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歷史問題 > 陶瓷歷史最悠久的是哪裡

陶瓷歷史最悠久的是哪裡

發布時間:2021-02-25 07:18:36

① 哪裡的陶瓷最出名

景德鎮 歷史文化悠久 唐龍陶瓷 專業定製生產

② 關於陶瓷發展史

1
陶器的發明是人類文明的重要進程--是人類第一次利用天然物,按照自己的意志創造出來的一種嶄新的東西。從河北省陽原縣泥河灣地區發現的舊石器時代晚期的陶片來看,在中國陶器的產生距今已有11700多年的悠久歷史。
陶器是用泥巴(粘土)成型晾乾後,用火燒出來的,是泥與火的結晶。我們的祖先對粘土的認識是由來已久的,早在原始社會的生活中,祖先們是處處離不開粘土,他們發現被水浸濕後的粘土有粘性和可塑性,曬干後變得堅硬起來。對於火的利用和認識歷史也是非常遠久的,大約在205萬年至70萬年前的元謀人時代,就開始用火了。先民們在漫長的原始生活中,發現曬乾的泥巴被火燒之後,變得更加結實、堅硬,而且可以防水,於是陶器就隨之而產生了。陶器的發明,它揭開了人類利用自然、改造自然、與自然做斗爭的新的一頁,具有重大的歷史意義,是人類生產發展史上的一個里程碑。
從目前所知的考古材料來看,陶器中的精品有舊石器時代晚期距今1萬多年的灰陶、有8000多年前的磁山文化的紅陶、有7000多年的仰韶文化的彩陶、有6000多年的大汶口的「蛋殼黑陶」、有4000多年的商代白陶、有3000多年的西周硬陶,還有秦代的兵馬俑、漢代的釉陶、唐代的唐三彩等。到了宋代,瓷器的生產迅猛發展,制陶業趨於沒落,但是有些特殊的陶器品種仍然具有獨特的魅力,如宋、遼三彩器和明、清至今的紫砂壺、琉璃、法花器及廣東石灣的陶塑等,都是別具一格,倍受贊賞。
但是陶器始終是文明初級階段的低級產品,它本身存在的缺陷註定了它逐漸被歷史淘汰的命運。
瓷器是中國古代的一項偉大發明,在漫長的歷史歲月中,勤勞智慧的中國先民們點土成金,寫下光輝燦爛的篇章,為人類文明作出了巨大的貢獻。亨有盛譽的中華古瓷,已成為世界各大博物館里的明珠,也將越來越廣泛地成為中國和世界各地的專家學者的研究對象,並受到廣大收藏家和陶瓷愛好者的珍重。
中國瓷器的發明和發展,是有著從低級到高級,從原始到成熟逐步發展的過程。早在3000多年前的商代,我國已出現了原始青瓷,再經過1000多年的發展,到東漢時期終於擺脫了原始瓷器狀態,燒制出成熟的青瓷器,這是我國陶瓷發展史上的一個重要里程碑。
經過三國、兩晉、南北朝和隋代共330多年的發展,到了唐朝中國政治穩定、經濟繁榮。社會的進步促進了制瓷業的發展,如北方邢窯白瓷「類銀類雪」,南方越窯青瓷「類玉類冰」。形成「北白南青」的兩大窯系。同時唐代還燒制出雪花釉、紋胎釉和釉下彩瓷及貼花裝飾等品種。
宋代是我國瓷器空前發展的時期,出現了百花齊放,百花爭艷的局面,瓷窯遍及南北各地,名窯迭出,品類繁多,除青、白兩大瓷系外,黑釉、青白釉和彩繪瓷紛紛興起。舉世聞名的汝、官、哥、定、鈞五大名窯的產品為世所珍。還有耀州窯、湖田窯、龍泉窯、建窯、吉州窯、磁州窯等產品也是風格獨特,各領風騷,呈現出欣欣向榮的好局面,是我國陶瓷發展史上的第一個高峰。
元代在景德鎮設「浮梁瓷局」統理窯務,發明了瓷石加高嶺土的二元配方,燒制出大型瓷器,並成功地燒制出典型的元青花和釉里紅及樞府瓷等,尤其是元青花燒製成功,在中國陶瓷史上具有劃時代的意義。宋、金時戰亂後遺留下來的南北各地的主要瓷窯仍然繼續生產,其中龍泉窯比宋時更加擴大,其中梅子青瓷是元代龍泉窯的上乘之作。還有「金絲鐵線」的元哥瓷,應是仿宋官窯器之產物,也是曠世希珍。
明代從洪武35年開始在景德鎮設立「御窯廠」,200多年來燒制出許許多多的高、精、尖產品,如永宣的青花和銅紅釉、成化的鬥彩、萬曆五彩等都是希世珍品。御窯廠的存在也帶動了民窯的進一步發展。景德鎮的青花、白瓷、彩瓷、單色釉等品種,繁花似錦,五彩繽紛,成為全國的制瓷中心。還有福建的德化白瓷產品都十分精美。
清朝康、雍、乾三代瓷器的發展臻於鼎盛,達到了歷史上的最高水平,是中國陶瓷發展史上的第二個高峰。景德鎮瓷業盛況空前,保持中國瓷都的地位。康熙時不但恢復了明代永樂,宣德朝以來所有精品的特色,還創燒了很多新的品種,並燒制出色澤鮮明翠碩、濃淡相間,層次分明的青花。郎窯還恢復了失傳200多年的高溫銅紅釉的燒制技術,郎窯紅、缸豆紅獨步一時。還有天蘭、灑蘭、豆青、嬌黃、仿定、孔雀綠、紫金釉等都是成功之作,另外康熙時創燒的琺琅彩瓷也聞名於世。
雍正朝雖然只有13年,但制瓷工藝都到了登峰造極的地步,雍正粉彩非常精緻,成為與號稱「國瓷」的青花互相比美的新品種。
乾隆朝的單色釉、青花、釉里紅、琺琅彩、粉彩等品種在繼承前新的基礎上,都有極其精緻的產品和創新的品種。
乾隆時期是我國制瓷業盛極而衰的轉折點,到嘉慶以後瓷藝急轉直下。尤其是道光時期的鴉片戰爭,使中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國力衰竭,制瓷業一落千丈,直到光緒時稍微有點迴光返照,但1911年辛亥革命的爆發,清王朝壽終正寢。長達數千年的中國古陶瓷發展史,並至此落下帷幕。
縱觀中國幾千年的古陶瓷發展史,它雖然是以衰退而告終,但是它給後人留下的這份珍貴而又豐富的遺產,將永遠放射出燦爛的光輝。

2
中國是世界上幾個歷史悠久的文明古國之一,對人類社會的進步與發展做出了許多重大貢獻。在陶瓷技術與藝術上所取得的成就,尤其具有特殊重要意義。在中國,制陶技藝的產生可追溯到紀元前4500年至前2500年的時代,可以說,中華民族發展史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是陶瓷發展史,中國人在科學技術上的成果以及對美的追求與塑造,在許多方面都是通過陶瓷製作來體現的,並形成各時代非常典型的技術與藝術特徵。
早在歐洲掌握制瓷技術之前一千多年,中國已能製造出相當精美的瓷器。從我國陶瓷發展史來看,一般是把「陶瓷」這個名詞一分為二,為陶和瓷兩大類。通常把胎體沒有緻密燒結的粘土和瓷石製品,不論是有色還是白色,統稱為陶器。其中把燒造溫度較高,燒結程度較好的那一部分分稱為「硬陶」,把施釉的一種稱為「釉陶」。相對來說,經過高溫燒成、胎體燒結程度較為緻密、釉色品質優良的粘土或瓷石製品稱為「瓷器」。對中國傳統陶瓷的發展,經歷過一個相當漫長的歷史時期,種類繁雜,工藝特殊,所以,對中國傳統陶瓷的分類除考慮技術上的硬性指標外,還需要綜合考慮歷來傳統的習慣分類方法,結合古今科技認識上的變化,才能更為有效地得出歸類結論。
從傳說中的黃帝堯舜及至夏朝(約公元前21世紀——公元前16世紀),是以彩陶來標志其發展的。其中有較為典型的仰韶文化、以及在甘肅發現的稍晚的馬家窯與齊家文化等等,解放後在西安半坡史前遺址出土了大量製作精美的彩陶器,令人嘆為觀止。相傳堯傳天下於舜,舜傳天下於夏禹,禹則傳給其子,開始了所謂的「家天下」。夏傳至桀,暴虐無道,商湯將之放遂,自立為帝,所以以征討得天下者,自湯開始。商得天下後統治達六百餘年(約公元前16世紀——公元前11世紀前後),一直到紂王。後被武王征伐,紂王自殺,於是天下歸於周。周朝的統治時期大致在公元前11世紀至公元前221年,事實上的有效統治在公元前771年就已結束。公元前475年——公元前221年稱為戰國時期,至公元前221年,秦朝崛起,大一統之中國開始,但秦王朝只持續到公前206年,就被漢朝所取代。在這千數百年間,除日用餐飲器皿之外,祭祀禮儀所用之物也大為發展。
從公元前206年至公元220年之間的漢朝,藝術家和工匠們的創作材料不再以玉器和金屬為主,陶器受到了更為確切的重視。在這一時期,燒造技藝有所發展,較為堅致的釉陶普遍出現,漢字中開始出現「瓷」字。同時,通過新疆、波斯至敘利亞的通商路線,中國與羅馬帝國開始交往,促使東西方文化往來交流,從此一時期的陶瓷器物中也可以看出外來影響的端倪。佛教也至此時傳入我國。
六朝時期(公元220年——581年),迅速興起的佛教藝術對陶瓷也產生了相應的影響,在此季作品造型上留有明顯痕跡。公元581年隋朝奪取了權力,結束了長期的南北分裂局面,但它只統治到公元618年就被唐所取代。
唐代(公元618年至公元970年)被分認為是中國藝術史上的一個偉大時期。陶瓷的工藝技術改進巨大,許多精細瓷器品種大量出現,即使用當今的技術鑒測標准來衡量,它們也算得上是真正的優質瓷器。唐末大亂,英雄竟起,接踵而來的是一個朝代爭奪局面,即五代,這種局面一直持續到公元960年。連年戰亂中卻出現了一個陶瓷新品種——柴窯瓷,質地之優被廣為傳頌,但傳世者極為罕見。
陶瓷業至宋代(公元960——1279年)得到了蓬勃發展,並開始對歐洲及南洋諸國大量輸出。以鈞、汝、官、哥、定為代表的眾多有各自特色的名窯在全國各地興起,產品在色品種日趨豐富。由於東北的(遼)契丹族和(金)女真族的入侵,宋的統治者被迫南遷,再後則被蒙古族所滅。公元1280年,元朝建立,樞府窯出現,景德鎮開始成為中國陶瓷產業中心,其名聲遠揚世界各地。景德鎮生產的白瓷與釉下藍色紋飾形成鮮明對比,青花瓷自此起興文化在以後的各個歷史時期也一直深受人們的喜愛。
明朝統治從1368年開始,直到1644年。這一時期,景德鎮的陶瓷製造業在世界上是絕對最好的,在工藝技術和藝術水平上獨占突出地位,尤其是青花瓷達到了登峰造極的地步。此外,福建的德化窯、浙江的龍泉窯、河北的磁州窯也都以各自風格迥異的優質陶瓷蜚聲於世。隨著明朝最後一個皇帝的自殺身亡,公元1644年李自成率領農民起義軍攻入北京。從吳三桂召滿清大軍入關到1911年清室覆滅,滿清統治垂二百餘年。其中康熙、雍正、乾隆三代被認為是整個清朝統治下陶瓷業最為輝煌的時期,工藝技術較為復雜的產品多有出現,各種顏色釉及釉上彩異常豐富。到清代晚期,政府腐敗,國運衰落,人民貧困,中國的陶瓷製造業日趨退化。
民國成立以後,各地相繼成立了一些陶瓷研究機構,但產品除沿襲前代以外,就是簡單照搬一些外國的設計,毫無發展可言。民國初,軍閥袁世凱企圖復辟帝制,曾特製了一批「洪憲」年號款識的瓷器,這批瓷器在技術上不可謂不精,以粉彩為主,風格老舊。由於內戰頻仍,外國入侵,民不聊生,整個陶瓷工業也全面敗落,直到新中國建立以前,未出現過讓世人注目的產品。

3

從古到今,盡管世界各民族對美的鑒賞千差萬別,但是,卻都能以某種方式獲得對美的享受。 遠在九千多年前,中國先民在從事漁獵、農業生產活動的同時,不但開始可最原始的建築活動,並且隨著火的發明和使用,在改造大自然的長期勞動實踐中,伴隨著無數次時間與成功的體驗,開始製造和使用成為中國古文化之一的藝術創造物陶器,並揭開了人類發展史上的「新石器時代」。盡管因時代、地區或民族的差異,由於其他條件的種種影響,陶器的形式、風格發生過多樣變化,也各自產生了很多特點,但卻都表達著自己的時代精神,而這種精神在新石器時代首先表現在陶器的器形與紋飾和質地的感覺上。新石器時代中期中國制陶業取得的最大成就就是彩陶藝術,各個地區文化彼此影響、相互交流、或繼承發展,再中國歷史長河中形成了共同又豐富多彩的藝術風格。 美來自於生活,制陶者正是從表現生活的角度,有寓意地,間接表現了人的思想和感情,或直接描繪了現實生活的風俗和風貌。 以彩陶為文化的仰韶文化之後,以山東為中心的龍山文化的另一類文化遺存方式出現。這個時期制陶業的突出成就就是黑陶藝術。龍山文化灰陶器面,不求無益的崇飾。全憑器體自身的黑色取勝,它以「通體漆黑」閃閃發亮為最佳境界,器體有時略加點綴凹凸璇紋或鏤孔與塑造燒制結合,體現出一種單純的質朴美。進入商代,模仿同時期青銅器紋樣與器型的白陶出現了,在當時它是比青銅器更為豪華的工藝,器形幾乎全是禮器。尤其富有特點的是波狀雷紋、勾連雷紋和一種怪異人形雲雷紋。是人類文化上罕見的工藝美術品。商周時期的制陶工藝沒有顯著的進步,藝術性也沒有多少發展,從戰國時期開始,我國進入了漫長的封建社會。空心磚的生產是戰國陶工的一項重要創造。 由於我國是一個多民族的國家,土地廣袤,各地因地理位置或其它因素的不同而陶瓷用品也有很大差別,從質地來看,我國東南海沿海一帶的百越地區,盛行灰陶、印紋硬陶和原始陶器,而其它地區則以泥質灰陶為主,夾砂陶次之。 在日用陶器中,主要是泥制灰陶。灰陶的陶土含有一定的砂粒,燒成溫度高,陶質堅硬,多呈灰色或黑灰色。與此同時,在長江下游的地區和珠江流域的廣東、廣西等地區普遍使用著印紋硬陶。但由於印紋硬陶質地粗糙,不宜作飲食器皿,故極大多數是容器。 「六王畢,四海一「。秦漢時期也是我國陶瓷發展史上的一個重要時期。秦代陶俑以其完美的藝術形式,生動逼真的神態,深刻揭示了各種人物的內心世界,不僅表明了我雕塑藝術現實主義傳統的久遠和我國古代制陶水平之高,並且還為世人展示了中華民族深沉雄大的民族風格。 在彩繪風格方面,漢代彩繪陶一改戰國彩繪陶流麗生動,熱烈奔放之作風,轉而崇尚凝重精雅的神韻。畫面鋪天蓋地,色彩富麗絢爛。 到了唐代經濟的繁榮發展,政治的長期穩定和民族意志的高昂,是唐代的各個方面無不空前的繁榮和提高,陶瓷藝術最能表達這種盛唐氣象的就是唐三彩釉陶。三彩陶俑和三彩陶器,就是製造它的那個時代的藝術記錄和唐人生活情趣的風情畫。

謝謝。

③ 陶瓷最早出現的國家是中國嗎

陶瓷是陶器和瓷器的總稱。陶器和瓷器的主要區別有兩點:一是原料不同,二是燒結溫度不同。陶器的燒制溫度低,在900℃~1200℃就能燒成,有的甚至只在700℃燒制。瓷器則要在1300℃以上。陶器的原料以粘土為主,加入適量的長石和石英。瓷器的原料按坯體中的主熔劑分為:長石質瓷器(即長石、石英和高嶺土),絹雲母質瓷器(即絹雲母、石英和高嶺土),骨灰瓷(即磷酸鹽、長石、石英和高嶺土)和滑石質瓷(即滑石、長石和高嶺土)等。陶器的斷面粗糙、疏鬆,氣孔率大;而瓷器的斷面光潔緻密。

人類自從會使用火以來,知道泥土燒過後會變硬且能保持一定形狀。考古證明,中國在八九千年前就會製造陶器。最初人們把塗有粘土的籃子進行火燒,形成不易透水的容器,用來煮東西吃,以後開始用粘土製成各種形狀的器具,如盛水的壺、缸、盂;煮食的鼎、釜、罐;儲存東西的瓮、壇、尊;洗滌用的盆之類,統稱為陶器。我國出土的新石器時代的許多陶器,證明我國是世界上會製造陶器最早的國家之一。

在燒制陶器的過程中,把捏好的陶器坯料放在高溫下燒結,有時會發現其中容易熔化的部分化成玻璃狀的粘液,把坯料中的小空穴堵死了,燒成後不會再吸收水分,輕輕敲打能發出清脆的聲音,這就是最早的瓷器。但在燒瓷器時,如果溫度掌握不好,稍稍過一點,瓷器會變形或燒裂。所以燒瓷器在當時是一項很難的技術。中國早在商代就會燒制瓷器。盡管中國的瓷器後來傳到西方,但沒有一個國家會仿製。「洋人」看到瓷器後非常驚奇,甚至流傳這樣一種說法:「中國人把石膏、雞蛋清和貝殼粉混在一起,然後在地下埋80~100年,就變出了瓷器。」他們賦予了瓷器一種神奇的色彩。

外國人把瓷器稱為「中國器具」,這是因為只有中國人才會製造瓷器。至今,西方仍把瓷器叫作「china」。「china」在英文中就是「中國」的意思。由於中國的瓷器質量優良,曾遠銷世界各國。70年代末,在韓國木浦灣發現了一艘幾百年前的沉船,沉船中就有大量中國元朝時期的古瓷。

④ 陶瓷的歷史

陶器的發明是人類文明的重要進程--是人類第一次利用天然物,按照自己的意志創造出來的一種嶄新的東西。從河北省陽原縣泥河灣地區發現的舊石器時代晚期的陶片來看,在中國陶器的產生距今已有11700多年的悠久歷史。
陶器是用泥巴(粘土)成型晾乾後,用火燒出來的,是泥與火的結晶。中華民族對粘土的認識是由來已久的,早在原始社會的生活中是離不開粘土,他們發現被水浸濕後的粘土有粘性和可塑性,曬乾後變得堅硬起來。對於火的利用和認識歷史也是非常遠久的,大約在205萬年至70萬年前的元謀人時代,就開始用火了。他們在漫長的原始生活中,發現曬乾的泥巴被火燒之乾,變得更加結實、堅硬,而且可以防水,於是陶器就隨之而產生了。陶器的發明,它揭開了人類利用自然、改造自然、與自然做斗爭的新的一頁,具有重大的歷史意義,是人類生產發展史上的一個里程碑。


從目前所知的考古材料來看,陶器中的精品有舊石器時代晚期距今1萬多年的灰陶、有8000多年前的磁山文化的紅陶、有7000多年的仰韶文化的彩陶、有6000多年的大汶口的「蛋殼黑陶」、有4000多年的商代白陶、有3000多年的西周硬陶,還有秦代的兵馬俑、漢代的釉陶、唐代的唐三彩等。到了宋代,瓷器的生產迅猛發展,制陶業趨於沒落,但是有些特殊的陶器品種仍然具有獨特的魅力,如宋、遼三彩器和明、清至今的紫砂壺、琉璃、法花器及廣東石灣的陶塑等,都是別具一格,倍受贊賞。


但是陶器始終是文明初級階段的低級產品,它本身存在的缺陷註定了它逐漸被歷史淘汰的命運。
瓷器是中國古代的一項偉大發明,在漫長的歷史歲月中,勤勞智慧的中國先民們點土成金,寫下光輝燦爛的篇章,為人類文明作出了巨大的貢獻。亨有盛譽的中華古瓷,已成為世界各大博物館里的明珠,也將越來越廣泛地成為中國和世界各地的專家學者的研究對象,並受到廣大收藏家和陶瓷愛好者的珍重。


中國瓷器的發明和發展,是有著從低級到高級,從原始到成熟逐步發展的過程。早在3000多年前的商代,中國已出現了原始青瓷,再經過1000多年的發展,到東漢時期終於擺脫了原始瓷器狀態,燒制出成熟的青瓷器,這是中國陶瓷發展史上的一個重要里程碑。


經過三國、兩晉、南北朝和隋代共330多年的發展,到了唐朝中國政治穩定、經濟繁榮。社會的進步促進了制瓷業的發展,如北方邢窯白瓷「類銀類雪」,南方越窯青瓷「類玉類冰」。形成「北白南青」的兩大窯系。同時唐代還燒制出雪花釉、紋胎釉和釉下彩瓷及貼花裝飾等品種。


宋代是中國瓷器空前發展的時期,出現了百花齊放,百花爭艷的局面,瓷窯遍及南北各地,名窯迭出,品類繁多,除青、白兩大瓷系外,黑釉、青白釉和彩繪瓷紛紛興起。舉世聞名的汝、官、哥、定、鈞五大名窯的產品為世所珍。還有耀州窯、湖田窯、龍泉窯、建窯、吉州窯、磁州窯等產品也是風格獨特,各領風騷,呈現出欣欣向榮的好局面,是中國陶瓷發展史上的第一個高峰。


元代在景德鎮設「浮梁瓷局」統理窯務,發明了瓷石加高嶺土的二元配方,燒制出大型瓷器,並成功地燒制出典型的元青花和釉里紅及樞府瓷等,尤其是元青花燒製成功,在中國陶瓷史上具有劃時代的意義。宋、金時戰亂後遺留下來的南北各地的主要瓷窯仍然繼續生產,其中龍泉窯比宋時更加擴大,其中梅子青瓷是元代龍泉窯的上乘之作。還有「金絲鐵線」的元哥瓷,應是仿宋官窯器之產物,也是曠世希珍。


明代從洪武35年開始在景德鎮設立「御窯廠」,200多年來燒制出許許多多的高、精、尖產品,如永宣的青花和銅紅釉、成化的鬥彩、萬曆五彩等都是希世珍品。御窯廠的存在也帶動了民窯的進一步發展。景德鎮的青花、白瓷、彩瓷、單色釉等品種,繁花似錦,五彩繽紛,成為全國的制瓷中心。還有福建的德化白瓷產品都十分精美。


清朝康、雍、乾三代瓷器的發展臻於鼎盛,達到了歷史上的最高水平,是中國陶瓷發展史上的第二個高峰。景德鎮瓷業盛況空前,保持中國瓷都的地位。康熙時不但恢復了明代永樂,宣德朝以來所有精品的特色,還創燒了很多新的品種,並燒制出色澤鮮明翠碩、濃淡相間,層次分明的青花。郎窯還恢復了失傳200多年的高溫銅紅釉的燒制技術,郎窯紅、缸豆紅獨步一時。還有天蘭、灑蘭、豆青、嬌黃、仿定、孔雀綠、紫金釉等都是成功之作,另外康熙時創燒的琺琅彩瓷也聞名於世。
雍正朝雖然只有13年,但制瓷工藝都到了登峰造極的地步,雍正粉彩非常精緻,成為與號稱「國瓷」的青花互相比美的新品種。
乾隆朝的單色釉、青花、釉里紅、琺琅彩、粉彩等品種在繼承前新的基礎上,都有極其精緻的產品和創新的品種。
乾隆時期是中國制瓷業盛極而衰的轉折點,到嘉慶以後瓷藝急轉直下。尤其是道光時期的鴉片戰爭,使中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國力衰竭,制瓷業一落千丈,直到光緒時稍微有點迴光返照,但1911年辛亥革命的爆發,清王朝壽終正寢。長達數千年的中國古陶瓷發展史,並至此落下帷幕。


文化期、三代:白陶、黑陶、彩陶。

戰國、漢、魏晉、南北朝:陶俑、原始青瓷。

唐朝:三彩陶、白瓷、青瓷、長沙窯、花釉(唐鈞)。

宋朝:汝窯、定窯、鈞窯、哥窯、官窯、龍泉窯、耀州窯、磁州窯、

建窯、吉州窯、青白瓷。

元朝:青花、釉里紅、紅綠彩、單色釉。

明朝:五彩、鬥彩、法華彩、德化白磁。

清朝:素三彩、琺琅彩、粉彩、單色釉、石灣陶、交趾陶、宜興陶。

⑤ 中國古代陶瓷發展歷程

1973年在河北武安磁山首次發現磁山文化,據放射性碳素測定,距今7900年以上。1977年考古人員在河南新鄭裴李崗發現了與磁山文化時代相當、內容近似的文化遺存,因此合稱為「磁山·裴李崗文化」。

到了商代和周代,已經出現了專門從事陶器生產的工種。在戰國時期,陶器上已經出現了各種優雅的紋飾和花鳥。這時的陶器也開始應用鉛釉,使得陶器的表面更為光滑,也有了一定的色澤。

西漢時期,上釉陶器工藝開始廣泛流傳起來。多種色彩的釉料也在漢代開始出現。

東漢以來至魏晉時製作的瓷器,從出土的文物來看多為青瓷。這些青瓷的加工精細,胎質堅硬,不吸水,表面施有一層青色玻璃質釉。這種高水平的制瓷技術,標志著中國瓷器生產已進入一個新時代。

唐代更有新的發展。瓷器燒成溫度達到1200℃,瓷的白度也達到了70%以上,接近現代高級細瓷的標准。這一成就為釉下彩和釉上彩瓷器的發展打下基礎。

宋代瓷器,在胎質,釉料和製作技術等方面,又有了新的提高,燒瓷技術達到完全成熟的程度。在工藝技術上,有了明確的分工,在我國瓷器發展的一個重要階段。

古代陶瓷器釉彩的發展,是從無釉到有釉,又由單色釉到多色釉,然後再由釉下彩到釉上彩,並逐步發展成釉下與釉上合繪的五彩、鬥彩。

(5)陶瓷歷史最悠久的是哪裡擴展閱讀

按用途分:

1、日用陶瓷:如餐具、茶具、缸,壇、盆、罐、盤、碟、碗等。

2、藝術(工藝)陶瓷:如花瓶、雕塑品、園林陶瓷、器皿、相框、壁畫、陳設品等。

3、工業陶瓷:指應用於各種工業的陶瓷製品。又分以下4各方面:

①建築一衛生陶瓷: 如磚瓦,排水管、面磚,外牆磚,衛生潔具等;

②化工(化學)陶瓷: 用於各種化學工業的耐酸容器、管道,塔、泵、閥以及搪砌反應鍋的耐酸磚、灰等;

③電瓷: 用於電力工業高低壓輸電線路上的絕緣子。電機用套管,支柱絕緣子、低壓電器和照明用絕緣子,以及電訊用絕緣子,無線電用絕緣子等;

④特種陶瓷: 用於各種現代工業和尖端科學技術的特種陶瓷製品,有高鋁氧質瓷、鎂石質瓷、鈦鎂石質瓷、鋯英石質瓷、鋰質瓷、以及磁性瓷、金屬陶瓷等。

⑥ 中國陶瓷著名的產地有那些

江西景德鎮、廣東佛山市南海區、湖南株洲市醴陵市、福建泉州市德化縣、山東淄博瓷器。

1、江西景德鎮的瓷器品種繁多,風格獨特,造型優美,以「白如玉,明如鏡,薄如紙,聲如磬」著稱。其生產的青花瓷、玲瓏瓷、粉彩瓷、色釉瓷,合稱景德鎮四大傳統名瓷。景德鎮的瓷器不僅在國內出名,而且在古代就名揚世界,東南亞、阿拉伯、非洲及歐洲地區的人十分喜歡景德鎮的瓷器。

2、廣東佛山市南海區,佛山是一個資源豐富的城市商貿的繁榮帶動經濟快速增長,以手工業和製造業為主隨著時間的演變發展成為商品集散地擁有陶瓷、紡織、中成葯等製造技術使得整個城市變得越來越繁榮昌盛。

3、湖南株洲市醴陵市,醴陵屬於株洲市管轄的一個市位於湖南省東部這里盛產陶瓷、花炮等被稱為中國陶瓷文化名城以及中國花炮之都。是世界釉下五彩瓷原產地也是中國國瓷和紅官窯所在地是花炮祖師李畋故鄉,2015年進入中國百強企業隊列。

4、福建泉州市德化縣,德化縣是泉州市下面的一個縣城這里山水秀麗礦產資源豐富有閩中寶庫的美譽,這里的陶瓷文化歷史悠久是中國陶瓷文化的發祥地和中國古代四大瓷都之一,陶瓷大部分是銷售到國外190多個國家和地區是福建最大的一個陶瓷生產和出口貿易基地,有中國陶瓷、油茶、竹子之鄉的美譽。

5、淄博陶瓷是古老的制瓷技藝。這里生產的琉璃品和陶瓷製品不僅享譽國內外,而且有著悠久的歷史傳統。歷史悠久的淄博陶瓷,在美術陶瓷的生產方面,也有突飛猛進的發展,不論在造型和裝飾上都具有較高的水平。

他們生產的新石器末期的蛋殼陶、宋代問世的「雨點釉」和「茶葉末釉」,至今仍被各國視為珍品。

⑦ 陶瓷哪的出名

世間之事往往如此: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分分合合,聚聚散散。中國建築陶瓷業也不例外,從目前的發展趨勢看,亦由「合」———集眾多著名陶瓷品牌之力,產能佔中國建築陶瓷「半壁江山」的佛山,走向「分」———崛起中的山東淄博、福建晉江、四川夾江等產區的建陶產能所佔比重日益加大。據來自中國陶瓷工業協會的信息,2006年我國牆地磚產量在35億平方米左右,{TodayHot}佛山的產量卻不到15億平方米,而擁有500多條生產線的淄博產量卻達到5億平方米,晉江也在3億平方米以上,夾江、臨沂等也分別達到了2億方。這些數據表明,中國陶業生產格局開始產生新的變化,將從一枝獨秀發展為百花齊放。目前,我國陶瓷牆地磚生產區域遍布全國,主要有:廣東佛山產區,山東的淄博、臨沂產區,四川的夾江產區,山西陽泉,福建晉江,河北高邑,遼寧法庫等。

同時,佛山陶企迫於環保、能源、土地、運輸、原材料等壓力,陶企向外遷移已成定勢,有不少陶企已開始向周邊地區遷移,而實力強大的陶企甚至擴張到外省區,比如新中源在四川夾江、湖南衡陽投資。另外,各地陶瓷產區加大了在佛山的招商力度,今年就有來自江西、山西、內蒙古自治區、遼寧、{HotTag}安徽等省、區及周邊的清遠、肇慶等地的招商團信心十足地來佛山陶業招商,招商團的接踵而至,成了2006年佛山陶業界一幅靚麗的風景畫。這樣,除了晉江、夾江、淄博、臨沂這些中國陶業園地的「大花」之外,包括山西陽泉、遼寧法庫在內的各地陶瓷工業園等陶瓷園地的「小花」更是蓬勃盛開。

佛山建陶:消?

佛山地區陶瓷業經過十多年的大力發展,目前已擁有陶瓷新舊生產線近千條,生產涉及建築陶瓷、衛生陶瓷、美術陶瓷、日用陶瓷等多個品種,是全國甚至世界最大產區。佛山陶瓷目前已擁有鷹牌、東鵬、鑽石、歐雅、嘉俊、歐神諾、愛和陶、金舵、冠星王、新中源、聖德堡、宏宇等影響越來越大的品牌。

與往年相比,雖說2006年佛山地區的牆地磚產量沒有超過15億平方米,產能在全國建陶業中的比重下降,但其所佔的四成左右的份量仍不可小視。同時,佛山陶瓷自有其品牌力的價值。佛山原產地的拋光磚,產品質量檔次高,產品質量標准遠嚴於國家標准,產品燒結度好,緻密度高,吸水率低(≤0.1%),質感細膩,花紋圖案清晰流暢,給人予藝術品的美感。不過,從今年的情況看,佛山陶瓷遇到了來自其他產區,尤其是山東陶瓷的強有力挑戰。

山東陶瓷產區根據佛山陶瓷近年來的發展狀況,認為拋光磚生產屬暴利行業,近年來猛增拋光磚生產線60多條,且今明兩年,預計山東、河北、山西、陝西、吉林、遼寧等省新上拋光磚生產線近40餘條。由於佛山陶瓷在全國陶瓷行業內成為響當當的名牌產品,故80%的北方陶瓷企業均注冊佛山商標,以此與佛山陶瓷分庭抗禮,爭奪北方陶瓷市場的半壁江山。今年初,行業中流行著這么一句戲言:「北方投產一條線,佛山關閉四條窯」。

晉江建陶:長!

建陶業是晉江歷史最悠久的產業之一。全市現有陶瓷生產企業350多家,從業人員4.3萬人,陶瓷年產值70億元,外牆磚在國內市場佔有率達65%,琉璃瓦產品則幾乎壟斷全國市場。以陶瓷業著稱的磁灶鎮被中國建築衛生陶瓷協會授予「中國陶瓷重鎮」的榮譽稱號。目前,晉江的陶瓷建材業已被列為國家星火區域性支柱產業,與廣東佛山、山東淄博、四川夾江並列為全國四大建築陶瓷生產基地。

晉江是中國品牌之都,晉江陶瓷企業家的品牌意識亦越來越強,2006年以晉江為主的福建建陶界就有9家陶企審報了中國名牌。

名牌產品必須以質量為基礎,晉江陶企在產品質量方面嚴格要求。在國家質檢總局網站公布的2006年榮獲國家免檢產品及生產企業的名單中,福建20家建陶企業榜上有名,其中泉州19家,閩清縣1家。分別是:福建華泰集團有限公司「華鴻」、福建晉江豪源陶瓷有限公司「集源」、晉江晉成陶瓷有限公司「晉成」、福建晉江市豪山建材公司「豪山」、晉江市礦建釉面磚廠「美勝」、晉江市內坑社仔順興陶瓷建材「彩菱」、晉江市遠方陶瓷有限公司「遠方」、晉江市永源建材有限公司「聯興」、福建省晉江萬利瓷業有限公司「萬利」、福建省茂興建材發展有限公司「瑪拉茲」、福建省閩清豪業陶瓷有限公司「圖案」、福建南安市華盛陶瓷建材廠「華盛」、晉江恆達陶瓷有限公司「恆達」、晉江南盛陶瓷有限公司「國邦」、晉江前興陶瓷有限公司「闊興」、晉江市品質陶瓷建材有限公司「國星」、晉江騰達有限公司「騰達」、晉江遠東陶瓷有限公司「信源」、南安協進建材有限公司「協進、三輝」、泉州榮達陶瓷有限公司「榮達」。而遠方是唯一一家榮獲此項殊榮的專業生產內牆磚企業。

據悉,從去年以來,晉江建陶業就形勢一片大好,不斷增加新的生產線。2006年,晉江陶業產銷兩旺,陶瓷總產量達到3億平方米。

山東建陶:穩!

山東建陶主要集中在淄博和臨沂。其中淄博又是全國陶瓷行業門類最齊全的產區,集中了日用陶瓷、建築陶瓷、工藝美術陶瓷和高技術陶瓷,更有著陶瓷機械設備、陶瓷新材料、陶瓷原輔料和陶瓷裝飾材料等門類齊全的陶瓷產業體系。淄博市的建築陶瓷發展迅速, 已成為全國四大建材基地之一,共有建陶企業近300家,生產線近500條,其中具有國內先進水平的有百餘條,占總生產線的20%。涌現出以皇冠集團、常鑫集團、東岳集團、城東集團、耿瓷集團、獅王陶瓷、強冠陶瓷、齊鵬陶瓷為主的一批大型本土企業,這些企業的生產裝備先進、技術水平高、規模優勢明顯,已構成淄博建陶的中堅力量。以山東東鵬、山東亞細亞、博藝陶瓷、山東網路為首的投資生產企業,構成了佛山、上海等地企業北方的生產基地,為進一步開拓北方市場,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山東省作為國內第二大陶瓷產區,不僅有著覆蓋東北、華北、華東及西部地區的區位優勢,更因為山東陶企的生產裝備情況還要稍稍好於佛山企業,山東陶企的生產線從壓磚機、窯爐、拋光磚全部採用國際國內名牌陶機生產廠商。優良的設備性能為山東陶企的產品質量提供了強有力的保障。抓生產,山東陶企是有辦法的,山東陶企欠缺的是產品市場的營銷建設。

據悉,2006年山東陶業界形勢一片大好,陶企亦呈現出產銷兩旺之勢。今年山東牆地磚生產量達到7億平方米,佔全國總產量的20%。

夾江建陶:!

陶瓷業是夾江經濟的支柱產業。到目前為止,擁有「西部瓷都」之譽的四川省夾江縣已形成了以民營經濟為主體、具有鮮明地方特色的建陶產業集群,共擁有建陶企業110多家,生產線380多條,90餘家配套企業及160餘家外來相關企業的經營、服務、辦事機構。夾江已成為中國西部最大的建陶生產基地和銷售中心,是中國的四大牆地磚生產基地之一。

夾江陶瓷產品質量在穩步提高,夾江人的品牌意識也在日益增強。2006年11月28日,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公布了2006年度國家免檢產品及生產企業名單,四川共有6家陶企的13個品牌榜上有名,它們分別是四川新中源陶瓷有限公司擁有的巴丹、天偉、聖卡、珠江四大品牌全系列;四川建輝陶瓷有限公司擁有的建輝、歐羅蘭、宇嘉、皇家馬四品牌全系列;四川米蘭諾陶瓷有限公司生產的米蘭諾牆地磚系列; 四川新萬興瓷業有限公司生產的萬茂牆地磚系列; 四川威遠白塔新聯興陶瓷集團有限公司生產的白塔牌45×45至800×800的干壓陶瓷磚系列;四川南充市維康陶瓷有限公司生產的維康榮欣高檔釉面裝飾磚系列。12月22日,夾江縣人民政府在成都為六家陶企的13個免檢品牌召開新聞發布會,大大提升了夾江建陶的知名度。

據悉,夾江陶瓷和山東陶瓷一樣,2006年也是產銷兩旺,有的產品還供不應求,牆地磚年總產量達到2億平方米。

⑧ 陶瓷有多少年的歷史了

中國的瓷器有4000多年的歷史了。
中國是世界上幾個歷史悠久的文明古國之一,對人類社會的進步與發展做出了許多重大貢獻。在陶瓷技術與藝術上所取得的成就,尤其具有特殊重要意義。在中國,制陶技藝的產生可追溯到紀元前4500年至前2500年的時代,可以說,漢族發展史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是陶瓷發展史,中國人在科學技術上的成果以及對美的追求與塑造,在許多方面都是通過陶瓷製作來體現的,並形成各時代非常典型的技術與藝術特徵。
早在歐洲掌握制瓷技術之前一千多年,中國已能製造出相當精美的瓷器。從中國陶瓷發展史來看,一般是把「陶瓷」這個名詞一分為二,為陶和瓷兩大類。通常把胎體沒有緻密燒結的粘土和瓷石製品,不論是有色還是白色,統稱為陶器。其中把燒造溫度較高,燒結程度較好的那一部分分稱為「硬陶」,把施釉的一種稱為「釉陶」。相對來說,經過高溫燒成、胎體燒結程度較為緻密、釉色品質優良的粘土或瓷石製品稱為「瓷器」。對中國傳統陶瓷的發展,經歷過一個相當漫長的歷史時期,種類繁雜,工藝特殊,所以,對中國傳統陶瓷的分類除考慮技術上的硬性指標外,還需要綜合考慮歷來傳統的習慣分類方法,結合古今科技認識上的變化,才能更為有效地得出歸類結論。

⑨ 現存的最古老的陶瓷是那個時期的

一般所說的陶瓷,實際上是兩種不同的東西,分別是「陶器」和「瓷器內」。
中國現存最容早的陶器,當屬母系氏族社會時期的仰韶文化中出現的早期的陶製品。
瓷器的出現,當在唐朝後期,唐朝著名的「唐三彩」雖然已經有瓷器的雛形,但從嚴格意義上說仍然是陶器。瓷器以北宋時期開始普遍出現,現存最早的瓷器,也當為宋代五大窯的瓷器。

⑩ 關於陶瓷,它的歷史,和著名陶瓷的名稱

中國的陶瓷工業歷史悠久,內容豐富,已久為世界所公認。中國陶瓷發展的歷史,反映了中國社會經濟、文化、藝術的發展。中國陶瓷學已經成為一門世界性的學問。近幾十年來中國陶瓷的研究工作取得了許多成就!
瓷器是中國的偉大發明。根據對出土物的系統排比和硅酸鹽科學工作者測試的數據的對比研究,提出了商周發明原始青瓷的理論。到東漢時期擺脫了原始狀態而初步成熟了,為魏晉南北朝制瓷業的新成就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東漢晚期開始生產黑瓷,北朝晚期開始出現白瓷。經過隋代的發展,到唐代白瓷的生產已非常普遍。浙江生產青瓷時代最早,上虞、紹興、寧波等地都發現了漢代窯址。四川、湖南發現六朝窯址。江蘇、江西、福建在南朝晚期也生產青瓷,質量不如浙江。
隋唐五代瓷器生產出現初步繁榮景象,南方主要燒青瓷,白瓷很少。所以過去有「南青北白」之說。
宋、元時代是我國瓷器生產取得巨大成就的時期。北方最著名的有定窯白瓷體系,汝窯、官窯、鈞窯、耀州窯、臨汝窯系等青瓷體系。南方著名的越窯、長沙銅官窯系還在繼續生產。新興起來的浙江龍泉窯青瓷,江西景德鎮湖田窯的青白瓷,建窯、吉州窯、廣元窯的黑瓷都很有成就。廣東、福建、廣西沿海地區的德化窯、潮州窯、西村窯、磁灶窯等以生產外銷瓷為主,品種很多,主要是質地比較粗糙的日常生活用品。
明、清兩代景德鎮匯集了全國瓷器工藝的精華,成為全國制瓷中心,對瓷器的發展作過卓越貢獻,在瓷器發展史上佔有特殊的地位。由於瓷質細膩,釉光瑩潤,色彩豐富,窯溫和氣氛控製得當,瓷器生產達到歷史高峰。明代瓷器的花紋除了優美的圖案以外,還有大量的山水、人物、花鳥和其它雜畫。清代瓷器的繪畫更為細膩,氣魄也更宏大,許多畫面多仿效或直接出自當時名畫家之手。
中國陶瓷對外傳播的歷史也很悠久。歷代名窯的代表作品藝術造詣很深,為世所稱頌,是人類工藝美術史上的瑰寶。大約在15世紀之後中國瓷器的蹤跡遍及亞洲、非洲、歐洲和美洲,輾轉影響到全世界,在世界文明史上佔有光輝的一頁.

紅陶, 黑陶,灰陶 , 白陶,硬陶, 釉陶

閱讀全文

與陶瓷歷史最悠久的是哪裡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歷史知識薄弱 瀏覽:23
軍事理論心得照片 瀏覽:553
歷史故事的啟發 瀏覽:22
美自然歷史博物館 瀏覽:287
如何評價韓國歷史人物 瀏覽:694
中國煉丹歷史有多久 瀏覽:800
郵政歷史故事 瀏覽:579
哪裡有革命歷史博物館 瀏覽:534
大麥網如何刪除歷史訂單 瀏覽:134
我心目中的中國歷史 瀏覽:680
如何回答跨考歷史 瀏覽:708
法國葡萄酒歷史文化特色 瀏覽:577
歷史人物評價唐太宗ppt 瀏覽:789
泰安的抗日戰爭歷史 瀏覽:115
七上歷史第四課知識梳理 瀏覽:848
歷史老師職稱需要什麼專業 瀏覽:957
什麼標志軍事信息革命進入第二階段 瀏覽:141
正確評價歷史人物ppt 瀏覽:159
ie瀏覽器如何設置歷史記錄時間 瀏覽:676
高一歷史必修一第十課鴉片戰爭知識點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