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請問大學歷史學哪些課程,是主要學中國通史嗎
你好,你是問本科歷史專業的嗎?下面是北大的課程設置:(還有一個專業世界歷史專業略有不同)
中國歷史專業本科生應修業四年,一般培養目標是:具備歷史唯物主義基本理論素養、專業基礎知識寬闊而扎實、獨立研究或實際工作能力較強的,在學術研究、文化教育、新聞出版等部門及各類企事業單位勝任各種工作的高素質人才。畢業生合格者可獲得歷史學學士學位。
在具體業務學習方面,中國歷史專業本科生主要應學習關於中國歷史的基本知識,了解中國文明的一般發展歷程和中國歷史研究的基本方法、學術史和最新動態,接受史學理論、外國語、史料學、歷史地理學及文化人類學等方面的基本訓練。為他們開設的主要(專業)課程一般應包括:
1、基本科目:中國通史、世界通史、世界文明史、史學概論、中國史學史、西方史學史、歷史地理學、古代漢語、專業外語、中外歷史文獻及史學名著選讀、斷代史(包括先秦史、秦漢史、魏晉南北朝史、隋唐史、宋遼金史、元史、明史、清史、民國史、中華人民共和國史)、專題史(包括政治史、經濟史、社會史、文化史、思想史、民族史、中西交通史、中外關系史等)
2、輔助科目:民俗學、文化人類學、社會學、史學研究工具和技能課程(包括史料學、史學論文寫作、計算機應用等等)
經過訓練,中國歷史專業本科生應獲得以下幾個方面的知識和能力:
1. 掌握中國歷史的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對相關的社會科學、人文科學和自然科學有一定的了解。
2. 掌握中國歷史的基本研究方法與分析方法。
3. 掌握文獻檢索、資料查詢的基本方法。
4. 了解國內外中國歷史學界最重要的理論前沿和發展動向。
5. 具有從事中國歷史研究的初步能力。
在畢業之前,中國歷史專業本科生應在專業教師指導下,直接應用原始史料,獨立完成一篇不少於10000字的立論確當、觀點新穎、論據翔實、邏輯嚴密、文字通暢、格式規范的畢業論文(亦即學士學位論文),且一般應直接運用原始史料。
·世界歷史專業本科生應修業四年,一般培養目標是:具備歷史唯物主義基本理論素養、專業基礎知識寬闊而扎實、獨立研究或實際工作能力較強的,在學術研究、文化教育、外交外貿、國際文化交流和新聞出版等部門及各類企事業單位勝任各種工作的高素質人才。畢業生合格者可獲得歷史學學士學位。
在具體業務學習方面,世界歷史專業本科生主要應學習關於世界歷史的基本知識,了解整體人類文明的一般發展歷程和世界歷史研究的基本方法、學術史和最新動態,受到史學理論、外國語、史料學、歷史地理學、國際政治學、國際經濟學、國際關系學及文化人類學等方面的基本訓練。為他們開設的主要(專業)課程一般應包括:
1、基本科目:世界通史、中國通史、世界文明史、史學概論、西方史學史、中國史學史、歷史地理學、古代漢語、專業外語、中外歷史文獻及史學名著選讀、世界各主要國家和地區的歷史(包括中、日、印、英、法、德、俄、美等國家的歷史及其斷代史,亞太、中亞、南亞、東北亞、東南亞、西亞北非、撒哈那以南非洲、西歐、東歐、拉美等地區的歷史及其斷代史)、專題史(包括政治史、經濟史、社會史、文化史、思想史、民族史、國際關系史、中外關系史等)
2、輔助科目:國際政治學、國際經濟學、國際關系學、文化人類學、社會學、史學研究工具和技能課程(包括史料學、史學論文寫作、計算機應用等等)
經過訓練,世界歷史專業本科生應獲得以下幾個方面的知識和能力:
1、 掌握世界歷史的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對相關的社會科學、人文科學和自然科學有一定的了解。
2、 掌握世界歷史的基本研究方法與分析方法。
3、 掌握文獻檢索、資料查詢的基本方法。
4、 了解國內外世界歷史學界最重要的理論前沿和發展動向。
5、 具有從事世界歷史研究的初步能力。
在畢業之前,世界歷史專業本科生應在專業教師指導下,獨立完成一篇不少於10000字的立論確當、觀點新穎、論據翔實、邏輯嚴密、文字通暢、格式規范的畢業論文(亦即學士學位論文),且論文參考資料中一般應有5種以上外國出版的外文歷史文獻。
一、專業培養要求:
本專業培養目標是造就高質量、多層面的史學人才,以滿足現代化社會的不同領域對於具有一定史學功底的專業人才的廣泛需求。要求學生通過科學、完整、系統的學術訓練,扎實地掌握歷史學的基本理論、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並有能力運用現代科學的理論和方法,搜集、整理、考證、分析中國史原始資料和一門外語資料,善於思辯、表述和寫作,能夠獨立進行初步的學術研究。
二、學制:四年
三、課程類別和學分分配:
畢業要求總學分達到137學分。其中:
1.公共課30學分
2.專業必修課51學分
3.通選課16學分(其中:歷史學領域的通選課只能計為專業選修課學分,其他各領域通選課均要求4學分)
4.專業選修課至少34學分
5.研究寫作課(畢業論文 等)6學分
一,公共課
課程名稱 學分
馬克思主義哲學 3
思想品德修養 2
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 2
鄧小平理論 3
軍事理論 2
公共英語 8
體育 4
計算機基礎與應用 6
共30
註:1.毛澤東思想概論(2),本系在中國近代史、中華民國史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史中涵蓋
2.當代世界經濟與政治(2),本系在世界當代史中涵蓋
二,,專業必修課
名稱 學分
中國古代史 8
中國近代史 4
中華民國史 2
中華人民共和國史 2
世界上古史 3
世界中古史 3
歐美近代史 3
亞非拉近代史 3
世界現代史 3
世界當代史 3
中國歷史文選 8
史學概論 3
中國史學史 3
外國史學史 3
共51
(註:「元培計劃實驗班」同學轉入歷史系者,可用中文系「古代漢語」課學分代替歷史系專業必修課「中國歷史文選」)
三 ,全校通選課 共16學分
四,專業選修課
馬克思主義史學理論 3
本系跨專業選修課與跨系選修課 8
中國古代史專題 2
中國近代史專題 2
中國現代史專題 2
中國政治史專題 2
口述史學理論與實踐 3
考古學通論 3
考古新發現與史學研究 2
中國歷史地理概論 2
中國區域歷史地理 2
中外比較城市史 2
中國古代地理文獻導讀 2
中國古代社會史 2
中國古代政治文化 2
中國古代經濟史 2
古代中外文化交流史 2
中國古代官僚政治 2
中國古代社會生活史 2
中國古代軍事史 2
中國古代婚姻史 2
中國古代裝飾文化 2
中國科舉制度史 2
中國古代史史料學 2
文史知識 2
中國古代民族史 2
中國古代周邊關系史 2
中國古代婦女史專題 2
敦煌吐魯番學導論 2
簡牘學概論 2
左傳選讀 2
三國志選讀 2
資治通鑒選讀 2
元明史料筆記選讀 2
地圖的歷史與文化 2
北京城市歷史與文化 2
先秦史專題 2
秦漢史專題 2
魏晉南北朝史專題 2
隋唐史專題 2
宋遼金史專題 2
元史專題 2
明史專題 2
清史專題 2
晚清史專題 2
明清經濟與社會 2
明清地方行政與基層社會 2
中國近代經濟史 2
中國近代政治制度史 2
中國現代政治制度史 2
中國近代對外關系史 2
現代中外關系史專題 2
二十世紀中外關系史 2
近現代中日關系史專題 2
中國近代社會史 3
中國現代社會史 3
中國近代文化思想史 2
中國近現代文化思潮述評 2
中國近代思想史 2
中國現代文化史 2
中國近代軍事史 2
二十世紀中國軍事史 2
中國現代經濟史 2
辛亥革命史 2
軍閥政治史 2
抗日戰爭史 2
中華民國史專題 2
中華人民共和國史專題 2
台灣百年史 2
影視中的兩岸關系 2
現代中國人物專題 2
港督與香港現代化 2
中國近代疆域變遷史 2
近代中日文化交流史 2
中國書法 2
書學史 2
中國繪畫史 2
藝術史 2
以上任選至少34學分
五, 研究寫作課
社會調查報告 1
學年論文 2
畢業論文 3
共6學分
B. 歷史教育的主要課程
其實復歷史教育專科和本制科課程差不多的。就業主要是面向老師。
基本的想英語、計算機每個專業都學的。
不同的學習歷史課程不一樣,以聊城大學為例:專科:中國史(分古代、近代、現代);世界史(也分古代、近代、現代);歷史學科教學論;教育學;心理學;明清史、秦漢史、美國史、俄國史、中國古代社會史、中國古代科技史、中國近代經濟史、農民史、史料學、歷史文獻學、考古學、宋元史、英國史、魏晉史、中華人民共和國史、中國古代思想史、儒學史。。。。。。
其實,畢業很好說的,大學里一年就考兩次試,暑假寒假各一次,畢業那年基本就沒課了。基本不用考試了。
就業形勢,如果你想當老師,那麼就好好學習專業知識,好好鍛煉自己講課的能力,將來考老師很好的。自己努力吧
C. 歷史學專業大學本科階段都學些什麼課程
基本科目:中國通史、世界通史、世界文明史、史學概論、中國史學史、西方史版學史、歷史地權理學、古代漢語、專業外語、中外歷史文獻及史學名著選讀、斷代史(包括先秦史、秦漢史、魏晉南北朝史、隋唐史、宋遼金史、元史、明史、清史、民國史、中華人民共和國史)、專題史(包括政治史、經濟史、社會史、文化史、思想史、民族史、中西交通史、中外關系史等) 輔助科目:民俗學、文化人類學、社會學、史學研究工具和技能課程
D. 請告訴我 大學歷史系都有什麼課程
我就是歷史系的 我們的課程主要有世界史分為上古史 中古史 近現代史專 中國史 分為古代史屬 近現代史 還有歷史文選課 史學史 史學概論 社會學 自然地理學 政治制度史 博物館方面的課以及自然資源方面的 還有西方制度方面的
你看的那些書可以提高你的歷史修養 對於考試不是沒有幫助的 但是還應該專業系統的學習 這樣對於考試很有幫助
E. 大學歷史學哪些課程,是主要學中國通史嗎
你是問本科歷史專業的嗎?下面是北大的課程設置:(還有一個專業世界歷史專業略有不同)
中國歷史專業本科生應修業四年,一般培養目標是:具備歷史唯物主義基本理論素養、專業基礎知識寬闊而扎實、獨立研究或實際工作能力較強的,在學術研究、文化教育、新聞出版等部門及各類企事業單位勝任各種工作的高素質人才。畢業生合格者可獲得歷史學學士學位。
在具體業務學習方面,中國歷史專業本科生主要應學習關於中國歷史的基本知識,了解中國文明的一般發展歷程和中國歷史研究的基本方法、學術史和最新動態,接受史學理論、外國語、史料學、歷史地理學及文化人類學等方面的基本訓練。為他們開設的主要(專業)課程一般應包括:
1、基本科目:中國通史、世界通史、世界文明史、史學概論、中國史學史、西方史學史、歷史地理學、古代漢語、專業外語、中外歷史文獻及史學名著選讀、斷代史(包括先秦史、秦漢史、魏晉南北朝史、隋唐史、宋遼金史、元史、明史、清史、民國史、中華人民共和國史)、專題史(包括政治史、經濟史、社會史、文化史、思想史、民族史、中西交通史、中外關系史等)
2、輔助科目:民俗學、文化人類學、社會學、史學研究工具和技能課程(包括史料學、史學論文寫作、計算機應用等等)
經過訓練,中國歷史專業本科生應獲得以下幾個方面的知識和能力:
1. 掌握中國歷史的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對相關的社會科學、人文科學和自然科學有一定的了解。
2. 掌握中國歷史的基本研究方法與分析方法。
3. 掌握文獻檢索、資料查詢的基本方法。
4. 了解國內外中國歷史學界最重要的理論前沿和發展動向。
5. 具有從事中國歷史研究的初步能力。
在畢業之前,中國歷史專業本科生應在專業教師指導下,直接應用原始史料,獨立完成一篇不少於10000字的立論確當、觀點新穎、論據翔實、邏輯嚴密、文字通暢、格式規范的畢業論文(亦即學士學位論文),且一般應直接運用原始史料。
·世界歷史專業本科生應修業四年,一般培養目標是:具備歷史唯物主義基本理論素養、專業基礎知識寬闊而扎實、獨立研究或實際工作能力較強的,在學術研究、文化教育、外交外貿、國際文化交流和新聞出版等部門及各類企事業單位勝任各種工作的高素質人才。畢業生合格者可獲得歷史學學士學位。
在具體業務學習方面,世界歷史專業本科生主要應學習關於世界歷史的基本知識,了解整體人類文明的一般發展歷程和世界歷史研究的基本方法、學術史和最新動態,受到史學理論、外國語、史料學、歷史地理學、國際政治學、國際經濟學、國際關系學及文化人類學等方面的基本訓練。為他們開設的主要(專業)課程一般應包括:
1、基本科目:世界通史、中國通史、世界文明史、史學概論、西方史學史、中國史學史、歷史地理學、古代漢語、專業外語、中外歷史文獻及史學名著選讀、世界各主要國家和地區的歷史(包括中、日、印、英、法、德、俄、美等國家的歷史及其斷代史,亞太、中亞、南亞、東北亞、東南亞、西亞北非、撒哈那以南非洲、西歐、東歐、拉美等地區的歷史及其斷代史)、專題史(包括政治史、經濟史、社會史、文化史、思想史、民族史、國際關系史、中外關系史等)
2、輔助科目:國際政治學、國際經濟學、國際關系學、文化人類學、社會學、史學研究工具和技能課程(包括史料學、史學論文寫作、計算機應用等等)
經過訓練,世界歷史專業本科生應獲得以下幾個方面的知識和能力:
1、 掌握世界歷史的基本理論和基本知識,對相關的社會科學、人文科學和自然科學有一定的了解。
2、 掌握世界歷史的基本研究方法與分析方法。
3、 掌握文獻檢索、資料查詢的基本方法。
4、 了解國內外世界歷史學界最重要的理論前沿和發展動向。
5、 具有從事世界歷史研究的初步能力。
在畢業之前,世界歷史專業本科生應在專業教師指導下,獨立完成一篇不少於10000字的立論確當、觀點新穎、論據翔實、邏輯嚴密、文字通暢、格式規范的畢業論文(亦即學士學位論文),且論文參考資料中一般應有5種以上外國出版的外文歷史文獻。
一、專業培養要求:
本專業培養目標是造就高質量、多層面的史學人才,以滿足現代化社會的不同領域對於具有一定史學功底的專業人才的廣泛需求。要求學生通過科學、完整、系統的學術訓練,扎實地掌握歷史學的基本理論、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並有能力運用現代科學的理論和方法,搜集、整理、考證、分析中國史原始資料和一門外語資料,善於思辯、表述和寫作,能夠獨立進行初步的學術研究。
二、學制:四年
三、課程類別和學分分配:
畢業要求總學分達到137學分。其中:
1.公共課30學分
2.專業必修課51學分
3.通選課16學分(其中:歷史學領域的通選課只能計為專業選修課學分,其他各領域通選課均要求4學分)
4.專業選修課至少34學分
5.研究寫作課(畢業論文 等)6學分
一,公共課
課程名稱 學分
馬克思主義哲學 3
思想品德修養 2
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 2
鄧小平理論 3
軍事理論 2
公共英語 8
體育 4
計算機基礎與應用 6
共30
註:1.毛澤東思想概論(2),本系在中國近代史、中華民國史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史中涵蓋
2.當代世界經濟與政治(2),本系在世界當代史中涵蓋
二,,專業必修課
名稱 學分
中國古代史 8
中國近代史 4
中華民國史 2
中華人民共和國史 2
世界上古史 3
世界中古史 3
歐美近代史 3
亞非拉近代史 3
世界現代史 3
世界當代史 3
中國歷史文選 8
史學概論 3
中國史學史 3
外國史學史 3
共51
(註:「元培計劃實驗班」同學轉入歷史系者,可用中文系「古代漢語」課學分代替歷史系專業必修課「中國歷史文選」)
三 ,全校通選課 共16學分
四,專業選修課
馬克思主義史學理論 3
本系跨專業選修課與跨系選修課 8
中國古代史專題 2
中國近代史專題 2
中國現代史專題 2
中國政治史專題 2
口述史學理論與實踐 3
考古學通論 3
考古新發現與史學研究 2
中國歷史地理概論 2
中國區域歷史地理 2
中外比較城市史 2
中國古代地理文獻導讀 2
中國古代社會史 2
中國古代政治文化 2
中國古代經濟史 2
古代中外文化交流史 2
中國古代官僚政治 2
中國古代社會生活史 2
中國古代軍事史 2
中國古代婚姻史 2
中國古代裝飾文化 2
中國科舉制度史 2
中國古代史史料學 2
文史知識 2
中國古代民族史 2
中國古代周邊關系史 2
中國古代婦女史專題 2
敦煌吐魯番學導論 2
簡牘學概論 2
左傳選讀 2
三國志選讀 2
資治通鑒選讀 2
元明史料筆記選讀 2
地圖的歷史與文化 2
北京城市歷史與文化 2
先秦史專題 2
秦漢史專題 2
魏晉南北朝史專題 2
隋唐史專題 2
宋遼金史專題 2
元史專題 2
明史專題 2
清史專題 2
晚清史專題 2
明清經濟與社會 2
明清地方行政與基層社會 2
中國近代經濟史 2
中國近代政治制度史 2
中國現代政治制度史 2
中國近代對外關系史 2
現代中外關系史專題 2
二十世紀中外關系史 2
近現代中日關系史專題 2
中國近代社會史 3
中國現代社會史 3
中國近代文化思想史 2
中國近現代文化思潮述評 2
中國近代思想史 2
中國現代文化史 2
中國近代軍事史 2
二十世紀中國軍事史 2
中國現代經濟史 2
辛亥革命史 2
軍閥政治史 2
抗日戰爭史 2
中華民國史專題 2
中華人民共和國史專題 2
台灣百年史 2
影視中的兩岸關系 2
現代中國人物專題 2
港督與香港現代化 2
中國近代疆域變遷史 2
近代中日文化交流史 2
中國書法 2
書學史 2
中國繪畫史 2
藝術史 2
以上任選至少34學分
五, 研究寫作課
社會調查報告 1
學年論文 2
畢業論文 3
共6學分
F. 大學歷史基礎課程有哪些
中國古代史、中國近現代史、世界史、歷史文選和歷史教學法等
G. 請問關於大學歷史系的主要課程有哪些
有,我自己就是歷史系的,有基本的中國古代史
中國近代史、中國現代史,世界古代史、世界近現代史、歷史文選、古文精讀、考古學導論、文獻學、民族史概要等等等等,還有各個專門史
H. 歷史學專業都有哪些課程
學校不同,可能所復學制課程也不盡相同,但大體上不外乎這么幾種:A 通史類,分別包括中國史(如中國古代史,中國近代史,中國現當代史)和世界史(如世界上古史、世界中世紀史、世界近代史、世界現當代史)兩個系列;B 史料、文獻學及其方法類,包括中國歷史文選、訓詁學、版本目錄學(含社科文獻檢索)、史源學;C 史學史類,分含中國史學史和西方史學史;D 史學理論及相關社會分析理論類,如史學概論,文化人類學等;E 地區史與專門史類,此類課程多為選修課,如中國政治制度史、歷史地理、英國史、抗日戰爭史等等。大學所學要比高中精博得多,就基本史實的了解與掌握來說,只要你高中認真學過的,到大學仍然有用,差別不是很大。大學主要不同於高中的是培養最基本的科學的治史方法與技能。所以多出了訓詁學、考古學、文獻學等內容。如果你在高中時學歷史就覺得枯燥和累,那麼你上大學很可能也會覺得如此,因為你也許並不是特別喜歡歷史。如果你高中時就特別熱愛歷史,上大學只會讓你這種熱愛有增無減,當然你要上好一點的大學。如能再遇幾個好老師,那就更好了。
I. 大學教育通識課程包括哪些
大學教育通識課程包括:
一、語言課程
語言課程的學習包括本國語言課程和外國語言課程。二者缺一不可。
二、數學課程
數學課程不僅能訓練人們嚴密、清晰的思維能力,同時還是現代社會人們學習其他科學的基本工具,數學課程還包括對計算機技術的學習。
三、文學與藝術課程
文學與藝術課程的學習能培養學生的鑒賞能力和判斷能力。可以說是鑒別藝術品的眼睛和耳朵。
四、歷史與文化課程
學習歷史與文化課程能獲得人類文明發展進程的知識,同時也能正確認識宇宙、社會以及我們自身。能更好的學會用歷史分析的方法看待處理現實生活中的各種問題。
五、社會分析課程
社會分析課程幫助學生了解社會,把握社會運行的機制和規律,正確認識和處理各種復雜的社會問題。
六、道德思考課程
道德思考課程能使學生充分了解自身的存在,探索生命的意義。道德思考課程中還包括科學與技術課程和體育課程。
(9)大學歷史教育課程包括哪些擴展閱讀:
通識教育是教育的一種,這種教育的目標是:在現代多元化的社會中,為受教育者提供通行於不同人群之間的知識和價值觀。
通識教育與專業化教育,只是教育模式的不同選擇,但其本質上,卻是對「教育」的不同理解造成的。
其一,從通識教育的性質角度加以闡述。通識教育是高等教育的組成部分;通識教育是「非專業、非職業性的教育」;通識教育是對所有大學生的教育;通識教育是一種大學理念,即整個大學的辦學思想;通識教育與自由教育同義,通識教育的實質就是對自由與人文傳統的繼承。
其二,從通識教育目的的角度進行闡述,如:「通識教育指非職業性和非專業性的教育,目的在於培養健全的個人和自由社會中健全的公民」;「通識教育作為大學的理念應該是造就具備遠大眼光、通融識見、博雅精神和優美情感的人才的高層的文明教育和完備的人性教育」。
其三,從通識教育的內容角度進行論述。如:「給20歲-25歲的青年一種關於人類興趣的所有學科的准確的、一般性的知識」;「通識教育是一種使學生熟悉知識主要領域內的事實的思想的教育類型」。
這類定義認為,通識教育是關於人的生活的各個領域的知識和技能的教育,是非專業性的、非職業性的、非功利性的、不直接為職業作準備的知識和能力的教育,其涉及范圍寬廣全面。
意義:
1、通識教育已是世界各大學普遍接受的國際化議題,因而應當引起中國教育界的充分重視。如果對通識教育沒有國際化的認同,就會在相當程度上失去話語權,失去國際共識,從而也就失去國際交流的一些前提。
對此,最好的辦法就是使通識教育溶入中國高等教育的基礎概念中,從而豐富和發展我們的教育思想和教育方法。
2、通識教育實際上是素質教育最有效的實現方式。在通識教育中,貫徹「博學與精專相統一的個性化素質教育」,把通識教育分解成哲學社會科學素養、人文素養、自然科學與技術素養、美學藝術素養、實踐能力素養等五大模塊。
鼓勵學生結合自己實際跨學科、跨專業自由選課,充分發展個性,博學多識;鼓勵學生從難、從嚴、從自己實際出發自主選課,從而增強學生學習主動性全面提高素質。
3、通識教育也是「大學精神」的課程實現方式。現代大學,大多數都貫徹和踐行著「民主、科學、真理、正義、自由、寬容」的大學精神,這種精神不僅需要大學體制保證來實現,同樣需要課程體系來實現。
通識教育課程體系,力圖把學生培養成崇尚科學和民主,追求真理和正義,尊重他人善於溝通並能「仰望星空」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