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如果想學習歷史應該先從哪裡開始學起
首先,先要明確自己為何要學歷史,除了應試之外,歷史是很精彩的!下面專我分幾種情況說明一下屬:1)純粹為了應試。如果是這種情況,那就請你好好學習教科書就可以了,教科書雖然枯燥,但足以應試的了,只是可惜了「歷史」這個神聖的詞彙;2)如果是真的有心學習歷史,但卻沒有什麼興趣的話,或者說之前沒怎麼接觸的話,那就請先看看歷史普及類的書籍,書店很多,都可以看的,可以讓你先有一個總體概念;3)如果你不僅有心讀歷史,更有興趣,有準備的話,那麼請你看看一些比較專業的,或者說是有別於《明朝那些事兒》那種以小說筆法吸引讀者的書籍,例如,美國加州大學歷史教授斯塔阿諾夫斯基的《全球通史》,柏楊的《中國人史綱》等等。朋友,請記住,歷史是很神聖的,只要用心學,肯定會有所收獲。如果你古文過關,或者說想鍛煉自己古文技能的話,建議你直接閱讀《二十四史》中的前四史。最後,祝你學有所成~
B. 世界歷史主要學哪幾個國家
古代文明 波斯 希臘 羅馬 埃及 巴比倫
公元後 475年前 羅馬帝國
公元6-8世紀 英國 法國 阿拉伯帝國和基督教 日本大化改新
公元10-13世紀 瑞典 維京 蒙古人的擴張和中亞 東歐各民族的形成
公元13-16世紀 義大利引導的文藝復興
英國 法國 西班牙 葡萄牙等國的發現新大陸和開辟新航線 包括罪惡的三角貿易
公元17世紀 荷蘭 世界經濟巨頭 俄羅斯彼得大帝
公元18世紀 英國工業革命和法國大革命 俄羅斯葉卡捷琳娜二世 美國誕生
公元19世紀 法國拿破崙政權的興起和覆滅 德國馬克斯恩格斯的《共產黨宣言》
英國世界殖民 德國的統一和普法戰爭 日本明治維新 美國南北戰爭
德國美國第二次工業革命
公元20世紀 兩次世界大戰
30年代經濟大蕭條和羅斯福新政
美國信息革命 美蘇冷戰北約華約
中東戰爭
冷戰結束東歐劇變一超多強
C. 西方史學的起源
西方史學源遠流長、恢弘博大,在其發展的過程中,經歷了幾次大的歷史性的轉折和變遷。
第一次轉折:西方史學的創立。發生在公元前的古希臘時代。歷史與神話分離,產生了體現人本主義精神的古典史學。
第二次轉折:產生於公元前五世紀前後。西方史學從古典史學的人本主義轉向基督教的神學史觀。
第三次轉折:開始於西方的文藝復興運動。西方史學從基督教的神學史觀轉向資產階級史學的人文主義史觀。
第四次轉折:發生在十九世紀與二十世紀之交。史學理論的演變更為激盪復雜,產生了與傳統史學相對峙的新史學思潮。
第五次轉折:發端於二十世紀五十年代前後,標志著當代西方史學的形成。
第一節:古典史學(公元前的古希臘時代)
1、希羅多德與「社會文化史」傳統的開創。
人本意識、世界史眼光和存真存疑的批判原則,奠定了西方傳統史學的優良傳統。
2、修昔底德與「政治軍事史」傳統的確立。
將人類歷史獨立於天神之外的歷史觀念,成為西方建立科學的歷史學的基礎。
3、古典史學思想的發展特徵:
(1)倒退的、循環的歷史觀念。
(2)人本主義思想。
(3)「世界主義」思想。
(4)尚未取得相對獨立的學科地位。
第二節:基督教史學(公元5世紀——14世紀的黑暗時代)
基督教史學理論的價值:
1、系統提出了歷史「統一性」和世界史的觀念。
2、形成了比較系統的「歷史直進觀」和「歷史進步論」。
3、提出善惡沖突推動歷史進步的「歷史動力觀」。
3、創立體現歷史線形發展的公元紀年法。
代表人物:奧古斯丁、攸西比厄斯。
第三節:近代資產階級史學(14世紀——19世紀末)
一、人文主義史學(文藝復興時期14——17世紀)
人文主義史學理論的特徵:
(1)恢復古典史學的人文主義精神。
(2)重新強調歷史的垂訓意義。
(3)重視歷史敘述的體例。
重要流派:「修辭學派」、「博學派」。
二、理性主義史學(啟蒙時代17世紀——18世紀末)
理性主義史學理論的特徵:
(1)強調人類的理性是歷史發展的動力。
(2)主張探索歷史的發展規律,以理性的眼光來審視歷史和評判歷史。````
http://wxy.jnu.e.cn/mercury/page/dagang/jxdg/dg2/xfsjs.htm
D. 學習西方思想從哪開始
我是學抄歷史的,明末清初有一襲次西學東漸,代表人物有徐光啟利瑪竇。不過由於統治者的盲目自大以及清初海禁,這看似美麗的花朵未能結出豐碩的果實。其後19世紀中期鴉片戰爭時林則徐,魏源等地主階級抵抗派提出師夷長技以制夷,而後在第二次鴉片戰爭,為了維護清王朝的統治,洋務運動興起學習西方器物層面,也就是科技,後期求富,興辦民用企業,也派遣留學生及辦新式學堂。所以真正學習西方就是在洋務運動。但沒有認識到落後的根源在政治,其後甲午戰爭戰敗,資產階級改良派康有為梁啟超等發起的戊戌變法開始學習西方君主立憲,但以失敗告終。後面的辛亥革命,新文化運動 不斷深入到思想層面。
E. 外國人的歷史從什麼時候開始出現的
哈哈,你真可愛,不過我小時候有過和你一樣的疑問,不過隨著不斷學習,才知道自己多白痴。
1、中華5000年只有中國人這么說,國外都只說中國歷史4000年。為什麼呢,中國第一個朝代是夏朝,是4000年前的,之前只能說是傳說甚至是神話年代,這是不能納入歷史的。甚至很多國家不承認夏朝,因為在中國的考古中從沒有任何證據哪怕是一個陶片證明這個朝代曾經存在過。當然每個國家都喜歡鼓吹自己國家歷史悠久,日本也宣揚自己歷史長達5000年,韓國甚至說超過一萬年。
2、中國雖然是四大文明古國,但中國的歷史不算久遠。四大文明古國中,中國文明產生時間反而是最晚的。現在史學基本認可,古埃及文明產生於公元前3500年,古巴比倫也差不多,古印度大約公元前2500年,古中國大約是公元前2070年。
3、一定要搞清楚文明和國家的區別。文明一定會形成一個國家,還要產生自己的文字,歷法,形成社會等級等等。但國家不一定是一個文明。不同國家也可以是一個文明。
3、其實世界上不同地方一直有人存在,否則難道他們是中國人產生後才從猿猴進化的么?只是有些還沒形成文明,並有歷史記載或者考古實物才會計入文明歷史。但在亞洲,北非,歐洲一直都存在文明,只是我們書上不教而已。
4、在公元前,還有古希臘,古羅馬,古波斯,古瑪雅等等很多很多的文明和國家就存在了。只是我們國家基本不教全球歷史大家都不知道而已。特別是古希臘古羅馬,文明的程度也是非常高的。我們千萬不能夜郎自大,否則就像我們笑韓國人無知無恥一樣被別人笑話的。
5、但中國不是沒有自豪的地方,中國文明是唯一一個自存在就一直延續的文明。也是唯一一個文明歷史記載從沒間斷的國家。可能和中國人特別重視修史有關系,而且中國文明在古代比較先進,哪怕偶爾被征服,通常也是反而用文明同化了征服者。這是很不容易的,不說全球,你看看中國歷史上出現的一些文明,譬如匈奴,西夏,契丹,鮮卑等等民族和文明,那個現在還存在呢?全在民族大融合中被同化消亡了。以至於現在的契丹文,西夏文全部成了死文字。
6、你要看每個國家的歷史書,基本都能看到歷史悠久,美國佬比較實在,他們的歷史就200多年,但美國人基本全是歐洲移民來的。還有澳大利亞等移民國家基本都算是新興國家,歷史不久。
7、具體每個國家的歷史起源可看看全球通史等書籍,我這不能一個一個說過來,但匈奴可以和你說一下,匈奴和漢朝幾百年大戰後,大部分歸降了漢朝,並被漢文明同化,現在姓劉的很多都是匈奴的後代,但也有一部分往西邊遷移到歐洲,結果把歐洲人一頓暴扁,改變了歐洲歷史發展進程,阿提拉被歐洲人稱為上帝之鞭。但不久後敗亡,融入到不同的文明中去了,現在的土耳其,蒙古,中國,甚至朝鮮都有匈奴人的後裔。
F. 想了解外國歷史知識究竟從哪裡開始讀起內詳!
西方文化的源頭是「兩希」文明,一個是希臘,一個是希伯來。希伯來人是猶太人的專祖先,你要了解西屬方文化,看猶太史的書是對的,想了解猶太歷史的話,最好看看聖經,因為聖經舊約中很多都是介紹猶太人的歷史,不過聖經比較繁瑣,你可以看看這方面的著作。這個很多,你去當當網一搜有好多。買的最多的便是最好的唄。其次,你也要多了解了解希臘,這個你可以看看西方文化史、希臘羅馬名人傳等等。哲學與宗教確實貫穿整個西方歷史的,但是像黑格爾等等這些深奧的哲學書我個人覺得沒必要研究的太仔細。想要仔細了解外國歷史的話,我建議你去買吳於謹、齊世榮編的世界史,一共六冊,那個脈絡比較詳細。
G. 我感覺我對歷史一竅不通,想開始學歷史,了解中國和世界,請問怎麼開始學,比如從哪本書讀起。求專業指導
學歷史最重要的是你要感興趣,因為其實它是十分枯燥的,畢竟明朝那內些事兒這類有趣的書只佔容歷史論著中的一小角。在此我說幾點
首先你得讀一到二本通史,這樣你才能對幾千年歷史有個宏觀的了解,不用讀太多通史,不感興趣的地方讀個大概就行,喜歡的地方找到後你就有精讀方向了,比如我喜歡南北朝,我就專門找這個年代的史料讀。
其次盡信書不如無書這句話沒錯,不能完全的相信史料,有些書也有捏造的成分在,當然也不要
故意和史書權威對著干,追求標新異,當然我相信喜歡歷史的應該都不是什麼中二少年。我舉個例子,呂思勉先生我是十分敬佩的,但他在一本書中提到秦檜其實是冤枉的,你可能會覺得奇怪,呂先生怎麼會犯這么個錯誤,其實呂先生是醉翁之意不在酒,但是假如你真信了這觀點那你就不如不讀這本書。
然後選好書是多麼的重要,你要選了個不符合歷史觀的,以後看見對的書你也會覺得這是錯的,自己最初讀的才是正確的,私以為即使閱讀量不是關鍵,歷史觀才是核心,如果想要推薦歷史書籍我可以推薦給你的。
最後一點,不要讀袁騰飛的書,不要讀袁騰飛的書,不要讀袁騰飛的書,重要的是三遍,一個歷史發明家的書不要讀,雖然很有趣,但一讀就會有很多錯誤點。
H. 我想了解中西方歷史要從哪裡開始
全球通史吧,比較經典,能讓你對世界有個整體的了解,而且好懂。
其實你還可以從紀錄片開始了解,比如《大國崛起》
I. 中國學習西方的歷史
(器物層次) 形成新思想,在思想界起了啟迪作用,但沒有付之於實踐。
2.曾國藩、李鴻章等地主階級洋務派
為什麼要學 怎麼學 學什麼 結果
背景: 60年代,由於受第二次鴉片戰爭和太平天國運動的雙重打擊,清政府內憂外患,急於尋求出路。而慈禧太後的暫時支持,總理衙門中央
洋務機構的建立為洋務派學西方創造了有利條件。
目的:具體目的「剿發捻」(鎮壓人民革命);「勤遠略」(抵抗外來侵略);根本目的是維護清朝封建統治。
以「中體西用」為指導思想,發起了長達30多年的洋務運動。
經濟:創辦近代企業;
軍事:籌劃海防,創辦新式海軍;
文教:創辦新式學堂,派留學生出國深造。
(器物層次)
是近代化的開端,但沒有使中國走上富強之路。
3.晚清政府
為什麼要學 怎麼學 學什麼 結果
背景: 20世紀初,在八國聯軍侵華戰爭和義和團運動的雙重打擊下,清政府又處於內外交困的境地。
目的:為了應付嚴重的國內危機,遏制蓬勃發展的革命形勢,實質是鞏固封建專制統治。
從1901年開始實施「新政」,從1905-1911年進行「預備立憲」,但仍未超出「中體西用」的范疇。
經濟:獎勵實業;
軍事:編練新軍;
文教:派遣留學生出國深造。
政治:「預備立憲」,進行政治制度改革。
內容較全面,但卻是騙局(主要是後者)
客觀上有利於中國近代化,但最終破產,為辛亥革命創造了成熟的客觀革命形勢,為自己准備了掘墓人。
二、資產階級學習西方
1.早期維新派
背景: 19世紀60年代以後,西方資本主義思想的傳入和中國資本主義的發展,從洋務派中分化出了早期維新派。
目的:抵制外來侵略,發展資本主義。
以王韜、鄭觀應為代表的早期維新派提出並宣傳自己的主張
經濟:發展工商業,和外國進行商戰。
文化上:興辦學校,學習西方的自然科學知識;
政治:進行革新,實行君主立憲制。
在理論上還不成熟,更未付之於實踐,實際影響不大。但為康梁維新思想奠定基礎。
2.康、梁維新派
背景: 19世紀90年代末,民族危機空前嚴重;民族資本主義有了初步發展,資產階級登上歷史舞台。
目的:抵制外來侵略,挽救民族危亡;發展資本主義。
掀起救亡圖存的維新變法運動,戊戌變法成為高潮。
政治:興民權,實行君主立憲;
經濟:發展資本主義經濟;
思想——學習西方科學文化。
(制度層次)
曇花一現。
在社會上起了思想啟蒙的作用。
3.孫中山革命派
背景:20世紀初,帝國主義侵略進入到一個新的階段,民族危機不斷加深;民族資本主義有了比較迅速的發展,資產階級的力量進一步壯大。
目的:抵制外來侵略,挽救民族危亡;發展資本主義。
進行資產階級民主革命,辛亥革命成為高峰,推翻帝制,建立資產階級民主共和國。
學習西方的天賦人權自由平等學說、國家學說,並把它發展為三民主義。
(制度層次)
功敗垂成——有巨大的歷史功績,但最終失敗。
4.陳獨秀、李大釗等激進派
背景:政治上北洋軍閥的黑暗統治,國家一天天還下去;經濟上資本主義進一步發展,資產階級力量進一步壯大;思想文化上民主共和思想與袁世凱尊孔復古逆流勢不兩立。
目的:實行資產階級民主政治,更好地發展資本主義。
掀起新文化運動,猛烈抨擊幾千年封建思想文化。
民主與科學。
民主指法蘭西式的資產階級民主政治;
科學是指自然科學和看待客觀事物的科學觀點。
(思想文化層次)
動搖了封建思想的統治地位。運動後期宣傳的馬克思主義,終於成為中國人民拯救國家、改造社會的思想武器。
三.無產階級學西方
背景:俄國十月革命成功,新文化運動為馬克思義在中國傳播的提供了思想條件。
主要思想:馬克思主義。
主要實踐:五四運動、建立中國共產黨、參加國民革命、反對美蔣的反動統治、領導中國人民取得抗日戰爭和解放的勝利、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等。
影響:歷盡曲折坎坷,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人民取得了民主革命的勝利,推翻了壓在中國人民頭上的三座大山,建立了新中國。從此中國在社會主義道路上探索和發展,並取得舉世矚目的成就。
四 .農民階級對西學的態度
(1)太平天國運動
A.拜上帝教
太平天國並沒有吸取西方的資本主義近代文明,卻從西方尋來了已經腐朽沒落的中世紀文化。洪秀全等太平天國領袖把西方的基督教教義、中國儒家的大同思想和農民的平均主義糅合起來,創立了拜上帝教,用以組織群眾、發動群眾,以實現農民階級的平均主義願望。
B.《資政新篇》
1859年洪仁玕提出的改革內政和建設國家的方案——《資政新篇》,主張在中國發展資本主義,具有鮮明的資本主義色彩,但由於社會條件不具備,農民階級不欣賞,根本未得到實施。說明農民領袖能接受西方思想但農民階級卻不贊同。
(2)義和團運動
義和團運動的指導思想是「扶清滅洋」,在反侵略的同時也否定了西方的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
可見,固守傳統 是農民階級的本性,他們只有無產階級的領導下,才能取得革命的勝利。
J. 推薦:美國人是怎麼學習歷史的
中國和美國,誰更有歷史?
美國人對歷史研究的態度,僅從一場普通戰役的歷史資料的收集和考證就可見端倪……
中國歷史5000年,美國歷史200多年。在歷史學者牛大勇看來,「我們(的歷史遺跡)呢,我敢說,我們沒有美國保存的多」
教學方法:沒有霸道的老師
1992年,我去了美國華盛頓威爾遜研究中心,作為職位博士進行訪學。從一開始,我就對他們的教學方法感到吃驚。
我的一個老師,叫裴宜理(ElizabethParry),研究方向是中國群眾運動史。她給我講了民國時期上海工人運動到「文革」這一段歷史。我到她那裡起先是希望學習關於這段歷史的系統知識,不料一堂課下來,我一頭霧水,不知所雲。
整堂課她都在講最前沿的不同流派對同一個歷史問題的不同認識,東一家,西一家,莫衷一是。而裴宜理自己似乎從課堂上消失了。
後來我漸漸發現,這是中美歷史教學的最大不同。1997年,我去了哈佛,得知哈佛校訓中引用主教曼德爾·克雷頓(MandellCreighton)的話,方才徹悟:「教育的真正目的之一:使人常惑常問」。
哈佛大學對一年級本科生並未嚴格劃分專業,學生必須選擇6個領域的核心課程。歷史學即屬其一。哈佛大學的學生雖然必須學習歷史,但他們可以在《1850年以來的現代非洲》、《1945年-1975年的美國與越南》等約31門歷史課程中任選一門。
美國的歷史教育,是想培養出能夠自主獲取知識、挑戰知識、創造知識的人。中國不是,中國老師會盡其所能,灌輸給你最完整的知識。作為學生,你最好誦記於心。這些都是「上面」或導師整理好的體系,你就學這個,這個就會成為你以後工作和做人的基礎。
哈佛老師批閱學生論文,最好的評價是:「這個學生給我的知識比我給他的多得多」;最差的是:「這個學生沒有給我任何新的知識」。
基於此,我那裡的歷史課看來不繁重,一周一節一小時的課。但辛苦在課外。你要在這周完成的閱讀量估計在200頁以上。光讀還不行,第二周,討論開始了,人不多,20個左右,一個多小時內,每個人都要發言。如果你講的東西盡人皆知,誰會聽你的?所以,這一課,就是檢測學生在這周有沒有自己的發現。
美國老師會讓學生上台講,開始我很不習慣。講什麼呢?課本上都有的東西講來有什麼意思?那是因為,當時我還沒有開拓新知識的意識。
回北大之後,我意圖嘗試美國式的教學方式,但異常艱難。首先,學生選修課程非常多,少則10門,多則二十幾門,沒有人會為一門課花這么大心思。美國本科生,四年估計就三十多個學分,平均一學期,四門課就夠了。其次,大多數老師和學生還習慣於老的教學模式,誰會來選我的課?所以,我現在最多隻是在細節方面作一些調整。
教材:沒有統編教材
據我所知,美國歷史教學沒有所謂「統編教材」一說。政府對學術思想和大學教育基本是不管的,自主權完全下放。
學術界似乎也沒有編寫教材的意識。有的歷史書,會標明「適合大學生閱讀」之類的提示。但是沒有任何人膽敢聲稱他的書要被全國統一採用。美國這方面是不講統一的,而是追求不同。你的書必須有旁人沒有的內容,才有出版價值。
另外,編寫學生讀物,即便非常出名,也不能為作者贏得學術名聲。能否被學術界承認,不是看教材,而是看專著。這和中國稍異。
同一歷史問題,諸多學者都有卷帙浩繁的著作。導師有權擇其一隅,備為教案。舉例子說,這門課是講美國獨立戰爭史的,那學生就會被告知,哪些書籍可以拿來學習。可能這節課老師講某本書的第二章,下節課就變成了另一本書的第三章。
我留學時,曾寄居在一個美籍華人家庭,我免費帶他們的孩子,他們讓我免費住宿。我白天帶著孩子,以為晚上可以好好讀自己的書。沒想到這孩子拉著我去泡圖書館。我才發覺,哪怕在小學,教科書的概念也是淡薄的,孩子要完成作業,還是要到圖書館。
回過頭來想,美國政府對歷史教學貌似不聞不問,實則做得很巧妙。1992年,蘇聯解體不久,獨聯體成立。從前蘇聯獨立出來的新生國家,他們的歷史都沒有被美國人專門研究過。美國政府馬上向一些大學撥款,鼓勵它們設立相應的研究所,並在這方面設立很高的獎學金,吸引生源。因為有錢,之前只是對中亞有過泛泛研究的人,這下子就真跑到亞塞拜然去了。歸國後,很可能就成了美國政府智囊團的一員。
我在哈佛時,絲毫感受不到美國政府正在宣傳它想要的東西。而是學校突然有了某個獎學金項目,鼓勵我們做這方面的研究,這些獎學金的名頭絕不會是什麼國家獎學金,而是什麼福特獎學金之類。其外在面目是純民間式的。
考試:沒有標准答案
就我所知,在美國歷史教育上,沒有所謂惟一正確的思想。多高的思想,多有威望的思想,被用了多少年的思想,都是可以被質疑、被挑戰、被改進的。
對歷史問題,他們也沒有所謂的標准答案。「要有新意見」、「切勿人雲亦雲」。這是他們評價一個優秀學人的標准之一,「統一的和標準的」是不受歡迎的。
如果說美國有政治正確的東西,最明顯就是這個詞:「民主」。但是,很少有人知曉,美國為數不少的學者對古代專制和當下的專制並非完全否定,他們不認為必須將美國式的民主鋪向全世界。
1993年,在華盛頓訪學期間,我的辦公室在喬治·華盛頓大學,距白宮只有兩百多米。某日,艾略特教授請我參加他的聚會。一開門我才知道,什麼聚會,原來是紀念會———紀念十月革命。你想,1993年是什麼時候?東歐巨變,蘇聯解體,社會主義正處最低潮。但是與會者卻多是美國人,個個身著紅T恤,正面印著列寧的頭像。艾略特和另一教授都是在講十月革命對人類的推動意義和列寧思想里有價值的地方。一個距離白宮這么近的地方,一個那樣的年代,居然有一群人在做那麼反體制反主流的活動,卻完全合法。
有這個背景,也就曉得,為什麼歷史考試一般是出幾個問題,沒有標准答案。
比如南北戰爭試題,在中國人看來:北方正義,廢除奴隸制,維持國家統一。這肯定是標准答案。可是你去美國南部,聽南部人講那段歷史,參觀那裡的內戰紀念館,你會發現他們站在南方一邊。我那些從南方來的同學,理解那段歷史,往往會同自己家族的遭遇聯系起來,非常感情化。但這並沒有妨礙美國的統一,關鍵看你想要什麼樣的統一,要是這種學術爭論還能使美國再次南北分裂,那太可笑了。
公共歷史教育:美國肯花心思
美國很重視對公眾的歷史教育,比我們重視多了。美國有兩個頻道:歷史頻道和傳記頻道。它們每年賠錢,也很少有廣告,每天不停播出歷史事件和歷史人物專題片。
作為一個外國人,我很喜歡看這個電視台,大概美國人也愛看吧。我們沒有這樣的電視台。我們的《百家講壇》?其一,它不是政府努力做的;其二,它只是一個節目。歷史頻道和傳記頻道可是專門的歷史教育頻道,一天播到晚。
美國歷史不長,兩百多年。但史跡遍布全國:破門、殘瓦、獨立戰爭打響第一槍的地方、開槍人的房子、戰報傳遞路線;高樓大廈之下,一幢矮小的白房子,人們會告訴你,那是當時議會的遺址。波士頓有一個著名的游覽線,游覽一遍,佛如置身事發當場,游者從孩子到老人,這豈不是一種最好的歷史教育!
我們呢,我敢說,我們沒有美國保存的多。
表面看來,我們從小學到高中,都在教歷史。似乎比美國人還重視歷史。但那不是歷史,那是統一思想,統一認識。我們整天呼叫要日本為二戰賠禮道歉,我就憤怒,如果當時我們把日本在中國犯下的累累罪行的遺址都保護好,南京大屠殺的萬人坑,淞滬會戰被炸損的民房,慰安婦女遭到虐待的集中營……鐵證如山,日本人還有什麼好說的?
再看看日本人,他們把那些生了銹的大炮,哪怕一塊破瓦、一扇破門都保存得好好的,讓它們告訴孩子們,這就是他們遭侵略的證據。(北京大學歷史系教授牛大勇口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