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歷史問題 > 京劇和川劇哪個歷史長

京劇和川劇哪個歷史長

發布時間:2021-02-25 08:53:44

㈠ 川劇和京劇有什麼區別

首先川劇使用四川方言,京劇則京腔京韻。其他的區別還有很多。

㈡ 變臉是川劇還是京劇

變臉屬於川劇。在我國的歷史文化當中,中國戲曲是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而當中,由民間說唱,跳舞和滑稽戲等不同的藝術表現形式組成。直到明清時期,戲曲達到了歷史上的頂峰水平。而變臉作為川劇當中的絕活,一直為人們所關注。
為什麼說變臉是川劇的?「川劇是傳統戲曲劇種之一,流行於四川東中部、重慶及貴州、雲南部分地區。川劇變臉是川劇表演的特技之一,用於揭示劇中人物的內心及思想感情的變化,即把不可見、不可感的抽象的情緒和心理狀態變成可見、可感的具體形象——臉譜。川劇變臉是運用在川劇藝術中塑造人物的一種特技。是揭示劇中人物內心思想感情的一種浪漫主義手法。」——引自網路。所以,變臉作為川劇的特技之一本就是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在歷史時期上看:在節日,民間群眾都會自發慶祝,川劇的起源來自於民間廟會的慶祝。在長時間的自發慶祝之後,來自於民間的川劇也就出名了,再加上清朝時期,蜀地的文化增加了很多不同的新元素,於是乎這種融合了各路戲曲的表演風格形式就成了川劇。
在川劇漫長的發展歷史當中,成就變臉的還得是二十世紀的人們的努力。用各種猙獰恐怖的人物面具表達人物的內心。變臉作為國家二級機密,也是一直受到了了國家的保護和國人的支持。

㈢ 川劇與京劇的區別

1、腔調不同

京劇腔調以西皮、二黃為主,用胡琴和鑼鼓等伴奏,被視為中國國內粹,中國戲曲三鼎甲「榜容首」;川劇是融匯高腔、崑曲、胡琴(即皮黃)、彈戲(即梆子)和四川民間燈戲五種聲腔藝術而成的傳統劇種。

2、源地不同

京劇發源於皖南安慶府、徽州府,徽劇是京劇的前身,京劇走遍世界各地,分布地以北京為中心,遍及中國;川劇流行於四川東中部、重慶及貴州、雲南部分地區。

3、伴奏樂器不同

京劇伴奏樂器分打擊樂器與管弦樂器:打擊樂器有板、單皮鼓、大鑼、鐃、鈸等,稱為「武場」;管弦樂器有京胡、京二胡、月琴、三弦,稱為「文場」。

川劇伴奏樂器以鑼鼓為主,以及小鼓、堂鼓、大鑼、大鈸、小鑼(兼鉸子),統稱為「五方」,加上弦樂、嗩吶為六方,由小鼓指揮。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京劇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川劇

㈣ 現在各地的戲劇和京劇都有多長的歷史

你的感覺基本上是對的。豫劇是起源於明末。黃梅戲、柳琴戲、花鼓戲、越劇、京劇都是起源專於清朝。但都不是屬滿清帶進來的。京劇是安徽的徽劇和湖北的漢劇融合而成的。
黃梅戲主要流行於湖北、安徽、江西交界處。
柳琴戲主要流行於江蘇、山東、安徽、河南交界處。
花鼓戲主要流行於湖南。
越劇主要流行浙江、江蘇、上海。
豫劇主要流行於河南。都是起源於上述地區,都不是滿清帶進來的。

㈤ 京劇與川劇具體的是什麼怎麼來對它進行了解

下面把兩劇種分別介紹,你自己分析,希望能達到你的要求。
京劇的起源
京劇是我國的國粹,是流行於全國的重要劇種之一。迄今已有200多年的歷史。清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原來在南方演出的三慶、四喜、春台、和春4個徽調班社,陸續進京演出,同來自湖北的漢調藝人合作,相互影響,又接受了崑曲、秦腔的部分劇目、曲調和表演方法,並吸收了一些民間曲調,逐漸融合、演變,發展成為京劇。其音樂基本上屬於板腔體,唱腔以徽調的二黃和漢調的西瓜為主,所以舊時稱之為「皮黃」。另有西皮反調(即「反西皮」)、二簧反調(即「反二簧」)以及南梆子、四平調、吹腔、高撥子、南鑼等唱腔。伴奏樂器以京胡為主,二胡、月琴、三弦為輔。有的唱腔及樂曲以嗩吶、笛等伴奏。打擊樂器有單皮鼓、檀板、大鑼、小鑼、鐃鈸、堂鼓、星子等。京劇表演講究唱、念、做、打並重,常用虛擬動作,重視情景交融,聲情並茂。京劇自產生以來,曾有許多名稱,如「亂彈」、「簧調」、「京簧」、「京二簧」、「二簧(二黃)」、「大戲」、「平劇」(北京曾稱為北平)、京戲等。京劇傳統劇目有上千個,流行的有《將相和》、《群英會》、《空城計》、《貴妃醉酒》、《三岔口》、《拾玉鐲》、《打漁殺》等。
京 劇 的 形 成
京劇的形成大約有150年左右。清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江南久享盛名的徽班「三慶班」入京為清高宗(乾隆帝)的八旬「萬壽」祝壽。徽班是指演徽調或徽戲的戲班,清代初年在南方深受歡迎。繼此,許多徽班接踵而來,其中最著名的有三慶、四喜、春台、和春,習稱「四大徽班」。他們在演出上各具特色,三慶擅演整本大戲;四喜長於崑腔劇目;春台多青少年為主的童伶;和春武戲出眾。
1828年以後,一批漢戲演員陸續進入北京。漢戲又名楚調,現名漢劇,以西皮、二黃兩種聲腔為主,尤側重西皮,是流行於湖北的地方戲。由於徽、漢兩個劇種在聲腔、表演方面都有血緣關系,所以漢戲演員在進京後,大都參加徽班合作演出,且一些成為徽班的主要演員,如餘三勝即是。 徽調多為二黃調、高撥子、吹腔、四平調等,間或亦有西皮調、崑腔和弋腔;而漢調演員演的則是西皮調和二黃調。徽、漢兩班合作,兩調合流,經過一個時期的互相融會吸收,再加上京音化,又從崑曲、弋腔、秦腔不斷汲取營養,終於形成了一個新的劇種--京劇。第一代京劇演員的成熟和被承認,大約是在1840年左右。
京劇從產生以來曾經有過許多名稱。計有:亂彈、簧調、京簧、京二簧、皮簧(皮黃)、二簧(二黃)、大戲、平劇、舊劇、國劇、京戲、京劇等。

川劇的起源與發展

川劇,是四川文化的一大特色。成都,是戲劇之鄉。早在唐代就有「蜀戲冠天下」的說法。清代乾隆時在本地車燈戲基礎上,吸收融匯蘇、贛、皖、鄂、陝、甘各地聲腔,形成含有高腔、胡琴、 崑腔、燈戲、彈戲五種聲腔的用四川話演唱的「川劇」。其中川劇高腔曲牌豐富,唱腔美妙動人,最具地方特色,是川劇的主要演唱形式。川劇幫腔為領腔、合腔、合唱、伴唱、重唱等方式,意味雋永,引人入勝。川劇語言生動活潑,幽默風趣,充滿鮮明的地方色彩,濃郁的生活氣息和廣泛的群眾基礎。 常見於舞台的劇目就有數百,唱、做、念、打齊全,妙語幽默連篇,器樂幫腔烘托, 「變臉」、「噴火」、「水袖」獨樹一幟,再加上寫意的程式化動作含蓄著不盡的妙味……。川劇為世人所喜愛並遠涉重洋傳遍世界。川劇名戲《白蛇傳.金山寺》更是在國內外流傳甚廣。 川劇,流行於四川全省及雲南、貴州部分地區。原先外省流入的崑腔、高腔、胡琴腔(皮黃)、彈戲和四川民間燈戲五種聲腔藝術,均單獨在四川各地演出,清乾隆年間(1736—1795),由於這五種聲腔藝術經常同台演出,日久逐漸形成共同的風格,清末時統稱「川戲」,後改稱「川劇」。

高、昆、胡、彈燈在融匯成統一的川劇過程中,各有其自身的情況。崑腔,源自江蘇,流入四川,演變成具有本地特色的「川昆」。高腔,在川劇中居主要地位。源於江西弋陽腔,明末清初已流入四川,楚、蜀之間稱為「清戲」。在保持「以一人唱而眾和之,亦有緊板、慢板」的傳統基礎上,又大量從四川秧歌、號子、神曲、連響中汲取營

養,豐富和發展了「幫、打、唱」緊密結合的特點,形成具有本地特色的四川高腔。胡琴腔,又稱「絲弦子」,源於徽調和漢調,也吸收了陝西「漢中二黃」的成分,先後通過「做唱胡琴」和舞台演出與四川方言和川劇鑼鼓相結合,在腔調與音樂過門上起了不少變化,形成具有四川風味的胡琴腔。彈戲,即亂彈,又稱「蓋板子」、「川梆子」,因用蓋板胡琴為主奏樂器和以梆子擊節而得名,其源出於陝西的秦腔同州梆子。秦腔流入四川後,與川北的燈戲、高腔長期共處,互相融匯,又採用四川語言,便逐漸形成獨具風格的四川梆子--彈戲。

上述四種外地聲腔藝術在四川流行的過程中,相繼與四川語音及群眾欣賞習慣相結合,逐漸演變成後來川劇的昆、高、胡、彈、燈五種聲腔。

川劇由於各種聲腔流行地區和藝人師承關系,逐漸形成一些流派。在這些流派中,除象旦行浣(花仙)派、醜行傅(三乾)派、曹(俊臣)派等以傑出藝人稱派外,主要則是按流行地區分四派:一是「川西派」,包括以成都為中心的溫江地區各縣,以胡琴為主,形成獨特的「貝調」;二是「資陽河派」,包括自貢及內江區和縣市,以高腔為主,藝術風格最為謹嚴;三是「川北派」,包括南充及綿陽的部分地區,以唱彈戲為主,受秦腔影響校多;四是「川東派」,包括以重慶為中心的川東一帶,因重慶為四川商業中心,來此演出的外地劇種很多。特點是戲路雜,聲腔多樣化。

川劇劇目繁多,早有「唐三千,宋八百,數不完的三、列國」之說。其中高腔部分的遺產最為豐富,藝術特色亦最顯著,傳統劇目有「五袍」(《青袍記》、《黃袍記》、《白袍記》、《紅袍記》、《綠袍記》)、「四柱」(《碰天柱》、《水晶柱》、《炮烙柱》、《五行柱》),以及「江湖十八本」等,還有川劇界公認的「四大本頭」(《琵琶記》、《金印記》、《紅梅記》、《投筆記》),不少為其他劇種失傳的劇目。 1949年後,經過整理,出現了一批優秀的川劇劇目,如《柳蔭記》、《玉簪記》、《綵樓記》等。

川劇的表演藝術有深厚的生活基礎,並形成一套完美的表演程式,劇本具有較高的文學價值,表演真實細膩,幽默機趣,生活氣息濃郁,為群眾喜愛。有的演員還創造了不少絕技,如托舉、開慧眼、變臉、鑽火圈、藏刀等,善於利用絕技創造人物,嘆為觀止。

㈥ 京劇和川劇各分幾派

京劇的流派習慣上以創始人的姓來命名,各行當被公認的主要流派大致如下: 老生:譚派——譚鑫培;汪派——汪桂芬;孫派——孫菊仙;汪派——汪笑儂;王派——王鴻壽;劉派——劉鴻聲;余派——余叔岩;言派——言菊朋;高派——高慶奎;馬派——馬連良;麒派——周信芳;新譚派—譚富英;楊派——楊寶森;奚派——奚嘯伯;唐派——唐韻笙 武生:俞派——俞菊笙;李派——李春來;黃派——黃月山;楊派——楊小樓;蓋派——蓋叫天 小生:程派——程繼先;德派——德珺如;姜派——姜妙香;葉派——葉盛蘭 旦角:陳派——陳德霖;王派——王瑤卿;梅派——梅蘭芳;程派——程硯秋;荀派——荀慧生;尚派——尚小雲;筱派——筱翠花;黃派——黃桂秋;張派——張君秋 老旦:龔派——龔雲甫;李派——李多奎;孫派——孫甫亭 花臉:何派——何桂山;金派——金秀山;裘派——裘桂仙;金派——金少山;郝派——郝壽臣;侯派——侯喜瑞;裘派——裘盛戎 丑角:蕭派——蕭長華;傅派——傅小山;葉派——葉盛章 有部分人主張京劇的流派應從程長庚時代開始,實際上是不可取的,當時京劇屬於初創階段,譬如人之嬰幼兒時期,尚無流派可言,盡管他們都是京劇史上不可或缺的人物。京劇史上的第一個真正意義上的流派,應是老生行的譚鑫培派無疑。因此,包括老生行的程長庚、餘三勝、張二奎、王九齡;小生行的徐小香;旦行的余紫雲、梅巧玲;醜行的劉趕三、王長林等在內的著名演員,都未列入。 川劇由於各種聲腔流行地區和藝人師承關系,逐漸形成一些流派。在這些流派中, 除象旦行浣(花仙)派、醜行傅(三乾)派、曹(俊臣)派等以傑出藝人稱派外,主要則是按流行地區區分為四派:一是「川西派」,包括以成都為中心的溫江地區各縣,以胡琴為主,形成獨特的「貝調」;二是「資陽河派」,包括自貢及內江區和縣市,以高腔為主,藝術風格最為謹嚴;三是「川北派」,包括南充及綿陽的部分地區,以唱彈戲為主,受秦腔影響校多;四是「川東派」,包括以重慶為中心的川東一帶,在1997年6月18日重慶成為直轄市之前,重慶為四川商業中心,來此演出的外地劇種很多。特點是戲路雜,聲腔多樣化。

㈦ 京劇有200多年歷史,那麼豫劇、川劇、崑曲呢

豫劇也稱河南梆子、河南高調。因早期演員用本嗓演唱,起腔與收腔時用假聲翻高尾音帶「謳」,又叫「河南謳」。在豫西山區演出多依山平土為台,當地稱為「靠山吼」。因為河南省簡稱「豫」,解放後定名為豫劇。是河南省的主要劇種之一。 豫劇的流行地區分布甚廣,大江南北、黃河兩岸以至新疆、西藏都有豫劇演出。 豫劇在聲腔上屬梆子腔系,據清李綠園於乾隆四十二年(1777)成書的《岐路燈》和乾隆五十三年(1788)《杞縣志》記載,當時本地梆子戲已在開封、杞縣一帶盛行,並曾與羅戲、卷戲合班演出,稱為「梆羅卷」。 豫劇音樂分有四個流派:以開封為中心的唱法稱「祥福調」;以商邱為中心的唱法稱「豫東調」,又稱東路調;以洛陽為中心流傳的唱法稱為「豫西調」,又稱西府調、靠山簧;豫東南沙河流域流傳的唱法稱「沙河調」,又稱本地梆。 藝人相傳,豫劇最早的傳授者為蔣門、徐門兩家,蔣門在開封南面的朱仙鎮,徐門在開封東面的清河集,都曾辦過科班。後在開封一帶的,形成祥符調;傳至商丘一帶的,形成 豫東調;流入洛陽的一支,發展為豫西調;流入漯河的一支,被稱為沙河調。 豫劇歷史上有名的演員,據鄒少和先生回憶:「宣統間,小旦李劍雲者,陽武人,天賦佳喉,清脆圓潤,高下疾徐,婉轉曲折,璣珠走盤,無不如意,又復善制新腔。自李氏出,劇風為之一變,優伶界中感嘆為空前絕後之才」。比較著名的須生有張小乾、張同慶、澎海豹、許樹雲。名小生有黃儒秀(黃娃、黃馬褂)、王金玉(筱火鞭)。紅臉王唐玉成,武曹彥章等。 1927年後,豫劇界出現了女演員王潤枝、馬雙枝、陳素真、常香玉等,她們先後在開封等城市演出中,吸收了墜子、大鼓、京劇的一些唱腔、劇目和表演;又有樊粹庭、王鎮南等為陳素真、常香玉等編寫了一批新戲,使豫劇的舞台藝術發生了顯著變化。1938年,常香玉在豫西調的基礎上,吸收豫東調的一些唱腔,突破界限,形成新的流派,陳素真、崔蘭田、馬金鳳、閻立品等,也各以自己獨特的風格卓然成家。小生趙義庭、須生唐喜成、黑臉李斯忠也成為各具特色的名演員。 1949年以後,河南豫劇院三團,以演現代戲為主,創作了許多新戲新腔,並培養出一批以演現代戲見長的演員,如高潔、魏雲、柳蘭芳、馬琳、王善朴等。 如今,豫劇除遍及本省外,又傳播到鄰近各省,並在各地組成了不少專業劇團。 豫劇一向以唱功見長,唱腔流暢、節奏鮮明、極具口語化,一般吐字清晰、行腔酣暢、易為聽眾聽清,表演風格朴實、鄉土氣息濃厚,深受觀眾歡迎。 豫劇音樂豐富多采,曲調流暢,節奏鮮明,文場柔和舒暢,武場熾烈勁切,藝術風格豪邁激越。唱腔結構為板式變化體。唱詞通俗易懂,多為七字句或十字句。它有獨特的板式結構和比較完整的音樂程式。可分為慢板、流水板、二八板、飛板四大板類。豫劇的伴奏樂器分文武場面,文有二弦、三弦、月琴,稱之為老三手或仨弦手。後因二弦音色尖噪而代之以板胡。武場常用的樂器有板鼓、堂鼓、大鑼、小鑼(又名堂鑼或手鑼)、手鑔、梆子、手板等。 豫劇的腳色行當分:四生;四旦;四花臉。俗稱:「四生四旦四花臉,八個場面(即一鼓二鑼仨弦手,梆子手鑔共八口)倆箱倌」。四生是大紅臉(又叫紅凈、戲生)、二紅臉(又叫馬上紅臉)、小生、邊生(又叫二補紅臉);四旦是正旦(青衣)、小旦(花旦、閨門旦)、老旦、帥旦;四花臉是黑頭(副凈)、大花臉、二花臉、三花臉。正因為是男八女四的行當,把四生四花臉叫做外八角,以男角為主的戲叫做「外八角戲」。 據1956年統計,傳統劇目有647個。比較有代表性的是《對花槍》、《三上轎》、《地塘板》、《提寇》、《鍘美案》、《十二寡婦征西》等。1949年以來,整理、改編的傳統戲有《紅娘》、《花木蘭》、《穆桂英掛帥》、《破洪州》、《唐知縣審誥命》等;創作改編的現代戲有《朝陽溝》、《劉胡蘭》、《李雙雙》、《人歡馬叫》,移植演出的《小二黑結婚》、《羅漢錢》、《祥林嫂》、《五姑娘》、《紅色娘子軍》等許多劇目。等。其中《花木蘭》、《穆桂英掛帥》、《唐知縣審誥命》(《七品芝麻官》)、《秦香蓮》(《包青天》)、《朝陽溝》、《人歡馬叫》等均攝製成影片。 川劇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先秦乃至更早的時期,而後兩漢的角抵百戲,為早期的川劇奠定了基礎。戰國名篇《宋玉對楚王問》中有「其為下里巴人,國中屬而和者數千人」。所謂「下里巴人」,即是四川民間歌舞或者歌者舞者的代稱。據《太平廣記》及《稗史匯編》等文獻記載,自蜀郡守李冰起,便有《鬥牛》之戲。三國時期,更是出現了四川第一曲諷刺喜劇《忿爭》,可謂川劇喜劇的鼻祖。 至唐五代時期,是川劇最為鼎盛之期,出現了「蜀技冠天下」的局面。這一時期常演的劇目有《劉辟責買》、《麥秀兩岐》和《灌口神》等。並出現了中國戲曲史上到目前為止最早的戲班,即《酉陽雜俎》中所載的干滿川、白迦、葉硅、張美和張翱五人所組成的戲班。 從《鬥牛》之戲到宋雜劇《酒色財氣》,歷時千有餘年,它們是地地道道的「四川戲」,可以視為廣義的川劇。而現代意義上的川劇,應該說是在宋元南戲、川雜劇、元雜劇基礎上的產生於明代的「川戲」開始的。 至清代川劇由崑曲、高腔、胡琴、彈戲和燈戲五種不同的聲腔雜陳,晚清時期,便出現了五腔共和的新局面,使川劇面目為之一新,各類聲腔的特色劇目和保留劇目開始形成。其後的川戲改良運動,成立了」戲曲改良公會」,集資興建了「悅來茶園(今錦江劇場舊址)」、「蜀劇部」等演出場所。由此,川劇藝人自己組織的「三慶會」於1912年成立,也現了康子林,楊素蘭,蕭楷臣等一大批名角,精英多達三百餘人。創作上也出現了趙熙的《情探》,黃吉安的《三盡忠》、《柴市節》等一大批名人名戲,流行劇目多達700餘個。

㈧ 有關川劇和京劇

京劇,我國主要劇種之一,由清代中葉的徽調、漢調相繼傳入北京合流演變合成。腔調以西皮、二黃為主,用胡琴和鑼鼓等伴奏,後流行於全國。
也稱「皮黃」,由「西皮」和「二黃」兩種基本腔調組成它的音樂素材,也兼唱一些地方小曲調(如柳子腔、吹腔等)和崑曲曲牌。它形成於北京,時間是在1840年前後,盛行於20世紀三、四十年代,時有「國劇」之稱。現在它仍是具有全國影響的大劇種。它的行當全面、表演成熟、氣勢宏美,是近代中國戲曲的代表。
京劇是中國的「國粹」,如果從四大徽班進京算起,已有200多年的發展史。京劇之名始見於清光緒二年(1876)的《申報》,歷史上曾有皮黃、二黃、黃腔、京調、京戲、平劇、國劇等稱謂,清朝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安徽四大徽班進京後與北京劇壇的崑曲、漢劇、弋陽、亂彈等劇種經過五、六十年的融匯,演變成為京劇,是中國最大戲曲劇種。其劇目之豐富、表演藝術家之多、劇團之多、觀眾之多、影響之深均為全國之冠。京劇是綜合性表演藝術。即唱(歌唱)、念(念白)、做(表演)、打(武打)、舞(舞蹈)為一體、通過程式的表演手段敘演故事,刻劃人物,表達"喜、怒、哀、樂、驚、恐、悲"的思想感情。角色可分為:生(男人)、旦(女人)、凈(威猛的男人,別稱「大花臉」)、丑(男、女人皆有,別稱「小花臉」)四大行當。但在初期,京劇的行當仍分為生、旦、凈、末、丑五大類,後來才把生行和末行合並,取消了末行。人物有忠奸之分、美醜之分、善惡之分。各個形象鮮明、栩栩如生。國家非常重視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2006年5月20日,京劇經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清朝前期,北京作為全國政治文化中心,戲曲舞台非常活躍。崑曲和其他地方戲曲,同城爭輝。乾隆末年,安徽的徽劇戲班進京演出,風行一時。道光年間,又有湖北漢劇藝人進京,參加徽班的演出形成「徽漢合流」的局面。經過廣大徽漢藝人的表演實踐,徽劇與漢劇互相融合,兼收其他民間曲調的唱腔、劇目和表演方式,形成了一個新劇種,就是後來的京劇。同治、光緒年間,京劇走向成熟,涌現出程長庚、譚鑫培等號稱「同光十三絕」的著名藝人。 京劇有北京走向各地,成為全國廣為流行的劇種。民國以來,它又逐步走向世界,受到各國人民的贊賞。

㈨ 為什麼京劇是國粹怎麼不是豫劇川劇。。。豫劇歷史更久遠

中國京劇被稱為"東方歌劇" ,它是地地道道的中國國粹,因形成於北京而得名。 京劇已有200多年的歷史。它的源頭要追溯到幾種古老的地方戲劇,特別 是十八世紀流行於中國南方的地方戲"徽班"。1790年,第一個徽班進入北 京,參加皇帝的生日演出。隨後又有不少徽班陸續到北京演出。徽班本來流動性強,善於吸收其它劇種的劇目和表演方法,北京聚集了眾多地方劇種,這使得徽班在藝術上得到迅速提高。 19世紀末、20世紀初,經過數十年的融匯,京劇才算形成,並成為中國最大戲曲劇種。 京劇劇目之豐富、表演藝術家之多、劇團之多、觀眾之多、影響之廣泛,都居中國之首。 京劇是綜合性表演藝術,它集"唱(歌唱)、念(念白)、做(表演)、打 (武打)、舞(舞蹈)"為一體,通過程式的表演手段,敘述故事,刻劃人物。 京劇的角色主要分為:生(男性)、旦(女性)、凈(男性)、丑(男性、女性 皆有)四大行當,此外還有一些配角行當. 通常認為,18世紀末是京劇發展的第一個鼎盛期。當時,不僅民間戲曲演出很繁盛,皇宮內戲曲演出也很多。因為皇家貴族們都喜愛京劇,宮廷內優越的 物質條件為京劇的表演、穿戴規制、臉譜化妝、舞檯布景等方面提供了有利的幫 助。宮廷與民間的戲曲相互影響,使京劇獲得空前發展。 上個世紀20至40年代,是京劇的第二個鼎盛期,這一時期京劇繁榮的標 志是諸多流派的產生,最著名的是梅(梅蘭芳1894-1961)、尚(尚小雲1900-1975),程(程硯秋1904-1958)、荀(荀慧生1900-1968)四大派別。不同京劇流派都擁有一大批著名演員,他們活躍在 上海、北京等大城市的舞台上,京劇藝術舞台盛極一時。 梅蘭芳是國際上最負盛名的京劇表演藝術家之一,他8歲學戲,11歲就登 台演出。在五十多年的舞台生涯中,梅蘭芳對旦角的唱腔、念白、舞蹈、音樂、服裝、化妝等各個方面都有創造發展,形成了獨特的藝術風格。1919年,梅 蘭芳率劇團赴日本演出,京劇藝術首次向海外傳播;1930年,梅蘭芳又率團到美國訪問演出,取得很大成功;1934年,他應邀去歐洲訪問,受到歐洲戲 劇界的重視。此後,世界各地把京劇看成中國的演劇學派。 京劇的角色是根據男女老少、俊丑正邪分成生、旦、凈、丑四大行當,以演歷史故事為主。它的富有裝飾性和誇張性的人物造型-臉譜,是顯示人物性格、辨認善惡忠奸的象徵與其輝煌艷麗的頭飾服裝,都成為京劇獨特的風格。傳統劇目約有一千三百多個,常演的有四百多個。

㈩ 京劇和川劇有什麼區別嗎

京劇中,曹操的扮演者是一張水白臉上場,但川劇中,曹操是「俊扮小丑」的版扮相。這時京劇票權友或許會發問,「『俊扮』不是生角、旦角的專屬嗎?曹操什麼時候也可以『俊扮』亮相了?」其實,我國戲曲臉譜各劇種間畫法、用法上各有同異。而正是這各具特色、變化萬千的臉譜,凸顯了戲曲臉譜不一樣的魅力。
京劇因為是國劇,因此臉譜製作較為規范劃一,一般一個人物形象就只有一個代表臉譜,「川劇則不同,川劇因為是地方戲,限制較小,因此更講究臉譜的變化,因此臉譜更加生動多變。」
因為『日管陽月管陰』,但是川劇臉譜開出筆架來展示包拯不同故事人物特徵。青年時期的包拯沒有生殺大權,所以他的臉譜上就不繪制石朱筆,中年老年的包拯握有生殺權,額頭的筆架上都有石朱筆,而老年的包拯則為灰色眉毛。」歐陽榮華自豪地表示,這一譜系的包公是川劇特有的畫法,與其他的劇種差別很大,「例如京劇的包公就是大黑臉。」

閱讀全文

與京劇和川劇哪個歷史長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歷史知識薄弱 瀏覽:23
軍事理論心得照片 瀏覽:553
歷史故事的啟發 瀏覽:22
美自然歷史博物館 瀏覽:287
如何評價韓國歷史人物 瀏覽:694
中國煉丹歷史有多久 瀏覽:800
郵政歷史故事 瀏覽:579
哪裡有革命歷史博物館 瀏覽:534
大麥網如何刪除歷史訂單 瀏覽:134
我心目中的中國歷史 瀏覽:680
如何回答跨考歷史 瀏覽:708
法國葡萄酒歷史文化特色 瀏覽:577
歷史人物評價唐太宗ppt 瀏覽:789
泰安的抗日戰爭歷史 瀏覽:115
七上歷史第四課知識梳理 瀏覽:848
歷史老師職稱需要什麼專業 瀏覽:957
什麼標志軍事信息革命進入第二階段 瀏覽:141
正確評價歷史人物ppt 瀏覽:159
ie瀏覽器如何設置歷史記錄時間 瀏覽:676
高一歷史必修一第十課鴉片戰爭知識點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