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歷史問題 > 歷史上的大燕國在哪裡

歷史上的大燕國在哪裡

發布時間:2021-02-25 13:04:14

『壹』 古代燕國是現在的哪裡

戰國初期燕國的疆域大約包括今河北省的北部和今山西省的東北一角。全境東北和東胡接界,西和中山、趙接界,南邊靠海,並和齊接界。燕昭王時,隨著國力的強大,疆域也大為拓展。

佔領了中山北境一帶,今唐縣、望都一線成為燕國的南境。燕將秦開東向擊胡,拓地千餘里,直到遼東、朝鮮半島北部,並一度佔有齊國大部分的領土(除了莒、即墨兩城)。

據《漢書·地理志下》記載:「燕地,尾、箕分野也。武王定殷,封召公於燕,其後三十六世與六國俱稱王。東有漁陽、右北平、遼西、遼東;西有上谷、代郡、雁門;南得涿郡之易(保定)、容城、范陽,北有新城、故安、涿縣、良鄉、新昌及渤海之安次、皆燕分也。

樂浪、玄菟,亦宜屬焉」。 也就是說,燕國東面有漁陽、右北平、遼西、遼東,西面有上谷、代郡、雁門,南面得到涿郡的易地(保定)、容城、范陽,北面有新城、故安、涿縣、良鄉、新昌,以及勃海的安次,都是燕國的地方。樂浪、玄菟,也都屬於燕國。

(1)歷史上的大燕國在哪裡擴展閱讀:

中國歷史上的燕國:

一、燕國(公元前1044年——公元前222年)

周朝諸侯國燕國,是周朝眾多諸侯國中存在時間最長的幾個國家之一。公元前1044年,周武王大封諸侯,其中封自己的弟弟姬奭到燕地,燕國正式成立。周朝設立燕國主要目的是防禦東北方向的山戎。

公元前7世紀,山戎進攻燕國,春秋五霸之一齊桓公應邀協助防禦,一舉擊潰山戎,燕國得以保全。戰國時期,燕國作為七雄之一,偏居東北,是七雄中最弱的國家,不過在公元前284年,燕國大將樂毅進攻齊國,攻佔齊國70座城,齊國險些滅亡。

戰國後期,燕趙戰爭頻繁,燕國勝少負多,國力進一步削弱。公元前227年,面對秦國的大舉東進,燕太子丹派荊軻刺殺秦王,結果功敗垂成。公元前222年,秦將王賁進攻燕國,俘虜燕王喜,燕國滅亡。

二、前燕(公元337年——公元370年)

前燕建立者是鮮卑族人慕容氏,很可能是《天龍八部》中慕容復口口聲聲要興復的「大燕」。東晉時期,五胡內遷,東北方鮮卑族人慕容皝統一慕容部落,公元337年,慕容皝自立為王,國號燕,史稱前燕。前燕建立後,首要任務是應對南面的後趙。

公元342年,前燕擊敗後趙的20萬軍隊,穩定了局勢。公元350年,前燕與冉魏交戰,採用鐵鎖戰馬之術,大敗冉魏,殺冉閔,之後長驅直入,一舉消滅冉魏。

之後前燕與東晉在中原地區展開交戰。前燕勝多負少,公元369年,前燕慕容垂在枋頭之戰大敗東晉。公元370年,前秦憑借投降的慕容垂一舉消滅前燕,少帝慕容暐被俘,前燕滅亡。

三、西燕(公元384年—公元394年)

西燕建立者是前燕末帝慕容暐之弟慕容泓,公元384年,慕容泓趁前秦淝水之戰大敗之際,打出復興燕國旗幟,建立政權,史稱西燕。當年6月,慕容泓被殺,慕容沖掌握大權,掌權後,慕容沖與前秦在長安附近大戰,大敗前秦,攻佔長安。

公元386年,政權內部斗爭加劇,慕容沖、慕容顗、慕容瑤等君主先後被殺,直到慕容永稱帝,政權才算穩定。之後慕容永又與慕容垂產生大燕正統之爭,公元393年,滅掉翟魏的慕容垂大舉進攻西燕,394年6月,後燕軍隊攻破長子,慕容永被殺,西燕滅亡。

四、後燕(公元384年—公元409年)

後燕建立者是前燕皇帝慕容皝之子慕容垂,公元384年,慕容垂趁前秦淝水之戰大敗之際,打出復興燕國旗幟,在滎陽稱王,史稱後燕。後燕建立後,與北魏拓跋氏關系良好,後因利益沖突,關系割裂。公元392年,後燕攻滅翟魏,趁機進攻西燕,公元394年,後燕滅西燕,後燕勢力達到頂峰。

之後在與北魏的參合陂之戰中慘敗,後燕開始衰落。公元396年,北魏進攻後燕,後燕屢戰屢敗,公元398年,後燕被一分為二,一部分分出去成立南燕,後燕只剩遼西很少地盤,公元407年,馮跋行廢立之事,後燕落入馮跋掌握之中,公元409年,馮跋廢後燕皇帝自立,後燕滅亡。

五、南燕(公元398年——公元410年)

南燕建立者是後燕君主慕容寶之叔慕容德,公元398年,慕容德在滑台稱燕王,史稱南燕。南燕成立後,在北魏、東晉夾縫中生存,國小人微,不過慕容德以彈丸之地,東接西擋,政權逐漸穩固。

公元405年,慕容德去世,慕容超繼位,不思進取,再加上國內爭權斗爭,南燕國力更加衰落。公元409年,東晉派大將劉裕討伐南燕,南燕連戰連敗,公元410年,慕容超兵敗被俘,南燕滅亡,這是慕容氏燕國最後一位君主。

六、北燕(公元409年——公元436年)

北燕是漢人馮跋所建立,公元409年,後燕權臣馮跋廢後燕主自立,國號仍為燕,史稱北燕。北燕建立後,馮跋吸取後燕滅亡教訓,勵精圖治,重視農業生產,減輕賦稅,北燕出現了戰亂年代難得的安定局面。

公元430年,馮跋去世,其弟馮弘繼位,此時北魏已經非常強盛,連年侵略北燕。公元436年,為了抵禦北魏進攻,馮弘投靠高句麗,同年高句麗殺掉馮弘,北燕滅亡。

七、王燕(公元615年——公元618年)

公元615年,王須拔帶領農民起義,建立政權,國號燕,史稱王燕。王燕建立後,轉戰山西、河北等地。公元618年,王須拔在戰斗中身亡。魏刀兒繼任統領,同年被竇建德所滅,王燕滅亡。

八、高燕(公元618年——公元624年)

公元618年,農民起義領袖高開道佔領北平,自稱燕王,史稱高燕。高燕建立後,先是臣服唐朝,後又反復。先後三次藉助突厥勢力進攻幽州都未能成功。公元624年,高開道被部將逼殺,高燕滅亡。

九、偽燕(公元755——公元763年)

偽燕是由唐朝安史之亂中安祿山所建立,公元755年,安祿山發動叛亂,建國稱帝,國號燕,史稱偽燕。偽燕建立後,大舉進攻唐朝,起初十分順利,攻佔洛陽、長安,唐玄宗逃入四川。

之後,偽燕內部政權斗爭,安祿山、史思明先後被兒子殺掉,這也為唐朝反攻提供了有利條件。公元763年,走投無路的史朝義自殺身亡,偽燕滅亡。

十、桀燕(公元911——公元913年)

桀燕是五代十國時期割據政權之一,公元911年,劉守光在幽州稱帝,國號燕,由於劉守光統治期間十分殘暴,故史稱桀燕。桀燕建立後,便受到李存勖進攻,李存勖帶著「三支箭的故事」進攻劉守光,公元913年,李存勖攻破桀燕都城,之後劉守光也被俘虜被殺,桀燕滅亡。

『貳』 中國歷史上建了幾個燕國

中國歷史上建了14個燕國,這些燕國都有大有小,所經歷史有長有短,具體分布如下:

一、周朝諸侯國。中國周朝分封的一個姬姓諸侯國,國君為侯爵,為戰國七雄之一。公元前十一世紀周武王克商後,周武王封召公奭於燕,召公奭長子燕侯克代封,燕國的疆域范圍大致為今天的北京、天津、遼寧的全部,朝鮮、韓國、河北、吉林、山西、內蒙古的一部分。

二、後燕(384—409年)是十六國時期鮮卑慕容氏所建立的國家,建立者為前燕文明帝慕容皝第五子慕容垂,都中山(今河北定州),後遷往龍城(今遼寧朝陽),全盛時有今河北、山東及遼寧、山西、河南大部。384年,慕容垂在滎陽(今河南滎陽)自稱燕王,建立後燕。395年參合陂之戰後,後燕被一分為二,開始衰落。

三、北燕(407年-436年)。是十六國時期漢人馮跋建立的政權。407年,馮跋滅後燕,擁立高雲(慕容雲)為天王,都龍城(今遼寧省朝陽市),仍沿用燕國號,史稱北燕。409年,高雲被部下離班、桃仁所殺,馮跋平定政變後即天王位於昌黎(今遼寧省義縣)。據有今遼寧省西南部和河北省東北部。

四、安史之亂中安祿山建立政權,唐玄宗天寶十五年(755年),安祿山以四鎮節度使身份公開反叛唐王朝 。公元756年正月一日,稱帝建國,國號大燕,歷史上又稱偽燕,稱雄武皇帝,並改天寶十五年為聖武元年,定都洛陽,以范陽為陪都。

五、南燕國。南燕國為姞姓,始封國君伯倏為軒轅黃帝之後吉光的後裔,姞伯鯈所立之南燕國,地在今河南延津東北45里處,小地名「城上」。此南燕國與姬召公後代的北燕國不同,北燕國姬姓,其地在河北、遼東,原稱郾國。姞姓南燕國是個小國,發祥地在浚水河畔。

六、西晉諸侯國。西晉泰始元年(265),晉武帝封其弟司馬機為燕王,其封地即燕國(都薊城),西接上谷郡、范陽國,東臨北平郡,屬幽州。「八王之亂」時國廢為郡。

七、桀燕。桀燕國(911-913年),五代十國時期的一國,位於今北京和河北北部,都城幽州(今北京)。屬於原燕王、盧龍節度使劉守光割據的勢力范圍,割據時間為894—913年,正式稱帝時間為911—913年,僅二年。

八、隋末王須拔割據勢力。大業十一年(615年)王須拔起義,部眾發展到十餘萬人。王須拔自稱漫天王,國號燕,史稱王燕帝國或漫天帝國 。其後,轉戰於河北、山西一帶,曾攻克高陽(今河北高陽東)。

九、漢朝封國。西漢時期,一級地方政區郡、國並行。今北京地區曾五度建為燕國。漢高帝五年(前202),封盧綰逃降匈奴。漢高帝十二年(前195),立子劉建為燕王,都薊城,高後七年(前181)劉建死,無後燕國除,改為燕郡。

十、隋末高開道所建。武德元年(618年),隋末河北農民起義軍領袖高開道攻克北平,攻取漁陽,自稱燕王,年號始興(一作天成),建都漁陽(今天津薊縣),燕國遂立。

十一、前燕。前燕(337年 - 370年)是十六國時代由鮮卑族貴族首領慕容皝所建立的政權,其國號為「燕」。其全盛時的統治地區包括冀州、兗州、青州、並州、豫州、徐州、幽州等部分。歷三世三主,共三十四年。

十二、西燕。西燕(384年—394年),十六國時期慕容泓繼前燕亡國以後建立的政權,史家稱其為西燕,屬於慕容氏諸燕之一。定都長子(今山西長子縣)。盛時有今山西﹑河南各一部分。崔鴻撰《十六國春秋》時未對該政權獨立列出,不在十六國時期16國之內。

十三、明朝藩國,是洪武十三年(1380年)春天,燕王朱棣受命接管的番地。也就是明成祖朱棣的發家地。

十四、南燕。南燕(398年-410年),十六國時期慕容氏諸燕之一,由慕容德所建,398年建都滑台。統治范圍包括今山東及河南的一部分,國號為燕。

『叄』 古代的燕國和趙國位置現在是在哪裡

燕國:河北北部、北京、天津、內蒙東部、遼寧、吉林南隅、朝鮮北部。
趙國:河北中、南部、山西、內蒙南部、陝西東隅、河南北部。

(3)歷史上的大燕國在哪裡擴展閱讀

燕(yān),《史記正義》引徐才宗《國都城記》稱「周武王封召公於燕。地在燕山之野,故國取名焉」。《國都城記》認為召公所封的燕地在燕山之野,燕國因燕山而得名。

古燕地成於何時已不可考。考古工作者在北京市房山區琉璃河鄉董家林、黃土坡村一帶發現了一處規模相當大的商周遺址,包括建於商末延續至西周的城址,一些學者認為這就是燕國最初的都城遺址。

趙國貴族出自商朝名門嬴姓部族,為商紂王手下大將嬴飛廉(蜚廉)的直系子孫。始祖造父為飛廉的四世孫。

趙國國君為黃帝五世孫伯益(大費)之後,與秦王族本是同一祖先。伯益因輔助大禹治水而被舜帝賜為嬴姓,其部族為嬴姓部族。夏朝末年,伯益次子若木之玄孫費昌棄夏投商,為商湯駕車,輔助商湯滅夏立商,成為商朝的功臣。嬴姓部族成為商朝貴族,世代輔佐商朝。

商朝末年,周武王伐紂,嬴姓部族的惡來與父親蜚廉一起為紂王效力,惡來後被周武王所殺。周武王去世後年幼的周成王即位,商紂王之子武庚趁機挑唆發動三監之亂,嬴姓部族捲入。蜚廉還有一個兒子叫季勝。季勝生孟增。孟增有寵於周成王,他就是宅皋狼。宅皋狼生衡父。衡父生造父。

『肆』 大燕國是什麼

歷史上的燕國太多了,不知道你說的大燕指哪個。但多指中國歷史上從西周到春秋戰國時期在中國北方的一個諸侯國,也是戰國時為七雄之一,前222年被秦國消滅,又稱北燕國;黃帝的後代中有個叫伯儵的,商朝時被封於燕,建立燕國,歷史上為與薊地燕國相區別,稱作南燕;西漢、魏、晉時期,燕國曾作為一級地方政區郡、國並行;後又有前燕、後燕、西燕、北燕、南燕、大燕、五代燕及明封國。
1、燕國(戰國七雄,北燕)
時代:歷經西周東周直至秦滅燕。
地理位置:在今北京及河北中、北部(周武王之滅紂,封召公於北燕),都城在「薊」(位於今北京房山區琉璃河)。
2、南燕
時代:商朝一直延續到春秋。
地理位置:今河南省延津縣東北。
3、燕國
時代:西漢。
地理位置:今北京。
4、燕國
時代:曹魏。
地理位置:今北京。
5、燕國
時代:西晉。
地理位置:今北京。
6、前燕
東晉永和六年(350)、燕王鮮卑族慕容儁佔領薊城。從龍城(今遼寧省朝陽市)徒都之。前燕元璽元年(352),慕容儁即皇帝位。國號大燕,史稱前燕。元壽元年(357),遷都於鄴(今河北省臨漳縣境)。建熙11年(370)前燕為前秦所滅。
7、後燕
後燕是中國五胡十六國時由鮮卑慕容氏所建立的政權。前秦在383年淝水之戰大敗後,投降了前秦的前燕有勢力貴族慕容垂於384年集合鮮卑建國。385年起定都中山(今河北省定州)。394年滅西燕。統治范圍包括河北、山東、山西和河南、遼寧的一部分。407年被北燕所滅。
8、西燕
十六國時期鮮卑族慕容泓所建政權。都長子(今山西長治)。不在十六國數之內。盛時有今山西﹑河南各一部分。歷七主,共十一年。
9、北燕
十六國之一。第一代皇帝是高句麗人高雲,實際的建立者是鮮卑化的漢人馮跋。都龍城(今遼寧朝陽)。盛時有今遼寧西南部和河北東北部。歷二主,共二十八年。
10、南燕
十六國之一。鮮卑族慕容德所建。都廣固(今山東益都)。盛時有今山東及河南的一部分。後燕慕容寶在位時,叔父慕容德鎮守鄴城。397年北魏攻後燕都城中山(今河北定州),寶北奔龍城(今遼寧朝陽)。十月,北魏破中山,後燕被截為兩部分。德以魏將來攻,鄴城難保,於398年率戶4萬南徙滑台(今河南滑縣東),自稱燕王,史稱南燕。399年滑台為北魏攻佔,德率眾向東,攻取青、兗,入據廣固。400年德改稱皇帝。405年,德病死(謚世宗獻武皇帝),兄子慕容超(末帝)嗣位。超好游獵,委政寵幸,誅殺功臣,賦役繁多,百姓患苦。409年東晉劉裕率師北伐,次年二月攻下廣固,超被俘斬,南燕亡。
11、大燕
公元756,正月一日,安祿山於洛陽自稱雄武皇帝,國號大燕,改元聖武元年,設置丞相等朝官,封其子慶緒為晉王,慶和為鄭王,達奚珣為左相,張通儒為右相,嚴庄為御史大夫。定洛陽為都,以范陽為東都。
公元757年,安慶緒殺父安祿山,自立為帝,年號載初。不久安慶緒被史思明所殺,761年三月,叛軍內訌,史思明為其子史朝義所殺,763年,史朝義無路可走,於林中自縊死,燕國滅亡。
12、五代燕
又稱桀燕,五代時期軍閥割據之地,原燕王、盧龍節度使劉守光割據的勢力范圍,故地位於今北京和河北北部,割據的時間為895年—913年,正式稱帝割據的時間為911年—913年僅二年;後梁乾化元年(911年)八月,劉守光在幽州稱帝,國號「大燕」,改元「應天」;後梁乾化三年(913年)十一月,晉王李存勖拔幽州,劉守光出逃,後被擒,至此,燕國滅亡。
13、明封國
洪武十三年(1380年)春天,朱棣從鳳陽回到南京,受命就藩北平。他的府邸就是元朝的舊宮,其規制如同天子。按照規定,藩王的府邸「亞天子一等」。

『伍』 請教有關大燕國的歷史

五胡十六國時期,在中國北方出現了五個以「燕」為國號的政權,五個燕國都是有一定聯系的。它們分別是:慕容皝建立的前燕、慕容垂建立的後燕、慕容泓建立的西燕、慕容德建立的南燕和馮跋建立的北燕。
前燕337~370後燕384~407西燕386~394南燕398~410北燕407~436
前燕是鮮卑貴族慕容皝在337年稱燕王建立的,352年其子稱帝,370年被前秦所滅。前燕亡國後,鮮卑貴族慕容垂和慕容沖爭奪恢復燕國的領導權,於是分別建立了後燕和西燕。394年,西燕被後燕所滅。後來,北魏攻破後燕的國都中山,皇帝率部退到遼河流域,丞相慕容德率眾遷到滑台,並在398年稱王,後稱帝,史稱南燕,410年為東晉劉裕攻滅。公元407年,馮跋推翻後燕慕容熙的統治,立高雲為王,史稱北燕。409年,高雲為部下所殺,馮跋平定叛亂,即皇帝位。436年被北魏所滅
鮮卑慕容部的後燕、西燕、南燕、北燕淝水戰後,慕容垂以祭掃祖先墳墓為名與苻堅脫離,到鄴城,受苻丕號令,率軍進攻於黃河南邊起兵反抗前秦的丁零族人翟斌。慕容垂反與翟斌聯合,自稱大將軍、大都督、燕王,號燕元元年(公元 384年),聚集 20多萬軍隊,反攻鄴城。一年後,苻丕敗奔晉陽。燕元三年(公元 386年)正月,慕容垂稱皇帝,定都中山(今河北定縣),二月,改元建興,史稱後燕。苻堅兵敗淝水後,被前秦遷往關中的慕容鮮卑貴族擁前燕最後一個皇帝慕容..的弟弟慕容泓為濟北王,建元「燕興」。不久,鮮卑貴族又殺慕容泓,擁其弟慕容沖。慕容沖稱帝,率鮮卑族眾圍攻長安,鮮卑貴族又為爭奪領導權殺戮不休,最後前燕宗室慕容永獲勝,以大將軍、大單於、河東王的身份率 30多萬鮮卑族人東返故土。由於後燕已據有河北,慕容永在擊敗苻丕後,於長子(今山西長子西)稱帝,以燕為國號,號中興元年(公元 396年),史稱西燕。後燕建興七年(公元 392年),慕容垂渡過黃河,消滅都於滑台(今河南滑縣)的丁零族翟氏魏國政權,據有河南。次年,慕容垂進攻西燕,於建興九年八月攻下長子,西燕立國 10年而亡,後燕大致恢復了前燕時期的版圖。慕容垂攻滅西燕後,試圖消滅塞北拓跋鮮卑新興的代國政權失敗,代王拓跋珪趁機於後燕永康元年(公元 396年)率軍進入河北。慕容垂死後繼為後燕皇帝的慕容寶於次年棄中山,率萬餘人逃回慕容鮮卑發跡之地龍城,招集當地慕容鮮卑族眾及再度流亡遼西的漢人,繼續以燕為國號。慕容寶及其子慕容盛相繼被鮮卑貴族殺死,慕容垂最小的兒子慕容熙被擁立為帝,號光始元年(公元 401年)。慕容熙據彈丸之地,卻大興宮殿,賦役沉重,民心不安。建始元年(公元 407年),其禁軍將領長樂信都(今河北冀縣)人馮跋起兵殺慕容熙,推慕容寶養子高句麗人高雲為帝,馮跋以都督中外諸軍事、錄尚書事身份執政。史稱高雲、馮跋的政權為北燕,後燕立國 24年而亡。高雲正始三年(公元 409年)十月,馮跋殺高雲,自稱燕天王,改元太平。馮跋雖為漢人,但已和慕容鮮卑人融合在一起,他心其子馮永為大單於,下置單於四輔,實行胡、漢分治,慕容鮮卑仍是北燕的政治基礎。馮跋興置太學,獎勵農耕,特別鼓勵種植桑樹,促進了遼西地區社會經濟的發展。太平二十二年,馮跋死,其弟馮弘奪得政權,改元太興,北燕從此不斷受到定都平城(今山西大同市)的拓跋鮮卑北魏政權的進攻。太興六年(公元 436年)五月,北魏軍攻下龍城,北燕共經 28年而亡。後燕滅亡之際,慕容垂弟慕容德從其鎮守的鄴城率 4萬戶向南逃竄,河北漢族世家大族多隨他南奔。慕容德渡過黃河,據有滑台,稱燕王。後以青、齊一帶土地肥沃,足以立國,遷居廣固(今山東益都西北),以為都城,改稱燕皇帝,號建平元年(公元 400年)。建平六年,慕容德死,其侄慕容超繼位,稱太上元年。太上六年(公元 410年)二月,被東晉執政者劉裕率軍攻滅。南燕據有今山東半島及其以西一些地區共11年。

『陸』 春秋時期燕國在什麼位置

燕國是中國歷史上從西周到春秋戰國時期在中國北方的一個諸侯國。戰國時為七雄回之一,答前222年被秦國滅亡。起源:據《史記》記載,周武王滅商以後,封宗室召公於燕,在今北京及河北中、北部(周武王之滅紂,封召公於北燕)。燕國的都城在「薊」(位於今北京房山區琉璃河)。周的貴族和當地舊商的貴族以及當地土著建立了聯合政權。最終使該地區原來的東胡民族逐漸融入華夏族。古燕地形成於何時已不可考。考古工作者在北京市房山區琉璃河鄉童家林、黃土坡村一帶發現了一處規模相當大的商周遺址。包括建於商末延續至西周的城址。一些學者認為這就是商末時期古燕首都城的遺址。西周時,薊國成為周國的封國。《禮記·樂記》載:「武王克殷返商,未及下車而封黃帝之後於薊」。《史記·周本紀》載:武王褒封「帝堯之後於薊」。薊國都於薊城,在今北京市區西南廣安門一帶,約公元前7世紀為燕國所並。

『柒』 歷史上的燕國是哪些地方

北燕,即燕國,姬姓,周召公之後,擁有今河北省北部和遼寧省西端,公元前7世紀燕國吞並薊回國,建都薊(今答北京市)。疆域范圍大致為今天的北京、天津全部,河北、遼寧、山西、內蒙古和朝鮮的一部分。戰國七雄之一,後滅於秦。

『捌』 歷史上有沒有大燕朝

有,歷史上以燕為國號的朝代有5個,分別是前燕、後燕、南燕、北燕、桀燕。

1、前燕

前燕(337年 - 370年)是十六國時代由鮮卑族貴族首領慕容皝所建立的政權,其國號為「燕」。其全盛時的統治地區包括冀州、兗州、青州、並州、豫州、徐州、幽州等部分。歷三世三主,共三十四年。

前燕以其所在地為戰國時燕國舊地,故國號為「燕」。《十六國春秋》始用「前燕」之名,為區別同期的慕容氏諸燕,歷史學家遂襲用之。又以其王室姓慕容,又稱為「慕容燕」,而其他慕容氏諸燕都不用這個稱呼,「慕容燕」成為前燕的專稱。

337年十一月,遼東公慕容皝自立為燕王。342年,擊敗了後趙的二十萬大軍,解除了來自中原的壓力,建都於龍城(今遼寧朝陽)。燕王慕容儁四年(352)十一月,慕容儁稱帝,建年號元璽,遷都於薊(今北京西北)。

隨後的幾年前燕平定了北方的局勢。357年,定都於鄴(今河南安陽北)。前燕幽帝建熙十年(369),枋頭之戰中吳王慕容垂大敗桓溫。建熙十一年(370)十一月,前秦滅前燕。

2、後燕

後燕(384—407年)是十六國時期鮮卑慕容氏諸燕之一,建立者為前燕文明帝慕容皝第五子慕容垂,都中山(今河北定州),後遷往龍城(今遼寧朝陽),全盛時有今河北、山東及遼寧、山西、河南大部。

384年,慕容垂在滎陽(今河南滎陽)自稱燕王,建立後燕。初期後燕實力強盛,曾打退東晉、擊敗前秦、攻滅西燕,但後燕在395年的參合陂之戰中輸給了北魏,396年六月,北魏攻下後燕都城中山。

自此後燕被一分為二,一蹶不振。後燕遷都到龍城,此時的後燕內亂不斷,最終在407年被北燕所取代。後燕歷七位君主,共23年。

3、南燕

南燕(398年-410年),十六國時期慕容氏諸燕之一,由慕容德所建,398年建都滑台。統治范圍包括今山東及江蘇的一部分,國號為燕。

慕容德原是後燕宗室范陽王。397年,當後燕君主慕容寶於參合陂之戰為北魏所敗之後,後燕被截成南北兩部分。

398年慕容德於滑台(今河南滑縣)自稱燕王。次年滑台為北魏攻佔,慕容德率眾向東,攻取青兗之地,入據廣固(今山東青州西北)。400年,慕容德改稱皇帝。405年,慕容德病逝,侄子慕容超嗣位。

409年東晉劉裕率師北伐,410年二月廣固失陷,南燕亡。歷二帝十二年。

4、北燕

北燕(407年或409年-436年)是五胡十六國時期鮮卑化漢人馮跋建立的政權。

407年,馮跋滅後燕,擁立高雲(慕容雲)為天王,都龍城(今遼寧省朝陽市),仍沿用燕國號,史稱「北燕」。

409年,慕容雲被部下離班、桃仁所殺,馮跋平定政變後即天王位於昌黎(今遼寧省義縣)。據有今遼寧省西南部和河北省東北部。

436年被北魏所滅。

5、桀燕

桀燕國(911-913年),五代十國時期的一國,位於今北京和河北北部,都城幽州(今北京)。屬於原燕王、盧龍節度使劉守光割據的勢力范圍,割據時間為894—913年,正式稱帝時間為911—913年,僅二年。

後梁乾化元年(911年)八月,劉守光稱帝,國號「大燕」,定都城為幽州,改元應天。

後梁乾化三年(913年)十一月,晉王李存勖拔幽州,劉守光出逃,不久被擒,至此,燕國滅亡。 由於劉守光統治期間殘暴不仁,因此燕國又被稱為「桀燕」。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桀燕

網路——十六國

『玖』 古時的燕國是現在的哪裡

古時的燕國包括冀北、北京地區和遼寧西部的大凌河流域、遼東以及朝鮮半島的樂浪(今朝鮮平安南道)、玄菟(今朝鮮咸鏡道)。

據《漢書·地理志下》記載:「燕地,尾、箕分野也。武王定殷,封召公於燕,其後三十六世與六國俱稱王。東有漁陽、右北平、遼西、遼東;西有上谷、代郡、雁門;南得涿郡之易(保定)、容城、范陽,北有新城、故安、涿縣、良鄉、新昌及渤海之安次、皆燕分也。樂浪、玄菟,亦宜屬焉」。 也就是說,燕國東面有漁陽、右北平、遼西、遼東,西面有上谷、代郡、雁門,南面得到涿郡的易地(保定)、容城、范陽,北面有新城、故安、涿縣、良鄉、新昌,以及勃海的安次,都是燕國的地方。樂浪、玄菟,也都屬於燕國。

拓展資料:

《史記正義》引徐才宗《國都城記》稱「周武王封召公於燕。地在燕山之野,故國取名焉」。《國都城記》認為召公所封的燕地在燕山之野,燕國因燕山而得名。燕國在八百年的歷史中,曾建有五座都城,西周初年封召公於燕地(今北京房山琉璃河鎮東北),燕地為燕國始封地。燕桓侯時山戎不斷南下侵擾,燕國被迫遷都臨易。齊桓公打敗山戎之後,燕庄公逐漸營建上都薊,並逐漸遷都於此,至燕襄公時上都薊就成為燕國的國都。

春秋晚期,北方的戎狄各部又逐漸強大,迫使燕國又一次徙都到易。太子丹刺秦事敗,秦將王剪、辛勝兵臨易水,燕王喜與逃到代地的趙公子嘉聯兵與秦在易水西決戰,失敗後,燕軍主帥太子丹逃匿於衍水,被秦將李信追斬,燕王喜不得不棄薊城,率兵退到了遼陽。五年後秦將王賁俘燕王喜,燕國亡。由於商業、手工業的發展,城市也空前繁榮起來。燕昭王時期,燕國的都城形成了「三都」體制,即薊城、中都(今北京市房山區竇店以西)和下都武陽城。

閱讀全文

與歷史上的大燕國在哪裡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歷史知識薄弱 瀏覽:23
軍事理論心得照片 瀏覽:553
歷史故事的啟發 瀏覽:22
美自然歷史博物館 瀏覽:287
如何評價韓國歷史人物 瀏覽:694
中國煉丹歷史有多久 瀏覽:800
郵政歷史故事 瀏覽:579
哪裡有革命歷史博物館 瀏覽:534
大麥網如何刪除歷史訂單 瀏覽:134
我心目中的中國歷史 瀏覽:680
如何回答跨考歷史 瀏覽:708
法國葡萄酒歷史文化特色 瀏覽:577
歷史人物評價唐太宗ppt 瀏覽:789
泰安的抗日戰爭歷史 瀏覽:115
七上歷史第四課知識梳理 瀏覽:848
歷史老師職稱需要什麼專業 瀏覽:957
什麼標志軍事信息革命進入第二階段 瀏覽:141
正確評價歷史人物ppt 瀏覽:159
ie瀏覽器如何設置歷史記錄時間 瀏覽:676
高一歷史必修一第十課鴉片戰爭知識點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