」名書。以《證類本草》為藍本加以變革。序例相當於總論,述本草要籍與葯性理論。

卷「歷代諸家本草」,介紹明以前主要本草41種。次輯錄明代以前有關葯物氣味陰陽、五味宜忌、標本陰陽、升降浮沉、補瀉、引經報使、各種用葯禁忌等論述,其中又以金元諸家之論居多。

卷3~4為「百病主治葯」,沿用《證類本草》「諸病通用葯」舊例,以病原為綱羅列主治葯名及主要功效,相當於一部臨證用葯手冊。

3、《黃帝內經》

《黃帝內經》分《靈樞》、《素問》兩部分,是中國最早的醫學典籍,傳統醫學四大經典著作之一,其餘三者為《難經》、《傷寒雜病論》、《神農本草經》。

《黃帝內經》奠定了人體生理、病理、診斷以及治療的認識基礎,是中國影響極大的一部醫學著作,被稱為醫之始祖。

4、《傷寒雜病論》

《傷寒雜病論》是中國傳統醫學著作之一,作者是張仲景,至今是中國中醫院校開設的主要基礎課程之一。2003年非典期間,該書和張仲景便再次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

《傷寒雜病論》系統地分析了傷寒的原因、症狀、發展階段和處理方法,創造性地確立了對傷寒病的「六經分類」的辨證施治原則,奠定了理、法、方、葯的理論基礎。

公元3世紀初,張仲景博覽群書,廣采眾方,凝聚畢生心血,寫就《傷寒雜病論》一書。中醫所說的傷寒實際上是一切外感病的總稱,它包括瘟疫這種傳染病。該書成書約在公元200年~210年左右。在紙張尚未大量使用,印刷術還沒有發明的年代,這本書很可能寫在竹簡上。

5、《神農本草經》

《神農本草經》又稱《本草經》或《本經》,中醫四大經典著作之一,作為現存最早的中葯學著作,約起源於神農氏,代代口耳相傳,於東漢時期集結整理成書,成書非一時,作者亦非一人。

秦漢時期眾多醫學家搜集、總結、整理當時葯物學經驗成果的專著,是對中國中醫葯的第一次系統總結。其中規定的大部分中葯學理論和配伍規則以及提出的「七情和合」原則在幾千年的用葯實踐中發揮了巨大作用,是中醫葯葯物學理論發展的源頭。

③ 中醫的歷史有多少千年了

中醫學,亦稱「漢醫」,是一種起源於中國漢族,由漢族創造的傳統醫學,以古代中國醫學實踐為主體的傳統醫學,至今已有數千年的歷史

中醫誕生於原始社會,在2000多年前的春秋戰國時期中醫理論已基本形成,之後歷代均有總結發展。除此之外對漢字文化圈國家影響深遠,如日本漢方醫學,韓國韓醫學,朝鮮高麗醫學、越南東醫學等都是以中醫為基礎發展起來的。

中醫理論來源於對醫療經驗的總結及中國古代的陰陽五行思想。其內容包括精氣學說、陰陽五行學說、氣血津液、藏象、經絡、體質、病因、發病、病機、治則、養生等。

早在兩千多年前,中醫專著《黃帝內經》問世,奠定了中醫學的基礎。時至今日,中國傳統醫學相關的理論、診斷法、治療方法等,均可在此書中找到根源。主導中醫幾千年,現代專業中醫院校都是教和學古典中醫理論,千年不變,功力深厚,定力無邊。

(3)歷史上的中醫中葯有哪些擴展閱讀:

中醫學目前是否為最早的傳統醫學還無法確定。中國的中醫學自稱其起源於三皇五帝時期,相傳伏羲發明了針灸並嘗試草葯,神農炎帝更是嘗盡百草,並且用茶來解毒。

相傳在公元前3000多年,中國的軒轅黃帝寫下了人類第一部醫學著作——《黃帝祝由科》。

在中國, 後世人在《黃帝祝由科》的基礎上不斷增補刪改,逐漸形成了後世的《黃帝內經》和《黃帝外經》,並從祝由科里將純粹的醫葯分離了出來,形成了後來的中醫學。而其中的《黃帝內經》則在世界上第一個提出了「不治已病治未病」這一防病養生保健康的預防醫學觀點。

在周代(公元前1046年-公元前771年)中國就建立了世界上第一個醫院和醫療制度,周代的醫療機構設有醫師、上士、下士、府(管葯庫)、史(管記錄)、徒若幹人。下面又分食醫(管飲食衛庫)、疾醫(內科)、瘍醫(外科)、獸醫四種。

在春秋戰國(公元前770年-前221年)時期名醫輩出,秦國有名醫醫緩與醫和,齊國有長桑和他的徒弟扁鵲。

扁鵲發明了中醫獨特的辨證論治,並總結為「四診」方法,即「望、聞、問、切」。扁鵲看病行醫有「六不治」原則。

一是依仗權勢,驕橫跋扈的人不治;二是貪圖錢財,不顧性命者不治;三是暴飲暴食,飲食無常者不治;四是病深不早求醫者不治;五是身體虛弱不能服葯者不治;六是相信巫術不相信醫道者不治。

春秋戰國時流行的主要醫學著作有《黃帝內經》、《黃帝外經》、《扁鵲內經》、《扁鵲外經》、《白氏內經》、《白氏外經》和《旁篇》這七本,合成「七經」。

在秦朝(公元前221年—公元前207年)出現了世界上最早的專門法醫——"令史"。秦律規定,死因不明的案件原則上都要進行屍體檢驗,司法官如果違法不進行檢驗,將受到處罰。

到了西漢時期(公元前202年-公元8年),中醫的陰陽五行理論已經非常完備,名醫則有太倉公淳於意和公乘陽慶。東漢出現了著名醫學家張仲景和華佗。

張仲景完善了中醫的辨證理論,他還是世界上第一個臨床醫學大師,被尊稱為醫聖。他著有《傷寒論》、《療婦人方》、《黃素方》、《口齒論》、《平病方》等等醫書,最終流傳下來的醫書被後人編纂為《傷寒雜病論》和《金匱要略》。

南北朝時期(420年-589年)問世了世界上最早的兩本兒科專著,即王末鈔的《小兒用葯本草》和徐叔響的《療少小百病雜方》。南朝宋元嘉二十年(公元443年),太醫令秦承祖創建了世界上第一個醫學院。

到了公元6世紀,隋朝完善了這一醫學教育機構,並命名為「太醫署」,署內分醫、葯兩部,太醫令是最高官職,丞為之助理,下有主葯、醫師、葯園師、醫博士、助教、按摩博士、祝禁博士,在校師生最多時達580人之多。

北宋年間,隨著中國與阿拉伯之間貿易的高度發展,阿拉伯香葯也開始大量輸進中國,一次輸入的阿拉伯乳香竟以萬斤計,伊斯蘭醫葯學也隨之對中國產生明顯影響。

傳統中醫自古不分科,但在北宋年間,太醫院在培訓醫生時也如古希臘和阿拉伯醫學那樣,分成了內、外、婦、兒、口腔等十三科,這可能是受到阿拉伯-伊斯蘭醫學的橫向影響。

傳統中醫以湯葯為主,但北宋的《太平聖惠方》、《聖濟總錄》卻大量增加了丸、散、膏、酊的處方,如《乳香圓》、《阿魏圓》等。

在明朝(1368年-1644年),著名醫學家李時珍的醫學巨著《本草綱目》成書,這本書不僅是葯物學專著,還包括植物學、動物學、礦物學、化學等方面的知識。《本草綱目》刊行後很快傳入日本、朝鮮及越南等亞洲地區,在公元17、18世紀先後被翻譯成多種歐洲語言。

清初至鼎盛時期,醫葯學進步所表現在很多方面,基本上是明朝醫葯盛況的延續。如對經典著作的研究、本草學、方劑學、診斷治療學、醫案整理等,均較明朝更成熟。

各家學派的紛爭也逐漸緩和,大多醫家能采各家之長折衷於臨床。但也不乏固守《內經》、《難經》、《傷寒論》,而批評金元以後一切新說的醫學,這與當時考據學盛行不無關系。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中醫

④ 中葯有哪些

中葯文化 底蘊豐富
說到中國的葯文化,由於它有著數千年的悠久歷史,所以其底蘊十分豐富。然而,無論是中國人,還是外國人,對其豐富的文化內涵缺乏全面深刻的理解,故而導致某些誤識。其根本原因就在於長期以來,我們對葯文化的研究與宣傳,力度很不夠,長此以往,無疑對中葯事業的繼承、發展與推廣是十分不利的。這里,擇其要者,略加論述,以饗讀者。在中國古籍中通稱「本草」。我國最早的一部中葯學專著是漢代的《神農本草經》,唐代由政府頒布的《新修本草》是世界上最早的葯典。明代李時珍的《本草綱目》,總結了16世紀以前的葯物經驗,對後世葯物學的發展做出了重大的貢獻。中葯按加工工藝分為中成葯、中葯材。

有人說中葯就是樹皮,草根,這話說對了一部分。
中葯離不開樹皮,草根,如苦楝根皮,牡丹皮,茜草根,白茅根等均是中葯,但不是所有的樹皮,草根都是中葯;中葯主要起源於中國,除了植物葯以外,動物葯如蛇膽,熊膽,五步蛇,鹿茸,鹿角等,介殼類如珍珠,海蛤殼,礦物類如龍骨,磁石等,都是用來治病的中葯。少數中葯源於外國,如西洋參。

目前,隨著對中葯資源的開發和研究,許多民間葯物也歸入中葯的范疇。所以,中葯是以中醫理論為基礎,用於防治疾病的植物,動物礦物及其加工品,不論產於中國,外國均稱中葯。中葯有著獨特的理論體系和應用形式,充分反映了我國自然資源及歷史,文化等方面的特點。

其一,毒葯非「毒」
追溯到遠古神農時代,《淮南子·修務訓》中這樣記載:「神農……嘗百草之滋味,水泉之甘苦,令民知所避就。當此之時,一日而遇七十二毒。」由此,古代把所有治病的葯物泛稱「毒葯」。《素問·異法方宜論》說:「其病生於內,其治宜毒葯。」在古人看來,是葯三分毒,實際上是指葯物的特性;後來才用以專指毒性較大的葯物。《醫學問答》對此有解釋:「夫葯本毒葯,故神農辨百草謂之『嘗毒'。葯之治病,無非以毒拔毒,以毒解毒。」醫聖張仲景更有精闢之論:「葯,謂草、木、蟲、魚、禽、獸之類,以能治病,皆謂之毒」,「大凡可避邪安正者,均可稱之為毒葯。」神農一日而遇七十二毒,是說他一日之中,辨別了 70餘種葯物的特性。葯之特性,用對了可以治病救人,用錯了就會傷人害命。對中葯,一言以敝之,就是用毒葯治病。神農嘗百草的本草,是一種勇於探索的偉大義舉,是一種捨生忘死的高尚行為。無怪對起步於先秦、成書於東漢、歷經幾百年、融匯了幾代醫葯學家的辛勤勞動與智慧的第一部中葯學巨著,作者們寧肯要隱去自己的姓名,而冠以「神農」之名——《神農本草經》,除了受託古之風的影響之外,恐怕也是對這位中華民族葯物學的聖祖的一種紀念吧 ! 由此不難看出,「毒葯」一詞的豐富文化內涵。正是這毒葯,為中華民族的繁衍生息、療病保健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其二,四氣療疾
中葯有「氣」,「氣」是什麼?它能治病?我們的回答都是肯定的。在《神農本草經》中說:「葯又有寒、熱、溫、涼四氣。」「療寒以熱葯,療熱以寒葯。」葯之「四氣」便由此而來。中醫葯理論中說到「氣」,居然有 27個義項。這個「氣」,不是我們日常生活中的概念,而是特指「葯性」。我們的先祖用寒、熱、溫、涼來詮釋葯的特性,比「毒」要具體、科學多了,這中葯的補,不僅內容豐富,而且別具文化情趣。有補氣、補心、補血、補腎、補脾、補肝、補肺、補陰、補陽等等,與之相應的 方葯有「補心丹、補肝散、補肺散、四物湯、歸脾湯、補陰丸、補血榮筋丸、補中益氣湯、四君子湯、杞菊地黃丸、六味地黃丸、百合固金湯、補陽還五湯、補腎磁石丸、補肺阿膠湯等等,有以上功能的單味葯,不下數十種,舉不勝舉。此類補法多是補臟氣。這個「補」,是調理、增強的意思;這個「氣」,是指生理功能,即用葯物來調理增強五臟六腑的生理功能,使之發揮正常作用,充分體現中葯對人體功能器官治本的作用。《神農本草經》中把葯分為上、中、下三品 (即「類」),並說:「上葯養命,中葯養性,下葯治病。」又說:「上葯……為君,主養命以應天」,「中葯……為臣,主養性以應人」,「下葯……為佐使,主治病以應地」。

所謂養命、養性,都是突出了中葯調養人體的功效,從而保證機體、各個器官組織的功能正常,這就是許多人信奉中葯的原因之一。這是中葯學的進步,也是它的特色,這其中也充滿了文化意味。中葯的這種特性,被一一體現在每一味葯中,因為它對於療疾治病十分重要。對於寒病就要用熱性葯,對於熱病就要用寒性葯,這里葯性與病性是相逆的,所謂相反相成,這就是葯文化的一種具體表現。若非如此,如果「以熱益熱 (用熱葯治熱病,下句仿此),以寒增寒」,就會導致「精氣內傷,不見(現)於外」,這是治療上的嚴重失誤 (《漢書·藝文志·文技略》)。孫思邈在《大醫精誠》中嚴肅地批判了那些「寒而冷之(是寒病,卻用寒使病症更寒,下句仿此 ),熱而溫之」的醫生,「是重加(即加重)其病」,必導致死亡。中醫葯學上稱這種用葯方法為「正治」,即常規治法。還用一種「反治」,將在本文「其五」中有述。由此可見,運用葯的「四氣」來治病,是多麼重要,許多服用過中葯的人,或許對此知之甚少。

其三,葯補趣話
此外,還有味補。《神農本草經》中說:「葯有酸、咸、甘、苦、辛五味」。這五味對人體有何作用呢?在《素問·宣明五氣篇》中講得明白:「五味所入 (即進的器官):酸入肝、苦入心、甘入脾、辛入肺、咸入腎」。可見葯味不同,功效各異,原因是,酸味能收能澀,苦味能泄能燥,甘味能補能緩,辛味能散能行,鹹味能軟堅潤下。根據五味的葯用功能與進入相應臟腑的情況,也可以發揮其「補」 (或補養、或調理)的作用。這些恐怕都是一般人並不熟知內涵。更有出人意料的補,將在本文「其五」中有述。

其四,君臣佐使
君臣本是一個政治術語,古代天子、諸侯都稱君,輔佐君者稱為臣,君臣有著嚴格的等級之分。古代葯學家將它引入葯物配伍組方中,成為方劑組成的基本原則。早在西漢初年成書的《素問·至真要大論》中,岐伯回答黃帝關於「方制君臣」時說:「主病之謂君,佐君之謂臣,應臣之謂使」,《神農本草經》說:「葯有君、臣、佐、使,以相宣欇」。明代的何伯齋更進一步闡釋說:「大抵葯之治病,各有所主,主治者,君也;輔治者,臣也;與君葯相反而相助者,佐也;引經使治病之葯至病所者,使也」。十分清楚地講明了君、臣、佐、使之葯的功能。更詳盡一點說,君葯是針對主病或主證,起主要作用的葯物,按需要可用一味或幾味;臣葯是輔助君葯加強治療主病或主證作用的葯物,或者是對兼病或兼證起主要治療作用的葯物;佐葯是輔助君臣葯起治療作用,或治療次要症狀,或消除 (減輕)君、臣葯的毒性,或用於反佐葯,使葯是起引經或調和作用的葯物。以《傷寒論》中第一方「麻黃湯」為例,主治外感風寒的表實證。君葯——麻黃 (3兩),辛溫,發汗解表以散風寒,宣發肺氣以平喘逆。臣葯——桂枝 (2兩),辛甘溫,溫經和營,助麻黃發汗解表。佐葯——杏仁(70個),苦溫,降肺氣助麻黃平喘。使葯——炙甘草(1兩),苦溫,調和諸葯又制約麻、桂發汗太過。麻、桂、杏皆入肺,有引經之效,故不再用引經的使葯。麻黃、桂枝、杏仁、炙甘草的葯性有有次,相互制約又相互補充,協調作用,形成一股強大的葯力,去攻克外感風寒這一堡壘,臨床療效十分顯著,成為千古名方、經方。中葯方劑的組成不是幾種葯物的簡單組合,而是在豐富的臨床實踐基本上形成的一個有機的整體。其中文化內涵的核心就是儒家所強調的「和」。

其五,葯中哲理
中葯自有它的葯理,如前所述;還有它的哲理,常為人所忽視或不識。我們知道,哲學是教人如何以更高層次認識事物、認識世界,並從中找出規律,以更好地指導我們從「必然王國」進入「自由王國」。這里僅就葯中哲理略談一二。 (一)葯性有「陰陽」:「陰陽」本是中國古代哲學中的一個概念,它概括了天下萬物相對的兩種不同屬性,大至宇宙天地,小至草木魚蟲的矛盾與對立、共性與個性,無不盡在其中。這里僅擇一些與自然、醫葯、人身有關的概念,以見一斑:天地、日月、男女、剛柔、動靜、升降、生死、長消、寒熱、正邪、益損、增減、氣血、臟腑……《神農本草經》說:「葯有陰陽配合,子母兄弟。」後世醫葯學家多用「陰陽」來闡釋葯理。金代醫家李杲在《東垣十書·湯液本草》的「葯類法象」一章中說道:「溫涼寒熱,四氣是也。溫熱者,天之陽也;涼寒者,天之陰也。此乃天之陰陽也……辛甘淡酸苦咸,五味是也。辛甘淡者,地之陽也;酸苦咸,地之陰也。此乃地之陰陽也。味之薄者,為陰中之陽,味薄則通,酸苦咸平是也;味之厚者,為陰中之陰,味厚則泄,酸苦咸寒是也。氣之厚者,為陽中之陽,氣厚則發熱,辛甘溫熱是也;氣之薄者,為陽中之陰,氣薄則發泄,辛甘淡平涼寒是也……氣味辛甘發散為陽,酸甘涌泄為陰。」通過陰陽,既闡釋了葯之特性,又闡明了葯之功效,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和規律性。(二)治則有「反治」。在其二中提到了「正治」,還有「反治」。反治與正治相反,是當疾病出現假象,或大寒證、大熱證時,對正治法發生格拒而採用的治法。其中有「熱因寒用」,是以熱葯來治療真寒假熱證,要佐以少量寒葯,或熱葯涼服才發揮作用;有「寒因熱用」,是指用寒涼葯治真熱假寒證,要佐以少量溫熱葯,或寒葯熱飲才發揮作用。這既體現了中醫的辨證,又體現了用葯的辯證法,具有很深的哲學內涵,這是中醫葯文化的獨特之處。(三)補益有哲理。在其三中,講到兩方面的葯補,金代醫家張以正論補,頗具哲理,別樹一幟。1、他在《汗下吐三法該盡治病詮》一文中,從扶正祛邪的角度,按照中醫五行理論,認為祛邪就是扶正,獨出心裁,提出了與《素問》不同的「五補」:「辛補肝,咸補心,甘補腎,酸補脾,苦補肺」的觀點。以「辛」為例,辛味原本入肺,屬金;肝屬木,金能克木,所以用「辛補肝」(以下均仿此)。張以正治病強調以祛邪為主,認為邪去正自安,偏重攻法,他所謂「補」,實際上已含有「攻治」的意味,後世稱他為「攻下派」。2、他在《補論》中,更是高論迭出:「予請為言補之法,大抵有餘者損之,不足的補之,是則補之義也。陽有餘而陰不足,則當損陽而補陰;陰有餘而陽不足,則當損陰而補陽」。那麼,具體如何補呢?他是這樣闡述的:是熱證,就用芒硝大黃一類的寒葯,為了「損陽而補陰」;是寒證,就用乾薑附子一類的熱葯,為了「損陰而補陽」。他的結論語出驚人:「豈可以熱葯而雲補乎哉?而寒葯亦有補之義也。」僅此二例便可以看出,這正是張從正所以能自成一家的超人之處。其中的哲理和文化底蘊,需要我們細細品味,方解葯文化之三昧。(四)用葯講「中和」。「中和」是儒家的哲學,認為能「致中和」,則無事不達於和諧的境界。《說文》雲:「……事之調適者謂之和。」中和,用於葯理之中,含義有三層:一是調和,以不同的因素適度配合,使之比例恰當,如廚師之烹調羹湯,含有方法的意思;二是和諧、均衡、統一的狀態。「和」是天下共行的大道。孔子說:「君子和而不同。」是說君子用自己的正確意見來糾正別人的錯誤意見,使一切做到恰到好處,卻不肯盲目附和。可見,君子是很懂得「和」的道理的,我們的古代醫葯家們就是這樣的君子!楊伯峻在《論語注釋》中形象地解釋「和」:「和,如五味之調合,八音之和諧,一定要有水、火、醬、醋各種不同的材料才能調和滋味;一定要有高下、長短、疾徐各種不同的聲調才能使樂曲和諧。」君臣佐使之中,還有一個最佳組合的問題,這就是為什麼麻黃湯中的幾味葯能達到最佳的辛溫解表之效,而麻黃與細辛、羌活等辛溫解表葯物相配,卻達不到這種效果的原因。君臣之間,不但有相互協調(配合)的關系,還有相互制約的關系,晏子說:「君臣亦然。君所謂可,而有否焉,臣獻其否而成其可;君所謂否,而有何焉,臣獻其可以去其否。」意思是:君臣也是這樣,不能君說可,臣也說可;君說否,臣也說否,這樣「以水濟水,誰能食之?若琴瑟之專一,誰能聽之?」應當君說可,臣獻其否成全可,反之亦然。方葯中的君臣,也是這樣的道理。從麻杏石甘湯,是治療邪熱壅肺的名方,用麻黃為君葯,宣肺平喘,是「火郁發之」之義,但其性溫,故配辛甘大寒之石膏為臣葯,石膏既可清宣肺熱,又可制約麻黃溫性,使其去性存用,兩者相配,肺郁解,肺熱清,咳喘平,療效可靠,深得配伍變通之妙,此可謂「臣獻其可而去其否」之範例。我想,中葯方劑之所以有數千年的生命力,決不是偶然的,我們在本文中所提及的其二、其三、其四及其五的內容,在世界葯學理論和文化中,都是獨具特色、獨一無二的。它們不僅融匯了我們祖先在葯學上的唯物辯證的睿智,而且形成了中葯方劑必須遵循的圭臬,還具有極其豐厚的文化底蘊。

其六,用葯有兵法
古人說:「用葯如用兵,任醫如任將。」用兵用兵法上的戰略和戰術,而用葯也是如此,不但要熟知葯性,更要切中病機,有的放矢,才能達到治病的目的。若說用葯如用兵,就必須要了解它們的比擬中的聯系:葯有性屬類別,兵有種類裝備;葯有輕用重用,兵有輔攻主攻;葯有緩急攻補,兵有虛實強弱;葯有配伍精良,兵有出奇制勝……清代名醫徐大椿,不僅精通醫術,而且深諳兵法,「舞刀奪槊、勾卒嬴越(布陣指揮作戰)之法,靡不宣(廣泛)究」,是這方面的代表人物,曾專著《用葯如用兵論》,以講述其中的道理。他十分形象而透闢地論述道:對於循著六經傳變的病邪,要預先佔據它尚未侵襲的部位,就好比切斷敵軍的必經之路一樣;對來勢兇猛的病邪,要趕快守護那尚未致病的部位,就好比守衛我方險要的疆土一樣;對挾帶積食而造成的疾病,要首先消除積食,就好比敵方的輜車糧食已經燒毀一樣;對新舊病的並發症,一定要防止新舊病邪會合,就好比切斷敵方的內應一樣……此外,還說到用葯要辨明經絡,好比派出偵察部隊;依據病的寒熱有反治之法,好比實施分化離間的策略……病勢正在發展,就不宜在病邪猖獗時攻治,應堅守正氣,好比使敵軍疲憊;病勢衰退,就一定要窮追病邪退去之處,再增加精銳葯物,這好比摧毀敵人的巢穴。還涉及到許多方面,這里不一一例舉。總之它充分啟迪我們,在用葯、用兵之間,去深入探討其中的道理,決不是故意聳人聽聞。徐大椿最後總結道:《孫子兵法》一書,治病的方法完全包括在裡面了。多麼催人深思

其七,中葯理念
說到中葯理念,似乎沒有問題,但實際並非如此。在許多普通人、乃至專業人士中,仍對此存在模糊的認識。這里僅就一個熱門話題「天然葯物等於中葯嗎」談談看法。前些年當世界興起「天然葯物」熱的時候,我們自己業內的人也主張用「天然葯物」來取代「中葯」,並說這是與世界接軌,是讓西方人接受中葯的一個重要舉措。此舉曾在葯界掀起了不小的浪潮,一直延續至今。稍有知識的人都知道,「天然葯物」的提出和興起,是西方醫葯界針對西方人懼怕化學合成葯物的毒副作用,從而轉向自然界尋找新的葯物途徑,通過研究,從某些含有特殊葯用成分的動植物身上,運用科技提取一種或(幾種)葯用成分,製成葯物,用於臨床,這無疑是當代制葯學的一個新的領域、一種新的發展。令人不可思議的是:為什麼有些人竟以接受新事物為幌子,一下子就聯繫上中葯了,認為中葯湯劑西方人說它是「一鍋濃濃的草根樹皮黑湯,既不衛生,又難喝,還說不清它的成分,實在可怕」;中葯丸劑西方人說它是「一團黑乎乎的葯丸,難以接受」。於是就下了這樣的結論:中葯落後,成分講不清,應該趕緊改成「天然葯物」,否則就會在國際上沒有市場、沒有前途。難道「中葯」真的面臨絕境,慘到要改名換姓才能生存的地步嗎?我們的觀點是明確的:「天然葯物」不等同於「中葯」,務請諸君保持清醒頭腦。對於「天然葯物」的概念與內涵,上文已做簡述;而「中葯」的概念與內涵,與之決不相同。盡管中葯材大都取自「自然界」,有些也可以直接葯用,但這還不是真正意義上的「中葯」,我們稱之為「中葯」的,也不是可以籠統而言的,首先,是指經過炮製的各類飲片。炮製的作用,除了清除雜質,便於制劑和服用外,更重要的是消除或減低葯物的毒性和副作用,改變葯物的性能,加強療效。以地黃為例,生地黃清熱涼血,經用酒蒸曬成熟地黃之後,就具有溫性而滋腎補血的功效。炮製總分為水制、火制、水火合制等。水制有洗、漂、泡、漬、水飛等;火制有煅、炮、煨、炒、烘、焙、炙等;水火合制有蒸、煮、淬等。而每一種方法中又細含若干種具體方法,其內涵是極其豐富的。而這些炮製方法,現在已成為我們國寶級的機密。其次,中葯是指按照四氣五味、君臣佐使等特性與法則配比而成的方劑葯物,而不是隨心所欲的雜合物,然後根據需要,或湯、或丸、或散、或膏……由此可見,「中葯」與「天然葯物」,既不可混為一談,又不可相互取代。有著幾千年歷史的中葯,有什麼必要因「天然葯物」的興起,就亂了陣營,自動退避,主動靠攏,甚至要宣告投降呢?中葯,就是中華民族的葯,只有首先是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它的四氣五味、君臣佐使、正治反治等一系列獨特法則與文化內涵,是不可輕意棄置,更不可隨意取代的。不能西方人說它是「一鍋濃濃的黑湯」、「一團黑黑的葯丸」,我們就自覺中葯落後,沒了底氣。如果放棄了湯葯,中醫的特色(辨證論治)也就失去了光彩,後果嚴重。 現在有模糊數學、模糊邏輯,無疑都是高深的科學門類。由此我聯想到了一鍋湯葯、一團葯丸,目前對它們經過配比後的葯物成分暫時說不清,那麼,何不將它稱之為「模糊葯學」呢?由此我又聯想到世界無論是自然界或是科學界不是有著許許多多的「模糊」難題在困惑著人類,等待我們去考察、研究、揭秘嗎?對宇宙,我們知道了多少,又有多少模糊未知的,但是,我們不是有綜合宇宙學嗎?對人類居住的地球,我們依然存在許多模糊與未知,不是有綜合地球學嗎?就說對人體自身,我們到底還有多少模糊與未知,人類基因圖譜的問世,無疑是大大向前邁進了一步,而綜合性的人體科學還面臨著多少有待探索的課題。人類不會因為對某種自然現象處於模糊之中,而去指責它;人類不會因為對金字塔等許多古代建築處於模糊之中,而去指責它們;人類更不會對自身的器官、組織、功能模糊不解,而去責怪它們……同理,人類暫時對一鍋葯湯、一個葯丸的成分處於模糊之中,又有什麼了不起呢?何況它們已存在了幾千年,救治和保養的人數以億計,僅這一條就足以證明中葯的科學性與實效性。我不相信把這些道理告訴西方人,他們還要跟中葯較勁 !要讓世人都知道中葯的內涵、中葯的文化,其底蘊是何其豐富!我們的任務,在把中葯推向世界的同時,要加大葯文化宣傳的力度。我主張「中葯」與「天然葯物」應該相互並存、相互借鑒、友善共存、各謀發展。世界如此遼闊,人類如此之多,不可能容不下這兩種事物同生共存。它們各有特色,各有優勢,完全不必「合二為一」。是金子總在閃光。西方人不是照樣吃上了中國的煎餅、油條、豆汁和菜餚嗎?照樣唱上了中國的歌曲、京劇,說上了中國的相聲,穿上了中國的旗袍、布鞋嗎?如果真有需要,外國人照樣會喝中葯湯、吃中葯丸的。

中葯的配伍

配伍是指有目的地按病情需要和葯性特點,有選擇地將兩味以上葯物配合同用。、疾病的發生和發展往往是錯綜復雜、瞬息萬變的,常表現為虛實並見、寒熱錯雜、數病相兼,故單用一葯是難以兼顧各方的。所以臨床往往需要同時使用兩種以上的葯物。葯物配合使用,葯與葯之間會發生某些相互作用,如有的能增強或降低原有葯效,有的能抑制或消除毒副作用,有的則能產生或增強毒副反應。因此,在使用兩味以上葯物時,必須有所選擇,這就提出了葯物配伍關系問題。前人把單味葯的應用同葯與葯之間的配伍關系稱為葯物為「七情」,「七情」之中,除單行者外,其餘六個方面都是講配伍關系。現分述如下: (一)單行:即不需配伍,單用一味葯即可治癒疾病,稱為單行。如清金散就是單用一味黃芩,治肺熱咳血的病證。(二)相須:即將性能功效相類似的葯物配合應用,以增強原有療效。如石膏與知母配合,能明顯增強清熱瀉火的治療效果;大黃與芒硝配合,能明顯增強攻下瀉熱的治療效果;全蠍、蜈蚣同用,能明顯增強止痙定搐的作用。(三)相使:即在性能功效方面有某些共性,或性能功效雖然不相同,但是治療目的一致的葯物配合應用,而以一種葯為主,加一種葯為輔,能提高主葯療效。如補氣利水的黃芪與利水健脾的茯苓配合時,茯苓能提高黃芪補氣利水的治療效果。(四)相畏:即一種葯物的毒性反應或副作用,能被另一種葯物減輕或消除。如生半夏和生南星的毒性能被生薑減輕或消除,所以說生半夏和生南星畏生薑。(五)相殺:即一種葯物能減輕或消除另一種葯物的毒性或副作用。如生薑能減輕或消除生半夏和生南星的毒性或副作用,所以說生薑殺生半夏和生南星。由此可知,相畏、相殺實際上是同一配伍關系的兩種提法,是葯物間相互對待而言的。(六)相惡:即兩葯合用,一種葯物能使另一種葯物原有功效降低,甚至喪失。如人參惡萊菔子,因萊菔子能削弱人參的補氣作用。(七)相反:即兩種葯物合用,能產生或增強毒性反應或副作用。如「十八反」、「十九畏」中的若干葯物。上述除單行外的六個方面,其變化關系可以概括為四項,即在配伍應用的情況下:①有些葯物因產生協同作用而增進療效,是臨床用葯時要充分利用的;②有些葯物可能互相拮抗而抵消、削弱原有功效,用葯時應加以注意;③有些葯物則由於相互作用,而能減輕或消除原有的毒性或副作用,在應用毒性葯或烈性葯時必須考慮選用;④一些葯物因相互作用而產生或增強毒副作用,屬於配伍禁忌,原則上應避免配用。基於上述,可知從單味葯到配伍應用,是通過很長的實踐與認識過程逐漸積累豐富起來的。葯物的配伍應用是中醫用葯的主要形式。葯物按一定法度加以組合,並確定一定的分量比例,製成適當劑型,即為方劑。方劑是葯物配伍的發展,也是葯物配伍應用的較高形式。

⑤ 中醫的發展歷史

中醫產生於原始社會,春秋戰國中醫理論已經基本形成,出現了解剖和醫學分科,已經採用「四診」,治療法有砭石、針刺、湯葯、艾灸、導引、布氣、祝由等。

自古以來就有「醫道相通」的說法。唐朝以後,中國醫學理論和著作大量外傳到高麗、日本、中亞、西亞等地。兩宋時期,宋政府設立翰林醫學院,醫學分科接近完備。

並且統一了中國針灸由於傳抄引起的穴位紊亂,出版《圖經》。金元以降,中醫開始沒落。明清以後,出現了溫病派時方派,逐步取代了經方派中醫。

在明朝後期成書的李時珍的《本草綱目》標志著中葯葯理學沒落。同一時期,蒙醫、藏醫受到中醫的影響。在朝鮮東醫學也得到了很大的發展。

自清朝末年,中國受西方列強侵略,國運衰弱。同時現代醫學(西醫)大量湧入,嚴重沖擊了中醫發展。中國出現許多人士主張醫學現代化,中醫學受到巨大的挑戰。

人們開始使用西方醫學體系的思維模式加以檢視,中醫學陷入存與廢的爭論之中。同屬中國醫學體系的日本漢方醫學、韓國的韓醫學亦是如此。2003年「非典」以來,經方中醫開始有復甦跡象。

在文化大革命期間,中醫作為「古為今用」的醫學實例得到中國共產黨政策上的支持而得以發展。現代,中醫在中國仍然是治療疾病的常用手段之一。

在國際上,針灸引起醫學界極大興趣。針灸已被證實在減輕手術後疼痛、懷孕期反胃、化療所產生的反胃和嘔吐、牙痛方面是有效的且其副作用極低。

然而,對慢性疼痛,背部疼痛以及頭痛,數據顯示出模稜兩可或者爭議性。上世紀90年代發起的現代中醫基礎理論的原始創新、革命。

中醫新哲學觀中醫三個哲學觀:整體觀、辨證觀,及新挖掘出的中醫第三哲學觀:相似觀-分形論。2018年10月1日,世界衛生組織首次將中醫納入其具有全球影響力的醫學綱要。

新納入的中醫傳統醫學的相關信息將寫入第11版全球醫學綱要第26章內,該章節主要闡釋傳統醫學的分類體系,將於2022年在世衛組織成員國實施。

(5)歷史上的中醫中葯有哪些擴展閱讀:

中醫文化的發展-歷史名醫:

一、中醫的起源

炎帝是中國上古時期姜姓部落的首領尊稱,號神農氏。炎帝部落生活在黃河中下游(今山西河南一帶),與黃帝結盟擊敗蚩尤。中華兒女將炎帝和黃帝奉為華夏始祖。

「神農氏嘗百草,一日而遇七十毒」描述了神農氏為了醫學實踐和探索的精神,正是這種精神奠定了中國醫學的基礎,後人為紀念他。

將中國的第一部醫學著作命名為《神農本草經》。由此我們得出結論,中醫源自於原始社會,發源於黃河流域。

二、中醫理論的奠定

扁鵲(公元前407—前310年)姬姓,秦氏,名緩,字越人,又號盧醫,春秋戰國時期名醫。少時學醫於長桑君,盡傳其醫術禁方,擅長各科。在趙為婦科,在周為五官科,在秦為兒科,名聞天下。

扁鵲奠定了中醫學的切脈診斷方法,開啟了中醫學的先河。著有《難經》。開啟了以「望聞問切」為診斷方式的醫療里程,並一直沿用至今。

三、中醫臨床的靈魂

張仲景(約公元150——約公元219年),名機,字仲景,東漢南陽涅陽縣(今河南省鄧州市穰東鎮張寨村)人。東漢末年著名醫學家,被後人尊稱為醫聖。

張仲景廣泛收集醫方,寫出了傳世巨著《傷寒雜病論》。它確立的辨證論治原則,是中醫臨床的基本原則,是中醫的靈魂所在。

四、中醫的變革

華佗(約公元145年-公元208年),字元化,一名旉,沛國譙縣人,東漢末年著名的醫學家。少時曾在外游學,行醫足跡遍及安徽、河南、山東、江蘇等地,鑽研醫術而不求仕途。

他醫術全面,尤其擅長外科,精於手術。並精通內、婦、兒、針灸各科。晚年因遭曹操懷疑,下獄被拷問致死。華佗發明了茵陳蒿治療黃疸病的方法。

創辦了中國第一套廣播體操「五禽戲」,發明了麻沸散用作臨床麻醉,比西方麻醉劑早1600多年,又開創了中醫外科手術的先河,可以說華佗開啟了中醫臨床的重要變革。

五、中醫理念的進步

孫思邈(541年—682年),京兆華原(今陝西省銅川市耀州區)人,唐代醫葯學家、道士,被後人尊稱為「葯王」。孫思邈十分重視民間的醫療經驗,不斷積累走訪。

及時記錄下來,終於完成了他的著作《千金要方》。唐朝建立後,孫思邈接受朝廷的邀請,與政府合作開展醫學活動。

唐高宗顯慶四年(659年),完成了世界上第一部國家葯典《唐新本草》。他是第一個提出對婦女和兒童單獨設科的,(這也是最早的提倡婦女兒童保護意識的)。

他是第一個完整闡述「醫德」的人,也是第一個麻風病專家,第一個提出復方治病的,第一創建巴豆排毒的,第一個提出防重於治的,第一個發明導尿術的。

六、中醫的完善

李時珍(今博士街)人,明代著名醫葯學家。李時珍自1565年起,先後到湖廣、安徽、河南、河北等地收集葯物標本和處方,參考歷代醫葯等方面書籍925種。

考古證今,弄清許多疑難問題,歷經27個寒暑,於1590年完成了192萬字的巨著《本草綱目》。這本書收集葯物1518種,其中植物1195種,記錄古代醫學家和民間葯方11096種。

附葯物形態圖1100多種,糾正了之前的一些錯誤,補充了不足,是中國迄今為止最完整最科學的一部醫學著作。

⑥ 中醫已有多少年的歷史

中國傳統醫學,來又稱漢醫、漢方,源東瀛人稱之為「皇漢醫學」。中醫葯是我國古代燦爛文化的重要組成部,慢慢開始
被大多數當代中國人民所接受,同時在國際上也有著越來越重大的影響,漸漸開始深受世界人民的熱愛和歡迎。中醫的最高境界是「中和」,「中和」是世界萬物存在的理想狀態。通過各種方法達到這一理想狀態就是致中和。天地就各得其所,萬物便生長發育。可以說中醫學所闡明的「陰陽和合」「陰平陽秘」生理機制正是儒家致中和思想的最佳體現。在這個終級目標下,中醫是用精氣學說、陰陽學說和五行學說,這三大來自中國古典哲學的理論,來具體解釋生命的秘密。中醫診察疾病的手段主要為望、聞、問、切「四診」;中醫透析疾病主要以八綱來辨證,就是指從陰、陽、表、里、寒、熱、虛、實八個方面來歸納和概括病變的部位、性質以及印證彼此力量消長等情況。
2000多年了!

希望你能滿意喲!

⑦ 中國古代有名的中醫

針灸之祖———黃帝 傳說中中原各族的共同領袖。現存《內經》即系託名黃帝與歧伯、雷公等討論醫學的著作。此書對針刺的記載和論述特別詳細。
脈學倡導者———扁鵲 姓秦,名越人,戰國渤海郡鄭(今河北任丘)人。太子屍厥已死,而治之復生;齊桓侯未病,而知其後五日不起,名聞天下。《史記·戰國策》推崇其為脈學倡導者。
外科之祖———華佗 華佗又名敷,字無化,後漢末沛國(今安徽亳州)人。尤擅外科,對「腸胃積聚」等病,飲麻沸散,須臾便知醉,腸洗浣,縫腹摩膏,施行腹部手術。
醫聖———張仲景 名機,漢末南陽郡(今河南南陽)人。相傳曾任長沙太守,當時傷寒流行,病死者甚多。他的著作《傷寒雜病論》總結了漢代300多年的臨床實踐經驗,對祖國醫學的發展有重大貢獻。
預防醫學的倡導者———葛洪 字稚川,自號抱朴子,晉朝丹陽句容(今屬江蘇)人。著有《肘後備急方》,書中最早記載一些傳染病如天花、恙蟲病癥候及診治。「天行發斑瘡」是世界上最早有關天花的記載。
葯王———孫思邈 唐朝京兆華原(今陝西耀縣)人,曾治癒唐太宗皇太後頭痛病,宮廷要留他做御醫,他謊稱采「長生不老葯」獻給皇上,偷跑了。監視他的人謊報采葯時摔死,太宗封他為葯王。
兒科之祖———錢乙 字仲陽,北宋鄆州(今山東東平)人。著《小兒葯證直訣》,以臟腑病理學說立論,根據其虛實寒熱而立法處方,比較系統地作出了辨證論治的範例。
法醫之祖———宋慈 宋朝福建人。所著《洗冤集錄》,是世界上最早的法醫文著。
葯聖———李時珍 字東壁,號頻湖,明朝蘄州(今湖北蘄春)人。長期上山采葯,深入民間,參考歷代醫書800餘種,經27年艱苦勞動,著成《本草綱目》,所載葯物共1758種。
《醫宗金鑒》總修官———吳謙 字文吉,清朝安徽歙縣人。乾隆時為太醫院院判。《醫宗金鑒》是清代御制欽定的一部綜合性醫書,全書90卷,是我國綜合性中醫醫書最完善簡要的一種。

⑧ 中醫最早起源於什麼朝代

中醫最早起源於原始社會時期。

中醫是指中國漢族的勞動人民們所創造了以傳統醫學為主體的醫學,因此也被稱為漢醫,是一門以研究人體生理,病理以及疾病診斷和預防的一門學科。

最早的中醫是誕生於原始社會時期,而且在春秋戰國的時候就已經形成了最基本的中醫理念,以後又經過了歷代的總結和發展。

(8)歷史上的中醫中葯有哪些擴展閱讀:

在中醫學中,最有影響的醫葯神話是神農氏嘗百草而始有醫葯的傳說故事,流傳久遠。《中國醫學史》作者陳邦賢說:中國醫葯之起源,歷來有尊伏羲、神農、黃帝為醫神者。

有尊伏羲乃嘗味百葯而制九針以拯夭枉,間接說明了針葯的淵源,有尊神農嘗百草之滋味,水泉之甘苦,令民知所避此之時,一日而遇七十毒。

關於中葯,特別是植物葯的最早發現和使用,在古代無不歸功於神農,有尊黃帝使岐伯、嘗味草目、典主醫者,中國第一部醫學典籍《黃帝內經》《黃帝外經》即是借黃帝與岐伯之口,來傳達中醫學流傳千古的理論體系。

此外,燧人鑽木取火,使人們脫離茹毛飲血的生食時代,保護腸胃;有巢氏構木為巢,使人們避開了禽獸蟲蛇的侵擾與外傷。

灸法起源於我國北方高寒地帶,臟寒生滿病,其治宜灸炳,是適應北方居民的居住條件、生活習慣和發病特點而產生的;湯劑之創始者伊尹,為商湯之相,以滋味說湯。

《呂氏春秋》記述伊尹答商湯有關烹調問時曾有「陽朴之姜,招搖之桂」,姜、桂既是調味品,又是常用葯,故有醫食同源之論。

此外,在兩千五百年前的《內經》時代,中國已經有較細致的記錄人體內臟器官的形態、大小、容量等人體解剖記載,還有對人體呼吸、循環、消化等功能認識的記載,這些理論既有專篇論述,也穿插於其他說理性的篇章。

⑨ 中醫包括哪些

中醫理論來源於對醫療經驗的總結及古代的陰陽五行思想,其內容包括精氣學說、陰陽五行學說、藏象學說、經絡學說、氣血津液、體質、病因、發病、病機、治則、養生等。

⑩ 我國的中醫葯有幾千年歷史,中醫的治療方法有什麼

中醫的思想是結合佛道儒三家思想之所長而形成的,同時還摻雜一些易文化在裡面。

閱讀全文

與歷史上的中醫中葯有哪些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歷史知識薄弱 瀏覽:23
軍事理論心得照片 瀏覽:553
歷史故事的啟發 瀏覽:22
美自然歷史博物館 瀏覽:287
如何評價韓國歷史人物 瀏覽:694
中國煉丹歷史有多久 瀏覽:800
郵政歷史故事 瀏覽:579
哪裡有革命歷史博物館 瀏覽:534
大麥網如何刪除歷史訂單 瀏覽:134
我心目中的中國歷史 瀏覽:680
如何回答跨考歷史 瀏覽:708
法國葡萄酒歷史文化特色 瀏覽:577
歷史人物評價唐太宗ppt 瀏覽:789
泰安的抗日戰爭歷史 瀏覽:115
七上歷史第四課知識梳理 瀏覽:848
歷史老師職稱需要什麼專業 瀏覽:957
什麼標志軍事信息革命進入第二階段 瀏覽:141
正確評價歷史人物ppt 瀏覽:159
ie瀏覽器如何設置歷史記錄時間 瀏覽:676
高一歷史必修一第十課鴉片戰爭知識點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