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成竹在胸這個四字詞語故事與哪個歷史人物有關
成竹在胸
【釋義】畫竹前竹的全貌已在胸中。比喻在做事之前已經拿定主內義。
容【語出】蘇軾《文與可畫篔簹谷偃竹記》:「故畫竹,必先得成竹於胸中,執筆熟視,乃見其所欲畫者,急起從之,振筆直遂。」
【人物】文同(字與可,號笑笑居士、笑笑先生,人稱石室先生,今屬四川綿陽市鹽亭縣人,著名畫家、詩人))以善畫竹著稱。他注重體驗,主張胸有成竹而後動筆。他畫竹葉,創濃墨為面、淡墨為背之法,學者多效之,形成墨竹一派,有「墨竹大師」之稱,人稱「文湖州」,又稱之為「文湖州竹派」。
北宋熙寧八年(1075),文同任洋州(今陝西漢中市洋縣)知州。在任三年期間為官勤政,體察民情,他看到茶農負擔過重,上書朝廷革除「榷茶法」中弊端,給茶農帶來實惠。同時,加築州治城坦,重視教育事業,受到百姓擁戴。文同善詩文書畫,尤擅長畫墨竹。畫竹的高超技藝來源於他長期對竹子的仔細觀察和寫生。當時,洋州篔簹谷(今洋縣紙坊鄉)生長著大片竹林。「胸有成竹」這個成語就是出自於此。
② 成竹在胸,東窗事發的主人公分別是誰
〖出處〗宋·蘇軾《文與可畫篔簹谷偃竹記》:「故畫竹,必先得成竹於胸中。」內 宋朝文人畫家蘇軾和容文同都擅長畫竹,蘇軾習慣畫墨竹,認為畫竹必先成竹於胸中。文同在自家宅前種了很多竹子,每天觀察竹子的成長變化,因此畫出的竹子各具形態,栩栩如生。畫家晁補之稱贊文同畫竹是「成竹已在胸」。一般情況下認為是蘇軾。
「東窗事發」:原指在東窗下密謀陷害岳飛一事敗露。後喻陰謀敗露,或罪案遭揭發,將被懲治,常用此語。 那麼這里就該指秦檜。
③ 成竹在胸是哪一位歷史人物
胸有成竹的故事
北宋時候,有一個著名的畫家,名叫文同,他是當時畫竹子的高手。
文同為了畫好竹子,不管是春夏秋冬,也不管是刮風下雨,或是天晴天陰,他都常年不斷地在竹林子里頭鑽來鑽去。三伏天氣,日頭像一團火,烤得地面發燙。可是文同照樣跑到竹林子對著太陽的那一面,站在烤人的陽光底下,全神貫注地觀察竹子的變化。他一會兒用手指頭量一量竹子的節把有多長,一會兒又記一記竹葉子有多密。汗水濕透了他的衣衫,滿臉都流著汗,可是他連用手抹也沒抹一下,就跟沒事兒似的。
有一回,天空颳起了一陣狂風。接著,電閃雷鳴,眼看著一場暴雨就要來臨。人們都紛紛往家跑。可就在這時候,坐在家裡的文同,急急忙忙抓過一頂草帽,往頭上一扣,直往山上的竹林子里奔去。他剛走出大門,大雨就跟用臉盆潑水似地下開了。
文同一心要看風雨當中的竹子,哪裡還顧得上雨急路滑!他撩起袍襟,爬上山坡,奔向竹林。他氣喘吁吁地跑進竹林,沒顧上抹一下流到臉上的雨水,就兩眼一眨不眨地觀察起竹子來了。只見竹子在風雨的吹打下,彎腰點頭,搖來晃去。文同細心地把竹子受風雨吹打的姿態記在心頭。
由於文同長年累月地對竹子作了細微的觀察和研究,竹子在春夏秋冬四季的形狀有什麼變化;在陰晴雨雪天,竹子的顏色、姿勢又有什麼兩樣;在強烈的陽光照耀下和在明凈的月光映照下,竹子又有什麼不同;不同的竹子,又有哪些不同的樣子,他都摸得一清二楚。所以畫起竹子來,根本用不著畫草圖。
有個名叫晁補之的人,稱贊文同說:文同畫竹,早已胸有成竹了。
後來,「胸有成竹」就成了一句成語,用來比喻人們在辦什麼事情以前,早就打好了主意,心裡有個准譜兒了。
④ 成竹在胸的歷史人物
典出洋縣,北宋文學家、畫家【文同】喜歡詠竹、畫竹,以言志表其氣節。他所墨竹意趣天成,獨樹一幟,被畫壇稱作「湖州畫派」。文同主張,畫竹時必先有成竹在胸。「成竹在胸」這句成語典故出自漢中洋縣。
⑤ 下面成語故事分別跟哪一位歷史人物有關 樂不思蜀 投筆從戎 洛陽紙貴 成竹在胸
投筆從戎東漢班超
⑥ 成語中有關的歷史人物
1、一字千金(呂不韋)2、一飯千金(韓信)
3、二碑紀功(杜預)4、三顧茅廬(劉備)回
5、四面楚歌答(項羽)6、五月飛霜(鄒衍)
7、七步之才(曹植)8、八斗之才(曹植)
9、千金買骨(郭槐)10、入木三分(王羲之)
11、馬革裹屍(馬援)12、不貪為寶(子罕)
13、約法三章(劉邦)14、司馬青衫(白居易)
15、聞雞起舞(祖狄)16、投筆從戎(班超)
17、指鹿為馬(趙高)18、陸海潘江(陸機、潘岳)
19、請君入瓮(周興)20、管鮑之交(管仲、鮑叔牙)
21、蕭規曹隨(蕭何、曹參)22、鑿壁偷光(匡衡)
23、顏筋柳骨(顏真卿)24、孺子可教(張良)
25、鞠躬盡瘁(諸葛亮)
⑦ 關於成語中的歷史人物名
暴殄天物抄-武丁
暗渡陳倉-劉邦襲
孺子可教-張良與黃石公
嗟來之食-黔敖
怒發沖冠-藺相如
手不釋卷-呂蒙
一飯千金-韓信
赤膊上陣-許褚
韋編三絕-孔子
寶刀未老-黃忠
墨守成規-墨子
病入膏肓-扁鵲與蔡桓公
雞犬升天-劉安
投筆從戎-班超
高山流水-俞伯牙
風聲鶴唳-苻堅
口蜜腹劍-李林甫
泰山北斗-韓愈
黃袍加身-趙匡胤
成竹在胸-文與可
破釜沉舟-項羽
洛陽紙貴-左思
夢筆生花-李白
力透紙背-顏真卿
司空見慣-劉禹錫
程門立雪-楊時
東窗事發-秦檜
⑧ 成竹在胸指的是哪位歷史人物
典出洋縣北宋文學家、畫家文同喜歡詠竹、畫竹,以言志表其氣節。他所墨竹意趣天成,獨樹一幟,被畫壇稱作「湖州畫派」。文同主張,畫竹時必先有成竹在胸。「成竹在胸」這句成語典故出自漢中洋縣。
北宋熙寧八年(1075),文同任洋州知州。在任三年期間為官勤政,體察民情,他看到茶農負擔過重,上書朝廷革除「榷茶法」中弊端,給茶農帶來實惠。同時,加築州治城坦,重視教育事業,受到百姓擁戴。文同善詩文書畫,尤擅長畫墨竹。畫竹的高超技藝來源於他長期對竹子的仔細觀察和寫生。當時,洋州篔簹谷(今洋縣紙坊鄉)生長著大片竹林,文同有《篔簹谷》詩贊曰:「池通一谷波溶溶,竹合兩岸煙蒙蒙。尋幽直去行漸野,宛爾不似在塵中。」他還在此谷建一「披錦亭」,閑暇常去谷中探幽觀竹,吟詩作畫,有時還攜愛妻前往賞竹、植竹。長年累月,心胸中已烙下各種竹子的形態,積累無數畫稿。畫竹實踐中,他首創畫竹葉深墨為面,淡墨為背筆法,畫技日臻精益,所畫墨竹栩栩如生,瀟灑清秀,他主張畫竹要「成竹在胸」。後來畫竹者學他筆法的很多,被稱著「湖州竹派」。
文同在漢中洋州曾給他表弟蘇軾贈《偃竹圖》一幅,喜歡畫竹的蘇軾十分珍愛。蘇在《文與可畫篔簹谷偃竹記》中寫道:「與可畫竹,必先得成竹於胸,執筆熟視,乃見其所欲畫者,振筆直遂,以追其所思……」同時代的文學家、畫家晁補之在《贈文潛甥楊克一學文與可畫竹求詩》中,也有「與可畫竹時,成竹已在胸」的詩句,這樣文同畫竹時「成竹在胸」就成為典故。「成竹在胸」或「胸有成竹」,本意是說畫家在畫竹子時,頭腦中要有一個具體生動的竹子形象,那麼就會得心應手,畫出的竹子就真切自然。後來這句成語已不拘泥於畫竹,泛指人們在遇到問題和處理問題時,頭腦中已有成熟的主張和辦法。
⑨ 樂不思蜀,韋編三絕,初出茅廬,成竹在胸分別指的哪位歷史人物
初出茅廬(諸葛亮)
韋編三絕(孔丘)
樂不思蜀(劉禪)
成竹在胸(文與可、即文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