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商丘的歷史
秦時,本地分屬碭郡與陳郡。
西漢高祖五年(前202)改為梁國,屬豫州。
三國魏文帝黃初元年(220),將梁國改為梁郡。
後趙、前燕、前秦、後燕、後秦時仍為梁郡。
南朝宋、齊為南梁郡,屬南徐州。
北魏為梁郡,屬南兗州。
隋開皇初梁郡廢,十六年(596)置宋州,大業三年(607)復置梁郡。
唐武德四年(621)又改為宋州,天寶元年(742)置睢陽郡,屬河南道,乾元元年(758)復為宋州。
五代梁三年(909)升為宣武軍,五代唐庄宗同光元年(923)改為歸德軍,五代周時仍為宣武軍。
北宋初復置宋州,景德三年(1006)升宋州為應天府,屬京東西路(應天府始為京東東路路治,後為京東西路路治),大中祥符七年(1014)詔升為南京。
金太宗天會八年(1130)更名為歸德府,屬南京路。元為歸德府,屬河南布政使司。
明太祖洪武元年(1368)降府為州,屬開封府。嘉靖二十四年(1545)升州為府。
清沿明制,仍為歸德府,屬河南省。
民國2年(1913)裁歸德府,所屬各縣劃歸豫東道。1914年改豫東道為開封道。1932年為第二行政督察區,直到1948年。
1948年11月全區解放後為豫皖蘇第一行政區,1949年3月改為河南省商丘專區,轄睢縣、民權、寧陵、柘城、商丘、虞城、夏邑等7個縣及商丘市。1950年5月商丘縣城關區改建為商丘市,原商丘市改為朱集市。1951年7月設立谷熟辦事處(縣級),同年8月朱集、商丘二市合並為商丘市,市治朱集。1952年1月,永城縣(現在的永城市)由皖北專區劃歸商丘專區,同年8月撤谷熟辦事處正式建谷熟縣。1953年1月,裁淮陽專區,其所屬淮陽、鹿邑、太康、沈丘、項城、鄲城等6縣劃歸本區。1958年12月,商丘專區並入開封專區,1961年12月恢復商丘專區,1965年6月,淮陽、鹿邑、太康、沈丘、項城、鄲城等6縣劃歸周口專區。1968年改為商丘地區。1977年10月蘭考縣由開封地區劃歸本區,1980年8月蘭考重歸開封地區。1997年6月撤地設市後,商丘市:轄梁園、睢陽2區,虞城、夏邑、民權、寧陵、柘城、睢縣6縣,代管縣級市永城市。總面積10704平方公里。 截至2008年12月31日,全市轄梁園、睢陽2個市轄區,商丘經濟開發區(省級)、虞城、民權、寧陵、柘城、睢縣、夏邑6個縣,代管永城市。共有14個街道、61個鎮、115個鄉,4619個村委會、183個居委會。
Ⅱ 求商丘的具體歷史和歷史名人什麼的!我是商丘人,我愛商丘!
三皇之一 炎帝
炎帝即是傳說中的神農氏,又名朱襄氏,為伏羲之後裔,三皇之一。據史料記載,炎帝登上王位,以陳為都(古陳之朱襄氏邑即今商丘市柘城的縣)。炎帝發明了五弦琴和農耕,教人種植穀物;制定了歷法,以太陽在中天時為集市;教人辨加水泉的甘苦,嘗百草作醫書等等。炎帝在位140年,逝後被遷回作為其祖居地和建都地的商丘安葬,現柘城縣東十里的朱襄陵,即為炎帝之墓,世代祭祀。
五帝之一 帝嚳
帝嚳自幼聰慧過人,15歲便參與治理天下,後建都於亳(今商丘),領部落8個,執政後游察四方,向百姓普施恩德,並以仁德、信義和勤勞施教人民,各部落以和睦友好為上,使各部落互相親善。帝嚳在位70年,壽105歲。帝嚳陵在商丘古城南高辛鎮西北。
「 火神」 閼伯
閼伯為帝嚳之子,相傳為帝嚳次妃簡狄吞燕卵而生。史載,閼伯與其弟實沈不和,常動干戈。帝嚳無可奈何,只好將兩兄弟分開。將閼伯封於商丘為「火正」,封號曰「商」,差實沈到大夏,使兄弟終不得見。閼伯死後被稱為商星,實沈死後被稱為參星。在星宿中二星一個落下的時候,另一個才升起。唐朝大詩人杜甫在《贈衛八處士》一詩中寫道:「人生不相見,動如參和商」,其典故就源於此。
閼伯在他的封地——「商」做火正,忠心耿耿,嘔心瀝血,深受人民愛戴,人民感念他的功德,尊他為「火神」。閼伯在管火的同時曾築台觀察星辰,以此為依據測定一年的自然變化和年成的好壞,為我國古老的天文學作出了貢獻。他死後葬於封地。由於閼伯封號為「商」,他的墓冢也被稱為「商丘」。今天「商丘」之地名亦由此而來。
經商始祖 王亥
王亥為閼伯的第六世孫。他訓服了牛,並發明了牛車,使畜牧業和生產力得到發展。商部落很快富裕起來。物口有了剩餘。王亥便帶領商部落的人去其他部族以物易物交換物品,於是,商部落的人便被其他部族的人稱為「商人」,所以換的物品亦被稱為「商品」。
醉酒第一人 杜康
「慨當以慷,憂思難忘。何以解憂,唯有杜康。」三國時曹操東臨滄海發出的感慨一直流傳至今。「杜康」既是酒的代名詞,也是酒的發明者,而商丘正是杜康發明酒的地方。據郭沫若先生在其《中國太稿》中記載:杜康是夏王相的兒子,因遭寒浞追捕,逃到河南省虞城縣依附有虞氏當了「庖正」。據傳:一天,杜康把沒有吃完的飯存在桑樹洞里,幾日之後,經過自然發酵,釀出了氣味芬芳的酒。
商朝開國之王 商湯
「失民心者失天下,得民心者得天下。」據說,這句今天在許多為官之人耳邊警鍾長鳴的話就出自商湯伐夏的故事。
商湯,又稱成湯,原為商部落首領,居商。夏朝時,商是夏統治下的小國。商湯處處對人民施仁政,很快有40多個小國歸順於他。而夏桀只顧奢侈荒淫,致使眾叛親離。後商湯經過十一次出征,在公元前十六世紀,致使眾叛親離。後商湯經過十一次出征,在公元前十六世紀,伐桀滅夏。夏朝滅亡後,商湯在亳(今商丘)建立商朝。
烹飪鼻祖 伊尹
伊尹是中國歷史上第一位平民宰相,也是為中華烹飪文化作出貢獻的第一人。伊尹聰明好學,很快成為一個知識淵博的人。夏桀看他很有學問,把他選到朝里做事。而他卻不願助桀為虐,自動離朝隱耕。商湯聽說之後,親自到他隱居的地方拜請。伊尹被商湯賢下士的精神所感動,出任宰相,並幫助商湯推翻了夏朝,建立了商朝。
伊尹不僅是中國歷史上第一位平民宰相,而且始創用陶器煎服中草葯,以增其療效,為中草葯煎服第一人。除此之外,伊尹還精於烹飪,因在烹飪方面有許多發明創造,被後人尊為「烹飪鼻祖」。
漢字創造者 倉頡
傳說:中國人(實際上遠不止中國人)所使用的漢字是倉頡所創造的。如今,在世界上被廣泛使用的多種電腦漢字輸入法當中,就有一種名為「倉頡漢字輸入法」。作為「中華文字鼻祖」,幾千年來,倉頡不但受到海內外炎黃子孫的尊崇,而且受到世界敬仰。位於商丘市虞城縣王集鄉的倉頡墓每天都迎來絡繹不絕的國內外遊客。
倉頡為黃帝的史官。為了記載事情,傳遞信息,黃帝命他造文字。倉頡首先發明了象形文字。後來因象形文字不能滿足人們的需要,他又發明了會意字、形聲字等。為人類文明和進步作出了巨大貢獻。黃帝對倉頡發明和推廣文字的功勞非常看重,倉頡死後,他命人將其懸棺而葬之。如今的倉頡墓前,枝葉繁茂的古柏掩映著一座大殿,殿門兩旁的木柱一有副對聯:「天下文字祖,古今翰墨師」。
墨家的創始人 墨子
墨子(約公元前468-公元前376),戰國初期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墨家學派的始人。《史記·孟荀列傳》記載:墨翟,宋人(今商丘人)。墨子是當時的小生產者、小私有者階層的代言人,主張「兼相愛,交相利」、「非攻」、「尚賢」、「尚同」、「節用」等,提出認識客觀事物應以「有本之者、有原之者、有用之者」作為判斷是非取捨的標准。
文哲大師 莊子 返回上面
莊子(約公元前369——公元前286年),名周,是戰國時期著名的哲學家,道家學派創始人之一。今商丘市民權縣人。
莊子年輕時狂放不羈,寧可靠打草鞋和犯錯誤魚為生也不肯為官。他潛心研究學問,放教於民。如今,在莊周故居前有一片空場,據說就是他當年講學的地方。他繼承和發展了老子「道法自然」的觀點,認為道是「自本自根」、「自生自化」。莊子著書十餘萬言,文風如天馬行空,對後世影響很大。《漢書》記《莊子》52篇,存世有33篇。
著名詩人 江淹
「江郎才盡」是我國盡人皆知的成語典知。江郎、名為江淹(公元444年——505年),今商丘民權縣江集村人。據現存的《江氏族譜》記載,江淹少時家貧,父親早逝,與母相依為命 ,艱難度日,打柴成了他生活和贍養母親的依靠。因家窮上不起學,江淹常在打柴之餘向村裡讀書的孩子學字。因其勤奮好學,才思敏捷,努時便能詩。江淹努力學習古人作品不入人俗流,不墜綺之風,寫出了不少在清麗中帶有峭拔蒼勸之氣的詩作,成為當時著名詩人。所謂「江郎之盡」之說其實源於在《五色筆》的典故:」傳說梁江淹善詩,夜夢一男,自稱郭璞,對江淹說:『我有一支筆在你這里已有多年,該還給我了。'江淹即從懷中取五色筆交還郭璞。此後作詩,遂無佳句。時人謂之才盡。」「江郎才盡」源此,但非史實。
巾幗英雄 花木蘭
花木蘭,本姓魏,隋代毫之譙(今商丘市虞城縣營廓鎮)人。時突厥侵犯邊境,朝遷全國募兵。木蘭父年邁,弟尚幼,於是木蘭女扮男裝,代父從軍,披堅執銳,躍馬疆十二年,屢建奇功,流芒百世。唐代追封木半為「孝烈將軍」,在其故里營廓鎮為其建祠塑像。每逢農歷四月初八木蘭生日,民眾前往致祭,蔚為大觀。
方正剛介的重臣 沈鯉 返回上面
沈鯉(1531——1615年,歸德(今商丘)人,嘉靖四十四年(1565年)進士,萬曆十二年(1584年)拜禮部尚書。又加少保、改文淵閣。一生方正剛介。首輔張居正病,滿朝官員為討好張居正,爭相為之設壇祈禱,而沈鯉獨不往。萬曆帝喜愛珍寶,曾為買一顆寶珠花銀2000萬兩。朝臣紛紛為萬曆捐俸,並自以為得意。沈鯉卻說:「我只知養謙,不知逢君之欲。」聞者無不慚愧。有人上奏,光山產麒麟,萬曆聞奏大喜,欲取而觀之。沈鯉奏道:「聖上喜歡什麼是小事,而傳播出去就成了大事。此物一進,天下千奇百怪的東西紛紛進獻,勞民傷財,怨聲載道,豈不有損盛德。」萬曆只好作罷。此外,秦王請封其弟為將軍,鄭妃為父請恤,萬曆欽封鄭氏為皇貴妃等,均遭沈鯉據理抵制。當時,黃河中下游多次決口泛濫,民不聊生。沈鯉為民請命,奉旨修築兩道 大堤。一道長400餘公里,一道長90餘公里,河南州縣免沖決。
沈鯉在商丘病逝後,萬曆帝非常悲傷,祭文中稱贊他「乾坤正氣,伊洛真儒。」
一代才子 侯方域
清朝初年的著名戲劇家孔尚任創作的名劇《桃花園》中的男主人公侯方域為商丘人。侯方域字朝宗,明末清初著名文學家。侯方域博學強記,因應試中抨擊時政,名落孫山。在流落南京時,結識秦淮名妓李香君。兩人一見鍾情,遂成佳偶。後為躲避閹黨餘孽追殺,與李香君分手。在有人逼香君再嫁之時,香君懷抱與侯方域定情時侯贈的一把扇子欲尋自盡,鮮血濺到扇上。著名畫家楊龍友為香君的真情所動,在扇上就其血點畫出折枝桃花,成了流芳後世的「鶇花扇」。侯方域在歷經顛沛流離之後,返回家中,建「壯悔堂」,取其「壯年知悔」之意。從此在其間潛心於詩文創作,成就了《壯悔堂文集》和《四憶堂詩集》。李香君後來到侯方域身邊,死後亦葬在商丘,商丘古城南有「香君墓」。
商丘作為中國歷史文化名城,在這里誕生的還有許多歷史文化名人。如:宋國大司馬、孔子的六世祖孔父嘉,孔門七十二賢之一原憲,戰國時期的信陵君魏無忌,西漢丞相平當,剛正端方的尚書令、三國時「二喬」之父橋玄,宋代文壇巨擘石延年,吏部尚書宋纁,刑部尚書、蘇軾和蘇轍之師張方平,史弟雙狀元宋庠與宋祁,元代吏部尚書、正義大夫陳思濟,明太常寺卿侯執蒲等等。此外,千百年來還吸引眾多的文化名人來此創作會友、教學,為中國的歷史文化留下千古佳話。司馬相如在商丘客居,李白、杜甫、高適、岑參、韋應物、李賀、范仲淹、晏殊、歐陽修、王安石、蘇軾、文天祥等名家都在商丘留下活動的足跡並留下了大量傳世佳作,為中國燦爛的歷史文化增添了絢麗的篇章
Ⅲ 商丘的起源歷史是什麼
據史料記載和專家考證,商丘是商部族的發祥地、華裔商人的起源地和中國第二個王朝商朝的建國地。早在4千年前,帝嚳次妃簡狄,因吃玄鳥而生閼(e)伯,故《詩經 商頌》雲:「天命玄鳥,降而生商。」閼伯便是商的始祖。
閼伯之孫相土首先發明了馬車,六世孫王亥又發明了牛車。這便是史書上「立皂牢,服馬牛,以為民利」的記載。
農牧業的迅速發展,使商部落很快強大起來,他們生產的東西有了過剩,於是王亥便用牛車拉著貨物,趕著牛羊,到外部落去搞交易,外部落的人便稱他們為"商人"一直沿襲至今。
Ⅳ 關於商丘的歷史
商丘是先商和商業的發祥地。早在4千年前,帝嚳次妃簡狄,因吃玄鳥而生閼(e)伯,故《詩經 商頌》雲:「天命玄鳥,降而生商。」閼伯便是商的始祖。閼伯之孫相土首先發明了馬車,六世孫王亥又發明了牛車。這便是史書上「立皂牢,服馬牛,以為民利」的記載。農牧業的迅速發展,使商部落很快強大起來,他們生產的東西有了過剩,於是王亥便用牛車拉著貨物,趕著牛羊,到外部落去搞交易,外部落的人便稱他們為"商人"一直沿襲至今。
商丘有三皇之首的燧皇陵,有文字鼻祖倉頡墓,有五帝之一的帝嚳陵,有中華民族最早的天文台,有宋氏始祖微子墓,有葵丘會盟台,還有名聲在外的商丘三傑:職森、屠東、張珂.有紀念孔老夫子的文雅台,有愛情悲劇的青陵台,有道家大師莊子墓,有風景如畫的三陵台,有聞名中外的芒山漢墓群、有紀念巾幗英雄的木蘭祠,有紀念大唐忠烈的張巡祠,有顏真卿手書的神品八關齋,有中原四大名剎之一的白雲寺,有趙匡胤避暑的清冷台,有范仲淹讀書的明朝四大書院之一的應天書院,有明清黃河大堤「水上長城」,有天下奇觀「八卦城」,有侯方域故居壯悔堂,有春秋兩季祭孔的大成殿,有佛教勝地小南海,有李香君住過的翡翠摟,有古樸典雅的明清四合院,有淮海戰役總前委司令部,有中原二月會議會址,有西式聖保羅醫院,有洋式西班牙教堂。商丘還有眾多的古木園林。這里有舉世聞名的梁園遺址,有木瓜園奇觀,有西陂別墅,有南園風光,有申甘林帶,有風景迷人的黃河故道;這里有兩千餘年的梁園古木,有張飛、趙匡胤的拴馬樹。
商丘文化燦爛,軼聞趣事豐富多彩。這里有"相思樹"的悲劇,有"月下老人"的喜劇;有"鬧龍街"的幽默,有"葫蘆詩"的戲謔;有"桃花扇"的傳奇故事;有"高祖斬蛇"的神話傳說;有才子佳人的風流韻事,有鮮為人知的兩橋趣話;有對邪惡勢力的辛辣諷刺,有對善良行為的美好贊歌.可謂包羅萬象,枚不勝收。商丘是中華民族的祖居地之一。帝嚳高辛氏之後裔數千年來繁衍生息,已多達千餘姓氏,遍布海內外。漢民族人口最多的100個大姓氏中,帝嚳之後佔52個;台灣10大姓氏中,帝嚳之後佔6個。千餘個姓氏的"根"在商丘
Ⅳ 商丘是唐朝的什麼地方
商丘在唐代屬於河南道的宋州,治所就在宋城縣
Ⅵ 商丘的起源歷史,為什麼叫商丘
據史載,商族始祖契佐禹治水有功,封於商,後遷徙,後人便稱商族人居住過的廢墟之地為「商丘」。
起源歷史:
1、契封商丘
四千年前,帝嚳高辛氏出生並封於高辛(今商丘 高辛鎮),成為天下共主後,定都亳(今商丘 谷熟鎮)。帝嚳死後,長子帝摯受禪接帝位,在位九年,摯禪位於唐堯,帝堯封摯於高辛。帝堯時代,商丘為後羿的封地。
帝舜時代,帝嚳之子契( 閼伯)因輔佐禹治水有功,被虞舜封於商(今睢陽區)做火正,為商族人的始祖,深受人民的愛戴,故人們尊他為「 火神」。閼伯死後葬於封地,由於閼伯的封號為「 商」,他的墓冢被稱為「商丘」。
2,湯王興商
夏朝末年,商族部落首領商湯在商丘一代活動。商湯以伊尹為相,勵精圖治,國力日漸昌盛,大約在公元前16世紀滅掉了殘暴的夏桀,建立了商王朝。定都亳(今商丘 谷熟鎮西南),從先王居。至第十任君主仲丁元年,因洪水淹沒亳都,商朝都城開始西遷。
3,葵丘之盟
春秋戰國時期,各諸侯大國紛紛爭霸,兼並戰爭不斷。公元前639年,宋襄公以「春秋五霸」之一的身份,在葵丘盟會諸侯,在此寫下了和好息戰的盟書,使得各國人民得以休養生息。這場盟會歷史稱「葵丘之盟」。
4,泓水之戰
公元前638年,宋襄公出兵伐鄭。楚莊王率兵攻擊宋救鄭,兩軍在宋國境內的泓水(今商丘市柘城縣)遭遇,宋襄公以強調「仁義」治軍,不聽謀士的勸告,兩次錯失了滅楚的良機,致使自己全軍覆滅,自己也身負重傷,不治而亡。
從此,宋國降為了二等諸侯國。「宋襄公之仁」就典出於這場戰爭。
5,秦置郡縣
時間到了公元前221年,秦國統一了六國,秦始皇廢除了分封制,實行了郡縣制。商丘也就屬於了碭郡(郡治睢陽縣,今天的商丘市睢陽區)。公元前209年,陳勝,吳廣在大澤鄉發動起義,攻佔了鄼縣(今永城鄼城一帶);九月劉邦在沛縣起兵,次年攻佔了碭郡郡治。
6,梁孝王守睢陽
公元前154年,西漢發生了吳楚七國之亂,吳王劉濞、楚王劉戊等率大軍進攻睢陽(今商丘),企圖打通西進京都長安的通道。此時,鎮守商丘的梁孝王以10萬軍隊,死守睢陽城3個月,給西漢王朝贏得了寶貴的重整旗鼓的機會。
最終七國之亂被平定,梁孝王因為守睢陽有功,深得漢景帝的厚愛,並賜給他天子旌旗可以和皇帝車同輦,梁孝王所在的梁國也成為了漢王朝最強大的諸侯國之一。
7、睢陽之戰
公元755年,唐朝發生了「安史之亂」。757年正月,叛軍安祿山部下尹子奇率領10萬大軍攻打睢陽(今商丘),睢陽守軍5000餘人依靠睢陽城堅固的城池,與敵人激戰數百次,堅持了半年之久。
最後,彈盡糧絕的情況下,靠捕捉雀鼠為食,在這種情況系仍無一人投降。城破後,張巡、許遠皆被殺掉。
8、建立應天書院
宋真宗大中祥符二年(1009年),應天府人曹誠在戚同文講學的舊址建立書館,皇上賜名為「應天書院」,從此應天書院文聞名天下,成為了北宋四大書院之一。
9、更名南京
宋真宗大中祥符七年(1014年)五月二十八日,真宗趙桓到應天府,二十九日就升了應天府為南京。
10、趙構登基南京
宋欽宗靖康二年,康王趙構在金兵的威逼下,逃之陪都南京(今商丘市睢陽區),在南門外舉行登基大典,繼皇帝位。
11、始名歸德
宋高宗建炎四年(金太宗天會八年,1130年),金把南京改為歸德府,歸德府之名自此開始。
12、黃河在商丘北徙
明朝嘉靖十六年(1537年)夏,黃河在今商丘市梁園區李口鄉南岸決口,河水泛濫,水灌歸德府城,一直到十九年冬城內水才幹。清朝咸豐五年(1855年),黃河水向北遷徙,以後商丘黃河一帶才少有黃河水災。
13、明代建制
明世宗嘉靖二十四年(1545年)六月,歸德州復升為府,開始置商丘縣,府領一州八縣。(睢州,商丘縣。寧陵縣、鹿邑縣、永城縣、虞城縣、考城縣、柘城縣、夏邑縣)
14、淮海戰役之商永戰斗
1948年11月30日,淮海戰役進入了第三階段,戰斗十分激烈。國民黨軍的三個兵團和地方黨政機關共30萬人沿徐永公路向永城、商丘撤退。
中國人民解放軍華東野戰軍和中原野戰軍在永城市陳官莊一帶截擊敵軍,和國民黨軍激戰了四晝夜,全殲國民黨26萬餘人,活捉了「剿共」副司令杜律明,擊斃了第三兵團司令邱清泉等人,淮海戰役就此結束。
15、京九鐵路和隴海鐵路交匯通車
1915年,隴海鐵路修竣工,穿越商丘境內124公里。1996年9月1日,北京至香港九龍的京九鐵路全線通車,在商丘站與隴海鐵路交匯,形成了「黃金十字架」,使得商丘成為了中原地區一個新的特大型交通樞紐。
16、商丘撤地設市
1997年6月11日,國務院批准商丘撤地設市。1998年1月6日,商丘市召開成立大會。
17、滄桑巨變
如今的商丘已是一個人口眾多,正在蓬勃發展的區域中心城市,今日商丘的巨大變化,讓每一個商丘人都自豪無比。
(6)李靜淑在商丘這個歷史所哪裡擴展閱讀:
文化傳說
商丘是許多美麗故事傳說的發源地:相思鳥吟唱千年一曲、大小喬醉曹千口一傳、花木蘭忠貞千古一人、月下老人牽情千里一線、李太白娶妻千金一壁、李香君貞烈千古一扇,這里有「相思樹」的悲劇,有「月下老人」的喜劇。
有「鬧龍街」的幽默,有「葫蘆詩」的戲謔;有「桃花扇」、「追魚」等凄美愛情故事;有「高祖斬蛇」的威武神勇傳說。可謂包羅萬象,不勝枚舉。「莊周夢蝶」、「守株待兔」、「拔苗助長」、「朝三暮四」、「江郎才盡」等成語的發源地均在商丘。
姓氏之根
商丘是中華姓氏的重要發源地之一,
據考證,僅帝嚳一系,就派生出姓氏1249個,其中單姓789個、復姓460個,遍布海內外。除帝嚳後裔外,有據可查的姓氏在商丘的,還有葛、虞、陶、陳、田、桑、甾、犬、火、睢等。漢民族人口最多的100個大姓氏中,帝嚳之後佔59個。
在《百家姓》438個姓氏中,有242個源於商丘。台灣省的「陳、林、黃、張、李、王、吳、劉、蔡、楊」10大姓氏中,有7個姓氏「根」就在商丘。姓氏中,朱、傅、宋、葛、湯、虞、華、龍等千餘個姓氏的「根」在商丘。
名勝古跡
商丘共有國家、省市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56處、縣級文物保護單位數百處,其中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15處、省級文物保護單位52處、市級文物保護單位89處。
Ⅶ 商丘都有哪些歷史人物
商湯
商朝開國之君,又稱成湯,原為商部落首領,居商。夏朝時,商是夏統治下的小國。商湯處處對人民施仁政,很快有40多個小國歸順於他。而夏桀只顧奢侈荒淫,致使眾叛親離。後商湯經過十一次出征,在公元前十六世紀,伐桀滅夏。夏朝滅亡後,商湯在亳(今商丘)建立商朝。
莊子:莊子(約前369-前286)。戰國時哲學家,名周。宋國蒙(今河南商丘東北)人。做過蒙地方的漆園吏。莊子是我國先秦(戰國)時期偉大的思想家、哲學家、和文學家。原系楚國公族,楚莊王後裔,後因亂遷至宋國蒙,是道家學說的主要創始人。與道家始祖老子並稱為「老莊」,他們的哲學思想體系,被思想學術界尊為「老莊哲學」,然文采更勝老子。代表作《莊子》並被尊崇者演繹出多種版本,名篇有《逍遙游》、《齊物論》等,莊子主張「天人合一」和「清靜無為」。
花木蘭:(商丘虞城縣人氏),中國古代民族女英雄,忠孝節義,以替父從軍擊敗北方入侵民族聞名天下,唐代皇帝追封為「孝烈將軍」,設祠紀念,影響深遠到全世界。花木蘭受中國人尊敬,其事跡被多種文藝作品所表現,電影、電視劇,歌舞豫劇等。
著名詩人 江淹
「江郎才盡」是我國盡人皆知的成語典知。江郎、名為江淹(公元444年——505年),今商丘民權縣江集村人。據現存的《江氏族譜》記載,江淹少時家貧,父親早逝,與母相依為命 ,艱難度日,打柴成了他生活和贍養母親的依靠。因家窮上不起學,江淹常在打柴之餘向村裡讀書的孩子學字。因其勤奮好學,才思敏捷,努時便能詩。江淹努力學習古人作品不入人俗流,不墜綺之風,寫出了不少在清麗中帶有峭拔蒼勸之氣的詩作,成為當時著名詩人。所謂「江郎之盡」之說其實源於在《五色筆》的典故:」傳說梁江淹善詩,夜夢一男,自稱郭璞,對江淹說:『我有一支筆在你這里已有多年,該還給我了。'江淹即從懷中取五色筆交還郭璞。此後作詩,遂無佳句。時人謂之才盡。」「江郎才盡」源此,但非史實。
范仲淹
范仲淹曾在應天書院求學、後娶妻生子,在商丘落戶,並擔任應天書院掌學主教。
Ⅷ 商丘在哪
商丘在哪
商丘位於中國中東部,中原東部門戶,簡稱商或宋,是華夏文明和中華民族的重要發源地,擁有8700餘年文明史,5200餘年建城史,1500餘年建都史,為六朝古都、國家歷史文化名城。
商丘歷史悠久、文化燦爛,有巢氏、燧人氏、高辛氏、朱襄氏、葛天氏等古代帝王先後在商丘建都立國。三皇之首的燧人氏在商丘建立燧明國,發明鑽木取火,開創了華夏文明新紀元。五帝之一的帝嚳建都商丘,在位七十年,天下大治。商丘為夏朝中期的主要都城。華商始祖王亥開創了華夏商業貿易之先河,為商人、商品、商業的締造者,商湯滅夏後在商丘建立商朝,商丘被譽為三商之源·華商之都。周朝將殷商後裔微子封於商都故地,建立宋國,春秋戰國時代宋國商丘誕生了墨子、莊子、惠子等偉大的哲學家、思想家及文學家,老子、孔子、孟子等也長期在商丘講學論道。梁國是西漢最強大的封國,梁孝王劉武於商丘建立,其皇家園林梁園規模宏大、景色秀麗、影響深遠。宋太祖趙匡胤發跡於宋州,故國號宋,商丘為北宋陪都。靖康之變後,趙構於商丘登基,商丘為南宋開國都城,兩宋王朝均發源於商丘。金朝末年遷都商丘。
商丘區位優越、交通發達,東臨黃海、西扼中原、北接齊魯、南襟江淮,位於東部沿海和中部地區的過渡地帶,是國家促進中部崛起的兩縱兩橫經濟帶的四大交匯城市之一。隴海鐵路、京九鐵路、鄭徐高鐵、商杭高鐵、連霍高速、濟廣高速、310國道、105國道等國家交通主幹道在商丘交匯,為中國重要的綜合交通樞紐和商貿物流中心。
Ⅸ 商丘的起源歷史是什麼
商丘古城又叫歸德城,建於明朝正德六年,公元1511年,距今已有500年歷史。盡管這座古城歷經戰亂滄桑,卻被完好地保存下來,古城不大,面積只有1.13平方公里。
從空中往下看,商丘古城猶如一枚古銅錢幣,形狀外圓內方,鑲嵌在黃河故道與濟水之間,外為土築的城郭,呈圓形;內為磚砌的城牆,呈方形。象徵著華夏之邦商人、商品、商業的發源地,因此被稱為「三商之源」 。
商丘古城格局是古代城池的典範之作,不僅在我國,就是在世界上其他國家現存的古城池中也是絕無僅有的,這也是商丘古城目前最有價值的部分之一。住建部專家說:「這是一座漂浮在水面上的絕版古城」。
這座城在歷史上人才輩出,從中走出的尚書、巡撫、總兵等三品以上的官員,就有十多個,當時民間有「滿朝文武半江西,小小歸德四尚書」之說。
在離古城北門往南200多米的地方,至今保存著「明末四公子」之一侯方域的「壯悔堂」。走進壯悔堂所在的小院,可見青磚壟瓦,門窗圓柱。算是古城內保存較為完整的明清古建之一。
壯悔堂是明崇禎年間戶部尚書候恂之子侯方域幼年讀書的地方。崇禎十二年,侯方域南京應試,結識了「秦淮八艷」之一的李香君,上演了悲壯的愛情故事被明末戲劇作家孔尚任創作成《桃花扇》。
裡面男主人公是咱們河南商丘人,兩人陷入愛河並贈題詩扇,魏忠賢的親信阮大鋮陷害侯方域,並強將李香君許配他人,女子不從而撞頭自盡血濺詩扇,侯方域的朋友楊龍友利用血點在扇中畫出一樹桃花。
Ⅹ 商丘的歷史名人及名勝古跡
商丘古城旅遊區
商丘古城是中國歷史文化名城,始建於明朝正德年間,距今已有490年歷史。古城按八卦修建,外圓內方,形如古錢幣,設計獨特而合理。
芒碭山文物旅遊區
芒碭山文物旅遊區由保安山景區、夫子山景區、芒碭山景區等構成,面積約10平方公里。有規模宏大、品位極高、令人嘆為觀止的西漢梁國王陵墓群。
黃河故道生態旅遊區
在商丘市范圍內黃河故堤南大堤西起民權縣壩窩,東至虞城縣的小橋集,全長144公里。大堤曲折連綿,逶迤莽蒼,是商丘最大、最宏偉的歷史景觀。
木蘭祠景區
木蘭祠始建於唐代,後金泰和年間(1201-1208),敦武校尉歸德府谷熟縣營廓鎮酒都監鳥答撒忽刺建大殿、獻殿各3間,並塑木蘭像。
商丘古城、應天書院、李香君墓、壯悔堂、張巡祠、穆氏四合院、文廟、梁孝王墓、梁王李太後墓、漢高祖斬蛇碑、陳勝墓
悠久的歷史,燦爛的文化,給商丘留下了星羅棋布的歷史人文景觀。全市共有文物保護單位200餘處,其中國家級文物保護單位2處(商丘古城、永城芒碭山漢墓群),省級文物保護單位39處。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永城芒碭山大型漢梁王陵墓群,年代久遠,文物豐美,世所罕見。其中出土的金鏤玉衣,被評為1991年全國考古十大新發現之一,漢墓壁畫被專家譽為「敦煌前的敦煌」。商丘古城外圓內方,建築獨特,是全國保存較為完好的四大古城之一。這里還有我國最早的天文台——閼伯台,北宋最大的書院——應天書院,中國最早的文字發明家——蒼頡,全國保留明清四合院最多的歷史文化名城——歸德府城,中國最大的漢墓群——芒碭山漢墓群,中國最早的漢墓壁畫——梁王墓壁畫,中國保留最長、最完整的古黃河大堤——明清黃河故堤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