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歷史問題 > 如何有效記歷史知識

如何有效記歷史知識

發布時間:2021-02-24 21:46:00

1. 歷史知識要怎麼記

記憶歷史知識的六種方法

許多歷史知識需要記憶。有好的記憶方法,就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歷史知識的記憶法很多,但我認為最常用最有效的記憶方法有以下幾種:

—、濃縮記憶法。
濃縮記憶法是抓住歷史知識的主要內容,扣住關鍵字,把復雜、繁多的識記材料加以凝煉、壓縮進行記憶。例如,整個中國近代史的內容實在太多,我們可以通過濃縮歸納,並巧妙地記憶它的知識框架:一種性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兩對矛盾(外國資本主義和中華民族的矛盾,封建主義和人民大眾的矛盾),三條線索(屈辱史、抗爭史、探索史),四大階級(農民階級、地主階級、無產階級、資產階級),五股思潮(封建專制、平均主義、君主立憲、民主共和、社會主義),六國列強(英、法、美、俄、日、德),七款條約(《南京條約》、《天津條約》、《北京條約》、《中法新約》、《馬關條約》、《辛丑條約》、《二十一條》),八個人物(林則徐、洪秀全、李鴻章、康有為、孫中山、袁世凱、毛澤東、蔣介石),九次運動(太平天國運動、洋務運動、維新運動、義和團運動、辛亥革命運動、新文化運動、五四運動、五卅運動、「一二·九」運動),十場戰爭(鴉片戰爭、第二次鴉片戰爭、中法戰爭、甲午中日戰爭、八國聯軍侵華戰爭、護國戰爭、第一次國內革命戰爭、第二次國內戰爭、抗日戰爭、解放戰爭)。濃縮記憶法的優勢是增加大腦對知識信息的容量,減輕學習的負擔,而且適用的范圍較廣。但濃縮的部分應該是最精華的。

二、歌訣記憶法。
歌訣記憶法就是把重要的歷史知識編成詩歌、民謠、順口溜、快板等形式來記憶。
例如關於「歷代農民起義」,可以通過以下歌訣進行記憶:
陳勝吳廣揭竿起,劉邦項羽誅暴秦。
綠林赤眉滅新莽,黃巾起義反東漢。
隋煬帝,施暴政,群雄聚義在瓦崗。
黃王起兵為百姓,沖天將軍入長安。
元末義軍裹紅巾,改朝換代朱元璋。
李自成,進北京,崇禎弔死萬歲山。
洪楊率領太平軍,攻佔南京作天京。
堅持反清十四年,中外敵人夢魂驚。

這首歌訣不僅便於記憶,還各有側重地將一些起義的重要特色、主要活動范圍、重大功績、堅持斗爭的時間等勾勒出來了。歌訣記憶法的好處是記憶時押韻、朗朗上口,並且生動輕松,久久難忘,乃至於記憶終身。

三、圖示記憶法。
圖示記憶法即用各種圖表、圖形進行歷史知識的記憶。這種記憶法最形象、直觀,如果把圖示做成三維課件,記憶效果就會更好。

四、數字歸納記憶法。
在歷史知識中,我們感到年代最難記,也最怕記。如果採用數字特徵記憶法記年代,就可做到多記、記活、記牢。如採用逐次連續數記憶:1919年「五·四」運動,1920年中國第一個共產主義小組建立,1921年中國共產黨誕生,1922年香港海員大罷工,1923年「二·七」慘案……;採用間隔等差數字記憶:1911年武昌起義,1913年二次革命,1915年護國運動,1917年護法戰爭……;採用一數多項聯記:1861年清政府設總理衙門、曾國藩創安慶軍械所、那拉氏發動宮廷政變、俄國農奴制改革、美國南北戰爭爆發……

五、聯想比較記憶法。
沒有聯想比較,就沒有深刻的記憶。聯想比較記憶法是對歷史現象從各種角度各種聯繫上通過辨別、分析,找出它們的異同點進行記憶。聯想比較可以縱比:通過日本明治維新和大化改新背景、內容、結果的比較,不僅能很快掌握它們的歷史知識,而且可以發現日本社會性質發生變化的特點。聯想比較還可以橫比:通過中國封建社會和西歐封建社會形成和結束時間的對比,會很容易記住雙方形成和結束的時間,還會發現中國封建社會的形成早於西歐1000多年,而結束時間卻晚200年。通過中國的戊戌變法和日本明治維新的對比,不僅便於記住兩個變革的歷史知識,而且能發現日本明治維新成功、中國戊戌變法失敗的原因。聯想比較記憶法不僅能使我們巧妙地獲取知識,而且也有利於培養我們的思維能力。

六、規律記憶法。
歷史知識雖然繁多而復雜,但是我們可以找出它們的規律進行記憶。如資產階級革命在歐、美許多國家發生,但各國的背景有著共同之處,主要的規律就是本國資本主義有了長足的發展而封建勢力或殖民勢力嚴重地阻礙它的發展。規律記憶法是一種較高層次的記憶法,它是在找出共性的前提之下,再找出個性,這樣常常能起到觸類旁通、一石三鳥的作用,還可能幫助你迸發出創造性思維的火花。

2. 怎麼快速記住歷史知識

要注意抄方法。一般歷史事件襲的要素就是時間、地點、人物、過程、結果、意義(影響)等,把一個歷史事件分成這些要素來記。注意在學習中把不同的事情做比較,國內的國外的,分析異同,或者是進行橫向或者是縱向的比較。注意理解記憶。當然還需要做些基本的練習來鞏固所記的內容。
希望對你有幫助。你應該還是個學生,加油吧,其實歷史還是有趣的。

3. 如何記歷史知識點

倘若你能吃苦的話,平時就努力一點,把重要的知識點抄寫在小紙片上,放在口袋裡、書桌上、床頭前......(一切你平時經常接觸的地方),然後你有空就去看看、念念、記記,這樣的話到考試的時候就不會緊張了,而且記得牢,使得知識真正為自己所用......如果你是迫切要用那些知識,最好拿一張稿紙,將歷史事件用時間串起來,抄寫列在紙上,一邊看歷史事件表一邊記,效果會好些......一定要專心了噢~因為你都知道時間緊迫了,在短時間之內,克服一下不去想其他的事,認真掌握知識點......越是時間緊迫越不要慌張,記住多少算多少,不然緊張得全忘了更虧......一定要適量地寫一寫,手腦配合很重要~ 希望可以幫助您~呵呵...... 學習歷史,記歷史年代算是最基本的內容了。但是如何才能有效的記憶歷史年代呢?這似乎也是令許多同學頭疼的問題。其實,解決這個問題並不困難,只要方法得當、用心去記這便不是什麼難題了。要說方法,其實很簡單,概括的說,主要有三點:第一,必須大量的閱讀關於歷史方面的書籍,拓寬自己的知識面,已掌握其大體的歷史脈絡。了解的知識多了,自然會對歷史產生興趣,記憶起來就不會那麼困難了。通過大量的閱讀,我們能夠了解許多歷史知識,雖然當時不能完全必須大量地閱讀關於一些歷史方面的書籍,拓寬自己的知識面,以掌握大體記住它,但或多或少也會對其有所印象。當你再讀別的書籍時你也許會再次遇到它,此時,你對它的印象就不會那麼陌生了,無意中,你又對它記憶了一遍。久而久之,你就會在不知不覺中記清了、記牢了。第二,學會用聯系的方法進行記憶。在學習、生活中,有許多東西都與歷史年代多多少少存在這樣或那樣的聯系。通過學習哲學我們知道,「聯系」的思想是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一個重要方法。這里所說的聯系就是把年代與歷史事實、年代與生活中遇到的一些東西聯系起來。例如:公元1673年,清政府下詔撤藩,三藩舉兵作亂。經過8年的艱苦奮斗,清政府一舉平定了三藩,最終迫使尚可喜投降。據此,我們可以推斷,清政府最終盪平三藩是在1681年。這樣三藩叛亂的開始時間和結束時間很容易就記住了。並且,結合史實我們知道,靖南王尚可喜在三番作亂前就已經告老還鄉,所以說清政府迫使尚可喜投降就是不符合史實的。再如:公元前230年,秦始皇先滅掉韓國,開始了兼並六國的戰爭。同時我們又可以想到,公元230年,吳王孫權派大將衛溫率萬人船隊出使胰洲。當我們看到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統一六國,建立第一個統一的多民族封建國家時,我們又該想到公元221年,劉備在成都稱帝,正式建立了蜀漢政權。同樣看到公元前200的「白登之圍」,我們就想公元200年的官渡之戰。這樣舉一反三就會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當然,有時候當時回憶不起來或不是很確定,可以立即查找資料,以加深記憶的印象。我們在實際的學習中,還可以把世界史實與中國史實用年代聯系起來進行記憶。例如:公元1689年,中俄雙方簽訂了《尼布楚條約》。這時,我們可以想到,同年,英國頒布了《權利法案》,確立了君主立憲制政體;俄國沙皇彼得大帝也於同年在彼得堡即位稱帝。這樣記憶的效果也是很好的。雖然說中外歷史不可混為一談,但適當地聯系也未嘗不可。第三,善於推理,層層推進。歷史年代就如同一個大的包圍圈,要想消滅圈中的敵人,就必須學會推理,以達到知己知彼,層層推進,縮小包圍圈,從而取得勝利。例如:我想知道「黃巢起義」發生在什麼時間。首先,我們想。黃巢起義應該發生在唐朝,而唐朝存在的時間大約是公元618年——907年,這樣我們應該就不會把這次起義回答在618年之前或者907年之後了;經過這次推進,回答此題便又容易了一些。然後我們再想,「黃巢起義」發生在「安史之亂」以後,而安史之亂發生在公元755——763年,因此我們又把時間的范圍縮小在了公元763——907年之間,解答此問題就又容易了些,最後經過多次推理和推進之後,我們可以順利得出結論:黃巢起義發生在875年。在此過程中,我們不但深刻的記住了這個問題,而且還順便鞏固記憶其它一些相關的東西,這豈不是一舉兩得、一箭雙雕嗎?掌握這些記憶方法對於我們記憶歷史年代是有一定的幫助的,同學們不妨借鑒一下。其實,記憶歷史年代的關鍵就是方法和技巧,同時還需要用心想用心記。做到了這些,你就會漸漸對歷史產生興趣。愛因斯坦曾經說過,「熱愛是最好的老師」。因為你喜愛它,看到它就覺得親切、愉快,記住它當然沒有問題。如果你看著它就皺眉,情緒低落,記憶的效果就比較差了。一個人做他不願意做的事怎麼會做好呢?這與記憶歷史年代是完全相通的。同學們,道路就在你們腳下,只要大家用心去思考、去探索,掌握最佳的方法,一定會勝利地到達成功的彼岸! 6

4. 怎樣才能有效記憶歷史知識點

同學你好!其實,來歷史的知識點源再多也不用害怕,因為知識點之間是有聯系的。建議你熟悉課本,先把主幹的歷史線索梳理清楚(根據目錄、標題、小標題),然後對知識點進行一個分類歸納(單元歸納、主題歸納、錯題歸納),弄清歷史階段特徵,理清知識點。在記憶方面,不要死記硬背。聯系記憶法:聯系歷史事件、歷史現象在理解和熟悉的基礎上記憶。諧音記憶法:秦滅六國的順序:韓趙魏楚燕齊——喊趙薇去演戲。反復記憶法:將一些歸類好的知識點寫在小卡片上,善於利用碎片時間對已記憶過的知識點重復背誦記憶,不斷鞏固。祝你學習進步!

5. 如何快速記憶歷史知識

歷史本人小有心得,100分的卷子都是95以上,高考時也差不多是這個數,所以小有發言權。對於歷史來講,事情發生的時代很重要,這個時代的生產力起著決定性的作用,而與之相對應的就是生產關系了,在生產關系這一大范疇下要講求君主的政策,是否開明,社會普遍生產力,對外開放程度,對外政策等,一般歷史出題無非就是什麼時候有什麼事情或者有什麼與生產力對應的使用工具,而另一部分題則是考察你對當時政策和國內國際環境的理解了解程度了,如果你有時間的話可以買一本有大事年表的書,好好看幾遍,你會發現,當時的社會環境和生產力狀況會對某些事情造成必然影響,所謂有果必有因,一件事情就是下一件事情的起因之一,這是縱向的看一下,之後看每一個時代世界上各個國家都發生了什麼事,就是橫向的分析了,因為在大航海時代以後世界上各個國家之間的聯系漸漸加強,所以基本上發生的事情就有因果聯系,不是背景就是原因,所以多融會貫通幾遍就好了,根本不用背,大量的練習題雖然不推薦,但是對某些人很必要,題可以加深記憶的,只要你認為有必要就好;還有請不要對歷史產生排斥感,這樣會使你無法很好的融匯,到時效果會不好的。如果有什麼問題可以在問我,我會盡快為你解答的,希望你能在歷史上取得好的成績啊.

6. 如何快速有效地記背社會或歷史的知識點

其實歷史一般不用記得具體時間和地點,除了少數個別歷史事件外,建議內按時間來記,同時容一般事件都分為政治、經濟等幾方面的意義,甚至有的都相似簡單來講,歷史具有繼承性,如果實在記不住,重點記住那些普遍適用的解釋,然後往裡套,考試時實在寫不出,就套用,說不定會得同情分或幸苦分,萬一運氣好蒙對了那也不錯。回答歷史把握關鍵一點:如果回答不了大致答案,說的一定要成理,自圓其說,也有機會。離題千里,答的再好也沒用。

7. 初中生如何有效記憶歷史知識

  1. 背時間【來必背】,橫向串聯,源得出前後事件聯系。像第一次鴉片戰爭1840,打了一年多,再磨嘰磨嘰,1842年簽了《南京條約》。

  2. 背措施,前可推原因,目的,後可推影響,意義。比如閉關鎖國,目的是阻礙外敵入侵,影響:利短期保衛祖國,弊是使中國長期落後於其他國家。

  3. 串聯事件,比如把港澳回歸做一組,法治完善歷程做一組,等。

8. 淺談如何有效地記憶歷史知識

筆者在歷史教學中發抄現很多同學不善於歷史知識記憶,學習歷史過程中缺乏有效的方法。歷史教學當中包括大量的知識點。近年來歷史高考越來越注重考察學生的歷史思維能力,注重把考題與當今現實相結合。越是注重考查學生的歷史思維能力,就越需要學生扎實的掌握歷史墓礎知識,而扎實的歷史知識墓礎離不開對知識點的記憶。這一點是毋庸置疑的。歷史是由無數的歷史碎片構成的,歷史教學當中包含了許多歷史知識點。這些知識點看上去雜亂無章,但實際上仍然有跡可尋。筆者認為要想高效的記憶歷史知識,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第一,上課聽脈絡,學起來事半功倍。以前的歷史教材是編年體的,按國別分成中國古代史、中國近代史,世界古代史、世界近代史等。「課標」版高中歷史教科書是以專題的形式進行編排,每1冊都設置幾個專題,同時每1冊又有自己的一個大專題。比如,歷史必修3共8個單元,分別按思想、科技和文學藝術為主題,以中外對比的方式進行編排。1單元中國史的內容,1單元外國史內容。

9. 如何有效記憶歷史知識點

方法

濃縮記憶法,記憶關鍵事件
歌訣記憶法,運用聯想記憶。

10. 如何快速記憶歷史知識點

濃縮記憶法。
濃縮記憶法是抓住歷史知識的主要內容,扣住關鍵字,把復雜、繁多的識記材料加以凝煉、壓縮進行記憶。例如,整個中國近代史的內容實在太多,我們可以通過濃縮歸納,並巧妙地記憶它的知識框架:一種性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兩對矛盾(外國資本主義和中華民族的矛盾,封建主義和人民大眾的矛盾),三條線索(屈辱史、抗爭史、探索史),四大階級(農民階級、地主階級、無產階級、資產階級),五股思潮(封建****、平均主義、君主立憲、民主共和、社會主義),六國列強(英、法、美、俄、日、德),七款條約(《南京條約》、《天津條約》、《北京條約》、《中法新約》、《馬關條約》、《辛丑條約》、《二十一條》),八個人物(林則徐、洪秀全、李鴻章、康有為、孫中山、袁世凱、毛澤東、蔣介石),九次運動(太平天國運動、洋務運動、維新運動、義和團運動、辛亥革命運動、新文化運動、五四運動、五卅運動、一二九運動),十場戰爭(鴉片戰爭、第二次鴉片戰爭、中法戰爭、甲午中日戰爭、八國聯軍侵華戰爭、護國戰爭、第一次國內革命戰爭、第二次國內戰爭、抗日戰爭、解放戰爭)。濃縮記憶法的優勢是增加大腦對知識信息的容量,減輕學習的負擔,而且適用的范圍較廣。但濃縮的部分應該是最精華的。

閱讀全文

與如何有效記歷史知識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歷史知識薄弱 瀏覽:23
軍事理論心得照片 瀏覽:553
歷史故事的啟發 瀏覽:22
美自然歷史博物館 瀏覽:287
如何評價韓國歷史人物 瀏覽:694
中國煉丹歷史有多久 瀏覽:800
郵政歷史故事 瀏覽:579
哪裡有革命歷史博物館 瀏覽:534
大麥網如何刪除歷史訂單 瀏覽:134
我心目中的中國歷史 瀏覽:680
如何回答跨考歷史 瀏覽:708
法國葡萄酒歷史文化特色 瀏覽:577
歷史人物評價唐太宗ppt 瀏覽:789
泰安的抗日戰爭歷史 瀏覽:115
七上歷史第四課知識梳理 瀏覽:848
歷史老師職稱需要什麼專業 瀏覽:957
什麼標志軍事信息革命進入第二階段 瀏覽:141
正確評價歷史人物ppt 瀏覽:159
ie瀏覽器如何設置歷史記錄時間 瀏覽:676
高一歷史必修一第十課鴉片戰爭知識點 瀏覽:296