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歷史問題 > 歷史上第一個用文字記載的是哪個

歷史上第一個用文字記載的是哪個

發布時間:2021-02-25 02:31:49

1. 中國最早有文字記載的朝代是什麼時候

大禹留下天書石碑,4000年來無人能解,如今終於被破譯了!
說起大禹,想必大家最耳熟能詳的故事就是「大禹治水」的故事了吧。而據說他在平定水患之後,在現今湖南省衡山的岣嶁山峰上立下了77個字的天書石碑,4000多年來,無數文人墨客路過此處,卻都無法破譯上面所刻畫的這些文字。如今,一位叫做馬賀山的古文字研究學者經過幾十年的潛心研究,終於破譯了這塊天書石碑上的內容,那麼大禹到底寫了什麼東西呢?

現今矗立在佝僂山峰的這塊禹王碑,上面每個字的形狀特別像蝌蚪文,但是根據現在學者的一些研究,這篇長達77個字的碑文既不是甲骨文,也不是更古老的一些文字,因此辨認起來十分費勁,就是郭沫若這樣的考古大師研究了3年也只分辨出了上面的3個字。

對此,著名文字研究專家馬賀山以持之以恆的精神,幾十年如一日的對大禹石碑的77個天書文字進廢寢忘食的研究,終於翻譯出了禹王碑上的全部77個字,原文如下:「承帝冢然,翼輔雝衛。災洚矢發,沮洹往行,三河飛涌。北過冀而奠,姒若忘鳥。宿嶽麓庭,昶溢酉祈,水廬弗長,往求永定。華岳泰衡。崇楚事裒,勞余神禋,鬯曼吉徙。南瀆衍昌。衣則食備,萬邦皆寧,疆無漾漭。」

那麼,這些字的具體含義又是什麼呢?實際上,禹王碑的文字內容大意大概是:大禹從受到舜帝的命令開始寫起,為了治水,幾十年都沒有回到過自己的故鄉,就連故鄉的親人和鳥類都忘記了。而由於大禹在治水的過程之中舉賢任能,從而導致了治水的巨大成功,從此南方的渠道全部暢通,百姓們也豐衣足食,從此數百年間,再也沒有洪水泛濫了。
不過,為何千百年來只有馬賀山可以破譯上面的文字呢?對此他這樣解釋道:「禹王碑所錄為何,為什麼數千年來大家都一個個望而卻步呢?或許它默默地等待著自己的伯樂前來破譯,應該說,只有在對的時候遇上對的人,他才可能與大禹心有靈犀,一點即通。」

2. 我國最早有文字記載的是什麼朝代

商朝。雖來然夏朝我國歷史上第一個自朝代,但有的只是無法讓人讀懂的文字,故而把夏朝的文字稱為符號。殷商是目前知道的我國最早有文字記載的朝代,留下了大批甲骨文。所謂甲骨文,是指當時的巫,在占卜後刻在龜腹甲或牛胛骨上的文字,因為記錄的是占卜時的言辭,所以也叫卜辭。在十九世紀九十年代末期,由清國子監祭酒(清代唯一的一所大學的校長)王懿榮在偶然的機會中發現的。

3. 歷史上第一個有文字記載的朝代是什麼朝代

甲骨文好像是最早有歷史記載的文字吧,甲骨文好像出現在商朝。

4. 中國最早的有記載的歷史是什麼

中國最早的有記載的歷史是共和元年周厲王逃離鎬京後至周宣王登位前的事情。

共和元年是指公元前841年,西周進入了短暫的共和時期。該年也是中國歷史有確切紀年的開始。西周共和時期是指周厲王逃離鎬京後至周宣王登位前的一個時期,即約前841年至前828年期間。

周厲王三十四年(公元前846年),周厲王任用佞臣,大肆揮霍,連年對外征戰,變本加厲地剝奪,壟斷山澤之利,引起民眾的不滿和議論。他派巫師監視,殺死議論的人,使矛盾更為尖銳。

周厲王三十七年(公元前843年)憤怒的鎬京居民終於發起暴動,將厲王流放到彘,由周公和召公共同執掌政權,歷史上稱為周召共和。

共和元年即公元前841年,中國歷史從這一年開始有了明確而且連續不斷的紀年。

周厲王死後, 他的兒子宣王整頓朝政,曾經使周王朝有所復興。但到第十二代天子周幽王時,王朝的危機更為嚴 重。關中地區發生地震、山崩和河水枯竭等嚴重自然災害,周幽王不僅不撫恤災民,反而更加奢侈腐化,貪得無厭。為了博得寵妃褒姒一笑,幽王烽火戲諸侯。

幽王廢去王後申氏,殺掉太子宜臼,另立褒姒為王後,立褒姒的兒子伯服為太子。申後的父親申侯於是聯合西方部族犬戎,舉兵攻打周幽王,在驪山下殺死幽王,擄走褒姒。

幽王的兒子宜臼即位時,關中遭受兵火洗劫,殘破不堪,犬戎又不時前來騷擾。周平王宜臼只得將都城遷到洛邑,史稱平王東遷,東周開始。

(4)歷史上第一個用文字記載的是哪個擴展閱讀:

1、中國《初中歷史課本》明確指出:公元前841年,史稱共和元年,是中國歷史上有明確紀年的開始。

2、「共和」的來歷。

公元前841年,西周的統治者周厲王推行暴政,國都中的平民和中小貴族不堪忍受,起來反抗,將周厲王趕出都城。

當時的執政者,一種說法是諸侯「共伯和」執政,所以取人名簡稱,稱為「共和」;另一種說法是由大臣周公和召公共同執政(稍微再准確些,周定公和召穆公,即召虎),所以取「共同執政」的含義,稱「共和」。

3、從公元前841年開始,我國歷史記載的所有事件,都以編年的形式有了明確的記載,每個君主在位的時間長短,他們在位時每一年發生的重要歷史事件,都能完整地接續起來。

4、公元前841年前,我國的歷史事件是不完整的,特別是有相當年份的歷史事件記載是空白,因此傳統上不把這些歷史記載作為可信的證據。20世紀末中國的「夏商周斷代工程」在一定程度上彌補了這個缺憾。

5. 我國最早有文字記載的是什麼朝代

我國最早有文字記載的是商朝。
雖然夏朝我國歷史上第一個朝代,但有的只是無法讓人讀懂的文字,故而把夏朝的文字稱為符號。殷商是目前知道的我國最早有文字記載的朝代,留下了大批甲骨文。所謂甲骨文,是指當時的巫,在占卜後刻在龜腹甲或牛胛骨上的文字,因為記錄的是占卜時的言辭,所以也叫卜辭。

商朝(約公元前1600年—約公元前1046年),是中國歷史上的第二個朝代,是中國第一個有直接的同時期的文字記載的王朝。夏朝諸侯國商部落首領商湯率諸侯國於鳴條之戰滅夏後在亳(今河南商丘)建立商朝。之後,商朝國都頻繁遷移,至其後裔盤庚遷殷(今河南安陽)後,國都才穩定下來,在殷建都達二百七十三年,所以商朝又稱為「殷」或「殷商」。
商朝經歷了三個大的階段。第一階段是「先商」;第二階段是「早商」;第三階段是「晚商」,前後相傳17世31王,延續500餘年。末代君主帝辛於牧野之戰被周武王擊敗後自焚而亡。
殷墟發掘,確證了中國商王朝的存在。商朝處於奴隸制鼎盛時期,奴隸主貴族是統治階級,形成了龐大的官僚統治機構和軍隊。甲骨文和金文的記載是目前已經發現的中國最早的成系統的文字元號。在商時期的長江流域也平行存在發達的非中原文明。

6. 中國最早有文字記載的是哪個朝代

文字擁有悠久的歷史,據史料記載,中國最早有文字記載的朝代是商朝。商朝時期的甲骨文,是我國最早載入史冊的“文字”,在商之前的夏朝, 出現的,用於信息交換的筆畫只能稱之為符號,因不能廣為流通,不具備文字的特徵。文字的演變經歷了甲骨文,金文,小篆,隸書,楷書,草書,行書。



7. 我國最早有文字記載的歷史是從什麼朝代的

商朝來。
雖然夏朝我國歷史自上第一個朝代,但有的只是無法讓人讀懂的文字,故而把夏朝的文字稱為符號.殷商是目前知道的我國最早有文字記載的朝代,留下了大批甲骨文。所謂甲骨文,是指當時的巫,在占卜後刻在龜腹甲或牛胛骨上的文字,因為記錄的是占卜時的言辭,所以也叫卜辭。在十九世紀九十年代末期,由清國子監祭酒(清代唯一的一所大學的校長)王懿榮在偶然的機會中發現的。

8. 我國最早有文字記載的歷史是從()朝代開始的。

我國最早有文字記載的歷史是從商代開始的。

商代的文字資料,主要有陶文、玉石文、甲骨文和金文,而以晚商的甲骨文為最多。

甲骨文,是中國目前已知最早的成系統的文字形式,是世界四大古文字之一。它具備了象形、指事、會意、形聲、轉注、假借等造字方法,標志著已進入了成熟階段。



(8)歷史上第一個用文字記載的是哪個擴展閱讀

漢字至少有數千年的歷史,現存最早的原始文字是記事性圖畫和刻符,可識的成熟漢字系統是商代的甲骨文。歷經甲骨文、大篆、小篆、隸書、楷書(草書、行書)諸般書體變化。

秦始皇統一中國,李斯整理小篆,「書同文」的歷史從此開始,盡管漢語方言發音差異很大,但是書寫系統的統一減少了方言差異造成的交流障礙。

東漢許慎在《說文解字》中將漢字構造規律概括為「六書」:象形、指事、會意、形聲、轉注、假借。其中,象形、指事、會意、形聲四項為造字原理,是「造字法」;而轉注、假借則為用字規律,是「用字法」。

在古代,漢字還充當東亞地區唯一的國際交流文字,20世紀前仍是日本、朝鮮半島、越南、琉球等國家的官方書面規範文字,東亞諸國都在一定程度上自行創制漢字。

在非漢語體系中,日本制定了《常用漢字表》,韓國也制定了《教育用基礎漢字》,而歷史上曾使用過漢字的越南、朝鮮、蒙古等國,現今已廢棄漢字。

9. 最早的文字記載什麼朝代

中國歷史上有文字記載的
最早 的朝代是----夏朝。
中國最早的文字(甲骨文)產生於商朝。

10. 世界上最早有文字記載的是什麼時候

甲骨文就是世界上最早的文字之一
但是前段時間寧夏發現了比甲骨文還要早的文字

\在寧夏中衛大麥地發現的大量獨立岩畫群中,發現了比甲骨文還要早幾千年的我國最古老的圖畫文字。目前,該研究成果已經上海古籍出版社古文字專家劉景雲先生考證審定,並最終認為,大麥地岩畫中的發現有可能改寫中國的文字史。
寧夏衛寧北山地區大麥地岩畫帶遺存數量驚人的史前岩畫,其早期岩畫可以追溯到舊石器時代晚期,距今2萬年左右。經西北第二民族學院岩畫專家的普查和研究,寧夏中衛大麥地有3172組8453個岩畫個體圖形,內容包括日月星辰、天地神靈、狩獵放牧和舞蹈祭祀等。岩畫專家採用麗石黃衣測年得出早期岩畫距今1.6萬年—1萬年之間,岩畫中的圖畫文字經近兩年的實地考察和大量的研究考證後,最終經上海古籍出版社甲骨文專家劉景雲考證審定。
大麥地岩畫區及其毗鄰地區,還遺存有石器時代的石器、陶片等。這說明,原始社會時期的大麥地,是古代人類居住、活動的聚集地區,是他們舉行祭祀儀式的朝拜聖地。研究表明,大麥地岩畫區內圖畫符號是我國原始文字,有許多象形與抽象符號已具備了古老文字的要素。其主要依據是:這些象形符號具有中國原始文字的基本象形形態,在大致同時期的陶文符號和後來的甲骨文中可以找到相近的形象;由兩個以上的象形符號組成的復合體,已基本具備了象形字、會意字、指事字等構成文字的要素。更為關鍵的是,這種象形符號在大麥地岩畫中絕非偶然和孤立,而是呈星狀分布。
據國際岩畫委員會委員、西北第二民族學院岩畫研究中心研究員李祥石介紹,在大麥地岩畫個體圖形中,已經發現有1500多個圖畫文字,其中能識讀的圖畫文字只有一小部分,絕大部分還不能識讀。/

世界上:「楔形文字」這個名稱,是英國人取的,叫cuneiform,來源於拉丁語,是cuneus(楔子)和forma(形狀)兩個單詞構成的復合詞。這個名稱表達了古代美索不達米亞文字最本質的外在特徵,其實楔形文字同世界上其他民族的文字一樣,經歷了從符號到文字的發展過程。
楔形文字是蘇美爾人的一大發明。蘇美爾文由圖畫文字最終演變成楔形文字,經歷了幾百年的時間,大約在公元前2500年左右才告完成。

考古發現已經證實,在古代美索不達米亞,最初的文字外觀形象並不像楔形,而只是一些平面圖畫。顯然,被後世稱為楔形文字的美索不達米亞古文字,正是起源於圖畫式象形文字。考古學家曾在烏魯克古城發現了刻有這種象形符號的泥版文書,經考證時間是公元前3200年左右。這是世界上最早的文字記載。這種文字寫法簡單,表達直觀。有時復雜的意思和抽象的概念就用幾個符號結合在一起來表達,如把「眼」和「水」合起來就是「哭」,「鳥」和「卵」兩個符號合起來就表示「生」等。這種文字是象形的。假使要表示復雜的意義,就用兩個符號合在一起,例如「天」加「水」就是表示「下雨」;「眼」加「水」就是「哭」等。後來又發展可以用一個符號代表多種意義,例如「足」又可表示「行走」、「站立」等,這就是表意符號。

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們交往的增多,要表達的事物愈來愈復雜、抽象,原始的圖形越來越不適應人們的需要。於是,蘇美爾人對文字進行了改造。一方面是簡化圖形,往往用部分來代表整體;另一方面增加了符號的意義,比如「足」的符號除表示「足」外,還能表示「站立」、「行走」的意思,「犁」的符號除表示「犁」外,還可以表示「耕田」和「耕田的人」的意思。這樣,象形文字就發展成表意文字,即符號意義不直接由圖形表達而是由圖形引申出來。

大約在公元前2500年左右,蘇美爾已發展為表詞音節文字,即用發音符號代替表意符號,同聲的詞往往合用一個字元,一個符號也可以表示一個聲音,例如「星」這個楔形字,在蘇美爾語里發「嗯」音,如果用來表示發音的話,就與原來的「星」這個詞的含義沒有關系了,只表示發音,這就是表音符號。這也是社會發展的必然結果,因為從公元前3000年起,蘇美爾連年征戰,統治者為給自己歌功頌德,記述征戰過程的銘文逐漸增多,這時常常會碰到一些專有名詞,如攻佔的城市以及統治者的名字,為把它們區別開來,就開始使用發音符號,發音符號比表意符號又進了一步,一是符號的數目減少了,二是發音符號還可以表達圖形符號無法表達的介詞、副詞、小品詞及詞格、詞首、詞尾等文法和語法結構。這樣表達的語句的意思就更加確切。經過這些變化,蘇美爾的文字體系逐漸完備。蘇美爾人在簡化象形符號的過程中,開始逐漸用楔形符號代替象形符號,最終創立了楔形文字。

蘇美爾人的文字最早是寫在泥板上。在泥板上印刻,因此只適合書寫較短的、直線的筆畫。由於書寫時用蘆葦角或木棒角按壓,在按壓的地方印痕較寬、較深,抽出時留下的印痕則較細、較窄,這樣,這種文字元號的每一筆開始部分都較粗,而末尾部分都較細,就像木楔一樣,「楔形文字」的名稱就是這樣來的。楔形成為文字的標准字型後,以後在石塊上刻寫,也同樣刻成這種形狀。

最初楔形文字是從右到左自上而下直行書寫的,這種書寫方式的缺點是已寫好的字元往往被刻字的手抹掉,後來就把字形側轉90度,改成從左到右的橫行。

蘇美爾人發明楔形文字,是對世界文化的傑出貢獻。蘇美爾語的語言體系獨一無二,在字匯、文法及句法構造上自成一格,與後來屬閃米特語系的阿卡德語以及巴比倫語、亞述語有很大不同。但到底應該把它歸並到哪個語系,至今還沒有學者能夠解決。因此,蘇美爾語同蘇美爾人一樣,其歸屬至今仍是個謎。而且,蘇美爾語存在時間比較短暫,在巴比倫王漢謨拉比執政後便成了死語,不再通用。只有祭司們在舉行宗教儀式時使用,頗有些類似拉丁語。

公元前第三千紀末期,屬於閃米特語系的阿卡德語取代了蘇美爾語。阿卡德人在吸收以蘇美爾人的語言和文字的基礎上進行了改造和發展,建立了較為完善的楔形文字體系。後來的巴比倫語和亞述語,主要是在阿卡德語基礎上完善的。

楔形文字傳播的地區主要在西亞和西南亞。在巴比倫和亞述人統治時期,楔形文字有更大的發展,詞彙更加擴大和完備,書法也更加精緻、優美。隨著文化的傳播,兩河流域其他民族也採用了這種文字。公元前1500年左右,蘇美爾人發明的楔形文字已成為當時國家交往通用的文字體系,連埃及和兩河流域各國外交往來的書信或訂立條約時也都使用楔形文字。後來,伊朗高源的波斯人由於商業的發展,對美索不達米亞的楔形文字進行了改進,把它逐漸變成了先進的字母文字

閱讀全文

與歷史上第一個用文字記載的是哪個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歷史知識薄弱 瀏覽:23
軍事理論心得照片 瀏覽:553
歷史故事的啟發 瀏覽:22
美自然歷史博物館 瀏覽:287
如何評價韓國歷史人物 瀏覽:694
中國煉丹歷史有多久 瀏覽:800
郵政歷史故事 瀏覽:579
哪裡有革命歷史博物館 瀏覽:534
大麥網如何刪除歷史訂單 瀏覽:134
我心目中的中國歷史 瀏覽:680
如何回答跨考歷史 瀏覽:708
法國葡萄酒歷史文化特色 瀏覽:577
歷史人物評價唐太宗ppt 瀏覽:789
泰安的抗日戰爭歷史 瀏覽:115
七上歷史第四課知識梳理 瀏覽:848
歷史老師職稱需要什麼專業 瀏覽:957
什麼標志軍事信息革命進入第二階段 瀏覽:141
正確評價歷史人物ppt 瀏覽:159
ie瀏覽器如何設置歷史記錄時間 瀏覽:676
高一歷史必修一第十課鴉片戰爭知識點 瀏覽: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